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慧好似骤然失去了抵抗的力气,抬起头来直视闻肃,“大人都知道了,还来问我做什么?”
这时的她,与刚刚那个因为残酷刑罚而凄惨嚎叫的她截然不同。
终于要说到点上了,闻肃叹了口气,“我们没有证据给陛下啊。”
一旁的张大人这次是真的怒了,不等他动作就听顺慧轻笑一声,“我知道。”
“所以你的证词对我们很关键。”闻肃的目光凝聚在面前人身上,他继续道,“有了你的证词,我们才好请示陛下……开棺验尸。”
顺慧长舒一口气,这时张大人才注意到,忽略掉她身上的伤痕与青白的面色,顺慧其实算得上是一个清秀的女子。
“大人想要什么样的证词呢?”顺慧笑了笑,“您又准备用什么来换呢?”
“用你的命。”
*
大业建朝已有一百多年,长久的太平让京都格外繁华,每日往来人无数,车队行商遍地,热闹且喧杂,只剩靠近皇宫的内城能安静些。
京都外,一行疾驰的车队正在靠近,城门外的守卫依照惯例拦了他们盘查。
这一行有十几个男人,偏这处城门并不宽阔,这十几人等着盘查的功夫就挡了不少人的路,后面的人着急催促,守卫却不紧不慢的打量了他们几眼。
穿着倒是普通,领头的几个身上还带着浓重的汗味,但他们的身形看起来却都很相似,动作间也不像普通民众,倒更像是行伍出身的。
守卫有些怀疑,但很快这怀疑就被打消了。
因为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两位互相搀扶着的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公子哥,拿出的路引也对得上,守卫很快就将他们放了过去。
一行人进了城,直奔内城而去,领头的却在中途停了下来,他听到了路边的人在说,昭华郡主。
他挥挥手,让车队的人先走,他自己则混进了人群中,听到了不少消息,在听到昭华郡主被皇帝下令禁足府中后,他的面色有了些许变化。
找到同伴后,这一行人很快又从其他城门出了京都。
*
十月二十九,京都又有了新的热闹事。
大理寺卿带着大理寺的官员堵在了护国公府的门口,在他们后面被押送着的,正是这些日子以来,大理寺从荣信侯府与护国公府中带走的人。
“大人这是要做什么?”护国公府的老仆颤颤巍巍的上前问。
“来缉拿要犯。”张大人正义凛然的开口。
“府上可疑的人,您不是都带走了吗?”老仆有些迟疑,这时,护国公也出来了。
“大理寺奉旨查案,昨日有了新线索,特来护国公府追查,需开棺验尸,还请国公见谅。”张大人对着护国公时还算客气。
但护国公听他说这话,反应过来后面色一变,那老仆更是手指张大人,你你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
张大人怕拖太久把他们吓死,干脆一次说完,“不仅要开棺验尸,还要在陛下派来的人、刑部的人、大理寺的人都在场时开棺。”
“有何证据?”听他说到陛下,护国公终于稍微冷静了些。
虽然仍是愤怒,但已迅速找出了张大人话中的漏洞,质问道,“大理寺查案这么久,我家瑶娘不可能等着你们查完案子再入殓。
如今仪式已经走完,就差下葬,你们现在要来开棺?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验尸?你们可考虑过我护国公府的脸面?”
这掷地有声的质问让周围围过来的民众不由点头,张大人面色微僵,但他反应过来后随即道,“查案缓慢是因为有人阻挠!”
他嗓门大,盖过了周围民众的议论声。
见众人都安静下来,他才继续道,“大理寺查案,哪一个死者没经过仵作查验?偏你们家小姐金贵?谁知道她身上还有没有其他伤?你们拦着不让我们看是什么道理?”
这质问好像也有点道理。
不多时,只听护国公冷笑一声,“我家瑶娘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出门前好好的一个人,三两个时辰内就没了。
人是从湖里捞上来的,还能是因为什么死的?大理寺查案若都如此,我看你还是辞官回家去吧!”
场面一时僵住。
最后来打破这僵持氛围的,还是皇帝派来的人。
“魏公公,您来啦!”
