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宫宴前两日午后,宁王又派人送一副贴子来,邀请府中表小姐一同入宫赴宴。这下便如石头掉入水里,在梁府中激起了大浪。
梁菡雪头一个叫不平:“不行!她有什么资格入宫赴宴?姑父不过六品芝麻小官,哪配得上这份荣耀?这个苏毓泠,凭什么梁家的好事都要让她沾光?”
梁夫人也措手不及:“进宫这么大的事,岂能临时说去便去的?什么都没准备,她连宫中礼仪都不懂,去了只会让人取笑!宁贤王哪里知道我们这等人家的难处!”内心里还想着另一桩:若她去了,还有谁会多看女儿一眼!
苏毓泠听到消息后便到舅舅舅母面前推拒:“便说我身子不适,无法赴宴罢了,想来宁王也不会强人所难。”皇宫内院权贵窝里,是容易涉足其中的么?她越不想和王府有牵扯,宁王却还要她和皇宫产生关联!
几人争论来争论去,最终商定,让苏毓泠先同行入宫,应了卯后便推说身子不适,再送回梁府,如此两全齐美也不见罪于宁王。
很快到了入宫那日,梁家四人天不亮便开始收拾,原以为万事俱备,谁知临头手忙脚乱,折腾了许久才出门。路上紧赶慢赶,上到皇宫前那条大道,才发现入宫的马车极多,她们排到了最末才在宫门核验请柬。
梁翦承在人群中搜寻同僚的身影,却一个也没见着,宁王果真只发予他一个,他的心沉了沉,
待核验后,便有宫女领着进去,梁夫人朝苏毓泠使个眼色,苏毓泠便“哎呀”哼了一声,道是肚子疼,可否出宫去。
两名宫女见道:“前面不远即是入宴前的迎接处,那里有管事嬷嬷,不如先去了那里禀明了嬷嬷,也好回报内务府知晓。不然就此离宫,奴婢们不好交差不说,小姐现下情形又如何独自回府?不防且去那里歇息片刻,若情急还可现请太医,岂不两下便宜?”
梁大人见如此说,也只得作罢。
其他一同进来的几位大人夫人也劝解,他们已经是最后一拨宾客,还是早些入席为上。若在皇上大婚国宴上当着皇上的面迟到,那一生的仕途也尽可不要了。
走了将近两刻钟,经过好些宫殿游廊,来到一处八扇大门敞开的宫殿,名为“逍香殿”。殿内有多位嬷嬷宫女及内务府的太监,对到来的大人做着登记,再由专门的宫女领路,引到宫殿宴席座位落坐。
因他们到得晚,宫宴快要开始,匆匆将喜礼单子递上,做好人员登记,宫人急忙带他们进去。众人忙得无暇分身,忙完这里,还得去里面照应,哪有闲功夫过问苏毓泠,一位嬷嬷将她安置在偏殿,吩咐人取些茶来,交待几句便急忙走了。
先前还闹哄哄的逍香殿顿时清静下来,苏毓泠躺在偏殿软榻上做了做样子,发现真的只剩她下一个人时,便完全放下心来歇息,从天不亮开始折腾到这会儿,着实有些累了。
幸好在府中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此刻定是饿了,不知道还得等多久,若是等到天黑,岂不是要饿上一天?不得不夸她聪明,商定计划时,她便早预料到这一点,提前在袖中藏了些干粮,不算太多,但也不至于会饿到头昏。
殿中好像摆设有糕点,是招待来客的,此时无人,正好先收来,以备不时之需。
她大摇大摆走到正殿,果然有十几种精致糕点,全都细心摆放在精美的高脚细瓷盘中,出自宫中御厨的手笔,几乎没人动过。她拿了两盘,又从其它盘各拿了两块,堆成两座小山,这才心满意足回到偏殿。
她每一块都尝了一口,有奶香浓郁的玉面乳酪、金黄软糯的玉米糕、色泽温润的紫米薯饼、还有南瓜精雕成的花盏蒸熟,再装入一颗颗酥嫩的香芋丸子……。虽都是寻常食材,但做得外形精致,口感细腻。
“喵……喵……”突然听到有猫叫。
猫?苏毓泠循声走出来,果然有一只白毛小猫跳上高台吃那酥酪,有人靠近也不躲避,吃得极其专心。
哪儿来的小馋猫?苏毓泠去抚它,瞧见它颈项上圈着蚕丝花巾,金线绣着一个“玉”字。苏毓泠回想片刻,原来是她!怪不得这猫看着眼熟。前世谢进犀曾带她进宫见世面,在宫里远远望过一眼,后来在宁王府也打过一次照面,两次她都抱着这只猫。
不多时,一位红衣宫女进来,一眼瞧见小猫,对一旁的苏毓泠屈膝行了一礼,抱起猫抚了抚它的头:“叫我们好找,跑这儿偷吃来了!”
