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裴家父母在经商的路上遭遇不幸,未曾交代后事就命丧黄泉。
姐弟俩相依为命,之后跟随家中叔父来到怀仁镇,在此长大。
裴家虽是商贾之家,但也看重才华,是以姐弟俩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初来乍到的那几年,他们靠着写字卖画,节衣缩食,过得清贫。
书堂夫子偶然间听闻裴知言所作的诗词,几番打听过后,断言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并登门拜访。
裴知书思索,劝裴知言读书科考,而自己拜访里正夫人,留在里正家教习其子女。
转眼间,三年过去。
裴知言拜别阿姐,随夫子家进京赶考。
不负众望夺得探花,一举成名,引得无数都城少女倾心。
归乡前,他受邀参加书院举办的诗词宴会,不料遭人暗算,被污蔑玷污书院女弟子,百口莫辩。
功名被夺,惨遭牢狱之灾。
夫子奔走呼号,在半年后为他洗清罪名,而他却终身不得入仕。
事后,裴知言虽心有不甘,但安慰自己待在怀仁镇当教书先生也好,能长伴阿姐。
可老天不遂人愿,他在归乡路上遭遇流寇。
成也学识,败也学识。
若非他识字能教流寇头领一双儿女读书明理,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官府剿匪,裴知言得友人相助,这才没有遭受牢狱。他托人传信给阿姐,告知自己无恙,之后四处奔波谋生计,攒盘缠回家。
说到此处,靳欢望向院落里的两座土坟。
楚逢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桃树花叶繁盛,绿藤爬满白墙。
还有两座没有立碑的土坟。
吴越镜赤子之心,拽着衣袖抹去泪痕,抽噎道:“如此姐弟团圆,也算苦尽甘来。”
“若是到此为止,那就不会有鬼镇一说。”
吴越湖冷不丁来了一句:“他姐姐被害死了。”
吴越镜问道:“少主,是这样吗?”
“嗯。”
靳欢左手托腮,回想那日屠宿所言,将裴知言不在的时日,怀仁镇所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裴知言进京赶考,姐弟俩每旬以书信往来。得知弟弟高中探花,裴知书喜不自胜,向里正夫人讨要几日假,祭拜先祖,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此时正逢流寇猖獗,官府腐败无能。
山匪伙同外商韩家洗劫怀仁镇,惹得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裴知书不愿弟弟担忧,不曾在书信里言说。而山匪屡次三番来犯,一时人心惶惶。
约摸两月左右,裴知言在诗会上玷污书院女弟子,被捕入狱的消息传回怀仁镇。
裴知书只觉心头一颤,却坚信弟弟是受不白之冤,连夜收拾包裹,准备进京。
岂料未曾启程,惨遭劫难。
山匪头子在一次抢劫中巧遇貌美的里正家女儿,一眼相中,想娶回去当压寨夫人。为表诚意,还特地请媒婆上门提亲。
里正和其夫人不忍精心培养呵护的女儿给山匪当压寨夫人,嫁入龙潭虎穴里受苦。
恰逢裴知书前来请辞,里正夫人望着她那张清雅的脸蛋,不由得生出替嫁的主意。
那时裴知言的事迹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裴知书遭人白眼,相识者避之不及。
如此良机,里正夫妇商量过后,将女儿哄骗去外祖家,然后迷晕裴知书送上花轿。
山匪头子桀骜自恃,见新娘并非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子,被人戏耍的怒火一时无处发泄。裴知书的反抗更是激怒在他,他强辱过后,将人扔给兄弟。
之后,裴知书不堪受辱,上吊自缢。
“难道就没人发现裴姑娘消失吗?”吴越镜没忍住打断靳欢的话,声音哽咽,急切问道,“裴姑娘生前良善,照拂过的那些人也不曾寻过她吗?”
“人族向来是趋利避害,里正与裴知书,谁得罪不起呢?倘若裴知言没有出事,留在都城被赏识做官,里正自然不敢这么做,另寻其他女子替嫁,镇里百姓也会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念想,礼待讨好裴知书,给姐弟俩留下好印象,可……”
吴越镜搭腔:“天道不测,人心难测。”
靳欢嘴角勾起讥讽的弧度,低头把玩银铃,不以为然地道:“你信天道?它可不是好玩意,自诩公正,但屡次三番选中人族做其子,引导他们抢夺他人的机缘,我若是那些人,定要把天道踩在脚下。”
靳欢一笑,停在指尖的落花顷刻间化为灰烬。她微微偏头,侧脸在温煦的阳光格外柔和,笑意不达眼眸,但足以掩藏自己暴戾的一面。
楚逢君神色平静,道:“躲在背后的……人找到裴知言,给了他报仇雪恨的机会。”
“以活人之躯炼化鬼体,修炼正统鬼界术法,难上加难,裴知言可谓天才。”
靳欢墨色眼眸藏着惋惜之意,深叹道:“若能为我所用,定封他为鬼王,与屠宿,慕江一起做我的左膀右臂。”
“少主,方才讲到裴姑娘……自缢,然后呢?”
