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籍上的字迹并不是她熟识的。
慕峰青被刺杀之日,有人发现她进了城却并无进城记录,不仅没有举报反而将她的名字补上了。
谁会这么做呢?
初暒想起那辆主人并不咳嗽却满是止咳药味的富贵马车。
她的名字已经暴露,如果那人有所图谋,那么初家便会因为她的存在而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初暒看着屋内因为儿女平安归家重又喜悦起来的初家夫妇,心中开始悔恨。
她又冲动了。
前世慕峰青总说,“你会打仗不假,可风头太盛早晚会成为别人眼中钉肉中刺,你生死事小,若是因为你一时冲动得罪了某位大人物,便会连累整个慕家为你陪葬。”
她那时年轻气盛,一门心思想要证明女子也可在军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处处张扬、事事跋扈,也曾仗着敏捷狡猾招惹了不少外敌,害得许多同袍因为被敌报复丢了性命。
重来这一世,需得改过这个毛病才不至于被人拿捏住把柄、枉害旁人的命,但无论身份暴露与否,她此生注定是要去报仇的。
只是……初家何其无辜。
见家人们一一回来,于嫣红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与他们诉说苟家求亲的事情。
犹豫再三,她还是觉得女儿到底是有主见的,话都说出来才好让她有个决策,于是开口问,“今日村长家那位婶婶来家里提亲了,眠眠,你对苟家那个二小子是个什么想法,可愿意嫁给他们家做媳妇?”
一旁的初明听到母亲这话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偏头看向妹妹。
初暒脑袋里还在思考怎样才能设法离开这里,让初家与自己脱离关系,她此时的神情在初明看来就是满满的难过、挣扎与不舍。
等初暒回过神来就听兄长焦急道,“娘,眠眠还小呢,若真在这个年龄嫁了人,那她一生就只能围着灶台,在夫君与孩子之间打转了!”
他说完,屋内便安静下来。
于嫣红道,“明哥,你莫要着急,不是立马就要将眠眠嫁了,这不咱们一家还在商量么,只是近日来家里提亲的妇人太多了,她们家那些小子,我瞧只有苟旦这孩子是个踏实稳重的,但他再踏实稳重,只要眠眠不愿意,爹娘也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的。”
一直没有吭声的初大年,沉声道,“前些年眠眠因为身子不好才从安南书院退了学,如今病体已经痊愈,也该回去读书了。”
读书?
去安南书院读书。
初暒怔了片刻随后也觉得,这安南书院或许是个好去处。
初大年在愿意与不愿中又加了一个选择,于嫣红终于在此时知晓了丈夫的打算,可女子读了书之后仍是要嫁人的,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苟家是户好人家,但她作为母亲,即不希望女儿错过好姻缘,又不想让她按照别人的希冀活着。
不过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只有眠眠高兴就成。
于是,于嫣红问她,“闺女,你是要与苟家定亲还是要去安南书院读书?”
屋内的六双眼睛齐齐望着自己,初暒在他们的目光中坚定道,“我要去读书。”
这句话说出口,初暒自己也有些恍惚了。
八岁之前,她被母亲养在身边,整日都困在一方狭小宅院之中,哪怕日光再亮,躺在庭院当中也只能看到四四方方的一块天空。
那时,她便以为这世间就只有那块天空一般大小。
可母亲却靠在门槛,笑着对她说,“外头广阔的很,等你能从这里飞出去的时候就知道了。”
“我又不是鸟,哪来翅膀去飞。”
她先这么问了,所以母亲告诉她什么才是人的翅膀。
隐约记得大概是两三岁的时候,母亲将一把古琴、一套棋子、一支毛笔、一副书画摆在她面前问,“喜欢哪个?”
她没听懂,以为是自己喜欢哪个就只学哪个,于是回,“喜欢下棋。”
母亲又问,“还有呢?”
她答,“写字也行。”
“还有呢?”
“识字了才能写吧。”
“还有呢?”
