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

    泰山,封禅之巅。

    仁宗高座于台阶皇座之上,眼前万云臣服,千山低头。

    经过这几年对“尊道御制”大阵的熟悉,他已经不需要时刻处于阵中,作为阵眼。

    “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朝了,经过此次布阵,道度之力得以重回人间,我汉族武林人士必将对朕对朝廷感恩戴德,忠心归附。”

    想到此,宋仁宗的嘴角爬上了些许笑意,总算排解了些许连日来的辛劳。

    “如此,倒也不枉朕困于此地数年之久。”

    宋仁宗当初愿放下朝廷带领众位皇族来到泰山,布下“尊道御制”大阵,虽是形势所逼,人间不稳,三界六道皆来混世,仅凭人族内力必是难以支撑。

    但除此外,他也有些自己的心思:此举可趁机大大提升口碑,俘获江湖武林的人心,可谓一箭双雕。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武林中人与朝廷并不会完全契合,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一个影响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经过此劫,朝廷与武林的矛盾必然会缓和许多。

    赵宋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一手盘龙棍甚有声名,身上也有些江湖人的习气,与武林中人关系颇为亲密。

    “朕如今在武林中人心里怕是可比得上太祖皇帝了。”

    宋仁宗正处在傲然自得中,突然,察觉到原宇中千古人皇之气一阵波荡!

    这是有人在使用道度之力?!

    “怎么会?”

    宋仁宗抖得一惊,忙用神识查探。

    自从布下“尊道御制”大阵,人间界道度之力的施用就全在其掌握之中,何人借用、在何处借用他都心知肚明、洞若观火。

    平日,道度之力的施用他虽不愿借于夷狄异族,但当这些愿咒传到大阵时,他也不会阻止,这是他与原宇中的人皇们所定的盟约。

    但其实他并非不能阻止,只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故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值得毁约。

    然而现在人间界竟然有人能够不通过他这位当今圣上、不通过“尊道御制”大阵、甚至不沟通原宇中的人皇之气就能随意使用道度之力,这怎可堪忍!!!

    很快,他锁定了大致方向,但却无法准确定位。

    见此,宋仁宗更是眉头紧锁,呼吸深沉。

    这一刻,他费劲心血树立的权威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

    作为皇上,作为天子,他早已习惯了对这人间、对这亿万众生的牢牢掌握,可如今,却出现了变数。

    他绝不允许!

    “亲卫!”

    盛怒中,他龙声低沉,吞吐无尽炎火。

    “在!”

    只见身旁暗处随即有人应声,其依稀可见一道轮廓,跪地、低首、受命,光影所隐,难瞧清面目与装扮。

    “速给朕去荆湖南路,务必找出......”

    宋仁宗厉声急卷而过,之后,眼睛微眯,眸蕴精光。

    “两日未得消息,你就不用回来了.....”

    祭天坛上,风声呜嚎,似比刀剑之声更令人胆寒。

    ............

    潭州,驿馆。

    望着案桌上的木制小匕首,其长虽不过一尺,但蒋武德三个字在包拯的眼中似有着异样的凸显与清晰。

    “蒋武德,蒋武德,蒋武德....”

    包拯嘴中不住念叨,追查了如此之久,今日终于再次见到此人的线索,即使是稳重的他也难以掩饰心中的欣喜。

    眼下之急要,就是确定宁程波口中的那位蒋将军的身份,依照宁程波的供词,这蒋将军涉嫌强掳民女和派人毒死王老丞相两项罪责。

    好在已知这蒋将军是狄青麾下,包拯如今又是奉旨查清案情,只要其是蒋武德,召他来问讯,想必其中不会有何阻碍。

    包拯当即派王朝前往狄元帅处,韩彰在旁表示眼下无事愿意同去,包拯同意。

    二人不敢耽误,接下任务就出发了。

    堂中又只剩下包拯与公孙策,这段时间他们总处繁忙急促之中:老丞相秘不发丧,尸身难以保存,同时,丧命的还有许多勋贵,牵扯太大,纵是朝廷有令,也瞒不了多久。

    因此,包拯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好在目前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不禁都叹了口气,多日的紧张难得的有一丝喘息。

    “大人,学生以为那宁程波的供词怕不可尽信。”

    公孙策提出了疑虑。

    “本县亦有此意,而且依此时掌握的信息,那蒋将军如真是蒋武德,那有一件事的行为和动机就很值得商榷了....”

    案情此刻渐是明朗,任谁也不会想到,几年前偶然出现的那个叫蒋武德的人此刻竟然会和此等的惊天大案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重中之重。

    事情进展的顺利,不过两日,王朝便从军中发来传书。

    信中说明那位蒋将军名为蒋卫霍,是狄帅手下一位悍将,虽入帐下不过三年,但颇受青睐,与常吞云一起被依为狄帅的左膀右臂。

    蒋卫霍与蒋武德的名姓既然不符,狄青便完全可用此理由让王朝打道回府,毕竟蒋卫霍是位军人,他所涉嫌的犯罪乃是有军中问责,在包拯权限之外。

    但王朝与韩彰商议之后,为保险起见,还是想请求能够借得蒋卫霍将军回去一同复命问话,狄青听后有些为难,一来军中有军中的规矩,需要对其调查;二来近期安德州有些动乱,狄青欲要请旨讨伐,正是用人之际。

    可他又与包拯关系匪浅,实在不好拂了脸面,经过商榷后,便决定征求蒋卫霍自己的意愿。

    蒋卫霍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当即表示欣然愿往。

    见此,狄青也不再说些什么,只吩咐其早去早回。

    临行前,蒋卫霍望着狄帅的营帐,久久不语,脸上露出万分不舍。

    包拯看完传书的内容后,虽然不免失望蒋将军并不是蒋武德,但这件案子一直不能以常理度之,频繁于不可能处又见“一村”,或许可从蒋卫霍那里得出其他意外的消息也未可知,再者,通过这位蒋将军问问狄青这位老友近来的消息也好。

    又过了两日,王朝与韩彰便回到了潭州。

    包拯坐在堂中,便已从门外见到一魁梧壮汉与王朝他们同来,心知他就是传书里所提的蒋卫霍将军了。

    从进门处,包拯便细细打量起来人。

    只见这蒋将军身材甚是雄壮,方脸大眼,虽是便服穿着,但军人气质与体资一眼便可瞧出。

    他见到包拯,不待其发问,率先行了军礼,礼毕,抬首,神情淡然。

    不待包拯发问,他已挺直腰身,阔口朗声道。

    “包大人,您要找的蒋武德在此。”

章节目录

三尺青天[展昭同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流觞夜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觞夜饮并收藏三尺青天[展昭同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