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数百年,陵关城曾经的历史早被戎人忘却。
数百年前,他们曾在此地与南人大战,被三万人拦住了前进的脚步,然后,一着不慎,最终被他们赶到了极西北之地的大漠深处。
历史几经变换,南人的统治者变换了两轮,大乱之中,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从不毛之地回到了他们祖先盘踞的地方。
如今的西戎似乎回到了鼎盛,他们自以为能够踏平南方,夺取被南人占据许久许久的水草丰美之地。
他们早已忘了在陵关折戟沉沙的历史,而南人的历史渊源深厚,即便没有史官的纸笔,那曾经发生过的事也会经口耳世代相传。
韩闻从小就听祖父讲述着一段历史,后来大些了,又听他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讲起那段历史。
那是一段被史家抹煞过,但野史却总试图为其正名的历史。
那时大渭还没建立,中原大地被蛮族三面环伺,是一位伟大的帝王终结了三个蛮族,为中原民族奠定了稳定的疆域。
祖父对韩闻说得最多的是他们的先祖在北方与蛮族抗争过的历史,他的先祖曾经是个安居京城的纨绔公子,到了边疆后才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是在一位将军的带领下,将北方蛮族尽灭,为中原汉族立下了千秋功业。
在祖父的口吻中,那位祖先的故事非常传奇,经历了许多跌宕起伏,最后做上了当时相当于护国军元帅的位置。
祖父为有这样的先祖而自豪,但祖父讲得最多的,却不是祖父在抵抗外敌中的功劳,因为那根本不是先祖的,而是另一位将军的。
那位将军便是著名的陵关战役的主将,固守陵关三日,最后只剩的那一人。那位将军在陵关战役中九死一生,大病一场,半年后突然痊愈,又去了北地,不出三年,又联合中原大军将当时北地蛮族尽灭。
韩闻读了些野史后,曾问祖父,那位将军是不是真是女人。
祖父当时回答他:“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带着使命来的,性别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注解罢了。”
听着祖父模棱两可的回答,韩闻宁愿相信她就是个女人,因为若是男人,祖父不会如此说,这世道对女子的偏见还是太重了。
韩家世代传颂着这样的故事,让历史保留了些真实的原貌,同时也成就了韩氏将门。无论世事变迁,无论朝代更替,他们的家族始终屹立不灭,子子孙孙为了中原大地的和平安稳鞠躬尽瘁,献出了三十九位年轻的生命。
韩闻得了武状元后,义无反顾来了河西关,这仿佛是冥冥中注定的,守卫河西关的军队,取的名字居然与那位将军所带的兵一样。
或许三十年前陛下就是借鉴了许多年前的历史,才为河西关守军定的此名。
他在定西军中待了十五年,差一点就做了定西军元帅,但在那之前在一场战斗中被敌人刺瞎了左眼,他几乎丧失了三成战斗力。
当时的定西军元帅为了保住他,要把他调走,他宁死不从,后来元帅以罢免他的军籍为胁,将他调来了陵关。
刚到陵关时,他意志消沉,几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他深觉半生所求的东西根本没有意义。
直到半年后,家中老父写来一封信,告诉了他当年祖父未曾告诉他的东西。
【儿子,上次你来信说你已经调到了陵关,今日父亲闲暇之余,想再跟你讲讲陵关的过去。当年你问过你的祖父,我们宗祠里供奉的那位将军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连名字也不刻上,祖父没有告诉你,但我的祖父却告诉了我。那位将军姓云,而她确实是个女人。
陵关战役中,云将军的事迹你都听过许多遍了,但为父打赌你还不能体会背后的意义。你现在是陵关守将,为父觉得你需要了解陵关的历史渊源。你或许跟我一样有过疑惑,当年为什么只有那一位将领活下来了呢?难道是因为她是将军,在城门陷落前便跑了?
