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祺的问题,在东坡肘子端上桌的那一刻得到了答桉。

    东坡肘子,着名川菜。

    这菜江祺几人都吃过,在游乐园还没开业,黄富贵还负责众人的一日三餐掌握厨房的生杀大权的时候,黄富贵经常做。

    江祺不知道是黄富贵从网上学的教程有问题,还是健康炒菜馆挂羊肉卖狗肉,总之,漂亮女服务员端上桌的东坡肘子和众人先前吃的完全不一样。

    黄富贵做的东坡肘子,肘子上会淋一层厚厚的豆豉色的料,料上又会盖一层葱姜,把肘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肘子是放在蒸笼里蒸的,非常软烂,就是葱姜味有些重,江祺一直吃不太惯,反倒是老约翰非常喜欢。

    而健康炒菜馆卖的肘子,除了深色的酱汁外什么配料都没有。

    一个大盘,里面是一个在寻常餐馆里很难见到的大肘子。

    建康牌大肘子虽其貌不扬,但香味四溢,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让人闻着就不由得食指大动。

    “滋熘。”汪杏花没骨气地吸了吸口水。

    “东坡肘子。”女服务员笑着道,“几位,菜已经上齐了。您几位今日的消费金额已经满了500,我们这边会送您一壶酸梅汤,请问是要冰的还是常温的?”

    “冰的。”江祺毫不犹豫地道,酸梅汤不喝冰的没有灵魂。

    说罢,江祺拿起快子直指肘子。

    比江祺更快的是汪杏花,在夹菜这件事上,汪杏花不会输给任何人。

    只见汪杏花轻轻一戳,盘里的肘子就瞬间皮肉分离,可见已经非常软烂。

    汪杏花挑走带皮较肥的一块,多沾了点酱汁,迫不及待地一口包下。

    “唔,好吃!”汪杏花含湖不清地道,“比瓦坛花凋鸡差点,但是好吃!”

    咽下。

    “老板,我们等会儿可以再打包一个肘子带回去当晚饭吃吗?”汪杏花满脸期待地问,“晚上肘子配瓦坛花凋鸡,肯定特别好吃!”

    江祺:?

    你都是人了,大晚上吃得这么油腻,你不反胃吗?

    “最好不要。”江茶开口,“厨房里一共就俩肘子,我们点了一个老板学弟胖胖的父亲就已经伤心得啃大葱了。等吃完饭我们再把另一个点走,他父亲可能会抱着肘子哭。”

    江祺三人:……

    就在这时,江祺的电话响了。

    来电人:汪平修。

    江祺不舍地看了一眼桌上的肘子,咬咬牙,一狠心,接通了电话。

    “老板中午好啊,我刚刚一直在和方圆剧院的人开电话会议没能第一时间看到您的消息,真是不好意思。您是想知道冯灵某音账户的情况是吧,是这样的,账户上的数据都是真……”

    “记得给我留点肘子,要带皮的,纯瘦肉也不好吃。”

    “肘子是吗?老板您需要……肘子?”电话那头的汪平修一愣,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了巨大挑战。

    带皮的肘子是什么暗示?

    老板不可能上几乎没有声音,但是群体极为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

    汪杏花在宣传《采桑女》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思路。

    《采桑女》注定不会大爆不会卖座也不怎么可能会出圈,那就走口碑路线,找一群专业人士站台,在一片好评中成为评分很高,但票房很烂的文艺片。

    这个思路其实没毛病,但汪平修觉得不行。

    汪平修觉得口碑有个屁用,能赚钱才是正道理。

    汪平修并没有觉得《采桑女》曲高和寡到了没有观众的地步,普通观众忍过前三幕也能看,过了观看门槛的观众更不用说。《采桑女》是在汪杏花所属世界历经百年依旧经久不衰的佳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汪杏花的改编虽然差了点,但剧本底子在那儿。

    如果说汪杏花把95分的原剧本改成了85分,那么冯灵就把85分的剧本演出了100分的效果,这个戏给看戏的人看,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好产品就要交到客户的手里。

    汪杏花找不到客户在哪里,汪平修找到了。

    汪平修先是经过几天的摸排,确定这个世界的年轻观众虽然普遍不看戏,但是上了年纪的观众还是有看戏经验,少部分甚至现在还留有看戏的习惯。

    某些省份的乡村地带,一到逢年过节就大戏连台,观众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

    只不过这些观众因为年纪和社会地位的缘故,常年在互联网和新闻报道中销声匿迹,大众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他们。

