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谢景延对太后的安排并没有异议,娶亲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关紧事。太后年岁已高,平时为他操劳颇多,他一日不婚,她便一日不能心安,既是如此,那便随了她心意,就当报答养育之恩。
到了宫门口,谢景延下马后直接奔向了颐和宫。
太后宣他进来,瞧他风尘仆仆不修边际的样子,轻轻皱了皱眉,这刘全竟没有提点他稍事装扮。
“见过祖母。”谢景延虽手握拐杖,身姿却依旧挺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韩老夫人从他身上竟看到了一丝融英年轻时的气度,与她印象里的身影重合起来,不由双目湿润。
“免礼,延儿,来见过嘉勇侯府的韩老夫人。”太后见到爱孙,眉眼间温和了许多,声音也柔和了些。
谢景延转身对着韩老夫人庄重行了一礼,他曾在融英儿子融瑜手下历练过一段时日,融英父子是为数不多能让他心生敬仰的人。
因此,谢景延对着韩老夫人也恭敬了些,没有了平日里的浪荡不羁的模样。
太后见状十分满意,脑海中已遐想了谢景延往昔意气风发的样子。寒暄两句,她便将韩老夫人所言转述给他,没想到谢景延一口应下。
“延儿啊,你乃谢氏子孙,此言一出便断无毁约的可能,届时不说韩老夫人饶不了你,便是哀家和你父皇也会替融玥做主。”
太后看谢景延答的爽快,不由提醒他,皇室的许诺重千斤,绝非儿戏。
“孙儿自当谨守诺言,如违背约定,以抗旨论。”
谢景延回答得分外肯定,令韩老夫人有些动容,这谢景延真不似外人传言那般不堪。
就凭他毫不犹豫应下这要求的气魄,已让韩老夫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这世上的男子哪一个不想妻妾成群,更别说他一个王爷。
韩老夫人不由定睛将谢景延细细看来,面前的年轻人高大魁梧,肤色虽偏深,容貌却很很出众,眉眼间有几分成帝的样子。看起来是有些不好亲近,但也不是坊间传闻那般凶神恶煞。想来那腿伤让他大志难酬,才蹉跎度日,生了许多流言蜚语。
“如此便好,那祖母便替你做主了。”太后闻言十分开心,对自己带大的孩子还是有信心。
太后丝毫不介意谢景延不立侧妃不纳妾,眼下最要紧的是让他走出颓势。为皇室绵延子嗣的重担自然有人抢着挑,轮不到他。
谢景延眼下腿上有疾,已与那皇位无甚关系,没有这层束缚,不纳妾这些算不得什么大事,要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也是福分。
“孙儿谢过祖母。”
谢景延出宫时正好碰到那刘公公一瘸一拐的走着,笑道:“公公,我那汗血宝马可好?”
“我的王爷啊,可别再捉弄奴才了,我这老骨头禁不起您这宝马折腾。”
刘全连连求饶,天地良心,他当真不是有意瞒着他,那马几次险些将他撂下马背,真是有苦说不出。
哈哈,谢景延笑了笑,捉弄这老头是他自小的乐趣,怎能轻易顺了他。
刘全看谢景延开怀大笑,不由也笑了起来,这才是他印象里的天之骄子啊。
谢景延一路飞奔回到王府,想起太后殿上发生的事,一时有些恍然。他原对这桩婚事无甚期待,左右不过奉旨成婚,了结老人家的心愿罢了。
只是他这准王妃提的这要求却当真是合他心意,让他不由心生好奇。
先前皇后借着各种名义没少往他府上塞人,一个个的心机叵测,伺候他是假,监视他的动向才是真。
在他成婚之后,皇后想必还会借着侧妃之位空缺的由头往他这送人,那时候他免不了又要应对一番。
与皇后的几轮较量下,他谢景延在奉安已声名狼藉,瘟神般令人避之不及。他虽不在意,却也实在没必要继续诋毁自己,好歹也皇室长子,颜面能留一分是一分。
这下好了,他谢景延奉旨成婚,不能立侧妃也不能纳妾,否则就是抗旨。皇后再怎么样也不能抗旨不尊,想到这儿,谢景延顿觉心情大好,竟对大婚有些期待起来。
“备马,去樊楼。”
谢景延心情大好,在樊楼唤了一众纨绔子弟饮酒作乐,席间免不了被奚落,但他却甘之如饴。
没过一日,平王爷为娶融家女,此生不纳妾不立侧妃的言论便传遍了奉安城的大街小巷。
众人只当他这是酒后胡言,根本没放在心上,但却有一人当真了。
皇后在翊坤宫里翻看内务府拟定的大婚流程,因着皇室好多年没有办过喜事,内务府韩总管也是有些惶恐,此时看皇后许久不语又眉头紧蹙,心中有些不安。
“娘娘?”
