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灵的第1次粉丝见面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专门准备出来的休息室里,演员们穿着戏服带着戏妆,坐成一排,如流水线一般给观众们签名。

    冯灵坐在第1个,成为签名流水线一号技工,手上拿着笔签名签得飞快。

    排队等着签名的大爷大妈们手上拿着款式不同的海报,兴奋地交流着。

    这些海报上的图片是一样的,但是签上去的话不一样。

    是的,每张海报上的话都是提前签好的。

    冯灵要做的,只不过是当着观众们的面在签好的那段话后面署上自己的名,向观众们证明前面的话是自己亲手写的。

    海报上的句子不长,内容也很简单,非常直白,大致意思是感谢您的支持,希望您永远喜欢戏曲,您的掌声和喝彩就是我们戏团最大的收获之类的话,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在冯灵签完名之后,观众们如果还喜欢其他演员,可以去到其他演员那里排队,拜托他们签名或者签句子。

    只要要求合理,签啥都行,哪怕大爷对其他演员说今天是我生日,麻烦签个生日祝福吧,其他演员们也会高兴地签上一句祝xxx生日快乐。

    除了小百灵之外,《皇女传》里的其他演员也是有观众喜欢的。

    戏份比较重的,比如说最终boss狗皇帝,前一秒还是恋爱脑,后一秒在夷三族威胁下当即跳反化身谍报人员查狗皇帝的医疗记录的淑妃,都是颇受观众喜爱的。

    在得到小百灵的一个签名以及微笑后,时间非常充裕的大爷大妈们快乐手拿海报去后面的流水线找其它技工签名。

    喜欢的演员比较冷门的大爷大妈,甚至还可以坐在那里跟他们聊过天。

    裴老爷子就坐在冯班主对面和他夸了五分钟冯灵唱得有多好。

    一场粉丝签名见面会下来,原本还觉得票价实在是有点贵,心疼钱的大爷大妈们瞬间觉得票价真是太便宜了。

    太实惠了!

    小百灵每天演出这么辛苦,还要抽出时间在海报上签一句话,周四场的演出结束之后更是现场是签名。

    最关键的是小百灵还冲自己笑了!

    穿戏服戴妆冲自己笑的那种。

    她真的,我哭死。

    买票,必须买票!

    小百灵一共只演两个星期,看一场少一场,少一场心疼一场。

    哎呀,不说了,抢票去了。

    至于那些海报上看起来和冯灵的字迹一模一样的句子到底是谁签的……

    江祺看着库存的已经签好句子的海报,啧啧称奇:“杏花看不出来呀,你不光字写得不错还有这项技能。”

    汪杏花故作谦虚的摆摆手,微微一笑:“一点点赚钱的小技巧罢了。”

    江祺:?

    赚钱的小技巧?

    你当年拿这个小技巧赚什么钱了?

    .

    一个平平友大骂戏院真是资本家,见戏火了就涨价,还涨得这么严重,别人涨价翻倍,你涨价加0。

    然后就有去方圆剧院看过演出的人向他科普,价格不同因为演出的剧场不同,大爷买的座位也不同。

    还有人帮大爷分析了一下心路历程。

    最便宜的戏票是80,网友分析大爷应该是见新戏演出想去凑个热闹,所以随手买了一张边角位置的便宜戏票。

    然后是190,说明大爷觉得戏好看,买了个稍微好一点的位置再看一场。

    后面是两张880,说明大爷觉得戏真不错,没准那时候已经定了灯牌,所以买了最贵的前排票近距离追星。

    最后的一张1600……

    网友表示大爷有钱,真有钱,啥家庭啊,这么追星。

    当然也有人觉得剧院恶意炒作,这年头哪有人看戏啊,一张破戏票卖这么贵简直就是坑老人家的钱,和诈骗没有什么区别,该骂。

    然后网友们就莫名其妙地吵起来了。

    这个时代,成为网红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这年头什么都能成网红,便宜的可以成网红,贵的也可以成网红。

    百年老店可以成为网红,毛坯房加点稻草说自己是田园农场风格的主题咖啡厅照样能成为网红。

    5毛钱一个的包子有人追捧,10块钱一个的包子照样有人追捧。

    有的人喜欢便宜的,有的人喜欢贵的,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在网上那么一对骂,热度就起来了。

    《皇女传》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吵上了风口浪尖。

    明明是大爷大妈们的狂欢,在网上吵架的却全是年轻人。

    有人觉得人家大爷大妈有钱,爱看愿意看,花自己钱,看自己的戏,追自己的星,关你屁事。真是平日里在网上指点江山惯了,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别人的钱怎么花你也要管,有这个时间和功夫管别人不如管管自己。

