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靠在柴房的四壁,木板有些陈旧,长了一点不明物体,沾上了一层白色粘稠液。四周皆是阴森森的,柴木滑落声音尤其诡异,“嘎…”
大门有三重锁,一层木锁、二层石锁、最后三层铁锁,就连窗户都被铁链围绕住了。任何一束光都无法缩进去,几位婢女、下人在外边虚声仗势,驻守在锁链的几边。四、五人轮流来看守,多次重复而以此类推。倘若有人经过,下人就昂起头来,目视着前方佯装格外认真的样子。
几位比较高等的婢女,则偷偷提来了一箱干食。人群一旦散去,却又像失了魂。添了几分懒散,驻守的下人低头讨论着。旁边小憩的,便暗坐在附近树底下,抬手捶着膝盖,抱怨个不停,一旦有风吹草动,下人都能迅速接收到。
皓府内,白玉瑾接收到方守卫的情报即刻回信——已经接收,即刻回城。
白玉瑾亲自将纸条焚烧,望着灰尘落向地板。
顿了数秒,白玉瑾提笔启信,方守卫在门口探守,传向飞信鸽,停滞在窗边,淡淡道:“笼中被囚禁之鸟,有朝一日,定会自由翱翔。”
“‘金蝉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天色已晚,夜幕即将来临,黎明的背后便是转折……”白玉瑾随同信鸽的目光望去,不久,它逐渐消失在眼前黑暗的地方。
方守卫将情报吞入嘴中咀嚼,几分钟过后,守卫行过握拳礼,淡淡道:“医圣寻过主上,正是药方之事。而皇帝有急事商议,定是关于两国交界关系的缓和,其中产生歧义,两者之间无法抉择,方才召回公子。”
“北侯国已是强扭之躯,无需拔刀筹备劳逸,便可败下阵地……”方守卫再次补充,而后者瞬间明白,白玉瑾再次重复问题,凭靠直觉斗胆猜测。
“何事无法抉择?”白玉瑾瞬间拔起刃剑,守卫向前剃过纱布,他缓缓接过擦拭着短剑,仿佛能够瞬间刺入脏器,一片绝望。
目光毫无波澜可言,思考片刻,斜望向半米处的梅花植盆,仔细道:“北侯国如今腐烂不堪,举手皆可打败。陛下可是在忧心考虑否要攻破城都,还是继续联姻,停滞在当前状态。这事过后再同陛下详谈,此地人多眼杂属实不合适。北侯国地势凶险,而此时地利、人和皆不占,天时便成了最后的机会,我们可以降低最后的伤害,再详谈或许苍生会有一线生机,北侯国也不至于消失在地图中。”
突然画风转变,白公子却像是切换成另外的人格,瞬间激昂不少。
“此次宴会是否更换地点了,所闻罗袂公主命不久矣,当真?”白玉瑾右手掌拍响桌面,神情满是怒火,似乎眼底涌动了一层滋润的白光。语调却是分外清晰可听,给别人些许忧患、马虎、暴躁不堪的错觉:“徐初玙定死于我刀刃中,白府中的人命,我必定将其施暴之人一一代还,如今证据在手,定能将其推翻。方守卫,记得守好老地方,可别让证人跑了。”
白玉瑾朝方守卫斜眼望去,被衣裳遮住的食指又朝西方向抖了抖。
门窗已然被掀开,由里及外的微光向府内穿过,顺着窗户直照向白公子,视线一顿迷离几分,白玉瑾眼角突然锐利起来,往前抬几步,佯装若无其事,轻笑般将床尾之灯燃起火光。
“啊?”方守卫脑袋一转,望向白玉瑾的方向,即墙壁挂坠的画册,亮光恰好垂直落入壁面,守卫顿了半秒,立刻反应过来:“哦,我知道,七公子放心,北侯国的有些贵族人,定是必死无疑。”