你的祖父寡言少语,没给你讲过其中细节,但我的祖父却是个话痨,把详情跟我说过好几次。云将军出身望族,族中子弟在打仗时死得太多了,她的族内便为每个男儿准备了个影子,在战场中遇到危险时,便代替主子去死。陵关战役可谓险之又险,云将军虽是女子,但也有个影子,在城破前两人互换了军服,城门被破后,云将军亲手烧了南城门,但就是不肯走。在城外虎骨原上,云将军身边的护卫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而援军已经到了,她当时没什么功夫,还是举着枪与戎人鏖战,最终心口中了一箭。或许是使命未竟,她被救活了。当年,她才二十岁。云将军虽然被救活了,但她受的打击太大,后续战争结束后,她便大病一场,差点死掉。病愈后,她又义无反顾去了北方。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你可明白我跟你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儿子,父亲曾经觉得做将军除了发号施令时威风一点,其实一点好处也没有。名留青史算什么,千古骂名又算什么,人死了,便什么也没了,我现在对你说你祖父的坏话,他也无可奈何。所以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过得安心。
你是我韩家的子孙,心中想的跟我应该差不离,我不担心你做什么有损家国大义之事,我只担心你因此次受伤调职而忘记活着的意义。人生一世百十年,大部分人浑浑噩噩,临死连自己一生经历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仿佛未曾活过,而你现在已经轰轰烈烈活过了,余生做什么都能无愧于心,哪怕现在死去,也有可回忆的东西,或者你就这样消沉着活下去,几十年之后,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奈和理想未竟的遗憾,或是对命运无常的恨意。
但是儿子,你真的甘心就这样浪费自己余生吗?云将军活着便燃烧自己,将她的生命力量发挥到极致,虽然被历史抹去了姓名,但我韩氏一族却代代口耳相传她的事迹,我敢肯定,如今的北地的百姓即使不记得她,但总有她的传奇流传于人间。虽然我不知道我们的先祖为何要将云将军的故事世代传颂,但我从中受益过,云将军的传奇一生,足以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父亲已经老了,但仍旧不敢忘记努力活着,将生命的力量发挥出来,为父不能切身体会你的痛苦,不敢要求你做什么名垂青史的壮举,只求你为了你自己短暂的一生,活出个样子来。若你不能忍受攘除外族的理想破灭,便换一条路走,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用尽全力才是。
盼回信。切切!
父韩桂】
读完父亲的长信,韩闻的意志坚强了些,但他并没有马上想通一切,他彷徨了几日,最终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留在了陵关,这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间,他对陵关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刚开始,陵关只有几户四处流转的牧民居住,在他的治理下,前来定居的牧民渐渐多了起来,后来又出现了常住民,从刚开始的十数户人家,增长到千余户人家。
十年间,韩闻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如历久弥新的珪玉,又如韬光养晦的箭矢,丝毫不露锋芒,他的目光时常深沉如海,但又单纯透亮。
他常在虎骨原伫立着,他早已体会到当年云将军的心境,但每次想象数百年前那场战役的情形,他仍旧热血沸腾。
来到陵关后第十年初冬,一个平常的日子,他接到孙兴的军令,他先是无比平静,继而激动了整整一个时辰。
终于轮到他来保卫陵关了。
他没想到与他站在一处的,是时代定居于陵关的那十几户人家的老人。
“陵关城有千年历史了,这墙,烧不塌,里面的人,也除不尽。”老人的眼眸已然浑浊,但不妨碍他精神的清明,“八百年前有位将军,也跟你一样,大战前疏散百姓,老朽的先祖留了下来,死了,今日老朽也要留下来,让后人记住,陵关的脊梁骨,永不坍塌。”
铭记历史的民族很伟大,也很可怕。