“找着了吗?”门外有一女子发问,苏毓泠跟着她走出大殿,一个身着嫩黄的姑娘领着一群宫女缓缓走来。
“找着了。”红衣宫女迎上前,把猫递到黄衣姑娘手上。黄衣姑娘轻柔地抱着猫,瞧见宫女身后的苏毓泠。
红衣宫女对她道:“还不拜见缀玉公主!”
缀玉公主乃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嫡公主,年17,论出身,原比当今皇帝更尊贵。当今皇帝的生母原乃常贵妃,即如今的常太后。先皇去世一年后,先皇后步其后尘,缀玉其年4岁,由常太后抚养长大,尊称其一声“母后”。
亲事早已定下,议定明年完婚,常太后意欲将她嫁予自家内侄常傲,将这份尊崇荣耀赐予常家。那常傲却是个花花太岁,前世缀玉以嫡公主之尊嫁过去之后备受磋磨,没两年便香消玉殒了。
苏毓泠瞧着眼前尊贵美丽的公主,心中哀叹,即便出身高贵至极,亦不能善始善终,可见人的一生不论贵贱,不可预料之事太多,尤其女子婚嫁风险之高,犹如一叶扁舟行在惊涛骇浪中,稍有不不慎便会舟毁人亡。
苏毓泠跪拜毕,缀玉公主问她姓甚名谁,何故在此,苏毓泠皆一五一十答了。缀玉瞧她举止得体,对宫中礼仪也颇熟稔,便叫她抬起头来,一见其面貌,公主亦是一惊,如此样貌做个皇后也使得,却偏偏只是个六品小官的女儿,真真可惜了。
她按下惊异,一边爱抚着小猫,一边瞧着低头的苏毓泠,似漫不经心道:“本公主瞧你身子并无大碍,为何不赶去宫宴?欺瞒宁王,罪可不小!”
苏毓泠低头敛身答:“臣女不敢,实不相瞒,其实此次进宫,舅父亦有借此良机为臣女选婿之意,此次参加宫宴者皆豪门贵胄,舅父爱护臣女之心殷殷可见,然而臣女自知身份低微,不敢有此奢望攀附权贵,故才出此下策,还请公主降罪。”
缀玉公主轻笑笑:“你倒识趣,生得如此美貌却无僭越自恃之心,也算难得。”她一挑眉挪揄道:“以你的出身,将来恐怕只能配个书吏幕僚,你也甘心么?对今日所言所行怕是后悔不及罢!”
苏毓泠似是刻意想了想,道:“臣女曾亲眼目睹有女子因所嫁非人而枉死,故而曾许下心愿,若嫁个花花公子、酒囊饭袋或是薄情寡义之人,则宁愿不嫁!即便要嫁也绝不以门弟为首选,对方人品性情方是第一要紧!”
