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悲伤全数迸发,唇瓣一开一合间,终在威胁的目光中嘘了声。
总管拿出早已拟好的谕旨,一字一句开始扬声宣读,微微停顿处,明显是顺带添了几句封地之言。
眼神隔空流转,他眼中含泪,满是无奈自嘲,明白此次赐婚是父王早就计划好的,从来没有任何商量,也不给他任何机会拒绝!
溪岚后悔了,他不该回来的,可父王不会无端放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舒绘及亲人随他浪迹天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此事终究是无解。
万千思绪交织,脑海伊始嗡嗡作响,盖过所有的声音,体内心肺一阵绞痛,五脏六腑隐隐破碎,视线模糊不堪。
恍惚间,有个居高临下的影子动了一下,口中似是在道:“端王殿下,唐国公大人,请二位接旨!”
“谢王上恩典!”沉浑的嗓音,闻不清喜怒,唐国公恭敬接过了谕旨。
而溪岚始终是一言不发,群臣疑惑张目顾盼,迟迟不见他的动作。
他们的王,王权之威严正受到挑战,满腔怒火即将喷出。或许是顾及父子的身份,又或许是此事非他不可,王上才抑制住怒意。
总管下了石阶,立在他的跟前,轻声提醒:“端王殿下?”
回答他的还是沉默,以及身子止不住的颤动。
众人不明所以。
下一眼,血水如是逆流而上,瞬间鲜血喷涌而出,溪岚直直倒在大殿上,躯体还在抽搐蜷曲,眸光沉寂如死息。
“端王殿下!端王殿下!”
“快去请太医!”
声声惶恐传至殿外,侍从侍女慌不择路。
总管急速蹲下查验伤情,仍有微弱的脉搏,心下稍作安稳。
几个太医慌忙步入大殿的一刹,王座上却传来此声:“端王喜极而旧伤复发,欲接旨而有心无力,为顺其心,寡人便为他做主定下此事!”
明眼人皆知不是如此,可谁都不敢出来反驳。
太医馆手忙脚乱,抬至太医馆里一连几番诊治。
王宫来人时,双华还在思量此程还差何物未备足,乍闻端王气急攻心而昏迷,他甚是慌乱,当即启程前往王宫。
太医馆内,太医熬好了汤药,双华接过喂药,喂一口又溢出半口,几口下来,不见多少汤药入喉,面色依旧惨白,他连声叹息,强忍心头的哽咽。
贴身不离守了几日,当太医探出脉搏稳定时,双华顺从溪岚半梦半醒的话,连夜带他回了端王府。
房中熟悉的莲香幽幽,未有多时,溪岚艰难睁开双眼,欲撑着床板起身,因手上的力气不足,又无力跌了回去,许是双华几日未阖眼,细碎作响的声音,并未惊醒伏案假寐的他。
两眼放空而望帷帐,手上恢复了些许力,他缓缓起身着履,步至双华身侧,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背,声音虚弱不堪:“双华,去榻上睡。”
“无碍,殿下可还有不适?”双华惊醒,顾不上腰酸背痛,心急如焚而问。
溪岚摇摇头,迟疑问道:“他可否怪我丢了他的颜面?”
第一次不想唤出那两个字。
“王上并未指责什么,只是……”语末染上了哭腔,泪水滑过面颊:“王上当日便遣人去萤屿城建造府邸,又以厚礼送往唐国公府下聘,府邸建成三日后即是…婚期!”
双华懂他后来的情思,心底亦比谁都懂他的难过。
那一番言论中,曾因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的人是他,故而忘不掉她言语迎合之余的那抹纯粹,几经寻觅间,反复浮现姑娘的身影,第一次有了厮守的执念。
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定情,却是注定错过。
“大抵几时会建成?”
