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正是草长莺飞时。
青山寺的桃花开了,间而响起的鸟鸣声荡开在山间,更显清幽。
曲径通幽处,一间安静的禅房里,身形单薄的少女背靠着墙,不言不动,一束阳光轻轻打在她身上,为她鸦羽似的长睫镀了层金边,柔缓地将她裹进暖光中。不知为何,分明浸在暖光中,她身上的气质却并未柔和分毫,整个人透着某种形容不出的沉郁和疏离。
风汐羽躺了整整五天。她挣扎着睁开眼的那一瞬间近乎是迷茫的,缓了好几个呼吸,才渐渐反应过来脑海中呼啸而过的记忆不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噩梦。
她没有家了,一场大火,焚尽满山松翠,她自此孑然一身。
她到现在仍是茫然的,而这茫然并非对前路未卜的迷茫,来源于一个陌生的名号——“不周风”。
她师父,再熟悉不过的,陆旬。
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这是这个名号的由来。
在她印象中,陆旬待人永远挂着温和有礼的微笑,平时最爱干的事就是跟山上的邻居喝茶和唠叨她,除了模样其他基本上跟个四五十岁的老大爷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那怎么可能是她师父呢?陆旬不就是个混日子的闲人么?
她拜师这么多年,功夫没来得及学到家,吃喝玩乐的本事才是实打实的得了真传,她怎么也想不通,陆旬究竟是怎么成了江湖人人谈之色变的“邪魔外道”。
而武林正派甚至没给她接受的时间,就猝然宣告“邪道”伏诛。
荒谬得可笑。
门口传来“吱呀”的动静,风汐羽没抬头,却跟头顶长了眼睛似的,能看到来人的欲言又止,她突然出声,“我其实见过他们。”
梅念卿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她说的是那天放火的三个人。
“其他两个记不清了,”她声音又平又缓,眼底的冰寒深藏在浓密的长睫之下,“但那个领头的,我十岁的时候好像见过他跟我师父在山上喝茶。”
风汐羽慢慢抬头,看着梅念卿复杂的神情,轻声说:“我以为他们是朋友。”
梅念卿沉默许久,轻叹一声在她对面坐下,实话实说道:“或许曾经是吧。”
风汐羽面无表情,双唇张了张,却不知怎的,努力几番都没说出话,或许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能说什么。
梅念卿:“但有的时候,你最熟悉的身边人太过夺目,就会衬得自己黯淡无光,年轻人么,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的。”
“夺目?”风汐羽缓缓念了念这两个字,“你说我那咸鱼师父?那个天天就知道种花逗鸟念经的陆旬?”
梅念卿摇了摇头,“我说的是锋芒毕露的‘不周风’。唉,你以为你师父年轻的时候有这么随和吗,那会儿,他也就比你大个几岁,可已经混得很有名堂了,整个江湖,就没有不知道他名字的,绝对可以说是风头无两,万众瞩目。”
风汐羽扯了扯唇角,明明没说话,梅念卿却明白了她的意思。
曾经如何不论,可陆旬后半辈子既然只打算窝在山上当个闲人,为什么不放过他?
梅念卿不知道怎么跟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解释人性这种东西,不是觉得说了她也不会明白,而是觉得把“人性”掰开揉碎扔给她看,未免有些残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梅念卿叹道:“他既然已经迈出了那一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那天他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到底还是一语成谶。
风汐羽脸上讽刺之色毕现,言辞尖锐,“何必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事到如今,他是被人害死还是命当如此,我还能不知道?连他的‘罪名’我都猜得到,‘刀术不正’这个说法多少显得苍白无力,那想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八个字一定相当令人信服吧?”