护国公与张大人当然是见过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的,也顾不上如今这氛围,纷纷上前去与魏九打招呼。
魏九才从马车上下来,还没站稳,便被两人夹在了中间,一时有些错愕,他倒是知道这里情况混乱,但也没想到是如今的境况。
“两位,老奴是来宣旨的。”魏九含笑开口,身上冷漠的距离感一下便将那两人的动作止住。
魏九不再废话,高声念完皇帝口谕,才看向了刚刚那两人。
“陛下……”护国公嘴唇颤抖,“陛下真要开我孙女的……”
“国公慎言!”魏九面色一肃,“这不是您去求的陛下吗?求陛下查清此案,这就是在查案。”
“查案啊……”护国公的精神有些恍惚了。
他不再阻拦,大理寺的人便一齐涌进了护国公府。
卢大娘子已经去了五日,第三日时她就已经入殓,她是未嫁女,便是家中父母再痛心,在葬仪上也不会超出规制,因此众人一路行来,只在灵堂附近看到了些许白幡。
漆成朱红色的棺材放置在灵堂中央,灵前放着一张桌子,上面的供品、香炉、蜡台,为灵堂添了几分凄楚。
魏九来时带来了刑部的人,此时,众人齐聚在灵堂中,等着张大人动作。
张大人虽然干过这开棺验尸的活,但在众目睽睽下干,还是头一次。
他稳住心神,按以往的规矩上前躬身行礼,还上了一柱香,虽说这作态有些虚伪,但护国公府众人的脸色也都好看了些。
其他人一一上前上香,众人都上完后,张大人便率先上前撬棺材。
镇钉是早钉上去的,只他一个人,一时半会儿还撬不开,其余人见状纷纷上前帮忙。
不多时,棺材就被打开了,一股恶臭味道传了出来。
张大人皱了皱眉,探头去看。
他是见过卢家娘子的,确认了棺中的人是她后,便让人将她抬了出来。
护国公府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地方,此时对他们怒目而视,看着这些人到底要做些什么。
张大人毫不避讳旁人的视线,将一直隐在人群中的闻肃喊到了身边。
闻肃附在他耳边,小声低语几句,张大人就点点头,注意到这一幕的人面色都有了些变化。
张大人让人解开卢大娘子的衣裳,护国公府中的人还未来得及阻拦,闻肃就扬声道,“问题在脚踝处,只将那地方现出来就好。”
他倒不是在为护国公府的人解围,而是知道如果真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一套完整的验尸手法查探卢大娘子的尸身,护国公怕是死也会跟他杠到底。
他又不是来与他争吵的,着实没必要。
其他人听他这话,就知他目标相当明确,不由的起了几分好奇。
卢大娘子的死可以说是近些日子以来京城里最热闹的事了,牵涉广不说,闹得也大,皇帝为了此事甚至斥责了远在荆州的建宁王,说他没教好儿子云云。
如今卢大娘子之死的真相即将揭秘,谁能不好奇?
这时的她,与刚刚那个因为残酷刑罚而凄惨嚎叫的她截然不同。
终于要说到点上了,闻肃叹了口气,“我们没有证据给陛下啊。”
一旁的张大人这次是真的怒了,不等他动作就听顺慧轻笑一声,“我知道。”
“所以你的证词对我们很关键。”闻肃的目光凝聚在面前人身上,他继续道,“有了你的证词,我们才好请示陛下……开棺验尸。”
顺慧长舒一口气,这时张大人才注意到,忽略掉她身上的伤痕与青白的面色,顺慧其实算得上是一个清秀的女子。
“大人想要什么样的证词呢?”顺慧笑了笑,“您又准备用什么来换呢?”
“用你的命。”
*
大业建朝已有一百多年,长久的太平让京都格外繁华,每日往来人无数,车队行商遍地,热闹且喧杂,只剩靠近皇宫的内城能安静些。
京都外,一行疾驰的车队正在靠近,城门外的守卫依照惯例拦了他们盘查。
这一行有十几个男人,偏这处城门并不宽阔,这十几人等着盘查的功夫就挡了不少人的路,后面的人着急催促,守卫却不紧不慢的打量了他们几眼。
穿着倒是普通,领头的几个身上还带着浓重的汗味,但他们的身形看起来却都很相似,动作间也不像普通民众,倒更像是行伍出身的。
守卫有些怀疑,但很快这怀疑就被打消了。
因为后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两位互相搀扶着的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公子哥,拿出的路引也对得上,守卫很快就将他们放了过去。
一行人进了城,直奔内城而去,领头的却在中途停了下来,他听到了路边的人在说,昭华郡主。
他挥挥手,让车队的人先走,他自己则混进了人群中,听到了不少消息,在听到昭华郡主被皇帝下令禁足府中后,他的面色有了些许变化。
找到同伴后,这一行人很快又从其他城门出了京都。
*
十月二十九,京都又有了新的热闹事。
大理寺卿带着大理寺的官员堵在了护国公府的门口,在他们后面被押送着的,正是这些日子以来,大理寺从荣信侯府与护国公府中带走的人。
“大人这是要做什么?”护国公府的老仆颤颤巍巍的上前问。
“来缉拿要犯。”张大人正义凛然的开口。
“府上可疑的人,您不是都带走了吗?”老仆有些迟疑,这时,护国公也出来了。
“大理寺奉旨查案,昨日有了新线索,特来护国公府追查,需开棺验尸,还请国公见谅。”张大人对着护国公时还算客气。
但护国公听他说这话,反应过来后面色一变,那老仆更是手指张大人,你你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
张大人怕拖太久把他们吓死,干脆一次说完,“不仅要开棺验尸,还要在陛下派来的人、刑部的人、大理寺的人都在场时开棺。”
“有何证据?”听他说到陛下,护国公终于稍微冷静了些。
虽然仍是愤怒,但已迅速找出了张大人话中的漏洞,质问道,“大理寺查案这么久,我家瑶娘不可能等着你们查完案子再入殓。
如今仪式已经走完,就差下葬,你们现在要来开棺?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验尸?你们可考虑过我护国公府的脸面?”