侍女墨雨意识到皇后已走神许久,轻声唤了唤主子。皇后再不吭声,那韩总管衣服怕是要湿透了。
“韩总管近日辛苦了,今日先到这,你先回去吧。”皇后缓过神来,示意墨玉打赏韩总管,便让他回了。
太后顺了她的意思,促成了谢景延大婚,她本是十分满意。但她没想到太后和谢景延竟也应了融家提的无理要求。
即便谢景延在世人眼里已是一无是处之人,但皇后却从未轻视过他。沉睡的狮子有朝一日苏醒过来,依然是那原野之王。
“墨雨,那融玥可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有绝世容颜?”
除了过分貌美,皇后想不通一个男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愿为一个女子许下如此重诺。
“娘娘,那融玥平日里几乎没出过侯府的大门,见过的人不多。听人说她与她那堂妹融琪有几分相似,应是个美人。”墨玉答道。
她打探一番却对融玥一无所获,面对皇后的疑问也无法给予合理的解答。
“景延与她先前并不相识?”
“应是不识。别说大皇子了,就融府的家丁也有没见过融玥长什么样的,她那院子寻常家丁说是进不得。”
“倒是有趣。”皇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些年她送去平王府的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却没有一个讨得谢景延欢心,死的死,没的没。说谢景延不近女色她倒是可能会信,但是说他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孤女一往情深,她却绝不会信。
看来谢景延是懒得与她周旋了,眼下她不能再给他府上送人,他落一个好名声还少去一个大麻烦。
“是呢,这融玥也是勇气可嘉,竟敢对平王爷提这样的要求。难道王爷日后纳妾,她还真去大殿上告状不成。”
墨雨不解,对一个皇室子孙要这样的许诺,当真有意义吗?
皇后起初只当是韩老夫人不愿孙女嫁给臭名昭著的皇子,想的权宜之计,料定太后即便同意谢景延也一定不同意,婚事自然作罢。
但经墨雨这么一问,现在她却觉得,这可能是融玥真实的想法,不许有其他女子进王府。
“皇子抗旨也是与庶民同罪。有了这个许诺,就算景延对其他女子有意,也给不了名分。他想给名分,只能休了她。”皇后若有所思说道,心下不由觉得这孤女似乎很是聪明。
融玥拿捏了皇室的脸面。
如此这般,她在王府便是唯一的女主人,无需与那些女人较量,落得清闲。谢景延外面如何荒唐与她也无甚关系,井水不犯河水,她倒是领会了高门大户夫妻生活的精髓。
“奴婢明白了。若王爷违誓,因理亏,自然不会休妻,只能和离。这样她能落个自由身,还能回郡主府独居,也不用回侯府看人脸色。”
“谢景延总是这般好运气。”皇后淡淡说了一句,语气有些遗憾。
谢景延阴差阳错得到如此聪慧识大体的女子,对她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谢景延知道,整个奉安城最了解他的人不是他的父亲,不是他的祖母,也不是他的兄弟,而是皇后。
在他如此颓废之时,只有皇后还把他当做真正的敌人,只有皇后从未小觑他的实力。谢景延在得知皇后一直暗中观察他时,一度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过几日春猎,本宫要好好瞧瞧那融玥,今年给融府多备几张帖子。”
