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嘉德殿会议正式召开
孔氏自然是要被放过的,人家祖宗给力,大家要靠着人家的祖宗扯下来的大旗混日子,所以不管什么事情,孔氏都要被放过。
而且从时间和距离上来看,孔氏确实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
虽然其他今文学派家族也都是同一种状态,但是只有孔氏能让脑袋发热眼睛发红的古文学派恢复理智,面对其他家族,古文学派就是纯粹的野兽了。
以野兽的心境,向今文学派发起爆破,不死不休。
另一个例外是弘农杨氏,这个家族是刘备主动提出要另类对待的。
刘备认为应该对待杨氏稍微宽和一点,不要一棒子打死,先把杨家人带到雒阳进行审讯,然后彻查杨氏内部,看看会不会出现什么违禁、造反相关的物品,之后再做定夺。
除了这两家,剩下的今文学派家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包括龙亢桓氏在内,被刘备从雒阳派遣军队一举擒拿,举族破灭,抵抗的全部杀死,被抓获的全部抓到雒阳来问罪,三族以内,无分男女老幼,全部都要被抓住,一个都没放过。
然后刘备还让自己的大将军府全面抓起对被问罪的家族的族产清点与整理工作。
整个擒拿抓获的行动并不算太复杂,雒阳精兵前往亲自执行任务,这些家族虽然规模大,也有抵抗的能力,奈何发力的时机并没有。
雒阳精兵抵达之后率先搞偷袭,破灭其家族,抓住主要人物,使得这些家族想要反抗都办不到,全部束手就擒,所有被抓获的家族都是如此,连抵抗都没有就被结果了。
当然了,有些家族名望不错,地方上有人想要求情,被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还有些门生弟子,大抵是思念这些家族的恩德,或者是想要按照旧例获取一波名望,觉得这是大有可为的事情。
比如北海安丘郎氏家族的门生弟子一百余人就在郎氏家族被擒获押送雒阳的过程中前来劫掠。
他们穿戴简单的装备,对押送军队发起偷袭,寄希望于突然袭击能够让押送军队猝不及防,从而成功劫掠。
结果当然是被执行任务的雒阳精兵全部解决掉。
他们和正规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正规军的一轮反击他们都挡不住,大部分被杀,还有一些被抓了活口,然后一顿大记忆恢复术,活口就都交代了。
根据这些活口的线索上报雒阳,刘备得知以后,派遣将领带着精兵赶赴当地,对这些敢于攻击官军的“反贼”发起进攻。
这是最直接的造反,所以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剿灭叛逆,夷灭三族。
为此,北海国、济阴郡两个郡还发生了一些地方上的不满与恐慌,一些家族向南逃跑之类的事情也有发生,似乎是恐惧被雒阳朝廷诛连。
总之这一波的行动还是影响很大的,地方上的长官对此事也是看法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官面上的任务没有一个对雒阳朝廷的行动说三道四。
就算是青州牧刘虞,面对刘备派人去北海国执行任务的事情也没有任何行动,任由雒阳精兵在北海国内办事,他全程不参与,只是正常处理公务,还抽个空带着太史慈等人奔赴东莱郡剿水匪。
他们都知道,这不单单是刘备一个人的愤怒,也是整个古文学派的愤怒,是目前主掌雒阳城内权柄的一群人的怒火。
这群人的怒火一旦爆发,如果不发泄干净,是很不妙的。
今文学派这一手刺杀的棋走的实在是太臭了,直接触犯了整个官场的最高禁忌,所以在刘备发泄怒火的时候,甭管地方官员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敢表露出来。
眼下,他们都在期盼着刘备尽快把怒火发泄完毕,好让他们过几天安生日子。
好在刘备也没有打算这一波把天下搞乱,所以派去的人也是很讲规矩的,并未闹出什么乱子,也就是下手凶狠了一些,对地方上的震慑凶狠了一些。
雒阳精兵奔赴冀州、青州、兖州、豫州、益州等地办事的同时,也是在同步增强雒阳朝廷于地方上的威信和震慑力。
这两样东西从河东危机之后,就逐渐下降,到刘宏去世、雒阳政变之后,雒阳朝廷对地方的威信和震慑力下降到了冰点。
随着刘备征讨袁术、袁绍,雒阳朝廷的威信和震慑力又逐步回升,到刘备解决了冀州、幽州之乱并且完成一次成功的北伐之后,这种震慑力以刘备本人为核心,开始剧烈膨胀。
而这一次,雒阳朝廷整体对今文学派的政治清算则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这种震慑力给膨胀到了每一个被涉及到的州。
那些传家一百年二百年的大家族在雒阳朝廷的铁拳轰击下不堪一击的模样被很多家族看在了眼里,他们原本以为雒阳朝廷对付他们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可现在,他们发现他们错了。