这掷地有声的质问让周围围过来的民众不由点头,张大人面色微僵,但他反应过来后随即道,“查案缓慢是因为有人阻挠!”
他嗓门大,盖过了周围民众的议论声。
见众人都安静下来,他才继续道,“大理寺查案,哪一个死者没经过仵作查验?偏你们家小姐金贵?谁知道她身上还有没有其他伤?你们拦着不让我们看是什么道理?”
这质问好像也有点道理。
不多时,只听护国公冷笑一声,“我家瑶娘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出门前好好的一个人,三两个时辰内就没了。
人是从湖里捞上来的,还能是因为什么死的?大理寺查案若都如此,我看你还是辞官回家去吧!”
场面一时僵住。
最后来打破这僵持氛围的,还是皇帝派来的人。
“魏公公,您来啦!”
护国公与张大人当然是见过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的,也顾不上如今这氛围,纷纷上前去与魏九打招呼。
魏九才从马车上下来,还没站稳,便被两人夹在了中间,一时有些错愕,他倒是知道这里情况混乱,但也没想到是如今的境况。
“两位,老奴是来宣旨的。”魏九含笑开口,身上冷漠的距离感一下便将那两人的动作止住。
魏九不再废话,高声念完皇帝口谕,才看向了刚刚那两人。
“陛下……”护国公嘴唇颤抖,“陛下真要开我孙女的……”
“国公慎言!”魏九面色一肃,“这不是您去求的陛下吗?求陛下查清此案,这就是在查案。”
“查案啊……”护国公的精神有些恍惚了。
他不再阻拦,大理寺的人便一齐涌进了护国公府。
卢大娘子已经去了五日,第三日时她就已经入殓,她是未嫁女,便是家中父母再痛心,在葬仪上也不会超出规制,因此众人一路行来,只在灵堂附近看到了些许白幡。
漆成朱红色的棺材放置在灵堂中央,灵前放着一张桌子,上面的供品、香炉、蜡台,为灵堂添了几分凄楚。
魏九来时带来了刑部的人,此时,众人齐聚在灵堂中,等着张大人动作。
张大人虽然干过这开棺验尸的活,但在众目睽睽下干,还是头一次。
他稳住心神,按以往的规矩上前躬身行礼,还上了一柱香,虽说这作态有些虚伪,但护国公府众人的脸色也都好看了些。
其他人一一上前上香,众人都上完后,张大人便率先上前撬棺材。
镇钉是早钉上去的,只他一个人,一时半会儿还撬不开,其余人见状纷纷上前帮忙。
不多时,棺材就被打开了,一股恶臭味道传了出来。
张大人皱了皱眉,探头去看。
他是见过卢家娘子的,确认了棺中的人是她后,便让人将她抬了出来。
护国公府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地方,此时对他们怒目而视,看着这些人到底要做些什么。
张大人毫不避讳旁人的视线,将一直隐在人群中的闻肃喊到了身边。
闻肃附在他耳边,小声低语几句,张大人就点点头,注意到这一幕的人面色都有了些变化。
张大人让人解开卢大娘子的衣裳,护国公府中的人还未来得及阻拦,闻肃就扬声道,“问题在脚踝处,只将那地方现出来就好。”
他倒不是在为护国公府的人解围,而是知道如果真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一套完整的验尸手法查探卢大娘子的尸身,护国公怕是死也会跟他杠到底。
他又不是来与他争吵的,着实没必要。
其他人听他这话,就知他目标相当明确,不由的起了几分好奇。
卢大娘子的死可以说是近些日子以来京城里最热闹的事了,牵涉广不说,闹得也大,皇帝为了此事甚至斥责了远在荆州的建宁王,说他没教好儿子云云。
如今卢大娘子之死的真相即将揭秘,谁能不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