语气轻轻而落,没有任何悲绪,他早已预料到他不会就此放过。
双华吸了吸鼻子,叹声:“最多两个月。”
“殿下!”他一抬头,眼前空余残影,连忙追了出去。
两匹快马一路冲撞,直出城门,守兵反应过来,利落上马随后狂追,火光驱逐昏暗,又使前方之人不敢靠近。
双华担忧他内伤尚未痊愈,如何经得起一路的颠簸?然而,骤然停马的刹那,他有些微欣喜,又有惊忧无法散去。
双方沉默了许久,退去左右守兵,双华狠下心劝道:“殿下,不过是萍水相逢,此缘终是浅,你若忘之,余生各自安好,你若不忘,将来娶之为侧妃,如此…”
“双华!”一声震怒使双华噤声。
双华明白其意。
自古以来,人族常谈“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他们崇尚“一生一世一双人”之缘,若是动了情,当以两人厮守为诺,彼此忠诚而终了此生,但也尊重男女相悦的自由,如是男子娶几个女人,或是女子嫁几个男人,无人会阻止什么,只会私言此人不忠不义,委屈了其他人。
他想给她的是一生,怎敢另娶了她人又恬不知耻去求娶?而她怎会嫁他为侧室?!
火光下,眸中的水盈潋滟,他是如此不甘心放手。
失魂落魄回了端王府,目及门口那辆马车上显眼的大字,他的情绪波动了几下。
遣散谨慎守着的府人,溪岚大步跨进正厅,对着威严的身影毫不犹豫跪下,连连磕了几个头:“儿臣此生无法娶一个不爱的女人,求父王收回王命!”
王上冷冷出声:“国难方安定,寡人要笼络各方人士,你作为寡人之子,享尽富贵荣华,理应为云津的安定献力!往后你要娶多少女人是你的事,今日寡人只要你娶一个唐家女!”
“唐国公长子正是适婚之年,父王怎么不叫溪欢嫁进去!”
“啪——”王上抬手重重打下,一瞬的掌风直逼他倒地,止不住的怒火喷涌:“溪岚,她是你未满岁的妹妹!”
“妹妹?我妹妹只有溪悦!前半生对我们不闻不问,欲利用我来联姻都不曾与我商量一句,您可真是我们的好父王!”
对此,他无法反驳,只是强调:“云津正逢危难关头,这是你作为王子无法推卸的责任!”
几息之后,溪岚漠然落了泪。
“如果我娶了她,此生置她于漠不关心,也是可以吗?”
终究是他怯弱,贪恋此生的相识,不敢此般死去。
王上的语气也软了下来:“你们婚后远赴萤屿城,你如何待她都随你,只要不传到府外落人口实!只要不传至王城自取其祸!”
“那好,我只有一个条件。”溪岚勉强扯出笑意,一脸决然:“若父王放弃追杀母妃,让她在外安然余生,我便心甘情愿娶了那个女人!”
“溪岚!你个不孝子!给寡人站住!”
呵斥之声,瓷器碎裂之声,他都甩在身后,转步离开正厅。
他知道,过去是母妃一厢情愿,甘愿忍受父王的不爱十几年,终还是被父王气走了,而妃子出逃之事沦为各国笑话,父王顾及一国君王的颜面,不断派人去跨国追杀。
生在帝王之家,倘若他的余生不配拥有幸福,但愿下落不明的母妃仍可获余生的幸福!
溪岚两日都等不到那一份新的谕令,王上像是笃定无论条件是否落实,他都会认命娶了唐家姑娘。
某个午后,溪岚假装散步,甩开所有的随从,直接闯进了长公主府,此举确是有几分威胁之意,父王不应了他的条件,那他便拉溪欢去死!
消息当即传进宫中,一桌的奏折翻倒在地。
他逼近厢房前,昭儿不知来意,但念及殿下不见人,她试图阻拦:“端王殿下请留步,殿下小憩未醒,还请莫惊忧了殿下!”
“让开!”溪岚一把推开昭儿,狠狠踹开了房门。
对于这位妹妹,他并没有多少感情,如今的局面,他也不想顾虑那么多,可那一声巨响震动,似是并未震醒房中人?