只要雒阳朝廷还在,就没有强龙不压地头蛇这种说法,只是强龙考虑的事情太多,办事需要顾及成本和影响。
可是你一旦触碰了朝廷的底线,让朝廷不再顾忌成本和影响……
它的铁拳会迅速从天而降,让你从三维立体变成二维平面,让你体会到什么叫降维打击。
这里是汉帝国,不是欧洲,以一个家族的力量对抗一个国家的力量,还是想多了。
所以在整个剿杀过程中,那些想要帮今文学派阀阅家族们办点事情的周边亲近家族遭到了一波铁拳轰击之后,其他的士人、豪强家族就纷纷噤声,一声不吭,眼睁睁看着雒阳精兵的行动。
他们或许也是很久没有体会到来自中央朝廷的武力威慑了,也不曾领会过军事强人的超强威慑力,更不曾在军事强人的领导下生活。
所以,他们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但是他们的适应力都很强,很快就习惯了,意识到刘备这位军事强人的不同凡响。
正如刘备所计划的,以正当名义在古文学派的支持下收拾今文学派阀阅家族的同时,也是在同步增长自己的威信和雒阳朝廷的威慑力。
这一次行动过后,朝廷政令在地方上的通行效率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这次飞跃,会为第一次度田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第一次度田行动之前,嘉德殿会议的召开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对今文学派阀阅家族的清算行动持续到七月份,嘉德殿会议的全部准备已经完成了,就等着卢植和刘备这对师徒宣布召开会议了。
等他们终于从清算行动中抽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建安元年的七月二十日了,古文学派主导的嘉德殿会议终于要召开了。
这一次嘉德殿会议不单单是古文学派的诸多阀阅家族和二流、三流家族的代表人们参加,刘备还做主,从三万太学生中挑选出三百名代表一起参加,主要是旁听,做个见证。
所以七月二十二日,会议正式召开的时候,嘉德殿内热闹非凡。
因为主要核心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商议完毕了,这场公开大会的性质比较类似于新闻发布会,面对三百太学生代表和诸多二三流士人家族的代表,刘备作为会议主持人,将之前大家一起商议通过的内容全部公布出来。
和今文学派大搞谶纬迷信活动不同,古文学派执政的核心理念是孔子的理念——敬鬼神而远之。
主打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敬鬼神”,在朝廷政治生活中“远之”。
日子是人的日子,鬼神超脱于人世间,不食人间烟火,不参与人间纷争,所以重大政治事项的决策,还是离他们远远的。
平日里我们祭祀他们,祈求平安保佑,安抚他们,与他们和谐友好相处,主打一个井水不犯河水。
关键的问题上,还是人来拿主意,不能把责任都推给鬼神。
《费氏易》传承家族的代表者和《周官礼》传承家族的代表者相继发言,从各自家族的家传学问中拿出观点,佐证刘备的意见。
他们认为祭祀是最重要的,占卜也好,谶纬传言也好,多少都有点问题。
甚至在刘备的巧妙设计下,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很特别的观点。
比如——人和鬼神之间的交流很是困难,双方言语不通,鬼神的一些意见人往往不能理解,强行解释,反而会引发灾难。
所以干脆就不要把重大事项的决策归咎于鬼神。
鬼神没有犯错,但是人无法理解鬼神的用意,错误的理解了鬼神的意思,结果犯了错,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却不怪罪犯错的人,反过来怪罪鬼神,这是让鬼神感到不快的事情。
鬼神一旦感到不快,可能会为此降下更多的灾难惩戒人间,人间会为此遭受更多的灾害,过去的很多灾难或许都是源自于此。
为了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可能犯错的事情上,干脆就不要再问鬼神,人自己拿主意,自己承担责任。
做对了奖励,做错了惩戒,把奖惩局限在人间,不要牵扯到鬼神之间,和他们保持距离,以免惹怒了他们,遭到更多的灾祸,
这就要求朝廷的执政团队,四辅臣啊,大将军和三公啊之类的头面人物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对此,刘备提出了自己的八字真言。
【欲登高位,需承其重】
