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关羽是忠诚的
关羽想了想,觉得郭嘉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早些时候,他们还在凉州的时候,他曾听刘备说过一句话。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所有的军事,都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而所有的政治,也将以军事作为最终解决的依据。
也因此明智的统治者会为了明确而有利的政治目的而动用军事力量,否则,就叫穷兵黩武。
刘备建设江南军区、动用大军南下收拾黄巾军,所为的把江南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是为了人口、土地、税收、资源。
或者说,是为了发展,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才会动用军事,而不是为了军事而军事。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关羽就觉得郭嘉所说的有点道理。
山越遍布整个扬州大半区域,江南地区每个郡几乎都有山越的活动踪迹,要是摆出一副只会攻打不会谈判的形象,让山越贼人为之绝望,那要打多少仗?要多少年的功夫才能解决掉他们?
目前来看,汉军最有效的攻击方式就是猛火油罐给老子烧,那这样打下去的话,难不成到最后要用猛火油罐把整个江南烧一遍?
那需要多少猛火油?
朝廷能供应的起吗?
汉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若是此时就对山越摆出一副赶尽杀绝的姿态,虽然能震慑宵小,但无疑会为之后的政治行动增添大量的成本。
刘备对他说过,限奴行动发起之前,天下事务还是三分政治七分军事,但是限奴行动发起之后,他就要全面过度到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了。
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战略威慑力,把这种威慑力发挥到极致,不到必要时刻,不使用武力,就算使用武力,也要有的放矢,精确打击。
这样做不仅省钱,也能无形中扩大威慑力的额度。
威名起来之后,就不能总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了,暴力是手段,但不是目的。
成熟的统治者要谨慎使用暴力,所以上来就对丹阳山越使用最终手段,对刘备的事业来说很是不利。
把黄巾军干掉,打黄巾,不打山越,以此进行震慑于示好,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明智的山越领导者应该会知道自己的选择并不多。
关羽是忠诚的,是绝对忠诚的,他是很愿意为刘备的事业着想的。
他一贯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刘备的事业比起来,是要退居二线的,刘备的事业最重要,在此之下才是他的功劳。
刘备不仅是他的大佬,是他的引路人,是他的恩人,还是一手改变了他本该悲惨的命运的人,更是传授他必要知识、引导他成长的导师。
几个重要的关键点迭在一起,便让关羽觉得刘备的利益始终是自己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事情,而自己的功劳并不算最重要的。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这个关节,并且认为郭嘉的所思所想也是在为长远考虑,很是认同郭嘉的观点。
如果这小子一直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关羽觉得与他长期合作下去,倒也不是什么不能考虑的事情。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会支持你,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和那些山越贼人谈判?”
“过了年节之后吧,年节的时候,咱们应该大操大办把酒啊肉啊全都拿出来,围绕着贼人的巢穴,咱们欢庆年节,喝酒吃肉,极尽欢欣,最好欢乐的声音连贼人都能听到,吃肉的香气,也能让贼人闻到,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储备是多么的丰厚。”
郭嘉拿起酒杯,一口把里头还有些温温的酒喝干,然后露出一脸坏笑。
关羽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
一群被围困的人,被围困的十分痛苦且物资短缺的人,如果发现围困自己的人能够喝酒吃肉欢欣鼓舞的庆祝年节,那么,他们的内心会发生何种微妙的变化呢?
且不说黄巾,山越那边又会怎么想呢?
