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图谋青海
战争当然不可能只考虑粮草这一个因素,任何的战略构想也都要立足于实际的需求和现实的处境,否则就会陷入穷兵黩武的状态,往往就会乐极生悲。
李泰虽然战功赫赫,但他本质上也并不是什么好战之人,每发动一场战争都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今之所以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本来就有发动战争的需求,但在之前客观条件并不具备。至于想要发动战争的对象,便是盘踞青海的吐谷浑。
任何人甚至都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格局和智慧,只要看到陇右河西的地图,就能够感受到吐谷浑的存在对于陇右河西所造成的威胁。
河西走廊仿佛一条健壮的手臂,既连接着广袤的西域地区,同时还钳制着草原势力的发展。而吐谷浑的存在就像是生长在这条手臂下方的一根尖刺,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来刺伤、乃至于直接截断这条手臂,给整个区域内的安宁秩序造成巨大的威胁。
讲到吐谷浑也不得不感叹这些辽东鲜卑生命力是真顽强,段氏、慕容、宇文三部早在五胡乱华之初便已经站上了历史舞台,彼此间在辽东地区争权夺势、互相杀伐。到如今已经是乱世的末期,地点也已经从辽东转到陇右,慕容和宇文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争。
当然如今西魏霸府已经换了李泰在执掌,但李泰同样也不会放任吐谷浑活跃在青海地区持续的对陇右进行侵扰威胁而不闻不问。
之前李泰出击突厥之后班师回朝的途中,便招凉州总管史宁来见,授意史宁针对吐谷浑展开军事打击行动。只不过当时受限于关中局势未稳,加上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李泰也并没有向陇右地区增派新的军队,只是着令史宁整合当地兵力进行有限度的反击与进攻。
如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关中局面进一步平稳,尤其诸骠骑府创建之后已经在平稳运行,使得李泰对关中的局势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然也就能向周边打量一番了。
此番打击寺庙经济诚然是收获丰厚,但在饱餐一顿之后,李泰当然还是希望能够顿顿饱。将所缴获的这一笔物资投入到针对吐谷浑的打击中去,无疑也是一个回报率非常高的方案。
如果能把吐谷浑给干服,一则减轻陇右的边防压力、让西魏霸府的军事力量能够更加从容的调度和集中,二则让陇右局势更加平稳、推动当地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就是改善商贸环境、大力推动与西域之间的商贸活动。
所以在应付完那些诉苦哭穷的骠骑府府主们之后,李泰便又将中外府属众们召集起来,商讨针对吐谷浑用兵的计划。
李泰在执掌大权之后,并没有直接撤掉中外府,而是继续将中外府保留下来,相应的人事机构裁撤掉大部分,不再作为主要的军政管理机构,仅仅只是保留了幕僚参谋的职能,当作一个商讨军政大事的智囊团。
中外府职能机构虽然简化,但是人员数量却仍然不少,自长史、司马以下,群属多加从事中郎以参谋备问。这其中既包括李泰自己的亲信心腹,原宇文泰霸府时期的人员也有列名其中。
比如早年间便在陇右河西等地担任官职的申徽、韩褒等人,当然除了中外府职位之外,这些人也都各加公卿荣衔以示资历深厚。李泰也算是继承了宇文泰的霸府职衔,因此对于宇文泰时期的人员倒也并不需要严加清理。
由于今次需要讨论的主要是吐谷浑的问题,故而李泰所召集的也主要是对陇右局势比较清楚的人。
申徽旧年担任河西大使以平定瓜州叛乱,并且还在瓜州担任数年刺史。而韩褒同样也曾担任数年的西凉州刺史,对彼方情势同样比较了解。其他人或是知兵、或是知政,对于陇右情势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众人被召集至此,心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而当李泰把自己的想法稍作讲述的时候,韩褒便率先开口说道:“吐谷浑本就不宾之国,恃其轻骑利于进退,于陇边常为寇掠,尤其每岁入秋之后,陇边民众更是不堪其扰,商旅几乎绝迹,的确是需要严加制裁!旧安定公在世之年,本来也有制裁吐谷浑之想,但因多边有事,终究未能竟功。”
待到韩褒发言完毕,在场其他与会之人也都纷纷开口,讲到吐谷浑对于陇右的寇扰也都深感厌恶痛恨。陇右青海地势虽然不像大漠草原那么平坦辽阔,但吐谷浑人却精于育马饲马,陇边名马多出其国,因此骑兵力量也是不容小觑。而吐谷浑也恃此大为寇掠,凭其来去如风的机动力将整个陇右都视作其马场。
不过由于青海地区水草牧场比较固定,加上商贸往来对于固定的路线也都有所依赖,因此吐谷浑便也定居在青海周边,并建立起了许多城池聚集地。若欲加以反制的话,不至于茫茫然没了目标。
众人各自开口,讲述自己所知,对吐谷浑这个鲜卑政权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描述,也让李泰了解的更加全面。
若要针对吐谷浑发起全面的反攻,几个重要的问题不可忽略,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青海地区的气候与地势海拔给士兵本身和军事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尽管仍然处于高原的外围地带,但是海拔也已经普遍在三千米以上,而且高原的边缘地带因为地势剧烈起伏的缘故,多有巍峨山岭崎岖难行。
