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襄接到胡瑛的第一重命令时,飞虎营和红妆营还在百里之外,而他的三千骠骑营先锋在河东草原盘踞三日,手中刀刃早已渴望着戎人的血液洗涤。
胡瑛令他靠近河西关,静候她的下一步命令。正当他与手下日夜兼程赶到河西关时,还未等上两个时辰,胡瑛的第二道命令便来了。
然而这道命令不是让他增援定西军,而是去两百余里之外的陵关。
“西戎十万大军奔陵关,将军接到命令时,戎人或还有两日到达陵关,万望将军收拢护国军全军将士一同驰援,胡瑛拜谢。”
卫襄见过胡瑛的手迹,字迹算不得好,甚至可以看出吊儿郎当的潦草,而这封信的字迹却很周正,写得不算匆忙,手书中也一字未提紧急,但光“拜谢”二字,便足以让卫襄体会到如山般郑重。
“陵关有多少人?”卫襄问河西关的守将。
“约三万人。”张贵告诉他。张贵没有看到胡瑛的手书,也不知前方军情具体为何,但他焉能不知卫襄问这话的缘由。他咬了咬牙,问卫襄是否需要人手。
“需要。”卫襄看着张贵道,“派你最熟悉地形的士兵,带领我们去陵关。”
“我亲自去!”张贵说着就要回去牵马。
“张将军。”卫襄叫住他,“陵关若是陷落,河西关还得靠你浴血守护。”
卫襄的眸子幽深,语音低沉,张贵眉头一皱,却没有多说一句,立刻派了自己的副手带他去。
“卫将军保重。”张贵最终送别他们。卫襄没有接话,带着三千人马滚地而去。
蹄声远了,张贵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
领兵的将军看起来沉稳,应当是个好将领,但他手下的兵的眼神太亮了,那是未经历过生死的士兵才有的眼神,他们上了战场,或许是最勇猛的,但也或许是死得最快的。
而这些兵,据说还是护国军中精锐的精锐。
张贵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铅灰色的云铺天盖地,遮住了太阳,天地间笼罩着一层阴冷之气。他的眉头皱得死紧,直到卫襄一行队伍在草原上缩成了一个小黑点,也没松开。
百里之外的飞虎营和红妆营很快接到了卫襄传回的命令,传令者将胡瑛写的手书拿给李燧和顾薇止等人看了。
“我们马上去陵关!”顾薇止和李燧没有丝毫犹豫,即刻便要下令调转行军方向。
然而传令的小兵却说:“胡帅令卫将军指挥护国军全军。卫将军令飞虎营与红妆营会合后方三营后再驰援陵关。”
青龙营、飞羽营与骠骑营剩余士兵已经到了他们后方不远处,预计半日就能赶上来。半日算不得多长时间,但若是放在战场上,半日足以攻破一座城门,或尽屠一城百姓。
李燧和顾薇止闻言,皆皱紧了眉头,思索起来,但魏漾却是直接开口质疑。
“从此地到陵关,少说也要两日,我们接到命令已然晚了,即便此时急行军赶去,也难说能否来得及,卫襄他什么意思?”
“将军没说。”传令小兵道。
魏漾还要再问,顾薇止拉住了她。
“卫将军让我们与后方三营一同去,可有说让我们在何处与他们会合?”顾薇止问。
“没有。”小兵回想片刻说。
“那好,请回禀卫将军,我们与后方三营在陵关南下的必经之路上会合。请他放心。”最后四个字顾薇止说得很慢,小兵感觉到她不寻常的语气,对她点了点头。
不消顾薇止多说,李燧便懂了她的意思。两人极快地整理出新的行军路线,立即下令两万余人马星夜兼程往陵关之南赶去。
魏漾虽然不太懂他们谈话的意思,但知道要立刻启程去陵关,她便也没再多问。
行军多日,从眠岭出发时的气势早已蔫了,她已经有些疲惫,整个军营都是如此,为了节省体力,魏漾能少说话就少说话,今日对传令小兵疾言厉色,不过是心中憋屈烦闷罢了。
好在重新出发不多时,她便反应过来了卫襄此举的意思。
她转头看了一眼身后迈着沉重步伐的男女士兵,突然一个激灵,她脑中闪现的,是这一颗颗脑袋滚落地面的场景。
-
西北的冬天来得早,阴风刮了一日,虽未下雨,但第二日气温却急剧下降。
