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云城流采苑的明显变黑的顾含章在洗澡后又引发了苑中一众女子的一通眼泪。连一向严肃的分管流采苑内苑事务的青娥姑姑也很是抹了几回泪水。
然后顾含章便开始了痛苦的“恢复疗养”。
作为一名把在军营中“厮混”作为毕生追求的姑娘,萧亦昙对她的身体调养是从幼年时开始的。没办法,她毕竟还是位姑娘,萧亦昙不可能让她跟军中那些糙汉子一样在风吹日晒中把自己折腾成一脸褶子。再说,顾含章虽说并不像帝京那些世家女子那样对自己的容色要求得那么精雕细琢,也还是有着一名正常女性所有的爱美的天性的。
哪位姑娘喜欢自己一手一脸的粗糙啊?
剪秋从到顾含章身边开始,就负责用各类药材对她进行内服外泡,作用有二,一是强身,二是养颜。青袖姑姑手中总有着各种养颜美白护肤护发的食疗方子、脂粉方子,带着一干丫头没事就折腾。这么些年来,成绩是显著的。虽然顾含章像个泥猴样与那些糙汉子一样在草丛中摔打着长大,然而却并没有变得皮粗肉糙折损了容貌。她是不如长居闺阁的大家千金精致得如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娃娃,然除了一双手因长期挥舞兵器留下的一点薄茧,其他地方还是挺娇嫩的。便是因长期骑马而会导致的大腿内侧的肌肤磨损,大家也想法子用一层棉布一层揉得软软的皮子再一层棉布做成耐磨的护腿,每次骑马时绑在大腿上护住肌肤不被磨伤。
这一次,顾含章不仅把肤色从浅白晒成棕褐,还让自己的浑身留下数十道深浅不一的伤痕,苑中众人怎能忍受?
去疤的玉肌膏、美白的汤浴、面药、内服的珍珠粉、美容茶、滋补的汤水,总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顾含章被各类汤汤水水足足折腾了三个月,直到第二年快进三月了才消停下来。
此时的萧亦昙已经进了京。
帝京王府的宁侧妃生下了一名闺女,萧亦昙没赶上洗三、百日,如今快到周岁了。三月初六先昭怀太子的长女乐安郡主出嫁。这两件事儿凑在一起,正月一过,萧亦昙借着为将士请功的机会提前上京去了。
这次请功的奏章上也有顾含章的名字。
年前顾含章和莫长青与北荻左贤王部的那几场袭击,折损的不仅仅是北荻王庭的精锐骑兵,还消散了北荻人南下秋犯的心思。那也是北府军中第一次以玄甲兵为主力的征战,以八百人对七千人,还使得以悍勇出名的北荻左贤王部族西迁,极大地削弱了胡人的兵力。
西北边境近两年内应当无恙亦。
当然,奏章上并没有这么一句。以目前朝堂上微妙的胶着态势,这种事情现在还是含糊着对萧亦昙比较有利。
然而请功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轻松。
莫长青已是从四品宣威将军,此次立功,延庆帝赐下了一栋三进的宅子并京郊良田五百亩、珠宝玉器,跟随的兵士也按功一一有了赏赐。唯独封赏顾含章一事在朝中争论不休。
顾含章自然有功。然而作为一名女子,该如何封赏她,延庆帝犯了难。
大雍的朝臣们并不想有朝一日一个女子与自己同朝为臣,哪怕她现在远在边关不可能与自己一起并列在朝堂之上。
因为顾含章是一名女子,虽然她只有十三岁,那也不能忽略她的性别。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中默认的天经地义。作为一名女子,就该好好地呆在家中学习执掌中馈、乖乖嫁人生孩子。
争来争去,大家不过都是一个心思,不想给顾含章一个实职。
萧亦昙站在朝堂上,听着身边的朝臣们翻来覆去地引经据典,垂着眼眸没吭声。
延庆帝坐在金殿之上听着下边的吵闹也是一阵心烦。他揉了揉额角,头疼地道:“信王是何意?”
萧亦昙听得点了自己的名,出得列来,一贯的冷脸:“禀陛下,顾含章确为女子,且年不过十三。”
众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俱听着未出声反驳。
“然,”萧亦昙话音一转,朝向刚才争吵的诸人,“诸位大人既均不屑与女子为伍,如今边关不定,不如诸大人将家中子弟遣往北地如何?想来磨练个三四载,与胡人战场上厮杀个十七八次,定然是比个小小的女子要容易得多。”
战场厮杀这四个字一出,朝堂里瞬时静了下来。
从云州之乱后,西北边关简直就是大雍朝臣的噩梦。从高宗朝后期开始,陆陆续续打了这些年,胡人的剽悍在帝京耳闻详熟。虽则萧亦昙执掌北府以来未尝败绩,但,哪一场战争不是由累累白骨和大量财物堆积而成的呢?
