贾母话刚出口,贾政险惊得坐在地上,低喃道:“盖园子....不是走的公中账么?”

    贾母冷笑道:“往前赶五十年,公账或能支应。这十来年,哪年不是卯吃寅粮?

    你问问珍哥儿,族里有多少没进益,只等年节领东西的子弟?一人一年至少上百两花销,合起来多少?

    还有那些买办,十文钱一个鸡蛋,五两银子半扇猪,再厚的家底儿也经不起这样掏!”

    贾政几十年未理庶务,只当年贾敏学管家时,帮她盘过几回账,整治过两次二门外的男仆。

    那时荣国公治家威严,内院亦被贾母把得密不透风,贾政小试数次,都觉顺畅异常。

    其后王夫人嫁来,起初,贾母也曾手把手教她理家。王夫人为人爽快蔼然,不拿大,且有一桩说不出口的好处:嫁了男人,眼里便只有男人;生下儿女,万事就只为儿女。别说大伯子小姑子,就连婆母也要退避三舍。

    贾母先念她一心为丈夫儿女,且妇人家眼眶窄些儿,爱吃点子醋,也是常情。便睁只眼闭只眼,由她去了。

    直到贾敏说亲,王夫人常借管家之权,暗地怠慢小姑子。贾母一怒之下,便将身边一个丫头,叫做赵怜儿的开了脸,放在贾政屋中。过后贾政求讨周姨娘,她也一力促成。

    贾敏出嫁后,贾母又管了几年事,直到赵氏诞下女儿,才慢慢把家务交到王夫人手上。

    十年前凤姐儿进门,王夫人便依婆母之意,让侄女儿做那“睁眼的金刚”,自己成了“闭眼的佛”。

    故贾政虽常称“我当年也打理过家务,只后来接连外放,疏懒了”,实则上托慈恩,下借后辈之力,哪知里头许多藏掖?

    贾政听这番话,叩头道:“儿子失察,还望母亲息怒。

    说到盖园子,当初周嫔家圈了四百多亩地,吴贵妃家五百亩挂零儿。我们娘娘是贵妃,虽不好越过吴家,也要比周家有体面。

    所以从东府往西北丈量了三里半地,算上南边原有的围墙,方圆五百亩上下。

    我问过琏儿,除会芳园并大哥院子移过来的花石树木,竖山凿池、起屋堆厦,并花烛灯火,玩器摆设,工匠使费,采买尼道戏子,一拢不到两百万两。虽把公账淘得七七八八,好歹没打饥荒。”

    说到这里,声音渐次低下去,暗道:“母亲最疼妹妹,断不会私占林家家产,害黛玉无依.....莫非是琏儿,他素爱砖缝儿里耙钱的,乍见那样一笔巨财,难保不黑心侵吞了去。

    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发觉了,碍着王家和大哥,才隐忍至今.....”

    如此自思自想,越想越真,不禁豁然起身,几步赶到门外。喝道:“来人!来人!”

    鸳鸯听见喊,忙跑出茶房,贾政怒冲冲道:“叫小幺儿告诉王福,速寻琏二爷来,迟一刻,小心他的腿!”

    鸳鸯不闻贾母声音,料想她是应允的,忙蹲身行个礼,亲自去二门唤人。

    贾政回到内厅,见贾母仍在榻上流泪,正要上前劝慰,贾母止他道:“等琏儿分说清楚,你就都明白了。”说着闭目不语。

    贾政无法儿,只好一旁垂手静立。

    少焉,只闻外厅大门开合,靴履之声渐近,有人道:“老爷唤侄儿来,不知什么事?”

    贾政看见贾琏,好似无名火遇着长吹风,头上都要烧燃起来,喝到:“作死的业障,你如何趁姑父新丧,表妹又小,囫囵个儿霸了人家财产?!”

    贾琏才刚在家,正和凤姐议论向探春提亲的那几户人家,才说到其中有个宋将军的幼子很好,就听人回贾政急传。

    一路猜来猜去不知缘故,细细回思,近日并没有出过大纰漏,便也放下心来,哪知竟为这桩隐事。

    再听贾政之意,分明是疑心自己,贾琏双膝一软,跪地禀道:“叔叔教导侄儿,侄儿无二话。只有两件事,还求叔叔细想....”

    贾政暴喝道:“烂鸭子煮在锅里,身子烂了,嘴儿还硬!除了你,还有谁能归拢这笔钱?!还是有人指使,你不肯说?”

    贾母忽睁开眼,冷冷道:“是我叫他做的!有骂他的,不如骂我!”

