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著 作横山主
展昭此行,任务有三:一是追查黑鸣圭案与丁兆蕙的关联,二是沿途打听若的消息,共救丁府人质,三便是奉母命去茉花村联姻。
当然,最后一项乃是待定,还需见机行事。
展忠听到展昭要去茉花村丁家,心中自是高兴万分,额上皱纹都笑得拉平了:“老奴来时曾与老夫人计议,还担心官人会有不喜,老夫人特意嘱托老奴需多在旁劝说,没成想官人对此事竟如此上心,待老奴明日就启程回去,好早些告诉老夫人这个好消息。”
他哪知展昭去丁家是身怀其他要事,只一心以为是前去联姻,自是开心不已。
展昭也不好明说,就此遮掩而过,与展忠作别,并叮嘱其照顾好娘亲。
老奴展忠是世仆,从小就在展家服侍,为人忠心耿耿,自是不用担心,但展昭身为人子,仍是不免要嘱托一番。
这一夜展昭几乎未睡,总觉得事情梗在心中,令其无法安眠,不知是担心若还是忧愁丁家之行,亦或是二者都有,展昭自己也说不清。
总算熬到了五更天,天虽未亮,但已有朦胧,展昭便索性趁着星光启程。
风露作凉,遍体都被激灵,渐起的困意瞬间被压住,一时间清爽无比。
凭借灵马赶路,不过半日,便到达松江府境内。
途中虽路过西湖胜景,展昭却未做停留。
他此时哪还有赏玩景色的闲情逸致。
赶到江边,翻身下马,望着波光粼粼的松江犯了难。
放眼宽阔,却不见可渡之舟。
别看展昭名号为南侠,虽有“南”,却偏偏是个旱鸭子,并不会弄水,反而对水颇为忌惮。
正自焦急,却突然狂风大作,江面瞬时波涛骤起。
看着翻滚的万顷湧浪,只怕更难有渡船了。
暗自思忖,看来只能在此处耽搁一夜了。
展昭无计,颇为沮丧,牵着灵马刚欲转身。
这时就见斜角处一叶小舟从桥洞里悠悠荡荡而来。
“船家,船家!”
展昭大喜,如见救星,忙疾声呼喊请其搭载。
小舟听到呼声,调转方向,作摆靠岸。
驭船的竟是个少年鱼郎,不过却是英华满面,气度不凡。
“小哥,劳烦方便,渡在下到对岸,渡钱好说。”
展昭执手,细细打量,见这鱼郎不似寻常,满身江湖气概。
“我这小舟原不渡人,但看兄台面善,我亦正好要回家,顺便就载你一程。”
鱼郎慨然应允,撑住竹篙。
细细一根黄竹似定海神针,这区区小舟任风浪拍打,却自岿然不动。
“多谢。”
展昭小心把灵马牵入舟中,头尾正齐。
“走咯!”
见已稳妥,鱼郎把竹篙一起,声音高亮道。
小舟滑行,一路顺畅。
正行到江中,突然风一阵紧着一阵,波浪竟是掀得更高了。
展昭忙抓紧缰绳,怕马在水中受惊,好在这是灵马,要是普通马匹,恐怕连舟也不敢上。
眼看风浪就要卷到,展昭不免暗自捏汗,谁知少年鱼郎却毫不慌张,仍是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
说来也怪,这一叶小舟竟无视风波浪涌,稳稳当当,随势而起,大有披荆斩浪气概。
行程之中,展昭只觉如履平地,毫无颠簸不适之感。
盏茶功夫,已到了对岸。
停泊之后,搭上跳板,展昭牵马弃舟登岸。
此时已有两位渔夫打扮过来迎接,俱是浓眉大眼,阔腰厚背,戴着芦苇帽。
一人从少年鱼郎手中接过小舟。
另一人打量一番展昭后对鱼郎恭敬道:“二爷,大爷正找你呢!”
听此称呼,展昭盯着鱼郎暗道:“这少年身份果然不凡!这样的人亦必不会记挂那几钱渡资,倘若此时把银两掏出,倒显得展某小家子气了。”便把两手握拳,行了一礼:“在下展昭,多谢兄台相渡。”
“展昭?!莫不是南侠?”
那鱼郎面色猛然大变,惊嚷道。
身边的渔夫亦是震惊道:“那不就是展毛脚?!”