“弹琴吧。”
她将喜好排了个序,于是母亲按照她喜好的顺序教她练习。
不被任何人记起的那段日子她们母女俩过的很充实,就只是她不喜读书被母亲胖揍的时候有些痛苦。
母亲是个围棋好手,但是她在六岁之后大多时候就能赢她半子以上了,她看母亲那副惊喜但又不甘心的神情不像演的,因而越发得意,常常用对弈的输赢来要挟母亲让她再少读一本书,但是在这件事上她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因为她不敢对母亲动手,可是母亲敢揍她。
她那会儿不爱读书,总觉得人们都有自己活法,凭什么书里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母亲教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她不服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母亲劝她: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再回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母亲手掌都举起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她还在:百无一用是书生。
‘啪’的一声。
手掌亲吻脸颊,还留下一片殷红。
母亲平静问:粉身碎骨浑不怕?
她终于含着泪视死如归答:要留清白在人间!
初明见妹妹嘴角扬着,眼睛里都是笑意,不由问她,“眠眠,你笑什么呢怎么这般高兴?
初暒醒过神来,笑道,“我要去上学了。”
“嗯,哥也为你高兴。”
“可是哥,咱家里有余钱供我上学吗?”
“你怎么一点也不记得了?”初明笑笑,向她解释,“在安南书院读书,每个学生入学时只交部分学费,要是觉得先生教得好,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把学费交齐就成,如果觉得先生教的不好,也可以随时退学离开,我听说有的学生离开书院十几年了,才会回来补交学费呢,你前些年入学时已经交了一部分了,这回重新去书院,剩下的钱家里慢慢攒一定是够交得。”
“那你为何不与我一同去书院读书?”
“哥上过书院呀,还学了点算账的本事,现今你兄长会做点心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贸然停业,恐怕会让那些个馋嘴哭上好一阵呢。”
他在开玩笑,以此让妹妹不要为自己担心,可初暒将他的话放在了心上,“哥,有朝一日,你的手艺一定会众所周知。”
初明抬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那便多谢你吉言啦。”
吃过晚饭,初明捧着碗去洗,于嫣红收拾完桌子也去外头帮忙,屋内只剩下初大年与初暒两人。
过了年,一日比一日暖和,但是天色还是跟冬季一样黑的早。
桌上烛火忽明忽暗的闪着,烛芯忙忙碌碌的,可是坐着的两人不仅不说话,就连动弹一下也像挣扎了很久似的。
初暒前世做梦都想跟爹坐在一处吃顿饭,可从军之后到冤死之前连他的影子都没有见过,今生倒有幸天天都能和初老爹坐在一起吃饭,但桌上忽然只剩下他们两个,初暒怎么坐都觉得别扭。
初大年也有些局促,他抬手背蹭了蹭鼻头又用手掌搓了搓大腿,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说,“眠眠,老爹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要去的地方离初家院子不远,提着灯笼走估摸三分之一刻就到了,初大年走到一间小茅草屋前从怀里掏出钥匙,递给初暒,笑道,“到你的地盘了,打开看看罢。”
“好。”
虽然不解,但初暒还是乖乖开锁推门进去。
初大年将屋内烛台上引了火,初暒这才看清,里头竟是一间书房。
她想起初明曾说‘爹为你寻了一处安静屋子,专做书房供你读书习字’,想来就是这里了。