    说着对贾琏道:“把你送林丫头回南,料理林姑父丧事,再带那笔银子回来的话,细细告诉你叔叔。”

    贾琏咽咽口水,强做镇定道:“时间久了,细枝末节记不清,若有遗漏之处,老太太、老爷莫怪。”

    原来那年初秋【注1】,林家来信说如海病重,要接黛玉回去。贾母虽不放心,奈何父女之情不能阻碍,只得备齐仆从船只,送她速行。又命贾琏一路护送,千叮万嘱,要怎样带去怎样带回。

    林如海自女儿投奔岳家,三年来从未唤她回家,这次急匆匆地,想来病势不妙。

    贾母接着道:“....我给姑爷写了封书,说道林家氏族凋零,难以为庇。若他信得过老岳母,可将家产托我代管,以后黛玉出嫁,必一文不少还她。”

    贾政双眼圆瞪,道:“妹夫依允了?那怎么又用这钱盖园子?”

    贾母淡笑道:“他不允,琏儿就能拿到钱?”

    贾政想起黛玉由扬州回来,自己也虑过林家钱财的事,想着怎么妥当安置了,将来黛玉好用。谁知恰遇上元春归省,百事猬集,一天缓一天地,后来竟忘了。

    又听贾母道:“原先是存着没动,后来盖园子,银子流水似的淌出去,光我们公账上的,哪里能够?”

    贾政跌脚道:“为何不告诉儿子?我就是赔光私库,也不能动那个钱——那里头还有敏儿陪嫁。”

    贾母哭道:“亏你还记得你妹妹!怪我不告诉你,告诉又怎样?不叫娘娘省亲?还是押房卖地?

    你也说了,娘娘是贵妃,体面不能少。就算虚热闹也是天家的虚热闹,是娘娘的脸面,一家子的底气!除了动用那笔钱,还能如何?!”

    贾政亦泪流满面,问贾琏:“你姑父辞世前,还有什么交待?”顿了顿,又道:“只说我不知道的!”

    贾琏窥窥贾母,低声道:“姑父要我们劝宝玉读书,让林妹妹少哭,还说....姑母和老爷最亲厚,林妹妹将来....万事求老太太、老爷周旋。”见贾政皱眉,忙又道:“侄儿家来时,已全回禀过老祖宗。”

    贾母头回听到此话时,哭得险些没厥过去,过后每每回思,无不痛悔无极。

    忆起黛玉上京时,小小一个人儿,宝玉长她一岁,还整天赖在王夫人怀里撒娇,她却谨言慎行如斯,怎不叫人心疼?

    那时林如海好好当着官儿,黛玉是巡盐御史、天子近臣家的千金小姐。

    来这里,不过为有长辈教导,姊妹作伴。林家每年所寄汇票,远超黛玉吃穿之用,故她虽作客居,却没人敢小瞧。

    及至林如海故世,原想黛玉有外祖母倚靠,有家产傍身,纵然父母双亡,也能富贵平顺。

    岂料天逆人愿,竟兴出省亲一节。贾母虽疼黛玉,然家族兴衰当前,也只好委屈她了。

    贾母思及此处,只觉身上软软地直往下掉,狠命撑住拐杖,挥手道:“琏儿先去,这事别对人说。”

    贾琏如蒙大赦,答应了几个“是,是”,一溜烟出去。

    贾母哭道:“这回你知道,我为何要撮合两个孩子罢?黛玉嫁给宝玉,也算把嫁妆带进来。将来分家,或将园子给他们,或兑作田地铺子银子给他们,也算物归原主。”

    见贾政欲言不言,又道:“你可要问,此事黛玉知不知晓?”

    贾政躬身道:“孩子不知便罢,若知道,我作舅舅的还有什么脸见她。”

    贾母道:“我只和她说,银钱都在我库里,叫她安心住着,住一辈子也不亏欠谁。

    提起这,如海真是胸襟宽大,好气魄!他回我的那纸信里,不但同意财产暂托,还道公府急用时,可酌情自取。只要留下黛玉后半辈开销,再给她寻个可靠的好人家儿。

    可我....竟将二三百万两银子全使了!若不能成全两个玉儿,将来到了地下,如何向敏儿姑爷赔罪?!”说着,早又泪湿衣襟。

    贾政道:“母亲良苦用心,儿不能体察分毫,当真罪该万死。但北王天潢贵胄,他开口求聘,我们如何相拒?行差踏错一步,一家子死无葬身。”

    贾母正满心盘算破解之策,听他这样说,分明不愿替黛玉主张。才压下的刺痛瞬间翻卷上来,身一沉,就往榻上歪倒。

    贾政唬地变色煞白,抢上去一把扶起,“母亲娘”叫喊起来。

    贾母攥住他手,大喘道:“不妨事,别唤人.....别传扬。”

    贾政含泪点头,缓缓将她放平。一时抚胸拍背,一时按摩手脚,一时又倒温水吃。见贾母渐渐平息,又扶她靠在大迎枕上。

    贾母定了一回,慢慢道:“我有一句话,不知你听不听:那边只在探口风,离提亲还早,借这个空儿,我们先见见娘娘。”

    贾政知她病急乱投医,元春乃后宫妃嫔,如何去管外姓王爷之姻?但此刻不顺着,只怕急坏母亲,因道:“这个法儿很好,但不知如何跟娘娘说?”