此人一激动冒出来的是松江方言,难以听清。
展昭一脸雾水,似云里雾里,不甚明白。
“南侠之名,江湖朋友抬举罢了,敢问...”
那少年鱼郎不等展昭问出,率先施了一礼并报上家门:“小弟姓丁名兆蕙,久望渴见吾兄,不想今日遇见竟有眼不识了。”
“啊?”展昭一听,面露不信:“兄台是丁兆蕙?双侠丁兆蕙?”
“正是小弟。”
丁兆蕙把腰一叉,朗声回应。
展昭不禁大为疑惑,当初在河南府遇见的那自称“丁兆蕙”的是谁?
那人手持的是丁氏家传宝剑湛卢他绝不会认错,看来其中值得好好查看。
这一番心念斗转,只在刹那之间,丁兆蕙自然没有发觉。
展昭不露神色,忙回礼表示了敬仰之情。
其实挑明来说,这丁兆蕙还是展昭小舅子呢,丁月华便是双侠之妹。
这便是此趟之行的一个尴尬之处。
丁兆蕙嘴角含笑眼睛微眯,运着目光对展昭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
这样看了几个来回还不歇住,又围着展昭转圈打量了一番。
“不错!真是英雄风姿,人才一表,怪不得那丫头整天惦挂。”
丁兆蕙一边瞅一边念叨。
真是大舅子看妹夫,越看越满意。
展昭不免浑身不自在,心中揶揄:“怎么,叫‘丁兆蕙’的都喜欢用这种眼光看人?”
忙假装咳嗽来消去这令人不安的气氛。
丁兆蕙保持着笑嘻嘻的面容,停下对展昭的观摩,转头示意旁边的渔夫靠近,俯着耳旁说了一些什么。
渔夫点头,笑呵呵地望了一下展昭,然后转身跑走了。
这诡异的场景让展昭十分不舒服,幸亏其常年有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涵养,换做他人恐怕早就发毛了。
既然都是江湖上成名人物,如此行径,已经大失了礼数,犯了江湖忌讳。
可丁二爷却是毫不收敛,嘴角打趣的笑容从展昭报了名号后就一直没停过,连邀请展昭去丁府一聚时笑意都没停下。
“他不会嘴角抽筋了吧......”
展昭本就有着去丁府探听虚实解开疑惑的想法,既被相邀,更是恭敬不如从命了,便把灵马交付给系好小舟的渔夫。
两人一路闲聊,展昭这才领会了什么叫做顽戏脾性了。
展昭虽时时觉得头疼,但也不得不赞叹丁兆蕙的爽快机灵。
是可做朋友的一等一人物!
展昭已在心里就作了判定。
二人走过泥土打基的树林,踏过青石板铺成的鱼鳞路,正前方出现的便是一座庄门。
只见有一人多远就走下台阶,迎了上来。
离得近了,展昭方瞧清,不免唬了一跳。
忙转头瞧望身旁的丁兆蕙,又看看走来的那人。
.........竟长得一模一样!!!
惊吓之余,展昭很快发现这二人面目虽然相同,但气质大别,迎面之人明显稳重得多。
展昭心里明了,前方这人定是双侠中的大哥丁兆兰了。
江湖传言,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乃是同胞双生,两人只差得一个时辰而已,但性格却大为迥异。
展昭也是快步迎上,两人相见,彼此执手见过。
天性相吸,甚是亲热。
简单寒暄一番后,双侠便共同领着展昭上了台阶。
来到待客厅,分主宾坐下,下人烹来新茶。
三人刚闲谈不久,展昭正想插话引出此行意图。
却正巧下人来报,道饭食酒水已备好。
丁兆兰作为主人便领着展昭前往饭厅,丁兆蕙却似故意落后,还出其不意的在展昭耳旁道了句。
“小心老鼠。”
展昭疑惑,回首瞧了瞧丁兆蕙,见其嘴角挂得更高,眼眸满是狡黠。
刚欲询问,一行人已到了饭厅门外。
“请!”
丁兆兰掀起厅帘,伸手引进。
展昭只能收起疑惑,忙正色回礼道:“同请。”
可一踏入饭厅,展昭顿觉有股杀意直冲自己而来。
忙顺势看去,只见一袭白衣斜坐在餐桌旁,一脚踏椅,手执酒壶,自斟自饮,极其潇洒。
桌上画影剑横在身前,已然出鞘,寒光凛凛,甚是醒目。
“白玉堂?!好浓烈的杀机!!”
