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唐王入城
邺都城外紫陌左右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全副武装的甲兵沿大道两侧队列整齐,外面尽是翘首以望的城中士民。
此时距离魏军入城已经过去了几天的光景,城中的混乱也渐渐得到了控制,与魏军到来之初的混乱局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几天前,高乐等诸军抵达邺城,城池内外仍是一片失序混乱的状态,对于魏军的到来也完全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抵抗。一些见机得早的城中权贵早已经各自率领家人先一步逃离了邺城,市井坊间一片闹乱。
倒是还有一些军众仍然留在城中宫苑和官署之间,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只是守据一方、各自为战。
高乐等人分派人马攻打围杀这些顽抗之人,在经过皇城和邺北宫等区域间的几场战斗之后,基本上便控制住了城池,紧急颁布了几道稳定局势、安抚人情的命令后,又将一些流窜坊间、趁势作乱的恶徒严加惩处,城中的局面便也渐渐平稳下来。
此时仍然滞留在邺城的,绝大多数都是消息不甚灵通而且难以行动逃亡的贫困百姓,大凡稍有门路之人在得知情况危急之后,也都纷纷想办法逃离城池,不敢再继续逗留城中,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原因而不得不留在城中之人。
原本这些人心中也都充满惶恐,可是随着魏军入城几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城破也并非就是末日降临,并没有什么残忍劫难。甚至随着魏军加强对城中的管控,一些地方较之城池未破之前还要更有条理秩序。
于是在经过了极端的慌乱之后,城中情势和人心也都很快的平稳下来,到了今天,其中一部分士民更是在入城魏军的安排下出城迎接唐王大驾。
尽管这是西魏大军首次来到邺城,但是唐王的大名却让这些邺城群众们如雷贯耳。在见到魏军并非残忍嗜杀、贪婪无度的乱兵之后,邺城群众们对于唐王也渐渐的从畏惧转为了好奇,都想见识一下这位名满天下的西魏霸府首领究竟风采如何。
“来了、来了!唐王仪驾渐近,全都打起精神!”
有斥候自西侧疾驰而来,口中大声呼喊传告道。
紫陌两侧的将士与邺城士民们听到这话后也都不由得精神一振,军士们各自持械在手,高乐等诸将也都连忙命人将所挑选出来的一些北齐臣子和邺城时流引出,一起等待唐王的驾临。
就在这万众期待当中,一支威风凛凛的仪仗队率先出现在群众视野当中,旌旗如林、迎风烈烈,士马威壮、铁甲泛光。
唐王便在这些威武的骑士们簇拥之中,骑着一匹通体雪白、全无杂色的骏马,身着轻甲,腰间系着佩刀,鞍前悬挂着长弓与胡禄,仿佛一位游猎归来的贵介公子。只不过常人游猎无非狐兔鹿熊,唐王所猎乃是天下社稷!
被隔绝在紫陌外的邺城士民们或是看不清晰那英俊的脸庞,但那隆准剑眉、硬朗的下颌线,哪怕离得再远,都能给人以英气逼人之感。那神采熠熠的目光更是摄人心魄,哪怕只是被随意扫过,都让人不由得凛然生畏。
邺城士民对于唐王终究是有些畏惧和陌生,此时虽然聚集在大道两侧欢迎唐王,但也都不敢高声妄语、以免冲犯仪驾。
至于魏军将士们则就没有了这些顾忌,随着唐王仪驾出现在视野之中,这些人无不高声呼喊道:“邺城已克,恭迎大王!大王威武,战无不胜!”
听到将士们兴高采烈的呼喊声,李泰也是不由得笑逐颜开,一边策马徐行,一边向着两侧和对面迎来的将士们大笑道:“王师威武,贼莫敢争!诸军勇猛,天下无敌!”
很快高乐等众将便都纷纷迎至近前,各自作拜说道:“臣等恭迎大王,王命前使用为先驱,奋勇直进,邺城已定,顽贼亡散虽为一憾,然城中士民喜迎王师亦是一喜!”
“小民等恭迎大王,河北失治久矣,王教终至,人皆称幸!”
那些随行在高乐等人身后的一干北齐官员和河北士流们也都纷纷俯首深拜下去,口中同样大声呼喊起来。
“此乡道沉久矣,施治殊为不易。但使心向道义,王教无有不容!诸位免礼!”
