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徐徐,流霞千里。
傍晚的天空由橙金逐渐转换为粉红,再慢慢转换为紫蓝,直至落下深沉的黑幕。
夜幕降临时,青浦终于用马车,把红蕖送回了家中。
青浦把红蕖送到家后,仔细向红蕖的父母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尔后又一再跟红蕖的父母道歉谢罪。
红蕖父母听明来龙去脉,虽然当着青浦的面没说什么,但待青浦走后,却忍不住面露忧疑,数落了红蕖几句。
按照父母的说法,今日洛雨携仆提礼来访,本就招摇,引得村人纷纷注目。
红蕖出于礼节,送他们主仆出村,为避嫌疑,总该早些回还,才能免落旁人闲话。
可如今倒好,不仅逗留晚归,而且还换了身衣裳,坐着人家的马车回来。
这岂不是令人想入非非?继而更招来铺天盖地的闲言碎语?
村中闭塞,村人闲来无聊,就爱东家长西家短地磕牙消遣。
尤其,闲言碎语这种东西总是越传越邪,难以掌控。
若将来秋家父子从张家工坊回来,被他们知晓了今日之事,唯恐他们心生不悦。
当然,令红蕖父母意想不到的是,此事早已在张家传开,落入宝哥父子耳中。
其实,深宅大院和幽僻山村一样,口舌是非一样不少。
这就叫作“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不过,红蕖父母当下还不知情,他们只是委婉提醒红蕖,莫因洛公子英俊富贵,心生流连。
明明洛雨英俊富贵,但红蕖父母却坚决反对红蕖与之亲近,这是为何呢?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其中,自然有他们为人父母的一番考量。
一来,洛雨那样的家世,不是自家可以高攀得起的。
真要谈婚论嫁,必定阻力重重。
若不谈婚论嫁,不如趁早撇清。
二来,虽然洛雨人前表现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是一两面的泛泛之交,又能看出一个人多少?
万一,转过头去,他便换了另外一副面孔呢?
看洛雨穿金带银的公子哥模样,若骨子里真是个流连花丛的纨绔浪荡,只为贪图红蕖有几分姿色,他朝变心背誓,红蕖一家又能奈他如何?
再者,洛雨家在外地。虽然其舅家住钱塘,但他也只是偶尔来此办事探亲,行驻无定、来去如风。
纵然此刻洛雨心中或有真意,但往后与红蕖分隔两地,姻缘终究难以开花结果。哪堪作身前时时可倚可傍的依靠呢?
这之中,还暗含着红蕖父母对红蕖与洛雨的姻缘万一开花结果,介时膝下独女远嫁他乡,女儿日常无人帮衬,受了委屈无人撑腰和夫妇二人独留村中,身前无人养老送终的隐忧。
不过,那·话儿太远,不是眼下最要紧的。
红蕖明白,父母的此番数落,说到底,是怕她贪恋富贵,自毁大好姻缘,责怪她与洛雨走得太近了。
红蕖听罢,心里很是委屈。
在她看来,一则,以上种种,大半是父母多虑。
自己与洛雨的确只是萍水相逢,并未心生二意。
洛雨行事规矩,也从未表明有意于自己。
这没边没影的事,不致父母如此忧虑。
二则,自己心里从始至终都打算着与洛雨保持距离。
只可惜阴差阳错才走到了如今这般田地,这已然令自己懊恼不已。
现今还要被旁人闲话,被父母猜疑。
这真是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说。
只是,红蕖清楚,父母之言终归出于好意,有此担心也不无道理。
何况,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村人确实多嘴多舌。
所以,她并未多加辩驳,只埋头听凭教训,在心里暗暗与洛雨划清界限。
***
入夜后,红蕖回到自己房中,换下衣裳,愣愣望着灯盏里的火苗发呆。
这一日,发生的事情太多,生出的变化太快,让她头昏脑胀、心乱如麻,到现在还缓不过劲儿来。
如今,终于能够独处一室,让她清一清脑子,沉一沉心了。
唉,要是那日去张家工坊找宝哥时,没有碰上洛雨该多好?
或者,没有在玉龙道院里再次巧遇,也行啊。
再或者,从玉龙道院里出来,三人不做停留,径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过我们的独木桥”,也未为不可。
怎么就莫名其妙生出这些是非来了呢?