白玉瑾抬头,道:“好”
一幅被囚禁的猛虎,四面八方皆是铁柱而外边站立的生物在巡视着。随后附近的木屋囚禁着被要挟的证人,而外边有人在盯着。在窗外仅能看到壁上的影子,画中的内容一概不知,方守卫收尽眼底。
“仍是有几分恐慌,”白玉瑾假意出声,待过了几秒,有些意图地朝方守卫提醒:“重复一遍,莫忘了。”
方守卫点头回复:“偏西方,木房。”
白玉瑾刻意没有完全透露出全部内容,仅暴露了地点,“口供呢,多加防范,以备意外或不时之需。”
“刀刃已藏好,”方守卫拉长声量,进而又低了好几度音调,假意贴在白玉瑾耳边,唇角嘟嘟囔囔,未曾停止:“不妙,需得出城。”
白玉瑾细声道:“前去找人替我打掩护,不允许任何人进府内,半时辰后即刻启程前往南炎,万万不可惊动任何人……”
方守卫跪下,“是,王丞相确是送了一群香阁的妓女,近些日,恐是无法逍遥快活了。”
“嗯,”白玉瑾轻咳几下,以玩弄的语气接连道:“今晚我要休息了,守好门窗……”
方守卫意犹未尽的说:“是,我定不让任何人打扰七公子、、、”
话落,外面没了动静,似乎临阵脱逃了。
白玉瑾突然沉默,而旁边烛灯熄灭,随后人影闪过。方守卫不久才反应过来,沿着笔墨握住刀剑,直至影子离开,方守卫深呼口气,才叹为观止。
外面窗户反射的人影飘去了,不久影子没了,偷听之人便示意离开了。
“唉,世间赢者称帝,败者赔偿。”方守卫低头,又佩服般开口:“七公子睿智,卑职很是佩服!”
白玉瑾神色微动,盯着纸条:敌国朝廷纠纷战乱,罗袂公主已命不由己,徐安王欲尽快同南炎联烟,二国已协商。
半时辰已过,白玉瑾迅速收拾即刻秘密赶往南炎,携带两名将士,身着白丁便衣,行事低调且动作小心。
路途漫漫,当白玉瑾离开北侯国交界处时,终是寻得块净地,他换入一身淡青色衣裳,颇有贵公子风范,腰间缀落玉佩,直至沿途赶往南炎的城楼。
眼前景象十分宏伟,城墙偌高,牢固又结实。于南居正中央,高耸建筑坠入云端,雾气飘荡,一列列士兵持剑守。多年以来历尽沧桑,却仍是无法褪尽曾经的辉煌历史。
不加装饰的城墙,隐隐约约淡出 “南炎” 由于时间之沉淀,似乎添过了几层薄薄的灰烬,其字眼笔画看着好像有些迷迷糊糊的。
已是黄昏,远边的山脉逐渐深黑。
几位婢女奉令驻守在柴门外,足足守了半个时辰,除了观察旧柴房里面是否有动静以外,她们在没一搭地闲聊着。
众所周知,长春宫罗袂公主禁锢白丁,一般夜晚总会派遣较为贴身的侍女来探况。由于公主想要禁锢别人,奴婢受主子任务要保证所囚之人并未逃跑。因此,每至黄昏就会派遣值得信任的婢女甚至宫中看管人、奶娘等等……
“这婢女又犯何罪了?惹得罗袂公主如此激怒,公主虽然喜怒无常,尽管十分暴躁,可、、可很少私自动刑,仅是口中毒舌了少许,尽管如此,公主还是有些怜悯之心的。”
另一位看守的婢女,面露苦色,附在她耳边:“听说这位婢女名唤秋露,对主尤其忠贞,只是……却,却认错了主,失了忠心,赤诚之心转换到别的主人了。罗袂公主尤其讨厌背叛,属实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憎恨了那位秋露的新主,估计那位新主命悬一线了。”
“啊?”左边的婢女不解,竖起耳朵,她轻声细语的问道:“敢问秋露背叛了何人?”
