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十围之木
自从被夺官归第,且一子贬官、一子流放之后,于谨府上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宾客盈门了。趋炎附势者不再频频造访,而于谨本身也变得低调小心起来,除了除了自家关系密切的亲友之外,不再在家中大宴宾客。
当大内禁军突然来到庸国公府的时候,整座府邸顿时都变得惊慌骚乱起来,甚至就连于谨顿时都脸色大变,对着亲近家奴低声呼道:“至尊何竟不肯相扰?”
不过随着这些禁军将士们道明来意,言道至尊不久之后将会驾临此间探望庸国公,他们只是奉命提前赶来警戒布置,惊慌不已的于谨家人们这才安静下来,旋即便又变得振奋起来,积极配合禁军将士们进行各种安保布置,甚至就连年初花费好大力气才移植到这座府邸中的几株老槐都给砍掉。
人多力量大,尽管于谨这座府邸占地极为开阔,但只用了不足一个时辰便已经收拾的大变模样。前庭入户的影壁、庑室之类统统拆除一空,地面上的碎石也被打扫干净,铺上了厚厚的毡毯。
宴客的中堂整体变化不是很大,但从顶梁到檐下也都打扫清理一番,堂中陈设也都进行了更换,一些过于奢侈华丽的陈设全都换成了朴实内敛的饰物。
至于府邸内堂,至尊虽不会到这里来,但府中的一些女眷和奴仆也都被转移到了别处安置,厅前廊下都安排了禁卫将士驻守,并且殿中省尚食局的主食人员和酒食材料也都纷纷入驻此间。
这不只是国朝创建以来、皇帝陛下首次驾临大臣府邸,更是在世人都觉得于谨将要失宠失势、甚至于谨的家人们都有此类想法的时候,忽然圣眷再降,整个庸国公府都洋溢着一股欢快喜庆的氛围,哪怕让他们拆了整座府邸而后再重新布置,只怕都会甘之若饴。
家中自有众禁军将士和家奴们重新布置,于谨则换上了一身庄重华服,早早的便率领家中儿孙亲属们来到坊门外等待圣驾的到来。
至尊今日驾临庸国公府,但同时也邀请了其他一些畿内的大臣勋贵,因此当天色将近傍晚时分,分布在城中诸坊之间的受邀大臣们便也纷纷向于谨坊居汇聚而来。
由于此时圣驾还未到来,众人自然也都不敢先往于谨府上,于是便都和于谨一家人等候在坊门外。不过由于左近街使武侯们早得到了通知,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指挥交通,尽管诸方汇聚而来的官员仪驾不少,但却并没有造成什么交通堵塞,出出入入井然有序。
“至尊或是趁此告诫畿内群徒,但使能够奉行净街令式、慎于违规,虽人潮如织、客旅云集,也不会阻塞街巷,致使城中人马难行!”
有官员来到此间看到这一幕后,心内便不由得暗暗思忖道。近日畿内颁行净街令式,许多京中权贵之家都难免遭到纠察,所以当见到类似的场景时,便不免下意识的心生联想。
虽然对于这新的净街式,每个人的看法和感受都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畿内权贵都忍不住心生抵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执法之后,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份禁令的存在,并且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都开始有意识的减少一些违规的行为。
毕竟这些行为无非也是为了贪图便利,可是如果一旦被京兆府或是两县县衙给盯上,无论所遭受的惩罚是轻是重,无疑都会增添不少烦扰,已经超出了之前违规所带来的便捷。
天色渐黑之时,圣驾如约而至,众人也都各自收拾心情,纷纷迎了上去。
“禁中积留些许案事,处理完毕之后才有暇外出,有劳诸位久候了。”
李泰缓步行下御辇,先向在场等候多时的中文武大臣们招手示意,旋即便又入前俯身拉起已经在道左作拜的于谨,一脸和煦笑容道:“今日入坊登门来访,庸国公不以恶客扰人见责,朕已经深感庆幸,实在不必多礼!”