靳欢扬起笑容,在吴越镜的脑门上用力一敲,没好气道:“你再敢打断我,我召两只恶鬼陪你玩。”
吴越镜用力摆手,不动声色地远离靳欢,但没抵住好奇心,问道:“不敢不敢,少主,你讲你讲。”
楚逢君突然道:“此阵好像在崩塌。”
“裴知言重伤,阵法不稳。”
空气一瞬间安静,天空下起雪来。
细雪落在靳欢白皙的指尖上,化成水滴落下来。掺着寒气的风卷动银发,她道:“没什么好讲的,阴阳相隔,命数已定。”
裴知言拿着盘缠,跟着镖局一路北上。
那时年关将至,他归来望着刻有“怀仁镇”的石碑,近乡情怯,踌躇不决,最终还是鼓起勇气。
可映入眼帘却是一座破败不堪的荒凉小院。
裴知言推门而入,慌忙叫唤阿姐,回应他的只有寂寥的风声,宛如悲戚的哭声。
他心存侥幸地赶往里正家,却被告知阿姐很久以前就向里正夫人辞别,说是要进京寻幼弟,早已不在怀仁镇。
裴知书不信,拿出书信递给里正家仆人。
而那些书信都是里正家的女儿名唤黎景意,模仿裴知书的口吻和字迹所写。
黎景意天性烂漫,在情窦初开时就爱慕裴知言,时常缠着裴知书讲裴知言幼时的趣事,并不知替嫁一事。
当初她是被里正夫妇以替他们尽孝为由骗去外祖家过了一段时日,待回到怀仁镇就听说裴知书被山匪□□致死。
黎景意瞒着父母,带上侍女偷摸来到镇外,在乱葬岗里翻出裴知书的尸身。她看见那尸身上青紫的伤痕,不敢相信这是昔日教她知书达礼,琴棋书画的女先生。
给裴知书下葬后,黎景意大病一场,恳求父亲上报朝廷派人剿匪。
里正为哄幼女明面上笑着答应,背地里不作为,却对女儿说已经上报。
一日,黎景意偶然间在庭院里看见信鸽盘旋一直在空中,吩咐仆从打下来。
她拆下绑在信鸽脚边的纸条,一眼就看出是裴知言的字迹。
黎景意看过书信,也想告诉裴知言真相,但不忍让刚脱身泥潭的他知道噩耗。
她千思百虑,决定替代裴知书寄回信,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将一切说清楚。
可是她还没想好如何交待,就等到迫不及待回来的裴知言。
初闻噩耗,裴知言不愿相信阿姐离他而去,浑噩间几度寻死,但黎景意不顾名声,亲自照料,将他拉出暗无天日的困局里。
里正夫妇在裴知言归来那日就起了杀心,奈何避不开女儿,始终无法下手。
渐渐地,他们发现裴知言没有威胁,也倾心女儿,就放下心来。
直到裴知言从蛛丝马迹里查出替嫁真相,查出阿姐自缢真相,他试探过黎景意,庆幸她不知情。
他没有放弃报仇,像只饿狼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但里正太过谨慎,在发现他的反常后就不再顾忌女儿的感受,设计将人关进牢狱里。
也是在那座牢狱里,裴知言在濒死之际被人找上来,得到了两本秘籍和困阴阵阵。
数月后,裴知言抛弃坚持数年的君子之道,以半死之身修炼鬼术,杀死里正夫妇为阿姐报仇。
裴知言尚存几分理性,没有杀尽黎家人。但黎景意得知一切后,无法接受父母的狠毒,也接受不了女先生因她而死,来到裴知书墓前举剑自刎。
一切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局。
吴越镜听完压不住哭泣,拿着衣袖遮住眼睛,啜泣道:“家破人亡,好悲惨。”
“裴家姐弟俩的过往,你怎么像戏剧里苦情女角哭得稀里哗啦,肝肠寸断的?”
