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细雨过后,古城入秋了。

    古城的秋景色彩斑斓,满街的梧桐树,渐次由绿变黄,继而落叶纷纷,往往一夜之间便能铺满全城的道路。

    清晨,环卫工人趁着薄雾便将落叶扫好,堆在马路边上,那是积攒了一整个夏天的养料,即将还给大地。

    平江中学的大门坐落在平江路上,学校因此得名,而它的后门则位于一条小巷之内,名为乌衣巷,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里。

    校园内部没有田径场,学生上体育课,尤其是足球、长跑一类的大运动课,需要借用一巷之隔的区体校运动场。

    那是一个很破旧的运动场,看台和座椅都是石砌的,缝隙里杂草丛生,跑道上铺的是黑色的煤渣,而非塑胶,很滑也很脏,跑起步来尘土漫天,因此区体校早已不再使用。

    男生热爱体育课,女生则相反。她们将运动鞋装进塑料袋,或提在手上,体育课开始便换上,而一旦到了自由活动时间便换下,一刻也不愿多穿,就好像那鞋子不是她们自己的一样。

    犹记得,那时候的旱冰场,上一个人脱下鞋子,马上就给下一个人穿,鞋子里又热又潮,味道更是一言难尽,那些女生倒是一点也不嫌弃。

    女生不爱上体育课,她们有B计划。

    事情是这样的——

    通常情况下,体育老师会让所有学生在校园内做完热身运动,然后安排分组活动。愿意打篮球或者乒乓球的留在原地,学校里有篮球架和乒乓球桌;而踢足球的则出后门,进入体育场。出后门意味着来到校外,有些胆子大的女生就趁此机会,偷偷溜出去了。

    不过,她们也不会走远,一般就是沿着乌衣巷闲逛,到了文庙便折返了。对她们来说,能在上课期间溜到校外去,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令其兴奋了。

    若想逛得久些,还有另外一个机会,就是晚自习开始前的那段时间。

    平江中学安排高中学生上晚自习,时间从六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九点。但学校放学一般是五点左右,中间的时间留给学生吃饭。有些住得近的就回家吃,到了时间再过来;住得远的则在学校食堂搭伙,吃完了回教室休息,等待晚自习开始。

    可谁会一直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呢?

    反正郑嘉嘉不会!

    某天傍晚,老郑拉着钱小添一起走出校门,走进了乌衣巷。

    “我没吃饭呢!”钱小添皱着眉头说道,“回来就没得吃了!”

    “还回来吃毛啊!”郑嘉嘉笑道,“我打听过了,今晚食堂的菜不行,没好吃的!”

    “为什么不行?”钱小添疑惑道,“平时还可以啊!”

    “大师傅生病了,没来上班!”郑嘉嘉答道。

    “他什么病?”钱小添好奇追问。

    “食物中毒!”郑嘉嘉摇着头回答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他这属于工伤!”

    钱小添想不通,一个食堂大师傅竟然能食物中毒,而且还是在学校!他都中毒了,这饭还能吃吗?

    “那我们怎么办,不吃了?”钱小添问道。

    “吃哎,不吃饭怎么行呢!”郑嘉嘉说着,将钱小添拉到一个小吃摊边上,“吃这个,我请!”

    那是一个炸年糕的摊子。摊主是个女人,背上背着个孩子。

    按道理讲,男生的一句“我请”,足以令周围的人顶礼膜拜。但此时,钱小添的注意力完全不在郑嘉嘉身上。因为在摊子的另一端,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罗珊?”钱小添叫道。

    听见有人叫自己,正在大快朵颐的罗珊连忙抬起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在确认呼叫者是钱小添后,罗珊报以一笑,但随即反应过来,伸手擦去了嘴角的一抹蘸酱。

    三人聚到一处。

    “你们也来吃啊?”罗珊率先开口,“这家挺好吃的,老板娘人也好。”说着,对女人背上的孩子招了招手。

    “唉,是啊!”钱小添作势叹道,“食堂大师傅生病了嘛,没的吃了!”

    “啊,他生病啦,什么时候?”罗珊反问道。

    “就今天啊,据说是食物中毒!”钱小添答道。

    “食物中毒,怎么可能?”罗珊闻言一脸懵,“我刚才还在食堂门口看见他的!”她随即看向郑嘉嘉。

    钱小添也回头看向郑嘉嘉,后者正在催促摊主往炸好的年糕上抹酱。

    见二人看向自己,郑嘉嘉连忙把手一摆:“哎呀,大师傅没事,是我想这口了,行了吧!”说着,将一把抹了十足蘸料的年糕递给钱小添,“喏,赶紧趁热,包你好吃!”

    他随后又看向罗珊:“你还要不要?我请!”

    “好啊!”罗珊欣然接受,“我要辣油哦,谢谢!”

