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静法师能够幸免于当年河洛之间那一连串的祸事,来到陇右后又混的风生水起,自然不是一般人物。也就是职业限制了他的发挥,否则未必就比北镇军头们混的差劲。
他自然不会被李泰牵着鼻子走,心中自有主见,当察觉到实际的情况有别于自己的预判后,当即便冷静下来,不再显露的态度过于急切,只是表示这件事仍需商榷权衡一番,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李泰对此倒也并不意外,并不担心鱼儿会脱钩。他能瞧得出这老僧是极具想法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官职权力也垂涎的很,既然盯上了就不会轻易放弃。一如他也打定主意要让这光明寺倾家荡产,暗夺不得那就明抢。
在将这老僧送出州府时,另一侧有州吏正将几位和尚向府中引来。李泰看到这一幕,下意识要转身稍作遮挡,而昙静法师却已经是若有所思的望向那几名向此行来的僧人。
“为至亲祈福、盼能生聚,于我而言乃是头等大事,心中自是希望能够极尽周全完美。此边佛法昌盛,为免计议缺漏,故而广采佛言贤声,特请万佛堂法师来询,并非质疑法师。”
李泰见掩饰不过,便干笑着对昙静法师说道。你这老和尚就算想抬高身价也得拿捏好分寸,别让老子久等,陇右法师不少,但俊美无俦、要找爸爸的留守大都督却只有我一个!
那昙静法师闻言后眸光便略作闪烁,继而又欠身道:“使君孝义至诚,有此思计也是人之常情。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老僧归后必也聚集寺中僧徒集思广益,尽快给予使君一个满意答复,务求将此事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那我便先谢过法师了!”
李泰又微笑着向老僧作揖致意,然后便示意吏员将这老和尚引出,自己则满脸热情的迎向几名万佛堂法师。无论是乡里豪强还是这些沙门僧人,有竞争者就让他们卷,没有竞争者就要持续pua。
昙静法师人前尚可保持慈眉善目的佛相,可等到登车之后,脸色顿时拉了下来,怒声道:“我道为何这李长史要增造法相、削裁仪式,原来背后有万佛堂一众孽员加以劝诱。看来他们仍然贼心不死,想要重新夺回都维那职!”
陇右寺庙道场众多,各自擅长的领域也都不相同。昙静法师洛阳学法,所擅长的乃是讲经辩义与佛礼仪式。万佛堂则依托麦积崖石窟群而生,故而是整个陇右最为擅长造像的佛寺。
昙静法师早瞧出李泰对于佛事佛礼一窍不通,但刚才所提出的改动意见却详实具体,对于佛像的规制、造型、用料等等都有详细的标准,若非深谙此道的佛门中人,绝对提不出如此具体精细的要求标准。
他自不知李泰早前便抄了弘法寺这一渭北最大的佛像生产基地,起获大量佛像的同时,其工艺标准也都搞到手里来,心中便下意识的将此当作是万佛堂主动汇报给李泰的行业标准。
李泰自然也不会闲得没事去熟读这些造像资料,自知陇右沙门昌盛,故而带上这些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便造成一个美丽的误会,只能说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贼心顽固到感动人间。
“这件事也真是棘手,那李长史本身并无太多资财供奉,却又诸多要求、务求盛大。就算那万佛堂僧众们加入进来,也难无米作炊。既然他已经事委旁人,那咱们不如抽身出来,乐得清静。”
同乘一车的住持僧闻言后便开口说道,对于这件事已经是兴趣骤减。
“胡说,身当此位,有的事情是能畏难推却的?这李长史既是名门高足,又是河内公爱婿,本身于此兼领数职,往后多年此边群众皆需仰之鼻息。他为父祈福本是由我说动心意,我若拱手旁观,还如何能够担当都维那职?若解此职,郡内群众还能如往年一般敬我畏我?”
昙静法师听到这话后便忍不住开口训斥道:“你随我多年,计谋却仍如此庸浅,让我如何能将寺事尽数付你!”
“可、可是如此盛大佛事,所耗必定极多,李长史他又不愿出资……”
住持僧遭受一番训斥后,又忍不住小声说道。
这也的确是一个难题,昙静法师沉吟一番后便又说道:“李长史许诺分使诸家的驼群抵押寺里,可以稍补物料的支出。等到事情渐进、声势铺开,群众瞩目、不可终止的时候,他总不可再一毛不拔、悭吝示人。
户中储蓄或短,官中物料却丰。武都庵有几处造弄佛器的坊业,若能纳入寺里,等到商路畅通起来,造物必能盛销河西。所以眼下所虑不是垫资的多少,而是绝对不可让他舍我取他!”
