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如是照着虚空之辞念的。可辞中有误,不是她与鬼君商议的,于是她便顺口将此间的“五千年”换作“五十年”,结成了五十年之契。
她本就不愿在冥府待那么久。依生死鬼君所言,冥府最低契期是五十年,若她不签,则无法利用职务之便,偶尔去探望爹娘;可若签定五十年,今爹娘已六十多岁,万一他们离世,她无法毁约随他们转世。
如此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倒不如签了之后,再慢慢商量!她下定了决心,要陪爹娘走到此生的尽头。
众鬼差面面相觑,皆是一无所知,生死鬼君假咳几声,言道:“冥王一向喜怒无常,你不必置于心上,日后碰见冥王,顺着他的意便可!”
众鬼差若有所思般点点头。
是不约而同地。
看来大家都很认同“冥王喜怒无常”之言。
立了鬼契,便成鬼差,可凝聚鬼气,为自身所用。她出了罗生殿,转进了一个鬼火弱亮的庭院。她将鬼气吸入,缓缓转化为鬼力,意图跃至半空,可不甚是熟练,离地不过一丈,直直往下掉,幸而她只是一缕魂魄,飘然轻缓贴地。
庭院里,晏如惬意平躺,无尽的夜空,无尽的遐想,有个转瞬而逝的念头,恍如神的预言:她将会困在这永不见天日的地方永生永世。
她只道是多想。五十年后,她将期满转世,而鬼差,需不分日夜来往人界,如何会永远困在此?若将是如此,她也不会顺天意而为。
“嘭——”庭院入口乍响,似是瓷器摔碎,晏如即刻坐起,循声望去。
是一个女子。
女子貌美艳丽,媚眼如丝,腰段极其风情万种,一步一扭,如在心间漾开,她却只着素净白裙,发间亦无装饰,生生减去三分媚,显得十分不相配。
冥府怎不许绚丽之色布满呢。
府里惟有冥王着玄衣,其余皆是清一色的素衣。
女子满脸愕然,眼里没有笑意,嘴角转瞬而上扬:“温…吓到妹妹了罢?姐姐唐突之举,还请妹妹宽恕!”
晏如为之惊艳,久久才回神,讪笑而道:“不碍事。”
女鬼差停在前方伸手,欲拉晏如站立,可她没有抬手动一下,像是在猜疑她的目的。她也不恼,还是一脸笑意绵绵,未有尴尬之意:“妹妹如此眼生,是今日新立契的鬼差罢?姐姐我为鬼差两万余年,你若有不懂之处,尽管来问!”末了,又欣然道:“我是姜宁。”
晏如发觉失礼,扬手与她,借力站了起来,又许是用力过猛,她倏然倒向姜宁,埋进了柔软之中,馨香扑鼻,瞬感羞愧,幸而鬼魂面色皆白,不知她的脸红耳赤,她连连后退几步,着急出声:“对…对不住!”
“无碍。”姜宁轻声,该道歉的是她,是她故意为之。她只是想确认,她是不是真的回来了。逃开天罚,且未有魂飞魄散,在这天底下能有几人?
姜宁故意说着,与初遇时相似的话,可感觉是不同的。她亦自知,她不是故人,只是故人的转世。以往,她根本不敢妄想,她能完好转世,更不敢想的是,兜兜转转间,她还是成了鬼差。
“你好,我是晏如。”晏如恭敬行了行礼。
姜宁趁她未抬头,逼眼中水汽散去,若无其事问道:“你,立了几年契?”
“五十年。”晏如摊开手掌,虚晃了晃,神情颇为遗憾:“可惜不能再少了。”
“还好!”她沉声安抚道:“五十年而已,不过是一眨眼的事。”
但冥王又怎会轻易允她转生?只怕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折磨!而她不知,亦未能阻止。
晏如按耐不住好奇,终是问出口:“你为何会在冥府待几万年呢?”冥府一直幽暗,久待于此,心中会郁闷的罢!
真不愧是同一个魂魄,连好奇之处都是相同的。
姜宁暗笑,坦然道:“我在等一个人。”
“等谁?”她脱口而出,哑然后悔,她们刚相识,已越过平常的界限。
姜宁如道不相关者,面上未有半分悲色:“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会来。”
“好奇怪……”晏如更是茫然,深感奇怪,奇在不知她等谁,怪在她情绪平缓,不悲亦不喜。
“姜宁,姜宁,你又死哪去了?”庭院外一阵喊声,打断了彼此的欲言将言,姜宁蹙眉微怒,歉意含笑,晏如摆摆手让她先去忙,可姜宁走了两步,便回头邀请道:“晏如,与我一道去勾魂罢?你对此不熟,我正好可带带你!”