定睛细瞧,不是人未醒,而是目光涣散无神。
溪岚万万没有想过,这位受尽父王宠爱的妹妹,会有这般消瘦憔悴的一面。
正疑惑,昭儿疾步挡住她的面容,克制语气:“端王殿下!请殿下离开!”
“出去!主子之间议事,哪有你说话的份!”
“长公主曾有交代,这段时日谁都不见,还望殿下可怜可怜奴婢!”
两道怒喝之声冲撞,溪欢恍过神来,由侧躺转为正坐,茫然出声:“二哥?”垂下双睫,又消沉道:“昭儿,你出去一下。”
昭儿怔然回首,深深望了一眼,依依不舍退下,合上了厢房的门。
空余的两人,稍稍默然相视,溪欢欲问何事,却有泪水夺眶而出,微微压制,开口道:“我有一事想跟二哥求证,还望二哥为我解惑。”
“你欲知何事?”
她止不住抽噎:“宋征他…真的死了吗?”
他瞬息明白了什么。
脑中不禁浮现那个跃至马背的风华正茂之影,宋征救过他一命,但他无法为他求情,只能在人群中送了他最后一程。
溪岚上前搂住她,轻轻拍背安抚,鼻腔有几分酸意:“逝者已矣,欢儿妹妹节哀。”
她声声撕裂痛哭。
许是血缘作祟,他不惜自揭伤口:“我在萤屿城遇到了一个意图相伴厮守的姑娘,她比你大一岁,但父王要给我赐婚,我若娶了别人,此生便是娶不到她了。”
闻言,痛哭声渐渐停滞。溪欢擦拭一脸泪痕,试图安慰:“这不过是赐婚罢了!二哥不愿委屈那位姑娘,但余生尚还漫漫,只要你和她都还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一语惊醒了他。
比起溪欢的生死相隔,只要所娶之女身亡,他不就能娶舒绘了吗?但此念转瞬即逝,唐家姑娘亦并无过错,他怎能动了杀心!
出门时,溪岚此行的目的已达成,谕令声声传遍各国,尽道云津王上有错,不该迁怒当年逃离的妃子,两人就此和离,从此各生欢喜。
此后溪岚的悲绪消失,双华几度欲言又止,但怕惹及他悲恸。
他只道:“我娶谁不是娶?”
如此漫不经心带过。
萤屿城上下热闹非凡,街头巷尾皆有人谈论封地之事,城主及各位官员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还调动各地好几百工匠来修建府邸。
府邸正对大片的百亩莲田,远远张目可视清澈的河面,景色堪称萤屿城一绝。
那一抹清新之色挺立,莲叶之间遮蔽莲船,缓缓撑长篙而划动,十几个藕农时不时弯曲着腰板,折一支支莲蓬置入船上,根本无暇顾及坊中传言。
停船靠岸,舒绘还未走两步,便察觉街上有几分异样,五六个大块头四处张望,目光随各个女子而动,似是在找什么人。
人人都道远在王城的端王殿下将会搬至萤屿城,至此来萤屿城的人更杂乱了,她总有不好的预感,觉得处处有危险,日夜都想逃离这座城。
可娘亲依然是不同意。
舒绘背着竹筐穿过小巷,一路弯弯绕绕到了玉梅姑娘家,交易好莲子,拜别了姑娘,她准备原路而返,可刚一侧身,险些踩到一个壮汉,低着头连声道歉。
“快走,莫扰我的正事!”
粗犷的汉子声,倒还是有几分友善。
她抬眸连连致谢,却恍惚听闻“咦”的一声,此声之奇怪,她不敢停留分毫,速速迈步狂奔,假装听不见“姑娘留步”之言。
匆匆跨过家门,舒绘气喘吁吁放下竹筐,直接冲进伙房,依着葫芦瓢喝了几口水解渴,又急不可耐欲开口,结果不由抱着水缸呛咳。
察觉身后有一道人影,她赶紧压制呛声,笑盈盈道:“阿娘,今日街上有很多奇怪的人,竟还有人跟踪我,可真叫人害怕,这萤屿城真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刚一起身回头,发觉是个陌生的妇人,正两眼放光端量她的容貌。
舒绘困惑:“不知夫人是哪家的?是来找我娘的?”