“但这只是私己的盘算,若李长史不肯答应,又或再作反悔……”
尽管法师已经讲解的非常明白,住持却仍觉得有些冒险。
听到这质疑声,昙静法师便冷声道:“寺中僧徒数百,多是郡里强宗子弟,邑内信士万余,尽皆对我顶礼敬拜。佛门可不只有普渡众生的菩萨佛陀,同样也有护法卫道的力士金刚!此边可以无官,但却不可无佛,他又岂敢渎佛!”
讲到这里,他更一脸不满的望着住持说道:“归寺后你便将寺务交接一番,转去经堂编制经变吧。”
住持听到这话,脸色顿时一垮,连连叩首乞饶,昙静法师却已经不打算再给他机会,甚至半途中便直接将之逐下车去。其他僧徒们见状后也不免心生凛然,昙静法师未必修得正果,但在这光明寺中却可一言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回到寺庙中后,昙静法师便又召来一干执事僧,就李泰所提出的修整方案再作一番探讨,所探讨的并非是否可行,而是方案该要如何执行,才能确保达成更好的效果。
可若单凭光明寺自己的力量,这方案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因为造像并非寺中所长。
不过昙静法师担任当郡都维那,对于郡中所有寺庙的寺奴匠户都有调使的权力,当然也要给予相应寺庙一定的报酬,不像自家寺奴那样可以随意差使。
昙静法师甚至打算借此机会将万佛堂擅长造像的一批寺奴匠人划入自家寺庙中,只要李泰这个当郡太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能保证万佛堂在沙门和乡里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所以昙静法师才对住持那样不满,其人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当中利益之大。
之前的陇右长官多以平稳为主,并不会发动太多官府力量干扰沙门秩序,但李泰较之前人作风明显不同,入镇未久已经做了不少前人所未及的事情,只要能够找到利益诉求相同的一点,彼此间一定能够展开深入的合作。
昙静法师自以为看人准确,也自觉得行事风格要比李泰更加的圆滑老辣,在僧众们讨论执行的同时,又派人前往告知李泰全盘接受他的修改方案,只是需要他亲笔书写一份述事发愿、祈告佛陀的文章,即刻便可展开佛礼的筹备。
这一要求当然是为了将人事完全捆绑起来,有了李泰亲笔的文章背书,他们便可以展开各项造势,排除掉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并且通过群众的关注将李泰架的没有退路。
李泰还要给长安的部曲人马争取一定时间,这一来一回起码也得旬日光景,再加上要抄什么雄赋壮篇也需要一定的构思时间,索性便没有答应这老僧。
但这在昙静法师看来,则就是有恃无恐、态度冷淡了,于是便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切断李泰的退路,让他没有其他选择。
这一天,众光明寺僧徒们集结起来,组成一支游佛像队伍,抬着一座刚刚铸成、铜锡鎏金的大目连尊者法相,并寺主昙静法师浩浩荡荡的沿着渭水南岸向州城而去。
如此盛大的出行队伍,自然引得群众关注。特别昙静法师这样的大德高僧,若非邑内资深的供养人,寻常信众几乎都难以见到,今日竟然亲自主持游佛像礼,那就更引得群众追随不舍了。
等队伍来到州城外时,先是绕着州城走了数圈,吸引了城内城外无数群众的目光,昙静法师才勒令僧众们直往城中州府而去。
州府中,李泰早得到下属的奏告,站在府门前望着昙静法师一行招摇过市的一路行来,心中自是乐开了花,脸上却要摆出有些无奈的神情。
“使君前日入寺访问之事,老僧未敢懈怠。连日来勤于祈祷,终于在目连尊者法相铸成之日得所启迪,为使君寻找到遍寻不得的恩公后嗣。”
说话间,昙静法师向身后一招手,自有僧徒将一个洗浴干净、衣袍整洁但却黝黑瘦弱的少年从队伍中领出来,直接引到了李泰面前。
“你名阎正?阎信阎明府孙息?”
李泰看到这个少年,一时间也是有些好奇,便指着少年询问道,同在州府的阎怀德则冲上前,拉着少年不无激动道:“不错、不错,这正是我那苦命侄儿!”
围观群众自是不知李泰一家同阎氏之间的渊源,但老僧带来的光明寺僧众们却尽心尽力的向群众宣扬李泰如何的知恩图报、求告法师,并在法师的帮助之下寻访到了恩人后嗣。
这种一饮一啄、善因善果的故事,那可太能戳中群众痛点了,一时间在场群众无不感慨不已,有赞李泰知恩图报,有赞阎氏好人好报,但更多的自然还是夸赞昙静法师果然是道行高深、神通广大!
