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慕允廷发现一件怪事,他的桌子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本书,等到他看完了又会出现下一本。这些书里,有他平日里常看的四书五经,一册接着一册。甚至还时不时的出现一本兵法战术类的书。可他留意了好久,却一点线索都没有。
直到一天半夜,他从梦中惊醒,听到轻微的响动,扭头一看,月色下,小白嘴里叼着一本书,从窗外跳了进来,将书刁到桌子上。一系列动作完成后,还扭头往他睡觉的方向瞄了一眼。
慕允廷连忙闭眼,等到他再睁眼,小白已经在自己给缝的软垫子上窝着睡着了。
月色如水,他盯着小白睡觉的地方良久,竟然失眠了。
原来,云珵见慕允廷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读书,书本都已经泛黄发皱,想必是别人不要的书。上次,慕允廷在医馆给她买的那瓶给左眼涂的药,就用掉了慕允廷仅有的积蓄。
想及此,云珵的心里很是愧疚,便趁着大半夜偷偷溜进镇上的一家书店,为他选了一些平日看的书,刚好瞥见了有关兵法战术的书,也都刁了来。
农忙已经结束。而慕允廷却依旧忙碌。洗衣做饭,上山砍柴,采药。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只有到了晚上,时间才能真正地属于他。
每次看到他坐在灯下,身形单薄,形影相吊的样子,云珵就不由地会想,要是慕允廷爹娘都在,他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跟他的两个表哥一样去学堂念书,每天也不会有这么多干不完的粗活重活。
想想以前,自己总是觉得委屈,自打出生就没有见过娘,有爹跟没有一样,她总是不由自主的伤心难过,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孩子。可那时的她至少有个家,可以飞扬跋扈,随意地去做任何想做的事。闯了祸了也有人兜着。
而慕允廷呢,他在这个所谓的舅舅家,就像一个免费的长工,一只不知疲倦埋头苦干的黄牛,只能无休止的服从。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有口饭吃。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她突然好想家,想爹,想二哥。
来凡间这些年,见多了人间疾苦,才明白,曾经的自己,相比很多苦难的凡人,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云珵就像是慕允廷的小跟班,慕允廷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一人一猫,形影不离。
这日,地里种的红萝卜收了一车,给家里留了半麻袋,剩下的杜敬业便吩咐外甥慕允廷拿到集市上卖了换点钱。
慕允廷赶着牛车,身旁蜷着一团云珵,车上堆了小山似的红萝卜,慢悠悠地向着集市赶去。
因为地处边陲,莲花镇的集市上品种丰富,热闹非凡。大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贩叫卖声不绝。
慕允廷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将牛拴在木桩上,面无表情地坐在一车红萝卜前,既不揽客,也不吆喝。
眼看着半个时辰过去了,就只有2个买家,云珵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慕允廷。这家伙,让他来卖萝卜,又不是让他静坐,这幅样子,到了天黑,估计这一车萝卜都卖不出去。
回去他那个挑剔的舅妈不知道又会阴阳怪气地说什么话,让人不痛快!
云珵转了转圆溜溜的猫眼,跳到车上,直接蹲在萝卜堆的最高处,扯着嗓子“喵喵喵”叫个不停,慕允廷奇怪地看着自家的猫,不知道小白突然发什么颠。
云珵只当看不见,兀自大叫着。
这一声声的猫叫,瞬时间引来不少人的注目,围了上来。
前些年,因为好多年不被人收养回家,再加上自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完全没有一点心思打理收拾自己一身毛绒绒,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她就变成了一只人见人厌的臭臭猫,到处流浪。
可如今的她已经今非昔比,曾经暗淡脏乱的毛发,如今油光水滑,洁白如雪,整个毛茸茸的一团,格外惹人怜爱。
以前,她走在大街上总是东躲西藏,惹人嫌恶,如今,她也是有人罩着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大喊大叫。
见陆续有人围在车前,云珵再接再厉,挑了一根细一点的红萝卜,用爪子刮了刮上面粘的泥土,然后卡嚓卡嚓啃了起来。因为是自家种的萝卜,吃着又脆又甜,不知不觉间,她居然啃掉了将近三分之一。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睁着又圆又大的眼睛指着正在啃萝卜的云珵,跟站在他旁边的蓝袍青年说,“爹,这只兔兔好可爱,我也想要!”