“禁言…禁言,”旁边的婢女沉默了数十秒,她摇摇头,寒毛悚起来,胆子瞬间缩了回去,“秋露背后的主人是不良之臣,并且和罗袂公主有一定血缘牵连甚至曾同住过,属于表堂关系。” 她摇头,扫了扫四周,似乎有些恐慌和害怕,嘴巴瞬间闭得严严实实的。
而宫中的殿下甚多,可唯独能摊上曾经同居过关系也只有仅仅几位——五殿下和二殿下。三人在宫中自幼成长,二殿下性格温和且待人有礼,而五殿下生性爽朗、有主见却很是马虎。后来五殿下的生母遭陷害,玖不再友善了,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关系逐步疏离和破灭。
玖襁褓时,珍妃却早已失去了皇上的恩宠。朝廷地位愈有愈无,全靠珍妃的脸色及行为。
玖孩提时,因沉迷于武术,时常被母亲教育。珍妃希望玖通晓国事,并且夺袭政权、掌理政权。于是,自幼起玖被逼着学国务脱离一切爱好,玖却未曾反抗过。
行加冠礼时,玖的生母被赐死。珍妃爱慕虚荣、自尊心强且攀比欲十分重,自诞下皇子时就想着助玖袭夺皇位。总是嚣张的姿态,宫中众多妃子早已痛恨不及,玖加冠礼时被其他官职捉住把柄,珍妃疑似通叛他国,珍妃曾多次暴露国土地理环境和具体军事机密。
多日后,数百名将军奉命全力搜寻静安宫,在珍妃床榻下如蚂蚁般渺小的破洞搜寻到通北侯国的证据。原来榻后面是宫殿的外侧,外边设置了机关和穴道,一位金钗之年的女仆。因常年遭珍妃赐刑、罚、仗,而且还派遣戏子多次羞辱了女仆,起初娟子仅是静安宫端茶倒水的婢女。夜晚之时,珍妃半夜销毁证据,风吹雨打,叛变暗信因风飞过了窗外,珍妃急忙前去寻找。机缘巧合意外被娟子找到了,娟子知晓过后隐瞒下来,后来调戏婢女的戏子却发现了。
戏子将暗信偷去交给珍妃,戏子在夜晚偷偷潜入婢女的憩房中,打算玩乐几番。却意外撞破了秘密,珍妃令人奉命威胁娟子严禁将此事传出,珍妃才平息了恐惧感。珍妃以全族人的性命威胁娟子,当着她的面前将姐妹拔刀、割脸,全部都杀害了。
珍妃说:“这是你不听话的后果,如今也仅是下马威,且还你一次提醒。你身后家族的人,人命忧天,你可要好好掂量。我可听不得别的怨言,刀剑无情,如果够呆巧,任凭我差使,也才能把握好分寸,饶过你身后家人不死。”
最后,娟子一家人全被珍妃杀害。娟子痛恨不已却又实在无能为力,当初她掏出所有证据,只求珍妃一死,还家族此世之清白。珍妃被毒死,娟子跳河自尽。
因此,五殿下越发堕落。二殿下依旧温润如玉,两位殿下皆有能力掌管政务。只是,五殿下同二殿下的风评简直差了十条街道,逐渐遗传了珍妃嚣张跋扈的本性,而陛下未曾正眼瞧过玖。
而玖更加痛恨北侯国了,逐渐闯入叛国之路。
左边的婢女呆滞在原地,嗓子开始发颤:“五、五……殿下?”她小心的试探道,似乎下一秒脑袋就要掉地上了。右边的婢女不敢再说,轻轻点头,瞬间乖张了不少。
“我听说啊,罗袂公主危在旦夕了,身子越发虚弱……整个屋子都是寒气,着实可怕。”
“罗袂公主常年服药,身体虚弱属实正常,”她顿了顿,扫望四周无人之后,“而且你没发现吗,咱家主子在刻意服药。身骨子弱是一点,其二刻意补坏药,其三遭人袭击……”
“真的假的,”陪同者很是震惊,瞳孔稍稍扩大,“虽是如此,罗袂公主的病怏怏状态可不似假的,生生一介大活人。怎能把自己伪装得如变态一般,属实太邪乎了。”
“事实便是如此。”
“皆属谣言,你我虽然为下人,好歹也是先公主的陪童。”
“若不是先公主意外夭折,你我不至于没有先生上课。”
“口出狂言,”另一位下人出来反驳,名为宽武,他扭曲当代世间对先公主的认知,愤怒不已,“她不过是白氏的长女,南炎是瞎了眼吗?竟把敌国的女儿当做公主,简直是可耻,怪不得如今的社会如此腐败。”
“胡言乱语什么,你这斯奴才……”
“可耻的是你才对,你们真是无知的可恨。”
“白氏一族不过是驻扎在北侯国的走狗,你们整日口中的白公子不过是质子。当年的案件另有隐情,陛下却不管不顾,”话说到此处,宽武突然有些担忧,停了几秒,他又面向旧柴房砸起石头,圆润石子被宽武捡了一颗又一颗,“徒有皇帝之名,却不行皇帝之事……亲人视如棋子,内忧外患却不管不顾,暮年未到而壮心早无……”
“而如今整块南炎朝廷,一大堆北侯国的血脉都是叛徒。”
北侯国?走狗和叛徒?内讧?