关羽常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这个之前看起来不太顺眼的小白脸现在看上去越来越顺眼了。
他莫名的觉得这个小白脸的身上有几分刘备年轻时的风采,当年,刘备也是屡屡在这样的时刻使出妙计,带着他们用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成果。
决定了计策之后,关羽就吩咐下去,接下来几天也不打仗了,除了维持日常戒备和训练之外,大家都要为之后建安五年的年节展开庆祝。
中央汉军在食物供给方面从来都是非常稳妥的,粮食供应方面从不拉跨,一日三顿,两干一稀,从来不会少了士兵的。
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们的饮食相对简单,主要以粮食和下饭菜为主,大锅煮饭,大锅炒菜,搁点油水,基本上就能满足士兵们的需求了。
肉类和蔬果类较少,三天吃一次是比较正常的频率,指望天天吃,就算刘备花得起那个钱,物资供应速度也跟不上。
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伙食标准会提高,会加大肉类等蛋白质食物的供给,也会增加油料供给,让士兵增加能量储备。
粮食方面刘备是从来不缺的,蔬果比较珍贵种植起来难度较大,供应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也根据计划,划归一部分区域专门种植蔬果来提供给朝廷、军队使用。
朝廷和军队方面都有专门的蔬果供应计划。
肉食方面相对简单。
凉州、幽州和并州三个大型畜牧区域,有总数超过七百万的牛羊马的牲畜正在蓄养之中,基本上汉军肉食供给的绝大部分就来源于此。
朝廷需要的时候,就会下令给三州之地,让他们挑选肥硕牛羊运送到雒阳进行宰杀,然后提供给军队。
若是有向南的行军任务,则采取就地宰杀、用盐腌制或者风干的方式,采用草原上储存肉类的方式来提升肉类的储存期限,而不执着于鲜肉。
鲜肉口感当然好,但是一者牛羊等牲畜南下路途较远,怕它们在路上掉膘,二来鲜肉储存起来比较麻烦,腌制肉和风干肉则有较长的储存期限,不容易腐败,以目前不缺盐的态势来看,这种方式是成本较低的优秀存储方式。
另一方面,刘备在集体农庄内部也执行了一个家庭牲畜蓄养计划,安排集体农庄集中力量饲养一些家禽牲畜,比如鸡鸭鹅猪之类的,尤其是猪,等朝廷需要的时候,就专门集中采购。
汉代,生猪养殖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且已经出现了圈养生猪的方式,只不过圈养的位置有点尴尬,一般把猪养在厕所的旁边。
不过养猪的饲料倒不是奥利给,主要是水生的浮萍和水藻,再辅以药苗和厨房的残余,基本上人吃剩下来有什么东西,就会给猪吃。
当然了,此时此刻也已经出现了阉猪技术,不过传播比较慢,还不是很普遍,只有个别地区有阉割技术,大部分地区没有,所以猪肉就不是很好吃,口感也不是很嫩。
刘备掌权之后,对此作了一些改变。
关羽想了想,觉得郭嘉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早些时候,他们还在凉州的时候,他曾听刘备说过一句话。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所有的军事,都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而所有的政治,也将以军事作为最终解决的依据。
也因此明智的统治者会为了明确而有利的政治目的而动用军事力量,否则,就叫穷兵黩武。
刘备建设江南军区、动用大军南下收拾黄巾军,所为的把江南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是为了人口、土地、税收、资源。
或者说,是为了发展,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才会动用军事,而不是为了军事而军事。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关羽就觉得郭嘉所说的有点道理。
山越遍布整个扬州大半区域,江南地区每个郡几乎都有山越的活动踪迹,要是摆出一副只会攻打不会谈判的形象,让山越贼人为之绝望,那要打多少仗?要多少年的功夫才能解决掉他们?
目前来看,汉军最有效的攻击方式就是猛火油罐给老子烧,那这样打下去的话,难不成到最后要用猛火油罐把整个江南烧一遍?
那需要多少猛火油?
朝廷能供应的起吗?
汉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若是此时就对山越摆出一副赶尽杀绝的姿态,虽然能震慑宵小,但无疑会为之后的政治行动增添大量的成本。
刘备对他说过,限奴行动发起之前,天下事务还是三分政治七分军事,但是限奴行动发起之后,他就要全面过度到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了。
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战略威慑力,把这种威慑力发挥到极致,不到必要时刻,不使用武力,就算使用武力,也要有的放矢,精确打击。
这样做不仅省钱,也能无形中扩大威慑力的额度。
威名起来之后,就不能总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了,暴力是手段,但不是目的。
成熟的统治者要谨慎使用暴力,所以上来就对丹阳山越使用最终手段,对刘备的事业来说很是不利。
把黄巾军干掉,打黄巾,不打山越,以此进行震慑于示好,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明智的山越领导者应该会知道自己的选择并不多。
关羽是忠诚的,是绝对忠诚的,他是很愿意为刘备的事业着想的。
他一贯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刘备的事业比起来,是要退居二线的,刘备的事业最重要,在此之下才是他的功劳。
刘备不仅是他的大佬,是他的引路人,是他的恩人,还是一手改变了他本该悲惨的命运的人,更是传授他必要知识、引导他成长的导师。
几个重要的关键点迭在一起,便让关羽觉得刘备的利益始终是自己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事情,而自己的功劳并不算最重要的。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这个关节,并且认为郭嘉的所思所想也是在为长远考虑,很是认同郭嘉的观点。
如果这小子一直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关羽觉得与他长期合作下去,倒也不是什么不能考虑的事情。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会支持你,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和那些山越贼人谈判?”