红蕖倒不是怪罪洛雨有什么不好,有哪里不是。
只是,无风起浪,凭空生事,搅得红蕖心烦意乱。
就像夏秋之际,突然席卷而来的一阵飓风,肆虐天地后,留下一片狼藉,让人不知如何收拾。
她现下一会儿担忧洛雨出事,提心吊胆自己成了杀人凶手;一会儿又羞臊与洛雨有了肌肤之亲,不知今后该如何自处。
红蕖的生活自来简单,除了七岁那年的异事之外,一直平淡无奇。
得益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她几乎长年累月心如止水。
最烦恼也不过是,近来宝哥不在身边,让她苦相思、空牵念罢了。
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真是让她手足无措,坐立难安,食无味,寝难眠。
她瞥了一眼房门门梁上贴着的灵符,叹了口气,一时迷惑,去求这灵符到底是对是错。
突然,她猛地想起什么似的,跑去自己换下来的衣衫中一通翻找。
终于在一堆衣物里,找到了从玉龙道院求来的那个装着灵符的锦囊。
当时,方丈手书三道灵符赠予红蕖,并嘱咐将这三道灵符,一道贴在家宅院门外门梁上,一道贴在自己房内门梁上,一道放在锦囊中随身携带。
今日入水,不知锦囊中的灵符可曾沾湿?
红蕖急忙打开锦囊查看,从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纸团。
她一层层小心揭开,看见里面的灵符未被沾湿,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虽不知求这灵符到底是对是错,但好不容易求都求了,总不能让它就这样轻易毁损吧!
还好宝哥当初想得周到,料到随身携带恐被水湿汗浸,拿了油纸来包裹,这才无事。
红蕖将灵符重新折好,又找了新的油纸来仔细包裹,才放在了桌上。
待晾干湿了水的锦囊,再把灵符放入其中。
湿了水……
对了,今日之事的罪魁祸首,就是水——水神,淼淼!
红蕖这才想起,还没找淼淼算账呢!
既然她是河湖之神,这湖里的水都归她管,那就一定要问问她:
为何要无故掀起滔天巨浪?
难道就为了贪玩戏耍自己?
她好歹也是一方守神,如何会有这样屡教不改的“恶趣”?
想到此处,红蕖立即起身,去厨房找了个碗,盛了一碗清水,晾在房中桌上,欲对淼淼兴师问罪。
“淼淼,你出来!”
“你说说,你今天为何要忽然在湖里掀起风浪?”
“难道你一直以来接近我,就是为了戏弄我?”
“什么学歌练唱,想跟我做朋友,都是假的!”
“但我哪里得罪你了?你为何偏要这样祸害我?”
“坏丫头,你出来跟我说清楚!”
“出来呀!”
红蕖长这么大了,却还是“嘴笨”。
饶是她小时候被村中别的小孩儿花样百出地骂过千万次,可到现在她骂人,却还是只会用个“坏”字。
在她看来,无论在什么前面加个“坏”字,便已经是最恶毒的骂法了。
红蕖对着面前的这碗清水,劈头盖脸,一顿质问。
还好她在自己房中,无人看见。
若是被人看见,必定以为她疯了。
然而,清水无痕,兀自静默。
红蕖等了半晌,也不见淼淼应灵现身。
这可把红蕖气坏了。
她已用上了最恶毒的骂法,可淼淼居然丝毫不为所动?
一句解释、一声道歉也没有,甚至连面都不露,这也未免太过轻慢了!