    也有人觉得一张戏票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绝对是恶意炒作,没准这就是一场新型骗局。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受骗,这年头资本家毫无底线,应该严查。

    有人觉得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方圆剧院的炒作,不应该理会。

    当然,大多数的吵架吵着吵着就偏离主题开始人身攻击了,至于最开始炒的究竟是什么,吵架双方都不关心。

    不需要排练的汪杏花和江祺看着网上的热度啧啧称奇。

    “老板,你发现了没有?有人骂骗子,有人骂剧院,有人骂博主,有人骂资本家,有人打广告,有人卖黄片,有人搞性别对立,有人玩地域攻击,但几乎没有人骂《皇女传》本身诶。”汪杏花感叹道。

    江祺:……

    汪杏花真不愧是在三流小报专门写人身攻击,诋毁、抹黑对家文章出身的代笔写手,这关注的重点就是不一样。

    “这很正常吧。”江祺问道,“这年头网友在网上吵架大多数都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要吵也是挑自己擅长的点去吵。这年头看戏的人本来就少,能说出点干货的就更少了,往这方面吵的肯定少。”

    “而且戏曲和戏曲演员本身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弘扬传统艺术有什么错?看戏本身就是图一乐子,要么有艺术性,要么让广大观众都能看懂都喜欢。戏曲创新也是这几年的大势所趋,观众喜欢的就是好戏曲,除非是同行内斗,不然谁闲得没事费那么大工夫跟你吵这个呀。”

    实际上江祺对于网上莫名其妙的热度和莫名其妙的吵架并不是很在乎,毕竟目前《皇女传》的票不愁卖,这些热度并没有太高的变现价值。

    总不可能现在《皇女传》变新晋网红了,方圆剧院就把票价再涨一成吧。

    如果葛宏真的敢这么干,那他就是活该被骂死。现在的票价已经很高了,再说葛宏也不差这点钱,人家要的是排面,场场爆满比票价上浮10%重要多了。

    “也是。”专业收钱和人吵架的汪杏花点点头,表示当年在报纸上吵架的那一批文人确实基本上都是收了钱的。写文章多累呀,谁闲着没事免费和你吵,有那时间收点钱不好吗?

    然后汪杏花就疯狂打字加入战局。

    江祺:?

    “你干嘛?”

    “现在热度这么高,我装吵架打下广告,接下来还有好几场呢,万一票卖不出去就尴尬了。”汪杏花道。

    让江祺和汪杏花都没有想到的是,网上的热度终究还是改变了一些现实。

    皇女传演到第8场的时候,台下年轻人观众的占比破天荒的超过了30%。

    这些年轻人有的是真的喜欢看戏,只不过之前《皇女传》的票都被大爷大妈们垄断了,消息也都只在大爷大妈的圈子里流传,他们不知道消息。

    网上热度一高,爱看戏的住在魔都的年轻人知道方圆剧院有这么一出热度空前的戏,就抢票来了。

    真论起网上抢票,大爷大妈们肯定抢不过年轻人。

    这些人有的是单纯的喜欢凑热闹,哪里有网红商品就往哪凑,主要是为了拍照打卡发朋友圈。

    现在魔都最当红的是《皇女传》,当然要往剧院凑。

    还有的是好奇,就想看看让一群大爷大妈们如此痴狂的戏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也有蹭热度的博主,营销号,花几百、一千多块钱买张票,拍个视频,万一火了多少能赚一笔。

    没火也没有关系,给自己安上一个支持传统文化的人设,也能涨点粉。

    无论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看戏的,一场戏看完后,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了。

    我爱传统文化,我爱戏曲!

    我爱小百灵!

    天哪,小百灵还挨个签名,她好温柔,她好宠粉!

    随着一篇篇打卡的帖子被发布出来,一条条观后感视频在网上出现,网上的风气也随之一变。

    吵架的少了,安利的多了。

    别问,问就是喜欢传统文化。

    什么?你说我只喜欢小百灵叫追星?

    传统文化的事情怎么能说是追星呢?主要还是喜欢戏曲,小百灵是艺术家,在热爱传统文化的同时喜欢上艺术家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如果说这场大型安利真正的受害者是谁?

    那大概就是抢不到票的老年观众和他们的倒霉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吧。

    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表示,抢不到票,压力好大。

    该死,这个票怎么这么难抢?

    可恶,抢着抢着我也想看了!

章节目录

从剧本杀店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吨吨吨吨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吨吨吨吨吨并收藏从剧本杀店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