“过了年节之后吧,年节的时候,咱们应该大操大办把酒啊肉啊全都拿出来,围绕着贼人的巢穴,咱们欢庆年节,喝酒吃肉,极尽欢欣,最好欢乐的声音连贼人都能听到,吃肉的香气,也能让贼人闻到,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储备是多么的丰厚。”
郭嘉拿起酒杯,一口把里头还有些温温的酒喝干,然后露出一脸坏笑。
关羽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
一群被围困的人,被围困的十分痛苦且物资短缺的人,如果发现围困自己的人能够喝酒吃肉欢欣鼓舞的庆祝年节,那么,他们的内心会发生何种微妙的变化呢?
且不说黄巾,山越那边又会怎么想呢?
关羽常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这个之前看起来不太顺眼的小白脸现在看上去越来越顺眼了。
他莫名的觉得这个小白脸的身上有几分刘备年轻时的风采,当年,刘备也是屡屡在这样的时刻使出妙计,带着他们用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成果。
决定了计策之后,关羽就吩咐下去,接下来几天也不打仗了,除了维持日常戒备和训练之外,大家都要为之后建安五年的年节展开庆祝。
中央汉军在食物供给方面从来都是非常稳妥的,粮食供应方面从不拉跨,一日三顿,两干一稀,从来不会少了士兵的。
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们的饮食相对简单,主要以粮食和下饭菜为主,大锅煮饭,大锅炒菜,搁点油水,基本上就能满足士兵们的需求了。
肉类和蔬果类较少,三天吃一次是比较正常的频率,指望天天吃,就算刘备花得起那个钱,物资供应速度也跟不上。
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伙食标准会提高,会加大肉类等蛋白质食物的供给,也会增加油料供给,让士兵增加能量储备。
粮食方面刘备是从来不缺的,蔬果比较珍贵种植起来难度较大,供应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也根据计划,划归一部分区域专门种植蔬果来提供给朝廷、军队使用。
朝廷和军队方面都有专门的蔬果供应计划。
肉食方面相对简单。
凉州、幽州和并州三个大型畜牧区域,有总数超过七百万的牛羊马的牲畜正在蓄养之中,基本上汉军肉食供给的绝大部分就来源于此。
朝廷需要的时候,就会下令给三州之地,让他们挑选肥硕牛羊运送到雒阳进行宰杀,然后提供给军队。
若是有向南的行军任务,则采取就地宰杀、用盐腌制或者风干的方式,采用草原上储存肉类的方式来提升肉类的储存期限,而不执着于鲜肉。
鲜肉口感当然好,但是一者牛羊等牲畜南下路途较远,怕它们在路上掉膘,二来鲜肉储存起来比较麻烦,腌制肉和风干肉则有较长的储存期限,不容易腐败,以目前不缺盐的态势来看,这种方式是成本较低的优秀存储方式。
另一方面,刘备在集体农庄内部也执行了一个家庭牲畜蓄养计划,安排集体农庄集中力量饲养一些家禽牲畜,比如鸡鸭鹅猪之类的,尤其是猪,等朝廷需要的时候,就专门集中采购。
汉代,生猪养殖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且已经出现了圈养生猪的方式,只不过圈养的位置有点尴尬,一般把猪养在厕所的旁边。
不过养猪的饲料倒不是奥利给,主要是水生的浮萍和水藻,再辅以药苗和厨房的残余,基本上人吃剩下来有什么东西,就会给猪吃。
当然了,此时此刻也已经出现了阉猪技术,不过传播比较慢,还不是很普遍,只有个别地区有阉割技术,大部分地区没有,所以猪肉就不是很好吃,口感也不是很嫩。
刘备掌权之后,对此作了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