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竭其府库
“末将凡所接洽诸家,按照郎主要求挑选有谯氏、罗氏、严氏、任氏、杨氏五家豪室酋首,皆为作锦家,各自蓄养织户数百至上千家不等。”
说话间,李迁哲便递上一份名单。
蜀中自有民情所在,别处豪强是以圈占土地、蓄养士伍来体现强大与否,而蜀中豪强够不够面子,则就要看能不能织造蜀锦。能造锦便说明有桑田、有织工、有技艺传承、有私人武装等等,才可以称得上是老钱。
就拿这个巴西谯氏来说,李泰如果没记错的话,早在三国时期便已经有谯氏名人见著史册,在东晋时期甚至还一度在蜀中建立过割据政权。没想到一直到了这个南北朝末期,谯氏仍然还活跃在蜀中,讲到历史渊源比他们陇西李氏还要更长。
李迁哲对这几户人家情况记录的很详细,包括其直系族人有多少、在蜀中官居何职,以及各自家中掌握有多少织户和大概的蜀锦产量。
几家累加起来,便有织工数千人之多,每年也能产出几千匹锦。这其中一部分需要上缴成都官府,剩下的便任由各家支配了。
李泰看到这个数字还是略感失望的,经过之前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积累,他这里白砂糖的制作工艺早已经钻研成熟,等到规模扩大开来,年产几万斤不在话下。就算价格不能卖到这第一次的高价,但也绝对低不了多少,远不是这么点蜀锦产量能够吃得下的。
而且时下已经是大统十六年了,过不了多长时间蜀中便也将要迎来局面。一旦台府另遣他员攻取了蜀中,那时候李泰再想搞什么动作就得有点顾忌,不像现在这样自由了。
所以这买卖不宜细水长流的搞,须得尽可能多的在短时间内榨取一下蜀中的财富,争取给台府留下一个空壳子。
白砂糖的吸金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眼下受限的便是销售渠道。并不是那几千匹锦不馋人,只是李泰的要求更加高。
略作沉吟后,他便望着李迁哲开口说道:“单凭此几家置锦还是有些缓慢,能不能尝试吸纳更多的作锦家?糖价可以放低一些,尽量能够置换更多的蜀锦。”
李迁哲倒是没有李泰那高瞻远瞩的视野,听到李泰这么说后便缓缓摇头道:“并非末将畏难,只是蜀人尤重乡资、性狭好斗,若是不与巴西诸族协商,外地商货恐难畅行其境。
末将旧与往来,多闻各家徒众伪装盗匪游荡乡野掳掠之事。今我难以军士护送物货入蜀,货品安稳与否皆仰彼境豪强,于边贸易尚可进退自如,深入行走则就难免吉凶未卜啊!”
李泰听到这话也有些无语,蜀中闭塞的地理环境固然难以决定天下大势的走向,可若其境内豪强只是安于乡土、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那这些豪强的顽固性较之其他区域豪强又强得多。像那个从三国时期便开始折腾,至今仍然非常活跃的谯氏便是一个例子。
“其实郎主若不只限于作锦之家,只是要求大索蜀锦的话,倒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
李迁哲稍作沉吟后便又开口说道:“此番入蜀交易之所以能够达成,还是因为彼境一位乡士出面仲裁、和洽双方才做成定价。其人名为何细胡,本是出身西域的贾胡,累世经商而成巨富,自此定居于蜀中。
因为熟悉商贾事务和东西物价,故而被武陵王召入府中授任仓曹参军,掌管府中金帛商贸,号为西州大贾,其所估价甚得时流推崇。因其蜀中新宅,故而仍未蓄起织户。”
能不能作锦不只是谋生手段的差别,更是蜀中豪强们地位高低的标志,比如其他地方的豪强世族有没有经义家学传承。蜀中作锦家哪怕是某一世家世破败沦为赤贫,但凭着几种独家的锦样仍有可能咸鱼翻身。
“诸作锦家虽然各蓄奴工,但数量总是不比益州州府。单只成都一城所督织工便达数万,更兼州县收采,府库每年入锦十数万匹之巨。这些锦物市易买卖,州主不过只是视察大概,具体交易仍在事员秉持。
何细胡对霜糖亦非常喜爱,因其赏识才作高价,诸豪强也多认同。若得与之沟通接洽,笔墨勾批便是数万匹锦货出入,郎主心愿自然不难完成。”
听到李迁哲这么说,李泰眸光自是一亮。他之所以急于囤积大量的蜀锦,所为的还是防止台府攻夺了蜀中后,凭着蜀锦这一优质商品再加上陇右宇文导的配合,一举夺走陇右商贸的主导权。
当然最好是能够一举掌握蜀锦的生产源头,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挺难。毕竟蜀锦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已经在蜀中形成一系列利益相关的乡土秩序,单凭境外的遥控指挥很难做到这一点。就算白砂糖有着一时的新奇高价,但也很难动摇蜀中这一支柱产业。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囤积居奇、操控物价来短时间影响蜀锦的价格走势,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李迁哲所提出的这个思路,倒是很值得认真构想、深入挖掘一番。
“巴西几户豪室可以继续参与商贸,但是需要各遣子弟入质为用。他们需要在边境专筑一城用以接货贸易,每于城中交易他们可以得利一成。待到交易数满十万匹蜀锦,可以教授他们各家熬糖之法。”
李泰一边想着一边说道,既然绕不开这些本地豪强,那便也只能进行利益捆绑了。他倒不介意同人分享利润,只要有去处那终有一天就能回得来。
“十万匹……”
李迁哲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惊诧瞪眼,哪怕十万匹绢也不是小数目,更不要说十万匹锦!