“好!”她正愁不知如何勾魂呢!
院外还在不依不饶叫喊,听闻晏如的应允,姜宁收起笑意,怒气腾腾杀了出去:“喊什么喊!赶着去投胎呢?”
身处冥府,却言“死啊”“投胎啊”这些话,有不言而喻的喜感。没来由地,她对姜宁好感倍增,忙不迭跟上她。
或许,她成为鬼差的日子并不会无趣。
那个呼叫姜宁的鬼差是宗隽。他脸上嬉笑之意,在远远望见晏如的刹那,消失无影,语气甚是不爽:“她与我们一道?”
“自然。若嫌麻烦,你可以滚!”姜宁不客气道完,目光迎向晏如,心绪分外朗然。
宗隽微眯着眼,佯笑:“老友回归,我自是欢迎!”
“宗隽,你别多事。”言下之意就是,不许告诉晏如过往,宗隽心中明了,还是不满哼了一下,嘘声不敢再言。
晏如低眉示意,宗隽颔首而动,尚未介绍双方,周遭环境变幻,斜阳余晖挂于天际,眼前已是人界。宗隽知姜宁之意,她在赶他先走,未留下一个名字,只是飘然而至,先一步到将死之人的屋内。
“这是命薄。”姜宁递给了晏如,解释道:“以后从生死鬼君处取了命薄,需详察名簿上的死因与死期,一定要在死前一刻赶到。切记,不可延迟!”
倘若迟了片刻,亡魂逃跑,抓捕是麻烦之事,如亡魂在逃跑时,伤害到其他生魂,负责的鬼差是要接受惩罚的,要么延长鬼契,要么受刑于炼狱。
晏如点点头。
眼前一座不算大的私宅,正环绕着起落的抽泣声,她们穿过遮障的墙体,越来越靠近将死之人,耳边的哭声越发吵闹,恍如是她死时,爹娘之悲泣,惹晏如一阵心酸,姜宁摸了摸她的脑袋,缓缓安慰:“日后会习惯的。”
厢房里跪满了人,三两中年人两鬓微白,几个年龄不一的稚童,皆是泪眼汪汪。床榻上的亡者,八十高龄,前不久感染风寒,勾起隐疾,大限将至,是喜丧。他们虽知有转世轮回,但依旧抑制不住悲伤,因为死去,意味着今生缘尽。
宗隽双臂交叉,魂体浅浅坐在侧窗的案桌上,总觉得姜宁的手很碍眼。晏如觉察不善,可不知缘由,暗暗作下了远离宗隽的决定。
伴随残阳缺角消失,老者的呼吸骤停,哭声悲恸欲绝,姜宁抬手蓄力,顷刻魂魄勾出,老者蹒跚之态减弱,轻盈迈步,回头瞧了一眼,那些哭得难以自已的儿孙,叹了几息,苦笑道:“几位大人,走罢!”
这是最容易的差事。自然的生老病死,比意外身亡,少了很多憾事,亡魂不会逃跑,亦不会报复,安然前往冥府论功过与转世。
宗隽指间流出一丝鬼力,环上老者的亡魂,如拴在手上,后者保持着半丈距离,随其前往下一处。
“此举是引魂,待手上所有命簿的亡魂勾完,可一齐回冥府。”
如此这般,这一路上,姜宁一一给晏如解释。命簿上的六魂,都是寿终正寝之魂,并没有意外需要处理。
牵着一列亡魂引向冥府,恰好停驻在林间休整。姜宁思及冤魂,有些担忧:“怀有怨念之魂,今日未能见,待下次勾魂,我再告诉你详情罢。”
一旁的宗隽闻言,将虚空鬼气凝化,单手抽出一条锁魂链,漠然道:“锁魂链,鬼力可化。当遇之,即用锁魂链,捆住有怨念的亡魂,可防止他们逃跑害人。”
不等晏如应答,宗隽又面含假笑:“鬼差之职,你已全部知晓,下回便可独自勾魂回冥府罢!毕竟,冥府有令,不许三差结伴。”
晏如明白他的意思,可姜宁不肯依他,微怒道:“晏如初到冥府,而你成鬼差八千余年,我自是要跟她一道!”
