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火被扑灭,露出那张烧毁了一半的脸,一侧依然平淡无奇,另一侧已经烧到血肉焦黑。
玉婵脑海中嗡嗡作响,仿佛瞬间游离到世界之外,人群叫喊声都逐渐远去。那张脸,分明是前世纵火的那个男人。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在梦中没有清醒。明明祠堂中没有洒油的痕迹,厨娘也仍留在晓园,也另派了人盯着那人,却还是起了火,而前世的纵火犯,却成了今世的受害者。
一定,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不该是这样的。
监视那男人的小厮看了全程,同楼骏成禀报:“当时这位正在香案前边,刚点着了手里的香要敬拜,忽而全身上下一齐烧起来,赶不及别的动作,已经成了一团火。”
玉婵问:“那香是上完了没上完?”
小厮偏头想了想:“回小姐话,只是刚燃着,并没敬上。”
闹了这么一场事故,信神佛的开始念经,怕鬼神的都作揖磕头。中元节出这种事,难免令人多想。
楼骏成思索着尽快结束祭祖的事儿,让各自散了以免再生事,遂交待玉闵玉婵先带着伤者返程,若是脚程快,或许还有的治。
玉闵本想着别叫玉婵再见那伤躯,那副惨状实在可怖。可玉婵执意要再去查看查看,他想着玉婵向来不是软弱的人,便也没再说什么。
回城的路上,玉婵与初云乘一辆车,玉闵带人同伤者乘了另一辆车。
玉婵取出帕子端看,里边裹了几块粗盐粒大小的焦糖色物。
初云没亲眼见到人烧起来的景象,此时仍有心思好奇,凑近到玉婵身边,眨巴着眼睛看那几个细小的东西。
半晌过后,二人同时抬起头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松香。”
-
楼家的祭祖一团糟,可寻常百姓的中元节仍十分热闹。
夜幕降临,贯通青州城的荆湖里漂流着无数灯火,明灭间映成了一条星河。
荆湖名叫湖,实则是条长河,东西向贯穿整座城池。青州历来有中元节晚上放河灯的习俗,荆湖便是这一天最热闹的地方。
女子将竹篮里的三盏河灯依次点燃,轻轻放进了流淌的河水中。河灯不算大,甚至有些简陋,有一盏还没漂远便熄了,她连忙起身,想要捞起那盏已经进了水的河灯,却怎么也够不到。
这时一盏精美的河灯却递到了她面前,玉婵淡淡笑着,手中举着河灯。
“用这一盏吧。”
女子抬头看她许久,还是接了过来。
玉婵同她并肩蹲在河畔,女子仔仔细细看着河灯,一只手描画着灯盏上画着的一朵粉荷。
女子轻声道:“真美呀。”
玉婵取出火折子,帮她点燃了灯芯。“是放给亲人的吧?”
“也许是吧。”她整理好河灯,极轻柔地放到水上,目光也随着一同远去。
“希望河灯能去到你思念的地方。”
女子收回目光,脸上不再有方才的柔和,冷冷地说道:“大小姐和园内传的一样心善呢。”
玉婵听她变了语气,知道她猜到了来意,也不再言其他:“你是晓园厨娘月姑。”
月姑开门见山:“大小姐同我一个奴仆有什么话说。”
玉婵也不再绕圈:“今日祖祠烧死的那个男人,听说同你有些渊源。”
“我不认识他,他认不认识我,这便不干我的事了。”
“带他回城的一路上,他叫了一路的‘月姑’,没撑到大夫来便咽气了。”
月姑眼睛没眨一下,眼眸映着的数点灯光却在摇动。她还是先前的语气:“这也一样不干我的事。”
玉婵定定看着她的眼睛,有许多读不懂说不出的话藏在里面。但玉婵只是说:“路上小心。”
月姑挎起竹篮,沿着湖畔小路走了,再没有分给荆湖一眼。
玉婵又蹲了下来,双手托腮望着涌流的江火若有所思。
她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起身朝两侧看去,匆匆地寻找着,然而却并无所获,有些无措地回望河面。
一盏金粉描文竹的河灯遮住了她的视线,修长的手指稳稳地托着灯盏。
玉婵顺着手一点点看去,流云纹绣,天水碧衫,长身玉立。
他还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是酸楚,是悔恨,是羞愧,统统扼住了她的口鼻,让她喘不上气,让她动不了身。
