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朝皇族姓萧,当今皇上单名一个璟字。
萧璟虽然是嫡长子,本应顺风顺水的继任登基,可惜他没有一个好爹。
上一任皇帝庆武帝不算晚年时间绝对算的上一代明君,现在的大庆朝至少三分之一的板块是他在位期间打下来的。
也许就是因为庆武帝杀孽太重,一直以来只有太子这个独苗苗,所以在萧璟的少年时期他是享受过来自父亲母亲独一无二的宠爱的。
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就在庆武帝五十岁的时候,他偶然遇到了一个民女,自此以后他就像是疯魔了一般沉迷不可自拔。
不到两年时间,宫里出了一个冯贵妃,宫外多了一个逍遥侯,冯家靠着冯贵妃扶摇而上,渐渐也生出了野心。
因为冯贵妃诞下了一名健康的小皇子。
自此以后就是朝臣们都不愿意回想的十年,冯贵妃把持朝政,气死了当朝皇后,后族慕容氏几乎被满门抄斩,罪名现在看来就是莫须有。
庆武帝唯一还算清醒的是他没有废太子,可是也不想见到他。
因为冯贵妃请来了一个佛法高深的和尚,能知过去算未来,庆武帝对他深信不疑,封了个国师,对他言听计从。
国师几次三番进言说太子于龙体有碍,需得远远的避开才是。
自古以来哪有做爹的躲着儿子的,时间长了,秉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庆武帝把萧璟撵出了京城,说是要巡防边疆。
萧璟这一走,在军队里待了近十年的光景,虽然艰难,但他的威望也从一场场的胜仗堆积起来。
军人是这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们不会想什么站队,而是你比我强,那我就服你,随你差使。
这些人也成了萧璟最终“清君侧”翻盘的筹码。
庆武帝在位时,萧璟没有离开边陲一步,直到国丧的钟声响起,萧璟率大军而来,在冯贵妃还做着垂帘听政的美梦的时候,直接将她斩于马下。
政变就这样刚开始就结束了,朝臣们对萧璟登基这件事接受程度非常高。毕竟冯贵妃已经把持朝政多年,她迷惑君上,任人唯亲,朝臣们人人自危,再这样下去等那些蛮夷们休养生息之后,大庆朝将毫无还手之力。
萧璟没有杀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给了平郡王的称号,留在京城里当他的闲散王爷。
平郡王亲眼看着母亲被枭首,那个冲击感让他非常惧怕鲜血,以至于以后见血就晕,渐渐的也就成了背景板小透明,京城里谁不知道皇上养着平郡王就和养宠物一样。
可能是少年这段经历给萧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登基至今别说大婚了,据说连个宫女都没有宠幸过,清心寡欲的这么久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京城里主要有两大猜测。
第一是萧璟他不喜欢女人。看他身边的侍卫们除了功夫好,长相一个赛一个俊美,更别说如今的乾清宫大太监阿宝,人称宝公公,也是雅相。
因此御前侍卫们经常会收到奇奇怪怪的凝视,大家也在猜,这里面哪一个才是皇上的内宠呢,不过他们也不容易,拿着一份例银,要上两个班。
第二是萧璟身体有问题。勋贵子弟们在成亲前,房里不说已经有了姨娘,养着几个貌美如花的姨娘后备役总是有的。民间但凡有些余钱的男子都在琢磨着怎么让家里的胭脂虎同意纳妾。皇上坐拥四海,每天处理政事精疲力竭之时不顺理成章的红袖添香,这……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也有那不怕死的悄悄的隐晦的向太医院的陈首席打探,陈太医老脸憋的通红也不敢说什么。
不管什么原因,时间长了,皇上无子嗣这个事儿也让安稳了这许多年的京城里开始了暗流涌动。
这不是有人居然敢在圣寿上做手脚。
萧璟听完大理寺的汇报后:“不用再查了,宫里丫鬟太监少说也上万,抓出来的也是替死鬼。无外乎就那几个人,不管是谁伸的手,朕先砍了他们的爪子。”
“阿宝,传朕旨意,宫女年纪超过二十五、嬷嬷年纪超过五十都放出宫去,银钱给足,重新小选招人。至于太监嘛,不用朕教你怎么做吧。”
阿宝跪地应是。
既然不好查,那就一刀切,反正没谁是无辜的,先让宫里的这些人失了臂膀痛一痛再说。
“吩咐影卫,平郡王那里给朕看牢了。”
“是!”