周围的人轰然一笑,青年男子笑道:“这孩子,这哪里是兔子,这是只猫!”
小孩一脸天真无邪,“可是,只有兔子才喜欢吃红萝卜啊!”说着去拽父亲的衣摆,“爹,我想要这只兔兔,把它买下来带回家陪我玩好不好?”
青年男子一看就很宠溺孩子,欣然答应,对慕允廷说:“我多买点萝卜,算是照顾你的生意。你把你这只猫送给我,让我带回家给孩子玩。”
云珵一下子竖起耳朵,如临大敌。
慕允廷一边给别人称萝卜,一边冷冷道:“不送!”
青年男子干笑一声,“要不,我多加两文钱,你把这猫卖给我?”
“不卖!”
“那我再加一文吧。”
“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慕允廷语气生硬又坚定。
云珵一下子松了口气。
青年男子见慕允廷当着身边这么多人的面扫了他的兴,恼羞成怒,当即骂道:“不就一个卖萝卜的,牛什么牛?”说着抱起孩子,大声道:“不就是一只猫吗?哪里买不到?这萝卜,我看也没必要买了。走,咱们去东市,那儿可都是名贵的猫!”
怀中的孩子伸着小手哇哇哭道:“呜呜,我就要这只小兔兔,呜呜呜......”声音越来越远。
慕允廷眼皮都没抬,依旧忙碌着给围上来的人依次称重。
“你这猫通身雪白,看着又机灵,十两银子都有人要,他居然两文钱就想拿走,真是不要脸!”一男子调侃道。
“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猜他要真去了东市,啥也不会舍得买!”一人附和道。
周围人听着也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着。
眼见着不到一个时辰,一车的红萝卜已经所剩无几,慕允廷将剩下的零散萝卜堆放在一起,盘算着再来几个人也就卖完了。
忽然,主道上传来一阵喧哗吵闹声。
原来,是一对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不过,看这阵仗,这可不是一般的送亲队伍。
主道两边围观的群众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一人叹道:“哎!打了一年多的仗,还是败了。这还是大将军亲自领兵呢!也不知道是哪位公主被送去和亲。”
旁边一人道:“说不定是临时封的公主也未可知!”
又有一人插嘴道:“非也非也。这次和亲的,可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南月国国主要求和亲对象必须是陛下亲生,岂能作假?只是可惜了这位九公主风华正茂,那南月国国君已经七十有余啊!”
“哎!谁让九公主的生母不受宠呢?”
“你看看这些马车上装的,说好听点是嫁妆,实际上就是给南月国的巨额赔款!”
......
只见队伍最前面的少年,身穿银灰铠甲,腰佩长剑,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发。大约就是众人口中的大将军了。
也许是因为打了败仗,如今又要亲自护送公主去和亲,大将军面色凝重,目不斜视,但依然无法掩饰他的天人之姿。
身后那辆华丽的马车缓缓移动,重重纱幔下,任谁也无法一睹坐在其中的公主芳容。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影子“嗖”的一下窜到大将军的怀里,惊的他身下的汗血宝马都昂着头嘶鸣大叫一声,原本面无表情的大将军被这突如其来撞进怀里的白猫吓得不轻,立马勒绳制止身下宝马的冲动,只见他脸色铁青,一抬手便将怀里的白猫丢到一边。
立即便有带刀侍卫闻声走上前来,横眉怒竖,“哪里来的野猫,竟敢冲撞将军。”
而端坐在马上的大将军此时,也是咳嗽连连,脸色都咳的发红。
那侍卫见状,提刀向着被摔在地上还没缓过来的云珵的小脑袋刺去。
眼看着云珵要血溅当场,一只修长的手指用力抓住了那侍卫提刀的手臂,阻止了他的行动。
来人正是慕允廷,他不卑不亢道:“这是在下养的猫,冲撞了大将军实在抱歉。不过,大将军并无大碍,官爷何必痛下杀手?”
说着便松了手,弯腰去抱云珵。
“哼!我们将军对猫毛过敏,你这猫却不长眼色往将军身上撞,还不该死吗?”那侍卫怒不可遏,刀身一转,径直向慕允廷后背刺去,嘴里大骂着:“没有眼力的东西,真是找死!”
