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皇权斗争中心,哪怕安分守己,仍难逃宿命捉弄。
这些,魏溪亭当然深知。
稍作停顿,秦钟语气缓和一些,苦心劝告。
“相府九义子,个顶个优秀。你能赢过他们,走到这个位置,其中艰辛,为师都看在眼里。你要知道,今日你下去,马上就有人补上来,你并非无可替代。”
“南凉多英才,中都多翘楚,乃王朝幸事。真心实意济世救民者,徒儿由衷敬佩,不与相争。”
“你……”
秦钟语塞,气极。
这个徒弟,当年不喜朝堂争斗,故而跑到边关追随晋王。谁知,三年前,晋王入主中都。
改朝换代,大赏功臣。
小子什么都不要,只求一道赦免九族的圣旨。
魏丞相功高盖主,膝下义子个个优秀,本就引得三朝天子忌惮。
义子魏溪亭再求赦免圣旨,无异火上浇油。
那时候,魏溪亭不仅受丞相责备,更令新帝筑起心防。
先帝薨逝后,秦钟避世隐居。忽闻此事,着实捏把汗,甚至动过重新入仕的念头。
幸好,这几年魏溪亭凭能力,趁外出公办,为王朝招揽人才。时间淬炼之下,新帝渐渐放下戒心,委以重任。
然而,眼下他却……
几乎功亏一篑!
“溪亭啊,迄今为止,你和升平公主左不过见了两面。怎要为她搭上前程和性命?不值当!”
今生,只见过两面,不假。
三年前,御花园月下初见。她为南凉嫡公主,尊贵无双;他只是藩王侍卫,籍籍无名。
三年后,北苑廊道。她成了落魄公主,他成了御前红人。
命运翻天覆地,始作俑者即是他魏书!
目睹过李书音前世,他唏嘘不已,更明白,眼下绝不能送她赴燕。
“您看着公主长大,应该清楚公主所持之观念。她坚持‘君王死社稷,宁折不弯’。
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去到敌国,该怎么活?师父,此时送她赴燕,她会死的!”
秦钟和先帝私交甚笃,当然清楚升平公主深受其祖父和大伯影响,绝非苟活于世之辈。
然而,当前南凉内外交困。若要破局,必有牺牲。公主赴燕,则代价最小。
家国大事面前,无暇顾及太多。
“皇上已派人前往楚国游说,请求支援。若升平公主赴燕,能为南凉争取时日,那也是南凉百姓的福祉。”
“那谁是她的福祉?”
“……”
魏溪亭语调微降:“整个国家都放在她肩上,她怎么承得起?”
南凉已经欠过她一回……
“食民之俸禄,当作惠民之靠山。那是公主之责任与义务。”
“文武百官何人不食民俸?他们独独把升平公主推到前面,不过是看准穆家势倾,看准公主无枝可依,看准北燕一行有去无回。”
原由不堪,被摊开来讲,堵得秦钟哑口无言。
“公主食臣民俸禄,亦做下诸多惠民之事。她不欠南凉!”
魏溪亭正视师父,铿锵有力地说,
“徒儿想带公主去青山。”
“你……”秦钟惊骇失色,迅速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才放下心,低声呵斥,“你糊涂!”
“即便无法阻止公主赴燕,也该为她谋个依靠。”
小子眼神笃定,已然下定决心。秦钟自知多说无益,只好缄口。谁知,徒弟接下来一番话,愣是将他震惊到恨不得原地去世。
“徒儿已经联系苏农部世子,他答应前来。赴燕途中有世子保护,到了北燕,有青山旧友庇佑。如此,便得几重保障。
恳求师父襄助,拖延时间,等苏农世子赶来。”
听到这场纷争牵扯到苏农世子,秦钟几乎倒吸一口凉气。颤着苍老的手,指着徒弟,又气又忧。
“私联外邦,这是重罪!朝中言官不会放过你,他们的唾沫星子会淹死你!他们会参你不忠,会骂你不孝。”
箭已离弦,绝无退路。
魏溪亭默默承受斥责,坚决不改主意。
自决意护她之日起,他就想过可能产生什么后果,也做好了承担所有后果的准备。
秦钟太了解这个徒弟,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罢了……罢了……”
魏溪亭把伞递给师父,而后撩袍跪地,磕两个响头。
新帝三番五次邀秦老重新入仕,只要师父答应帮忙,新帝那边自会同意拖延。
秦钟俯视他,眼底全是恨铁不成钢,怒火涌入鼻腔,愣是没法发作。
年轻人经历少,做事全凭一腔热血,不懂过刚易折。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驾崩后,秦钟避世隐居,不问政事。但徒弟和朝堂牵扯,他也时常关注小子动向。
江湖庙堂,对这后生评价两极分化。好听点儿,赞他谦逊温良、忠国忠君;难听点儿,道他冷血无情、狼子野心。
近几年,丞相魏荣助力,把义子魏溪亭推向高位,亦是推向风口浪尖。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呢!