西戎北路大军在寒鸦山背风处猫了一夜加半日,不少士兵冻得鼻头发红,他们南下而来,没想到这天会变得如此之迅速,此时他们穿的都是轻便的布衣,即便有高山挡风,仍旧觉得后背阴寒。
十万大军聚集在山背,除三万正规军保持着队形外,从民间临时征召来不到半月的七万士卒们早没了兵样。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处,与马儿卧在一处取暖,还不时传出高声谈笑。
领头的大将对此只是视而不见,也不知是无心管束,还是管束不了只好放纵。
前方探子和渭人传来的消息有利,浑耶风也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统领北路大军袭击定西军营地的,是与定西军打过不少交道的老将浑耶风,他的年纪已过半百,精神还算不错,但眉目间戾气颇重,不像多年征战的将领那般沉稳。并非是因为他心思浮躁,而是因他心有不平。
此次西戎举兵南下,兵分两路的战略本是他提出的。他年纪大了,想着能在死前攻下南渭的土地,获得部族里人人敬仰的荣耀,对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绞尽脑汁想出了最为稳妥的计划。
为了让功劳都落在自己身上,他搬出了族中最得王心的王子忽汗铁崖。本想让他来统领北路军,他去统领南路军。
若是事情顺利,他就能带着十万铁骑直接打到渭水之滨,然而没想到那忽寒铁崖却不那么好忽悠,知道这是不世之功,正是千古留名的好机会,便在临朝之时忽然反口,自请去带南路军。他便只好不情不愿地带了这北路军。
好在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计划并没有出什么纰漏。
探子昨夜传回消息,天气转寒,许多牧民赶着牛羊陆续回了河西关,但还有少部分牧民早备好了冬衣,还未回去,所以定西军却仍旧驻扎在草原上,没有要动兵的迹象。
若是定西军顺利中计,他杀入定西军营地,全歼其十万余人,也算是一大功劳。毕竟定西军在西戎是出了名的骨头硬,能把他们打趴下,也绝对算得上是大英雄。
正午时分,太阳终于露了些白晕,但呼呼妖风却不见停,浑耶风被冷风吹得头晕脑胀时,得到了探子和细作一同传来的消息。
探子用戎语向他汇报:“定西军驻地粮草库起火,军中士兵腹泻不止,正要转移附近牧民撤回河西关!”
与定西军打交道多年,浑耶风对其非常谨慎,此次也不例外,虽有人里应外合,但毕竟是外族人,他没有全身心相信他们,派去的探子都是跟着自己多年的心腹,对他忠心耿耿不说,侦查能力亦是出类拔萃。
得到探子如此汇报,浑耶风彻底打消了最后的疑虑,当即下令十万大军开拔。
-
西戎大军铁蹄滚滚而来,大地为之颤动,天色再次归于阴沉,蹄声震动天地,仿若惊雷从四面八方而来。
而对面的定西军驻扎地早已人去营空,偌大的营地正中正燃着熊熊烈火,火柱伫立于天地间,仿佛要舔上低垂的黑云,将天空也点燃。一阵大风刮起,火柱随之而晃,仿若缠绕天柱的火龙翻飞起来。西戎大军在三里之遥便感觉到了那热度。
“定西军何在?”浑耶风坐于马上,向疾奔而来的探子发问。
“禀将军,定西军已四散回撤。”
听到他们散开了,浑耶风皱了下眉头,又问:“主力现在何处?”
“主力直奔河西关!”
“好,都随我来!”浑耶风粗着嗓子大吼,“给我见一个杀一个,不留活口!”
风把他的命令吹得支离破碎,三万正规军紧跟其后,七万临时军见状也跟了上去。十万人马扫过草原,马蹄将茂盛的草地踩入土地,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浑耶风领头急速奔驰,在路上见到许多盔甲兵器,可想而知定西军溃败的惨样。
奔袭不到十里地时,终于见到定西军殿后的人马,不到万人的部队,连骑马也勉强的定西军骠骑营居然仍护卫在孱弱步兵之后,但渭人细作连他们的马也没放过,马儿走路颤颤巍巍,似乎要随风而倒。
见到定西军如此模样,浑耶风鲜血上脑,即刻下令手下人上前,先拿着一万人染红他们的弯刀!