缀玉公主怔了怔,嘴角浮出一丝笑,缓缓道:“是吗?你倒有这份心气!看来市井百姓中还是有慈爱的父母……起来吧。”她言之未尽,朝地上的苏毓泠看一眼,没再说什么,抬脚领着宫女们走了。
苏毓泠看了半晌没回过神。
常傲的花花名声,想来她应该早打听过吧,常太后于她有养育之恩,若执意如此,她确是难以拒婚。
一阵恍惚中,缀玉公主的脸竟然变成了自己的脸,她好像看见前世的自己,那个糊涂单纯的姑娘,一面回头依恋地望着舅父舅母,一面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
她突然想叫公主回来,叫她别嫁,甚至不惜冒险说出你的结局,前世我死了,你也没有活!可她终究不敢,呆望了片刻后回到殿内。
缀玉公主行得远了,叫住红衣宫女,吩咐道:“樱儿,你去太和殿看看情形,顺便打探下宁王为何要邀梁府。”
“是。”樱儿应了,刚才那些话她也都听到了,梁大人居位五品,越级入宴,总该有个理由的。她独自去往太和殿,从侧殿穿过回廊,进到主殿外。
皇帝及亲王在太和正殿陪同各位大人,诸位公子及夫人携小姐男女分席,各在左右侧殿中。
梁翦承一家三人因是后补,便加位在最末。正殿并无他的席位,只得突兀地坐在诸位年轻公子中间,点头寒暄两句便无话可说,他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丝竹奏乐歌舞上场,他亦毫无兴致,揣摩不透宁王此举到底是看重还是警醒,只盼着早早结束,离开此是非之地。
梁夫人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身边坐着的夫人素不相识,一听她是五品官员的家眷,便扭头和另一边的夫人相谈甚欢。倒也有几位相识的夫人,只是隔得远,她不敢下席走动,只得和梁菡雪干巴巴坐着。
梁菡雪伸长脖子四处张望,不知煊郡王在正殿还是与诸公子同席,如此千载难缝的机缘若是错过,下次还不知要待到何时!她人在心不在,只盼着宴席早些结束,便可以在之后游览御花园时与他“偶然”邂逅。
户部侍郎叶大人的夫人和小姐也在席中,叶小姐望见梁菡雪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冷笑一声对叶夫人道:“娘,梁家也来人了。”她朝最尾席指给叶夫人看,叶夫人没有转头:“早见着了。”
叶小姐继续道:“幸好上次我和哥哥没有去梁家冠礼,不然咱们也得受牵连!他们害了人,居然还有脸来参加宫宴!谁给他们家发的贴子?沐猴而冠不伦不类!”她仔细打量梁菡雪的装扮,更含了几分厌恶:“瞧那小妖精,恨不得把所有首饰都戴在头上,也不嫌硌得慌!”
“小点声!”叶夫人叫住她,朝四周看了眼,发现没有人听见,对女儿道:“他家与你爹爹尚有几分薄面在,不可放肆!”叶小姐哼了一声这才住口。
一时宫女来添酒,梁菡雪说要去更衣,另一位宫女为她领路。
“这位宫女姐姐,煊郡王在哪个席面上?”宫女只在女宾席上当值,并不清楚其它殿上的情况,梁菡雪支开宫女穿过回廊,去到另一侧的男宾席。
扒在门口还没细看,便被坐在门边的梁翦承抓住了。梁翦承正一肚子郁闷,见着女儿扒在门边探头探脑,呼地站起身大步跨出门,堵在女儿身前:“你来做什么?里面都是男宾,有什么好瞧的?还不快回去!”
梁菡雪吓了一跳,看清是父亲,忙后退了一步道:“爹,是娘叫我来看看您。”
“有什么好看的?你娘真是!快回去!”梁翦承大呼一口气,枯坐许久,终于可以活动活动说句话,拉她到廊侧小声道:“我交待的话这么快就忘了?这是宫里,不是寻常地界!跟你娘说,少说少做,规规矩矩过了这一日,当心惹祸!”
梁菡雪忙不迭应了,眼睛还不忘往里窥探,却什么也瞧不见,只得怏怏地转身回去。
梁翦承目送她走了一段路,远远瞧见宁王穿过庭院昂首阔步行来,他一身琥珀色宽袖莽袍,花白的头发用金冠束起,保养得当的脸气定神闲,风姿儒雅不减当年。
梁翦承忙整了整衣冠,敛身拱手候着,直到宁王走得近了,他才迎上前两步躬身低首拜见:“下官梁翦承拜谢贤王,承蒙贤王厚爱今日受邀入宴,受此殊荣下官阖府感激涕零,深谢贤王大恩!”