但凡世家,要培育出一个有用的子弟无不是筹谋万千、耗费诸多,谁又愿意将自家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子弟送到修罗战场上去送死?
萧亦昙看着刹那沉寂的朝堂,讥讽一笑,转身又面向丹陛之上的延庆帝:“陛下,大雍江山万里,是男是女又何妨?只要能为陛下所用,有何差别?”
差别大了!在场的朝臣们在心里这样说,然而也只是在心中驳斥而已。万一萧亦昙真说动了陛下把自家的儿郎送往那北地边关,虽未必就是死,然而谁也不想赌那个万一。若是再过得几年,边关战火消停,倒是可以送一二不重要的子孙去混混资历。
朝堂上熄了火。延庆帝下朝后又召了几位重臣商议,最终给了顾含章一个县主的封号,赐“云阳”,允其在军中领兵行走。
这样的不伦不类,也算是朝臣们给出的一个折中的法子。
萧亦昙的本意也只是要把顾含章出入军营的事给放到明面上来。给顾含章授军中实职之事,本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定下来。只要顾含章能名正言顺领兵,以后慢慢总有机会。
况,玄甲兵与那四百女兵也终于过了明路。
当然,萧亦昙并没有傻到给延庆帝说他组建的玄甲兵有多少多少人,甚至连“玄甲兵”这个名称,也不过是自己人为了区别于原北府兵而私下里叫的。他只是让延庆帝知道,自己在北府军中抽出了精壮人员进行特训,其装备等与原来的北府军有所不同,从实战中看他们的战力果然有加强。以后的北府军他打算就按此进行训练,务必令他们更加尽心尽力尽职地为大雍朝的边关稳固献青春洒热血。至于女兵营,按制,萧亦昙便可有八百亲卫的建制权,如今顾含章受封云阳县主,作为一个有封号的县主,意味着她也有相应的两百亲卫的建制,完全可以消化掉那四百女兵名额。关于公主、郡主、县主们的亲卫建制权,还是当初太子(祖)时期的开国皇后为她们争取的。这可是名正言顺的私兵哪。这也导致了大雍朝有封号的郡主、县主少之又少。至于公主们,那是皇帝们的爱女,只要是成亲后都会有加封的。顾含章么,一则是之前的军功,二则是萧亦昙指出日后她同样是要上战场的,难免要带兵,延庆帝特意给的恩赏。
萧亦昙才不管是为着什么理由才给的封赐,他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成。
没有顾含章与顾松的帝京令萧亦昙觉得索然无味。
拖了几年,定北侯的爵位还是没有悬念地落到了寇青书嫡子寇正霄的头上。延庆帝对寇定波,毕竟是有感情的。寇清颜在爵位落定后才真正松下了那口气。寇正霄、寇正蕴兄妹如今也已长成,足可告慰黄泉之下的父兄。再无牵挂的寇清颜,将手中掌管的寇家事务移交到了寇正霄手中,终于在净云庵落了发,从此真正皈依佛门。此次萧亦昙回帝京,去净云庵探望,无奈她已随着庵主闭了关,不见来客。
这些年,萧亦昙偶尔也会返回帝京,或是为延庆帝的寿辰,或是为军务。卫家的人,在卫八娘婚礼之后就被卫昭强硬地送返河东了。卫三太太原想拖延,也不知道卫昭与她说了些什么,次日就苍白着一张脸随着卫家的马车一道离开了。至于卫老太太,更是不敢有异议。有长宁公主萧婉在那儿立着,有萧婉身边嬷嬷对她的“细心指导”,她哪里还敢有刚来时那种想要摆摆太婆婆资格的想法?何况,此次不光是与南阳侯府的苏夫人闹翻了,帝京的其他高门世家也对卫家人冷眼相待,卫昭的态度又强硬,她只能带着卫家人不甘不愿地走了。留下的卫八娘,也不知道施了什么手段,宋朝阳不仅没有因之前的事对她生了芥蒂,反而对她极为呵护。这令苏夫人极为恼怒,言必称其狐媚子,认为是她令自己母子离心,利用自己婆母的身份,很是搓磨了她一番。偏偏也不知怎的,苏夫人的好运大抵是在卫八娘嫁入南阳侯府就用光了罢。她搓磨卫八娘十次,有八次都会无意中让南阳侯或宋朝阳发现。于是增添了这两人对苏夫人行为的不满。如今的南阳侯府,婆母与儿媳之间关系对立,母亲与儿子之间关系僵硬,妻子(苏夫人)与丈夫(南阳侯)之间关系微妙,三不五时的便有一场大戏上演,为帝京八卦圈很是增添了不少谈资。