*** *** ***
婉音阁
自开始做那个噩梦开始,叶清婉是睡不好吃不好。
现在无事一身轻,叶清婉看着一桌子的午膳皱起了眉头。
大庆朝的膳食一天三顿,早膳在卯时(5-7点),午膳在午时(11-13点),晚膳在申时(15-17点)。
因为早起请安的规矩,叶府每天早上都在主院用膳,中午和晚上没有特殊情况都是自己吃自己的。
一般都是各院的小丫鬟去厨房提膳,菜单早就订好了,想额外吃点什么那就得花点银钱打赏大厨,相当于多给人家点手工费。
叶清婉盯着桌上摆好的四菜一汤。
分别是麻辣鸡丁,大半盘的辣椒,鸡丁得用放大镜去找;清蒸鲈鱼,筷子戳开还带着血丝,似乎没有蒸熟;清炒时蔬,一看就是火候大了,有些蔬菜都烧焦了;凉拌藕片,勉强能看。汤呢,黏糊糊的,也不知道做的什么。
再一看每日都有的燕窝粥,连个整片的都难找,一看就是残次品。
“谁去提的膳?”叶清婉觉得以前自己怎么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
玉兰为难的看了一眼,今天的品相特别的不好,怪不得小姐这样温和的人都有脾气了:“小翠去的,小姐,小翠年龄还小,大厨房那边的人也是欺人太甚。”
“是啊,欺人太甚!”叶清婉虽然笑着,眼睛里却毫无笑意,“咱们先礼后兵,玉兰,你亲自去一趟,敲打敲打他们。玉秋,你去打听打听,今天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是。”
叶清婉随便用了些点心垫了垫肚子,不出所料的,玉兰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她诺诺的说不出来话。
“怎么了,大厨房的管事根本不买你这个婉音阁大丫鬟的面子是不是。”叶清婉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
“小姐,他们简直要以下犯上,说什么主子们都这时候用膳,大厨房实在忙不过来,一时火大了,食材处理出了差错都是有的。他们要先紧着夫人,又要看顾二小姐,还说什么大小姐您孝顺娘亲,友爱妹妹自是不会这么计较的。都是……都是奴婢们教唆您,她还要去夫人那里告状!”
叶清婉倒了杯茶给玉兰:“快喝口茶顺顺气,和这种颠倒黑白仗势欺人的人有什么好气的,看我今天怎么给你出这口恶气的。”
“玉兰,你再去一次,就说今天我中午没怎么用,晚膳要稍微早一点上,你再给她们拿点碎银子过去。”
玉兰傻眼了,大小姐是不是被气傻了,怎么反倒要去低头。
玉秋倒是明白了叶清婉想干什么,推了玉兰一下,示意她赶紧去,别多问。
叶清婉注意到了丫鬟们的小动作:“你倒是聪明。”
玉秋腼腆的笑着,没有说话。
大厨房一见婉音阁低了头,气焰越发嚣张了。
王大娘坐在那里偶尔开口指点一下她的小学徒,心里嘲笑,说什么嫡长女,还不是得看她的眼色,以后她也不配吃自己做的饭了。
小学徒刚上手没几天,晚上的菜品更加惨不忍睹。
叶清婉高高兴兴的重新上妆,提着食盒就去了主院,她也没先进去,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就停下了,她今天要来一个守株待兔。
玉秋的消息还算靠谱,没等多久,叶尚书这个兔子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爹爹!”太阳已经下山了,叶清婉站在朦胧的月色下,小脸显得越发白皙了。
“婉儿怎么在这里?”