书桌看着有些粗糙,但是桌面木板磨得很光滑,大约是老爹自己用木头做的。
“自你被马儿踏伤后醒来就没有来过此处,想你可能是不记得这里了,于是老爹再带你来瞧瞧。”
初暒拿起桌上摆的一本没有书名的书册翻看,发现这竟是一本兵法。
“从书院回来后,老爹怕你无聊,因而总会从庄上秀才家借些书来给你看,你大多时候都一个人待在这间屋子里研读抄写。”初大年用衣袖扫了扫书桌旁木架上的浮土,“书卷贵,可是次品纸张与墨便宜,你怕爹花钱,所以都将自己爱读的书誊抄下来了。”
初暒翻看着架子上写着密密麻麻字体且未经装订的厚厚几沓草纸,听他又说,“老爹自幼就喜爱读书,奈何家中贫困,无力承担读书院的钱只得辍学做了农夫,但每每见你摸着新书便喜不自胜时爹心里就觉得幸福。”
他声音里有哭腔,初暒喉头也有些发紧。
“你娘与你这个年纪一般时爹就认识她了,那个时候老爹就知晓女子在这世道上活得艰难,知晓女子无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都挣脱不开任人掌控的命运,读书能明智,能让你即使足不出户也可见识这世间广阔,即使日子过得艰难,也能叫你从容平静的对抗人生苦楚,爹不愿看到你像寻常女子一般围着灶台,在夫君与孩子之间打转,又担忧你错过良婿余生辛苦,更怕你读过书见过世间广阔后仍困在一方狭小宅院中时会更加磋磨,故而爹擅自提出送你回书院读书,还不知如此行事,眠眠是否会怪罪老爹,怪……老爹不是也会如寻常父亲一样擅长逼迫……”
“总算知道我娘为何愿意嫁给你了。”
女儿这话倒让初大年呆住了。
“连为别人好都觉得是逼迫,老爹心肠若是坏的,那这世上就没有好人了。”初暒看着父亲,笑得乖巧,“能再去读书,眠眠感激高兴还来不及呢。”
因为被女儿理解,所以倍感贴心的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抹着眼泪欣慰的走了,初暒靠在门边看着父亲有些佝偻的背影轻声叹了口气。
作为初暒,她是被父母、兄长好好爱着的。
可她真的是初暒吗。
月色明朗,光芒透过木窗洒在桌上那本没有名目的兵法书上。
借着灯台烛火,她坐下开始仔细翻阅。
前世从军时兵书虽看的不少,但最常读的还是老道士诓她买回来的那部麻沙本,只不过读归读,她从未按照书上教的方法打过仗。
从踏上战场的第一天开始,她就知道战争,最是变幻莫测,任何书籍、条例都不可能对它做出预测。
可是慕峰青不信。
他总认为世间万事总有捷径,少时仗着父母宠溺在晁都横行霸道,失手伤了父亲同僚之女性命,为了避祸被送进军营,不仅没有遭受律法惩罚反而混成了顶头上司跟前的红人,从军后为了出人头地,抢了她屡战屡胜的军功一步一步混成了如今的大将军,平日为了装模作样曾派人搜罗了市面上所有的兵法册籍,还扬言:照本宣科,只要照的本够多,怎么着都能宣出花样来。
可是那些书,他找来后就再也没有读过。
一次在他错误的指挥中狼狈撤离时,为了不让北漠各部缴获这些兵书,他下令将其全部烧毁。
灼灼火焰、滚滚黑烟,反将他们的行踪暴露无遗。
思及至此,初暒还是没有忍住低骂一句——
“蠢货。”
手上这本书她原先在那堆书册里见过,也不以为然过。
可不知为何……
此刻越读,对这些文字的记忆就越深刻,还未翻过书页,她的脑海中就已然浮现出下一页的对战内容。
一本书缓缓翻看完,书中所有就已铭记于心,好似这书被自己读过好多遍似的。
初暒起身从木架上抱出一沓书页,仔细翻阅完才发现,这些书确实曾被‘自己’读过好多遍,且经再次浏览之后更加的印象深刻。
她看着满桌杂乱的书稿,想起初见苟圣时脑袋里忽然涌现出的不属于她的童年玩伴们的声音和画面。
似乎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们的记忆开始融合了。
“我们不是两个,是一个,你就是我,我也是你。”
烛火晃动,她的影子在月光与烛光中变得更加清晰。
初暒用指尖轻抚木桌上自己的轮廓,呢喃,“我们不是两个,是一个,我……就是初暒。”
慕峰青被刺杀之日,有人发现她进了城却并无进城记录,不仅没有举报反而将她的名字补上了。
谁会这么做呢?