妇人诡异笑了笑,猝不及防踹了舒绘的小腿骨一脚,逼她直直跪下,猛力压制着双手,又押着她往外走。
“你如此粗鲁,若是撞伤了舒姑娘怎么办!”一声娇语嗔怪传来。
另一道声音附和道:“是叫舒姑娘罢?还是说离开王城那么多年,随了父姓?”
王城舒氏,云津四大家族之首,历来女子只招婿而不外嫁,子嗣代代延续“舒”姓。
循声望去,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挽着一位尊贵夫人步出房门,三个妇人模样的女婢随后,几人都以丝巾微微遮鼻,一脸嫌弃居高而视。
几个略微眼熟的壮汉按着舒母和舒缘出来,两人口中都被塞上了布条。
是街上偶遇的那几个奇怪的人!如此来势汹汹,意图不明!
舒绘咬了下唇:“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又有一个妇人上前,掐着舒绘的下巴抬起,使她的面容完全展露在众人的眼前。
“确实有几分像。”夫人走近,审视舒绘。
她又朝舒母冷笑道:“舒渺,你说这是什么孽缘?你娘作为旁支所出,当年不愿服侍舒氏本家,毅然脱离了舒家,到头来你生的女儿,却与我生的女儿有几分像!”
仔细端详两个人,只是那双眉眼以及脸部轮廓相似无异,其余的有较大的差别,但面纱一遮,怕是没几个人辩得出来。
“像又如何?夫人都说是孽缘了!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过来?你们究竟有什么目的?”舒绘愤然应声。
夫人扫了几个男人一眼,无须多言,几个壮汉即松开了禁锢,交由女婢钳住,随之默默退出门外,顺手带上了门。
“娘,别跟她们废话,这里味道太难闻了!”
如此欠揍的模样,如果不是有女婢紧紧钳住,舒缘真想去撕烂她的嘴。
“如若你们还待在舒家,岂会过着这般贫苦的日子?今日我们不是来看你们笑话或是为难你们的,而是送你们余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过,这份富贵是有代价的——”
“我们才不稀罕,请你们速速离开!”
“不稀罕?”
随话音落下,两个妇人左右各扇了舒母一耳光,有一下没一下将她按到了水缸中。
“阿娘!你快放了我娘!”
姐妹俩怒火中烧,却挣脱不开。
舒母虚脱在一旁,两个妇人折返,又打了舒缘两下,扬手正欲抽几掌舒绘,夫人开了口:“别打,这张脸还有用。”
“代价是什么?”舒绘潸然泪下。
夫人轻蔑一笑:“只须你下月替嫁给端王!”
“这可是欺君之罪!”
“怎么算是欺君之罪?王上只说是唐国公长女,你长得和阿梨有几分像,若有朝一日暴露,我们可自辩其言,是身为长女的你性子腼腆,不喜外出走动,一直待在深闺之中!”
言之凿凿,似是万无一失,可万一有失,死的绝对是她!
“此事对你们来说,百益而无一害,你终归是要嫁人的,但以你的家世不过是找另一个穷光蛋,而那端王殿下品行卓越,仪表堂堂,是你几世都攀不上的贵人!婚后还会待在萤屿城,你们一家又能相聚,你说哪点不好?”
确实没有哪里不好。
“依你之言,端王殿下那么好,你女儿怎么不嫁?”
那位小姐翻了个白眼:“本小姐凭什么嫁给他一个手无权势的王子?以本小姐的家世才貌,要嫁就嫁将来的王上,做云津未来的王后!”
此般野心勃勃。
“为什么一定是我?舒氏这代没有女子?”
夫人又言:“我当年嫁到了唐国公府,子女皆姓唐而不姓舒,舒家便不认我了。我解了你的惑,如你敢不嫁并借此威胁,我便随时叫人杀了你们!”
“我嫁!”忆起断了的念想,唇角嘲讽而扬:“我嫁谁不是嫁?”