接到那春猎的帖子,孟氏喜笑颜开,次日便催着融琪去置办行头了。若能在这春猎大会上好好亮个相一鸣惊人,离那高门大户也能近一分。
融玥本是不想去,奈何她那帖子是皇后的近侍亲自递的,这份面子她还是得给。
融玥此时坐在侯府的帐篷里,看着热闹的围场,恍如隔世。阳光刺的她睁不开眼,她真是太久不出门了。
一声令下,整装待发的男儿们上马飞奔离去,女眷们身着华服穿梭在帐篷里,靓丽的颜色点缀在草地上,十分养眼。
融玥扫视一圈,视线最后停留在了箭场。
只见一人身着深绯色骑射服,在马背上侧身射了一箭,那飞起在空中的三环便被牢牢钉在了箭靶之上。因这人箭术出神入化,惹得一旁围观之人频频喝彩。
融玥心中也觉此人箭术了得,哥哥若是在世应是可以与他一战。想到这,那明媚的眸子又黯淡了许多。
“姑娘,那射箭的是大皇子呢。”
铃儿见融玥看的出神,便打听了一下那射箭之人的名号。令她吃惊的是,那人竟然是她家姑娘的未婚夫。
铃儿走近细细看了看,却没想到大皇子生的如此好看。好看到她难以将眼见之人与那传闻中的凶神恶煞联系起来。
“是他?”融玥也不由有些惊讶。
“姑娘要不要去近处瞧瞧?奴婢觉得那大皇子还挺好看的。”
铃儿说完有些脸红,调皮的看着融玥。
“他好看?”
融玥想象不出来一个好看的人应是什么样的,她从前只觉得哥哥好看,但哥哥的脸在她脑海里也已经模糊了。
“相当好看。”铃儿点头说道。
“挺好。”
伺候一个皮相很好的阎罗,心情可能会好点吧。
想到这,融玥不觉笑了笑,也不全是那么糟糕,至少月老给她牵线时还捡了个好看的还会射箭的。
“不去看看?”
铃儿见融玥没动地方,又提了一遍,今儿可是个好机会,今日不看怕是要等到洞房之时了。
融玥还没回答,皇后的近侍墨雨便来到了侯府的帐篷。
“融大小姐,皇后娘娘有请。”墨玉行了一礼,客气说道。
融玥带着铃儿随墨雨向皇后那走去,还差几步路到便到皇后的帐前,铃儿却一眼就看到了那好看之人,她轻轻扯了扯融玥的衣袖,给了她一个眼神。
融玥顺着铃儿眼神望过去,正碰上谢景延打量她的眼神,她不动声色的转过视线,向前继续走,来到帐前对皇后行了一礼。
“臣女融玥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大皇子。”
“来,到本宫边上坐。景延你也坐。”皇后笑道,示意谢景延和融玥一同落座。
谢景延顺从的坐在了融玥边上,二人端正的并排坐着,一个身着银色长裙,一个身着绯色长袍,端端坐着,远远看着倒像一对璧人。
只是,近处之人眼中看到的却是两座精美的冰雕并在一起,周身还散发着阵阵寒意,互相既不多看对方,也不言语。
“景延,见到未婚妻便这般严肃吗?”皇后见二人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不由打趣道。
“母妃说笑了,儿子初见融姑娘,自然不敢唐突。”谢景延看了融玥一眼,淡淡说道。
“融姑娘出身将门,哪能轻易被你唐突了去。”皇后笑道。
“母妃说的是。”
气氛一时又降到了冰点,融玥与外人接触的不多,面对皇后娘娘这样尊贵的人,她属实不知道该如何客套寒暄。
“融姑娘,景延的箭术你觉得如何?”皇后见融玥没有要插话的意思,便递了话头给她。
“大皇子的箭术很是高超,非常好。”融玥答道。
“那你喜欢吗?”