越皎朗声笑道:“送姑娘的。夜已深了,恐怕也再没有现成的灯卖了。”
玉婵竭力克制自己的哭腔,佯作轻松:“多谢公子慷慨解困。”
多谢你,谢你前世,更谢你今生。
她接过金竹河灯,细心点燃。越皎伸手替她护着兴起的微风。
火光辉映下的河灯更显得精美非常,在泛起清波的河面上缓缓汇入星海。二人立在河畔,衣袂飘摇,如同九天银河之畔的两束闲云。
玉婵回过神来的时候,越皎已经不见了。星星点点之间哪盏才是自己放出的呢?她几乎要疑心方才又是梦境。
她记得,前世第一次见越皎,是回京之后,而如今却在青州遇到了他。她本该困惑惊疑,但如今分明全部是庆幸。
第二日,玉婵起了个大早,这一宿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索性起身做些什么。
她想不通的事情很多,譬如月姑没道理也没机会谋杀那男人,再譬如与越皎不同寻常的相遇。
她摇摇头,将越皎的事先埋进心底,眼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月姑二人的事,也许她仍对楼家有谋害的想法。
初云匆忙推门进来,带来一个令玉婵意想不到的消息。
“可听得真切吗?真是这么说的?”
初云肯定地说道:“许多人都听到了,绝对没错。”
原来有这么个缘故。玉婵揉了揉额头,吩咐初云带管家娘子来问话,她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了。
三日后。
厨房里一早来了掌事娘子,吩咐月姑备些东西,只说是供给一个不打紧的死人,叫她自己挑几样看得过眼的就是。
忙完一样又一样活计,直到午后,月姑才提着食盒迈进东院偏房。屋内上上下下挂了许多白布,不见有一个人来,显得十分孤寂。她将食盒里的几样糕点和瓜果摆放整齐,依次供奉在堂前。
“不祭拜一下吗?我带来了酒。”玉婵从初云手中接过酒壶,斟了两盅,一左一右摆在供品旁边。
月姑整理好食盒,像是早就预料到了玉婵的到来,反倒端起玉婵放置在一侧的酒盅一饮而尽。
“他被烧得十分难看,你不肯见他也好。”玉婵又把酒斟满。
“这两日我同先前的管家聊了几次,她向我引荐了一位牙婆,说年纪老了些,但晓园内许多女使杂役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人家都叫她‘李拐婆’。”
听到这个名字,月姑显然有些激动,没有先前的云淡风轻。
玉婵接着说:“我特意见了见‘李拐婆’,她如今倒过得舒服,置了庄子,洗手不做人牙子了,所以闲来同我讲了桩旧闻。”
“说从前有户人家养了只百灵鸟,歌喉动听,十分伶俐,常常有人扔几个铜板逗它唱歌,也有人询问这鸟卖不卖。百灵鸟的主人不停地比价,总觉得吃亏,他想一旦把鸟卖给别人,虽一时得了钱,但就断了每天投来的几个铜板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带来一只麻雀。麻雀不会唱歌,性格也呆板,但麻雀的主人说这是只会生钱的鸟,它生的每一枚蛋里都有一颗金子。百灵鸟的主人十分心动,连忙问能不能用百灵鸟换他的麻雀。
“那人倒十分痛快,只是除了百灵鸟还另外要加一些价钱。百灵鸟的主人咬牙拿出来所有积蓄凑足了钱给他,很快二人便成交了。从此麻雀养在了百灵鸟的笼子里,百灵鸟却不知跟那人流浪到了哪里,再也没有人听到过它的歌声。”
月姑听得很入神,就着一杯酒讥笑道:“真是荒唐。”笑着笑着,两行泪滑进了嘴角。
也许是酒劲起来,月姑双臂撑在桌案上,勉力支持着颤抖的身体。长长的沉默之后,终于开口。
“我在楼家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奴仆,若不是再次遇到他,我想此后半生也会一直安分地当个家奴,直到老死病死。
“七岁那年,我被人打晕了送到李拐婆那里,此后便是学着干活。什么都学,劈柴、做饭、缝纫、梳头,一次做不好便要挨打,胳膊大腿,哪里刺疼便朝哪里下手,这样的日子直到第二年被楼家买走才结束。