西戎军马的铁蹄飞一般扫过草原,不见马蹄着地,只见绿草和着黄泥翻飞,前方的马儿快得只剩虚影。
前方的定西军手忙脚乱,步兵与骑兵混杂在一处,行路也歪歪扭扭,怎么也提不起速度,戎军的马眼看就要将他们踩成肉泥。
战场总是瞬息万变,就在双方只余不到百丈之地,定西军已然慌不择路之时,浑耶风自认胜券在握之时,只见飞驰在最前方的西戎正规军突然猛地截住了前进的势头,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地涌入不知何时出现的地缝中,那地缝距定西军不到三十丈,却绵延了五里之长。
浑耶风眼睁睁看着冲在前头的士兵仿若寻死般跌落,后方的士兵仿若疯了般接踵而至,如水流遇见断崖,原本奔涌的河道突然断裂,河水全部流了下去。
地缝宽不知凡几,深不知凡几,仿佛不是定西军挖来收割他们的生命的,而是天降灾祸来惩罚他们的。
浑耶风甚至可以想象那跌落的人马是如何惊恐,落地之后是如何快速被后方的人马踩踏致死,或者有侥幸活下来的,是如何被重压致死,或是窒息而死。
他们根本还流不了多少血。
“撤!!!!!”浑耶风撕心裂肺大喊一声,响遏行云,也成功止住了从死如流的部队。
浑耶风还未发出第二道命令,后方与左右两方传来重重蹄声,不同于眼前戎军的杂乱无章,那蹄声整齐有序,仿若催命的鼓声朝他们急速靠近。
面对定西军,浑耶风打过不少败仗,也打过不少胜仗,他向来以为他们是势均力敌的,身为戎军主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毫无回转余地地被杀死在战场上,但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他却无比平静。
他甚至还能回想出自己犯了多少错。
从见到定西军驻地火场的冒进,到忽略此处三面环坡的异常和他所见定西军溃兵几乎没走多远的异常,还有他立功心切的错误心态……
对了,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渭人的细作。与定西军僵持几十年,他早应该想通,要赢得他们之间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有以血肉为代价,对西戎如是,对定西军亦如是。
当他被枭首之际,他大声喊了一句戎语,传遍了这修罗战场。
“他说什么?”千里迢迢押送粮草来的章月寒站在山头问胡瑛。
胡瑛没有回答他,只是面无表情转头带着挑选出来的精锐疾奔陵关而去。
章月寒只好问胡瑛派去护送他的小兵。
小兵的脸色与天空一样布满了阴云。
“他说,他们的命,要用渭人的来还。”
胡瑛令他靠近河西关,静候她的下一步命令。正当他与手下日夜兼程赶到河西关时,还未等上两个时辰,胡瑛的第二道命令便来了。
然而这道命令不是让他增援定西军,而是去两百余里之外的陵关。
“西戎十万大军奔陵关,将军接到命令时,戎人或还有两日到达陵关,万望将军收拢护国军全军将士一同驰援,胡瑛拜谢。”
卫襄见过胡瑛的手迹,字迹算不得好,甚至可以看出吊儿郎当的潦草,而这封信的字迹却很周正,写得不算匆忙,手书中也一字未提紧急,但光“拜谢”二字,便足以让卫襄体会到如山般郑重。
“陵关有多少人?”卫襄问河西关的守将。
“约三万人。”张贵告诉他。张贵没有看到胡瑛的手书,也不知前方军情具体为何,但他焉能不知卫襄问这话的缘由。他咬了咬牙,问卫襄是否需要人手。
“需要。”卫襄看着张贵道,“派你最熟悉地形的士兵,带领我们去陵关。”
“我亲自去!”张贵说着就要回去牵马。
“张将军。”卫襄叫住他,“陵关若是陷落,河西关还得靠你浴血守护。”
卫襄的眸子幽深,语音低沉,张贵眉头一皱,却没有多说一句,立刻派了自己的副手带他去。
“卫将军保重。”张贵最终送别他们。卫襄没有接话,带着三千人马滚地而去。
蹄声远了,张贵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
领兵的将军看起来沉稳,应当是个好将领,但他手下的兵的眼神太亮了,那是未经历过生死的士兵才有的眼神,他们上了战场,或许是最勇猛的,但也或许是死得最快的。
而这些兵,据说还是护国军中精锐的精锐。
张贵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铅灰色的云铺天盖地,遮住了太阳,天地间笼罩着一层阴冷之气。他的眉头皱得死紧,直到卫襄一行队伍在草原上缩成了一个小黑点,也没松开。
百里之外的飞虎营和红妆营很快接到了卫襄传回的命令,传令者将胡瑛写的手书拿给李燧和顾薇止等人看了。
“我们马上去陵关!”顾薇止和李燧没有丝毫犹豫,即刻便要下令调转行军方向。
然而传令的小兵却说:“胡帅令卫将军指挥护国军全军。卫将军令飞虎营与红妆营会合后方三营后再驰援陵关。”
青龙营、飞羽营与骠骑营剩余士兵已经到了他们后方不远处,预计半日就能赶上来。半日算不得多长时间,但若是放在战场上,半日足以攻破一座城门,或尽屠一城百姓。
李燧和顾薇止闻言,皆皱紧了眉头,思索起来,但魏漾却是直接开口质疑。
“从此地到陵关,少说也要两日,我们接到命令已然晚了,即便此时急行军赶去,也难说能否来得及,卫襄他什么意思?”