“至尊如此礼遇,臣实在惶恐难当!至尊降幸,蓬门生辉,若以此是扰,则臣私心窃愿年年岁岁、暮暮朝朝!”
于谨仍是深作一拜,然后才在至尊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两手紧紧握住至尊的臂膀,以至于李泰都难以抽回手臂,想要再去扶起后方作拜的杨忠等人都做不到,只能微笑说道:“诸卿不必多礼。”
李泰感受着手臂上传来于谨手掌那恰到好处的力道,一时间也不由得感叹人生在世、终有老时。
于谨也是在人间历练浮沉多年,可是随着年岁渐高,尤其是属于他们的时代结束之后,已经很难再通过常规的渠道去获取新的功勋和威望,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维系自身在时局中的影响力,为此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过往就连他自己都不怎么瞧得上眼的小动作。
就拿现在来说,即便于谨成为了在场惟一一个获得至尊搀扶免礼的大臣,但这对李泰而言也实在算不了什么。他如果愿意的话,今天晚上可以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将一众拜见的臣员们逐一扶起来。这对于谨而言,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现实意义,但却能够给其带来不小的慰藉。
收起心中的感慨之后,李泰也并没有刻意冷落于谨的面子,而是反手握住于谨的手腕,然后便一起往坊内行去。除了一一颔首回应一众大臣之外,还饶有兴致的请于谨介绍一下站在众大臣们后方的于氏子孙。
于谨一家人丁兴旺,除了之前被处理和在外任官的之外,在场子子孙孙还有十几个人,年纪大些的已是老成持重,年纪小的则不过垂髫孩童。
在西魏府兵首批首领六柱国当中,于谨一家算是人丁最为兴旺的,而于谨也是如今唯一仍然存活在世的。如果从强迫症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有点碍眼了。
当然李泰今次登门可不是为的拔掉这个有点碍眼的存在,若以这样一个理由便谋害一位元勋,多多少少是有点毛病,哪怕齐主高洋这样一个精神小伙都不会那么干。
于谨家的厅堂本来就非常宽阔气派,在经过一番修改布置后,能够容纳的宾客更多。李泰今天所邀请的主要也是在朝中名列前茅的元勋大臣,在众人依次落座之后,厅堂中也是非常宽松舒适。
“主上国事繁忙仍能拨冗赐恩、驾临臣家,臣实在不尽感激、受宠若惊,所恨年老力衰、无以为献,唯甘醴一杯,贺我主上福泽亘永、万寿无疆!”
随着众人登堂悉数坐定,于谨作为主人率先起身祝酒,他心内还存着几分疑惑与忐忑,因为并不清楚至尊今日驾临其家具体意图为何,加上日前遭受的一番打击,所以今天也是先将姿态摆的极低。
李泰却给足了于谨面子,亲自从席中站起身来,捧杯来到于谨席前并向其笑语道:“于公功在社稷、名满天下,何谓无以为献?朕已受惠久矣!情义之深,言辞犹难抒尽,饮胜此杯,各自心会!”
于谨听到这一番话,顿时便满脸都流露出激动的心情,仰起头来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并保持这一姿势好一会儿,一直等到杯壁上残留的酒液都流入口中,这才又两手捧着空杯以示谢恩,仿佛杯中当真是什么玉液琼浆。
随后杨忠等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祝酒,李泰虽不能一一回应,但也又给自己酒杯中注满酒水,旋即便又一饮而尽,待到返回席中,才又感叹说道:“此日大乐!不只与诸故旧相聚一堂,更因我与诸公功不唐捐、同荣此世!昔者齐氏窃命,使我上下困于关中、虽有壮气不得伸展,而今强敌荡除,山河无阻,诸位亦皆功不可没。朕今司命人间,亦应为天下黎民长谢诸位!”
“主上承天应运,庇护天下臣民,臣等幸从主上,捐此微躯、遂成壮功!”