如果说崎岖的进军道路和艰苦的高原作战环境还是在开战之前便能有所预料的客观困难,那么多变的气候则就有些难以预测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前一天还是艳阳高照,后一天便大雪纷飞,如果准备的不够充分,不要说人马正常作战,单单只是因气候剧变所带来的非战斗减员,便足以摧毁一支庞大的军队。可如果增加御寒辎重物料,又会给后勤补给造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与吐谷浑进行作战的话,要么是不计代价的投入海量的人物资源,通过绝对强势的姿态将吐谷浑给击败压垮。但是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投入就实在是太大了,李泰哪怕如今发了一笔横财,也支撑不住这么庞大的投入,敢这么玩的那得是隋炀帝这种真富二代!
对当下的西魏而言,还是要考虑高性价比、有策略性的进攻方式,抓住青海地区比较短暂的夏季,降低人马对辎重的需求,尽可能的造成对吐谷浑的打击伤害,最好是深入其腹心之地,针对其城池和耕牧生产进行重点的打击。
一旦吐谷浑的生产生活遭受重创以至于收获不足,那么青海地区漫长艰苦的冬季对他们而言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折磨。想要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维持其生存,那就只能再离开青海地区向陇右寇掠,如此一来便可以布置重防在陇右当地狙杀这些吐谷浑贼寇。
如此持续数年,在将吐谷浑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可以尝试针对其地其民建立起一个羁縻统治,并且试图将吐谷浑之地打造为一个新的前进基地,用以加强对高原地区的势力的影响。就算是不能遏阻吐蕃的崛起与统一高原,也要尽量避免日后吐谷浑被吐蕃所兼并,从而给陇右造成更大的威胁与伤害。
这样一个计划实施推动起来,无疑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但是无论再怎么艰巨也要重视起来,不能松懈。如果不能获取并巩固成效,那么当未来高原边患正式出现之后,整个关陇地区都将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届时所要付出的代价又要比眼下沉重得多!
其他人倒是没有李泰这样长远的战略眼光,可当听到唐公的计划是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时,各自心内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表明唐公也并没有因为连续的胜利而被冲昏头脑,考虑边防军事问题的时候,仍是立足现实,并不穷兵黩武,如此清晰英明的头脑,无疑是社稷之福!
时下已经是到了六月盛夏,虽然关中炎热的气候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陇边尤其是青海地区气候会在入秋之后快速转凉,因此留给今年发动进攻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对于首次向吐谷浑本土发起的进攻,李泰并不打算直接投入大军,而是决定由关中向陇右派遣两万精兵,再加上史宁在陇右当地所集结的精锐人马,以及从突厥方面要求一部分人马配合,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针对吐谷浑核心地区发起进攻。
于是随着霸府一声令下,关内人马便再次开始调集,与此同时一些将领们也得悉霸府又要用兵,于是便又纷纷向唐公奏表请战。
而在这军事行动正式执行之前,李泰还是要确定一下周边区域态势如何,尽量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之中。与此同时,刚刚离开长安没有多久的徐陵便又受陈霸先的派遣,来到长安传递建康大胜的消息。
相对于第一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徐陵此番去而复返所受到的待遇便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上一次他来到长安时,还是等候在皇城丞相府官署中,一直到了李泰处理完政务的午后闲暇才抽时间接见一番,后来也有宴请招待,但那都是比较私人的场合,正式的官方待遇几乎没有。
但是其人此番入国,却是从过江之后便一路有当地官府安排人员接引护送,抵达长安当日,更有礼司官员与霸府亲信亲自前往灞上迎接,并且入城后被特意安排在真正用来招待使节的馆堂中,一系列的待遇规格才有了一个他国使者该有的样子。
做出如此改变,倒也不是西魏这里过于势利,而是对待不同的人事状态就要有一个不同的做法态度。起码在上次徐陵到来的时候,江东的南梁小朝廷在西魏这里都不能作为一个政权看待。而此番建康守卫战的胜利,才让陈霸先证明了其人拥有维持一个政权存在的能力。
之前的江陵之战,是让西魏和南梁之间存在着灭国杀君的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在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之后,双方尤其是南梁方面,还是做出了捐弃前嫌、重新联合的明智务实之选。而西魏也需要借由这一层合作,来对北齐形成有效的制衡。
虽然眼下的南梁在建康之战后也仅仅只是勉强具有了自保的能力,对外仍然有些无力。但若是将视角放在整个天下,西魏在跟南梁保持友好合作的情况下,如果有需要的话,是可以直接跨过淮南,针对北齐的河南地区发起进攻,而南梁就能够有效的牵制住北齐在淮南的力量,使得齐人顾此失彼。
哪怕抛开这些理论上的合作思路不说,单单在这一次的合作之中,西魏在淮南地区便又取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合作者,当然也要给予足够的亲近与款待。
李泰也在徐陵到来的第一时间便接见了他,见面之后便大笑道:“恭喜徐侯,桑梓得全!也恭喜陈司徒,经此一役力守江表,三吴士民皆仰其护佑,诚是壮哉!”