“你、你…你在说什么?”她白了一眼,不甚在意,“你个外地贼。”
“给我闭嘴!!”
不久,刚好闪来了一群人影,视线闯进了她的眼里。随后不断往柴房靠近,正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脚步来势汹汹,氛围的气压瞬间降了好几度。
那位口出狂言的男子早已逃跑,还被一群人追了过去。左边的婢女拍了拍另侧的驻守人,整个身体变得严肃起来,闪过一丝心虚和害怕。
“啊、”她惊呼一声,摸了摸鼻端,察觉到旁边的同友一直拽着自己,大摇大摆地说:“怎的了,看着漆黑的天空,望出鬼来了。”
同行之人没有声音了,她转过头来,只见和刚才谈话的婢女跪在了原地。另一个婢女瞬间僵住了,直接当场昏迷过去。直至她被拍醒在现场,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罗袂公主往日贴身婢女在右边往来,领着一群下人朝向旧柴门来势汹汹地走过,后边的女仆挽着木棒,而情绪不太正常。
娇菊儿领头,险些动手。直接大怒,菊儿容忍压低情绪,且深知罗袂公主叮嘱过奴婢没有惩罚的特权。她干瞪了好眼,不敢私自动刑,斥责几句之后,就使用了公主授予的独有特权——扣俸禄。
两个婢女瞬间僵在原地。
大门有三重锁,一层木锁、二层石锁、最后三层铁锁,就连窗户都被铁链围绕住了。任何一束光都无法缩进去,几位婢女、下人在外边虚声仗势,驻守在锁链的几边。四、五人轮流来看守,多次重复而以此类推。倘若有人经过,下人就昂起头来,目视着前方佯装格外认真的样子。
几位比较高等的婢女,则偷偷提来了一箱干食。人群一旦散去,却又像失了魂。添了几分懒散,驻守的下人低头讨论着。旁边小憩的,便暗坐在附近树底下,抬手捶着膝盖,抱怨个不停,一旦有风吹草动,下人都能迅速接收到。
皓府内,白玉瑾接收到方守卫的情报即刻回信——已经接收,即刻回城。
白玉瑾亲自将纸条焚烧,望着灰尘落向地板。
顿了数秒,白玉瑾提笔启信,方守卫在门口探守,传向飞信鸽,停滞在窗边,淡淡道:“笼中被囚禁之鸟,有朝一日,定会自由翱翔。”
“‘金蝉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天色已晚,夜幕即将来临,黎明的背后便是转折……”白玉瑾随同信鸽的目光望去,不久,它逐渐消失在眼前黑暗的地方。
方守卫将情报吞入嘴中咀嚼,几分钟过后,守卫行过握拳礼,淡淡道:“医圣寻过主上,正是药方之事。而皇帝有急事商议,定是关于两国交界关系的缓和,其中产生歧义,两者之间无法抉择,方才召回公子。”
“北侯国已是强扭之躯,无需拔刀筹备劳逸,便可败下阵地……”方守卫再次补充,而后者瞬间明白,白玉瑾再次重复问题,凭靠直觉斗胆猜测。
“何事无法抉择?”白玉瑾瞬间拔起刃剑,守卫向前剃过纱布,他缓缓接过擦拭着短剑,仿佛能够瞬间刺入脏器,一片绝望。