初暒想起那辆主人并不咳嗽却满是止咳药味的富贵马车。
她的名字已经暴露,如果那人有所图谋,那么初家便会因为她的存在而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初暒看着屋内因为儿女平安归家重又喜悦起来的初家夫妇,心中开始悔恨。
她又冲动了。
前世慕峰青总说,“你会打仗不假,可风头太盛早晚会成为别人眼中钉肉中刺,你生死事小,若是因为你一时冲动得罪了某位大人物,便会连累整个慕家为你陪葬。”
她那时年轻气盛,一门心思想要证明女子也可在军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处处张扬、事事跋扈,也曾仗着敏捷狡猾招惹了不少外敌,害得许多同袍因为被敌报复丢了性命。
重来这一世,需得改过这个毛病才不至于被人拿捏住把柄、枉害旁人的命,但无论身份暴露与否,她此生注定是要去报仇的。
只是……初家何其无辜。
见家人们一一回来,于嫣红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与他们诉说苟家求亲的事情。
犹豫再三,她还是觉得女儿到底是有主见的,话都说出来才好让她有个决策,于是开口问,“今日村长家那位婶婶来家里提亲了,眠眠,你对苟家那个二小子是个什么想法,可愿意嫁给他们家做媳妇?”
一旁的初明听到母亲这话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偏头看向妹妹。
初暒脑袋里还在思考怎样才能设法离开这里,让初家与自己脱离关系,她此时的神情在初明看来就是满满的难过、挣扎与不舍。
等初暒回过神来就听兄长焦急道,“娘,眠眠还小呢,若真在这个年龄嫁了人,那她一生就只能围着灶台,在夫君与孩子之间打转了!”
他说完,屋内便安静下来。
于嫣红道,“明哥,你莫要着急,不是立马就要将眠眠嫁了,这不咱们一家还在商量么,只是近日来家里提亲的妇人太多了,她们家那些小子,我瞧只有苟旦这孩子是个踏实稳重的,但他再踏实稳重,只要眠眠不愿意,爹娘也是无论如何不会同意的。”
一直没有吭声的初大年,沉声道,“前些年眠眠因为身子不好才从安南书院退了学,如今病体已经痊愈,也该回去读书了。”
读书?
去安南书院读书。
初暒怔了片刻随后也觉得,这安南书院或许是个好去处。
初大年在愿意与不愿中又加了一个选择,于嫣红终于在此时知晓了丈夫的打算,可女子读了书之后仍是要嫁人的,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苟家是户好人家,但她作为母亲,即不希望女儿错过好姻缘,又不想让她按照别人的希冀活着。
不过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只有眠眠高兴就成。
于是,于嫣红问她,“闺女,你是要与苟家定亲还是要去安南书院读书?”
屋内的六双眼睛齐齐望着自己,初暒在他们的目光中坚定道,“我要去读书。”
这句话说出口,初暒自己也有些恍惚了。
八岁之前,她被母亲养在身边,整日都困在一方狭小宅院之中,哪怕日光再亮,躺在庭院当中也只能看到四四方方的一块天空。
那时,她便以为这世间就只有那块天空一般大小。
可母亲却靠在门槛,笑着对她说,“外头广阔的很,等你能从这里飞出去的时候就知道了。”
“我又不是鸟,哪来翅膀去飞。”
她先这么问了,所以母亲告诉她什么才是人的翅膀。
隐约记得大概是两三岁的时候,母亲将一把古琴、一套棋子、一支毛笔、一副书画摆在她面前问,“喜欢哪个?”
她没听懂,以为是自己喜欢哪个就只学哪个,于是回,“喜欢下棋。”
母亲又问,“还有呢?”
她答,“写字也行。”
“还有呢?”
“识字了才能写吧。”
“还有呢?”