“我因你失了几成鬼力,如何能独自接下冤魂之事?”
当下,负责处理冤魂的鬼差是他们,事实确也是如此,他无法独自进行。
冤魂的报复之意,若是一瞬爆发,鬼差的鬼力弱些,便会因此魂散,绝了轮回之路,因而冥王下令,禁止鬼差独自处理冤魂。
姜宁颇为苦恼。一边是失而复得的故人,一边是并肩作战的同伴,她只能择其一。
茂密枝林间,羊肠小道穿过,蹄声所至,鸟兽腾飞呼鸣,灯笼幽幽烛火照明前路,是一位老者御马前行。
晏如循蹄声望去,打了个照面,乍然愣住,这位老者正是她爹!他满脸焦急,不知是为何赶路,她欲飘过去,但被姜宁拉住了,她提醒道:“生死殊途!”
“我就看一眼!”晏如些许哽咽。
“宗隽,你先带亡魂回府。”姜宁速速决定,欲越过此事,装作不知,可目及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只好道:“我会继续与你一起!”
宗隽奸计得逞,笑得好不欢快,身后犹如有尾巴在摇啊摇,悠然携六个亡魂归去。
马车停在屋前,却不是晏如家。先她爹而入,便见屋内昏暗,只借着月光视物,一位魔君立在窗台前,而老妪坐在屋子中央,眼含着泪,怜爱地望着躺在地板的女子。
泪水不禁潸然而下。“她”衣着整洁,胭脂遮掩苍白,不似死去,而是安然沉睡,可浑身又透着死气沉沉,或因有一道魔障庇护,尸体未有腐烂的趋势,以及没有尸臭之味。
姜宁死死按住她,迫使她不能现身。
她爹进了屋,安抚了下老妪,急切道:“我已引开他们,快转移上马车!咳咳…”
“阁下心意已决,我倒不会阻拦。只怕这不过是强求,空欢喜一场!”
魔君望着窗外,眼里流转着火光,她知时间紧迫,可还是忍不住劝告。
她爹搀扶着她娘,沉着脸,冷声道:“魔君无需多言,事成少不了您的!”
晏如并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待老者踏出房,魔君回了头,对于虚空中的两道魂体,并没有半点惊讶,她为她们解惑道:“听闻世上有一魔可续命,你爹娘深信不疑,挥霍家财,不顾单薄之体,四处奔走,只为你续上一丝生机!”
“怎会如此!”泪如洪水,万般愧疚。
“我同为魔族,确曾有闻续命之魔的传言,可未曾见之,不知真假与否。若为假,你爹娘散尽了家财,你又活不过来,余生该如何度过?”
门外火光如昼,声声满腔愤慨之言,盖过了她的叹息。
“晏老,您二位就别强求了!”
“晏如意外身故,我们也很心痛,可……唉!”
“晏如已故,该是入土为安,莫再折腾!”
“……”
来者十几人,皆是晏家同乡,正出言劝慰。身亡五十日,早已回天乏术。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被引开,一路又摸索追来,是怕他们坏了天道之事。
“如儿定能回来的!莫再劝我!”晏父固此执念,不为所动。
众人见劝不动,相顾默言。
屋里,晏如挣脱开束缚,强忍眼中涌流。她在虚空中现了身,姜宁并没有再加以阻拦,若无其他鬼差发现,此事可悄悄作罢。
晏如并未出门,而是拾起火折子,点燃了烛台,附上鬼力助燃,火光四射,瞬即驱散所有昏暗。“砰——”她将烛台扔向了尸体,魔障消失,刹那之间,已是一片火海,同时,她如丧了所有力气,只能任姜宁将她拽回虚空,避免了大火灼烧魂体。
莫名的大火,吞噬着木屋,众人惊骇不已,可四处无水援救,他们只好疾速背对火场,形成一道人墙,不让晏家二老靠近,随他们乱捶一通,任他们发泄心中的苦闷。
晏如靠着姜宁,在一声声凄惨的“如儿!我的如儿!”中,不敢回头,无感于魂体之痛,直至耳边无声,浑然是失了知觉。
痛哭的二人,终因魔力昏迷,等他们初醒,魔君转告晏如留下之言:“晏如燃了火,毁了原身,是不愿你们寻得一场空,愿你们余生安然!”