“爹爹,婉儿许久没有陪您和娘亲用晚膳了,婉儿自己带了饭菜的,不会让爹爹没有饭吃的。”
这话说的俏皮,叶尚书拍了拍叶清婉的肩膀:“确实,姗儿可是每晚都在,论这方面的孝心你可比不上你妹妹,以后也要经常来才是。”
叶清婉听完,双眼一眨,就瞬间蒙上了水雾:“爹爹,可是……可是……婉儿也很想来的,可是娘亲说吵闹,不允许婉儿来,爹爹,婉儿可以来吗?”
叶尚书心里软的一塌糊涂,正要开口应是,忽然想起妻子的话。
这孩子,天生就是克我们一家人的。
“咳。”叶尚书清了清嗓子,没有说话,大步向前走去。
叶清婉低头,果然如此。
叶清婉随着叶尚书一起进了门,魏氏原本笑着的迎上来,忽然变了脸色。
“你怎么来了?”语气中的嫌弃不言而喻。
叶清姗拽了拽魏氏的袖子,在爹爹面前怎么可以表现的这么明显:“姐姐一起吗,姗儿好开心。”
“嗯,还有更开心的呢,玉兰,把咱们的菜拿出来摆上,我看大厨房给咱们送的和母亲这桌上的可大不一样。”
玉兰心领神会,拿出了烧糊的茄子、半生的豆角、炖的稀烂的白肉、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排骨。
桌子上,一边是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一边是看着就不能吃的垃圾。
泾渭分明。
就像是她和其余叶家人一样。
叶清婉余光看到叶尚书骤然沉下来的脸,这样就好。
她之前就是太懂事了,才会处处被人忽略、无视、不敬、打压。
从今天开始,她要换一种活法。
萧璟虽然是嫡长子,本应顺风顺水的继任登基,可惜他没有一个好爹。
上一任皇帝庆武帝不算晚年时间绝对算的上一代明君,现在的大庆朝至少三分之一的板块是他在位期间打下来的。
也许就是因为庆武帝杀孽太重,一直以来只有太子这个独苗苗,所以在萧璟的少年时期他是享受过来自父亲母亲独一无二的宠爱的。
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就在庆武帝五十岁的时候,他偶然遇到了一个民女,自此以后他就像是疯魔了一般沉迷不可自拔。
不到两年时间,宫里出了一个冯贵妃,宫外多了一个逍遥侯,冯家靠着冯贵妃扶摇而上,渐渐也生出了野心。
因为冯贵妃诞下了一名健康的小皇子。
自此以后就是朝臣们都不愿意回想的十年,冯贵妃把持朝政,气死了当朝皇后,后族慕容氏几乎被满门抄斩,罪名现在看来就是莫须有。
庆武帝唯一还算清醒的是他没有废太子,可是也不想见到他。
因为冯贵妃请来了一个佛法高深的和尚,能知过去算未来,庆武帝对他深信不疑,封了个国师,对他言听计从。
国师几次三番进言说太子于龙体有碍,需得远远的避开才是。
自古以来哪有做爹的躲着儿子的,时间长了,秉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庆武帝把萧璟撵出了京城,说是要巡防边疆。
萧璟这一走,在军队里待了近十年的光景,虽然艰难,但他的威望也从一场场的胜仗堆积起来。
军人是这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们不会想什么站队,而是你比我强,那我就服你,随你差使。
这些人也成了萧璟最终“清君侧”翻盘的筹码。
庆武帝在位时,萧璟没有离开边陲一步,直到国丧的钟声响起,萧璟率大军而来,在冯贵妃还做着垂帘听政的美梦的时候,直接将她斩于马下。
政变就这样刚开始就结束了,朝臣们对萧璟登基这件事接受程度非常高。毕竟冯贵妃已经把持朝政多年,她迷惑君上,任人唯亲,朝臣们人人自危,再这样下去等那些蛮夷们休养生息之后,大庆朝将毫无还手之力。
萧璟没有杀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给了平郡王的称号,留在京城里当他的闲散王爷。
平郡王亲眼看着母亲被枭首,那个冲击感让他非常惧怕鲜血,以至于以后见血就晕,渐渐的也就成了背景板小透明,京城里谁不知道皇上养着平郡王就和养宠物一样。