谢景延语气听起来有些轻佻,皇后不由感慨,正经不过两句话便原形毕露。
谢景延刚远远看着融玥走来,身形高挑,步伐轻盈,只是身姿看起来比寻常女子刚硬了些,不那般弱不禁风,有几分力道的样子。
“喜欢。”融玥坦然答道。
皇后没想到融玥答的如此直白,姑娘家就算是喜欢的要紧,也不会当着外人面直言。
一时间,皇后也不知这话该怎么接,看了融玥一眼,她的表情依旧淡然如霜,丝毫不见羞赧之色。
真是用最冷淡的表情说着最炽热的话啊。
“哈哈。随我来。”
融玥的回答让谢景延心中畅快,他拉起融玥的手,便向校场中央走去。
这一幕属实震惊了皇后,大成的大皇子还是如此放荡形骸。
大庭广众之下,若他被融玥当场拒绝,那可真是丢尽了皇室的脸面。第一次见面的姑娘被人这般唐突,多半会觉得惊慌失措。
瞧着融玥没有挣脱的意思,皇后才放心心来,二人此番举动早就引起了各棚的注意,万幸融玥是个处事不惊的。
融玥由着谢景延拉着她走,谢景延小腿有伤,走路不甚平稳,融玥却并没觉得他走路与常人有何区别。
“给。”谢景延将一条黑色丝带递给融玥。
融玥不知他要她做什么,瞪着大眼睛瞧着他。
“本王蒙眼射你扔的飞环。”谢景延抓起融玥的手,让她给自己将丝带系上。
“好。”
融玥的身高已经算高的,但还是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眼前这高大魁梧的男人的眼睛。
“我要扔喽。”
谢景延点了点头,融玥挥手将那环向着天上扔去,谢景延只稍加判断后就利落拉弓,那箭飞出去片刻,便不偏不倚的带着那环扎在了靶心。
谢景延嘴角上扬,不无得意的看向融玥,才发现这冰美人似乎也在微笑。
融玥觉得许久没有这般轻松过,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哥哥给她表演各种绝技,她瞪大眼睛看着,雀跃着,欢呼着。
众人掌声雷动,程远一边鼓掌,一边穿过人群向前走去,从他看到谢景延拉着融玥的手那刻起,心便揪了起来,此时看他们二人站在人群中央,互相微笑示意,那箭就像射在了他心中。
“平王爷好箭法。”程远怔怔看着谢景延和融玥,淡淡说道。
到了宫门口,谢景延下马后直接奔向了颐和宫。
太后宣他进来,瞧他风尘仆仆不修边际的样子,轻轻皱了皱眉,这刘全竟没有提点他稍事装扮。
“见过祖母。”谢景延虽手握拐杖,身姿却依旧挺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韩老夫人从他身上竟看到了一丝融英年轻时的气度,与她印象里的身影重合起来,不由双目湿润。
“免礼,延儿,来见过嘉勇侯府的韩老夫人。”太后见到爱孙,眉眼间温和了许多,声音也柔和了些。
谢景延转身对着韩老夫人庄重行了一礼,他曾在融英儿子融瑜手下历练过一段时日,融英父子是为数不多能让他心生敬仰的人。
因此,谢景延对着韩老夫人也恭敬了些,没有了平日里的浪荡不羁的模样。
太后见状十分满意,脑海中已遐想了谢景延往昔意气风发的样子。寒暄两句,她便将韩老夫人所言转述给他,没想到谢景延一口应下。
“延儿啊,你乃谢氏子孙,此言一出便断无毁约的可能,届时不说韩老夫人饶不了你,便是哀家和你父皇也会替融玥做主。”
太后看谢景延答的爽快,不由提醒他,皇室的许诺重千斤,绝非儿戏。
“孙儿自当谨守诺言,如违背约定,以抗旨论。”
谢景延回答得分外肯定,令韩老夫人有些动容,这谢景延真不似外人传言那般不堪。
就凭他毫不犹豫应下这要求的气魄,已让韩老夫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这世上的男子哪一个不想妻妾成群,更别说他一个王爷。
韩老夫人不由定睛将谢景延细细看来,面前的年轻人高大魁梧,肤色虽偏深,容貌却很很出众,眉眼间有几分成帝的样子。看起来是有些不好亲近,但也不是坊间传闻那般凶神恶煞。想来那腿伤让他大志难酬,才蹉跎度日,生了许多流言蜚语。
“如此便好,那祖母便替你做主了。”太后闻言十分开心,对自己带大的孩子还是有信心。
太后丝毫不介意谢景延不立侧妃不纳妾,眼下最要紧的是让他走出颓势。为皇室绵延子嗣的重担自然有人抢着挑,轮不到他。
谢景延眼下腿上有疾,已与那皇位无甚关系,没有这层束缚,不纳妾这些算不得什么大事,要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也是福分。
“孙儿谢过祖母。”
谢景延出宫时正好碰到那刘公公一瘸一拐的走着,笑道:“公公,我那汗血宝马可好?”
