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城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
孟知爻一直珍藏的传位诏书不见了!
那道传位诏书是谢若玄御驾亲征前,交给孟知爻的,上面写了一旦谢若玄驾崩,皇位传给孟阔。
现在这道诏书不见了,十有八九是被人偷走了,而偷走这份传位诏书的,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大渊的舆论已经非常混乱了,如果这道传位诏书再公开,不敢想象局面会乱成什么样。
然而,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道诏书公开了。
公开后,群臣哗然,天下大乱。
没想到,竟是路宏博率先举起反旗,带兵包围了京城。京城驻军有十五万,跟随路宏博造反的,足足有八万人。为了直接拿下京城,他决定水攻干杀。
他开启了京城附近水脉的机关,引河水淹没京城,瞬间,古老的城池变成了一片汪洋。
传说中的水脉,并非镇守国运而建,而是为了毁灭一个国家。
这个秘密在大渊某个圈子不是秘密,除了谢若玄,有不少人知道。但是现在,这个秘密被彻底公开在大众视野里。路宏博不过开启一道机关,就淹没了整个京城。
瞬间,关于谢若玄的流言愈发喧嚣尘上。
本来他的身世就是不可言说的禁忌,现在舆论“翻车”了,那条“红鸾降,乱世起”的谶言,再次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
关于谢若玄上一世的布局,也有人猜了出来。传闻谢若玄曾找奇人异事,预测天时,定位龙脉。因此,他按照某种玄门之术修建了十八条水脉,本意是为了亡国。
完美符合了谶言的预告。
但是现在这个计划反噬到了他自己,水淹京城,被困住的,是谢若玄。一时间,没人声讨路宏博罔顾京城五十万人性命。
而更无人注意到,路宏博水淹京城,十分顺利,显然早有预谋。
北边地势较高,京中众人皆聚集在城北,营帐内,游望之正在与众臣商议要事。
游望之说:“现今京城形势危及,愿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目前土地面积不足以让我们这么多人生活,如果有不必要的物品,先丢进水里,不然实在太占地方。”
有副将反驳:“占地面积广的,多为大家辛苦积累的家产,游相这样说,恐怕大家不会听。”
游望之淡淡道:“如果不听,就让他们自己跳进水里,给大家腾地方。”
那副将瞬间不说话了。
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急,如果水位再上涨,只能牺牲一部分百姓了……
谢若玄和孟知爻在侍卫的护送下,来到了这里。游望之看见谢若玄,立即一惊,“皇上不是离京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原以为谢若玄和孟知爻离开了京城,安危无忧,最起码不用被困在这里缺衣少粮。
谢若玄说:“我们回京城后,叛军便包围了京城,来不及离开了。”
游望之顿了顿,说:“现在形势不太好,路宏博包围了京城,且京城大半被淹没,如果水位再涨下去,恐怕军民难以两全,幸好粮食倒还算充裕。”
谢若玄却道:“去验毒。”
游望之一愣,“什么?”
谢若玄说:“你去验验那些粮食有没有毒。”
他不信路宏博只是引水灌城,为了把他们困在这里几个月。造反的最终目的是登上皇位,谢若玄实在想不明白,路宏博既然谋反了,为什么不大大方方逼宫,反而水淹京城,自己退出城外,只围不攻。
虽然兵法上有水攻干杀这一法,但这一方法未免得不偿失。
不知道路宏博到底图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动摇军心,流言如蝗虫般蔓延,“这都是因为那位啊倒行逆施,才遭到了天谴。若不是因为他,我们也不用当被淹的鱼,任人宰割了。”
“呵呵,原来水脉是为了淹京城用,现在他自己也被淹了,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听说路宏博已经包围了京城,而我方兵力远远比不上对方,怎么和他们抗争啊。”
“凭什么跟着那个昏君一起被淹……上位者博弈,遭殃的只是我们!”
“要不投降算了,就这兵力,还如何翻盘?况且,谁愿意跟着昏君啊,不如投降过去,吃香的喝辣的。”
……
被困在这里的人们人心惶惶,比起物质上的短缺,情绪才最令人伤筋动骨。
然而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坏消息,剩余的粮食里,有一大半被下了毒。
原本充裕的粮食,现在缩减了十分之九,能吃的,只怕撑不过十天。
十天。
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面,集中兵力突围。
但是,路宏博好似早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根本不离京城太近,即使叫阵,也避战不出,只安静围着京城。
他这态度十分迷惑,众人渐渐意识到,路宏博恐怕只是个前锋,真正谋反的,另有其人。
而这幕后主使也极其善于攻心,他的目的在于败坏谢若玄的名声,让谢若玄背上千古骂名,或许谋反倒是先不着急了。
很快,那幕后主使现身了,他站在船上,喊话让谢若玄出来说话。
谢若玄站在城墙上,在看清敌军头领后,瞬间瞳孔一缩。只见船头上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符鸿雪。
看见他,谢若玄脸上闪过不可思议,然后迅速消失不见。
奇异的,竟平静下来,好像炸裂过后,唯余平静。
符鸿雪望着城墙上的谢若玄,“皇上,我们又见面了。”
谢若玄面无表情,“你为什么谋反?为什么是你谋反?”