靳欢非常嫌弃地瞄了一眼吴越镜,站起来走向两座土坟,心中了然,这是裴知书和黎景意的坟。
“少主,那裴公子也是自缢身亡吗?”
“吴越镜,你只顾着哭,没认真听?”靳欢双手抱胸,脸上挂起微笑,“问你妹妹吧,她听懂了。”
说罢,她绕开吴越镜走进屋内,与楚逢君擦肩而过时,小声嘟囔道:“这么能哭,不如去鬼界哭出一条忘川河,给那些固执的亡魂哭出立锥之地。”
楚逢君淡淡瞥向桃树,转身跟了上去。
日暮时分,院中的桃树和绿藤忽然间枯死,没有任何征兆。
寒风凛冽寂寥,落花枯叶飘零,预示着怀仁镇将要现出真面目——荒凉破败。
屋内,靳欢扫了眼榻上未醒的裴知言,背身站在窗棂后,接住一片花瓣。
她抬眸,再次望向那棵桃树。
只见树下突然出现少女朦胧的身影,她手执书卷,倚靠桃树而立,粉嫩的花瓣落在她的头顶,又被微风吹落。
不知那位坐在竹椅上的女子讲了什么,她害羞地低下了头,掩嘴轻笑,脸蛋绯红。
最后一朵桃花凋落下来。
靳欢靠着窗框,目光还是落在桃树下。
院中桃树枝叶茂盛,花瓣铺满一地。身穿孝服的男女站在树下窃窃私语。
女子眼含担忧地望着男子,静默良久,她抬起玉手收拢被吹乱的青丝。
没一会,男子转过头,面带微笑,他捡起掉落在女子青丝间的花瓣,牵着她离去。
这棵早已死去的老桃树陪着裴家姐长大,见证过裴知言和黎景意的相知相许。
可到头来,皆是一场空。
身后传来动静,靳欢递给楚逢君一个眼神,目送他走出房间,关上房门。
沉默良久,她转身靠近床榻,自顾自地坐在竹椅上。
“你阿姐替你挡下了那一招。”
裴知言踉跄地从床上滚下来,抬手拽住靳欢的衣袖,眼底满是哀求,语无伦次道:“我认罪,我认罪……少主,我求求你救我姐姐一命,求你……”
那是他相依为命的阿姐,是他的寄托啊!
“那一招没要她的命。”
靳欢拂袖,看着裴知言伏在她脚边,端出被碾进尘埃里的低姿态,心里谋划盘算起来。她手里拿着锁魂铃,冷声道:“但也让她的魂魄受到重击,难以轮回转世。”
裴知言仰头看向靳欢,似是洞察出她的心思,嘴唇嗫嚅:“少主,想要我做什么?”
“裴知言,你果然是聪明人。”
“我情愿愚笨,也就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聪明也好,愚笨也罢,可真正害你的是私心。这场局里唯有裴知书和黎景意无辜。”
“此局有五错,一错你明知北方受流寇侵扰,却听从夫子不上报君王,害自己和阿姐横遭不幸;二错里正夫妇为求利益,垄断镇内生意,陷害外商韩家,设计裴知书为其女替嫁;三错韩家报复黎家,得知里正背后势力错综复杂,将祸水引向黎景意;四错流寇心狠手辣,烧杀抢掠,欺辱百姓;五错君王不为社稷,荒淫无度,鱼肉百姓。”
“裴知言,你当真无错吗?”
“是我错了。”裴知言低头苦笑,双手紧握成拳头,指甲嵌进血肉里,“是我错了,我错了……”
是他错得彻底,错在辜负阿姐期许,屠杀全镇百姓,错在清高孤傲,遭人暗算自毁前程,错在年少立志成为栋梁,却不能坚守。
靳欢半蹲下身,衣袍拖地,手臂搭在腿上,正色道:“人族常拿命数已定作托词,但活人的命数是飘渺的,只有在人死后才能说出一句命数已定。”
裴知言双目猩红,愤恨道:“少主是在告诉我,我这悲惨的一生皆因自己,不是天道惩罚吗?”