升平公主赴燕,人人避嫌,偏偏这傻小子一腔热忱,非往绝路走。
儿郎血气方刚之年,何故这般为一女子拼死拼活?秦钟深谙其中原由。
叹息后,问:“这些事,还有谁知道?你已告知公主?”
“宫中眼线众多,徒儿知道形势严峻,尚未告诉任何人,包括公主。”
“公主知那人活着?”
“不知。”
轻叹一声,秦钟郑重提醒:“那人于公主而言,是救星;然稍有不慎,于你便是灾星。你可明白?”
“但求问心无愧。”
“你在做一件事,事成,皆大欢喜,事败,万劫不复。你要做好准备。”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公,是不愿南凉王朝受屈,于私……
“你对公主……”
“公主与徒儿云泥之别,徒儿不敢有非分之想。只因公主代表南凉王朝,北燕之行不能改变,但也绝不能让北燕人欺负她!”
廊道两旁茂林修竹,雨珠儿掉在翠竹梢头,噼噼啪啪地响。偶尔有几滴坠到天青色油纸伞面,滑落下来,浸湿魏溪亭右肩。
许是说了豪言壮语,骤然清醒,他竟觉得这滴水像冰棱子一样透骨,似在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妄图与皇权斗。
升平殿中门紧扣,狮子头门环死气沉沉地耷着漆朱的两扇门,檐下灯笼在风中摇摇晃晃。
周遭安静,全然不像发生过大事。
到檐下,魏溪亭将伞留给师父,冒雨叩门。
须臾,升平殿内侍开门,恭迎二人进院。
院内灯火通明,寂静无声。除开引路内侍,连个会动的影儿都没有。
如此疏忽懈怠,实在不该。
“发生此等大事,殿内怎只有你一人当值?”魏溪亭眉宇间愠色隐隐,语气严肃。
恭敬地接过雨伞放在墙角,内侍小声答话。
“回魏统领,是公主下令。子夜时,公主醒来,下令叫奴才们全部休息,今日也无需早起。”
“其他人休息便罢,守卫内侍怎可渎职?”
御林军魏统领,平时极其随和,从不以高低贵贱论人。
唯独当值时异常严厉,从不徇私。
自知理亏,内侍跪地俯首,老实受训。
“公主体恤你们,你们也该为公主安全着想。难道还要让事态更严重才肯吸取教训?”
南凉王朝深受邻邦楚国影响,后宫护卫皆由受过训练的内侍充任。
世家子弟统领的御林军职责在前殿,从不插手后宫之事。
向来恪守界限之人,近乎逾矩。
这些,魏溪亭当然深知。
稍作停顿,秦钟语气缓和一些,苦心劝告。
“相府九义子,个顶个优秀。你能赢过他们,走到这个位置,其中艰辛,为师都看在眼里。你要知道,今日你下去,马上就有人补上来,你并非无可替代。”
“南凉多英才,中都多翘楚,乃王朝幸事。真心实意济世救民者,徒儿由衷敬佩,不与相争。”
“你……”
秦钟语塞,气极。
这个徒弟,当年不喜朝堂争斗,故而跑到边关追随晋王。谁知,三年前,晋王入主中都。
改朝换代,大赏功臣。
小子什么都不要,只求一道赦免九族的圣旨。
魏丞相功高盖主,膝下义子个个优秀,本就引得三朝天子忌惮。
义子魏溪亭再求赦免圣旨,无异火上浇油。
那时候,魏溪亭不仅受丞相责备,更令新帝筑起心防。
先帝薨逝后,秦钟避世隐居。忽闻此事,着实捏把汗,甚至动过重新入仕的念头。
幸好,这几年魏溪亭凭能力,趁外出公办,为王朝招揽人才。时间淬炼之下,新帝渐渐放下戒心,委以重任。
然而,眼下他却……
几乎功亏一篑!
“溪亭啊,迄今为止,你和升平公主左不过见了两面。怎要为她搭上前程和性命?不值当!”
今生,只见过两面,不假。
三年前,御花园月下初见。她为南凉嫡公主,尊贵无双;他只是藩王侍卫,籍籍无名。
三年后,北苑廊道。她成了落魄公主,他成了御前红人。
命运翻天覆地,始作俑者即是他魏书!
目睹过李书音前世,他唏嘘不已,更明白,眼下绝不能送她赴燕。
“您看着公主长大,应该清楚公主所持之观念。她坚持‘君王死社稷,宁折不弯’。
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去到敌国,该怎么活?师父,此时送她赴燕,她会死的!”
秦钟和先帝私交甚笃,当然清楚升平公主深受其祖父和大伯影响,绝非苟活于世之辈。
然而,当前南凉内外交困。若要破局,必有牺牲。公主赴燕,则代价最小。
家国大事面前,无暇顾及太多。
“皇上已派人前往楚国游说,请求支援。若升平公主赴燕,能为南凉争取时日,那也是南凉百姓的福祉。”
“那谁是她的福祉?”
