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Eleven
黑暗有一种很神奇的能力,在没有光线的环境里,鹿念会有一半的时间会觉得危险,另一半的时间觉得安全。
身后的顾之没有说话,好像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问些什么。但他似乎隐约地感觉到一点奇怪的东西,所以他尝试着缓慢地握住了鹿念的手。
或许是感知在黑暗中也会被放大,十指相扣的感觉格外地清晰,皮肤的纹理,和指节之间的压迫带来的淡淡的痛感。虽然是在进行让鹿念有一点点不太舒服的话题,但这一点点痛感却奇妙地让她有点放松下来了。
她觉得自己的思考速度在不自觉地放慢,脑子里跳出来的语句也在变得更加柔和。或许是之前两次抱在一起睡觉的时候,有太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发生,到了这一次,鹿念终于开始能从里面逐渐分辨出一点大脑的运转以及身体的感知变化的过程。
抱在一起入睡,是鹿念经历过的、也是想象中的、能和另一个人类一起经历的最亲密的事。
是一种不仅仅限于被保护的感觉,这个拥抱不仅仅是我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屏障,也是我在这个世界最紧密的坐标,是最疲倦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让我留恋的事情。
鹿念觉得自己想说点什么,又没有办法在困倦涌上来的情况下把思绪转化为文字。
“哥哥晚安呐。”
“嗯”,身后的顾之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亲了一下她的发顶,“妹妹晚安呀。”
在大脑完全陷入睡意前,鹿念不确定是她的思路终于被理顺了,还是这只是从说不清哪里冒出来的一句话,但她没有说出口,甚至这句话在她脑海中转瞬即逝,醒来的时候已经记不清了。
“不要再离开我身边了好不好。”
世博会最后一天的行程反倒没有前两天那么紧凑。
一方面是因为两位小朋友基本上已经逛完了大部分最想去的场馆,另一方面当然是这一天的计划中本来也没有包含辗转太多场馆,而是主要在沙特馆门口过长的队伍里面消磨时间。虽然鹿念和顾之觉得他们一进园就冲过来已经跑得挺快了,但或许是因为旅行团停大巴车的地点并不是离沙特馆最近的入口,等到两个人跑到的时候已经要排队五个小时的样子了。
“还要去看吗?”顾之有点犹豫,毕竟一开始是他说想来看,而在上海的天气里在外面排五个小时的队绝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
“快进去吧。”鹿念笑了,把顾之推进了排队口,“都走到这里啦,五个小时也没那么糟糕。”
昨天两个人就已经做好了今天要排长队的准备,所以两个人的书包里各塞了两瓶水,遮阳伞,扇子,还有一些比较顶饱的小零食。
不过没有包含巧克力。这个温度下,融化的巧克力口感真的非常糟糕。所以这次两个人从津市带来的所有巧克力,都已经在昨天晚上被鹿念一股脑地塞给顾之当宵夜了。
清晨的时候,沙特馆像船一样的的造型在地上拉出很长的影子,队伍基本上被囊括在阴影里,还算是比较凉爽。而且周围的人群也处于排队时间不长、比较活跃的状态,没有什么暴躁或者疲倦的感觉。于是天南海北,不同的口音四处响起,人们时不时和前后排队的人聊着天。
这种情况下似乎是顾之更擅长的社交范畴,他那一种从第一次见面就让鹿念叹为观止的亲和力,时至今日依旧让她觉得神奇。似乎和陌生人聊天、沟通,对他来说是不太需要消耗太多精力的、甚至大部分时候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的事情。
鹿念其实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如果旁边的人之后见面的可能性过低,她就会基本上没什么社交的热情和动力。或者说很多时候鹿念觉得,自己所谓的社交能力总会需要目的性驱使,不然她就很容易变成一个不想说话的社恐。
比如现在。