目光毫无波澜可言,思考片刻,斜望向半米处的梅花植盆,仔细道:“北侯国如今腐烂不堪,举手皆可打败。陛下可是在忧心考虑否要攻破城都,还是继续联姻,停滞在当前状态。这事过后再同陛下详谈,此地人多眼杂属实不合适。北侯国地势凶险,而此时地利、人和皆不占,天时便成了最后的机会,我们可以降低最后的伤害,再详谈或许苍生会有一线生机,北侯国也不至于消失在地图中。”
突然画风转变,白公子却像是切换成另外的人格,瞬间激昂不少。
“此次宴会是否更换地点了,所闻罗袂公主命不久矣,当真?”白玉瑾右手掌拍响桌面,神情满是怒火,似乎眼底涌动了一层滋润的白光。语调却是分外清晰可听,给别人些许忧患、马虎、暴躁不堪的错觉:“徐初玙定死于我刀刃中,白府中的人命,我必定将其施暴之人一一代还,如今证据在手,定能将其推翻。方守卫,记得守好老地方,可别让证人跑了。”
白玉瑾朝方守卫斜眼望去,被衣裳遮住的食指又朝西方向抖了抖。
门窗已然被掀开,由里及外的微光向府内穿过,顺着窗户直照向白公子,视线一顿迷离几分,白玉瑾眼角突然锐利起来,往前抬几步,佯装若无其事,轻笑般将床尾之灯燃起火光。
“啊?”方守卫脑袋一转,望向白玉瑾的方向,即墙壁挂坠的画册,亮光恰好垂直落入壁面,守卫顿了半秒,立刻反应过来:“哦,我知道,七公子放心,北侯国的有些贵族人,定是必死无疑。”
白玉瑾抬头,道:“好”
一幅被囚禁的猛虎,四面八方皆是铁柱而外边站立的生物在巡视着。随后附近的木屋囚禁着被要挟的证人,而外边有人在盯着。在窗外仅能看到壁上的影子,画中的内容一概不知,方守卫收尽眼底。
“仍是有几分恐慌,”白玉瑾假意出声,待过了几秒,有些意图地朝方守卫提醒:“重复一遍,莫忘了。”
方守卫点头回复:“偏西方,木房。”
白玉瑾刻意没有完全透露出全部内容,仅暴露了地点,“口供呢,多加防范,以备意外或不时之需。”
“刀刃已藏好,”方守卫拉长声量,进而又低了好几度音调,假意贴在白玉瑾耳边,唇角嘟嘟囔囔,未曾停止:“不妙,需得出城。”
白玉瑾细声道:“前去找人替我打掩护,不允许任何人进府内,半时辰后即刻启程前往南炎,万万不可惊动任何人……”
方守卫跪下,“是,王丞相确是送了一群香阁的妓女,近些日,恐是无法逍遥快活了。”
“嗯,”白玉瑾轻咳几下,以玩弄的语气接连道:“今晚我要休息了,守好门窗……”
方守卫意犹未尽的说:“是,我定不让任何人打扰七公子、、、”
话落,外面没了动静,似乎临阵脱逃了。
白玉瑾突然沉默,而旁边烛灯熄灭,随后人影闪过。方守卫不久才反应过来,沿着笔墨握住刀剑,直至影子离开,方守卫深呼口气,才叹为观止。
外面窗户反射的人影飘去了,不久影子没了,偷听之人便示意离开了。
“唉,世间赢者称帝,败者赔偿。”方守卫低头,又佩服般开口:“七公子睿智,卑职很是佩服!”