不周风一脉一直安于西北一隅,虽声名远扬,引无数江湖客心生向往,却因为神秘向来是亦正亦邪的存在,原本也无伤大雅,远在千里的,正也好邪也罢,毕竟只是个令人敬畏的传说。
可偏偏,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踏足了中原武林……
梅念卿眼皮跳了跳,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本以为这山里长大的野丫头没心没肺,什么都不懂,现在看来……
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默默在心里下了论断。
“你师父其实想过带着你和你师娘回西北,”梅念卿忽然话锋一转,“但是他也知道你不会愿意。”
风汐羽的神色陡然凝固住了。
脑海中猝不及防浮现许久之前,陆旬问她那句“想不想去西北,去看看大漠黄沙”。
当时她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打死都不去,跑到那不毛之地吃沙子,老陆你是不是嫌日子太好过?”
所以……是因为她,她也有难逃的一份。
“别多想,”梅念卿道:“你师父知道自己迟早难逃一劫,他不走也不让你知道,只是希望你能身无负累,好好活着。”
他看得分明,风汐羽的眼圈瞬间红了,可出乎他意料的,她没有掉一滴眼泪。
“年轻人,上一辈的恩怨已经了了,这些事你就不要再想了,去西北躲个三五年,换个名字,以后还有天高海阔,”梅念卿深深看她一眼,“不要浪费你师父的一番苦心啊。”
话音方落,顿时有根线在风汐羽脑子里串了起来,那天被陆旬不分青红皂白地打落山崖,在崖底的阵中一困就是数十天,岂非正好能闭目塞听,对外界的风波一无所知?
按陆旬想的,用自己一条命,清了过往的恩恩怨怨,武林正派也不会为难她和她师娘。
风汐羽闭上了眼,一时竟然有些想笑,却根本提不动嘴角。
她沉默了很久很久,终于抬头,脸色沉静得出奇,她轻声说,“我知道了。”
梅念卿这才松了口气,起身叮嘱,“好好休息,两日后我们启程去西北。”
很显然那几位势必会斩草除根,中原这个是非之地待不得,幸好她听得进道理。
梅念卿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见人听话躺下,安心出去了。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每每回想今日,总是对当时的松懈,后悔不已。
两日后,当梅念卿再次推开禅房的门时,早已人去楼空。
青山寺的桃花开了,间而响起的鸟鸣声荡开在山间,更显清幽。
曲径通幽处,一间安静的禅房里,身形单薄的少女背靠着墙,不言不动,一束阳光轻轻打在她身上,为她鸦羽似的长睫镀了层金边,柔缓地将她裹进暖光中。不知为何,分明浸在暖光中,她身上的气质却并未柔和分毫,整个人透着某种形容不出的沉郁和疏离。
风汐羽躺了整整五天。她挣扎着睁开眼的那一瞬间近乎是迷茫的,缓了好几个呼吸,才渐渐反应过来脑海中呼啸而过的记忆不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噩梦。
她没有家了,一场大火,焚尽满山松翠,她自此孑然一身。
她到现在仍是茫然的,而这茫然并非对前路未卜的迷茫,来源于一个陌生的名号——“不周风”。
她师父,再熟悉不过的,陆旬。
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这是这个名号的由来。
在她印象中,陆旬待人永远挂着温和有礼的微笑,平时最爱干的事就是跟山上的邻居喝茶和唠叨她,除了模样其他基本上跟个四五十岁的老大爷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那怎么可能是她师父呢?陆旬不就是个混日子的闲人么?
她拜师这么多年,功夫没来得及学到家,吃喝玩乐的本事才是实打实的得了真传,她怎么也想不通,陆旬究竟是怎么成了江湖人人谈之色变的“邪魔外道”。
而武林正派甚至没给她接受的时间,就猝然宣告“邪道”伏诛。
荒谬得可笑。
门口传来“吱呀”的动静,风汐羽没抬头,却跟头顶长了眼睛似的,能看到来人的欲言又止,她突然出声,“我其实见过他们。”
梅念卿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她说的是那天放火的三个人。
“其他两个记不清了,”她声音又平又缓,眼底的冰寒深藏在浓密的长睫之下,“但那个领头的,我十岁的时候好像见过他跟我师父在山上喝茶。”
风汐羽慢慢抬头,看着梅念卿复杂的神情,轻声说:“我以为他们是朋友。”
梅念卿沉默许久,轻叹一声在她对面坐下,实话实说道:“或许曾经是吧。”
风汐羽面无表情,双唇张了张,却不知怎的,努力几番都没说出话,或许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能说什么。
梅念卿:“但有的时候,你最熟悉的身边人太过夺目,就会衬得自己黯淡无光,年轻人么,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的。”
“夺目?”风汐羽缓缓念了念这两个字,“你说我那咸鱼师父?那个天天就知道种花逗鸟念经的陆旬?”