“天道虽不是好玩意,但不至于给你降罚。于它而言,凡人不修炼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不值一提。”
“话说回来,你修炼鬼术活到如今,给你阿姐聚魂,建成鬼镇,资质属实上乘,不如替我办事。”
“少主何必绕来绕去,直说无妨。”
靳欢摊开手掌露出锁魂铃,“这银铃里锁着裴知书的魂魄。若想修补魂魄,则需灵器滋养。”
“请少主吩咐,万死不辞。”
裴知言交手落地,低头磕在手背上。
姐弟俩相依为命,之后跟随家中叔父来到怀仁镇,在此长大。
裴家虽是商贾之家,但也看重才华,是以姐弟俩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初来乍到的那几年,他们靠着写字卖画,节衣缩食,过得清贫。
书堂夫子偶然间听闻裴知言所作的诗词,几番打听过后,断言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并登门拜访。
裴知书思索,劝裴知言读书科考,而自己拜访里正夫人,留在里正家教习其子女。
转眼间,三年过去。
裴知言拜别阿姐,随夫子家进京赶考。
不负众望夺得探花,一举成名,引得无数都城少女倾心。
归乡前,他受邀参加书院举办的诗词宴会,不料遭人暗算,被污蔑玷污书院女弟子,百口莫辩。
功名被夺,惨遭牢狱之灾。
夫子奔走呼号,在半年后为他洗清罪名,而他却终身不得入仕。
事后,裴知言虽心有不甘,但安慰自己待在怀仁镇当教书先生也好,能长伴阿姐。
可老天不遂人愿,他在归乡路上遭遇流寇。
成也学识,败也学识。
若非他识字能教流寇头领一双儿女读书明理,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官府剿匪,裴知言得友人相助,这才没有遭受牢狱。他托人传信给阿姐,告知自己无恙,之后四处奔波谋生计,攒盘缠回家。
说到此处,靳欢望向院落里的两座土坟。
楚逢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桃树花叶繁盛,绿藤爬满白墙。
还有两座没有立碑的土坟。
吴越镜赤子之心,拽着衣袖抹去泪痕,抽噎道:“如此姐弟团圆,也算苦尽甘来。”
“若是到此为止,那就不会有鬼镇一说。”
吴越湖冷不丁来了一句:“他姐姐被害死了。”
吴越镜问道:“少主,是这样吗?”
“嗯。”
靳欢左手托腮,回想那日屠宿所言,将裴知言不在的时日,怀仁镇所发生的事娓娓道来。
裴知言进京赶考,姐弟俩每旬以书信往来。得知弟弟高中探花,裴知书喜不自胜,向里正夫人讨要几日假,祭拜先祖,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此时正逢流寇猖獗,官府腐败无能。
山匪伙同外商韩家洗劫怀仁镇,惹得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裴知书不愿弟弟担忧,不曾在书信里言说。而山匪屡次三番来犯,一时人心惶惶。
约摸两月左右,裴知言在诗会上玷污书院女弟子,被捕入狱的消息传回怀仁镇。
裴知书只觉心头一颤,却坚信弟弟是受不白之冤,连夜收拾包裹,准备进京。
岂料未曾启程,惨遭劫难。
山匪头子在一次抢劫中巧遇貌美的里正家女儿,一眼相中,想娶回去当压寨夫人。为表诚意,还特地请媒婆上门提亲。
里正和其夫人不忍精心培养呵护的女儿给山匪当压寨夫人,嫁入龙潭虎穴里受苦。
恰逢裴知书前来请辞,里正夫人望着她那张清雅的脸蛋,不由得生出替嫁的主意。
那时裴知言的事迹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裴知书遭人白眼,相识者避之不及。
如此良机,里正夫妇商量过后,将女儿哄骗去外祖家,然后迷晕裴知书送上花轿。
山匪头子桀骜自恃,见新娘并非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子,被人戏耍的怒火一时无处发泄。裴知书的反抗更是激怒在他,他强辱过后,将人扔给兄弟。
之后,裴知书不堪受辱,上吊自缢。
“难道就没人发现裴姑娘消失吗?”吴越镜没忍住打断靳欢的话,声音哽咽,急切问道,“裴姑娘生前良善,照拂过的那些人也不曾寻过她吗?”
“人族向来是趋利避害,里正与裴知书,谁得罪不起呢?倘若裴知言没有出事,留在都城被赏识做官,里正自然不敢这么做,另寻其他女子替嫁,镇里百姓也会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念想,礼待讨好裴知书,给姐弟俩留下好印象,可……”
吴越镜搭腔:“天道不测,人心难测。”
靳欢嘴角勾起讥讽的弧度,低头把玩银铃,不以为然地道:“你信天道?它可不是好玩意,自诩公正,但屡次三番选中人族做其子,引导他们抢夺他人的机缘,我若是那些人,定要把天道踩在脚下。”
靳欢一笑,停在指尖的落花顷刻间化为灰烬。她微微偏头,侧脸在温煦的阳光格外柔和,笑意不达眼眸,但足以掩藏自己暴戾的一面。
楚逢君神色平静,道:“躲在背后的……人找到裴知言,给了他报仇雪恨的机会。”
“以活人之躯炼化鬼体,修炼正统鬼界术法,难上加难,裴知言可谓天才。”
靳欢墨色眼眸藏着惋惜之意,深叹道:“若能为我所用,定封他为鬼王,与屠宿,慕江一起做我的左膀右臂。”
“少主,方才讲到裴姑娘……自缢,然后呢?”