白玉瑾神色微动,盯着纸条:敌国朝廷纠纷战乱,罗袂公主已命不由己,徐安王欲尽快同南炎联烟,二国已协商。
半时辰已过,白玉瑾迅速收拾即刻秘密赶往南炎,携带两名将士,身着白丁便衣,行事低调且动作小心。
路途漫漫,当白玉瑾离开北侯国交界处时,终是寻得块净地,他换入一身淡青色衣裳,颇有贵公子风范,腰间缀落玉佩,直至沿途赶往南炎的城楼。
眼前景象十分宏伟,城墙偌高,牢固又结实。于南居正中央,高耸建筑坠入云端,雾气飘荡,一列列士兵持剑守。多年以来历尽沧桑,却仍是无法褪尽曾经的辉煌历史。
不加装饰的城墙,隐隐约约淡出 “南炎” 由于时间之沉淀,似乎添过了几层薄薄的灰烬,其字眼笔画看着好像有些迷迷糊糊的。
已是黄昏,远边的山脉逐渐深黑。
几位婢女奉令驻守在柴门外,足足守了半个时辰,除了观察旧柴房里面是否有动静以外,她们在没一搭地闲聊着。
众所周知,长春宫罗袂公主禁锢白丁,一般夜晚总会派遣较为贴身的侍女来探况。由于公主想要禁锢别人,奴婢受主子任务要保证所囚之人并未逃跑。因此,每至黄昏就会派遣值得信任的婢女甚至宫中看管人、奶娘等等……
“这婢女又犯何罪了?惹得罗袂公主如此激怒,公主虽然喜怒无常,尽管十分暴躁,可、、可很少私自动刑,仅是口中毒舌了少许,尽管如此,公主还是有些怜悯之心的。”
另一位看守的婢女,面露苦色,附在她耳边:“听说这位婢女名唤秋露,对主尤其忠贞,只是……却,却认错了主,失了忠心,赤诚之心转换到别的主人了。罗袂公主尤其讨厌背叛,属实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憎恨了那位秋露的新主,估计那位新主命悬一线了。”
“啊?”左边的婢女不解,竖起耳朵,她轻声细语的问道:“敢问秋露背叛了何人?”
“禁言…禁言,”旁边的婢女沉默了数十秒,她摇摇头,寒毛悚起来,胆子瞬间缩了回去,“秋露背后的主人是不良之臣,并且和罗袂公主有一定血缘牵连甚至曾同住过,属于表堂关系。” 她摇头,扫了扫四周,似乎有些恐慌和害怕,嘴巴瞬间闭得严严实实的。
而宫中的殿下甚多,可唯独能摊上曾经同居过关系也只有仅仅几位——五殿下和二殿下。三人在宫中自幼成长,二殿下性格温和且待人有礼,而五殿下生性爽朗、有主见却很是马虎。后来五殿下的生母遭陷害,玖不再友善了,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关系逐步疏离和破灭。
玖襁褓时,珍妃却早已失去了皇上的恩宠。朝廷地位愈有愈无,全靠珍妃的脸色及行为。
玖孩提时,因沉迷于武术,时常被母亲教育。珍妃希望玖通晓国事,并且夺袭政权、掌理政权。于是,自幼起玖被逼着学国务脱离一切爱好,玖却未曾反抗过。
行加冠礼时,玖的生母被赐死。珍妃爱慕虚荣、自尊心强且攀比欲十分重,自诞下皇子时就想着助玖袭夺皇位。总是嚣张的姿态,宫中众多妃子早已痛恨不及,玖加冠礼时被其他官职捉住把柄,珍妃疑似通叛他国,珍妃曾多次暴露国土地理环境和具体军事机密。
多日后,数百名将军奉命全力搜寻静安宫,在珍妃床榻下如蚂蚁般渺小的破洞搜寻到通北侯国的证据。原来榻后面是宫殿的外侧,外边设置了机关和穴道,一位金钗之年的女仆。因常年遭珍妃赐刑、罚、仗,而且还派遣戏子多次羞辱了女仆,起初娟子仅是静安宫端茶倒水的婢女。夜晚之时,珍妃半夜销毁证据,风吹雨打,叛变暗信因风飞过了窗外,珍妃急忙前去寻找。机缘巧合意外被娟子找到了,娟子知晓过后隐瞒下来,后来调戏婢女的戏子却发现了。
戏子将暗信偷去交给珍妃,戏子在夜晚偷偷潜入婢女的憩房中,打算玩乐几番。却意外撞破了秘密,珍妃令人奉命威胁娟子严禁将此事传出,珍妃才平息了恐惧感。珍妃以全族人的性命威胁娟子,当着她的面前将姐妹拔刀、割脸,全部都杀害了。