宁王瞧着此人面生,认不得是谁,瞧他穿着打扮,倒是五品官服,原来是他!伸手将他扶起含笑道:“梁大人不必多礼,想是菜肴不合大人口味,故而不愿入席站在外面?”
梁翦承急着往下又拜了拜:“不敢不敢,御厨们手艺绝佳,菜肴色香味俱全,下官吃到肚胀,这才起身缓解缓解。”
宁王和颜悦色,笑道:“御厨的菜吃来吃去也没什么新鲜,比不过长街上的小摊贩们个个有独门绝技!”
梁翦承陪笑:“贤王言之有理,只是下官第一次品尝到御厨的手艺,实在叹为观止,只恨不能多长一个肚子多装些美食才好。”
宁王哈哈大笑几声:“那便好,那便好!”他慢慢收住笑,打量着一个装扮精致的姑娘走过来,近身前鞠身下拜:“小女梁菡雪拜见宁贤王!”
梁翦承急忙转头,才见女儿已来到身边。
怎么又回来了?明知宁王在此,还敢上前来?如此胆大妄为不知轻重,分明没把我的交待放在心上!他忍不住心慌地瞧着女儿,生怕她言行僭越,任何一点行差踏错皆是冒犯天威,拖累整个梁府获罪!
他暗自瞪她一眼,岂知女儿根本不看他,而是满目崇拜地望着宁王!
“梁大人好福气啊!膝下有一表人才的公子,还有如花似玉的女儿!”他含笑打量她,露出赞赏的表情。
“是……”未待梁翦承说完,梁菡雪便抢先答:“小女谢贤王夸赞!”
宁王笑笑点头:“梁大人,随本王见见诸位公子吧!”说罢便往前一步进殿。
“是。”梁翦承随即应了,回头朝女儿狠瞪了一眼,梁菡雪却丝毫不以为意,甚至都没朝父亲瞧一眼,呆望了一晌,眉开眼笑地转身离开。
梁翦承跟着跨进殿内,在自己席位上站了,诸位公子见到宁王,纷纷起身行礼。
歌舞不知何时停下,殿中鸭雀无声,隔壁隐隐传来几声喧哗,似是正殿中有人争执,想来正是因此才如此静寂。
宁王眸光沉寂一瞬,随即含笑向诸位公子示意:“今日济济一堂,诸位公子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前程不可限量,他日皆是我大魏之栋梁,本王老怀心慰,对你们寄予厚望!来,本王与诸位共饮一杯!”
宫女托盘奉上美酒,宁王拾杯一饮而尽,目光热切一一扫视过诸位公子,似乎对每一位都青眯有加。有些公子相熟,便迎上去交谈几句,隔壁大殿偶有声响传来,宁王似毫不在意,继续相谈许久才出了侧殿。
梁翦承坐在门口,从他的位置正好可以见到宁王走到廊外偏侧停下,其他人却会以为他已经离开。
正殿有官员在弹核宁王身为辅佐大臣,手握六部大权,如今皇上已亲政,应尽早还政于皇上。
又有官员提及宁王此次罔顾法度,对冒犯之人不经三司会审便定人死罪,出动府兵杀人,已是他权势涛天草菅人命的铁证,理应受朝廷处置。立马便有宁王的亲信反驳,双方口枪舌剑互不相让。
梁大人听得七七八八,案下的双手已不自觉攥紧,心也一阵紧缩,想不到所议之事竟关联自身,如今那姓宋的公子已死,若再细究,章儿逃不出牵连,可怜他身上的伤还未痊愈,竟又要受罪了么!
论罪责,那宋公子终不过逞口舌之快,进了衙门,顶多判个滋事,打20板子了事,犯在宁王手里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朝堂风云诡谲变幻莫测,宁王与皇上权益之争竟要以旁人性命为祭!想自己官阶低微曾一度郁闷难舒,如今看来焉知不是好事?