“……”
魏溪亭语调微降:“整个国家都放在她肩上,她怎么承得起?”
南凉已经欠过她一回……
“食民之俸禄,当作惠民之靠山。那是公主之责任与义务。”
“文武百官何人不食民俸?他们独独把升平公主推到前面,不过是看准穆家势倾,看准公主无枝可依,看准北燕一行有去无回。”
原由不堪,被摊开来讲,堵得秦钟哑口无言。
“公主食臣民俸禄,亦做下诸多惠民之事。她不欠南凉!”
魏溪亭正视师父,铿锵有力地说,
“徒儿想带公主去青山。”
“你……”秦钟惊骇失色,迅速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才放下心,低声呵斥,“你糊涂!”
“即便无法阻止公主赴燕,也该为她谋个依靠。”
小子眼神笃定,已然下定决心。秦钟自知多说无益,只好缄口。谁知,徒弟接下来一番话,愣是将他震惊到恨不得原地去世。
“徒儿已经联系苏农部世子,他答应前来。赴燕途中有世子保护,到了北燕,有青山旧友庇佑。如此,便得几重保障。
恳求师父襄助,拖延时间,等苏农世子赶来。”
听到这场纷争牵扯到苏农世子,秦钟几乎倒吸一口凉气。颤着苍老的手,指着徒弟,又气又忧。
“私联外邦,这是重罪!朝中言官不会放过你,他们的唾沫星子会淹死你!他们会参你不忠,会骂你不孝。”
箭已离弦,绝无退路。
魏溪亭默默承受斥责,坚决不改主意。
自决意护她之日起,他就想过可能产生什么后果,也做好了承担所有后果的准备。
秦钟太了解这个徒弟,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罢了……罢了……”
魏溪亭把伞递给师父,而后撩袍跪地,磕两个响头。
新帝三番五次邀秦老重新入仕,只要师父答应帮忙,新帝那边自会同意拖延。
秦钟俯视他,眼底全是恨铁不成钢,怒火涌入鼻腔,愣是没法发作。
年轻人经历少,做事全凭一腔热血,不懂过刚易折。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驾崩后,秦钟避世隐居,不问政事。但徒弟和朝堂牵扯,他也时常关注小子动向。
江湖庙堂,对这后生评价两极分化。好听点儿,赞他谦逊温良、忠国忠君;难听点儿,道他冷血无情、狼子野心。
近几年,丞相魏荣助力,把义子魏溪亭推向高位,亦是推向风口浪尖。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呢!
升平公主赴燕,人人避嫌,偏偏这傻小子一腔热忱,非往绝路走。
儿郎血气方刚之年,何故这般为一女子拼死拼活?秦钟深谙其中原由。
叹息后,问:“这些事,还有谁知道?你已告知公主?”
“宫中眼线众多,徒儿知道形势严峻,尚未告诉任何人,包括公主。”
“公主知那人活着?”
“不知。”
轻叹一声,秦钟郑重提醒:“那人于公主而言,是救星;然稍有不慎,于你便是灾星。你可明白?”
“但求问心无愧。”
“你在做一件事,事成,皆大欢喜,事败,万劫不复。你要做好准备。”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公,是不愿南凉王朝受屈,于私……
“你对公主……”
“公主与徒儿云泥之别,徒儿不敢有非分之想。只因公主代表南凉王朝,北燕之行不能改变,但也绝不能让北燕人欺负她!”
廊道两旁茂林修竹,雨珠儿掉在翠竹梢头,噼噼啪啪地响。偶尔有几滴坠到天青色油纸伞面,滑落下来,浸湿魏溪亭右肩。
许是说了豪言壮语,骤然清醒,他竟觉得这滴水像冰棱子一样透骨,似在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妄图与皇权斗。
升平殿中门紧扣,狮子头门环死气沉沉地耷着漆朱的两扇门,檐下灯笼在风中摇摇晃晃。
周遭安静,全然不像发生过大事。
到檐下,魏溪亭将伞留给师父,冒雨叩门。
须臾,升平殿内侍开门,恭迎二人进院。
院内灯火通明,寂静无声。除开引路内侍,连个会动的影儿都没有。
如此疏忽懈怠,实在不该。
“发生此等大事,殿内怎只有你一人当值?”魏溪亭眉宇间愠色隐隐,语气严肃。
恭敬地接过雨伞放在墙角,内侍小声答话。
“回魏统领,是公主下令。子夜时,公主醒来,下令叫奴才们全部休息,今日也无需早起。”
“其他人休息便罢,守卫内侍怎可渎职?”
御林军魏统领,平时极其随和,从不以高低贵贱论人。
唯独当值时异常严厉,从不徇私。
自知理亏,内侍跪地俯首,老实受训。
“公主体恤你们,你们也该为公主安全着想。难道还要让事态更严重才肯吸取教训?”
南凉王朝深受邻邦楚国影响,后宫护卫皆由受过训练的内侍充任。
世家子弟统领的御林军职责在前殿,从不插手后宫之事。
向来恪守界限之人,近乎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