靳欢扬起笑容,在吴越镜的脑门上用力一敲,没好气道:“你再敢打断我,我召两只恶鬼陪你玩。”
吴越镜用力摆手,不动声色地远离靳欢,但没抵住好奇心,问道:“不敢不敢,少主,你讲你讲。”
楚逢君突然道:“此阵好像在崩塌。”
“裴知言重伤,阵法不稳。”
空气一瞬间安静,天空下起雪来。
细雪落在靳欢白皙的指尖上,化成水滴落下来。掺着寒气的风卷动银发,她道:“没什么好讲的,阴阳相隔,命数已定。”
裴知言拿着盘缠,跟着镖局一路北上。
那时年关将至,他归来望着刻有“怀仁镇”的石碑,近乡情怯,踌躇不决,最终还是鼓起勇气。
可映入眼帘却是一座破败不堪的荒凉小院。
裴知言推门而入,慌忙叫唤阿姐,回应他的只有寂寥的风声,宛如悲戚的哭声。
他心存侥幸地赶往里正家,却被告知阿姐很久以前就向里正夫人辞别,说是要进京寻幼弟,早已不在怀仁镇。
裴知书不信,拿出书信递给里正家仆人。
而那些书信都是里正家的女儿名唤黎景意,模仿裴知书的口吻和字迹所写。
黎景意天性烂漫,在情窦初开时就爱慕裴知言,时常缠着裴知书讲裴知言幼时的趣事,并不知替嫁一事。
当初她是被里正夫妇以替他们尽孝为由骗去外祖家过了一段时日,待回到怀仁镇就听说裴知书被山匪□□致死。
黎景意瞒着父母,带上侍女偷摸来到镇外,在乱葬岗里翻出裴知书的尸身。她看见那尸身上青紫的伤痕,不敢相信这是昔日教她知书达礼,琴棋书画的女先生。
给裴知书下葬后,黎景意大病一场,恳求父亲上报朝廷派人剿匪。
里正为哄幼女明面上笑着答应,背地里不作为,却对女儿说已经上报。
一日,黎景意偶然间在庭院里看见信鸽盘旋一直在空中,吩咐仆从打下来。
她拆下绑在信鸽脚边的纸条,一眼就看出是裴知言的字迹。
黎景意看过书信,也想告诉裴知言真相,但不忍让刚脱身泥潭的他知道噩耗。
她千思百虑,决定替代裴知书寄回信,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将一切说清楚。
可是她还没想好如何交待,就等到迫不及待回来的裴知言。
初闻噩耗,裴知言不愿相信阿姐离他而去,浑噩间几度寻死,但黎景意不顾名声,亲自照料,将他拉出暗无天日的困局里。
里正夫妇在裴知言归来那日就起了杀心,奈何避不开女儿,始终无法下手。
渐渐地,他们发现裴知言没有威胁,也倾心女儿,就放下心来。
直到裴知言从蛛丝马迹里查出替嫁真相,查出阿姐自缢真相,他试探过黎景意,庆幸她不知情。
他没有放弃报仇,像只饿狼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但里正太过谨慎,在发现他的反常后就不再顾忌女儿的感受,设计将人关进牢狱里。
也是在那座牢狱里,裴知言在濒死之际被人找上来,得到了两本秘籍和困阴阵阵。
数月后,裴知言抛弃坚持数年的君子之道,以半死之身修炼鬼术,杀死里正夫妇为阿姐报仇。
裴知言尚存几分理性,没有杀尽黎家人。但黎景意得知一切后,无法接受父母的狠毒,也接受不了女先生因她而死,来到裴知书墓前举剑自刎。
一切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局。
吴越镜听完压不住哭泣,拿着衣袖遮住眼睛,啜泣道:“家破人亡,好悲惨。”
“裴家姐弟俩的过往,你怎么像戏剧里苦情女角哭得稀里哗啦,肝肠寸断的?”