符鸿雪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本名谢明时,是元封帝之子,只不过暂住符家罢了。”
谢明时。
这个名字一出,全场震惊。
原来他就是上一世攻破京城,导致大渊灭亡的谢明时!
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大渊臣子的心理阴影,若非因为他,大渊也不会笼罩亡国阴云。
但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的谢明时,就是符鸿雪。
符鸿雪看了一眼谢若玄鸾鸟印记,继续道:“我原先也有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鸾鸟印记,只不过当时为了自保,洗掉了。其实我在见到你之前,就觊觎那个位置了。凭什么那些‘正统’草包可以登临帝位,而我这种私生子,却只能苟且偷生?”
“后来,我看到了你,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出手帮了你。”
“但没想到,背叛我最深的,却是你。”
“当时登临帝位的,为什么是你呢?”
他声音不大,随风传入谢若玄耳中,好像真的只是疑惑。
谢若玄嘴角抽了抽,“你当时想要帝位,为什么不主动争取?”
问就是他真的不知道符鸿雪的心思啊。
当时夺皇位的时候,符鸿雪一副大力支持他的模样,很难想象他心里实际上嫉妒得要死。
符鸿雪怅然一叹,“其实,我也曾真心想过辅佐你的,最起码上一世我们十分和睦,不是吗?”
谢若玄说:“那你为什么现在又要谋反了?”
符鸿雪沉默了一下,说:“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并非因为你。即使现在站在这里的是谢子羲,我也依旧会谋反。”
谢若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符鸿雪神色有些复杂,“登临帝王是我之愿,辅佐你成为一代明君亦是我之愿,只不过中间发生了变化,仅此而已。”
说着,他轻叹一声,“你上一世,为了救穆有仪,以帝王之尊向穆浦和下跪,你知道我心里的感想吗?你糟蹋着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只为儿女私情,我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我以为这就算了,却没想到,重生一世,你更加昏聩。”
“你重用孟知爻,不理朝政,任性妄为,更不记得你当初上位时的初心了……既然你不愿意当皇帝,为何不退位让我来当?可你凭什么要给孟阔写传位诏书?凭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孟阔?”
说着,他声音大了起来,“你有什么资格挥霍着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还将其随便赠与别人?我才是扶持你十五年的旧臣啊!”
谈起传位诏书的时候,全场哗然。
正是这份传位诏书引出了乱子,以致现在符鸿雪造反,京城被淹。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看向谢若玄。说实话,谢若玄想将皇位传给孟阔,着实刺激到他们了。大渊皇室昏庸无道,仅靠一个“红鸾祥瑞”的传言勉强赖在皇位上。本就不得民心,谢若玄还偏偏肆意妄为,将这令人眼红的权位,送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臣子。
不止是符鸿雪,就连谢若玄这边,也有数名臣子发出不满的声音。
谢若玄没有反应,好似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他淡淡道:“既然你要谋反,那就来打吧,正面战一场,直接决定胜局。”
符鸿雪却冷笑一声,“正面打?谢若玄,我不会和你正面打的,我要做的,就是慢慢耗死你,让你声名狼藉。”
“什么盛渊溪客,什么天命之子,什么大渊唯一纯白的茉莉花,我倒要看看,你在这困局上,如何维持英明的假象。”
谢若玄沉默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符鸿雪为什么绕一大圈来谋反了,敢情是想看他跌落尘埃,垂死挣扎。
他轻笑一声,似自嘲,又似嘲讽他人,最终仰头看向天空,“我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旁人?大渊亡国既然是注定的事实,不如躺平接受,才是为改朝换代的做出贡献。”
符鸿雪神情严肃下来,“江山倾颓,皇室濒危,我大渊虽苟延残喘,但亦是大渊的江山,你假拟诏书,传位臣子,乃是乱命祸国,毁我大渊百年基业。你身负红鸾印记,明明就是谢氏皇族的人,却倒戈向臣子,联逆贼伐谢室,颠覆皇统,罪行罄竹难书。你堕入迷途,还怎敢自称天命之子?”
谢若玄不屑一笑,“你觊觎皇位就觊觎皇位,不必扯正统的大旗,天下皇权皆是能者居之,不能者,沦为亡国之主,这天下,从不是谢氏的天下。”
孟知爻一直珍藏的传位诏书不见了!