众人嘴上谦称着,各自神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他们如今各自都功成名就,已经是深感喜悦,再联想到北齐宿敌俱成亡国之奴,那这份喜悦自然就变得加倍浓烈起来。
李泰今日亲自出宫、来到于谨府上会见群臣,自然不只是为的再作庆贺,他先与众人宴饮一番,使得堂中气氛变得欢快热闹起来,但很快便就要破坏起氛围了。
在将面前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他便抬手一摆,制止了侍者再入前斟酒,旋即便有些怅然的叹息一声,垂首望着堂中笑语晏然的众人,口中沉声说道:“近日畿内诸事频生,不乏有涉诸位各家。今日诸位抛却各自家门烦忧不问,仍来此处相共尽兴,足见情义之深。”
这一番话讲出来,顿时便让堂内尚算欢乐的氛围冷却下来,许多人本来就是强颜欢笑,这会儿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流于表面,不知道是否还该不该继续维持。
“前者天下纷乱、正道不昌,人事自需从宜、偶或法度不严。但这本身并非常态,只是治乱之法。而今宪命钦定、万事更新,昔者乱象自然需要逐一摒除。主上虽是马上天子,亦当为太平圣君,是故颁行政令、宣教王化,百业将兴、万众遵法。”
一直比较沉默的杨忠从席中站起身来,神情严肃的向着至尊说道:“臣门中确有几事不安,但皆因家人不肖所致。臣唯待有司秉公处断,不敢俯求徇私。”
他从自家新妇口中得知是因其入宫求情被至尊所见、所以至尊才临时起意的出宫会见群臣,所以心里也一直在打鼓,此时听到至尊主动开启这个话题,便连忙起身表态道。
其余众人听到杨忠这一番话,各自神情也都变得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已经被收拾了一番的于谨,这会儿更加的面沉如水,甚至开始怀疑莫非今日至尊是会同杨忠等人到自家来继续敲打处罚?
“安国公此言诚然合理得体,但却也难免有些疏远人情。天下得治,诚需仰仗奉公守法,然则法理人情同样也都有相通之处。”
李泰先抬抬手,示意杨忠坐下来,接着自己便又开口说道:“朕今履极称制,但平定天下、开创社稷又岂一人之功?诸位于事皆鼎力相助,朕心自知,富贵与共,理所当然。立法勒众,以求天下称治,然我与诸卿之间能言者不应只有法度。
今问诸位,谁人立功不望长久?齐氏群竖,是否也曾有此大乐之时?其业何以难续、一世而毁?除我唐家君臣英壮、勇而伐之,是否也与其子弟堕落、不能守业有关?其群徒昔时贵矣,而今为我唐家作奴,何也?”
讲到这里,他又望向了于谨,继续正色说道:“于公国之元勋、资望深厚,足以荫泽满堂儿孙,然此一族又能否壮拟一国?”
于谨闻言后忙不迭站起身来,一脸羞惭的说道:“臣家教失谨、诸子不肖,家规未能明察,竟然使其有干国法,获刑应当、唯恨未能灭罪于未发。”
“于公此言言重了,虽然公私称允乃是为臣典范,但若事难两兼,先公后私亦为忠勤可夸。于公前为国事繁劳颇多,家事难免失察。所以朝廷典刑,需设议减赎当、法网留情。但诸位亦应深知,法网留情是为了奖酬诸位,却并不是为的门下孽息爪牙滋长!”
李泰讲到这里,索性从席中站起身来,环顾他们一周后便又说道:“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若使嘉木新生,便有枯枝夺命,冠叶岂有壮时?诸位皆捐命于国、舍生报效,我又安忍你等爵命绝于顷刻?一世富贵,易甚,诸位谁若有患生计,罪在朕躬!累世富贵,难哉,门徒不守,更当责谁?”
“至尊用心良苦,臣等感激肺腑!”
众人听到这话后,便又都纷纷避席而起,作拜回应道。
“舐犊之情,人皆难免。于公若终究不忍子弟流于江湖,此夜便可引归户中。”
李泰又望着于谨,口中微笑说道。
于谨听到这话后忙不迭免冠顿首,深拜说道:“臣多谢主上厚爱,孽子触于国法,已经不容此门!”