李泰看到面前作拜众人,心情也是颇为激动,当其视线从这众人身上转移到后方那雄壮的邺城时,心中的激动更加剧了几分,忍不住想要尽快入城游览一下这座河北雄城。
邺城到了后世名声渐弱,远比不上其他古都诸如长安、洛阳那么大的名气,但在当下而言,却是当世首屈一指的雄大城池,无论城池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要远远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眼下的长安城还是汉魏旧城,城池规模比较狭小,城建水平也比较残破简陋,虽然几年前李泰决定新建长安城,如今新城也已经颇具规模,但还没有正式启用,自然比不上邺城。
至于洛阳那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河洛地区都被东西魏之间的交战给破坏严重,仅仅只保留下金墉城等少部分的城池建筑。近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还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大规模的营建,所以仍然比较简陋。
早在多年前,李泰便到过北齐的另一座中心城市晋阳,当时也颇惊叹于晋阳城的雄大繁荣。不过晋阳是由好几座城池结合起来的建筑群,不像邺城这样是一座完整的庞大城池,因此邺城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要更大一些。
邺城虽然坐落在河北平原大地上,但是城池周边也有着地势的起伏和树木等各种障碍物遮挡,哪怕离得远一些也不能一览无余的将整座城池都尽收眼底,离得近了则就更如管中窥豹一般难见城池的全貌。建筑的雄壮庞大与个体的渺小对比强烈,站在城下更是让人心潮澎湃。
“如此雄城壮业,高氏竟不能守,扼腕之余尤其让人感叹此门虽然因乱鹊起,但却有悖正道远矣!但能得据此城,善治士民,我辈安得至此?自弃其运,天亦弃之!”
望着那高大的城门与厚实的城墙,李泰忍不住感叹说道。
这一番感慨倒也不是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是真的有感而发,虽然邺城坐落在乏甚险要地势的平原地带,但其城池本身却建造的雄壮牢固,真要据此坚守的话,西魏也很难攻克下来。
但无论是眼下,还是历史上的北周灭齐,邺城这一座高氏经营多年的城池都跟白捡的一样就到手了。虽然历史上尉迟迥据邺城作乱也没有支持太久,但当时的尉迟迥能调用的资源与北齐高氏又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走向与结果的也并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尤其在此番开战以来,李泰就明显感觉到北齐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
一则是上一次的战争输的实在是太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还不足以完全修复过来。二则也是高演其人能力有所欠缺,对于国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并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别的不说,就高湛这种崽卖爷田的败家子,居然还放在邺都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在拿邺城和整个河北的安全来开玩笑。
也别说高演有多少政治上的困境,谁他妈的工作不艰辛?高欢容易吗?宇文泰容易吗?李泰又容易吗?魄力不足,能力不够,单单从这方面而言,高欢的几个儿子真是呈阶梯性的下降,到了北齐末期更出现了高纬这么个五毒俱全的货直接将高家拉出了新的下限。
对于高家的吐槽,李泰也并没有深入的探讨下去,很快便摒除心中这些杂想,在众将士和邺城时流们的簇拥下进入了邺城中。
邺城的城池规划在当下而言可谓是绝对的领先,城池的布局和各种功能区的划分井然有序,尽管眼下市井街曲之间还残留着众多动乱留下的痕迹,但整座城池看起来仍然让人倍感赏心悦目。
这样的体验,除了仍然还在建造的新长安城之外,李泰在其他地方都还没有感受过,漫步在这座城池之中也是颇感心旷神怡。而当再想到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座城池的征服者,那心中的成就感更是加倍涌出。