那道传位诏书是谢若玄御驾亲征前,交给孟知爻的,上面写了一旦谢若玄驾崩,皇位传给孟阔。
现在这道诏书不见了,十有八九是被人偷走了,而偷走这份传位诏书的,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大渊的舆论已经非常混乱了,如果这道传位诏书再公开,不敢想象局面会乱成什么样。
然而,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道诏书公开了。
公开后,群臣哗然,天下大乱。
没想到,竟是路宏博率先举起反旗,带兵包围了京城。京城驻军有十五万,跟随路宏博造反的,足足有八万人。为了直接拿下京城,他决定水攻干杀。
他开启了京城附近水脉的机关,引河水淹没京城,瞬间,古老的城池变成了一片汪洋。
传说中的水脉,并非镇守国运而建,而是为了毁灭一个国家。
这个秘密在大渊某个圈子不是秘密,除了谢若玄,有不少人知道。但是现在,这个秘密被彻底公开在大众视野里。路宏博不过开启一道机关,就淹没了整个京城。
瞬间,关于谢若玄的流言愈发喧嚣尘上。
本来他的身世就是不可言说的禁忌,现在舆论“翻车”了,那条“红鸾降,乱世起”的谶言,再次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
关于谢若玄上一世的布局,也有人猜了出来。传闻谢若玄曾找奇人异事,预测天时,定位龙脉。因此,他按照某种玄门之术修建了十八条水脉,本意是为了亡国。
完美符合了谶言的预告。
但是现在这个计划反噬到了他自己,水淹京城,被困住的,是谢若玄。一时间,没人声讨路宏博罔顾京城五十万人性命。
而更无人注意到,路宏博水淹京城,十分顺利,显然早有预谋。
北边地势较高,京中众人皆聚集在城北,营帐内,游望之正在与众臣商议要事。
游望之说:“现今京城形势危及,愿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目前土地面积不足以让我们这么多人生活,如果有不必要的物品,先丢进水里,不然实在太占地方。”
有副将反驳:“占地面积广的,多为大家辛苦积累的家产,游相这样说,恐怕大家不会听。”
游望之淡淡道:“如果不听,就让他们自己跳进水里,给大家腾地方。”
那副将瞬间不说话了。
但这只能解一时之急,如果水位再上涨,只能牺牲一部分百姓了……
谢若玄和孟知爻在侍卫的护送下,来到了这里。游望之看见谢若玄,立即一惊,“皇上不是离京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原以为谢若玄和孟知爻离开了京城,安危无忧,最起码不用被困在这里缺衣少粮。
谢若玄说:“我们回京城后,叛军便包围了京城,来不及离开了。”
游望之顿了顿,说:“现在形势不太好,路宏博包围了京城,且京城大半被淹没,如果水位再涨下去,恐怕军民难以两全,幸好粮食倒还算充裕。”
谢若玄却道:“去验毒。”
游望之一愣,“什么?”
谢若玄说:“你去验验那些粮食有没有毒。”
他不信路宏博只是引水灌城,为了把他们困在这里几个月。造反的最终目的是登上皇位,谢若玄实在想不明白,路宏博既然谋反了,为什么不大大方方逼宫,反而水淹京城,自己退出城外,只围不攻。
虽然兵法上有水攻干杀这一法,但这一方法未免得不偿失。
不知道路宏博到底图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动摇军心,流言如蝗虫般蔓延,“这都是因为那位啊倒行逆施,才遭到了天谴。若不是因为他,我们也不用当被淹的鱼,任人宰割了。”
“呵呵,原来水脉是为了淹京城用,现在他自己也被淹了,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听说路宏博已经包围了京城,而我方兵力远远比不上对方,怎么和他们抗争啊。”
“凭什么跟着那个昏君一起被淹……上位者博弈,遭殃的只是我们!”
“要不投降算了,就这兵力,还如何翻盘?况且,谁愿意跟着昏君啊,不如投降过去,吃香的喝辣的。”
……
被困在这里的人们人心惶惶,比起物质上的短缺,情绪才最令人伤筋动骨。
然而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坏消息,剩余的粮食里,有一大半被下了毒。
原本充裕的粮食,现在缩减了十分之九,能吃的,只怕撑不过十天。
十天。
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面,集中兵力突围。
但是,路宏博好似早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根本不离京城太近,即使叫阵,也避战不出,只安静围着京城。
他这态度十分迷惑,众人渐渐意识到,路宏博恐怕只是个前锋,真正谋反的,另有其人。
而这幕后主使也极其善于攻心,他的目的在于败坏谢若玄的名声,让谢若玄背上千古骂名,或许谋反倒是先不着急了。
很快,那幕后主使现身了,他站在船上,喊话让谢若玄出来说话。
谢若玄站在城墙上,在看清敌军头领后,瞬间瞳孔一缩。只见船头上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符鸿雪。
看见他,谢若玄脸上闪过不可思议,然后迅速消失不见。
奇异的,竟平静下来,好像炸裂过后,唯余平静。
符鸿雪望着城墙上的谢若玄,“皇上,我们又见面了。”
谢若玄面无表情,“你为什么谋反?为什么是你谋反?”