梁菡雪头一个叫不平:“不行!她有什么资格入宫赴宴?姑父不过六品芝麻小官,哪配得上这份荣耀?这个苏毓泠,凭什么梁家的好事都要让她沾光?”
梁夫人也措手不及:“进宫这么大的事,岂能临时说去便去的?什么都没准备,她连宫中礼仪都不懂,去了只会让人取笑!宁贤王哪里知道我们这等人家的难处!”内心里还想着另一桩:若她去了,还有谁会多看女儿一眼!
苏毓泠听到消息后便到舅舅舅母面前推拒:“便说我身子不适,无法赴宴罢了,想来宁王也不会强人所难。”皇宫内院权贵窝里,是容易涉足其中的么?她越不想和王府有牵扯,宁王却还要她和皇宫产生关联!
几人争论来争论去,最终商定,让苏毓泠先同行入宫,应了卯后便推说身子不适,再送回梁府,如此两全齐美也不见罪于宁王。
很快到了入宫那日,梁家四人天不亮便开始收拾,原以为万事俱备,谁知临头手忙脚乱,折腾了许久才出门。路上紧赶慢赶,上到皇宫前那条大道,才发现入宫的马车极多,她们排到了最末才在宫门核验请柬。
梁翦承在人群中搜寻同僚的身影,却一个也没见着,宁王果真只发予他一个,他的心沉了沉,
待核验后,便有宫女领着进去,梁夫人朝苏毓泠使个眼色,苏毓泠便“哎呀”哼了一声,道是肚子疼,可否出宫去。
两名宫女见道:“前面不远即是入宴前的迎接处,那里有管事嬷嬷,不如先去了那里禀明了嬷嬷,也好回报内务府知晓。不然就此离宫,奴婢们不好交差不说,小姐现下情形又如何独自回府?不防且去那里歇息片刻,若情急还可现请太医,岂不两下便宜?”
梁大人见如此说,也只得作罢。
其他一同进来的几位大人夫人也劝解,他们已经是最后一拨宾客,还是早些入席为上。若在皇上大婚国宴上当着皇上的面迟到,那一生的仕途也尽可不要了。
走了将近两刻钟,经过好些宫殿游廊,来到一处八扇大门敞开的宫殿,名为“逍香殿”。殿内有多位嬷嬷宫女及内务府的太监,对到来的大人做着登记,再由专门的宫女领路,引到宫殿宴席座位落坐。
因他们到得晚,宫宴快要开始,匆匆将喜礼单子递上,做好人员登记,宫人急忙带他们进去。众人忙得无暇分身,忙完这里,还得去里面照应,哪有闲功夫过问苏毓泠,一位嬷嬷将她安置在偏殿,吩咐人取些茶来,交待几句便急忙走了。
先前还闹哄哄的逍香殿顿时清静下来,苏毓泠躺在偏殿软榻上做了做样子,发现真的只剩她下一个人时,便完全放下心来歇息,从天不亮开始折腾到这会儿,着实有些累了。
幸好在府中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此刻定是饿了,不知道还得等多久,若是等到天黑,岂不是要饿上一天?不得不夸她聪明,商定计划时,她便早预料到这一点,提前在袖中藏了些干粮,不算太多,但也不至于会饿到头昏。
殿中好像摆设有糕点,是招待来客的,此时无人,正好先收来,以备不时之需。
她大摇大摆走到正殿,果然有十几种精致糕点,全都细心摆放在精美的高脚细瓷盘中,出自宫中御厨的手笔,几乎没人动过。她拿了两盘,又从其它盘各拿了两块,堆成两座小山,这才心满意足回到偏殿。
她每一块都尝了一口,有奶香浓郁的玉面乳酪、金黄软糯的玉米糕、色泽温润的紫米薯饼、还有南瓜精雕成的花盏蒸熟,再装入一颗颗酥嫩的香芋丸子……。虽都是寻常食材,但做得外形精致,口感细腻。
“喵……喵……”突然听到有猫叫。
猫?苏毓泠循声走出来,果然有一只白毛小猫跳上高台吃那酥酪,有人靠近也不躲避,吃得极其专心。
哪儿来的小馋猫?苏毓泠去抚它,瞧见它颈项上圈着蚕丝花巾,金线绣着一个“玉”字。苏毓泠回想片刻,原来是她!怪不得这猫看着眼熟。前世谢进犀曾带她进宫见世面,在宫里远远望过一眼,后来在宁王府也打过一次照面,两次她都抱着这只猫。
不多时,一位红衣宫女进来,一眼瞧见小猫,对一旁的苏毓泠屈膝行了一礼,抱起猫抚了抚它的头:“叫我们好找,跑这儿偷吃来了!”