徐陵闻言后也连忙躬身说道:“此番复使于此,便是奉陈丞相所命,向唐公衷心致谢。唐公慷慨仗义,分遣师旅助战破贼,遂有日前辉煌壮胜!两国但能长守盟约,共为进退,则贼有何惧!”
彼此寒暄一番之后,便开始正式的事务交流。抛开之前战场上的各自收获不提,双方还有边事互贸的协定,之前因为忙于迎战齐军而没有深入沟通,如今强敌既克,那自然是要尽快将协定落实了。
如今的江东也因为连番的战乱,使得民众生产生活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尽快开启互市通商也有利于江东民生的恢复,所以陈霸先对此也是颇为的积极。此番跟随徐陵再次来到长安的,还有多名其霸府政务官员,就是为的与西魏深入交流互市事宜。
发烧感冒了,头昏昏的有点疼,今天先更一章。。。春捂秋冻,大家注意保暖,祝身体健康!!!
战争当然不可能只考虑粮草这一个因素,任何的战略构想也都要立足于实际的需求和现实的处境,否则就会陷入穷兵黩武的状态,往往就会乐极生悲。
李泰虽然战功赫赫,但他本质上也并不是什么好战之人,每发动一场战争都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今之所以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本来就有发动战争的需求,但在之前客观条件并不具备。至于想要发动战争的对象,便是盘踞青海的吐谷浑。
任何人甚至都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格局和智慧,只要看到陇右河西的地图,就能够感受到吐谷浑的存在对于陇右河西所造成的威胁。
河西走廊仿佛一条健壮的手臂,既连接着广袤的西域地区,同时还钳制着草原势力的发展。而吐谷浑的存在就像是生长在这条手臂下方的一根尖刺,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来刺伤、乃至于直接截断这条手臂,给整个区域内的安宁秩序造成巨大的威胁。
讲到吐谷浑也不得不感叹这些辽东鲜卑生命力是真顽强,段氏、慕容、宇文三部早在五胡乱华之初便已经站上了历史舞台,彼此间在辽东地区争权夺势、互相杀伐。到如今已经是乱世的末期,地点也已经从辽东转到陇右,慕容和宇文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争。
当然如今西魏霸府已经换了李泰在执掌,但李泰同样也不会放任吐谷浑活跃在青海地区持续的对陇右进行侵扰威胁而不闻不问。
之前李泰出击突厥之后班师回朝的途中,便招凉州总管史宁来见,授意史宁针对吐谷浑展开军事打击行动。只不过当时受限于关中局势未稳,加上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李泰也并没有向陇右地区增派新的军队,只是着令史宁整合当地兵力进行有限度的反击与进攻。
如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关中局面进一步平稳,尤其诸骠骑府创建之后已经在平稳运行,使得李泰对关中的局势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然也就能向周边打量一番了。
此番打击寺庙经济诚然是收获丰厚,但在饱餐一顿之后,李泰当然还是希望能够顿顿饱。将所缴获的这一笔物资投入到针对吐谷浑的打击中去,无疑也是一个回报率非常高的方案。
如果能把吐谷浑给干服,一则减轻陇右的边防压力、让西魏霸府的军事力量能够更加从容的调度和集中,二则让陇右局势更加平稳、推动当地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就是改善商贸环境、大力推动与西域之间的商贸活动。
所以在应付完那些诉苦哭穷的骠骑府府主们之后,李泰便又将中外府属众们召集起来,商讨针对吐谷浑用兵的计划。
李泰在执掌大权之后,并没有直接撤掉中外府,而是继续将中外府保留下来,相应的人事机构裁撤掉大部分,不再作为主要的军政管理机构,仅仅只是保留了幕僚参谋的职能,当作一个商讨军政大事的智囊团。
中外府职能机构虽然简化,但是人员数量却仍然不少,自长史、司马以下,群属多加从事中郎以参谋备问。这其中既包括李泰自己的亲信心腹,原宇文泰霸府时期的人员也有列名其中。
比如早年间便在陇右河西等地担任官职的申徽、韩褒等人,当然除了中外府职位之外,这些人也都各加公卿荣衔以示资历深厚。李泰也算是继承了宇文泰的霸府职衔,因此对于宇文泰时期的人员倒也并不需要严加清理。