鹿念有一搭没一搭听着顾之和旁边的人聊着天,脸上挂着微笑的表情,打定主意伪装成一个乖巧的哑巴妹妹,思路也已经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去。
似乎大部分人对沙特馆里最好奇的部分,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三维影院。但是,鹿念抬头,这里就能看到这座巨大的月亮船上面,隐隐约约露出的树的影子。大概是因为沙特的国徽里面有枣椰树,所以最初的设计里面,楼顶会有150棵枣椰树,但是又没有办法从沙特直接移植,后来是从海南找到了能在上海的气候里存活的品种。
鹿念有点想去看看。
太阳一点点升了起来,伴随着环境温度一起,展馆的影子变短,队伍开始露在了日光里。排队的人也逐渐失去了社交的动力,开始闭麦保存水分。鹿念和顾之撑起了伞,两个人缩在下面,像两只嘀嘀咕咕的蘑菇。
其实两个人时间也算卡得比较好,到这个时候,牌子上显示的剩余排队时长已经只剩不到两个小时。总共五个小时的话,能在下午一点左右,也就是一天最热的时间到来之前进馆。
从沙特馆出来,两个人简单吃了点东西,其实主要是去小摊买了两只很贵的冰淇淋,然后开始慢哟哟地往美国馆方向溜达。
美国馆其实到最后给鹿念留下的印象,除了那本“护照”上面鹰酱的戳之外,大概就是美国馆里的电子解说都是一种过于奇妙的威严配音。
有一种在搞笑视频里看法治节目的割裂感。
不知道为什么让她想起在美国的宣传片里,总会给白头海雕配上其他鸟类的叫声,毕竟这种鸟类的外形和声音实在不符,很有喜感。
还没有完全到闭园的时间,但是旅行团已经在门口集合,今天要在晚饭前赶往下一个城市。
大概是因为上海的住宿比较贵吧,鹿念在心里默默猜测。
上车比较晚,顾之和鹿念干脆跑到了最后的位置,这样可以不用听导游在那里干巴巴的介绍。两个人开始讨论接下来的行程,这一趟夏令营还剩下三个目的地,绍兴的鲁迅故居,杭州的西湖,还有南京的夫子庙。
“所以我们接下来是…”,鹿念卡住了,她试图在脑海中搜寻这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但除了它们应该都是内陆城市之外一无所获,“往里,啊不是,往西走?”
说出“往里”这个词的时候鹿念就觉得哪里不太对,果然顾之一下子就忍不住笑了。
鹿念的路痴是一件让她自己也觉得有点迷惑的事情,明明地理考试她总能考得不错,但一旦试图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就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短路的情况。
顾之还在笑。
鹿念忍不住戳了戳他。
大概是她的羞恼让顾之觉得更好笑了,他虽然没有笑出声音,但脸上的笑容的确有一点点停不下来的趋势。
鹿念眯起了眼睛。
说不清她那一瞬间在想些什么,她凑过去,飞快地在顾之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顾之的笑停住了,好像有点死机的样子,反正直到鹿念缩回自己的位置,他依旧是有点呆呆的。不过他的耳朵却是立竿见影地立刻红了。
这回轮到鹿念忍不住偷笑了起来。
她觉得顾之要缓挺久才能回过神来。但并没有她想的那么久,或许是上一次偷亲的事情给顾之留下了一点模模糊糊的印象。
顾之扭过头来看她,鹿念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紧张。
她坐在里面靠窗的位置,顾之凑了过来,她有点想往后退,但好像也没什么空间。好像很慢,又好像只是一瞬间他就已经靠得很近了,甚至能看到他眉间的痣,他停了下来。
鹿念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动,她好像眨了眨眼睛。
或许这在男孩子眼里是某种默许或是鼓励,他吻了她一下。
鹿念觉得自己脸红了。
她看到顾之的脸也红了。
两个人都不太知道怎么接吻,所以只是很轻的嘴唇和嘴唇之间的触碰,唯一清晰的只是温热的、柔软的触感。
鹿念突然觉得继续看顾之好像是一件过于让人害羞的事,于是她扭过头,看着窗外变换的树影。