“临从李拐婆那里走的时候,那个恶婆子给我收拾好了包裹,然后把真相告诉了我。原来是我的亲生父母用我换了一个男孩回去,只因为家里有男丁才能一直分得宗族的一份财产。
“女娃嘛,总有泼出去的一天,李拐婆说这是他们卖掉我时说的。她问我记不记得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人,那便是我父母看中的那个男孩。那时我觉得好笑,只在一年前见过一面的人,谁会记得长什么样子。
“可是也真奇怪。小姐你知道吗?我们都是沙子一样不起眼的人,竟会因年少的一次照面,一眼认出二十几年后的人。没有多讲一句话,就是认出了彼此。”
月姑似乎在讲别人的故事,连回忆时的感叹和疑问都如此平淡,不禁使玉婵想起那男人一样平淡的脸。
玉婵静静听着,不时地为她添满酒杯。
“那是去年中元节的事了。我被派去祖祠帮工,却见到了前来祭祖的他。听他说,父亲死前只留下一句遗嘱,便是告诫他不可怠慢祭祖大事。其实,不过是要他别忘了跟本家讨一口饭吃罢了。
“只是这个人的确呆板,不知道我恨极了他,也不知道我一直在利用他。我其实想好了要一把火烧掉楼家和那座祠堂,他也一句话没问傻傻地答应了。
“从前在一次宴会上伺候的时候,我旁听了一出戏,正演到《狸猫换太子》。
“我后来想了许久,一直不明白为何我的父母却是用太子换狸猫。再后来我明白了,只是我以为自己是太子,其实我是那只猫。
“人们不会因为同样的血而爱人,割不断的不是血脉,是贪念。世人都是一样。”
玉婵回想起前世月姑在马车上对她说的话。
马车上缄默的月姑和眼前陈诉的月姑重叠到一起,迸发出无尽悲戚。
“凡事弄得太过清楚,又有什么用呢?”
玉婵脑海中嗡嗡作响,仿佛瞬间游离到世界之外,人群叫喊声都逐渐远去。那张脸,分明是前世纵火的那个男人。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在梦中没有清醒。明明祠堂中没有洒油的痕迹,厨娘也仍留在晓园,也另派了人盯着那人,却还是起了火,而前世的纵火犯,却成了今世的受害者。
一定,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不该是这样的。
监视那男人的小厮看了全程,同楼骏成禀报:“当时这位正在香案前边,刚点着了手里的香要敬拜,忽而全身上下一齐烧起来,赶不及别的动作,已经成了一团火。”
玉婵问:“那香是上完了没上完?”
小厮偏头想了想:“回小姐话,只是刚燃着,并没敬上。”
闹了这么一场事故,信神佛的开始念经,怕鬼神的都作揖磕头。中元节出这种事,难免令人多想。
楼骏成思索着尽快结束祭祖的事儿,让各自散了以免再生事,遂交待玉闵玉婵先带着伤者返程,若是脚程快,或许还有的治。
玉闵本想着别叫玉婵再见那伤躯,那副惨状实在可怖。可玉婵执意要再去查看查看,他想着玉婵向来不是软弱的人,便也没再说什么。
回城的路上,玉婵与初云乘一辆车,玉闵带人同伤者乘了另一辆车。
玉婵取出帕子端看,里边裹了几块粗盐粒大小的焦糖色物。
初云没亲眼见到人烧起来的景象,此时仍有心思好奇,凑近到玉婵身边,眨巴着眼睛看那几个细小的东西。
半晌过后,二人同时抬起头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松香。”
-
楼家的祭祖一团糟,可寻常百姓的中元节仍十分热闹。
夜幕降临,贯通青州城的荆湖里漂流着无数灯火,明灭间映成了一条星河。
荆湖名叫湖,实则是条长河,东西向贯穿整座城池。青州历来有中元节晚上放河灯的习俗,荆湖便是这一天最热闹的地方。
女子将竹篮里的三盏河灯依次点燃,轻轻放进了流淌的河水中。河灯不算大,甚至有些简陋,有一盏还没漂远便熄了,她连忙起身,想要捞起那盏已经进了水的河灯,却怎么也够不到。
这时一盏精美的河灯却递到了她面前,玉婵淡淡笑着,手中举着河灯。
“用这一盏吧。”
女子抬头看她许久,还是接了过来。
玉婵同她并肩蹲在河畔,女子仔仔细细看着河灯,一只手描画着灯盏上画着的一朵粉荷。
女子轻声道:“真美呀。”
玉婵取出火折子,帮她点燃了灯芯。“是放给亲人的吧?”