李泰瞧了大惊小怪的李迁哲一眼,十万匹蜀锦多么?据说蜀汉灭亡的时候,府库中都还积存着二十多万匹的蜀锦,这固然是蜀汉政权多年积累的结果,但武陵王萧纪坐镇蜀中多年,府库中估计也是不乏积累。
未来台府就算是攻夺蜀中,也很难立刻就组织恢复蜀锦的生产,所以清空蜀中的库存就很重要。
虽然说短期内单一商品的大宗交易很难达成,但是讲到战略价值和方便运储以及本身的市场价值与稀缺性,白砂糖较之蜀锦都不遑多让,有的地方甚至还更有胜出。
“待那几户豪室遣入质子之后,每半月交货一千斤。转告那胡人何细胡,他若能促成这一番贸易,此间必有厚赏,可以分向陇右、山南提取,或者直送蜀中。若是不爱物货,也可遣子弟如此,我可将之辟用府中又或保举入朝,皆听其意。”
如今的李泰招牌也是亮的很,收买起别国臣员也都张口即来,可谓是诱惑力满满。
当然这么一大笔买卖,他也不可能完全仰仗蜀中一名胡人属官,还是要做两手准备:“若此交涉各方不肯配合,那便直接遣使前往蜀中面见武陵王请开互贸。他若不许,我便要协同江陵共守大江,将之困杀蜀中!”
人的实力越强大,选择就越多。李泰之所以不想直接派人前去蜀中威胁萧老八,主要还是不想把他掏空蜀中府库的行为搞得太露痕迹,否则等到来日操控蜀锦行情价格的时候,跟台府之间面子上难免就会搞得有点不好看。
“末将凡所接洽诸家,按照郎主要求挑选有谯氏、罗氏、严氏、任氏、杨氏五家豪室酋首,皆为作锦家,各自蓄养织户数百至上千家不等。”
说话间,李迁哲便递上一份名单。
蜀中自有民情所在,别处豪强是以圈占土地、蓄养士伍来体现强大与否,而蜀中豪强够不够面子,则就要看能不能织造蜀锦。能造锦便说明有桑田、有织工、有技艺传承、有私人武装等等,才可以称得上是老钱。
就拿这个巴西谯氏来说,李泰如果没记错的话,早在三国时期便已经有谯氏名人见著史册,在东晋时期甚至还一度在蜀中建立过割据政权。没想到一直到了这个南北朝末期,谯氏仍然还活跃在蜀中,讲到历史渊源比他们陇西李氏还要更长。
李迁哲对这几户人家情况记录的很详细,包括其直系族人有多少、在蜀中官居何职,以及各自家中掌握有多少织户和大概的蜀锦产量。
几家累加起来,便有织工数千人之多,每年也能产出几千匹锦。这其中一部分需要上缴成都官府,剩下的便任由各家支配了。
李泰看到这个数字还是略感失望的,经过之前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积累,他这里白砂糖的制作工艺早已经钻研成熟,等到规模扩大开来,年产几万斤不在话下。就算价格不能卖到这第一次的高价,但也绝对低不了多少,远不是这么点蜀锦产量能够吃得下的。
而且时下已经是大统十六年了,过不了多长时间蜀中便也将要迎来局面。一旦台府另遣他员攻取了蜀中,那时候李泰再想搞什么动作就得有点顾忌,不像现在这样自由了。
所以这买卖不宜细水长流的搞,须得尽可能多的在短时间内榨取一下蜀中的财富,争取给台府留下一个空壳子。
白砂糖的吸金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眼下受限的便是销售渠道。并不是那几千匹锦不馋人,只是李泰的要求更加高。
略作沉吟后,他便望着李迁哲开口说道:“单凭此几家置锦还是有些缓慢,能不能尝试吸纳更多的作锦家?糖价可以放低一些,尽量能够置换更多的蜀锦。”
李迁哲倒是没有李泰那高瞻远瞩的视野,听到李泰这么说后便缓缓摇头道:“并非末将畏难,只是蜀人尤重乡资、性狭好斗,若是不与巴西诸族协商,外地商货恐难畅行其境。
末将旧与往来,多闻各家徒众伪装盗匪游荡乡野掳掠之事。今我难以军士护送物货入蜀,货品安稳与否皆仰彼境豪强,于边贸易尚可进退自如,深入行走则就难免吉凶未卜啊!”