珍妃说:“这是你不听话的后果,如今也仅是下马威,且还你一次提醒。你身后家族的人,人命忧天,你可要好好掂量。我可听不得别的怨言,刀剑无情,如果够呆巧,任凭我差使,也才能把握好分寸,饶过你身后家人不死。”
最后,娟子一家人全被珍妃杀害。娟子痛恨不已却又实在无能为力,当初她掏出所有证据,只求珍妃一死,还家族此世之清白。珍妃被毒死,娟子跳河自尽。
因此,五殿下越发堕落。二殿下依旧温润如玉,两位殿下皆有能力掌管政务。只是,五殿下同二殿下的风评简直差了十条街道,逐渐遗传了珍妃嚣张跋扈的本性,而陛下未曾正眼瞧过玖。
而玖更加痛恨北侯国了,逐渐闯入叛国之路。
左边的婢女呆滞在原地,嗓子开始发颤:“五、五……殿下?”她小心的试探道,似乎下一秒脑袋就要掉地上了。右边的婢女不敢再说,轻轻点头,瞬间乖张了不少。
“我听说啊,罗袂公主危在旦夕了,身子越发虚弱……整个屋子都是寒气,着实可怕。”
“罗袂公主常年服药,身体虚弱属实正常,”她顿了顿,扫望四周无人之后,“而且你没发现吗,咱家主子在刻意服药。身骨子弱是一点,其二刻意补坏药,其三遭人袭击……”
“真的假的,”陪同者很是震惊,瞳孔稍稍扩大,“虽是如此,罗袂公主的病怏怏状态可不似假的,生生一介大活人。怎能把自己伪装得如变态一般,属实太邪乎了。”
“事实便是如此。”
“皆属谣言,你我虽然为下人,好歹也是先公主的陪童。”
“若不是先公主意外夭折,你我不至于没有先生上课。”
“口出狂言,”另一位下人出来反驳,名为宽武,他扭曲当代世间对先公主的认知,愤怒不已,“她不过是白氏的长女,南炎是瞎了眼吗?竟把敌国的女儿当做公主,简直是可耻,怪不得如今的社会如此腐败。”
“胡言乱语什么,你这斯奴才……”
“可耻的是你才对,你们真是无知的可恨。”
“白氏一族不过是驻扎在北侯国的走狗,你们整日口中的白公子不过是质子。当年的案件另有隐情,陛下却不管不顾,”话说到此处,宽武突然有些担忧,停了几秒,他又面向旧柴房砸起石头,圆润石子被宽武捡了一颗又一颗,“徒有皇帝之名,却不行皇帝之事……亲人视如棋子,内忧外患却不管不顾,暮年未到而壮心早无……”
“而如今整块南炎朝廷,一大堆北侯国的血脉都是叛徒。”
北侯国?走狗和叛徒?内讧?
“你、你…你在说什么?”她白了一眼,不甚在意,“你个外地贼。”
“给我闭嘴!!”
不久,刚好闪来了一群人影,视线闯进了她的眼里。随后不断往柴房靠近,正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脚步来势汹汹,氛围的气压瞬间降了好几度。
那位口出狂言的男子早已逃跑,还被一群人追了过去。左边的婢女拍了拍另侧的驻守人,整个身体变得严肃起来,闪过一丝心虚和害怕。
“啊、”她惊呼一声,摸了摸鼻端,察觉到旁边的同友一直拽着自己,大摇大摆地说:“怎的了,看着漆黑的天空,望出鬼来了。”
同行之人没有声音了,她转过头来,只见和刚才谈话的婢女跪在了原地。另一个婢女瞬间僵住了,直接当场昏迷过去。直至她被拍醒在现场,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罗袂公主往日贴身婢女在右边往来,领着一群下人朝向旧柴门来势汹汹地走过,后边的女仆挽着木棒,而情绪不太正常。
娇菊儿领头,险些动手。直接大怒,菊儿容忍压低情绪,且深知罗袂公主叮嘱过奴婢没有惩罚的特权。她干瞪了好眼,不敢私自动刑,斥责几句之后,就使用了公主授予的独有特权——扣俸禄。
两个婢女瞬间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