“住手。”骑在宝马上的大将军提剑挡住了侍卫的刀,边咳边低声道:“算了,这里人多口杂,还是赶路要紧,切莫再横生枝节。”
那侍卫不甘心的收刀入鞘,归入队伍。
慕允廷盯着那和亲队伍渐行渐远,眼底隐隐有暗流涌动。
直到一天半夜,他从梦中惊醒,听到轻微的响动,扭头一看,月色下,小白嘴里叼着一本书,从窗外跳了进来,将书刁到桌子上。一系列动作完成后,还扭头往他睡觉的方向瞄了一眼。
慕允廷连忙闭眼,等到他再睁眼,小白已经在自己给缝的软垫子上窝着睡着了。
月色如水,他盯着小白睡觉的地方良久,竟然失眠了。
原来,云珵见慕允廷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读书,书本都已经泛黄发皱,想必是别人不要的书。上次,慕允廷在医馆给她买的那瓶给左眼涂的药,就用掉了慕允廷仅有的积蓄。
想及此,云珵的心里很是愧疚,便趁着大半夜偷偷溜进镇上的一家书店,为他选了一些平日看的书,刚好瞥见了有关兵法战术的书,也都刁了来。
农忙已经结束。而慕允廷却依旧忙碌。洗衣做饭,上山砍柴,采药。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只有到了晚上,时间才能真正地属于他。
每次看到他坐在灯下,身形单薄,形影相吊的样子,云珵就不由地会想,要是慕允廷爹娘都在,他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跟他的两个表哥一样去学堂念书,每天也不会有这么多干不完的粗活重活。
想想以前,自己总是觉得委屈,自打出生就没有见过娘,有爹跟没有一样,她总是不由自主的伤心难过,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孩子。可那时的她至少有个家,可以飞扬跋扈,随意地去做任何想做的事。闯了祸了也有人兜着。
而慕允廷呢,他在这个所谓的舅舅家,就像一个免费的长工,一只不知疲倦埋头苦干的黄牛,只能无休止的服从。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有口饭吃。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她突然好想家,想爹,想二哥。
来凡间这些年,见多了人间疾苦,才明白,曾经的自己,相比很多苦难的凡人,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云珵就像是慕允廷的小跟班,慕允廷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一人一猫,形影不离。
这日,地里种的红萝卜收了一车,给家里留了半麻袋,剩下的杜敬业便吩咐外甥慕允廷拿到集市上卖了换点钱。
慕允廷赶着牛车,身旁蜷着一团云珵,车上堆了小山似的红萝卜,慢悠悠地向着集市赶去。
因为地处边陲,莲花镇的集市上品种丰富,热闹非凡。大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贩叫卖声不绝。
慕允廷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将牛拴在木桩上,面无表情地坐在一车红萝卜前,既不揽客,也不吆喝。
眼看着半个时辰过去了,就只有2个买家,云珵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慕允廷。这家伙,让他来卖萝卜,又不是让他静坐,这幅样子,到了天黑,估计这一车萝卜都卖不出去。
回去他那个挑剔的舅妈不知道又会阴阳怪气地说什么话,让人不痛快!
云珵转了转圆溜溜的猫眼,跳到车上,直接蹲在萝卜堆的最高处,扯着嗓子“喵喵喵”叫个不停,慕允廷奇怪地看着自家的猫,不知道小白突然发什么颠。
云珵只当看不见,兀自大叫着。
这一声声的猫叫,瞬时间引来不少人的注目,围了上来。
前些年,因为好多年不被人收养回家,再加上自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完全没有一点心思打理收拾自己一身毛绒绒,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她就变成了一只人见人厌的臭臭猫,到处流浪。
可如今的她已经今非昔比,曾经暗淡脏乱的毛发,如今油光水滑,洁白如雪,整个毛茸茸的一团,格外惹人怜爱。
以前,她走在大街上总是东躲西藏,惹人嫌恶,如今,她也是有人罩着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大喊大叫。
见陆续有人围在车前,云珵再接再厉,挑了一根细一点的红萝卜,用爪子刮了刮上面粘的泥土,然后卡嚓卡嚓啃了起来。因为是自家种的萝卜,吃着又脆又甜,不知不觉间,她居然啃掉了将近三分之一。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睁着又圆又大的眼睛指着正在啃萝卜的云珵,跟站在他旁边的蓝袍青年说,“爹,这只兔兔好可爱,我也想要!”
周围的人轰然一笑,青年男子笑道:“这孩子,这哪里是兔子,这是只猫!”