总管拿出早已拟好的谕旨,一字一句开始扬声宣读,微微停顿处,明显是顺带添了几句封地之言。
眼神隔空流转,他眼中含泪,满是无奈自嘲,明白此次赐婚是父王早就计划好的,从来没有任何商量,也不给他任何机会拒绝!
溪岚后悔了,他不该回来的,可父王不会无端放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舒绘及亲人随他浪迹天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此事终究是无解。
万千思绪交织,脑海伊始嗡嗡作响,盖过所有的声音,体内心肺一阵绞痛,五脏六腑隐隐破碎,视线模糊不堪。
恍惚间,有个居高临下的影子动了一下,口中似是在道:“端王殿下,唐国公大人,请二位接旨!”
“谢王上恩典!”沉浑的嗓音,闻不清喜怒,唐国公恭敬接过了谕旨。
而溪岚始终是一言不发,群臣疑惑张目顾盼,迟迟不见他的动作。
他们的王,王权之威严正受到挑战,满腔怒火即将喷出。或许是顾及父子的身份,又或许是此事非他不可,王上才抑制住怒意。
总管下了石阶,立在他的跟前,轻声提醒:“端王殿下?”
回答他的还是沉默,以及身子止不住的颤动。
众人不明所以。
下一眼,血水如是逆流而上,瞬间鲜血喷涌而出,溪岚直直倒在大殿上,躯体还在抽搐蜷曲,眸光沉寂如死息。
“端王殿下!端王殿下!”
“快去请太医!”
声声惶恐传至殿外,侍从侍女慌不择路。
总管急速蹲下查验伤情,仍有微弱的脉搏,心下稍作安稳。
几个太医慌忙步入大殿的一刹,王座上却传来此声:“端王喜极而旧伤复发,欲接旨而有心无力,为顺其心,寡人便为他做主定下此事!”
明眼人皆知不是如此,可谁都不敢出来反驳。
太医馆手忙脚乱,抬至太医馆里一连几番诊治。
王宫来人时,双华还在思量此程还差何物未备足,乍闻端王气急攻心而昏迷,他甚是慌乱,当即启程前往王宫。
太医馆内,太医熬好了汤药,双华接过喂药,喂一口又溢出半口,几口下来,不见多少汤药入喉,面色依旧惨白,他连声叹息,强忍心头的哽咽。
贴身不离守了几日,当太医探出脉搏稳定时,双华顺从溪岚半梦半醒的话,连夜带他回了端王府。
房中熟悉的莲香幽幽,未有多时,溪岚艰难睁开双眼,欲撑着床板起身,因手上的力气不足,又无力跌了回去,许是双华几日未阖眼,细碎作响的声音,并未惊醒伏案假寐的他。
两眼放空而望帷帐,手上恢复了些许力,他缓缓起身着履,步至双华身侧,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背,声音虚弱不堪:“双华,去榻上睡。”
“无碍,殿下可还有不适?”双华惊醒,顾不上腰酸背痛,心急如焚而问。
溪岚摇摇头,迟疑问道:“他可否怪我丢了他的颜面?”
第一次不想唤出那两个字。
“王上并未指责什么,只是……”语末染上了哭腔,泪水滑过面颊:“王上当日便遣人去萤屿城建造府邸,又以厚礼送往唐国公府下聘,府邸建成三日后即是…婚期!”
双华懂他后来的情思,心底亦比谁都懂他的难过。
那一番言论中,曾因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的人是他,故而忘不掉她言语迎合之余的那抹纯粹,几经寻觅间,反复浮现姑娘的身影,第一次有了厮守的执念。
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定情,却是注定错过。
“大抵几时会建成?”