“弹琴吧。”
她将喜好排了个序,于是母亲按照她喜好的顺序教她练习。
不被任何人记起的那段日子她们母女俩过的很充实,就只是她不喜读书被母亲胖揍的时候有些痛苦。
母亲是个围棋好手,但是她在六岁之后大多时候就能赢她半子以上了,她看母亲那副惊喜但又不甘心的神情不像演的,因而越发得意,常常用对弈的输赢来要挟母亲让她再少读一本书,但是在这件事上她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因为她不敢对母亲动手,可是母亲敢揍她。
她那会儿不爱读书,总觉得人们都有自己活法,凭什么书里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母亲教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她不服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母亲劝她: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再回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母亲手掌都举起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她还在:百无一用是书生。
‘啪’的一声。
手掌亲吻脸颊,还留下一片殷红。
母亲平静问:粉身碎骨浑不怕?
她终于含着泪视死如归答:要留清白在人间!
初明见妹妹嘴角扬着,眼睛里都是笑意,不由问她,“眠眠,你笑什么呢怎么这般高兴?
初暒醒过神来,笑道,“我要去上学了。”
“嗯,哥也为你高兴。”
“可是哥,咱家里有余钱供我上学吗?”
“你怎么一点也不记得了?”初明笑笑,向她解释,“在安南书院读书,每个学生入学时只交部分学费,要是觉得先生教得好,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把学费交齐就成,如果觉得先生教的不好,也可以随时退学离开,我听说有的学生离开书院十几年了,才会回来补交学费呢,你前些年入学时已经交了一部分了,这回重新去书院,剩下的钱家里慢慢攒一定是够交得。”
“那你为何不与我一同去书院读书?”
“哥上过书院呀,还学了点算账的本事,现今你兄长会做点心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贸然停业,恐怕会让那些个馋嘴哭上好一阵呢。”
他在开玩笑,以此让妹妹不要为自己担心,可初暒将他的话放在了心上,“哥,有朝一日,你的手艺一定会众所周知。”
初明抬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那便多谢你吉言啦。”
吃过晚饭,初明捧着碗去洗,于嫣红收拾完桌子也去外头帮忙,屋内只剩下初大年与初暒两人。
过了年,一日比一日暖和,但是天色还是跟冬季一样黑的早。
桌上烛火忽明忽暗的闪着,烛芯忙忙碌碌的,可是坐着的两人不仅不说话,就连动弹一下也像挣扎了很久似的。
初暒前世做梦都想跟爹坐在一处吃顿饭,可从军之后到冤死之前连他的影子都没有见过,今生倒有幸天天都能和初老爹坐在一起吃饭,但桌上忽然只剩下他们两个,初暒怎么坐都觉得别扭。
初大年也有些局促,他抬手背蹭了蹭鼻头又用手掌搓了搓大腿,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说,“眠眠,老爹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要去的地方离初家院子不远,提着灯笼走估摸三分之一刻就到了,初大年走到一间小茅草屋前从怀里掏出钥匙,递给初暒,笑道,“到你的地盘了,打开看看罢。”
“好。”
虽然不解,但初暒还是乖乖开锁推门进去。
初大年将屋内烛台上引了火,初暒这才看清,里头竟是一间书房。
她想起初明曾说‘爹为你寻了一处安静屋子,专做书房供你读书习字’,想来就是这里了。