又过了一会儿,依旧看着窗外,鹿念悄悄握住了顾之的手。
除了那张有名的刻了字的书桌和西湖边过高的温度外,绍兴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并没有给鹿念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南京不太一样。
虽然鹿念之前从来没有去过南京,但在很小的时候,父上大人去南京出差,曾经给鹿念带回过几个雨花石,所以也算是隐约有点熟悉的地方。
当时的鹿念有收集好看的石头的爱好,有一些来自父母出差的地方,有一些是她自己在奇怪的地方找到的,还有小伙伴们遇到之后转送给她的,虽然这些藏品后来都已经不知所踪,但鹿念依旧清楚地记得自己收到雨花石的第一反应。
好丑啊。
泡在水里面的时候勉强能看,干枯的形态真的难以接受。
雨花石也真的很不像一种天然形成的石头,时至今日鹿念依然不确定这些售卖的纪念品到底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不过至少应该是经过机器打磨才会有这种比较圆润的形状。
如果是合成的话,鹿念真的对负责配色的人的审美充满绝望。
真正到过南京之后,鹿念其实更困惑了。因为鹿念觉得雨花石这个东西和南京的气质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城市的纪念品和整个城市格格不入,真的很奇怪。
不过好在这次旅行的目的地里面也不包含雨花台。
鹿念还是很喜欢夫子庙的,大概主要是因为鸭血粉丝汤太好吃了吧,不过也可能是到南京的那天在下小雨,温度比较适宜。
顾之之前就来过很多次南京了,也是小的时候父亲出差会经常一起过来,所以这一趟也算是小半个当地导游。顾之说其实秋天来的话会更好一些,那个时候南京的桂花开了,也会有很多相应的当季美食。虽然秋天两个人多半都在上课,鹿念觉得应该也是可以十一或者挑一个周末来尝试一下的事情。
队伍分散开自由活动之后,顾之就把鹿念拉到了卖鸭血粉丝汤的店面。本来按照南方一般的菜量预计,鹿念打算点两份,不过在顾之的提醒下只点了一份。
上来果然是很大的一碗。
鹿念不太礼貌地觉得这个碗和顾之在家吃饭的碗的大小有的一拼。
于是在分了一小碗出来之后,鹿念就放下了筷子,看着顾之一个人把一大碗粉都吃光了。鹿念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感觉自己有点精神上吃撑了。
夫子庙还有不少奇奇怪怪的吃食,比如寓意很好的状元豆,但似乎只是嚼不动的炒黄豆。不过毕竟顾之是一位备考期的朋友,两个人还是礼貌性地买了一小袋图个吉利。盐水鸭其实也是鹿念觉得吃不太惯的一种食物,于是愉快地决定带一只作为特产送给家里人(不是)。
宾馆就在夫子庙附近,导游也没有要大家集合一起回去,只是说大家不要逛到太晚,毕竟第二天还要坐飞机返回津市。
顾之和鹿念在河边溜达到天色渐暗的时候,两岸的灯光一点点亮了起来,没有那种颜色特别突兀的灯光,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树底,还有带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屋檐下一点点的亮色。
如果这是金陵的秦淮的话,鹿念想,那的确是很美的。
不过没有等到灯光完全亮起来,两个人就不得已开始往回走,两个招蚊子但没有喷花露水的小朋友身上已经迅速地多了五六个包。
最后的一晚两个人还是抱在一起入睡的。
大概是因为知道明天到了津市两个人就要各自分开回家,那天晚上,到了很晚两个人还在聊天,完全不想睡觉。
说聊天也不完全准确。
那天两个人面对面缩在被子里,头碰着头小声地聊天,时不时地就会有一个人忍不住亲一亲另外一个人,然后两个害羞的小朋友都会安静下来,对话暂停一会儿,等到两个人能再次对视或者不再傻笑的时候,再从不知道哪里重新开始或者继续之前的话题。
鹿念觉得,那个时候她和顾之其实都没有太理解更多的关于情欲概念。
更像是两只互相顺毛的小动物。
最后两个人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灯都没有关。