此次回来,萧亦昙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那个儿子,信王府唯一的嫡子,世子萧东润,越发的天真、软懦、敏感了。萧亦昙简直要叹息。他觉得他面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叹息的次数要比他往常一年都多。宫中教导他的武师傅,还是他特意拜托了白无涯费了心思的。然而萧东润受不了苦不说,根本就是没有半分的用心,又不能打不能骂的,语气稍微重一点,他心思敏感地又要多思多虑病个几日。弄得那武师傅也没心思了,最后听之任之。在学文之上倒是有些领悟。可惜又只执着于吟诗颂词,于实务没有半点兴趣。
萧亦昙也实在是不明白了,苏皇后那么宠他,在宫中也没谁给他气受,偶尔回王府去,王府那一帮女人也是捧着他哄着他,他怎么就长出来这么一副软懦敏感的心性来的?要说天真还可以理解,毕竟这么多人都宠着捧着哄着,他又没经历什么事务,很容易就天真起来的。
说实话,萧亦昙是很看不起萧东润这副样子的。只是人他又领不走,找人教导他他又听不进去。他能怎么办?看着萧东润这副样子,他也很无奈啊。
再看看与萧东润兄弟情深一同长大的福哥儿卫天福--没错,就是卫昭那便宜儿子,萧婉给改的很接地气的名字,人是长得憨憨厚厚的圆圆胖胖的,虽然也是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子,可是人家不傻白甜啊,人家那心性正常啊,人家还能在买卖一途上挺有自己的见解和能耐啊。就萧东润那样儿,除了风花雪月他还懂个啥?萧亦昙简直服了宫中那帮人了。那帮子人精,倒底是怎么教导才教导出这么一个玩意出来的?俩孩子镇日在一起求学玩耍,萧东润他怎么就那么能耐地长歪成这样了?
然后顾含章便开始了痛苦的“恢复疗养”。
作为一名把在军营中“厮混”作为毕生追求的姑娘,萧亦昙对她的身体调养是从幼年时开始的。没办法,她毕竟还是位姑娘,萧亦昙不可能让她跟军中那些糙汉子一样在风吹日晒中把自己折腾成一脸褶子。再说,顾含章虽说并不像帝京那些世家女子那样对自己的容色要求得那么精雕细琢,也还是有着一名正常女性所有的爱美的天性的。
哪位姑娘喜欢自己一手一脸的粗糙啊?
剪秋从到顾含章身边开始,就负责用各类药材对她进行内服外泡,作用有二,一是强身,二是养颜。青袖姑姑手中总有着各种养颜美白护肤护发的食疗方子、脂粉方子,带着一干丫头没事就折腾。这么些年来,成绩是显著的。虽然顾含章像个泥猴样与那些糙汉子一样在草丛中摔打着长大,然而却并没有变得皮粗肉糙折损了容貌。她是不如长居闺阁的大家千金精致得如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娃娃,然除了一双手因长期挥舞兵器留下的一点薄茧,其他地方还是挺娇嫩的。便是因长期骑马而会导致的大腿内侧的肌肤磨损,大家也想法子用一层棉布一层揉得软软的皮子再一层棉布做成耐磨的护腿,每次骑马时绑在大腿上护住肌肤不被磨伤。
这一次,顾含章不仅把肤色从浅白晒成棕褐,还让自己的浑身留下数十道深浅不一的伤痕,苑中众人怎能忍受?