人有时候越是得不到回应,越是爱钻牛角尖。
一瞬间,这一天里的种种不顺心,全部涌上心头,令她不由委屈地落下泪来。
她本就爱哭,现下惹了烦恼,更加抑制不住。
红蕖就这样泪涟涟,声咽咽地独坐灯下,哭了许久。
直到油灯里的灯芯都快烧没了,窗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第一遍鸡啼,她才揣着心里的闷气,抹了泪,吹了灯,上床歇息。
虽然心气不顺,但身子终究还是乏了。
红蕖上床不久,便沉沉睡去。
可恼的是,到了梦里,“烦心事”也不肯放过她。
***
只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在一片烟波浩渺的灵山秀水间,矗立着一带高楼杰阁。
楼阁乃灵宫宝阙,琳馆珠庭。冲天百尺,耸汉凌霄。
窗轩豁达,气吞宇宙。嵯峨栋宇,高接云屏。
俯观落日,抬手摘星。白鹤栖树,青鸾舞风。
红蕖穿着一身粉嫩轻纱,一手提住衣裙下摆,一手抓着一朵盛开的红荷,赤脚奔跑在一幢临水宫殿的白玉石板路上。
殿宇重重,各处悬挂着月白纱幔。纱幔被风吹动,不住柔柔摆荡。
红蕖闯过层层纱幔,终于跑到了中央的轩阁外。
轩阁四面清水环绕,水中都长满红色荷花。
荷花娇红,荷叶莹翠,簇拥着水馆,仿若拱月捧珠。
轩阁的东、西、南、北四面开门,各有一座云桥连接外间。
东面的屋檐下,挂着一面漆金匾额,上书“芙蕖水馆”四个大字。
红蕖自西奔来,一径穿过云桥,跑到轩阁的西门外。
她探头朝里一望,只见屋中有一身着云水蓝便服的青年男子,正盘腿朝东坐在蒲团上。
他面前有一案几,左手边放着一顶黄龙玉缠枝香炉,香炉上青烟袅袅,右手边放着文房四宝,砚台里浓墨湛湛。
男子左手卷持一本经书,右手拿着毛笔,正在书上批注着什么。
红蕖蹑手蹑脚地走进屋中,蹲下身子,从背后猛地一把抱住男子。
“哎呀!”
男子手上的毛笔,一下斜划出去,把书本画花了。
红蕖见“偷袭”得逞,不由窃笑着埋首在男子耳后的颈项间,柔声道:“你终于回来了!”
男子无奈一笑,放下手中的经书毛笔,侧过脸,贴着红蕖额前的刘海儿,宠溺地问:“想我了吗?”
红蕖使劲儿地点点头,这才松开抱住男子的手臂,乖巧地跪坐在地上。
男子撩了撩衣摆,缓缓转过身来。
红蕖抬起眼眸,终于看清男子面目。
——洛雨???!!!
红蕖浑身一颤,从梦中惊醒过来。
傍晚的天空由橙金逐渐转换为粉红,再慢慢转换为紫蓝,直至落下深沉的黑幕。
夜幕降临时,青浦终于用马车,把红蕖送回了家中。
青浦把红蕖送到家后,仔细向红蕖的父母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尔后又一再跟红蕖的父母道歉谢罪。
红蕖父母听明来龙去脉,虽然当着青浦的面没说什么,但待青浦走后,却忍不住面露忧疑,数落了红蕖几句。
按照父母的说法,今日洛雨携仆提礼来访,本就招摇,引得村人纷纷注目。
红蕖出于礼节,送他们主仆出村,为避嫌疑,总该早些回还,才能免落旁人闲话。
可如今倒好,不仅逗留晚归,而且还换了身衣裳,坐着人家的马车回来。
这岂不是令人想入非非?继而更招来铺天盖地的闲言碎语?
村中闭塞,村人闲来无聊,就爱东家长西家短地磕牙消遣。
尤其,闲言碎语这种东西总是越传越邪,难以掌控。
若将来秋家父子从张家工坊回来,被他们知晓了今日之事,唯恐他们心生不悦。
当然,令红蕖父母意想不到的是,此事早已在张家传开,落入宝哥父子耳中。
其实,深宅大院和幽僻山村一样,口舌是非一样不少。
这就叫作“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不过,红蕖父母当下还不知情,他们只是委婉提醒红蕖,莫因洛公子英俊富贵,心生流连。
明明洛雨英俊富贵,但红蕖父母却坚决反对红蕖与之亲近,这是为何呢?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其中,自然有他们为人父母的一番考量。
一来,洛雨那样的家世,不是自家可以高攀得起的。
真要谈婚论嫁,必定阻力重重。
若不谈婚论嫁,不如趁早撇清。
二来,虽然洛雨人前表现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是一两面的泛泛之交,又能看出一个人多少?
万一,转过头去,他便换了另外一副面孔呢?
看洛雨穿金带银的公子哥模样,若骨子里真是个流连花丛的纨绔浪荡,只为贪图红蕖有几分姿色,他朝变心背誓,红蕖一家又能奈他如何?