可能是少年这段经历给萧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登基至今别说大婚了,据说连个宫女都没有宠幸过,清心寡欲的这么久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京城里主要有两大猜测。
第一是萧璟他不喜欢女人。看他身边的侍卫们除了功夫好,长相一个赛一个俊美,更别说如今的乾清宫大太监阿宝,人称宝公公,也是雅相。
因此御前侍卫们经常会收到奇奇怪怪的凝视,大家也在猜,这里面哪一个才是皇上的内宠呢,不过他们也不容易,拿着一份例银,要上两个班。
第二是萧璟身体有问题。勋贵子弟们在成亲前,房里不说已经有了姨娘,养着几个貌美如花的姨娘后备役总是有的。民间但凡有些余钱的男子都在琢磨着怎么让家里的胭脂虎同意纳妾。皇上坐拥四海,每天处理政事精疲力竭之时不顺理成章的红袖添香,这……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也有那不怕死的悄悄的隐晦的向太医院的陈首席打探,陈太医老脸憋的通红也不敢说什么。
不管什么原因,时间长了,皇上无子嗣这个事儿也让安稳了这许多年的京城里开始了暗流涌动。
这不是有人居然敢在圣寿上做手脚。
萧璟听完大理寺的汇报后:“不用再查了,宫里丫鬟太监少说也上万,抓出来的也是替死鬼。无外乎就那几个人,不管是谁伸的手,朕先砍了他们的爪子。”
“阿宝,传朕旨意,宫女年纪超过二十五、嬷嬷年纪超过五十都放出宫去,银钱给足,重新小选招人。至于太监嘛,不用朕教你怎么做吧。”
阿宝跪地应是。
既然不好查,那就一刀切,反正没谁是无辜的,先让宫里的这些人失了臂膀痛一痛再说。
“吩咐影卫,平郡王那里给朕看牢了。”
“是!”
*** *** ***
婉音阁
自开始做那个噩梦开始,叶清婉是睡不好吃不好。
现在无事一身轻,叶清婉看着一桌子的午膳皱起了眉头。
大庆朝的膳食一天三顿,早膳在卯时(5-7点),午膳在午时(11-13点),晚膳在申时(15-17点)。
因为早起请安的规矩,叶府每天早上都在主院用膳,中午和晚上没有特殊情况都是自己吃自己的。
一般都是各院的小丫鬟去厨房提膳,菜单早就订好了,想额外吃点什么那就得花点银钱打赏大厨,相当于多给人家点手工费。
叶清婉盯着桌上摆好的四菜一汤。
分别是麻辣鸡丁,大半盘的辣椒,鸡丁得用放大镜去找;清蒸鲈鱼,筷子戳开还带着血丝,似乎没有蒸熟;清炒时蔬,一看就是火候大了,有些蔬菜都烧焦了;凉拌藕片,勉强能看。汤呢,黏糊糊的,也不知道做的什么。
再一看每日都有的燕窝粥,连个整片的都难找,一看就是残次品。
“谁去提的膳?”叶清婉觉得以前自己怎么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
玉兰为难的看了一眼,今天的品相特别的不好,怪不得小姐这样温和的人都有脾气了:“小翠去的,小姐,小翠年龄还小,大厨房那边的人也是欺人太甚。”
“是啊,欺人太甚!”叶清婉虽然笑着,眼睛里却毫无笑意,“咱们先礼后兵,玉兰,你亲自去一趟,敲打敲打他们。玉秋,你去打听打听,今天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是。”
叶清婉随便用了些点心垫了垫肚子,不出所料的,玉兰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她诺诺的说不出来话。
“怎么了,大厨房的管事根本不买你这个婉音阁大丫鬟的面子是不是。”叶清婉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
“小姐,他们简直要以下犯上,说什么主子们都这时候用膳,大厨房实在忙不过来,一时火大了,食材处理出了差错都是有的。他们要先紧着夫人,又要看顾二小姐,还说什么大小姐您孝顺娘亲,友爱妹妹自是不会这么计较的。都是……都是奴婢们教唆您,她还要去夫人那里告状!”