当然,最后一项乃是待定,还需见机行事。
展忠听到展昭要去茉花村丁家,心中自是高兴万分,额上皱纹都笑得拉平了:“老奴来时曾与老夫人计议,还担心官人会有不喜,老夫人特意嘱托老奴需多在旁劝说,没成想官人对此事竟如此上心,待老奴明日就启程回去,好早些告诉老夫人这个好消息。”
他哪知展昭去丁家是身怀其他要事,只一心以为是前去联姻,自是开心不已。
展昭也不好明说,就此遮掩而过,与展忠作别,并叮嘱其照顾好娘亲。
老奴展忠是世仆,从小就在展家服侍,为人忠心耿耿,自是不用担心,但展昭身为人子,仍是不免要嘱托一番。
这一夜展昭几乎未睡,总觉得事情梗在心中,令其无法安眠,不知是担心若还是忧愁丁家之行,亦或是二者都有,展昭自己也说不清。
总算熬到了五更天,天虽未亮,但已有朦胧,展昭便索性趁着星光启程。
风露作凉,遍体都被激灵,渐起的困意瞬间被压住,一时间清爽无比。
凭借灵马赶路,不过半日,便到达松江府境内。
途中虽路过西湖胜景,展昭却未做停留。
他此时哪还有赏玩景色的闲情逸致。
赶到江边,翻身下马,望着波光粼粼的松江犯了难。
放眼宽阔,却不见可渡之舟。
别看展昭名号为南侠,虽有“南”,却偏偏是个旱鸭子,并不会弄水,反而对水颇为忌惮。
正自焦急,却突然狂风大作,江面瞬时波涛骤起。
看着翻滚的万顷湧浪,只怕更难有渡船了。
暗自思忖,看来只能在此处耽搁一夜了。
展昭无计,颇为沮丧,牵着灵马刚欲转身。
这时就见斜角处一叶小舟从桥洞里悠悠荡荡而来。
“船家,船家!”
展昭大喜,如见救星,忙疾声呼喊请其搭载。
小舟听到呼声,调转方向,作摆靠岸。
驭船的竟是个少年鱼郎,不过却是英华满面,气度不凡。
“小哥,劳烦方便,渡在下到对岸,渡钱好说。”
展昭执手,细细打量,见这鱼郎不似寻常,满身江湖气概。
“我这小舟原不渡人,但看兄台面善,我亦正好要回家,顺便就载你一程。”
鱼郎慨然应允,撑住竹篙。
细细一根黄竹似定海神针,这区区小舟任风浪拍打,却自岿然不动。
“多谢。”
展昭小心把灵马牵入舟中,头尾正齐。
“走咯!”
见已稳妥,鱼郎把竹篙一起,声音高亮道。
小舟滑行,一路顺畅。
正行到江中,突然风一阵紧着一阵,波浪竟是掀得更高了。
展昭忙抓紧缰绳,怕马在水中受惊,好在这是灵马,要是普通马匹,恐怕连舟也不敢上。
眼看风浪就要卷到,展昭不免暗自捏汗,谁知少年鱼郎却毫不慌张,仍是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
说来也怪,这一叶小舟竟无视风波浪涌,稳稳当当,随势而起,大有披荆斩浪气概。
行程之中,展昭只觉如履平地,毫无颠簸不适之感。
盏茶功夫,已到了对岸。
停泊之后,搭上跳板,展昭牵马弃舟登岸。
此时已有两位渔夫打扮过来迎接,俱是浓眉大眼,阔腰厚背,戴着芦苇帽。
一人从少年鱼郎手中接过小舟。
另一人打量一番展昭后对鱼郎恭敬道:“二爷,大爷正找你呢!”
听此称呼,展昭盯着鱼郎暗道:“这少年身份果然不凡!这样的人亦必不会记挂那几钱渡资,倘若此时把银两掏出,倒显得展某小家子气了。”便把两手握拳,行了一礼:“在下展昭,多谢兄台相渡。”
“展昭?!莫不是南侠?”
那鱼郎面色猛然大变,惊嚷道。
身边的渔夫亦是震惊道:“那不就是展毛脚?!”
此人一激动冒出来的是松江方言,难以听清。
展昭一脸雾水,似云里雾里,不甚明白。
“南侠之名,江湖朋友抬举罢了,敢问...”