书桌看着有些粗糙,但是桌面木板磨得很光滑,大约是老爹自己用木头做的。
“自你被马儿踏伤后醒来就没有来过此处,想你可能是不记得这里了,于是老爹再带你来瞧瞧。”
初暒拿起桌上摆的一本没有书名的书册翻看,发现这竟是一本兵法。
“从书院回来后,老爹怕你无聊,因而总会从庄上秀才家借些书来给你看,你大多时候都一个人待在这间屋子里研读抄写。”初大年用衣袖扫了扫书桌旁木架上的浮土,“书卷贵,可是次品纸张与墨便宜,你怕爹花钱,所以都将自己爱读的书誊抄下来了。”
初暒翻看着架子上写着密密麻麻字体且未经装订的厚厚几沓草纸,听他又说,“老爹自幼就喜爱读书,奈何家中贫困,无力承担读书院的钱只得辍学做了农夫,但每每见你摸着新书便喜不自胜时爹心里就觉得幸福。”
他声音里有哭腔,初暒喉头也有些发紧。
“你娘与你这个年纪一般时爹就认识她了,那个时候老爹就知晓女子在这世道上活得艰难,知晓女子无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都挣脱不开任人掌控的命运,读书能明智,能让你即使足不出户也可见识这世间广阔,即使日子过得艰难,也能叫你从容平静的对抗人生苦楚,爹不愿看到你像寻常女子一般围着灶台,在夫君与孩子之间打转,又担忧你错过良婿余生辛苦,更怕你读过书见过世间广阔后仍困在一方狭小宅院中时会更加磋磨,故而爹擅自提出送你回书院读书,还不知如此行事,眠眠是否会怪罪老爹,怪……老爹不是也会如寻常父亲一样擅长逼迫……”
“总算知道我娘为何愿意嫁给你了。”
女儿这话倒让初大年呆住了。
“连为别人好都觉得是逼迫,老爹心肠若是坏的,那这世上就没有好人了。”初暒看着父亲,笑得乖巧,“能再去读书,眠眠感激高兴还来不及呢。”
因为被女儿理解,所以倍感贴心的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抹着眼泪欣慰的走了,初暒靠在门边看着父亲有些佝偻的背影轻声叹了口气。
作为初暒,她是被父母、兄长好好爱着的。
可她真的是初暒吗。
月色明朗,光芒透过木窗洒在桌上那本没有名目的兵法书上。
借着灯台烛火,她坐下开始仔细翻阅。
前世从军时兵书虽看的不少,但最常读的还是老道士诓她买回来的那部麻沙本,只不过读归读,她从未按照书上教的方法打过仗。
从踏上战场的第一天开始,她就知道战争,最是变幻莫测,任何书籍、条例都不可能对它做出预测。
可是慕峰青不信。
他总认为世间万事总有捷径,少时仗着父母宠溺在晁都横行霸道,失手伤了父亲同僚之女性命,为了避祸被送进军营,不仅没有遭受律法惩罚反而混成了顶头上司跟前的红人,从军后为了出人头地,抢了她屡战屡胜的军功一步一步混成了如今的大将军,平日为了装模作样曾派人搜罗了市面上所有的兵法册籍,还扬言:照本宣科,只要照的本够多,怎么着都能宣出花样来。
可是那些书,他找来后就再也没有读过。
一次在他错误的指挥中狼狈撤离时,为了不让北漠各部缴获这些兵书,他下令将其全部烧毁。
灼灼火焰、滚滚黑烟,反将他们的行踪暴露无遗。
思及至此,初暒还是没有忍住低骂一句——
“蠢货。”
手上这本书她原先在那堆书册里见过,也不以为然过。
可不知为何……
此刻越读,对这些文字的记忆就越深刻,还未翻过书页,她的脑海中就已然浮现出下一页的对战内容。
一本书缓缓翻看完,书中所有就已铭记于心,好似这书被自己读过好多遍似的。
初暒起身从木架上抱出一沓书页,仔细翻阅完才发现,这些书确实曾被‘自己’读过好多遍,且经再次浏览之后更加的印象深刻。
她看着满桌杂乱的书稿,想起初见苟圣时脑袋里忽然涌现出的不属于她的童年玩伴们的声音和画面。
似乎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们的记忆开始融合了。
“我们不是两个,是一个,你就是我,我也是你。”
烛火晃动,她的影子在月光与烛光中变得更加清晰。
初暒用指尖轻抚木桌上自己的轮廓,呢喃,“我们不是两个,是一个,我……就是初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