再者,洛雨家在外地。虽然其舅家住钱塘,但他也只是偶尔来此办事探亲,行驻无定、来去如风。
纵然此刻洛雨心中或有真意,但往后与红蕖分隔两地,姻缘终究难以开花结果。哪堪作身前时时可倚可傍的依靠呢?
这之中,还暗含着红蕖父母对红蕖与洛雨的姻缘万一开花结果,介时膝下独女远嫁他乡,女儿日常无人帮衬,受了委屈无人撑腰和夫妇二人独留村中,身前无人养老送终的隐忧。
不过,那·话儿太远,不是眼下最要紧的。
红蕖明白,父母的此番数落,说到底,是怕她贪恋富贵,自毁大好姻缘,责怪她与洛雨走得太近了。
红蕖听罢,心里很是委屈。
在她看来,一则,以上种种,大半是父母多虑。
自己与洛雨的确只是萍水相逢,并未心生二意。
洛雨行事规矩,也从未表明有意于自己。
这没边没影的事,不致父母如此忧虑。
二则,自己心里从始至终都打算着与洛雨保持距离。
只可惜阴差阳错才走到了如今这般田地,这已然令自己懊恼不已。
现今还要被旁人闲话,被父母猜疑。
这真是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说。
只是,红蕖清楚,父母之言终归出于好意,有此担心也不无道理。
何况,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村人确实多嘴多舌。
所以,她并未多加辩驳,只埋头听凭教训,在心里暗暗与洛雨划清界限。
***
入夜后,红蕖回到自己房中,换下衣裳,愣愣望着灯盏里的火苗发呆。
这一日,发生的事情太多,生出的变化太快,让她头昏脑胀、心乱如麻,到现在还缓不过劲儿来。
如今,终于能够独处一室,让她清一清脑子,沉一沉心了。
唉,要是那日去张家工坊找宝哥时,没有碰上洛雨该多好?
或者,没有在玉龙道院里再次巧遇,也行啊。
再或者,从玉龙道院里出来,三人不做停留,径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过我们的独木桥”,也未为不可。
怎么就莫名其妙生出这些是非来了呢?
红蕖倒不是怪罪洛雨有什么不好,有哪里不是。
只是,无风起浪,凭空生事,搅得红蕖心烦意乱。
就像夏秋之际,突然席卷而来的一阵飓风,肆虐天地后,留下一片狼藉,让人不知如何收拾。
她现下一会儿担忧洛雨出事,提心吊胆自己成了杀人凶手;一会儿又羞臊与洛雨有了肌肤之亲,不知今后该如何自处。
红蕖的生活自来简单,除了七岁那年的异事之外,一直平淡无奇。
得益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她几乎长年累月心如止水。
最烦恼也不过是,近来宝哥不在身边,让她苦相思、空牵念罢了。
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真是让她手足无措,坐立难安,食无味,寝难眠。
她瞥了一眼房门门梁上贴着的灵符,叹了口气,一时迷惑,去求这灵符到底是对是错。
突然,她猛地想起什么似的,跑去自己换下来的衣衫中一通翻找。
终于在一堆衣物里,找到了从玉龙道院求来的那个装着灵符的锦囊。
当时,方丈手书三道灵符赠予红蕖,并嘱咐将这三道灵符,一道贴在家宅院门外门梁上,一道贴在自己房内门梁上,一道放在锦囊中随身携带。
今日入水,不知锦囊中的灵符可曾沾湿?
红蕖急忙打开锦囊查看,从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纸团。
她一层层小心揭开,看见里面的灵符未被沾湿,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虽不知求这灵符到底是对是错,但好不容易求都求了,总不能让它就这样轻易毁损吧!
还好宝哥当初想得周到,料到随身携带恐被水湿汗浸,拿了油纸来包裹,这才无事。
红蕖将灵符重新折好,又找了新的油纸来仔细包裹,才放在了桌上。
待晾干湿了水的锦囊,再把灵符放入其中。
湿了水……
对了,今日之事的罪魁祸首,就是水——水神,淼淼!
红蕖这才想起,还没找淼淼算账呢!
既然她是河湖之神,这湖里的水都归她管,那就一定要问问她:
为何要无故掀起滔天巨浪?