“将军没说。”传令小兵道。
魏漾还要再问,顾薇止拉住了她。
“卫将军让我们与后方三营一同去,可有说让我们在何处与他们会合?”顾薇止问。
“没有。”小兵回想片刻说。
“那好,请回禀卫将军,我们与后方三营在陵关南下的必经之路上会合。请他放心。”最后四个字顾薇止说得很慢,小兵感觉到她不寻常的语气,对她点了点头。
不消顾薇止多说,李燧便懂了她的意思。两人极快地整理出新的行军路线,立即下令两万余人马星夜兼程往陵关之南赶去。
魏漾虽然不太懂他们谈话的意思,但知道要立刻启程去陵关,她便也没再多问。
行军多日,从眠岭出发时的气势早已蔫了,她已经有些疲惫,整个军营都是如此,为了节省体力,魏漾能少说话就少说话,今日对传令小兵疾言厉色,不过是心中憋屈烦闷罢了。
好在重新出发不多时,她便反应过来了卫襄此举的意思。
她转头看了一眼身后迈着沉重步伐的男女士兵,突然一个激灵,她脑中闪现的,是这一颗颗脑袋滚落地面的场景。
-
西北的冬天来得早,阴风刮了一日,虽未下雨,但第二日气温却急剧下降。
西戎北路大军在寒鸦山背风处猫了一夜加半日,不少士兵冻得鼻头发红,他们南下而来,没想到这天会变得如此之迅速,此时他们穿的都是轻便的布衣,即便有高山挡风,仍旧觉得后背阴寒。
十万大军聚集在山背,除三万正规军保持着队形外,从民间临时征召来不到半月的七万士卒们早没了兵样。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处,与马儿卧在一处取暖,还不时传出高声谈笑。
领头的大将对此只是视而不见,也不知是无心管束,还是管束不了只好放纵。
前方探子和渭人传来的消息有利,浑耶风也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统领北路大军袭击定西军营地的,是与定西军打过不少交道的老将浑耶风,他的年纪已过半百,精神还算不错,但眉目间戾气颇重,不像多年征战的将领那般沉稳。并非是因为他心思浮躁,而是因他心有不平。
此次西戎举兵南下,兵分两路的战略本是他提出的。他年纪大了,想着能在死前攻下南渭的土地,获得部族里人人敬仰的荣耀,对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绞尽脑汁想出了最为稳妥的计划。
为了让功劳都落在自己身上,他搬出了族中最得王心的王子忽汗铁崖。本想让他来统领北路军,他去统领南路军。
若是事情顺利,他就能带着十万铁骑直接打到渭水之滨,然而没想到那忽寒铁崖却不那么好忽悠,知道这是不世之功,正是千古留名的好机会,便在临朝之时忽然反口,自请去带南路军。他便只好不情不愿地带了这北路军。
好在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计划并没有出什么纰漏。
探子昨夜传回消息,天气转寒,许多牧民赶着牛羊陆续回了河西关,但还有少部分牧民早备好了冬衣,还未回去,所以定西军却仍旧驻扎在草原上,没有要动兵的迹象。
若是定西军顺利中计,他杀入定西军营地,全歼其十万余人,也算是一大功劳。毕竟定西军在西戎是出了名的骨头硬,能把他们打趴下,也绝对算得上是大英雄。
正午时分,太阳终于露了些白晕,但呼呼妖风却不见停,浑耶风被冷风吹得头晕脑胀时,得到了探子和细作一同传来的消息。
探子用戎语向他汇报:“定西军驻地粮草库起火,军中士兵腹泻不止,正要转移附近牧民撤回河西关!”