“找着了吗?”门外有一女子发问,苏毓泠跟着她走出大殿,一个身着嫩黄的姑娘领着一群宫女缓缓走来。
“找着了。”红衣宫女迎上前,把猫递到黄衣姑娘手上。黄衣姑娘轻柔地抱着猫,瞧见宫女身后的苏毓泠。
红衣宫女对她道:“还不拜见缀玉公主!”
缀玉公主乃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嫡公主,年17,论出身,原比当今皇帝更尊贵。当今皇帝的生母原乃常贵妃,即如今的常太后。先皇去世一年后,先皇后步其后尘,缀玉其年4岁,由常太后抚养长大,尊称其一声“母后”。
亲事早已定下,议定明年完婚,常太后意欲将她嫁予自家内侄常傲,将这份尊崇荣耀赐予常家。那常傲却是个花花太岁,前世缀玉以嫡公主之尊嫁过去之后备受磋磨,没两年便香消玉殒了。
苏毓泠瞧着眼前尊贵美丽的公主,心中哀叹,即便出身高贵至极,亦不能善始善终,可见人的一生不论贵贱,不可预料之事太多,尤其女子婚嫁风险之高,犹如一叶扁舟行在惊涛骇浪中,稍有不不慎便会舟毁人亡。
苏毓泠跪拜毕,缀玉公主问她姓甚名谁,何故在此,苏毓泠皆一五一十答了。缀玉瞧她举止得体,对宫中礼仪也颇熟稔,便叫她抬起头来,一见其面貌,公主亦是一惊,如此样貌做个皇后也使得,却偏偏只是个六品小官的女儿,真真可惜了。
她按下惊异,一边爱抚着小猫,一边瞧着低头的苏毓泠,似漫不经心道:“本公主瞧你身子并无大碍,为何不赶去宫宴?欺瞒宁王,罪可不小!”
苏毓泠低头敛身答:“臣女不敢,实不相瞒,其实此次进宫,舅父亦有借此良机为臣女选婿之意,此次参加宫宴者皆豪门贵胄,舅父爱护臣女之心殷殷可见,然而臣女自知身份低微,不敢有此奢望攀附权贵,故才出此下策,还请公主降罪。”
缀玉公主轻笑笑:“你倒识趣,生得如此美貌却无僭越自恃之心,也算难得。”她一挑眉挪揄道:“以你的出身,将来恐怕只能配个书吏幕僚,你也甘心么?对今日所言所行怕是后悔不及罢!”
苏毓泠似是刻意想了想,道:“臣女曾亲眼目睹有女子因所嫁非人而枉死,故而曾许下心愿,若嫁个花花公子、酒囊饭袋或是薄情寡义之人,则宁愿不嫁!即便要嫁也绝不以门弟为首选,对方人品性情方是第一要紧!”