靳欢非常嫌弃地瞄了一眼吴越镜,站起来走向两座土坟,心中了然,这是裴知书和黎景意的坟。
“少主,那裴公子也是自缢身亡吗?”
“吴越镜,你只顾着哭,没认真听?”靳欢双手抱胸,脸上挂起微笑,“问你妹妹吧,她听懂了。”
说罢,她绕开吴越镜走进屋内,与楚逢君擦肩而过时,小声嘟囔道:“这么能哭,不如去鬼界哭出一条忘川河,给那些固执的亡魂哭出立锥之地。”
楚逢君淡淡瞥向桃树,转身跟了上去。
日暮时分,院中的桃树和绿藤忽然间枯死,没有任何征兆。
寒风凛冽寂寥,落花枯叶飘零,预示着怀仁镇将要现出真面目——荒凉破败。
屋内,靳欢扫了眼榻上未醒的裴知言,背身站在窗棂后,接住一片花瓣。
她抬眸,再次望向那棵桃树。
只见树下突然出现少女朦胧的身影,她手执书卷,倚靠桃树而立,粉嫩的花瓣落在她的头顶,又被微风吹落。
不知那位坐在竹椅上的女子讲了什么,她害羞地低下了头,掩嘴轻笑,脸蛋绯红。
最后一朵桃花凋落下来。
靳欢靠着窗框,目光还是落在桃树下。
院中桃树枝叶茂盛,花瓣铺满一地。身穿孝服的男女站在树下窃窃私语。
女子眼含担忧地望着男子,静默良久,她抬起玉手收拢被吹乱的青丝。
没一会,男子转过头,面带微笑,他捡起掉落在女子青丝间的花瓣,牵着她离去。
这棵早已死去的老桃树陪着裴家姐长大,见证过裴知言和黎景意的相知相许。
可到头来,皆是一场空。
身后传来动静,靳欢递给楚逢君一个眼神,目送他走出房间,关上房门。
沉默良久,她转身靠近床榻,自顾自地坐在竹椅上。
“你阿姐替你挡下了那一招。”
裴知言踉跄地从床上滚下来,抬手拽住靳欢的衣袖,眼底满是哀求,语无伦次道:“我认罪,我认罪……少主,我求求你救我姐姐一命,求你……”
那是他相依为命的阿姐,是他的寄托啊!
“那一招没要她的命。”
靳欢拂袖,看着裴知言伏在她脚边,端出被碾进尘埃里的低姿态,心里谋划盘算起来。她手里拿着锁魂铃,冷声道:“但也让她的魂魄受到重击,难以轮回转世。”
裴知言仰头看向靳欢,似是洞察出她的心思,嘴唇嗫嚅:“少主,想要我做什么?”
“裴知言,你果然是聪明人。”
“我情愿愚笨,也就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聪明也好,愚笨也罢,可真正害你的是私心。这场局里唯有裴知书和黎景意无辜。”
“此局有五错,一错你明知北方受流寇侵扰,却听从夫子不上报君王,害自己和阿姐横遭不幸;二错里正夫妇为求利益,垄断镇内生意,陷害外商韩家,设计裴知书为其女替嫁;三错韩家报复黎家,得知里正背后势力错综复杂,将祸水引向黎景意;四错流寇心狠手辣,烧杀抢掠,欺辱百姓;五错君王不为社稷,荒淫无度,鱼肉百姓。”
“裴知言,你当真无错吗?”
“是我错了。”裴知言低头苦笑,双手紧握成拳头,指甲嵌进血肉里,“是我错了,我错了……”
是他错得彻底,错在辜负阿姐期许,屠杀全镇百姓,错在清高孤傲,遭人暗算自毁前程,错在年少立志成为栋梁,却不能坚守。
靳欢半蹲下身,衣袍拖地,手臂搭在腿上,正色道:“人族常拿命数已定作托词,但活人的命数是飘渺的,只有在人死后才能说出一句命数已定。”
裴知言双目猩红,愤恨道:“少主是在告诉我,我这悲惨的一生皆因自己,不是天道惩罚吗?”
“天道虽不是好玩意,但不至于给你降罚。于它而言,凡人不修炼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不值一提。”
“话说回来,你修炼鬼术活到如今,给你阿姐聚魂,建成鬼镇,资质属实上乘,不如替我办事。”
“少主何必绕来绕去,直说无妨。”
靳欢摊开手掌露出锁魂铃,“这银铃里锁着裴知书的魂魄。若想修补魂魄,则需灵器滋养。”
“请少主吩咐,万死不辞。”
裴知言交手落地,低头磕在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