“也许是吧。”她整理好河灯,极轻柔地放到水上,目光也随着一同远去。
“希望河灯能去到你思念的地方。”
女子收回目光,脸上不再有方才的柔和,冷冷地说道:“大小姐和园内传的一样心善呢。”
玉婵听她变了语气,知道她猜到了来意,也不再言其他:“你是晓园厨娘月姑。”
月姑开门见山:“大小姐同我一个奴仆有什么话说。”
玉婵也不再绕圈:“今日祖祠烧死的那个男人,听说同你有些渊源。”
“我不认识他,他认不认识我,这便不干我的事了。”
“带他回城的一路上,他叫了一路的‘月姑’,没撑到大夫来便咽气了。”
月姑眼睛没眨一下,眼眸映着的数点灯光却在摇动。她还是先前的语气:“这也一样不干我的事。”
玉婵定定看着她的眼睛,有许多读不懂说不出的话藏在里面。但玉婵只是说:“路上小心。”
月姑挎起竹篮,沿着湖畔小路走了,再没有分给荆湖一眼。
玉婵又蹲了下来,双手托腮望着涌流的江火若有所思。
她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起身朝两侧看去,匆匆地寻找着,然而却并无所获,有些无措地回望河面。
一盏金粉描文竹的河灯遮住了她的视线,修长的手指稳稳地托着灯盏。
玉婵顺着手一点点看去,流云纹绣,天水碧衫,长身玉立。
他还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是酸楚,是悔恨,是羞愧,统统扼住了她的口鼻,让她喘不上气,让她动不了身。
越皎朗声笑道:“送姑娘的。夜已深了,恐怕也再没有现成的灯卖了。”
玉婵竭力克制自己的哭腔,佯作轻松:“多谢公子慷慨解困。”
多谢你,谢你前世,更谢你今生。
她接过金竹河灯,细心点燃。越皎伸手替她护着兴起的微风。
火光辉映下的河灯更显得精美非常,在泛起清波的河面上缓缓汇入星海。二人立在河畔,衣袂飘摇,如同九天银河之畔的两束闲云。
玉婵回过神来的时候,越皎已经不见了。星星点点之间哪盏才是自己放出的呢?她几乎要疑心方才又是梦境。
她记得,前世第一次见越皎,是回京之后,而如今却在青州遇到了他。她本该困惑惊疑,但如今分明全部是庆幸。
第二日,玉婵起了个大早,这一宿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索性起身做些什么。
她想不通的事情很多,譬如月姑没道理也没机会谋杀那男人,再譬如与越皎不同寻常的相遇。
她摇摇头,将越皎的事先埋进心底,眼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月姑二人的事,也许她仍对楼家有谋害的想法。
初云匆忙推门进来,带来一个令玉婵意想不到的消息。
“可听得真切吗?真是这么说的?”