小孩一脸天真无邪,“可是,只有兔子才喜欢吃红萝卜啊!”说着去拽父亲的衣摆,“爹,我想要这只兔兔,把它买下来带回家陪我玩好不好?”
青年男子一看就很宠溺孩子,欣然答应,对慕允廷说:“我多买点萝卜,算是照顾你的生意。你把你这只猫送给我,让我带回家给孩子玩。”
云珵一下子竖起耳朵,如临大敌。
慕允廷一边给别人称萝卜,一边冷冷道:“不送!”
青年男子干笑一声,“要不,我多加两文钱,你把这猫卖给我?”
“不卖!”
“那我再加一文吧。”
“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慕允廷语气生硬又坚定。
云珵一下子松了口气。
青年男子见慕允廷当着身边这么多人的面扫了他的兴,恼羞成怒,当即骂道:“不就一个卖萝卜的,牛什么牛?”说着抱起孩子,大声道:“不就是一只猫吗?哪里买不到?这萝卜,我看也没必要买了。走,咱们去东市,那儿可都是名贵的猫!”
怀中的孩子伸着小手哇哇哭道:“呜呜,我就要这只小兔兔,呜呜呜......”声音越来越远。
慕允廷眼皮都没抬,依旧忙碌着给围上来的人依次称重。
“你这猫通身雪白,看着又机灵,十两银子都有人要,他居然两文钱就想拿走,真是不要脸!”一男子调侃道。
“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猜他要真去了东市,啥也不会舍得买!”一人附和道。
周围人听着也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着。
眼见着不到一个时辰,一车的红萝卜已经所剩无几,慕允廷将剩下的零散萝卜堆放在一起,盘算着再来几个人也就卖完了。
忽然,主道上传来一阵喧哗吵闹声。
原来,是一对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不过,看这阵仗,这可不是一般的送亲队伍。
主道两边围观的群众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一人叹道:“哎!打了一年多的仗,还是败了。这还是大将军亲自领兵呢!也不知道是哪位公主被送去和亲。”
旁边一人道:“说不定是临时封的公主也未可知!”
又有一人插嘴道:“非也非也。这次和亲的,可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南月国国主要求和亲对象必须是陛下亲生,岂能作假?只是可惜了这位九公主风华正茂,那南月国国君已经七十有余啊!”
“哎!谁让九公主的生母不受宠呢?”
“你看看这些马车上装的,说好听点是嫁妆,实际上就是给南月国的巨额赔款!”
......
只见队伍最前面的少年,身穿银灰铠甲,腰佩长剑,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发。大约就是众人口中的大将军了。
也许是因为打了败仗,如今又要亲自护送公主去和亲,大将军面色凝重,目不斜视,但依然无法掩饰他的天人之姿。
身后那辆华丽的马车缓缓移动,重重纱幔下,任谁也无法一睹坐在其中的公主芳容。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影子“嗖”的一下窜到大将军的怀里,惊的他身下的汗血宝马都昂着头嘶鸣大叫一声,原本面无表情的大将军被这突如其来撞进怀里的白猫吓得不轻,立马勒绳制止身下宝马的冲动,只见他脸色铁青,一抬手便将怀里的白猫丢到一边。
立即便有带刀侍卫闻声走上前来,横眉怒竖,“哪里来的野猫,竟敢冲撞将军。”
而端坐在马上的大将军此时,也是咳嗽连连,脸色都咳的发红。
那侍卫见状,提刀向着被摔在地上还没缓过来的云珵的小脑袋刺去。
眼看着云珵要血溅当场,一只修长的手指用力抓住了那侍卫提刀的手臂,阻止了他的行动。
来人正是慕允廷,他不卑不亢道:“这是在下养的猫,冲撞了大将军实在抱歉。不过,大将军并无大碍,官爷何必痛下杀手?”
说着便松了手,弯腰去抱云珵。
“哼!我们将军对猫毛过敏,你这猫却不长眼色往将军身上撞,还不该死吗?”那侍卫怒不可遏,刀身一转,径直向慕允廷后背刺去,嘴里大骂着:“没有眼力的东西,真是找死!”
“住手。”骑在宝马上的大将军提剑挡住了侍卫的刀,边咳边低声道:“算了,这里人多口杂,还是赶路要紧,切莫再横生枝节。”
那侍卫不甘心的收刀入鞘,归入队伍。
慕允廷盯着那和亲队伍渐行渐远,眼底隐隐有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