叶清婉倒了杯茶给玉兰:“快喝口茶顺顺气,和这种颠倒黑白仗势欺人的人有什么好气的,看我今天怎么给你出这口恶气的。”
“玉兰,你再去一次,就说今天我中午没怎么用,晚膳要稍微早一点上,你再给她们拿点碎银子过去。”
玉兰傻眼了,大小姐是不是被气傻了,怎么反倒要去低头。
玉秋倒是明白了叶清婉想干什么,推了玉兰一下,示意她赶紧去,别多问。
叶清婉注意到了丫鬟们的小动作:“你倒是聪明。”
玉秋腼腆的笑着,没有说话。
大厨房一见婉音阁低了头,气焰越发嚣张了。
王大娘坐在那里偶尔开口指点一下她的小学徒,心里嘲笑,说什么嫡长女,还不是得看她的眼色,以后她也不配吃自己做的饭了。
小学徒刚上手没几天,晚上的菜品更加惨不忍睹。
叶清婉高高兴兴的重新上妆,提着食盒就去了主院,她也没先进去,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就停下了,她今天要来一个守株待兔。
玉秋的消息还算靠谱,没等多久,叶尚书这个兔子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爹爹!”太阳已经下山了,叶清婉站在朦胧的月色下,小脸显得越发白皙了。
“婉儿怎么在这里?”
“爹爹,婉儿许久没有陪您和娘亲用晚膳了,婉儿自己带了饭菜的,不会让爹爹没有饭吃的。”
这话说的俏皮,叶尚书拍了拍叶清婉的肩膀:“确实,姗儿可是每晚都在,论这方面的孝心你可比不上你妹妹,以后也要经常来才是。”
叶清婉听完,双眼一眨,就瞬间蒙上了水雾:“爹爹,可是……可是……婉儿也很想来的,可是娘亲说吵闹,不允许婉儿来,爹爹,婉儿可以来吗?”
叶尚书心里软的一塌糊涂,正要开口应是,忽然想起妻子的话。
这孩子,天生就是克我们一家人的。
“咳。”叶尚书清了清嗓子,没有说话,大步向前走去。
叶清婉低头,果然如此。
叶清婉随着叶尚书一起进了门,魏氏原本笑着的迎上来,忽然变了脸色。
“你怎么来了?”语气中的嫌弃不言而喻。
叶清姗拽了拽魏氏的袖子,在爹爹面前怎么可以表现的这么明显:“姐姐一起吗,姗儿好开心。”
“嗯,还有更开心的呢,玉兰,把咱们的菜拿出来摆上,我看大厨房给咱们送的和母亲这桌上的可大不一样。”
玉兰心领神会,拿出了烧糊的茄子、半生的豆角、炖的稀烂的白肉、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排骨。
桌子上,一边是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一边是看着就不能吃的垃圾。
泾渭分明。
就像是她和其余叶家人一样。
叶清婉余光看到叶尚书骤然沉下来的脸,这样就好。
她之前就是太懂事了,才会处处被人忽略、无视、不敬、打压。
从今天开始,她要换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