缀玉公主怔了怔,嘴角浮出一丝笑,缓缓道:“是吗?你倒有这份心气!看来市井百姓中还是有慈爱的父母……起来吧。”她言之未尽,朝地上的苏毓泠看一眼,没再说什么,抬脚领着宫女们走了。
苏毓泠看了半晌没回过神。
常傲的花花名声,想来她应该早打听过吧,常太后于她有养育之恩,若执意如此,她确是难以拒婚。
一阵恍惚中,缀玉公主的脸竟然变成了自己的脸,她好像看见前世的自己,那个糊涂单纯的姑娘,一面回头依恋地望着舅父舅母,一面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
她突然想叫公主回来,叫她别嫁,甚至不惜冒险说出你的结局,前世我死了,你也没有活!可她终究不敢,呆望了片刻后回到殿内。
缀玉公主行得远了,叫住红衣宫女,吩咐道:“樱儿,你去太和殿看看情形,顺便打探下宁王为何要邀梁府。”
“是。”樱儿应了,刚才那些话她也都听到了,梁大人居位五品,越级入宴,总该有个理由的。她独自去往太和殿,从侧殿穿过回廊,进到主殿外。
皇帝及亲王在太和正殿陪同各位大人,诸位公子及夫人携小姐男女分席,各在左右侧殿中。
梁翦承一家三人因是后补,便加位在最末。正殿并无他的席位,只得突兀地坐在诸位年轻公子中间,点头寒暄两句便无话可说,他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丝竹奏乐歌舞上场,他亦毫无兴致,揣摩不透宁王此举到底是看重还是警醒,只盼着早早结束,离开此是非之地。
梁夫人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身边坐着的夫人素不相识,一听她是五品官员的家眷,便扭头和另一边的夫人相谈甚欢。倒也有几位相识的夫人,只是隔得远,她不敢下席走动,只得和梁菡雪干巴巴坐着。
梁菡雪伸长脖子四处张望,不知煊郡王在正殿还是与诸公子同席,如此千载难缝的机缘若是错过,下次还不知要待到何时!她人在心不在,只盼着宴席早些结束,便可以在之后游览御花园时与他“偶然”邂逅。
户部侍郎叶大人的夫人和小姐也在席中,叶小姐望见梁菡雪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冷笑一声对叶夫人道:“娘,梁家也来人了。”她朝最尾席指给叶夫人看,叶夫人没有转头:“早见着了。”
叶小姐继续道:“幸好上次我和哥哥没有去梁家冠礼,不然咱们也得受牵连!他们害了人,居然还有脸来参加宫宴!谁给他们家发的贴子?沐猴而冠不伦不类!”她仔细打量梁菡雪的装扮,更含了几分厌恶:“瞧那小妖精,恨不得把所有首饰都戴在头上,也不嫌硌得慌!”
“小点声!”叶夫人叫住她,朝四周看了眼,发现没有人听见,对女儿道:“他家与你爹爹尚有几分薄面在,不可放肆!”叶小姐哼了一声这才住口。
一时宫女来添酒,梁菡雪说要去更衣,另一位宫女为她领路。
“这位宫女姐姐,煊郡王在哪个席面上?”宫女只在女宾席上当值,并不清楚其它殿上的情况,梁菡雪支开宫女穿过回廊,去到另一侧的男宾席。
扒在门口还没细看,便被坐在门边的梁翦承抓住了。梁翦承正一肚子郁闷,见着女儿扒在门边探头探脑,呼地站起身大步跨出门,堵在女儿身前:“你来做什么?里面都是男宾,有什么好瞧的?还不快回去!”
梁菡雪吓了一跳,看清是父亲,忙后退了一步道:“爹,是娘叫我来看看您。”
“有什么好看的?你娘真是!快回去!”梁翦承大呼一口气,枯坐许久,终于可以活动活动说句话,拉她到廊侧小声道:“我交待的话这么快就忘了?这是宫里,不是寻常地界!跟你娘说,少说少做,规规矩矩过了这一日,当心惹祸!”
梁菡雪忙不迭应了,眼睛还不忘往里窥探,却什么也瞧不见,只得怏怏地转身回去。
梁翦承目送她走了一段路,远远瞧见宁王穿过庭院昂首阔步行来,他一身琥珀色宽袖莽袍,花白的头发用金冠束起,保养得当的脸气定神闲,风姿儒雅不减当年。
梁翦承忙整了整衣冠,敛身拱手候着,直到宁王走得近了,他才迎上前两步躬身低首拜见:“下官梁翦承拜谢贤王,承蒙贤王厚爱今日受邀入宴,受此殊荣下官阖府感激涕零,深谢贤王大恩!”