“我的王爷啊,可别再捉弄奴才了,我这老骨头禁不起您这宝马折腾。”
刘全连连求饶,天地良心,他当真不是有意瞒着他,那马几次险些将他撂下马背,真是有苦说不出。
哈哈,谢景延笑了笑,捉弄这老头是他自小的乐趣,怎能轻易顺了他。
刘全看谢景延开怀大笑,不由也笑了起来,这才是他印象里的天之骄子啊。
谢景延一路飞奔回到王府,想起太后殿上发生的事,一时有些恍然。他原对这桩婚事无甚期待,左右不过奉旨成婚,了结老人家的心愿罢了。
只是他这准王妃提的这要求却当真是合他心意,让他不由心生好奇。
先前皇后借着各种名义没少往他府上塞人,一个个的心机叵测,伺候他是假,监视他的动向才是真。
在他成婚之后,皇后想必还会借着侧妃之位空缺的由头往他这送人,那时候他免不了又要应对一番。
与皇后的几轮较量下,他谢景延在奉安已声名狼藉,瘟神般令人避之不及。他虽不在意,却也实在没必要继续诋毁自己,好歹也皇室长子,颜面能留一分是一分。
这下好了,他谢景延奉旨成婚,不能立侧妃也不能纳妾,否则就是抗旨。皇后再怎么样也不能抗旨不尊,想到这儿,谢景延顿觉心情大好,竟对大婚有些期待起来。
“备马,去樊楼。”
谢景延心情大好,在樊楼唤了一众纨绔子弟饮酒作乐,席间免不了被奚落,但他却甘之如饴。
没过一日,平王爷为娶融家女,此生不纳妾不立侧妃的言论便传遍了奉安城的大街小巷。
众人只当他这是酒后胡言,根本没放在心上,但却有一人当真了。
皇后在翊坤宫里翻看内务府拟定的大婚流程,因着皇室好多年没有办过喜事,内务府韩总管也是有些惶恐,此时看皇后许久不语又眉头紧蹙,心中有些不安。
“娘娘?”
侍女墨雨意识到皇后已走神许久,轻声唤了唤主子。皇后再不吭声,那韩总管衣服怕是要湿透了。
“韩总管近日辛苦了,今日先到这,你先回去吧。”皇后缓过神来,示意墨玉打赏韩总管,便让他回了。
太后顺了她的意思,促成了谢景延大婚,她本是十分满意。但她没想到太后和谢景延竟也应了融家提的无理要求。
即便谢景延在世人眼里已是一无是处之人,但皇后却从未轻视过他。沉睡的狮子有朝一日苏醒过来,依然是那原野之王。
“墨雨,那融玥可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有绝世容颜?”
除了过分貌美,皇后想不通一个男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愿为一个女子许下如此重诺。
“娘娘,那融玥平日里几乎没出过侯府的大门,见过的人不多。听人说她与她那堂妹融琪有几分相似,应是个美人。”墨玉答道。
她打探一番却对融玥一无所获,面对皇后的疑问也无法给予合理的解答。
“景延与她先前并不相识?”