语气轻轻而落,没有任何悲绪,他早已预料到他不会就此放过。
双华吸了吸鼻子,叹声:“最多两个月。”
“殿下!”他一抬头,眼前空余残影,连忙追了出去。
两匹快马一路冲撞,直出城门,守兵反应过来,利落上马随后狂追,火光驱逐昏暗,又使前方之人不敢靠近。
双华担忧他内伤尚未痊愈,如何经得起一路的颠簸?然而,骤然停马的刹那,他有些微欣喜,又有惊忧无法散去。
双方沉默了许久,退去左右守兵,双华狠下心劝道:“殿下,不过是萍水相逢,此缘终是浅,你若忘之,余生各自安好,你若不忘,将来娶之为侧妃,如此…”
“双华!”一声震怒使双华噤声。
双华明白其意。
自古以来,人族常谈“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他们崇尚“一生一世一双人”之缘,若是动了情,当以两人厮守为诺,彼此忠诚而终了此生,但也尊重男女相悦的自由,如是男子娶几个女人,或是女子嫁几个男人,无人会阻止什么,只会私言此人不忠不义,委屈了其他人。
他想给她的是一生,怎敢另娶了她人又恬不知耻去求娶?而她怎会嫁他为侧室?!
火光下,眸中的水盈潋滟,他是如此不甘心放手。
失魂落魄回了端王府,目及门口那辆马车上显眼的大字,他的情绪波动了几下。
遣散谨慎守着的府人,溪岚大步跨进正厅,对着威严的身影毫不犹豫跪下,连连磕了几个头:“儿臣此生无法娶一个不爱的女人,求父王收回王命!”
王上冷冷出声:“国难方安定,寡人要笼络各方人士,你作为寡人之子,享尽富贵荣华,理应为云津的安定献力!往后你要娶多少女人是你的事,今日寡人只要你娶一个唐家女!”
“唐国公长子正是适婚之年,父王怎么不叫溪欢嫁进去!”
“啪——”王上抬手重重打下,一瞬的掌风直逼他倒地,止不住的怒火喷涌:“溪岚,她是你未满岁的妹妹!”
“妹妹?我妹妹只有溪悦!前半生对我们不闻不问,欲利用我来联姻都不曾与我商量一句,您可真是我们的好父王!”
对此,他无法反驳,只是强调:“云津正逢危难关头,这是你作为王子无法推卸的责任!”
几息之后,溪岚漠然落了泪。
“如果我娶了她,此生置她于漠不关心,也是可以吗?”
终究是他怯弱,贪恋此生的相识,不敢此般死去。
王上的语气也软了下来:“你们婚后远赴萤屿城,你如何待她都随你,只要不传到府外落人口实!只要不传至王城自取其祸!”
“那好,我只有一个条件。”溪岚勉强扯出笑意,一脸决然:“若父王放弃追杀母妃,让她在外安然余生,我便心甘情愿娶了那个女人!”
“溪岚!你个不孝子!给寡人站住!”
呵斥之声,瓷器碎裂之声,他都甩在身后,转步离开正厅。
他知道,过去是母妃一厢情愿,甘愿忍受父王的不爱十几年,终还是被父王气走了,而妃子出逃之事沦为各国笑话,父王顾及一国君王的颜面,不断派人去跨国追杀。
生在帝王之家,倘若他的余生不配拥有幸福,但愿下落不明的母妃仍可获余生的幸福!
溪岚两日都等不到那一份新的谕令,王上像是笃定无论条件是否落实,他都会认命娶了唐家姑娘。
某个午后,溪岚假装散步,甩开所有的随从,直接闯进了长公主府,此举确是有几分威胁之意,父王不应了他的条件,那他便拉溪欢去死!
消息当即传进宫中,一桌的奏折翻倒在地。
他逼近厢房前,昭儿不知来意,但念及殿下不见人,她试图阻拦:“端王殿下请留步,殿下小憩未醒,还请莫惊忧了殿下!”
“让开!”溪岚一把推开昭儿,狠狠踹开了房门。
对于这位妹妹,他并没有多少感情,如今的局面,他也不想顾虑那么多,可那一声巨响震动,似是并未震醒房中人?
定睛细瞧,不是人未醒,而是目光涣散无神。
溪岚万万没有想过,这位受尽父王宠爱的妹妹,会有这般消瘦憔悴的一面。
正疑惑,昭儿疾步挡住她的面容,克制语气:“端王殿下!请殿下离开!”