符鸿雪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本名谢明时,是元封帝之子,只不过暂住符家罢了。”
谢明时。
这个名字一出,全场震惊。
原来他就是上一世攻破京城,导致大渊灭亡的谢明时!
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大渊臣子的心理阴影,若非因为他,大渊也不会笼罩亡国阴云。
但万万没想到,传说中的谢明时,就是符鸿雪。
符鸿雪看了一眼谢若玄鸾鸟印记,继续道:“我原先也有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鸾鸟印记,只不过当时为了自保,洗掉了。其实我在见到你之前,就觊觎那个位置了。凭什么那些‘正统’草包可以登临帝位,而我这种私生子,却只能苟且偷生?”
“后来,我看到了你,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出手帮了你。”
“但没想到,背叛我最深的,却是你。”
“当时登临帝位的,为什么是你呢?”
他声音不大,随风传入谢若玄耳中,好像真的只是疑惑。
谢若玄嘴角抽了抽,“你当时想要帝位,为什么不主动争取?”
问就是他真的不知道符鸿雪的心思啊。
当时夺皇位的时候,符鸿雪一副大力支持他的模样,很难想象他心里实际上嫉妒得要死。
符鸿雪怅然一叹,“其实,我也曾真心想过辅佐你的,最起码上一世我们十分和睦,不是吗?”
谢若玄说:“那你为什么现在又要谋反了?”
符鸿雪沉默了一下,说:“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并非因为你。即使现在站在这里的是谢子羲,我也依旧会谋反。”
谢若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符鸿雪神色有些复杂,“登临帝王是我之愿,辅佐你成为一代明君亦是我之愿,只不过中间发生了变化,仅此而已。”
说着,他轻叹一声,“你上一世,为了救穆有仪,以帝王之尊向穆浦和下跪,你知道我心里的感想吗?你糟蹋着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只为儿女私情,我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我以为这就算了,却没想到,重生一世,你更加昏聩。”
“你重用孟知爻,不理朝政,任性妄为,更不记得你当初上位时的初心了……既然你不愿意当皇帝,为何不退位让我来当?可你凭什么要给孟阔写传位诏书?凭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孟阔?”
说着,他声音大了起来,“你有什么资格挥霍着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还将其随便赠与别人?我才是扶持你十五年的旧臣啊!”
谈起传位诏书的时候,全场哗然。
正是这份传位诏书引出了乱子,以致现在符鸿雪造反,京城被淹。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看向谢若玄。说实话,谢若玄想将皇位传给孟阔,着实刺激到他们了。大渊皇室昏庸无道,仅靠一个“红鸾祥瑞”的传言勉强赖在皇位上。本就不得民心,谢若玄还偏偏肆意妄为,将这令人眼红的权位,送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臣子。
不止是符鸿雪,就连谢若玄这边,也有数名臣子发出不满的声音。
谢若玄没有反应,好似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他淡淡道:“既然你要谋反,那就来打吧,正面战一场,直接决定胜局。”
符鸿雪却冷笑一声,“正面打?谢若玄,我不会和你正面打的,我要做的,就是慢慢耗死你,让你声名狼藉。”
“什么盛渊溪客,什么天命之子,什么大渊唯一纯白的茉莉花,我倒要看看,你在这困局上,如何维持英明的假象。”
谢若玄沉默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符鸿雪为什么绕一大圈来谋反了,敢情是想看他跌落尘埃,垂死挣扎。
他轻笑一声,似自嘲,又似嘲讽他人,最终仰头看向天空,“我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旁人?大渊亡国既然是注定的事实,不如躺平接受,才是为改朝换代的做出贡献。”
符鸿雪神情严肃下来,“江山倾颓,皇室濒危,我大渊虽苟延残喘,但亦是大渊的江山,你假拟诏书,传位臣子,乃是乱命祸国,毁我大渊百年基业。你身负红鸾印记,明明就是谢氏皇族的人,却倒戈向臣子,联逆贼伐谢室,颠覆皇统,罪行罄竹难书。你堕入迷途,还怎敢自称天命之子?”
谢若玄不屑一笑,“你觊觎皇位就觊觎皇位,不必扯正统的大旗,天下皇权皆是能者居之,不能者,沦为亡国之主,这天下,从不是谢氏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