他自然不会被李泰牵着鼻子走,心中自有主见,当察觉到实际的情况有别于自己的预判后,当即便冷静下来,不再显露的态度过于急切,只是表示这件事仍需商榷权衡一番,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李泰对此倒也并不意外,并不担心鱼儿会脱钩。他能瞧得出这老僧是极具想法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官职权力也垂涎的很,既然盯上了就不会轻易放弃。一如他也打定主意要让这光明寺倾家荡产,暗夺不得那就明抢。
在将这老僧送出州府时,另一侧有州吏正将几位和尚向府中引来。李泰看到这一幕,下意识要转身稍作遮挡,而昙静法师却已经是若有所思的望向那几名向此行来的僧人。
“为至亲祈福、盼能生聚,于我而言乃是头等大事,心中自是希望能够极尽周全完美。此边佛法昌盛,为免计议缺漏,故而广采佛言贤声,特请万佛堂法师来询,并非质疑法师。”
李泰见掩饰不过,便干笑着对昙静法师说道。你这老和尚就算想抬高身价也得拿捏好分寸,别让老子久等,陇右法师不少,但俊美无俦、要找爸爸的留守大都督却只有我一个!
那昙静法师闻言后眸光便略作闪烁,继而又欠身道:“使君孝义至诚,有此思计也是人之常情。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老僧归后必也聚集寺中僧徒集思广益,尽快给予使君一个满意答复,务求将此事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那我便先谢过法师了!”
李泰又微笑着向老僧作揖致意,然后便示意吏员将这老和尚引出,自己则满脸热情的迎向几名万佛堂法师。无论是乡里豪强还是这些沙门僧人,有竞争者就让他们卷,没有竞争者就要持续pua。
昙静法师人前尚可保持慈眉善目的佛相,可等到登车之后,脸色顿时拉了下来,怒声道:“我道为何这李长史要增造法相、削裁仪式,原来背后有万佛堂一众孽员加以劝诱。看来他们仍然贼心不死,想要重新夺回都维那职!”
陇右寺庙道场众多,各自擅长的领域也都不相同。昙静法师洛阳学法,所擅长的乃是讲经辩义与佛礼仪式。万佛堂则依托麦积崖石窟群而生,故而是整个陇右最为擅长造像的佛寺。
昙静法师早瞧出李泰对于佛事佛礼一窍不通,但刚才所提出的改动意见却详实具体,对于佛像的规制、造型、用料等等都有详细的标准,若非深谙此道的佛门中人,绝对提不出如此具体精细的要求标准。
他自不知李泰早前便抄了弘法寺这一渭北最大的佛像生产基地,起获大量佛像的同时,其工艺标准也都搞到手里来,心中便下意识的将此当作是万佛堂主动汇报给李泰的行业标准。
李泰自然也不会闲得没事去熟读这些造像资料,自知陇右沙门昌盛,故而带上这些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便造成一个美丽的误会,只能说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贼心顽固到感动人间。
“这件事也真是棘手,那李长史本身并无太多资财供奉,却又诸多要求、务求盛大。就算那万佛堂僧众们加入进来,也难无米作炊。既然他已经事委旁人,那咱们不如抽身出来,乐得清静。”
同乘一车的住持僧闻言后便开口说道,对于这件事已经是兴趣骤减。
“胡说,身当此位,有的事情是能畏难推却的?这李长史既是名门高足,又是河内公爱婿,本身于此兼领数职,往后多年此边群众皆需仰之鼻息。他为父祈福本是由我说动心意,我若拱手旁观,还如何能够担当都维那职?若解此职,郡内群众还能如往年一般敬我畏我?”
昙静法师听到这话后便忍不住开口训斥道:“你随我多年,计谋却仍如此庸浅,让我如何能将寺事尽数付你!”
“可、可是如此盛大佛事,所耗必定极多,李长史他又不愿出资……”
住持僧遭受一番训斥后,又忍不住小声说道。
这也的确是一个难题,昙静法师沉吟一番后便又说道:“李长史许诺分使诸家的驼群抵押寺里,可以稍补物料的支出。等到事情渐进、声势铺开,群众瞩目、不可终止的时候,他总不可再一毛不拔、悭吝示人。
户中储蓄或短,官中物料却丰。武都庵有几处造弄佛器的坊业,若能纳入寺里,等到商路畅通起来,造物必能盛销河西。所以眼下所虑不是垫资的多少,而是绝对不可让他舍我取他!”