由于今次需要讨论的主要是吐谷浑的问题,故而李泰所召集的也主要是对陇右局势比较清楚的人。
申徽旧年担任河西大使以平定瓜州叛乱,并且还在瓜州担任数年刺史。而韩褒同样也曾担任数年的西凉州刺史,对彼方情势同样比较了解。其他人或是知兵、或是知政,对于陇右情势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众人被召集至此,心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而当李泰把自己的想法稍作讲述的时候,韩褒便率先开口说道:“吐谷浑本就不宾之国,恃其轻骑利于进退,于陇边常为寇掠,尤其每岁入秋之后,陇边民众更是不堪其扰,商旅几乎绝迹,的确是需要严加制裁!旧安定公在世之年,本来也有制裁吐谷浑之想,但因多边有事,终究未能竟功。”
待到韩褒发言完毕,在场其他与会之人也都纷纷开口,讲到吐谷浑对于陇右的寇扰也都深感厌恶痛恨。陇右青海地势虽然不像大漠草原那么平坦辽阔,但吐谷浑人却精于育马饲马,陇边名马多出其国,因此骑兵力量也是不容小觑。而吐谷浑也恃此大为寇掠,凭其来去如风的机动力将整个陇右都视作其马场。
不过由于青海地区水草牧场比较固定,加上商贸往来对于固定的路线也都有所依赖,因此吐谷浑便也定居在青海周边,并建立起了许多城池聚集地。若欲加以反制的话,不至于茫茫然没了目标。
众人各自开口,讲述自己所知,对吐谷浑这个鲜卑政权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描述,也让李泰了解的更加全面。
若要针对吐谷浑发起全面的反攻,几个重要的问题不可忽略,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青海地区的气候与地势海拔给士兵本身和军事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尽管仍然处于高原的外围地带,但是海拔也已经普遍在三千米以上,而且高原的边缘地带因为地势剧烈起伏的缘故,多有巍峨山岭崎岖难行。
如果说崎岖的进军道路和艰苦的高原作战环境还是在开战之前便能有所预料的客观困难,那么多变的气候则就有些难以预测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前一天还是艳阳高照,后一天便大雪纷飞,如果准备的不够充分,不要说人马正常作战,单单只是因气候剧变所带来的非战斗减员,便足以摧毁一支庞大的军队。可如果增加御寒辎重物料,又会给后勤补给造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与吐谷浑进行作战的话,要么是不计代价的投入海量的人物资源,通过绝对强势的姿态将吐谷浑给击败压垮。但是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投入就实在是太大了,李泰哪怕如今发了一笔横财,也支撑不住这么庞大的投入,敢这么玩的那得是隋炀帝这种真富二代!
对当下的西魏而言,还是要考虑高性价比、有策略性的进攻方式,抓住青海地区比较短暂的夏季,降低人马对辎重的需求,尽可能的造成对吐谷浑的打击伤害,最好是深入其腹心之地,针对其城池和耕牧生产进行重点的打击。
一旦吐谷浑的生产生活遭受重创以至于收获不足,那么青海地区漫长艰苦的冬季对他们而言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折磨。想要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维持其生存,那就只能再离开青海地区向陇右寇掠,如此一来便可以布置重防在陇右当地狙杀这些吐谷浑贼寇。
如此持续数年,在将吐谷浑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可以尝试针对其地其民建立起一个羁縻统治,并且试图将吐谷浑之地打造为一个新的前进基地,用以加强对高原地区的势力的影响。就算是不能遏阻吐蕃的崛起与统一高原,也要尽量避免日后吐谷浑被吐蕃所兼并,从而给陇右造成更大的威胁与伤害。
这样一个计划实施推动起来,无疑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但是无论再怎么艰巨也要重视起来,不能松懈。如果不能获取并巩固成效,那么当未来高原边患正式出现之后,整个关陇地区都将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届时所要付出的代价又要比眼下沉重得多!