自从被夺官归第,且一子贬官、一子流放之后,于谨府上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宾客盈门了。趋炎附势者不再频频造访,而于谨本身也变得低调小心起来,除了除了自家关系密切的亲友之外,不再在家中大宴宾客。
当大内禁军突然来到庸国公府的时候,整座府邸顿时都变得惊慌骚乱起来,甚至就连于谨顿时都脸色大变,对着亲近家奴低声呼道:“至尊何竟不肯相扰?”
不过随着这些禁军将士们道明来意,言道至尊不久之后将会驾临此间探望庸国公,他们只是奉命提前赶来警戒布置,惊慌不已的于谨家人们这才安静下来,旋即便又变得振奋起来,积极配合禁军将士们进行各种安保布置,甚至就连年初花费好大力气才移植到这座府邸中的几株老槐都给砍掉。
人多力量大,尽管于谨这座府邸占地极为开阔,但只用了不足一个时辰便已经收拾的大变模样。前庭入户的影壁、庑室之类统统拆除一空,地面上的碎石也被打扫干净,铺上了厚厚的毡毯。
宴客的中堂整体变化不是很大,但从顶梁到檐下也都打扫清理一番,堂中陈设也都进行了更换,一些过于奢侈华丽的陈设全都换成了朴实内敛的饰物。
至于府邸内堂,至尊虽不会到这里来,但府中的一些女眷和奴仆也都被转移到了别处安置,厅前廊下都安排了禁卫将士驻守,并且殿中省尚食局的主食人员和酒食材料也都纷纷入驻此间。
这不只是国朝创建以来、皇帝陛下首次驾临大臣府邸,更是在世人都觉得于谨将要失宠失势、甚至于谨的家人们都有此类想法的时候,忽然圣眷再降,整个庸国公府都洋溢着一股欢快喜庆的氛围,哪怕让他们拆了整座府邸而后再重新布置,只怕都会甘之若饴。
家中自有众禁军将士和家奴们重新布置,于谨则换上了一身庄重华服,早早的便率领家中儿孙亲属们来到坊门外等待圣驾的到来。
至尊今日驾临庸国公府,但同时也邀请了其他一些畿内的大臣勋贵,因此当天色将近傍晚时分,分布在城中诸坊之间的受邀大臣们便也纷纷向于谨坊居汇聚而来。
由于此时圣驾还未到来,众人自然也都不敢先往于谨府上,于是便都和于谨一家人等候在坊门外。不过由于左近街使武侯们早得到了通知,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指挥交通,尽管诸方汇聚而来的官员仪驾不少,但却并没有造成什么交通堵塞,出出入入井然有序。
“至尊或是趁此告诫畿内群徒,但使能够奉行净街令式、慎于违规,虽人潮如织、客旅云集,也不会阻塞街巷,致使城中人马难行!”
有官员来到此间看到这一幕后,心内便不由得暗暗思忖道。近日畿内颁行净街令式,许多京中权贵之家都难免遭到纠察,所以当见到类似的场景时,便不免下意识的心生联想。
虽然对于这新的净街式,每个人的看法和感受都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畿内权贵都忍不住心生抵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执法之后,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份禁令的存在,并且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都开始有意识的减少一些违规的行为。
毕竟这些行为无非也是为了贪图便利,可是如果一旦被京兆府或是两县县衙给盯上,无论所遭受的惩罚是轻是重,无疑都会增添不少烦扰,已经超出了之前违规所带来的便捷。
天色渐黑之时,圣驾如约而至,众人也都各自收拾心情,纷纷迎了上去。
“禁中积留些许案事,处理完毕之后才有暇外出,有劳诸位久候了。”
李泰缓步行下御辇,先向在场等候多时的中文武大臣们招手示意,旋即便又入前俯身拉起已经在道左作拜的于谨,一脸和煦笑容道:“今日入坊登门来访,庸国公不以恶客扰人见责,朕已经深感庆幸,实在不必多礼!”