又是一阵恸哭,望执念能随风而去。
她本就不愿在冥府待那么久。依生死鬼君所言,冥府最低契期是五十年,若她不签,则无法利用职务之便,偶尔去探望爹娘;可若签定五十年,今爹娘已六十多岁,万一他们离世,她无法毁约随他们转世。
如此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倒不如签了之后,再慢慢商量!她下定了决心,要陪爹娘走到此生的尽头。
众鬼差面面相觑,皆是一无所知,生死鬼君假咳几声,言道:“冥王一向喜怒无常,你不必置于心上,日后碰见冥王,顺着他的意便可!”
众鬼差若有所思般点点头。
是不约而同地。
看来大家都很认同“冥王喜怒无常”之言。
立了鬼契,便成鬼差,可凝聚鬼气,为自身所用。她出了罗生殿,转进了一个鬼火弱亮的庭院。她将鬼气吸入,缓缓转化为鬼力,意图跃至半空,可不甚是熟练,离地不过一丈,直直往下掉,幸而她只是一缕魂魄,飘然轻缓贴地。
庭院里,晏如惬意平躺,无尽的夜空,无尽的遐想,有个转瞬而逝的念头,恍如神的预言:她将会困在这永不见天日的地方永生永世。
她只道是多想。五十年后,她将期满转世,而鬼差,需不分日夜来往人界,如何会永远困在此?若将是如此,她也不会顺天意而为。
“嘭——”庭院入口乍响,似是瓷器摔碎,晏如即刻坐起,循声望去。
是一个女子。
女子貌美艳丽,媚眼如丝,腰段极其风情万种,一步一扭,如在心间漾开,她却只着素净白裙,发间亦无装饰,生生减去三分媚,显得十分不相配。
冥府怎不许绚丽之色布满呢。
府里惟有冥王着玄衣,其余皆是清一色的素衣。
女子满脸愕然,眼里没有笑意,嘴角转瞬而上扬:“温…吓到妹妹了罢?姐姐唐突之举,还请妹妹宽恕!”
晏如为之惊艳,久久才回神,讪笑而道:“不碍事。”
女鬼差停在前方伸手,欲拉晏如站立,可她没有抬手动一下,像是在猜疑她的目的。她也不恼,还是一脸笑意绵绵,未有尴尬之意:“妹妹如此眼生,是今日新立契的鬼差罢?姐姐我为鬼差两万余年,你若有不懂之处,尽管来问!”末了,又欣然道:“我是姜宁。”
晏如发觉失礼,扬手与她,借力站了起来,又许是用力过猛,她倏然倒向姜宁,埋进了柔软之中,馨香扑鼻,瞬感羞愧,幸而鬼魂面色皆白,不知她的脸红耳赤,她连连后退几步,着急出声:“对…对不住!”
“无碍。”姜宁轻声,该道歉的是她,是她故意为之。她只是想确认,她是不是真的回来了。逃开天罚,且未有魂飞魄散,在这天底下能有几人?
姜宁故意说着,与初遇时相似的话,可感觉是不同的。她亦自知,她不是故人,只是故人的转世。以往,她根本不敢妄想,她能完好转世,更不敢想的是,兜兜转转间,她还是成了鬼差。
“你好,我是晏如。”晏如恭敬行了行礼。
姜宁趁她未抬头,逼眼中水汽散去,若无其事问道:“你,立了几年契?”
“五十年。”晏如摊开手掌,虚晃了晃,神情颇为遗憾:“可惜不能再少了。”
“还好!”她沉声安抚道:“五十年而已,不过是一眨眼的事。”
但冥王又怎会轻易允她转生?只怕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折磨!而她不知,亦未能阻止。
晏如按耐不住好奇,终是问出口:“你为何会在冥府待几万年呢?”冥府一直幽暗,久待于此,心中会郁闷的罢!
真不愧是同一个魂魄,连好奇之处都是相同的。
姜宁暗笑,坦然道:“我在等一个人。”
“等谁?”她脱口而出,哑然后悔,她们刚相识,已越过平常的界限。
姜宁如道不相关者,面上未有半分悲色:“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会来。”
“好奇怪……”晏如更是茫然,深感奇怪,奇在不知她等谁,怪在她情绪平缓,不悲亦不喜。
“姜宁,姜宁,你又死哪去了?”庭院外一阵喊声,打断了彼此的欲言将言,姜宁蹙眉微怒,歉意含笑,晏如摆摆手让她先去忙,可姜宁走了两步,便回头邀请道:“晏如,与我一道去勾魂罢?你对此不熟,我正好可带带你!”