刘备把这八个字说了出来,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孔氏自然是要被放过的,人家祖宗给力,大家要靠着人家的祖宗扯下来的大旗混日子,所以不管什么事情,孔氏都要被放过。
而且从时间和距离上来看,孔氏确实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
虽然其他今文学派家族也都是同一种状态,但是只有孔氏能让脑袋发热眼睛发红的古文学派恢复理智,面对其他家族,古文学派就是纯粹的野兽了。
以野兽的心境,向今文学派发起爆破,不死不休。
另一个例外是弘农杨氏,这个家族是刘备主动提出要另类对待的。
刘备认为应该对待杨氏稍微宽和一点,不要一棒子打死,先把杨家人带到雒阳进行审讯,然后彻查杨氏内部,看看会不会出现什么违禁、造反相关的物品,之后再做定夺。
除了这两家,剩下的今文学派家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包括龙亢桓氏在内,被刘备从雒阳派遣军队一举擒拿,举族破灭,抵抗的全部杀死,被抓获的全部抓到雒阳来问罪,三族以内,无分男女老幼,全部都要被抓住,一个都没放过。
然后刘备还让自己的大将军府全面抓起对被问罪的家族的族产清点与整理工作。
整个擒拿抓获的行动并不算太复杂,雒阳精兵前往亲自执行任务,这些家族虽然规模大,也有抵抗的能力,奈何发力的时机并没有。
雒阳精兵抵达之后率先搞偷袭,破灭其家族,抓住主要人物,使得这些家族想要反抗都办不到,全部束手就擒,所有被抓获的家族都是如此,连抵抗都没有就被结果了。
当然了,有些家族名望不错,地方上有人想要求情,被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还有些门生弟子,大抵是思念这些家族的恩德,或者是想要按照旧例获取一波名望,觉得这是大有可为的事情。
比如北海安丘郎氏家族的门生弟子一百余人就在郎氏家族被擒获押送雒阳的过程中前来劫掠。
他们穿戴简单的装备,对押送军队发起偷袭,寄希望于突然袭击能够让押送军队猝不及防,从而成功劫掠。
结果当然是被执行任务的雒阳精兵全部解决掉。
他们和正规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正规军的一轮反击他们都挡不住,大部分被杀,还有一些被抓了活口,然后一顿大记忆恢复术,活口就都交代了。
根据这些活口的线索上报雒阳,刘备得知以后,派遣将领带着精兵赶赴当地,对这些敢于攻击官军的“反贼”发起进攻。
这是最直接的造反,所以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剿灭叛逆,夷灭三族。
为此,北海国、济阴郡两个郡还发生了一些地方上的不满与恐慌,一些家族向南逃跑之类的事情也有发生,似乎是恐惧被雒阳朝廷诛连。
总之这一波的行动还是影响很大的,地方上的长官对此事也是看法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官面上的任务没有一个对雒阳朝廷的行动说三道四。
就算是青州牧刘虞,面对刘备派人去北海国执行任务的事情也没有任何行动,任由雒阳精兵在北海国内办事,他全程不参与,只是正常处理公务,还抽个空带着太史慈等人奔赴东莱郡剿水匪。
他们都知道,这不单单是刘备一个人的愤怒,也是整个古文学派的愤怒,是目前主掌雒阳城内权柄的一群人的怒火。
这群人的怒火一旦爆发,如果不发泄干净,是很不妙的。
今文学派这一手刺杀的棋走的实在是太臭了,直接触犯了整个官场的最高禁忌,所以在刘备发泄怒火的时候,甭管地方官员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敢表露出来。
眼下,他们都在期盼着刘备尽快把怒火发泄完毕,好让他们过几天安生日子。
好在刘备也没有打算这一波把天下搞乱,所以派去的人也是很讲规矩的,并未闹出什么乱子,也就是下手凶狠了一些,对地方上的震慑凶狠了一些。
雒阳精兵奔赴冀州、青州、兖州、豫州、益州等地办事的同时,也是在同步增强雒阳朝廷于地方上的威信和震慑力。
这两样东西从河东危机之后,就逐渐下降,到刘宏去世、雒阳政变之后,雒阳朝廷对地方的威信和震慑力下降到了冰点。
随着刘备征讨袁术、袁绍,雒阳朝廷的威信和震慑力又逐步回升,到刘备解决了冀州、幽州之乱并且完成一次成功的北伐之后,这种震慑力以刘备本人为核心,开始剧烈膨胀。
而这一次,雒阳朝廷整体对今文学派的政治清算则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这种震慑力给膨胀到了每一个被涉及到的州。
那些传家一百年二百年的大家族在雒阳朝廷的铁拳轰击下不堪一击的模样被很多家族看在了眼里,他们原本以为雒阳朝廷对付他们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可现在,他们发现他们错了。