初云肯定地说道:“许多人都听到了,绝对没错。”
原来有这么个缘故。玉婵揉了揉额头,吩咐初云带管家娘子来问话,她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了。
三日后。
厨房里一早来了掌事娘子,吩咐月姑备些东西,只说是供给一个不打紧的死人,叫她自己挑几样看得过眼的就是。
忙完一样又一样活计,直到午后,月姑才提着食盒迈进东院偏房。屋内上上下下挂了许多白布,不见有一个人来,显得十分孤寂。她将食盒里的几样糕点和瓜果摆放整齐,依次供奉在堂前。
“不祭拜一下吗?我带来了酒。”玉婵从初云手中接过酒壶,斟了两盅,一左一右摆在供品旁边。
月姑整理好食盒,像是早就预料到了玉婵的到来,反倒端起玉婵放置在一侧的酒盅一饮而尽。
“他被烧得十分难看,你不肯见他也好。”玉婵又把酒斟满。
“这两日我同先前的管家聊了几次,她向我引荐了一位牙婆,说年纪老了些,但晓园内许多女使杂役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人家都叫她‘李拐婆’。”
听到这个名字,月姑显然有些激动,没有先前的云淡风轻。
玉婵接着说:“我特意见了见‘李拐婆’,她如今倒过得舒服,置了庄子,洗手不做人牙子了,所以闲来同我讲了桩旧闻。”
“说从前有户人家养了只百灵鸟,歌喉动听,十分伶俐,常常有人扔几个铜板逗它唱歌,也有人询问这鸟卖不卖。百灵鸟的主人不停地比价,总觉得吃亏,他想一旦把鸟卖给别人,虽一时得了钱,但就断了每天投来的几个铜板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带来一只麻雀。麻雀不会唱歌,性格也呆板,但麻雀的主人说这是只会生钱的鸟,它生的每一枚蛋里都有一颗金子。百灵鸟的主人十分心动,连忙问能不能用百灵鸟换他的麻雀。
“那人倒十分痛快,只是除了百灵鸟还另外要加一些价钱。百灵鸟的主人咬牙拿出来所有积蓄凑足了钱给他,很快二人便成交了。从此麻雀养在了百灵鸟的笼子里,百灵鸟却不知跟那人流浪到了哪里,再也没有人听到过它的歌声。”
月姑听得很入神,就着一杯酒讥笑道:“真是荒唐。”笑着笑着,两行泪滑进了嘴角。
也许是酒劲起来,月姑双臂撑在桌案上,勉力支持着颤抖的身体。长长的沉默之后,终于开口。
“我在楼家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奴仆,若不是再次遇到他,我想此后半生也会一直安分地当个家奴,直到老死病死。
“七岁那年,我被人打晕了送到李拐婆那里,此后便是学着干活。什么都学,劈柴、做饭、缝纫、梳头,一次做不好便要挨打,胳膊大腿,哪里刺疼便朝哪里下手,这样的日子直到第二年被楼家买走才结束。
“临从李拐婆那里走的时候,那个恶婆子给我收拾好了包裹,然后把真相告诉了我。原来是我的亲生父母用我换了一个男孩回去,只因为家里有男丁才能一直分得宗族的一份财产。
“女娃嘛,总有泼出去的一天,李拐婆说这是他们卖掉我时说的。她问我记不记得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人,那便是我父母看中的那个男孩。那时我觉得好笑,只在一年前见过一面的人,谁会记得长什么样子。
“可是也真奇怪。小姐你知道吗?我们都是沙子一样不起眼的人,竟会因年少的一次照面,一眼认出二十几年后的人。没有多讲一句话,就是认出了彼此。”
月姑似乎在讲别人的故事,连回忆时的感叹和疑问都如此平淡,不禁使玉婵想起那男人一样平淡的脸。
玉婵静静听着,不时地为她添满酒杯。
“那是去年中元节的事了。我被派去祖祠帮工,却见到了前来祭祖的他。听他说,父亲死前只留下一句遗嘱,便是告诫他不可怠慢祭祖大事。其实,不过是要他别忘了跟本家讨一口饭吃罢了。
“只是这个人的确呆板,不知道我恨极了他,也不知道我一直在利用他。我其实想好了要一把火烧掉楼家和那座祠堂,他也一句话没问傻傻地答应了。
“从前在一次宴会上伺候的时候,我旁听了一出戏,正演到《狸猫换太子》。
“我后来想了许久,一直不明白为何我的父母却是用太子换狸猫。再后来我明白了,只是我以为自己是太子,其实我是那只猫。
“人们不会因为同样的血而爱人,割不断的不是血脉,是贪念。世人都是一样。”
玉婵回想起前世月姑在马车上对她说的话。
马车上缄默的月姑和眼前陈诉的月姑重叠到一起,迸发出无尽悲戚。
“凡事弄得太过清楚,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