李泰听到这话也有些无语,蜀中闭塞的地理环境固然难以决定天下大势的走向,可若其境内豪强只是安于乡土、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那这些豪强的顽固性较之其他区域豪强又强得多。像那个从三国时期便开始折腾,至今仍然非常活跃的谯氏便是一个例子。
“其实郎主若不只限于作锦之家,只是要求大索蜀锦的话,倒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
李迁哲稍作沉吟后便又开口说道:“此番入蜀交易之所以能够达成,还是因为彼境一位乡士出面仲裁、和洽双方才做成定价。其人名为何细胡,本是出身西域的贾胡,累世经商而成巨富,自此定居于蜀中。
因为熟悉商贾事务和东西物价,故而被武陵王召入府中授任仓曹参军,掌管府中金帛商贸,号为西州大贾,其所估价甚得时流推崇。因其蜀中新宅,故而仍未蓄起织户。”
能不能作锦不只是谋生手段的差别,更是蜀中豪强们地位高低的标志,比如其他地方的豪强世族有没有经义家学传承。蜀中作锦家哪怕是某一世家世破败沦为赤贫,但凭着几种独家的锦样仍有可能咸鱼翻身。
“诸作锦家虽然各蓄奴工,但数量总是不比益州州府。单只成都一城所督织工便达数万,更兼州县收采,府库每年入锦十数万匹之巨。这些锦物市易买卖,州主不过只是视察大概,具体交易仍在事员秉持。
何细胡对霜糖亦非常喜爱,因其赏识才作高价,诸豪强也多认同。若得与之沟通接洽,笔墨勾批便是数万匹锦货出入,郎主心愿自然不难完成。”
听到李迁哲这么说,李泰眸光自是一亮。他之所以急于囤积大量的蜀锦,所为的还是防止台府攻夺了蜀中后,凭着蜀锦这一优质商品再加上陇右宇文导的配合,一举夺走陇右商贸的主导权。
当然最好是能够一举掌握蜀锦的生产源头,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挺难。毕竟蜀锦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已经在蜀中形成一系列利益相关的乡土秩序,单凭境外的遥控指挥很难做到这一点。就算白砂糖有着一时的新奇高价,但也很难动摇蜀中这一支柱产业。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囤积居奇、操控物价来短时间影响蜀锦的价格走势,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李迁哲所提出的这个思路,倒是很值得认真构想、深入挖掘一番。
“巴西几户豪室可以继续参与商贸,但是需要各遣子弟入质为用。他们需要在边境专筑一城用以接货贸易,每于城中交易他们可以得利一成。待到交易数满十万匹蜀锦,可以教授他们各家熬糖之法。”
李泰一边想着一边说道,既然绕不开这些本地豪强,那便也只能进行利益捆绑了。他倒不介意同人分享利润,只要有去处那终有一天就能回得来。
“十万匹……”
李迁哲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惊诧瞪眼,哪怕十万匹绢也不是小数目,更不要说十万匹锦!
李泰瞧了大惊小怪的李迁哲一眼,十万匹蜀锦多么?据说蜀汉灭亡的时候,府库中都还积存着二十多万匹的蜀锦,这固然是蜀汉政权多年积累的结果,但武陵王萧纪坐镇蜀中多年,府库中估计也是不乏积累。
未来台府就算是攻夺蜀中,也很难立刻就组织恢复蜀锦的生产,所以清空蜀中的库存就很重要。
虽然说短期内单一商品的大宗交易很难达成,但是讲到战略价值和方便运储以及本身的市场价值与稀缺性,白砂糖较之蜀锦都不遑多让,有的地方甚至还更有胜出。
“待那几户豪室遣入质子之后,每半月交货一千斤。转告那胡人何细胡,他若能促成这一番贸易,此间必有厚赏,可以分向陇右、山南提取,或者直送蜀中。若是不爱物货,也可遣子弟如此,我可将之辟用府中又或保举入朝,皆听其意。”
如今的李泰招牌也是亮的很,收买起别国臣员也都张口即来,可谓是诱惑力满满。
当然这么一大笔买卖,他也不可能完全仰仗蜀中一名胡人属官,还是要做两手准备:“若此交涉各方不肯配合,那便直接遣使前往蜀中面见武陵王请开互贸。他若不许,我便要协同江陵共守大江,将之困杀蜀中!”
人的实力越强大,选择就越多。李泰之所以不想直接派人前去蜀中威胁萧老八,主要还是不想把他掏空蜀中府库的行为搞得太露痕迹,否则等到来日操控蜀锦行情价格的时候,跟台府之间面子上难免就会搞得有点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