戎人若是记得住八百年前那场战役,今日便也不会再次在同一个地方覆没,被那场战役的后人们,焚烧殆尽,又被后来的援军开肠破肚。
-
陵关南城门外,虎骨原上,时隔八百余年,再一次血流成河。
铭记历史的人已死,而他们同时创造了新的历史。
而且此次陵关之役中,女人将不会再被人抹去,因为参战的人不是没有功夫的将领,而是一支实打实堪当精兵的女兵。
顾薇止与李燧带领飞虎营和红妆营在陵关南路上等了三个时辰,终于等来了后方三营的身影,而夜空另一边的大火已经足足烧了两个时辰。
而那方没有一人跑来。陵关被烧,没有一个活口跑出来。
魏漾等人心中的恐惧一扫而空。蹲守路边的男女士兵们个个目光暗沉,时而透出冰冷的水色,他们的魂魄因激动而颤抖,面色却异常平淡。
待见到后方三营的火把光亮后,顾薇止和李燧一声令下,他们便朝陵关那透天的光亮冲去。
两万余人如过江之鲫漫过草原,铺满缓坡洼地,流到了陵关南城门。
南城门已破,戎人的部队涌入了虎骨原,只有几点零星的抵抗。
援军看不清抵抗之人,只是汇聚成几股溪流冲入戎军洪流中,将他们打散,继而瓦解,终于到了活着的守军之人身边。
天边透出些淡淡的白,天幕不再暗黑无光,星星点点的守军终于露出面貌。
李雯与周雪盈背靠着冲到一个守军身边,将他身边的戎军砍倒在地。
那人被鲜血糊了全身,脸颊一片模糊,只见一双疲惫的眼睛,连眼白也透着红。他见援军来到,身子一软,弓着腰差点倒在地上,李雯将他扶起来,来不及看他一眼便往后面补来的援军那推。
“李雯……”那人干涩出声,想大叫,却只发出些嘶哑的气声。他用力抓住了她的手腕。
滑腻的触感冰凉,是凝固的血液,手掌的热度过了片刻才透过来,李雯分神看他一眼,眼中冰凉的杀气未收,对方的眼中却滑出两大颗泪水。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李雯震惊地看着他,他的眼泪滑下来,冲开凝固的血液,但还是看不清样貌。一旁周雪盈离她有些远了,她来不及多说什么,甩开了他的手,同时挤出柔和的声音道:
“别怕,我们来了。”
杜骏眼看着李雯和几名红妆营的女兵往前突围而去,身上的伤口奇异地不疼了。
他要保护的人也在这战场上,他怎能离开。
数百年前,他们曾在此地与南人大战,被三万人拦住了前进的脚步,然后,一着不慎,最终被他们赶到了极西北之地的大漠深处。
历史几经变换,南人的统治者变换了两轮,大乱之中,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从不毛之地回到了他们祖先盘踞的地方。
如今的西戎似乎回到了鼎盛,他们自以为能够踏平南方,夺取被南人占据许久许久的水草丰美之地。
他们早已忘了在陵关折戟沉沙的历史,而南人的历史渊源深厚,即便没有史官的纸笔,那曾经发生过的事也会经口耳世代相传。
韩闻从小就听祖父讲述着一段历史,后来大些了,又听他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讲起那段历史。
那是一段被史家抹煞过,但野史却总试图为其正名的历史。
那时大渭还没建立,中原大地被蛮族三面环伺,是一位伟大的帝王终结了三个蛮族,为中原民族奠定了稳定的疆域。
祖父对韩闻说得最多的是他们的先祖在北方与蛮族抗争过的历史,他的先祖曾经是个安居京城的纨绔公子,到了边疆后才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是在一位将军的带领下,将北方蛮族尽灭,为中原汉族立下了千秋功业。
在祖父的口吻中,那位祖先的故事非常传奇,经历了许多跌宕起伏,最后做上了当时相当于护国军元帅的位置。
祖父为有这样的先祖而自豪,但祖父讲得最多的,却不是祖父在抵抗外敌中的功劳,因为那根本不是先祖的,而是另一位将军的。
那位将军便是著名的陵关战役的主将,固守陵关三日,最后只剩的那一人。那位将军在陵关战役中九死一生,大病一场,半年后突然痊愈,又去了北地,不出三年,又联合中原大军将当时北地蛮族尽灭。
韩闻读了些野史后,曾问祖父,那位将军是不是真是女人。
祖父当时回答他:“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带着使命来的,性别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注解罢了。”
听着祖父模棱两可的回答,韩闻宁愿相信她就是个女人,因为若是男人,祖父不会如此说,这世道对女子的偏见还是太重了。