“应是不识。别说大皇子了,就融府的家丁也有没见过融玥长什么样的,她那院子寻常家丁说是进不得。”
“倒是有趣。”皇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些年她送去平王府的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却没有一个讨得谢景延欢心,死的死,没的没。说谢景延不近女色她倒是可能会信,但是说他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孤女一往情深,她却绝不会信。
看来谢景延是懒得与她周旋了,眼下她不能再给他府上送人,他落一个好名声还少去一个大麻烦。
“是呢,这融玥也是勇气可嘉,竟敢对平王爷提这样的要求。难道王爷日后纳妾,她还真去大殿上告状不成。”
墨雨不解,对一个皇室子孙要这样的许诺,当真有意义吗?
皇后起初只当是韩老夫人不愿孙女嫁给臭名昭著的皇子,想的权宜之计,料定太后即便同意谢景延也一定不同意,婚事自然作罢。
但经墨雨这么一问,现在她却觉得,这可能是融玥真实的想法,不许有其他女子进王府。
“皇子抗旨也是与庶民同罪。有了这个许诺,就算景延对其他女子有意,也给不了名分。他想给名分,只能休了她。”皇后若有所思说道,心下不由觉得这孤女似乎很是聪明。
融玥拿捏了皇室的脸面。
如此这般,她在王府便是唯一的女主人,无需与那些女人较量,落得清闲。谢景延外面如何荒唐与她也无甚关系,井水不犯河水,她倒是领会了高门大户夫妻生活的精髓。
“奴婢明白了。若王爷违誓,因理亏,自然不会休妻,只能和离。这样她能落个自由身,还能回郡主府独居,也不用回侯府看人脸色。”
“谢景延总是这般好运气。”皇后淡淡说了一句,语气有些遗憾。
谢景延阴差阳错得到如此聪慧识大体的女子,对她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谢景延知道,整个奉安城最了解他的人不是他的父亲,不是他的祖母,也不是他的兄弟,而是皇后。
在他如此颓废之时,只有皇后还把他当做真正的敌人,只有皇后从未小觑他的实力。谢景延在得知皇后一直暗中观察他时,一度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过几日春猎,本宫要好好瞧瞧那融玥,今年给融府多备几张帖子。”
接到那春猎的帖子,孟氏喜笑颜开,次日便催着融琪去置办行头了。若能在这春猎大会上好好亮个相一鸣惊人,离那高门大户也能近一分。
融玥本是不想去,奈何她那帖子是皇后的近侍亲自递的,这份面子她还是得给。
融玥此时坐在侯府的帐篷里,看着热闹的围场,恍如隔世。阳光刺的她睁不开眼,她真是太久不出门了。
一声令下,整装待发的男儿们上马飞奔离去,女眷们身着华服穿梭在帐篷里,靓丽的颜色点缀在草地上,十分养眼。
融玥扫视一圈,视线最后停留在了箭场。
只见一人身着深绯色骑射服,在马背上侧身射了一箭,那飞起在空中的三环便被牢牢钉在了箭靶之上。因这人箭术出神入化,惹得一旁围观之人频频喝彩。
融玥心中也觉此人箭术了得,哥哥若是在世应是可以与他一战。想到这,那明媚的眸子又黯淡了许多。
“姑娘,那射箭的是大皇子呢。”
铃儿见融玥看的出神,便打听了一下那射箭之人的名号。令她吃惊的是,那人竟然是她家姑娘的未婚夫。
铃儿走近细细看了看,却没想到大皇子生的如此好看。好看到她难以将眼见之人与那传闻中的凶神恶煞联系起来。
“是他?”融玥也不由有些惊讶。
“姑娘要不要去近处瞧瞧?奴婢觉得那大皇子还挺好看的。”
铃儿说完有些脸红,调皮的看着融玥。
“他好看?”
融玥想象不出来一个好看的人应是什么样的,她从前只觉得哥哥好看,但哥哥的脸在她脑海里也已经模糊了。
“相当好看。”铃儿点头说道。
“挺好。”
伺候一个皮相很好的阎罗,心情可能会好点吧。
想到这,融玥不觉笑了笑,也不全是那么糟糕,至少月老给她牵线时还捡了个好看的还会射箭的。
“不去看看?”