“出去!主子之间议事,哪有你说话的份!”
“长公主曾有交代,这段时日谁都不见,还望殿下可怜可怜奴婢!”
两道怒喝之声冲撞,溪欢恍过神来,由侧躺转为正坐,茫然出声:“二哥?”垂下双睫,又消沉道:“昭儿,你出去一下。”
昭儿怔然回首,深深望了一眼,依依不舍退下,合上了厢房的门。
空余的两人,稍稍默然相视,溪欢欲问何事,却有泪水夺眶而出,微微压制,开口道:“我有一事想跟二哥求证,还望二哥为我解惑。”
“你欲知何事?”
她止不住抽噎:“宋征他…真的死了吗?”
他瞬息明白了什么。
脑中不禁浮现那个跃至马背的风华正茂之影,宋征救过他一命,但他无法为他求情,只能在人群中送了他最后一程。
溪岚上前搂住她,轻轻拍背安抚,鼻腔有几分酸意:“逝者已矣,欢儿妹妹节哀。”
她声声撕裂痛哭。
许是血缘作祟,他不惜自揭伤口:“我在萤屿城遇到了一个意图相伴厮守的姑娘,她比你大一岁,但父王要给我赐婚,我若娶了别人,此生便是娶不到她了。”
闻言,痛哭声渐渐停滞。溪欢擦拭一脸泪痕,试图安慰:“这不过是赐婚罢了!二哥不愿委屈那位姑娘,但余生尚还漫漫,只要你和她都还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一语惊醒了他。
比起溪欢的生死相隔,只要所娶之女身亡,他不就能娶舒绘了吗?但此念转瞬即逝,唐家姑娘亦并无过错,他怎能动了杀心!
出门时,溪岚此行的目的已达成,谕令声声传遍各国,尽道云津王上有错,不该迁怒当年逃离的妃子,两人就此和离,从此各生欢喜。
此后溪岚的悲绪消失,双华几度欲言又止,但怕惹及他悲恸。
他只道:“我娶谁不是娶?”
如此漫不经心带过。
萤屿城上下热闹非凡,街头巷尾皆有人谈论封地之事,城主及各位官员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还调动各地好几百工匠来修建府邸。
府邸正对大片的百亩莲田,远远张目可视清澈的河面,景色堪称萤屿城一绝。
那一抹清新之色挺立,莲叶之间遮蔽莲船,缓缓撑长篙而划动,十几个藕农时不时弯曲着腰板,折一支支莲蓬置入船上,根本无暇顾及坊中传言。
停船靠岸,舒绘还未走两步,便察觉街上有几分异样,五六个大块头四处张望,目光随各个女子而动,似是在找什么人。
人人都道远在王城的端王殿下将会搬至萤屿城,至此来萤屿城的人更杂乱了,她总有不好的预感,觉得处处有危险,日夜都想逃离这座城。
可娘亲依然是不同意。
舒绘背着竹筐穿过小巷,一路弯弯绕绕到了玉梅姑娘家,交易好莲子,拜别了姑娘,她准备原路而返,可刚一侧身,险些踩到一个壮汉,低着头连声道歉。
“快走,莫扰我的正事!”
粗犷的汉子声,倒还是有几分友善。
她抬眸连连致谢,却恍惚听闻“咦”的一声,此声之奇怪,她不敢停留分毫,速速迈步狂奔,假装听不见“姑娘留步”之言。
匆匆跨过家门,舒绘气喘吁吁放下竹筐,直接冲进伙房,依着葫芦瓢喝了几口水解渴,又急不可耐欲开口,结果不由抱着水缸呛咳。
察觉身后有一道人影,她赶紧压制呛声,笑盈盈道:“阿娘,今日街上有很多奇怪的人,竟还有人跟踪我,可真叫人害怕,这萤屿城真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刚一起身回头,发觉是个陌生的妇人,正两眼放光端量她的容貌。
舒绘困惑:“不知夫人是哪家的?是来找我娘的?”