“好!”她正愁不知如何勾魂呢!
院外还在不依不饶叫喊,听闻晏如的应允,姜宁收起笑意,怒气腾腾杀了出去:“喊什么喊!赶着去投胎呢?”
身处冥府,却言“死啊”“投胎啊”这些话,有不言而喻的喜感。没来由地,她对姜宁好感倍增,忙不迭跟上她。
或许,她成为鬼差的日子并不会无趣。
那个呼叫姜宁的鬼差是宗隽。他脸上嬉笑之意,在远远望见晏如的刹那,消失无影,语气甚是不爽:“她与我们一道?”
“自然。若嫌麻烦,你可以滚!”姜宁不客气道完,目光迎向晏如,心绪分外朗然。
宗隽微眯着眼,佯笑:“老友回归,我自是欢迎!”
“宗隽,你别多事。”言下之意就是,不许告诉晏如过往,宗隽心中明了,还是不满哼了一下,嘘声不敢再言。
晏如低眉示意,宗隽颔首而动,尚未介绍双方,周遭环境变幻,斜阳余晖挂于天际,眼前已是人界。宗隽知姜宁之意,她在赶他先走,未留下一个名字,只是飘然而至,先一步到将死之人的屋内。
“这是命薄。”姜宁递给了晏如,解释道:“以后从生死鬼君处取了命薄,需详察名簿上的死因与死期,一定要在死前一刻赶到。切记,不可延迟!”
倘若迟了片刻,亡魂逃跑,抓捕是麻烦之事,如亡魂在逃跑时,伤害到其他生魂,负责的鬼差是要接受惩罚的,要么延长鬼契,要么受刑于炼狱。
晏如点点头。
眼前一座不算大的私宅,正环绕着起落的抽泣声,她们穿过遮障的墙体,越来越靠近将死之人,耳边的哭声越发吵闹,恍如是她死时,爹娘之悲泣,惹晏如一阵心酸,姜宁摸了摸她的脑袋,缓缓安慰:“日后会习惯的。”
厢房里跪满了人,三两中年人两鬓微白,几个年龄不一的稚童,皆是泪眼汪汪。床榻上的亡者,八十高龄,前不久感染风寒,勾起隐疾,大限将至,是喜丧。他们虽知有转世轮回,但依旧抑制不住悲伤,因为死去,意味着今生缘尽。
宗隽双臂交叉,魂体浅浅坐在侧窗的案桌上,总觉得姜宁的手很碍眼。晏如觉察不善,可不知缘由,暗暗作下了远离宗隽的决定。
伴随残阳缺角消失,老者的呼吸骤停,哭声悲恸欲绝,姜宁抬手蓄力,顷刻魂魄勾出,老者蹒跚之态减弱,轻盈迈步,回头瞧了一眼,那些哭得难以自已的儿孙,叹了几息,苦笑道:“几位大人,走罢!”
这是最容易的差事。自然的生老病死,比意外身亡,少了很多憾事,亡魂不会逃跑,亦不会报复,安然前往冥府论功过与转世。
宗隽指间流出一丝鬼力,环上老者的亡魂,如拴在手上,后者保持着半丈距离,随其前往下一处。
“此举是引魂,待手上所有命簿的亡魂勾完,可一齐回冥府。”
如此这般,这一路上,姜宁一一给晏如解释。命簿上的六魂,都是寿终正寝之魂,并没有意外需要处理。
牵着一列亡魂引向冥府,恰好停驻在林间休整。姜宁思及冤魂,有些担忧:“怀有怨念之魂,今日未能见,待下次勾魂,我再告诉你详情罢。”
一旁的宗隽闻言,将虚空鬼气凝化,单手抽出一条锁魂链,漠然道:“锁魂链,鬼力可化。当遇之,即用锁魂链,捆住有怨念的亡魂,可防止他们逃跑害人。”
不等晏如应答,宗隽又面含假笑:“鬼差之职,你已全部知晓,下回便可独自勾魂回冥府罢!毕竟,冥府有令,不许三差结伴。”
晏如明白他的意思,可姜宁不肯依他,微怒道:“晏如初到冥府,而你成鬼差八千余年,我自是要跟她一道!”