去疤的玉肌膏、美白的汤浴、面药、内服的珍珠粉、美容茶、滋补的汤水,总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顾含章被各类汤汤水水足足折腾了三个月,直到第二年快进三月了才消停下来。
此时的萧亦昙已经进了京。
帝京王府的宁侧妃生下了一名闺女,萧亦昙没赶上洗三、百日,如今快到周岁了。三月初六先昭怀太子的长女乐安郡主出嫁。这两件事儿凑在一起,正月一过,萧亦昙借着为将士请功的机会提前上京去了。
这次请功的奏章上也有顾含章的名字。
年前顾含章和莫长青与北荻左贤王部的那几场袭击,折损的不仅仅是北荻王庭的精锐骑兵,还消散了北荻人南下秋犯的心思。那也是北府军中第一次以玄甲兵为主力的征战,以八百人对七千人,还使得以悍勇出名的北荻左贤王部族西迁,极大地削弱了胡人的兵力。
西北边境近两年内应当无恙亦。
当然,奏章上并没有这么一句。以目前朝堂上微妙的胶着态势,这种事情现在还是含糊着对萧亦昙比较有利。
然而请功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样轻松。
莫长青已是从四品宣威将军,此次立功,延庆帝赐下了一栋三进的宅子并京郊良田五百亩、珠宝玉器,跟随的兵士也按功一一有了赏赐。唯独封赏顾含章一事在朝中争论不休。
顾含章自然有功。然而作为一名女子,该如何封赏她,延庆帝犯了难。
大雍的朝臣们并不想有朝一日一个女子与自己同朝为臣,哪怕她现在远在边关不可能与自己一起并列在朝堂之上。
因为顾含章是一名女子,虽然她只有十三岁,那也不能忽略她的性别。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中默认的天经地义。作为一名女子,就该好好地呆在家中学习执掌中馈、乖乖嫁人生孩子。
争来争去,大家不过都是一个心思,不想给顾含章一个实职。
萧亦昙站在朝堂上,听着身边的朝臣们翻来覆去地引经据典,垂着眼眸没吭声。
延庆帝坐在金殿之上听着下边的吵闹也是一阵心烦。他揉了揉额角,头疼地道:“信王是何意?”
萧亦昙听得点了自己的名,出得列来,一贯的冷脸:“禀陛下,顾含章确为女子,且年不过十三。”
众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俱听着未出声反驳。
“然,”萧亦昙话音一转,朝向刚才争吵的诸人,“诸位大人既均不屑与女子为伍,如今边关不定,不如诸大人将家中子弟遣往北地如何?想来磨练个三四载,与胡人战场上厮杀个十七八次,定然是比个小小的女子要容易得多。”
战场厮杀这四个字一出,朝堂里瞬时静了下来。
从云州之乱后,西北边关简直就是大雍朝臣的噩梦。从高宗朝后期开始,陆陆续续打了这些年,胡人的剽悍在帝京耳闻详熟。虽则萧亦昙执掌北府以来未尝败绩,但,哪一场战争不是由累累白骨和大量财物堆积而成的呢?
但凡世家,要培育出一个有用的子弟无不是筹谋万千、耗费诸多,谁又愿意将自家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子弟送到修罗战场上去送死?
萧亦昙看着刹那沉寂的朝堂,讥讽一笑,转身又面向丹陛之上的延庆帝:“陛下,大雍江山万里,是男是女又何妨?只要能为陛下所用,有何差别?”
差别大了!在场的朝臣们在心里这样说,然而也只是在心中驳斥而已。万一萧亦昙真说动了陛下把自家的儿郎送往那北地边关,虽未必就是死,然而谁也不想赌那个万一。若是再过得几年,边关战火消停,倒是可以送一二不重要的子孙去混混资历。
朝堂上熄了火。延庆帝下朝后又召了几位重臣商议,最终给了顾含章一个县主的封号,赐“云阳”,允其在军中领兵行走。
这样的不伦不类,也算是朝臣们给出的一个折中的法子。
萧亦昙的本意也只是要把顾含章出入军营的事给放到明面上来。给顾含章授军中实职之事,本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定下来。只要顾含章能名正言顺领兵,以后慢慢总有机会。
况,玄甲兵与那四百女兵也终于过了明路。