妇人诡异笑了笑,猝不及防踹了舒绘的小腿骨一脚,逼她直直跪下,猛力压制着双手,又押着她往外走。
“你如此粗鲁,若是撞伤了舒姑娘怎么办!”一声娇语嗔怪传来。
另一道声音附和道:“是叫舒姑娘罢?还是说离开王城那么多年,随了父姓?”
王城舒氏,云津四大家族之首,历来女子只招婿而不外嫁,子嗣代代延续“舒”姓。
循声望去,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挽着一位尊贵夫人步出房门,三个妇人模样的女婢随后,几人都以丝巾微微遮鼻,一脸嫌弃居高而视。
几个略微眼熟的壮汉按着舒母和舒缘出来,两人口中都被塞上了布条。
是街上偶遇的那几个奇怪的人!如此来势汹汹,意图不明!
舒绘咬了下唇:“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又有一个妇人上前,掐着舒绘的下巴抬起,使她的面容完全展露在众人的眼前。
“确实有几分像。”夫人走近,审视舒绘。
她又朝舒母冷笑道:“舒渺,你说这是什么孽缘?你娘作为旁支所出,当年不愿服侍舒氏本家,毅然脱离了舒家,到头来你生的女儿,却与我生的女儿有几分像!”
仔细端详两个人,只是那双眉眼以及脸部轮廓相似无异,其余的有较大的差别,但面纱一遮,怕是没几个人辩得出来。
“像又如何?夫人都说是孽缘了!为何还要千里迢迢过来?你们究竟有什么目的?”舒绘愤然应声。
夫人扫了几个男人一眼,无须多言,几个壮汉即松开了禁锢,交由女婢钳住,随之默默退出门外,顺手带上了门。
“娘,别跟她们废话,这里味道太难闻了!”
如此欠揍的模样,如果不是有女婢紧紧钳住,舒缘真想去撕烂她的嘴。
“如若你们还待在舒家,岂会过着这般贫苦的日子?今日我们不是来看你们笑话或是为难你们的,而是送你们余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过,这份富贵是有代价的——”
“我们才不稀罕,请你们速速离开!”
“不稀罕?”
随话音落下,两个妇人左右各扇了舒母一耳光,有一下没一下将她按到了水缸中。
“阿娘!你快放了我娘!”
姐妹俩怒火中烧,却挣脱不开。
舒母虚脱在一旁,两个妇人折返,又打了舒缘两下,扬手正欲抽几掌舒绘,夫人开了口:“别打,这张脸还有用。”
“代价是什么?”舒绘潸然泪下。
夫人轻蔑一笑:“只须你下月替嫁给端王!”
“这可是欺君之罪!”
“怎么算是欺君之罪?王上只说是唐国公长女,你长得和阿梨有几分像,若有朝一日暴露,我们可自辩其言,是身为长女的你性子腼腆,不喜外出走动,一直待在深闺之中!”
言之凿凿,似是万无一失,可万一有失,死的绝对是她!
“此事对你们来说,百益而无一害,你终归是要嫁人的,但以你的家世不过是找另一个穷光蛋,而那端王殿下品行卓越,仪表堂堂,是你几世都攀不上的贵人!婚后还会待在萤屿城,你们一家又能相聚,你说哪点不好?”
确实没有哪里不好。
“依你之言,端王殿下那么好,你女儿怎么不嫁?”
那位小姐翻了个白眼:“本小姐凭什么嫁给他一个手无权势的王子?以本小姐的家世才貌,要嫁就嫁将来的王上,做云津未来的王后!”
此般野心勃勃。
“为什么一定是我?舒氏这代没有女子?”
夫人又言:“我当年嫁到了唐国公府,子女皆姓唐而不姓舒,舒家便不认我了。我解了你的惑,如你敢不嫁并借此威胁,我便随时叫人杀了你们!”
“我嫁!”忆起断了的念想,唇角嘲讽而扬:“我嫁谁不是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