好像在临睡前两个人说的最后的话,应该就是“开学再见”了。
身后的顾之没有说话,好像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问些什么。但他似乎隐约地感觉到一点奇怪的东西,所以他尝试着缓慢地握住了鹿念的手。
或许是感知在黑暗中也会被放大,十指相扣的感觉格外地清晰,皮肤的纹理,和指节之间的压迫带来的淡淡的痛感。虽然是在进行让鹿念有一点点不太舒服的话题,但这一点点痛感却奇妙地让她有点放松下来了。
她觉得自己的思考速度在不自觉地放慢,脑子里跳出来的语句也在变得更加柔和。或许是之前两次抱在一起睡觉的时候,有太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发生,到了这一次,鹿念终于开始能从里面逐渐分辨出一点大脑的运转以及身体的感知变化的过程。
抱在一起入睡,是鹿念经历过的、也是想象中的、能和另一个人类一起经历的最亲密的事。
是一种不仅仅限于被保护的感觉,这个拥抱不仅仅是我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屏障,也是我在这个世界最紧密的坐标,是最疲倦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让我留恋的事情。
鹿念觉得自己想说点什么,又没有办法在困倦涌上来的情况下把思绪转化为文字。
“哥哥晚安呐。”
“嗯”,身后的顾之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亲了一下她的发顶,“妹妹晚安呀。”
在大脑完全陷入睡意前,鹿念不确定是她的思路终于被理顺了,还是这只是从说不清哪里冒出来的一句话,但她没有说出口,甚至这句话在她脑海中转瞬即逝,醒来的时候已经记不清了。
“不要再离开我身边了好不好。”
世博会最后一天的行程反倒没有前两天那么紧凑。
一方面是因为两位小朋友基本上已经逛完了大部分最想去的场馆,另一方面当然是这一天的计划中本来也没有包含辗转太多场馆,而是主要在沙特馆门口过长的队伍里面消磨时间。虽然鹿念和顾之觉得他们一进园就冲过来已经跑得挺快了,但或许是因为旅行团停大巴车的地点并不是离沙特馆最近的入口,等到两个人跑到的时候已经要排队五个小时的样子了。
“还要去看吗?”顾之有点犹豫,毕竟一开始是他说想来看,而在上海的天气里在外面排五个小时的队绝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
“快进去吧。”鹿念笑了,把顾之推进了排队口,“都走到这里啦,五个小时也没那么糟糕。”
昨天两个人就已经做好了今天要排长队的准备,所以两个人的书包里各塞了两瓶水,遮阳伞,扇子,还有一些比较顶饱的小零食。
不过没有包含巧克力。这个温度下,融化的巧克力口感真的非常糟糕。所以这次两个人从津市带来的所有巧克力,都已经在昨天晚上被鹿念一股脑地塞给顾之当宵夜了。
清晨的时候,沙特馆像船一样的的造型在地上拉出很长的影子,队伍基本上被囊括在阴影里,还算是比较凉爽。而且周围的人群也处于排队时间不长、比较活跃的状态,没有什么暴躁或者疲倦的感觉。于是天南海北,不同的口音四处响起,人们时不时和前后排队的人聊着天。
这种情况下似乎是顾之更擅长的社交范畴,他那一种从第一次见面就让鹿念叹为观止的亲和力,时至今日依旧让她觉得神奇。似乎和陌生人聊天、沟通,对他来说是不太需要消耗太多精力的、甚至大部分时候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的事情。
鹿念其实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如果旁边的人之后见面的可能性过低,她就会基本上没什么社交的热情和动力。或者说很多时候鹿念觉得,自己所谓的社交能力总会需要目的性驱使,不然她就很容易变成一个不想说话的社恐。
比如现在。
鹿念有一搭没一搭听着顾之和旁边的人聊着天,脸上挂着微笑的表情,打定主意伪装成一个乖巧的哑巴妹妹,思路也已经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去。