韩家世代传颂着这样的故事,让历史保留了些真实的原貌,同时也成就了韩氏将门。无论世事变迁,无论朝代更替,他们的家族始终屹立不灭,子子孙孙为了中原大地的和平安稳鞠躬尽瘁,献出了三十九位年轻的生命。
韩闻得了武状元后,义无反顾来了河西关,这仿佛是冥冥中注定的,守卫河西关的军队,取的名字居然与那位将军所带的兵一样。
或许三十年前陛下就是借鉴了许多年前的历史,才为河西关守军定的此名。
他在定西军中待了十五年,差一点就做了定西军元帅,但在那之前在一场战斗中被敌人刺瞎了左眼,他几乎丧失了三成战斗力。
当时的定西军元帅为了保住他,要把他调走,他宁死不从,后来元帅以罢免他的军籍为胁,将他调来了陵关。
刚到陵关时,他意志消沉,几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他深觉半生所求的东西根本没有意义。
直到半年后,家中老父写来一封信,告诉了他当年祖父未曾告诉他的东西。
【儿子,上次你来信说你已经调到了陵关,今日父亲闲暇之余,想再跟你讲讲陵关的过去。当年你问过你的祖父,我们宗祠里供奉的那位将军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连名字也不刻上,祖父没有告诉你,但我的祖父却告诉了我。那位将军姓云,而她确实是个女人。
陵关战役中,云将军的事迹你都听过许多遍了,但为父打赌你还不能体会背后的意义。你现在是陵关守将,为父觉得你需要了解陵关的历史渊源。你或许跟我一样有过疑惑,当年为什么只有那一位将领活下来了呢?难道是因为她是将军,在城门陷落前便跑了?
你的祖父寡言少语,没给你讲过其中细节,但我的祖父却是个话痨,把详情跟我说过好几次。云将军出身望族,族中子弟在打仗时死得太多了,她的族内便为每个男儿准备了个影子,在战场中遇到危险时,便代替主子去死。陵关战役可谓险之又险,云将军虽是女子,但也有个影子,在城破前两人互换了军服,城门被破后,云将军亲手烧了南城门,但就是不肯走。在城外虎骨原上,云将军身边的护卫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而援军已经到了,她当时没什么功夫,还是举着枪与戎人鏖战,最终心口中了一箭。或许是使命未竟,她被救活了。当年,她才二十岁。云将军虽然被救活了,但她受的打击太大,后续战争结束后,她便大病一场,差点死掉。病愈后,她又义无反顾去了北方。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你可明白我跟你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儿子,父亲曾经觉得做将军除了发号施令时威风一点,其实一点好处也没有。名留青史算什么,千古骂名又算什么,人死了,便什么也没了,我现在对你说你祖父的坏话,他也无可奈何。所以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过得安心。
你是我韩家的子孙,心中想的跟我应该差不离,我不担心你做什么有损家国大义之事,我只担心你因此次受伤调职而忘记活着的意义。人生一世百十年,大部分人浑浑噩噩,临死连自己一生经历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仿佛未曾活过,而你现在已经轰轰烈烈活过了,余生做什么都能无愧于心,哪怕现在死去,也有可回忆的东西,或者你就这样消沉着活下去,几十年之后,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奈和理想未竟的遗憾,或是对命运无常的恨意。
但是儿子,你真的甘心就这样浪费自己余生吗?云将军活着便燃烧自己,将她的生命力量发挥到极致,虽然被历史抹去了姓名,但我韩氏一族却代代口耳相传她的事迹,我敢肯定,如今的北地的百姓即使不记得她,但总有她的传奇流传于人间。虽然我不知道我们的先祖为何要将云将军的故事世代传颂,但我从中受益过,云将军的传奇一生,足以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父亲已经老了,但仍旧不敢忘记努力活着,将生命的力量发挥出来,为父不能切身体会你的痛苦,不敢要求你做什么名垂青史的壮举,只求你为了你自己短暂的一生,活出个样子来。若你不能忍受攘除外族的理想破灭,便换一条路走,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用尽全力才是。
盼回信。切切!