其他人倒是没有李泰这样长远的战略眼光,可当听到唐公的计划是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时,各自心内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表明唐公也并没有因为连续的胜利而被冲昏头脑,考虑边防军事问题的时候,仍是立足现实,并不穷兵黩武,如此清晰英明的头脑,无疑是社稷之福!
时下已经是到了六月盛夏,虽然关中炎热的气候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陇边尤其是青海地区气候会在入秋之后快速转凉,因此留给今年发动进攻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对于首次向吐谷浑本土发起的进攻,李泰并不打算直接投入大军,而是决定由关中向陇右派遣两万精兵,再加上史宁在陇右当地所集结的精锐人马,以及从突厥方面要求一部分人马配合,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针对吐谷浑核心地区发起进攻。
于是随着霸府一声令下,关内人马便再次开始调集,与此同时一些将领们也得悉霸府又要用兵,于是便又纷纷向唐公奏表请战。
而在这军事行动正式执行之前,李泰还是要确定一下周边区域态势如何,尽量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之中。与此同时,刚刚离开长安没有多久的徐陵便又受陈霸先的派遣,来到长安传递建康大胜的消息。
相对于第一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徐陵此番去而复返所受到的待遇便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上一次他来到长安时,还是等候在皇城丞相府官署中,一直到了李泰处理完政务的午后闲暇才抽时间接见一番,后来也有宴请招待,但那都是比较私人的场合,正式的官方待遇几乎没有。
但是其人此番入国,却是从过江之后便一路有当地官府安排人员接引护送,抵达长安当日,更有礼司官员与霸府亲信亲自前往灞上迎接,并且入城后被特意安排在真正用来招待使节的馆堂中,一系列的待遇规格才有了一个他国使者该有的样子。
做出如此改变,倒也不是西魏这里过于势利,而是对待不同的人事状态就要有一个不同的做法态度。起码在上次徐陵到来的时候,江东的南梁小朝廷在西魏这里都不能作为一个政权看待。而此番建康守卫战的胜利,才让陈霸先证明了其人拥有维持一个政权存在的能力。
之前的江陵之战,是让西魏和南梁之间存在着灭国杀君的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在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之后,双方尤其是南梁方面,还是做出了捐弃前嫌、重新联合的明智务实之选。而西魏也需要借由这一层合作,来对北齐形成有效的制衡。
虽然眼下的南梁在建康之战后也仅仅只是勉强具有了自保的能力,对外仍然有些无力。但若是将视角放在整个天下,西魏在跟南梁保持友好合作的情况下,如果有需要的话,是可以直接跨过淮南,针对北齐的河南地区发起进攻,而南梁就能够有效的牵制住北齐在淮南的力量,使得齐人顾此失彼。
哪怕抛开这些理论上的合作思路不说,单单在这一次的合作之中,西魏在淮南地区便又取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合作者,当然也要给予足够的亲近与款待。
李泰也在徐陵到来的第一时间便接见了他,见面之后便大笑道:“恭喜徐侯,桑梓得全!也恭喜陈司徒,经此一役力守江表,三吴士民皆仰其护佑,诚是壮哉!”
徐陵闻言后也连忙躬身说道:“此番复使于此,便是奉陈丞相所命,向唐公衷心致谢。唐公慷慨仗义,分遣师旅助战破贼,遂有日前辉煌壮胜!两国但能长守盟约,共为进退,则贼有何惧!”
彼此寒暄一番之后,便开始正式的事务交流。抛开之前战场上的各自收获不提,双方还有边事互贸的协定,之前因为忙于迎战齐军而没有深入沟通,如今强敌既克,那自然是要尽快将协定落实了。
如今的江东也因为连番的战乱,使得民众生产生活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尽快开启互市通商也有利于江东民生的恢复,所以陈霸先对此也是颇为的积极。此番跟随徐陵再次来到长安的,还有多名其霸府政务官员,就是为的与西魏深入交流互市事宜。
发烧感冒了,头昏昏的有点疼,今天先更一章。。。春捂秋冻,大家注意保暖,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