似乎大部分人对沙特馆里最好奇的部分,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三维影院。但是,鹿念抬头,这里就能看到这座巨大的月亮船上面,隐隐约约露出的树的影子。大概是因为沙特的国徽里面有枣椰树,所以最初的设计里面,楼顶会有150棵枣椰树,但是又没有办法从沙特直接移植,后来是从海南找到了能在上海的气候里存活的品种。
鹿念有点想去看看。
太阳一点点升了起来,伴随着环境温度一起,展馆的影子变短,队伍开始露在了日光里。排队的人也逐渐失去了社交的动力,开始闭麦保存水分。鹿念和顾之撑起了伞,两个人缩在下面,像两只嘀嘀咕咕的蘑菇。
其实两个人时间也算卡得比较好,到这个时候,牌子上显示的剩余排队时长已经只剩不到两个小时。总共五个小时的话,能在下午一点左右,也就是一天最热的时间到来之前进馆。
从沙特馆出来,两个人简单吃了点东西,其实主要是去小摊买了两只很贵的冰淇淋,然后开始慢哟哟地往美国馆方向溜达。
美国馆其实到最后给鹿念留下的印象,除了那本“护照”上面鹰酱的戳之外,大概就是美国馆里的电子解说都是一种过于奇妙的威严配音。
有一种在搞笑视频里看法治节目的割裂感。
不知道为什么让她想起在美国的宣传片里,总会给白头海雕配上其他鸟类的叫声,毕竟这种鸟类的外形和声音实在不符,很有喜感。
还没有完全到闭园的时间,但是旅行团已经在门口集合,今天要在晚饭前赶往下一个城市。
大概是因为上海的住宿比较贵吧,鹿念在心里默默猜测。
上车比较晚,顾之和鹿念干脆跑到了最后的位置,这样可以不用听导游在那里干巴巴的介绍。两个人开始讨论接下来的行程,这一趟夏令营还剩下三个目的地,绍兴的鲁迅故居,杭州的西湖,还有南京的夫子庙。
“所以我们接下来是…”,鹿念卡住了,她试图在脑海中搜寻这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但除了它们应该都是内陆城市之外一无所获,“往里,啊不是,往西走?”
说出“往里”这个词的时候鹿念就觉得哪里不太对,果然顾之一下子就忍不住笑了。
鹿念的路痴是一件让她自己也觉得有点迷惑的事情,明明地理考试她总能考得不错,但一旦试图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就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短路的情况。
顾之还在笑。
鹿念忍不住戳了戳他。
大概是她的羞恼让顾之觉得更好笑了,他虽然没有笑出声音,但脸上的笑容的确有一点点停不下来的趋势。
鹿念眯起了眼睛。
说不清她那一瞬间在想些什么,她凑过去,飞快地在顾之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顾之的笑停住了,好像有点死机的样子,反正直到鹿念缩回自己的位置,他依旧是有点呆呆的。不过他的耳朵却是立竿见影地立刻红了。
这回轮到鹿念忍不住偷笑了起来。
她觉得顾之要缓挺久才能回过神来。但并没有她想的那么久,或许是上一次偷亲的事情给顾之留下了一点模模糊糊的印象。
顾之扭过头来看她,鹿念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紧张。
她坐在里面靠窗的位置,顾之凑了过来,她有点想往后退,但好像也没什么空间。好像很慢,又好像只是一瞬间他就已经靠得很近了,甚至能看到他眉间的痣,他停了下来。
鹿念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动,她好像眨了眨眼睛。
或许这在男孩子眼里是某种默许或是鼓励,他吻了她一下。
鹿念觉得自己脸红了。
她看到顾之的脸也红了。
两个人都不太知道怎么接吻,所以只是很轻的嘴唇和嘴唇之间的触碰,唯一清晰的只是温热的、柔软的触感。
鹿念突然觉得继续看顾之好像是一件过于让人害羞的事,于是她扭过头,看着窗外变换的树影。
又过了一会儿,依旧看着窗外,鹿念悄悄握住了顾之的手。