当然,萧亦昙并没有傻到给延庆帝说他组建的玄甲兵有多少多少人,甚至连“玄甲兵”这个名称,也不过是自己人为了区别于原北府兵而私下里叫的。他只是让延庆帝知道,自己在北府军中抽出了精壮人员进行特训,其装备等与原来的北府军有所不同,从实战中看他们的战力果然有加强。以后的北府军他打算就按此进行训练,务必令他们更加尽心尽力尽职地为大雍朝的边关稳固献青春洒热血。至于女兵营,按制,萧亦昙便可有八百亲卫的建制权,如今顾含章受封云阳县主,作为一个有封号的县主,意味着她也有相应的两百亲卫的建制,完全可以消化掉那四百女兵名额。关于公主、郡主、县主们的亲卫建制权,还是当初太子(祖)时期的开国皇后为她们争取的。这可是名正言顺的私兵哪。这也导致了大雍朝有封号的郡主、县主少之又少。至于公主们,那是皇帝们的爱女,只要是成亲后都会有加封的。顾含章么,一则是之前的军功,二则是萧亦昙指出日后她同样是要上战场的,难免要带兵,延庆帝特意给的恩赏。
萧亦昙才不管是为着什么理由才给的封赐,他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成。
没有顾含章与顾松的帝京令萧亦昙觉得索然无味。
拖了几年,定北侯的爵位还是没有悬念地落到了寇青书嫡子寇正霄的头上。延庆帝对寇定波,毕竟是有感情的。寇清颜在爵位落定后才真正松下了那口气。寇正霄、寇正蕴兄妹如今也已长成,足可告慰黄泉之下的父兄。再无牵挂的寇清颜,将手中掌管的寇家事务移交到了寇正霄手中,终于在净云庵落了发,从此真正皈依佛门。此次萧亦昙回帝京,去净云庵探望,无奈她已随着庵主闭了关,不见来客。
这些年,萧亦昙偶尔也会返回帝京,或是为延庆帝的寿辰,或是为军务。卫家的人,在卫八娘婚礼之后就被卫昭强硬地送返河东了。卫三太太原想拖延,也不知道卫昭与她说了些什么,次日就苍白着一张脸随着卫家的马车一道离开了。至于卫老太太,更是不敢有异议。有长宁公主萧婉在那儿立着,有萧婉身边嬷嬷对她的“细心指导”,她哪里还敢有刚来时那种想要摆摆太婆婆资格的想法?何况,此次不光是与南阳侯府的苏夫人闹翻了,帝京的其他高门世家也对卫家人冷眼相待,卫昭的态度又强硬,她只能带着卫家人不甘不愿地走了。留下的卫八娘,也不知道施了什么手段,宋朝阳不仅没有因之前的事对她生了芥蒂,反而对她极为呵护。这令苏夫人极为恼怒,言必称其狐媚子,认为是她令自己母子离心,利用自己婆母的身份,很是搓磨了她一番。偏偏也不知怎的,苏夫人的好运大抵是在卫八娘嫁入南阳侯府就用光了罢。她搓磨卫八娘十次,有八次都会无意中让南阳侯或宋朝阳发现。于是增添了这两人对苏夫人行为的不满。如今的南阳侯府,婆母与儿媳之间关系对立,母亲与儿子之间关系僵硬,妻子(苏夫人)与丈夫(南阳侯)之间关系微妙,三不五时的便有一场大戏上演,为帝京八卦圈很是增添了不少谈资。
此次回来,萧亦昙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那个儿子,信王府唯一的嫡子,世子萧东润,越发的天真、软懦、敏感了。萧亦昙简直要叹息。他觉得他面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叹息的次数要比他往常一年都多。宫中教导他的武师傅,还是他特意拜托了白无涯费了心思的。然而萧东润受不了苦不说,根本就是没有半分的用心,又不能打不能骂的,语气稍微重一点,他心思敏感地又要多思多虑病个几日。弄得那武师傅也没心思了,最后听之任之。在学文之上倒是有些领悟。可惜又只执着于吟诗颂词,于实务没有半点兴趣。
萧亦昙也实在是不明白了,苏皇后那么宠他,在宫中也没谁给他气受,偶尔回王府去,王府那一帮女人也是捧着他哄着他,他怎么就长出来这么一副软懦敏感的心性来的?要说天真还可以理解,毕竟这么多人都宠着捧着哄着,他又没经历什么事务,很容易就天真起来的。
说实话,萧亦昙是很看不起萧东润这副样子的。只是人他又领不走,找人教导他他又听不进去。他能怎么办?看着萧东润这副样子,他也很无奈啊。
再看看与萧东润兄弟情深一同长大的福哥儿卫天福--没错,就是卫昭那便宜儿子,萧婉给改的很接地气的名字,人是长得憨憨厚厚的圆圆胖胖的,虽然也是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子,可是人家不傻白甜啊,人家那心性正常啊,人家还能在买卖一途上挺有自己的见解和能耐啊。就萧东润那样儿,除了风花雪月他还懂个啥?萧亦昙简直服了宫中那帮人了。那帮子人精,倒底是怎么教导才教导出这么一个玩意出来的?俩孩子镇日在一起求学玩耍,萧东润他怎么就那么能耐地长歪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