父韩桂】
读完父亲的长信,韩闻的意志坚强了些,但他并没有马上想通一切,他彷徨了几日,最终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留在了陵关,这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间,他对陵关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刚开始,陵关只有几户四处流转的牧民居住,在他的治理下,前来定居的牧民渐渐多了起来,后来又出现了常住民,从刚开始的十数户人家,增长到千余户人家。
十年间,韩闻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如历久弥新的珪玉,又如韬光养晦的箭矢,丝毫不露锋芒,他的目光时常深沉如海,但又单纯透亮。
他常在虎骨原伫立着,他早已体会到当年云将军的心境,但每次想象数百年前那场战役的情形,他仍旧热血沸腾。
来到陵关后第十年初冬,一个平常的日子,他接到孙兴的军令,他先是无比平静,继而激动了整整一个时辰。
终于轮到他来保卫陵关了。
他没想到与他站在一处的,是时代定居于陵关的那十几户人家的老人。
“陵关城有千年历史了,这墙,烧不塌,里面的人,也除不尽。”老人的眼眸已然浑浊,但不妨碍他精神的清明,“八百年前有位将军,也跟你一样,大战前疏散百姓,老朽的先祖留了下来,死了,今日老朽也要留下来,让后人记住,陵关的脊梁骨,永不坍塌。”
铭记历史的民族很伟大,也很可怕。
戎人若是记得住八百年前那场战役,今日便也不会再次在同一个地方覆没,被那场战役的后人们,焚烧殆尽,又被后来的援军开肠破肚。
-
陵关南城门外,虎骨原上,时隔八百余年,再一次血流成河。
铭记历史的人已死,而他们同时创造了新的历史。
而且此次陵关之役中,女人将不会再被人抹去,因为参战的人不是没有功夫的将领,而是一支实打实堪当精兵的女兵。
顾薇止与李燧带领飞虎营和红妆营在陵关南路上等了三个时辰,终于等来了后方三营的身影,而夜空另一边的大火已经足足烧了两个时辰。
而那方没有一人跑来。陵关被烧,没有一个活口跑出来。
魏漾等人心中的恐惧一扫而空。蹲守路边的男女士兵们个个目光暗沉,时而透出冰冷的水色,他们的魂魄因激动而颤抖,面色却异常平淡。
待见到后方三营的火把光亮后,顾薇止和李燧一声令下,他们便朝陵关那透天的光亮冲去。
两万余人如过江之鲫漫过草原,铺满缓坡洼地,流到了陵关南城门。
南城门已破,戎人的部队涌入了虎骨原,只有几点零星的抵抗。
援军看不清抵抗之人,只是汇聚成几股溪流冲入戎军洪流中,将他们打散,继而瓦解,终于到了活着的守军之人身边。
天边透出些淡淡的白,天幕不再暗黑无光,星星点点的守军终于露出面貌。
李雯与周雪盈背靠着冲到一个守军身边,将他身边的戎军砍倒在地。
那人被鲜血糊了全身,脸颊一片模糊,只见一双疲惫的眼睛,连眼白也透着红。他见援军来到,身子一软,弓着腰差点倒在地上,李雯将他扶起来,来不及看他一眼便往后面补来的援军那推。
“李雯……”那人干涩出声,想大叫,却只发出些嘶哑的气声。他用力抓住了她的手腕。
滑腻的触感冰凉,是凝固的血液,手掌的热度过了片刻才透过来,李雯分神看他一眼,眼中冰凉的杀气未收,对方的眼中却滑出两大颗泪水。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李雯震惊地看着他,他的眼泪滑下来,冲开凝固的血液,但还是看不清样貌。一旁周雪盈离她有些远了,她来不及多说什么,甩开了他的手,同时挤出柔和的声音道:
“别怕,我们来了。”
杜骏眼看着李雯和几名红妆营的女兵往前突围而去,身上的伤口奇异地不疼了。
他要保护的人也在这战场上,他怎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