与定西军打交道多年,浑耶风对其非常谨慎,此次也不例外,虽有人里应外合,但毕竟是外族人,他没有全身心相信他们,派去的探子都是跟着自己多年的心腹,对他忠心耿耿不说,侦查能力亦是出类拔萃。
得到探子如此汇报,浑耶风彻底打消了最后的疑虑,当即下令十万大军开拔。
-
西戎大军铁蹄滚滚而来,大地为之颤动,天色再次归于阴沉,蹄声震动天地,仿若惊雷从四面八方而来。
而对面的定西军驻扎地早已人去营空,偌大的营地正中正燃着熊熊烈火,火柱伫立于天地间,仿佛要舔上低垂的黑云,将天空也点燃。一阵大风刮起,火柱随之而晃,仿若缠绕天柱的火龙翻飞起来。西戎大军在三里之遥便感觉到了那热度。
“定西军何在?”浑耶风坐于马上,向疾奔而来的探子发问。
“禀将军,定西军已四散回撤。”
听到他们散开了,浑耶风皱了下眉头,又问:“主力现在何处?”
“主力直奔河西关!”
“好,都随我来!”浑耶风粗着嗓子大吼,“给我见一个杀一个,不留活口!”
风把他的命令吹得支离破碎,三万正规军紧跟其后,七万临时军见状也跟了上去。十万人马扫过草原,马蹄将茂盛的草地踩入土地,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浑耶风领头急速奔驰,在路上见到许多盔甲兵器,可想而知定西军溃败的惨样。
奔袭不到十里地时,终于见到定西军殿后的人马,不到万人的部队,连骑马也勉强的定西军骠骑营居然仍护卫在孱弱步兵之后,但渭人细作连他们的马也没放过,马儿走路颤颤巍巍,似乎要随风而倒。
见到定西军如此模样,浑耶风鲜血上脑,即刻下令手下人上前,先拿着一万人染红他们的弯刀!
西戎军马的铁蹄飞一般扫过草原,不见马蹄着地,只见绿草和着黄泥翻飞,前方的马儿快得只剩虚影。
前方的定西军手忙脚乱,步兵与骑兵混杂在一处,行路也歪歪扭扭,怎么也提不起速度,戎军的马眼看就要将他们踩成肉泥。
战场总是瞬息万变,就在双方只余不到百丈之地,定西军已然慌不择路之时,浑耶风自认胜券在握之时,只见飞驰在最前方的西戎正规军突然猛地截住了前进的势头,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地涌入不知何时出现的地缝中,那地缝距定西军不到三十丈,却绵延了五里之长。
浑耶风眼睁睁看着冲在前头的士兵仿若寻死般跌落,后方的士兵仿若疯了般接踵而至,如水流遇见断崖,原本奔涌的河道突然断裂,河水全部流了下去。
地缝宽不知凡几,深不知凡几,仿佛不是定西军挖来收割他们的生命的,而是天降灾祸来惩罚他们的。
浑耶风甚至可以想象那跌落的人马是如何惊恐,落地之后是如何快速被后方的人马踩踏致死,或者有侥幸活下来的,是如何被重压致死,或是窒息而死。
他们根本还流不了多少血。
“撤!!!!!”浑耶风撕心裂肺大喊一声,响遏行云,也成功止住了从死如流的部队。
浑耶风还未发出第二道命令,后方与左右两方传来重重蹄声,不同于眼前戎军的杂乱无章,那蹄声整齐有序,仿若催命的鼓声朝他们急速靠近。
面对定西军,浑耶风打过不少败仗,也打过不少胜仗,他向来以为他们是势均力敌的,身为戎军主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毫无回转余地地被杀死在战场上,但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他却无比平静。
他甚至还能回想出自己犯了多少错。
从见到定西军驻地火场的冒进,到忽略此处三面环坡的异常和他所见定西军溃兵几乎没走多远的异常,还有他立功心切的错误心态……
对了,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渭人的细作。与定西军僵持几十年,他早应该想通,要赢得他们之间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有以血肉为代价,对西戎如是,对定西军亦如是。
当他被枭首之际,他大声喊了一句戎语,传遍了这修罗战场。
“他说什么?”千里迢迢押送粮草来的章月寒站在山头问胡瑛。
胡瑛没有回答他,只是面无表情转头带着挑选出来的精锐疾奔陵关而去。
章月寒只好问胡瑛派去护送他的小兵。
小兵的脸色与天空一样布满了阴云。
“他说,他们的命,要用渭人的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