    “不客气,My pleasure,pleasure!”郑嘉嘉操着纯正的中式英语回答道。

    那时候,一块钱可以买三串炸年糕。这东西刷上酱,味道鲜甜绝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几乎每个学校门口都有。

    吃过炸年糕,罗珊提议去文庙逛逛。

    “我请你们喝汽水吧,来而不往非礼也。”罗珊笑道。

    “好哎,正好消化消化。”郑嘉嘉摸摸肚子,爽快地答应了。

    钱小添觉得自己也应该请点什么:“那我,那——”

    不料,罗珊却冲他摆摆手:“哎呀,你不用啦,卷子的事我还没谢谢你呢。”但见钱小添仍有些坚持,便又续道,“要不然,你的留到下次请吧,刚好咱们有时间仔细研究一下,到底让你请什么。”

    罗珊的这番话着实“救”了郑嘉嘉。后者最怕你请我、我请你的客套,也不会处理那样的局面。

    平日里,我们很容易见到两个成年人为了谁来付账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扭打”在一起。郑嘉嘉觉得,应付那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丢下钱撒腿走人。

    “行啦,罗珊都发话了,今天允许你‘非礼’一次,你就从了吧!”郑嘉嘉说道,随即笑着跑开了。

    傍晚的乌衣巷华灯初上,周遭的居民楼里飘出炊烟,弥漫在巷子里,香气四溢。旧时王谢的深宅大院,果然变成如今的寻常人家了。

    罗珊沿着路牙一步一摇走在前面,郑嘉嘉兴奋地说着《古惑仔》里的桥段,钱小添走在他旁边,疑惑地看着对方用大拇指掏耳朵。

    “你不能用小拇指掏啊?”钱小添一脸嫌弃地望着郑嘉嘉,仿佛在看一个智障,“小心把耳朵掏大了,下雨天脑子进水哦。”

    这时,前面的罗珊突然转过身来,对钱小添说道:“他那是学陈浩南呢!”

    “哟,你也知道陈浩南啊?”郑嘉嘉一脸兴奋。

    “知道啊!”罗珊笑道,“我们班的张鹏也用大拇指掏耳朵,上次还在老徐的化学课上展示他的‘纹身’,好像叫什么过肩龙,结果被老徐逮到了。”

    “啊,那个甩子,老徐的课也敢放肆!”郑嘉嘉一边摇头一边叹道,“那后来怎么样啦,请家长了?”

    “没有。”罗珊摇摇头,“老徐给他讲了假纹身对皮肤的危害,还讲了纹过肩龙的人一般都要倒大霉,把他唬个半死,一下课就去厕所洗了。”

    “靠,果然是个甩子!”郑嘉嘉骂了一句,伸手拽了拽领口。

    几天后的那个周末,钱小添在郑嘉嘉家里通过VCD第一次见到了陈浩南。那些年,很多学校里的男生都是这样认识了铜锣湾的浩南哥,有些人将其视作偶像,甚至顶礼膜拜,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似乎是因为聊到了《古惑仔》,罗珊想到了一个话题,便问郑嘉嘉:“听说你们跟一班打架啦?”

    “你说的是哪次?”郑嘉嘉反问道。

    “还哪次?”罗珊听了直摇头,“看来你们是‘惯犯’啊!”

    “什么叫我们是惯犯?我们是受害者好吗,一班那帮人才是惯犯,每次踢球都照人踢!”郑嘉嘉奋力解释道。

    “也难怪,两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是容易起冲突!”罗珊说道。

    “也不是吧,你们和五班一起上就没问题啊!”郑嘉嘉道,“还是一班屁事多,拽得要死,成天要人供着,跟他们踢球像陪太子读书似的!”

    听了这个比喻,罗珊不禁一笑:“嗯嗯嗯,是是是,你们陪太子读书,劳苦功高,劳苦功高!”随即问钱小添,“你打架了吗?”

    钱小添摇摇头:“我不踢球,我是国球爱好者!国球一般打不起来,除非拍子脱手。”

    “那你脱手过吗?”罗珊继续追问。

    “脱过啊,”钱小添笑道,“经常脱手!”

    三人一路走一路笑,眼见到了文庙,“东南第一学”的牌坊已隐约可见。

    “咱们回去吧?”罗珊提议道,“今天有点累,实在走不动了。”

    “哦,好!”郑嘉嘉立刻回应道。

    钱小添却还有些意犹未尽,他不是本区的人,不常来文庙附近玩。

    “好在还有下次。”他在心里念道。

    三人刚一回头,恰好瞅见两个身穿同样校服的身影从人群中一闪而过。

    郑嘉嘉眼尖,加之认识的人多,一眼就辨认出来:“咦,那不是一班的刘志超和二班叶安贤吗,他们怎么来了?”

    罗珊狡黠一笑:“你是不是傻,这都没看出来?这不是很明显么,当然是有情况咯!”

    “哦——”郑嘉嘉拖了一个夸张的长音表示了解,“那怎么办,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这不太好吧?”钱小添有些迟疑,“马上不早了,晚自习要开始了。”

    “哦,你只是担心迟到,但其实你也想看,对不对?”郑嘉嘉一脸坏笑。

    这时,罗珊给出了一个坚定的意见:“走,去看看。万一他们忘记时间,我们也好提醒他们一下。”

    郑嘉嘉眯起眼睛看向她:“可你刚才还说累了?”

    罗珊嘿嘿一笑:“你不懂!”

章节目录

春风袅袅乌衣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白下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下生并收藏春风袅袅乌衣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