“至尊如此礼遇,臣实在惶恐难当!至尊降幸,蓬门生辉,若以此是扰,则臣私心窃愿年年岁岁、暮暮朝朝!”
于谨仍是深作一拜,然后才在至尊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两手紧紧握住至尊的臂膀,以至于李泰都难以抽回手臂,想要再去扶起后方作拜的杨忠等人都做不到,只能微笑说道:“诸卿不必多礼。”
李泰感受着手臂上传来于谨手掌那恰到好处的力道,一时间也不由得感叹人生在世、终有老时。
于谨也是在人间历练浮沉多年,可是随着年岁渐高,尤其是属于他们的时代结束之后,已经很难再通过常规的渠道去获取新的功勋和威望,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维系自身在时局中的影响力,为此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过往就连他自己都不怎么瞧得上眼的小动作。
就拿现在来说,即便于谨成为了在场惟一一个获得至尊搀扶免礼的大臣,但这对李泰而言也实在算不了什么。他如果愿意的话,今天晚上可以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将一众拜见的臣员们逐一扶起来。这对于谨而言,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现实意义,但却能够给其带来不小的慰藉。
收起心中的感慨之后,李泰也并没有刻意冷落于谨的面子,而是反手握住于谨的手腕,然后便一起往坊内行去。除了一一颔首回应一众大臣之外,还饶有兴致的请于谨介绍一下站在众大臣们后方的于氏子孙。
于谨一家人丁兴旺,除了之前被处理和在外任官的之外,在场子子孙孙还有十几个人,年纪大些的已是老成持重,年纪小的则不过垂髫孩童。
在西魏府兵首批首领六柱国当中,于谨一家算是人丁最为兴旺的,而于谨也是如今唯一仍然存活在世的。如果从强迫症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有点碍眼了。
当然李泰今次登门可不是为的拔掉这个有点碍眼的存在,若以这样一个理由便谋害一位元勋,多多少少是有点毛病,哪怕齐主高洋这样一个精神小伙都不会那么干。
于谨家的厅堂本来就非常宽阔气派,在经过一番修改布置后,能够容纳的宾客更多。李泰今天所邀请的主要也是在朝中名列前茅的元勋大臣,在众人依次落座之后,厅堂中也是非常宽松舒适。
“主上国事繁忙仍能拨冗赐恩、驾临臣家,臣实在不尽感激、受宠若惊,所恨年老力衰、无以为献,唯甘醴一杯,贺我主上福泽亘永、万寿无疆!”
随着众人登堂悉数坐定,于谨作为主人率先起身祝酒,他心内还存着几分疑惑与忐忑,因为并不清楚至尊今日驾临其家具体意图为何,加上日前遭受的一番打击,所以今天也是先将姿态摆的极低。
李泰却给足了于谨面子,亲自从席中站起身来,捧杯来到于谨席前并向其笑语道:“于公功在社稷、名满天下,何谓无以为献?朕已受惠久矣!情义之深,言辞犹难抒尽,饮胜此杯,各自心会!”
于谨听到这一番话,顿时便满脸都流露出激动的心情,仰起头来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并保持这一姿势好一会儿,一直等到杯壁上残留的酒液都流入口中,这才又两手捧着空杯以示谢恩,仿佛杯中当真是什么玉液琼浆。
随后杨忠等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祝酒,李泰虽不能一一回应,但也又给自己酒杯中注满酒水,旋即便又一饮而尽,待到返回席中,才又感叹说道:“此日大乐!不只与诸故旧相聚一堂,更因我与诸公功不唐捐、同荣此世!昔者齐氏窃命,使我上下困于关中、虽有壮气不得伸展,而今强敌荡除,山河无阻,诸位亦皆功不可没。朕今司命人间,亦应为天下黎民长谢诸位!”
“主上承天应运,庇护天下臣民,臣等幸从主上,捐此微躯、遂成壮功!”