铃儿见融玥没动地方,又提了一遍,今儿可是个好机会,今日不看怕是要等到洞房之时了。
融玥还没回答,皇后的近侍墨雨便来到了侯府的帐篷。
“融大小姐,皇后娘娘有请。”墨玉行了一礼,客气说道。
融玥带着铃儿随墨雨向皇后那走去,还差几步路到便到皇后的帐前,铃儿却一眼就看到了那好看之人,她轻轻扯了扯融玥的衣袖,给了她一个眼神。
融玥顺着铃儿眼神望过去,正碰上谢景延打量她的眼神,她不动声色的转过视线,向前继续走,来到帐前对皇后行了一礼。
“臣女融玥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大皇子。”
“来,到本宫边上坐。景延你也坐。”皇后笑道,示意谢景延和融玥一同落座。
谢景延顺从的坐在了融玥边上,二人端正的并排坐着,一个身着银色长裙,一个身着绯色长袍,端端坐着,远远看着倒像一对璧人。
只是,近处之人眼中看到的却是两座精美的冰雕并在一起,周身还散发着阵阵寒意,互相既不多看对方,也不言语。
“景延,见到未婚妻便这般严肃吗?”皇后见二人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不由打趣道。
“母妃说笑了,儿子初见融姑娘,自然不敢唐突。”谢景延看了融玥一眼,淡淡说道。
“融姑娘出身将门,哪能轻易被你唐突了去。”皇后笑道。
“母妃说的是。”
气氛一时又降到了冰点,融玥与外人接触的不多,面对皇后娘娘这样尊贵的人,她属实不知道该如何客套寒暄。
“融姑娘,景延的箭术你觉得如何?”皇后见融玥没有要插话的意思,便递了话头给她。
“大皇子的箭术很是高超,非常好。”融玥答道。
“那你喜欢吗?”
谢景延语气听起来有些轻佻,皇后不由感慨,正经不过两句话便原形毕露。
谢景延刚远远看着融玥走来,身形高挑,步伐轻盈,只是身姿看起来比寻常女子刚硬了些,不那般弱不禁风,有几分力道的样子。
“喜欢。”融玥坦然答道。
皇后没想到融玥答的如此直白,姑娘家就算是喜欢的要紧,也不会当着外人面直言。
一时间,皇后也不知这话该怎么接,看了融玥一眼,她的表情依旧淡然如霜,丝毫不见羞赧之色。
真是用最冷淡的表情说着最炽热的话啊。
“哈哈。随我来。”
融玥的回答让谢景延心中畅快,他拉起融玥的手,便向校场中央走去。
这一幕属实震惊了皇后,大成的大皇子还是如此放荡形骸。
大庭广众之下,若他被融玥当场拒绝,那可真是丢尽了皇室的脸面。第一次见面的姑娘被人这般唐突,多半会觉得惊慌失措。
瞧着融玥没有挣脱的意思,皇后才放心心来,二人此番举动早就引起了各棚的注意,万幸融玥是个处事不惊的。
融玥由着谢景延拉着她走,谢景延小腿有伤,走路不甚平稳,融玥却并没觉得他走路与常人有何区别。
“给。”谢景延将一条黑色丝带递给融玥。
融玥不知他要她做什么,瞪着大眼睛瞧着他。
“本王蒙眼射你扔的飞环。”谢景延抓起融玥的手,让她给自己将丝带系上。
“好。”
融玥的身高已经算高的,但还是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眼前这高大魁梧的男人的眼睛。
“我要扔喽。”
谢景延点了点头,融玥挥手将那环向着天上扔去,谢景延只稍加判断后就利落拉弓,那箭飞出去片刻,便不偏不倚的带着那环扎在了靶心。
谢景延嘴角上扬,不无得意的看向融玥,才发现这冰美人似乎也在微笑。
融玥觉得许久没有这般轻松过,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哥哥给她表演各种绝技,她瞪大眼睛看着,雀跃着,欢呼着。
众人掌声雷动,程远一边鼓掌,一边穿过人群向前走去,从他看到谢景延拉着融玥的手那刻起,心便揪了起来,此时看他们二人站在人群中央,互相微笑示意,那箭就像射在了他心中。
“平王爷好箭法。”程远怔怔看着谢景延和融玥,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