除了那张有名的刻了字的书桌和西湖边过高的温度外,绍兴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并没有给鹿念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南京不太一样。
虽然鹿念之前从来没有去过南京,但在很小的时候,父上大人去南京出差,曾经给鹿念带回过几个雨花石,所以也算是隐约有点熟悉的地方。
当时的鹿念有收集好看的石头的爱好,有一些来自父母出差的地方,有一些是她自己在奇怪的地方找到的,还有小伙伴们遇到之后转送给她的,虽然这些藏品后来都已经不知所踪,但鹿念依旧清楚地记得自己收到雨花石的第一反应。
好丑啊。
泡在水里面的时候勉强能看,干枯的形态真的难以接受。
雨花石也真的很不像一种天然形成的石头,时至今日鹿念依然不确定这些售卖的纪念品到底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不过至少应该是经过机器打磨才会有这种比较圆润的形状。
如果是合成的话,鹿念真的对负责配色的人的审美充满绝望。
真正到过南京之后,鹿念其实更困惑了。因为鹿念觉得雨花石这个东西和南京的气质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城市的纪念品和整个城市格格不入,真的很奇怪。
不过好在这次旅行的目的地里面也不包含雨花台。
鹿念还是很喜欢夫子庙的,大概主要是因为鸭血粉丝汤太好吃了吧,不过也可能是到南京的那天在下小雨,温度比较适宜。
顾之之前就来过很多次南京了,也是小的时候父亲出差会经常一起过来,所以这一趟也算是小半个当地导游。顾之说其实秋天来的话会更好一些,那个时候南京的桂花开了,也会有很多相应的当季美食。虽然秋天两个人多半都在上课,鹿念觉得应该也是可以十一或者挑一个周末来尝试一下的事情。
队伍分散开自由活动之后,顾之就把鹿念拉到了卖鸭血粉丝汤的店面。本来按照南方一般的菜量预计,鹿念打算点两份,不过在顾之的提醒下只点了一份。
上来果然是很大的一碗。
鹿念不太礼貌地觉得这个碗和顾之在家吃饭的碗的大小有的一拼。
于是在分了一小碗出来之后,鹿念就放下了筷子,看着顾之一个人把一大碗粉都吃光了。鹿念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感觉自己有点精神上吃撑了。
夫子庙还有不少奇奇怪怪的吃食,比如寓意很好的状元豆,但似乎只是嚼不动的炒黄豆。不过毕竟顾之是一位备考期的朋友,两个人还是礼貌性地买了一小袋图个吉利。盐水鸭其实也是鹿念觉得吃不太惯的一种食物,于是愉快地决定带一只作为特产送给家里人(不是)。
宾馆就在夫子庙附近,导游也没有要大家集合一起回去,只是说大家不要逛到太晚,毕竟第二天还要坐飞机返回津市。
顾之和鹿念在河边溜达到天色渐暗的时候,两岸的灯光一点点亮了起来,没有那种颜色特别突兀的灯光,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树底,还有带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屋檐下一点点的亮色。
如果这是金陵的秦淮的话,鹿念想,那的确是很美的。
不过没有等到灯光完全亮起来,两个人就不得已开始往回走,两个招蚊子但没有喷花露水的小朋友身上已经迅速地多了五六个包。
最后的一晚两个人还是抱在一起入睡的。
大概是因为知道明天到了津市两个人就要各自分开回家,那天晚上,到了很晚两个人还在聊天,完全不想睡觉。
说聊天也不完全准确。
那天两个人面对面缩在被子里,头碰着头小声地聊天,时不时地就会有一个人忍不住亲一亲另外一个人,然后两个害羞的小朋友都会安静下来,对话暂停一会儿,等到两个人能再次对视或者不再傻笑的时候,再从不知道哪里重新开始或者继续之前的话题。
鹿念觉得,那个时候她和顾之其实都没有太理解更多的关于情欲概念。
更像是两只互相顺毛的小动物。
最后两个人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灯都没有关。
好像在临睡前两个人说的最后的话,应该就是“开学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