难道就为了贪玩戏耍自己?
她好歹也是一方守神,如何会有这样屡教不改的“恶趣”?
想到此处,红蕖立即起身,去厨房找了个碗,盛了一碗清水,晾在房中桌上,欲对淼淼兴师问罪。
“淼淼,你出来!”
“你说说,你今天为何要忽然在湖里掀起风浪?”
“难道你一直以来接近我,就是为了戏弄我?”
“什么学歌练唱,想跟我做朋友,都是假的!”
“但我哪里得罪你了?你为何偏要这样祸害我?”
“坏丫头,你出来跟我说清楚!”
“出来呀!”
红蕖长这么大了,却还是“嘴笨”。
饶是她小时候被村中别的小孩儿花样百出地骂过千万次,可到现在她骂人,却还是只会用个“坏”字。
在她看来,无论在什么前面加个“坏”字,便已经是最恶毒的骂法了。
红蕖对着面前的这碗清水,劈头盖脸,一顿质问。
还好她在自己房中,无人看见。
若是被人看见,必定以为她疯了。
然而,清水无痕,兀自静默。
红蕖等了半晌,也不见淼淼应灵现身。
这可把红蕖气坏了。
她已用上了最恶毒的骂法,可淼淼居然丝毫不为所动?
一句解释、一声道歉也没有,甚至连面都不露,这也未免太过轻慢了!
人有时候越是得不到回应,越是爱钻牛角尖。
一瞬间,这一天里的种种不顺心,全部涌上心头,令她不由委屈地落下泪来。
她本就爱哭,现下惹了烦恼,更加抑制不住。
红蕖就这样泪涟涟,声咽咽地独坐灯下,哭了许久。
直到油灯里的灯芯都快烧没了,窗外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第一遍鸡啼,她才揣着心里的闷气,抹了泪,吹了灯,上床歇息。
虽然心气不顺,但身子终究还是乏了。
红蕖上床不久,便沉沉睡去。
可恼的是,到了梦里,“烦心事”也不肯放过她。
***
只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在一片烟波浩渺的灵山秀水间,矗立着一带高楼杰阁。
楼阁乃灵宫宝阙,琳馆珠庭。冲天百尺,耸汉凌霄。
窗轩豁达,气吞宇宙。嵯峨栋宇,高接云屏。
俯观落日,抬手摘星。白鹤栖树,青鸾舞风。
红蕖穿着一身粉嫩轻纱,一手提住衣裙下摆,一手抓着一朵盛开的红荷,赤脚奔跑在一幢临水宫殿的白玉石板路上。
殿宇重重,各处悬挂着月白纱幔。纱幔被风吹动,不住柔柔摆荡。
红蕖闯过层层纱幔,终于跑到了中央的轩阁外。
轩阁四面清水环绕,水中都长满红色荷花。
荷花娇红,荷叶莹翠,簇拥着水馆,仿若拱月捧珠。
轩阁的东、西、南、北四面开门,各有一座云桥连接外间。
东面的屋檐下,挂着一面漆金匾额,上书“芙蕖水馆”四个大字。
红蕖自西奔来,一径穿过云桥,跑到轩阁的西门外。
她探头朝里一望,只见屋中有一身着云水蓝便服的青年男子,正盘腿朝东坐在蒲团上。
他面前有一案几,左手边放着一顶黄龙玉缠枝香炉,香炉上青烟袅袅,右手边放着文房四宝,砚台里浓墨湛湛。
男子左手卷持一本经书,右手拿着毛笔,正在书上批注着什么。
红蕖蹑手蹑脚地走进屋中,蹲下身子,从背后猛地一把抱住男子。
“哎呀!”
男子手上的毛笔,一下斜划出去,把书本画花了。
红蕖见“偷袭”得逞,不由窃笑着埋首在男子耳后的颈项间,柔声道:“你终于回来了!”
男子无奈一笑,放下手中的经书毛笔,侧过脸,贴着红蕖额前的刘海儿,宠溺地问:“想我了吗?”
红蕖使劲儿地点点头,这才松开抱住男子的手臂,乖巧地跪坐在地上。
男子撩了撩衣摆,缓缓转过身来。
红蕖抬起眼眸,终于看清男子面目。
——洛雨???!!!
红蕖浑身一颤,从梦中惊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