只要雒阳朝廷还在,就没有强龙不压地头蛇这种说法,只是强龙考虑的事情太多,办事需要顾及成本和影响。
可是你一旦触碰了朝廷的底线,让朝廷不再顾忌成本和影响……
它的铁拳会迅速从天而降,让你从三维立体变成二维平面,让你体会到什么叫降维打击。
这里是汉帝国,不是欧洲,以一个家族的力量对抗一个国家的力量,还是想多了。
所以在整个剿杀过程中,那些想要帮今文学派阀阅家族们办点事情的周边亲近家族遭到了一波铁拳轰击之后,其他的士人、豪强家族就纷纷噤声,一声不吭,眼睁睁看着雒阳精兵的行动。
他们或许也是很久没有体会到来自中央朝廷的武力威慑了,也不曾领会过军事强人的超强威慑力,更不曾在军事强人的领导下生活。
所以,他们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但是他们的适应力都很强,很快就习惯了,意识到刘备这位军事强人的不同凡响。
正如刘备所计划的,以正当名义在古文学派的支持下收拾今文学派阀阅家族的同时,也是在同步增长自己的威信和雒阳朝廷的威慑力。
这一次行动过后,朝廷政令在地方上的通行效率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这次飞跃,会为第一次度田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第一次度田行动之前,嘉德殿会议的召开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对今文学派阀阅家族的清算行动持续到七月份,嘉德殿会议的全部准备已经完成了,就等着卢植和刘备这对师徒宣布召开会议了。
等他们终于从清算行动中抽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建安元年的七月二十日了,古文学派主导的嘉德殿会议终于要召开了。
这一次嘉德殿会议不单单是古文学派的诸多阀阅家族和二流、三流家族的代表人们参加,刘备还做主,从三万太学生中挑选出三百名代表一起参加,主要是旁听,做个见证。
所以七月二十二日,会议正式召开的时候,嘉德殿内热闹非凡。
因为主要核心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商议完毕了,这场公开大会的性质比较类似于新闻发布会,面对三百太学生代表和诸多二三流士人家族的代表,刘备作为会议主持人,将之前大家一起商议通过的内容全部公布出来。
和今文学派大搞谶纬迷信活动不同,古文学派执政的核心理念是孔子的理念——敬鬼神而远之。
主打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敬鬼神”,在朝廷政治生活中“远之”。
日子是人的日子,鬼神超脱于人世间,不食人间烟火,不参与人间纷争,所以重大政治事项的决策,还是离他们远远的。
平日里我们祭祀他们,祈求平安保佑,安抚他们,与他们和谐友好相处,主打一个井水不犯河水。
关键的问题上,还是人来拿主意,不能把责任都推给鬼神。
《费氏易》传承家族的代表者和《周官礼》传承家族的代表者相继发言,从各自家族的家传学问中拿出观点,佐证刘备的意见。
他们认为祭祀是最重要的,占卜也好,谶纬传言也好,多少都有点问题。
甚至在刘备的巧妙设计下,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很特别的观点。
比如——人和鬼神之间的交流很是困难,双方言语不通,鬼神的一些意见人往往不能理解,强行解释,反而会引发灾难。
所以干脆就不要把重大事项的决策归咎于鬼神。
鬼神没有犯错,但是人无法理解鬼神的用意,错误的理解了鬼神的意思,结果犯了错,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却不怪罪犯错的人,反过来怪罪鬼神,这是让鬼神感到不快的事情。
鬼神一旦感到不快,可能会为此降下更多的灾难惩戒人间,人间会为此遭受更多的灾害,过去的很多灾难或许都是源自于此。
为了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可能犯错的事情上,干脆就不要再问鬼神,人自己拿主意,自己承担责任。
做对了奖励,做错了惩戒,把奖惩局限在人间,不要牵扯到鬼神之间,和他们保持距离,以免惹怒了他们,遭到更多的灾祸,
这就要求朝廷的执政团队,四辅臣啊,大将军和三公啊之类的头面人物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对此,刘备提出了自己的八字真言。
【欲登高位,需承其重】
刘备把这八个字说了出来,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