但是相对于李泰和西魏众将士们这种征服者的喜悦,北齐一干士民心情却是颇感沉重。尤其是那些随同出迎的北齐臣员们,尽管唐王的仪容风采让人倍感惊艳心折,但这种视听上的感受终究难能扭转他们当下的处境。
他们又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市井黔首仅仅只有保住身家性命的微薄愿望,除此之外,他们各自都还想在新的秩序中得有一席之地,甚至不乏逆流而上、争取更多的奢想,想的越多自然也就越忐忑,心中满是惴惴不安,各自都在盼望能够有所表现,故而也都心事重重。
邺都城外紫陌左右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全副武装的甲兵沿大道两侧队列整齐,外面尽是翘首以望的城中士民。
此时距离魏军入城已经过去了几天的光景,城中的混乱也渐渐得到了控制,与魏军到来之初的混乱局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几天前,高乐等诸军抵达邺城,城池内外仍是一片失序混乱的状态,对于魏军的到来也完全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抵抗。一些见机得早的城中权贵早已经各自率领家人先一步逃离了邺城,市井坊间一片闹乱。
倒是还有一些军众仍然留在城中宫苑和官署之间,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只是守据一方、各自为战。
高乐等人分派人马攻打围杀这些顽抗之人,在经过皇城和邺北宫等区域间的几场战斗之后,基本上便控制住了城池,紧急颁布了几道稳定局势、安抚人情的命令后,又将一些流窜坊间、趁势作乱的恶徒严加惩处,城中的局面便也渐渐平稳下来。
此时仍然滞留在邺城的,绝大多数都是消息不甚灵通而且难以行动逃亡的贫困百姓,大凡稍有门路之人在得知情况危急之后,也都纷纷想办法逃离城池,不敢再继续逗留城中,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原因而不得不留在城中之人。
原本这些人心中也都充满惶恐,可是随着魏军入城几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城破也并非就是末日降临,并没有什么残忍劫难。甚至随着魏军加强对城中的管控,一些地方较之城池未破之前还要更有条理秩序。
于是在经过了极端的慌乱之后,城中情势和人心也都很快的平稳下来,到了今天,其中一部分士民更是在入城魏军的安排下出城迎接唐王大驾。
尽管这是西魏大军首次来到邺城,但是唐王的大名却让这些邺城群众们如雷贯耳。在见到魏军并非残忍嗜杀、贪婪无度的乱兵之后,邺城群众们对于唐王也渐渐的从畏惧转为了好奇,都想见识一下这位名满天下的西魏霸府首领究竟风采如何。
“来了、来了!唐王仪驾渐近,全都打起精神!”
有斥候自西侧疾驰而来,口中大声呼喊传告道。
紫陌两侧的将士与邺城士民们听到这话后也都不由得精神一振,军士们各自持械在手,高乐等诸将也都连忙命人将所挑选出来的一些北齐臣子和邺城时流引出,一起等待唐王的驾临。
就在这万众期待当中,一支威风凛凛的仪仗队率先出现在群众视野当中,旌旗如林、迎风烈烈,士马威壮、铁甲泛光。
唐王便在这些威武的骑士们簇拥之中,骑着一匹通体雪白、全无杂色的骏马,身着轻甲,腰间系着佩刀,鞍前悬挂着长弓与胡禄,仿佛一位游猎归来的贵介公子。只不过常人游猎无非狐兔鹿熊,唐王所猎乃是天下社稷!
被隔绝在紫陌外的邺城士民们或是看不清晰那英俊的脸庞,但那隆准剑眉、硬朗的下颌线,哪怕离得再远,都能给人以英气逼人之感。那神采熠熠的目光更是摄人心魄,哪怕只是被随意扫过,都让人不由得凛然生畏。
邺城士民对于唐王终究是有些畏惧和陌生,此时虽然聚集在大道两侧欢迎唐王,但也都不敢高声妄语、以免冲犯仪驾。
至于魏军将士们则就没有了这些顾忌,随着唐王仪驾出现在视野之中,这些人无不高声呼喊道:“邺城已克,恭迎大王!大王威武,战无不胜!”
听到将士们兴高采烈的呼喊声,李泰也是不由得笑逐颜开,一边策马徐行,一边向着两侧和对面迎来的将士们大笑道:“王师威武,贼莫敢争!诸军勇猛,天下无敌!”
很快高乐等众将便都纷纷迎至近前,各自作拜说道:“臣等恭迎大王,王命前使用为先驱,奋勇直进,邺城已定,顽贼亡散虽为一憾,然城中士民喜迎王师亦是一喜!”
“小民等恭迎大王,河北失治久矣,王教终至,人皆称幸!”
那些随行在高乐等人身后的一干北齐官员和河北士流们也都纷纷俯首深拜下去,口中同样大声呼喊起来。
“此乡道沉久矣,施治殊为不易。但使心向道义,王教无有不容!诸位免礼!”