众人嘴上谦称着,各自神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他们如今各自都功成名就,已经是深感喜悦,再联想到北齐宿敌俱成亡国之奴,那这份喜悦自然就变得加倍浓烈起来。
李泰今日亲自出宫、来到于谨府上会见群臣,自然不只是为的再作庆贺,他先与众人宴饮一番,使得堂中气氛变得欢快热闹起来,但很快便就要破坏起氛围了。
在将面前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他便抬手一摆,制止了侍者再入前斟酒,旋即便有些怅然的叹息一声,垂首望着堂中笑语晏然的众人,口中沉声说道:“近日畿内诸事频生,不乏有涉诸位各家。今日诸位抛却各自家门烦忧不问,仍来此处相共尽兴,足见情义之深。”
这一番话讲出来,顿时便让堂内尚算欢乐的氛围冷却下来,许多人本来就是强颜欢笑,这会儿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流于表面,不知道是否还该不该继续维持。
“前者天下纷乱、正道不昌,人事自需从宜、偶或法度不严。但这本身并非常态,只是治乱之法。而今宪命钦定、万事更新,昔者乱象自然需要逐一摒除。主上虽是马上天子,亦当为太平圣君,是故颁行政令、宣教王化,百业将兴、万众遵法。”
一直比较沉默的杨忠从席中站起身来,神情严肃的向着至尊说道:“臣门中确有几事不安,但皆因家人不肖所致。臣唯待有司秉公处断,不敢俯求徇私。”
他从自家新妇口中得知是因其入宫求情被至尊所见、所以至尊才临时起意的出宫会见群臣,所以心里也一直在打鼓,此时听到至尊主动开启这个话题,便连忙起身表态道。
其余众人听到杨忠这一番话,各自神情也都变得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已经被收拾了一番的于谨,这会儿更加的面沉如水,甚至开始怀疑莫非今日至尊是会同杨忠等人到自家来继续敲打处罚?
“安国公此言诚然合理得体,但却也难免有些疏远人情。天下得治,诚需仰仗奉公守法,然则法理人情同样也都有相通之处。”
李泰先抬抬手,示意杨忠坐下来,接着自己便又开口说道:“朕今履极称制,但平定天下、开创社稷又岂一人之功?诸位于事皆鼎力相助,朕心自知,富贵与共,理所当然。立法勒众,以求天下称治,然我与诸卿之间能言者不应只有法度。
今问诸位,谁人立功不望长久?齐氏群竖,是否也曾有此大乐之时?其业何以难续、一世而毁?除我唐家君臣英壮、勇而伐之,是否也与其子弟堕落、不能守业有关?其群徒昔时贵矣,而今为我唐家作奴,何也?”
讲到这里,他又望向了于谨,继续正色说道:“于公国之元勋、资望深厚,足以荫泽满堂儿孙,然此一族又能否壮拟一国?”
于谨闻言后忙不迭站起身来,一脸羞惭的说道:“臣家教失谨、诸子不肖,家规未能明察,竟然使其有干国法,获刑应当、唯恨未能灭罪于未发。”
“于公此言言重了,虽然公私称允乃是为臣典范,但若事难两兼,先公后私亦为忠勤可夸。于公前为国事繁劳颇多,家事难免失察。所以朝廷典刑,需设议减赎当、法网留情。但诸位亦应深知,法网留情是为了奖酬诸位,却并不是为的门下孽息爪牙滋长!”
李泰讲到这里,索性从席中站起身来,环顾他们一周后便又说道:“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若使嘉木新生,便有枯枝夺命,冠叶岂有壮时?诸位皆捐命于国、舍生报效,我又安忍你等爵命绝于顷刻?一世富贵,易甚,诸位谁若有患生计,罪在朕躬!累世富贵,难哉,门徒不守,更当责谁?”
“至尊用心良苦,臣等感激肺腑!”
众人听到这话后,便又都纷纷避席而起,作拜回应道。
“舐犊之情,人皆难免。于公若终究不忍子弟流于江湖,此夜便可引归户中。”
李泰又望着于谨,口中微笑说道。
于谨听到这话后忙不迭免冠顿首,深拜说道:“臣多谢主上厚爱,孽子触于国法,已经不容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