宁王瞧着此人面生,认不得是谁,瞧他穿着打扮,倒是五品官服,原来是他!伸手将他扶起含笑道:“梁大人不必多礼,想是菜肴不合大人口味,故而不愿入席站在外面?”
梁翦承急着往下又拜了拜:“不敢不敢,御厨们手艺绝佳,菜肴色香味俱全,下官吃到肚胀,这才起身缓解缓解。”
宁王和颜悦色,笑道:“御厨的菜吃来吃去也没什么新鲜,比不过长街上的小摊贩们个个有独门绝技!”
梁翦承陪笑:“贤王言之有理,只是下官第一次品尝到御厨的手艺,实在叹为观止,只恨不能多长一个肚子多装些美食才好。”
宁王哈哈大笑几声:“那便好,那便好!”他慢慢收住笑,打量着一个装扮精致的姑娘走过来,近身前鞠身下拜:“小女梁菡雪拜见宁贤王!”
梁翦承急忙转头,才见女儿已来到身边。
怎么又回来了?明知宁王在此,还敢上前来?如此胆大妄为不知轻重,分明没把我的交待放在心上!他忍不住心慌地瞧着女儿,生怕她言行僭越,任何一点行差踏错皆是冒犯天威,拖累整个梁府获罪!
他暗自瞪她一眼,岂知女儿根本不看他,而是满目崇拜地望着宁王!
“梁大人好福气啊!膝下有一表人才的公子,还有如花似玉的女儿!”他含笑打量她,露出赞赏的表情。
“是……”未待梁翦承说完,梁菡雪便抢先答:“小女谢贤王夸赞!”
宁王笑笑点头:“梁大人,随本王见见诸位公子吧!”说罢便往前一步进殿。
“是。”梁翦承随即应了,回头朝女儿狠瞪了一眼,梁菡雪却丝毫不以为意,甚至都没朝父亲瞧一眼,呆望了一晌,眉开眼笑地转身离开。
梁翦承跟着跨进殿内,在自己席位上站了,诸位公子见到宁王,纷纷起身行礼。
歌舞不知何时停下,殿中鸭雀无声,隔壁隐隐传来几声喧哗,似是正殿中有人争执,想来正是因此才如此静寂。
宁王眸光沉寂一瞬,随即含笑向诸位公子示意:“今日济济一堂,诸位公子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前程不可限量,他日皆是我大魏之栋梁,本王老怀心慰,对你们寄予厚望!来,本王与诸位共饮一杯!”
宫女托盘奉上美酒,宁王拾杯一饮而尽,目光热切一一扫视过诸位公子,似乎对每一位都青眯有加。有些公子相熟,便迎上去交谈几句,隔壁大殿偶有声响传来,宁王似毫不在意,继续相谈许久才出了侧殿。
梁翦承坐在门口,从他的位置正好可以见到宁王走到廊外偏侧停下,其他人却会以为他已经离开。
正殿有官员在弹核宁王身为辅佐大臣,手握六部大权,如今皇上已亲政,应尽早还政于皇上。
又有官员提及宁王此次罔顾法度,对冒犯之人不经三司会审便定人死罪,出动府兵杀人,已是他权势涛天草菅人命的铁证,理应受朝廷处置。立马便有宁王的亲信反驳,双方口枪舌剑互不相让。
梁大人听得七七八八,案下的双手已不自觉攥紧,心也一阵紧缩,想不到所议之事竟关联自身,如今那姓宋的公子已死,若再细究,章儿逃不出牵连,可怜他身上的伤还未痊愈,竟又要受罪了么!
论罪责,那宋公子终不过逞口舌之快,进了衙门,顶多判个滋事,打20板子了事,犯在宁王手里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朝堂风云诡谲变幻莫测,宁王与皇上权益之争竟要以旁人性命为祭!想自己官阶低微曾一度郁闷难舒,如今看来焉知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