李泰看到面前作拜众人,心情也是颇为激动,当其视线从这众人身上转移到后方那雄壮的邺城时,心中的激动更加剧了几分,忍不住想要尽快入城游览一下这座河北雄城。
邺城到了后世名声渐弱,远比不上其他古都诸如长安、洛阳那么大的名气,但在当下而言,却是当世首屈一指的雄大城池,无论城池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要远远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眼下的长安城还是汉魏旧城,城池规模比较狭小,城建水平也比较残破简陋,虽然几年前李泰决定新建长安城,如今新城也已经颇具规模,但还没有正式启用,自然比不上邺城。
至于洛阳那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河洛地区都被东西魏之间的交战给破坏严重,仅仅只保留下金墉城等少部分的城池建筑。近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还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大规模的营建,所以仍然比较简陋。
早在多年前,李泰便到过北齐的另一座中心城市晋阳,当时也颇惊叹于晋阳城的雄大繁荣。不过晋阳是由好几座城池结合起来的建筑群,不像邺城这样是一座完整的庞大城池,因此邺城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要更大一些。
邺城虽然坐落在河北平原大地上,但是城池周边也有着地势的起伏和树木等各种障碍物遮挡,哪怕离得远一些也不能一览无余的将整座城池都尽收眼底,离得近了则就更如管中窥豹一般难见城池的全貌。建筑的雄壮庞大与个体的渺小对比强烈,站在城下更是让人心潮澎湃。
“如此雄城壮业,高氏竟不能守,扼腕之余尤其让人感叹此门虽然因乱鹊起,但却有悖正道远矣!但能得据此城,善治士民,我辈安得至此?自弃其运,天亦弃之!”
望着那高大的城门与厚实的城墙,李泰忍不住感叹说道。
这一番感慨倒也不是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是真的有感而发,虽然邺城坐落在乏甚险要地势的平原地带,但其城池本身却建造的雄壮牢固,真要据此坚守的话,西魏也很难攻克下来。
但无论是眼下,还是历史上的北周灭齐,邺城这一座高氏经营多年的城池都跟白捡的一样就到手了。虽然历史上尉迟迥据邺城作乱也没有支持太久,但当时的尉迟迥能调用的资源与北齐高氏又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走向与结果的也并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尤其在此番开战以来,李泰就明显感觉到北齐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
一则是上一次的战争输的实在是太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还不足以完全修复过来。二则也是高演其人能力有所欠缺,对于国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并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别的不说,就高湛这种崽卖爷田的败家子,居然还放在邺都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在拿邺城和整个河北的安全来开玩笑。
也别说高演有多少政治上的困境,谁他妈的工作不艰辛?高欢容易吗?宇文泰容易吗?李泰又容易吗?魄力不足,能力不够,单单从这方面而言,高欢的几个儿子真是呈阶梯性的下降,到了北齐末期更出现了高纬这么个五毒俱全的货直接将高家拉出了新的下限。
对于高家的吐槽,李泰也并没有深入的探讨下去,很快便摒除心中这些杂想,在众将士和邺城时流们的簇拥下进入了邺城中。
邺城的城池规划在当下而言可谓是绝对的领先,城池的布局和各种功能区的划分井然有序,尽管眼下市井街曲之间还残留着众多动乱留下的痕迹,但整座城池看起来仍然让人倍感赏心悦目。
这样的体验,除了仍然还在建造的新长安城之外,李泰在其他地方都还没有感受过,漫步在这座城池之中也是颇感心旷神怡。而当再想到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座城池的征服者,那心中的成就感更是加倍涌出。
但是相对于李泰和西魏众将士们这种征服者的喜悦,北齐一干士民心情却是颇感沉重。尤其是那些随同出迎的北齐臣员们,尽管唐王的仪容风采让人倍感惊艳心折,但这种视听上的感受终究难能扭转他们当下的处境。
他们又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市井黔首仅仅只有保住身家性命的微薄愿望,除此之外,他们各自都还想在新的秩序中得有一席之地,甚至不乏逆流而上、争取更多的奢想,想的越多自然也就越忐忑,心中满是惴惴不安,各自都在盼望能够有所表现,故而也都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