“但这只是私己的盘算,若李长史不肯答应,又或再作反悔……”
尽管法师已经讲解的非常明白,住持却仍觉得有些冒险。
听到这质疑声,昙静法师便冷声道:“寺中僧徒数百,多是郡里强宗子弟,邑内信士万余,尽皆对我顶礼敬拜。佛门可不只有普渡众生的菩萨佛陀,同样也有护法卫道的力士金刚!此边可以无官,但却不可无佛,他又岂敢渎佛!”
讲到这里,他更一脸不满的望着住持说道:“归寺后你便将寺务交接一番,转去经堂编制经变吧。”
住持听到这话,脸色顿时一垮,连连叩首乞饶,昙静法师却已经不打算再给他机会,甚至半途中便直接将之逐下车去。其他僧徒们见状后也不免心生凛然,昙静法师未必修得正果,但在这光明寺中却可一言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回到寺庙中后,昙静法师便又召来一干执事僧,就李泰所提出的修整方案再作一番探讨,所探讨的并非是否可行,而是方案该要如何执行,才能确保达成更好的效果。
可若单凭光明寺自己的力量,这方案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因为造像并非寺中所长。
不过昙静法师担任当郡都维那,对于郡中所有寺庙的寺奴匠户都有调使的权力,当然也要给予相应寺庙一定的报酬,不像自家寺奴那样可以随意差使。
昙静法师甚至打算借此机会将万佛堂擅长造像的一批寺奴匠人划入自家寺庙中,只要李泰这个当郡太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能保证万佛堂在沙门和乡里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所以昙静法师才对住持那样不满,其人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当中利益之大。
之前的陇右长官多以平稳为主,并不会发动太多官府力量干扰沙门秩序,但李泰较之前人作风明显不同,入镇未久已经做了不少前人所未及的事情,只要能够找到利益诉求相同的一点,彼此间一定能够展开深入的合作。
昙静法师自以为看人准确,也自觉得行事风格要比李泰更加的圆滑老辣,在僧众们讨论执行的同时,又派人前往告知李泰全盘接受他的修改方案,只是需要他亲笔书写一份述事发愿、祈告佛陀的文章,即刻便可展开佛礼的筹备。
这一要求当然是为了将人事完全捆绑起来,有了李泰亲笔的文章背书,他们便可以展开各项造势,排除掉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并且通过群众的关注将李泰架的没有退路。
李泰还要给长安的部曲人马争取一定时间,这一来一回起码也得旬日光景,再加上要抄什么雄赋壮篇也需要一定的构思时间,索性便没有答应这老僧。
但这在昙静法师看来,则就是有恃无恐、态度冷淡了,于是便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切断李泰的退路,让他没有其他选择。
这一天,众光明寺僧徒们集结起来,组成一支游佛像队伍,抬着一座刚刚铸成、铜锡鎏金的大目连尊者法相,并寺主昙静法师浩浩荡荡的沿着渭水南岸向州城而去。
如此盛大的出行队伍,自然引得群众关注。特别昙静法师这样的大德高僧,若非邑内资深的供养人,寻常信众几乎都难以见到,今日竟然亲自主持游佛像礼,那就更引得群众追随不舍了。
等队伍来到州城外时,先是绕着州城走了数圈,吸引了城内城外无数群众的目光,昙静法师才勒令僧众们直往城中州府而去。
州府中,李泰早得到下属的奏告,站在府门前望着昙静法师一行招摇过市的一路行来,心中自是乐开了花,脸上却要摆出有些无奈的神情。
“使君前日入寺访问之事,老僧未敢懈怠。连日来勤于祈祷,终于在目连尊者法相铸成之日得所启迪,为使君寻找到遍寻不得的恩公后嗣。”
说话间,昙静法师向身后一招手,自有僧徒将一个洗浴干净、衣袍整洁但却黝黑瘦弱的少年从队伍中领出来,直接引到了李泰面前。
“你名阎正?阎信阎明府孙息?”
李泰看到这个少年,一时间也是有些好奇,便指着少年询问道,同在州府的阎怀德则冲上前,拉着少年不无激动道:“不错、不错,这正是我那苦命侄儿!”
围观群众自是不知李泰一家同阎氏之间的渊源,但老僧带来的光明寺僧众们却尽心尽力的向群众宣扬李泰如何的知恩图报、求告法师,并在法师的帮助之下寻访到了恩人后嗣。
这种一饮一啄、善因善果的故事,那可太能戳中群众痛点了,一时间在场群众无不感慨不已,有赞李泰知恩图报,有赞阎氏好人好报,但更多的自然还是夸赞昙静法师果然是道行高深、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