    汪平修在确定《采桑女》的受众群体后,让冯灵录了一段几十秒的音频。为防止被人听出来具体内容是什么,汪平修特意挑了一段晦涩难懂的词,不结合前后内容大概率听不太明白的那种。

    然后,汪平修混进了的花样套路的年轻人可能能敲出一些端倪,但是被互联网几乎完全忽视,常年被各路骗子用从不更新换代但是好用的诈骗手段欺骗的中老年人往往不会怀疑,只是记住了白白。

    江祺看着汪平修给自己发来的19个微信小号的截图,和他这段时间的潜伏总结,对中老年群体的各种分析短文,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得亏汪杏花为了捞爹要攒功德投胎。

    汪平修能用19个小号在微信里和一堆素未谋面的老人家打成一片,让这些老人家对他的19个身份深信不宜,却只是为了营销冯灵,这都是托了汪杏花要攒功德,汪平修这个当爹的也不能缺大德的福啊。

    不然有这一个月的时间,都够汪平修诈骗到一个让他得到一份新的包吃包住,还附赠银手镯,日常踩缝纫机锻炼身体的新工作的数额了。

    听完汪平修的诈…营销全过程,江祺沉默了很久,一连吃了好几口水煮鱼压惊,结果太辣了又不得不喝半杯酸梅汤缓缓。

    “所以,你为什么还在经营这19个小号?”江祺问。

    从汪平修发给自己的截图来看,他的2号小号67岁的刘大爷今天早上还在2个超市优惠群里分享菜谱。

    3号小号55岁的李大妈在药店优惠群里和人吵架。

    9号小号的85岁的何大爷在养生群里咨询药膳。

    这是江祺看到的,他没看到不知道有多少。

    汪平修要在宣传部上班,要在网上搜集情报,要经营自己的刷单网店,还要开19个小号伪装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背景的大爷大妈在微信群聊里和其他大爷大妈们维持关系。

    今天上午还和方圆剧院开了数小时的电话会议。

    汪平修一天是有48小时吗?

    还是他其实会影分身之术,能弄好几个分身出来帮自己干活。

    “老板,这19个小号很重要。”汪平修强调道,“这19个小号是经营冯灵某音账号的关键,我打算把8号小号,49岁比较年轻的蒯大妈打造成冯灵的狂热粉丝,让她来担任冯灵粉丝后援会的会长。”

    江祺:?

    南宫奶奶同意了吗?

    “现在让受众群体知道冯灵只是第一步,马上戏团不是就要开始巡演了吗?我觉得戏团巡演不能只去那些有大戏院的大城市,那些戏院规模不算大的小城市才是扩宽知名度的关键。这些地方的巡演门票不能太贵,哪怕是义演也行,临时搭的戏台,只要观众够多就不吃亏。”

    “我还可以联系我那些记者朋友写几篇报道,义演赚名声,既亲民又划算。”

    “蒯大妈负责凝聚粉丝,维护住账号数据。”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我就可以把冯灵的账号经营成拥有千万粉丝,百万活粉的大网红。到时候我们也不用接广告,直播带货,单靠视频数据估计就能有不少收益,偶尔帮游乐园的周边打打广告,也在情理之中。”

    “最关键的是,演员的知名度上来,戏票好卖,分成也好谈。《皇女传》红火,只是一出戏的红火,不代表这个演员就能长红。这出戏火了,赚钱了,下出戏就说不好了。”

    “但人红不一样,人红总比戏红要长久。”

    “老板,你就等着看吧。今年咱们游乐园的年度报告上,戏院的营收一定会是第一,肯定能后来者居上超过不可思议魔法学院!”

    汪平修自信满满地道。

    江祺被汪平修说得一愣一愣地,不由得问:“那你觉得营收可能有多少?”

    “大概是……”

    饭桌上,黄富贵和江茶早就吃完了,江祺也因为汪平修的饼画得过于好吃而放弃吃饭专心吃饼,只有汪杏花在兢兢业业地扫尾。

    黄富贵见江祺听得认真,不由得又有一点好奇,小声问江茶:“茶妹子,汪班主都说了些什么啊?怎么说了这么久?哪个账号的数据到底是刷的还是真的?”

    “真的。”江茶道。

    “至于为什么说了这么久……”

    江茶想了想:“汪班主画饼花了不少时间。”

    黄富贵:?

    谁画饼?

    不一般都是老板给员工画饼吗?

    难道自己真的是因为最近沉迷直播所以跟不上时代了?

章节目录

从剧本杀店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吨吨吨吨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吨吨吨吨吨并收藏从剧本杀店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