梅念卿摇了摇头,“我说的是锋芒毕露的‘不周风’。唉,你以为你师父年轻的时候有这么随和吗,那会儿,他也就比你大个几岁,可已经混得很有名堂了,整个江湖,就没有不知道他名字的,绝对可以说是风头无两,万众瞩目。”
风汐羽扯了扯唇角,明明没说话,梅念卿却明白了她的意思。
曾经如何不论,可陆旬后半辈子既然只打算窝在山上当个闲人,为什么不放过他?
梅念卿不知道怎么跟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解释人性这种东西,不是觉得说了她也不会明白,而是觉得把“人性”掰开揉碎扔给她看,未免有些残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梅念卿叹道:“他既然已经迈出了那一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那天他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到底还是一语成谶。
风汐羽脸上讽刺之色毕现,言辞尖锐,“何必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事到如今,他是被人害死还是命当如此,我还能不知道?连他的‘罪名’我都猜得到,‘刀术不正’这个说法多少显得苍白无力,那想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八个字一定相当令人信服吧?”
不周风一脉一直安于西北一隅,虽声名远扬,引无数江湖客心生向往,却因为神秘向来是亦正亦邪的存在,原本也无伤大雅,远在千里的,正也好邪也罢,毕竟只是个令人敬畏的传说。
可偏偏,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踏足了中原武林……
梅念卿眼皮跳了跳,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本以为这山里长大的野丫头没心没肺,什么都不懂,现在看来……
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默默在心里下了论断。
“你师父其实想过带着你和你师娘回西北,”梅念卿忽然话锋一转,“但是他也知道你不会愿意。”
风汐羽的神色陡然凝固住了。
脑海中猝不及防浮现许久之前,陆旬问她那句“想不想去西北,去看看大漠黄沙”。
当时她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打死都不去,跑到那不毛之地吃沙子,老陆你是不是嫌日子太好过?”
所以……是因为她,她也有难逃的一份。
“别多想,”梅念卿道:“你师父知道自己迟早难逃一劫,他不走也不让你知道,只是希望你能身无负累,好好活着。”
他看得分明,风汐羽的眼圈瞬间红了,可出乎他意料的,她没有掉一滴眼泪。
“年轻人,上一辈的恩怨已经了了,这些事你就不要再想了,去西北躲个三五年,换个名字,以后还有天高海阔,”梅念卿深深看她一眼,“不要浪费你师父的一番苦心啊。”
话音方落,顿时有根线在风汐羽脑子里串了起来,那天被陆旬不分青红皂白地打落山崖,在崖底的阵中一困就是数十天,岂非正好能闭目塞听,对外界的风波一无所知?
按陆旬想的,用自己一条命,清了过往的恩恩怨怨,武林正派也不会为难她和她师娘。
风汐羽闭上了眼,一时竟然有些想笑,却根本提不动嘴角。
她沉默了很久很久,终于抬头,脸色沉静得出奇,她轻声说,“我知道了。”
梅念卿这才松了口气,起身叮嘱,“好好休息,两日后我们启程去西北。”
很显然那几位势必会斩草除根,中原这个是非之地待不得,幸好她听得进道理。
梅念卿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见人听话躺下,安心出去了。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每每回想今日,总是对当时的松懈,后悔不已。
两日后,当梅念卿再次推开禅房的门时,早已人去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