    贾母怔了半日,苦笑道:“我也老背霉了,只管异想天开。”想了想,终究不甘心,又道:“我十二日进宫,打探打探缘由起末,再做主意。”

    说到“十二日”,不禁泪如雨下。细思来,这天原本要过小定,礼乐席筵全预备好了,礼上要穿的新衣还晾在外间架子上。如今霞霓未展,霹雳先至,怎不叫人断肠?

    贾政却想起锦乡候三老爷之言,黛玉才情他能知道,水溶必也知道。

    只是黛玉深闺闱秀,她的字词只该姐妹间传诵,怎会传到外面?

    贾母见贾政发呆,唤他道:“你也去罢。此事未定前,你知我知,连你老婆也别说。”

    贾政答应了,又道:“就怕娘娘也知道了,告诉她。”

    贾母道:“所以我要赶快进宫,看看娘娘意思。”

    原来当今至孝,日夜服侍太上皇、皇太后之余,思想后宫妃嫔抛家离亲,多年女儿父母不能相见,有违天和。

    故奏请太上皇、皇太后赐恩颁谕,准许椒房亲眷每月二六之日进宫请候。皇后贵戚初二、初六进宫;贵妃、妃、嫔占了十二、十六;嫔之下是二十二、二十六。

    元春又下谕:“每月一次,互报平安即可”,故贾母王夫人等或十二或十六,每回提前申告准了,方能见元春一面。

    贾政因问:“礼既不行了,总要有个说法儿。”

    贾母瞟他一眼,道:“就说我身体欠安,起不来床。”贾政忙又跪下,道:“老太太福泽绵长,岂可作此不祥之语。左右还有两天,待儿子想法罢。”

    贾母摇头道:“就是这样!才不会叫人起疑,况且我的情形,也不算蒙人。你这会子别声张,午饭和相公们高高兴兴吃去,下晌我自会请大夫。

    我旧年有个心挛病,你太太也知道的,犯起来疼一下子就好了,只是经不起吵闹。所以小定移到十八,也免得人起疑,说我病着还能进宫。”

    贾政见母亲呕心沥血至此,又是感慨,又是愧疚,磕了几个头,含泪去了。

    展眼两日已过,贾母从宫里回来,叫过贾政道:“预备轿马,我和黛玉上香去。”

    贾政不解,因问缘故。

    贾母道:“净天庵不是设着姑爷敏儿的牌位?我们灵前打卦扶乩,问问她父母的意思。”

    贾政更加摸不着头脑,道:“这是娘娘的主意?”

    贾母摇头道:“娘娘宫里一地奴才,刚问两句平安,女官就请用药,我不好久站,只得出来了。”

    贾政问:“娘娘凤体安康?”

    贾母叹气道:“我瞧她显了怀,人却瘦了。后来太医请脉,也说思虑过重,恐心脾有伤。我听见这个,更不敢和她说。”

    贾政见她没告诉元春,一时不知该喜该忧,劝道:“娘娘日日在宫内养胎,不怎么见外命妇,告诉她也无大益。”

    贾母此去,原没指望元春转圜。老人家年纪大了,前儿猛听得宝玉婚事不成,怒急攻心,这才乱了分寸。

    这两日缓过精神,也知此事宫妃难以插手。且元春圣眷不荣,即便孕有龙胎,皇上也单在衣食药饵用心,面都不大见的。

    今日进宫,不过略探探风气,或者除却黛玉,还有其他闺秀在北王遴选之列,也未可知。

    今借林如海夫妻之名,只道不愿女儿早嫁,先和宝玉定亲,也要一二年后才完婚圆房。上有孝道压着,人纵不信,也不好反驳。

    若元春诞下皇子,自家筹码又添一层:北王不敢纳权贵之女为侧妃,更不愿与皇子外家扯上关系,且是除太子外,当今膝下唯一的皇子。

    听贾政这样说,贾母笑道:“这个我还不知?我也有我的道理。”说着如此这般解释一番。

    贾政寻思片刻,愁道:“鬼神之说渺茫,怕人不会信服。”

    贾母道:“不为叫人信,为有个托词缓一缓,待到九月娘娘临盆,自见分晓。”

    贾政心一横,道:“就按母亲主意办,净天庵那里,我先去打点明白。”

章节目录

[红楼]烟出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平菇和香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菇和香菇并收藏[红楼]烟出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