那少年鱼郎不等展昭问出,率先施了一礼并报上家门:“小弟姓丁名兆蕙,久望渴见吾兄,不想今日遇见竟有眼不识了。”
“啊?”展昭一听,面露不信:“兄台是丁兆蕙?双侠丁兆蕙?”
“正是小弟。”
丁兆蕙把腰一叉,朗声回应。
展昭不禁大为疑惑,当初在河南府遇见的那自称“丁兆蕙”的是谁?
那人手持的是丁氏家传宝剑湛卢他绝不会认错,看来其中值得好好查看。
这一番心念斗转,只在刹那之间,丁兆蕙自然没有发觉。
展昭不露神色,忙回礼表示了敬仰之情。
其实挑明来说,这丁兆蕙还是展昭小舅子呢,丁月华便是双侠之妹。
这便是此趟之行的一个尴尬之处。
丁兆蕙嘴角含笑眼睛微眯,运着目光对展昭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
这样看了几个来回还不歇住,又围着展昭转圈打量了一番。
“不错!真是英雄风姿,人才一表,怪不得那丫头整天惦挂。”
丁兆蕙一边瞅一边念叨。
真是大舅子看妹夫,越看越满意。
展昭不免浑身不自在,心中揶揄:“怎么,叫‘丁兆蕙’的都喜欢用这种眼光看人?”
忙假装咳嗽来消去这令人不安的气氛。
丁兆蕙保持着笑嘻嘻的面容,停下对展昭的观摩,转头示意旁边的渔夫靠近,俯着耳旁说了一些什么。
渔夫点头,笑呵呵地望了一下展昭,然后转身跑走了。
这诡异的场景让展昭十分不舒服,幸亏其常年有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涵养,换做他人恐怕早就发毛了。
既然都是江湖上成名人物,如此行径,已经大失了礼数,犯了江湖忌讳。
可丁二爷却是毫不收敛,嘴角打趣的笑容从展昭报了名号后就一直没停过,连邀请展昭去丁府一聚时笑意都没停下。
“他不会嘴角抽筋了吧......”
展昭本就有着去丁府探听虚实解开疑惑的想法,既被相邀,更是恭敬不如从命了,便把灵马交付给系好小舟的渔夫。
两人一路闲聊,展昭这才领会了什么叫做顽戏脾性了。
展昭虽时时觉得头疼,但也不得不赞叹丁兆蕙的爽快机灵。
是可做朋友的一等一人物!
展昭已在心里就作了判定。
二人走过泥土打基的树林,踏过青石板铺成的鱼鳞路,正前方出现的便是一座庄门。
只见有一人多远就走下台阶,迎了上来。
离得近了,展昭方瞧清,不免唬了一跳。
忙转头瞧望身旁的丁兆蕙,又看看走来的那人。
.........竟长得一模一样!!!
惊吓之余,展昭很快发现这二人面目虽然相同,但气质大别,迎面之人明显稳重得多。
展昭心里明了,前方这人定是双侠中的大哥丁兆兰了。
江湖传言,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乃是同胞双生,两人只差得一个时辰而已,但性格却大为迥异。
展昭也是快步迎上,两人相见,彼此执手见过。
天性相吸,甚是亲热。
简单寒暄一番后,双侠便共同领着展昭上了台阶。
来到待客厅,分主宾坐下,下人烹来新茶。
三人刚闲谈不久,展昭正想插话引出此行意图。
却正巧下人来报,道饭食酒水已备好。
丁兆兰作为主人便领着展昭前往饭厅,丁兆蕙却似故意落后,还出其不意的在展昭耳旁道了句。
“小心老鼠。”
展昭疑惑,回首瞧了瞧丁兆蕙,见其嘴角挂得更高,眼眸满是狡黠。
刚欲询问,一行人已到了饭厅门外。
“请!”
丁兆兰掀起厅帘,伸手引进。
展昭只能收起疑惑,忙正色回礼道:“同请。”
可一踏入饭厅,展昭顿觉有股杀意直冲自己而来。
忙顺势看去,只见一袭白衣斜坐在餐桌旁,一脚踏椅,手执酒壶,自斟自饮,极其潇洒。
桌上画影剑横在身前,已然出鞘,寒光凛凛,甚是醒目。
“白玉堂?!好浓烈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