“我因你失了几成鬼力,如何能独自接下冤魂之事?”
当下,负责处理冤魂的鬼差是他们,事实确也是如此,他无法独自进行。
冤魂的报复之意,若是一瞬爆发,鬼差的鬼力弱些,便会因此魂散,绝了轮回之路,因而冥王下令,禁止鬼差独自处理冤魂。
姜宁颇为苦恼。一边是失而复得的故人,一边是并肩作战的同伴,她只能择其一。
茂密枝林间,羊肠小道穿过,蹄声所至,鸟兽腾飞呼鸣,灯笼幽幽烛火照明前路,是一位老者御马前行。
晏如循蹄声望去,打了个照面,乍然愣住,这位老者正是她爹!他满脸焦急,不知是为何赶路,她欲飘过去,但被姜宁拉住了,她提醒道:“生死殊途!”
“我就看一眼!”晏如些许哽咽。
“宗隽,你先带亡魂回府。”姜宁速速决定,欲越过此事,装作不知,可目及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只好道:“我会继续与你一起!”
宗隽奸计得逞,笑得好不欢快,身后犹如有尾巴在摇啊摇,悠然携六个亡魂归去。
马车停在屋前,却不是晏如家。先她爹而入,便见屋内昏暗,只借着月光视物,一位魔君立在窗台前,而老妪坐在屋子中央,眼含着泪,怜爱地望着躺在地板的女子。
泪水不禁潸然而下。“她”衣着整洁,胭脂遮掩苍白,不似死去,而是安然沉睡,可浑身又透着死气沉沉,或因有一道魔障庇护,尸体未有腐烂的趋势,以及没有尸臭之味。
姜宁死死按住她,迫使她不能现身。
她爹进了屋,安抚了下老妪,急切道:“我已引开他们,快转移上马车!咳咳…”
“阁下心意已决,我倒不会阻拦。只怕这不过是强求,空欢喜一场!”
魔君望着窗外,眼里流转着火光,她知时间紧迫,可还是忍不住劝告。
她爹搀扶着她娘,沉着脸,冷声道:“魔君无需多言,事成少不了您的!”
晏如并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待老者踏出房,魔君回了头,对于虚空中的两道魂体,并没有半点惊讶,她为她们解惑道:“听闻世上有一魔可续命,你爹娘深信不疑,挥霍家财,不顾单薄之体,四处奔走,只为你续上一丝生机!”
“怎会如此!”泪如洪水,万般愧疚。
“我同为魔族,确曾有闻续命之魔的传言,可未曾见之,不知真假与否。若为假,你爹娘散尽了家财,你又活不过来,余生该如何度过?”
门外火光如昼,声声满腔愤慨之言,盖过了她的叹息。
“晏老,您二位就别强求了!”
“晏如意外身故,我们也很心痛,可……唉!”
“晏如已故,该是入土为安,莫再折腾!”
“……”
来者十几人,皆是晏家同乡,正出言劝慰。身亡五十日,早已回天乏术。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被引开,一路又摸索追来,是怕他们坏了天道之事。
“如儿定能回来的!莫再劝我!”晏父固此执念,不为所动。
众人见劝不动,相顾默言。
屋里,晏如挣脱开束缚,强忍眼中涌流。她在虚空中现了身,姜宁并没有再加以阻拦,若无其他鬼差发现,此事可悄悄作罢。
晏如并未出门,而是拾起火折子,点燃了烛台,附上鬼力助燃,火光四射,瞬即驱散所有昏暗。“砰——”她将烛台扔向了尸体,魔障消失,刹那之间,已是一片火海,同时,她如丧了所有力气,只能任姜宁将她拽回虚空,避免了大火灼烧魂体。
莫名的大火,吞噬着木屋,众人惊骇不已,可四处无水援救,他们只好疾速背对火场,形成一道人墙,不让晏家二老靠近,随他们乱捶一通,任他们发泄心中的苦闷。
晏如靠着姜宁,在一声声凄惨的“如儿!我的如儿!”中,不敢回头,无感于魂体之痛,直至耳边无声,浑然是失了知觉。
痛哭的二人,终因魔力昏迷,等他们初醒,魔君转告晏如留下之言:“晏如燃了火,毁了原身,是不愿你们寻得一场空,愿你们余生安然!”
又是一阵恸哭,望执念能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