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白昼 海涌潮头
十日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包拯因公事繁忙,足有五年多时间未回庐州家乡,此刻有了圣上旨意特许,极为难得,案件已结,自是不愿再在此地浪费一时半刻。
他当即下令众人收拾停当,明日一早就出发,想到夫人亦久未与嫂娘及家人相见,便派王朝马汉前往定远,接上包夫人。
约定两方同进,在途中会合。
众人俱都忙碌起来,带着喜悦与热闹。
展青衣在展昭的宽慰下,心情好了许多,她天性本就开朗,较为容易走出郁闷情绪。
当她得知王朝马汉要去定远接上娘亲,忙向爹爹请求同去。
包拯见展青衣褪去愁容,恢复往日神态,心中欣喜,当然应允。
展青衣几乎是一路蹦跳的骑上了去往定远的马。
欢闹的气氛从不缺欢闹的人,同样的,恼人的忧愁也不会放过心有挂碍的人。
青衣走后,展昭与若便向包拯请辞。
丁月华被清辉掳去之事展昭一直挂怀在心,此刻,大人身边诸事已告一段落,趋于安定。
归乡省亲有王马张赵四人足矣,更何况还有青衣这丫头在,他足可暂时放心离去。
自丁月华被俘后,包拯也十分担心其安危。
展昭不在之时,是丁月华临危受命,置生死于度外,守卫保护自己三年,此中情分,着实深重,于是忙问需不需要其派人帮忙。
“谢过大人好意。”
被展昭拒绝,此事缺的不是人手,而且清辉手段莫名,偏于正道,他身边多一个人就会多一分危险。
包拯见此,不再强求,他虽想尽自己一份力,但这事不是查案,非其所长。
他只能忍不住再三叮嘱:“展护卫,请务必要把丁姑娘平安救回,她是为好女孩,我等欠她许多.....”
“是!”
展昭的那一袭蓝衫在摇摆的烛火下阴暗不定。
翌日,天未亮,城酣睡。
驿馆前停了两辆马车。
包拯婉拒了刘通判派人一路护送的请求,他向来不愿招摇,所行队伍庞大会侵扰百姓,故就连自己定远的本部衙役,也一并交与王朝马汉带回,除起居随仆外,他只带了公孙策、张龙、赵虎三人而已。
刘通判知包拯不喜繁礼,便就此作罢。
他对包拯心怀感激,潭州发生如此大案,他本应受到牵连,遭到问责,但包拯在奏折中据理力争,为其辩护,嘉奖其在办案时的帮助与鼎力配合,因此保住了官帽,这足以让他对包拯的要求无不听从。
原本来查案时浩荡的钦差队伍,结案功成时变作了数人小队。
车轮嘎吱嘎吱转动,在潭州城睡熟的呼吸里渐行渐远.....
路途,马车内。
公孙策轻声问道:
“大人,您可有与展护卫提起清辉之事?”
“并未提起,他的师门过去,我们虽不细知,但亦晓其经历惨痛,故本府实不忍触及,还是等展护卫自己开口罢......”
.....
茫茫人海,展昭一时之间并不知道要去何处才能找到丁月华。
清辉在江湖中就像失踪了一般,即使双侠与五义发动了所有可用的人力,至今也没有消息传出。
展昭知道,这一次丁月华的涉险全因自己,即使最后安全救回,他与丁氏兄弟及白玉堂之间都必然会有所嫌隙。
其实换做自己是他们,恐怕也不会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
然而,即使再来一次,不,无论再来多少次,展昭依然会如此选择。
当时的抉择已是本能,任何理性都无法改变的本能。
展昭的目光飘向身旁的若,她正因连夜赶路在闭眼小憩。
只是,她的睫毛似乎并不完全静止,微微颤动是因为风吗?
展昭第一次发现,原来她的睫毛是那么长、那么翘....
为改变无头苍蝇般的寻找,若进行了推算,卦象显示当往北方寻去。
对此展昭不会质疑,他知道若卜筮之术的渊源。
两人跨过黄河,行到一座小镇。
此刻已是正午,便决定找一家客栈,吃些便餐。
连日来的风餐露宿,若都陪着展昭,为方便行走,她用的乃是向来少言的人姿态。
展昭望着若清丽的脸庞上透着疲乏,颇感不忍。
随意找了一家,点了一荤一素。
小镇少客,虽是饭店,也只有展昭这一桌,饭菜很快送上。
展昭把荤的那一碟靠近了若。
两人未吃上几口,有一位小女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约莫九、十岁年纪,衣着补丁,但还算整洁。
展昭本以为小女孩是找他们要些吃食,可小女孩却摇头道:“有人让其把这张纸条交给你们。”
展昭与若对望一眼,彼此不明所以。
小女孩嘴上这么说着,眼睛却看着桌上的食物。
展昭见状一笑,递了一双筷子与她,邀其同吃。
接过纸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要救丁月华,同若来染坊。”
很明显,对方不仅知道展昭与若在一起,还知道他们在找丁月华,换句话说,对他们的行踪一清二楚,难道他们一直被人跟踪而不觉?
“是他吗?”
若问。
展昭摇头,他不敢确定。
纸上字迹虽不是清辉手笔,但这种方式,倒是他会用的。
于是展昭准备询问小女孩这镇上可有染坊,却见其口中虽嚼着食物,眼睛却不时飘向若,其目光所传似乎口中食物已然无味,而若才是秀色可餐。
展昭见状皱起眉头,这个小动作被若注意到了。
“呆猫。”
若低声道。
她作为貌美女子,对眼光有种天生的敏感性。
其实若早已察觉到这小女孩从见门就不时偷觑自己,甚至与告诉展昭纸条信息时,那一双眼眸的余光都在她身上。
若的那一声娇斥钻进了展昭耳朵,他刚欲解释,却又自顾自摇摇头,转向小乞丐问道。
“小姑娘?”
“......”
“小姑娘!”
“......”
“小姑娘!!”
“啊!”
展昭的声音陡然加高两个度,才让小女孩回过神来。
“这镇上可有染坊?”
“有是有的,只是荒废了许久,就在镇东不远。”
展昭给了小女孩几钱碎银,让其领他们前去。
小女孩对着展昭满口应承,眼睛却依然再次粘上了若。
如此张扬行为,此刻就连若也感到了不舒服。
一路上,展昭盯着小女孩的背影默默不言。
来到镇东,果然见到一处破落的屋宇。
小女孩指着那说:“就是这儿。”
“好,你可以走了。”
展昭说道。
小女孩此刻却是毫不隐藏,恍若无人般一双目光直勾勾盯着若。
“够了!!”
人姿态的若向来清冷寡言,被盯了如此之久,再也忍不住。
这次,若的不满却被展昭拦下,只见其轻声细语,嘴角带笑,低着身子无比温柔的问道:“她好看吗?”
“好看!”
小女孩想也未想,简直是本能。
“你心里想什么?”
展昭的声音更温和,嘴角的笑意更明了。
“娶她....妈的!”
小女孩尖叫一声,忙纵身躲开展昭袭来的无情一脚。
“呵呵,说吧,你到底是谁?”
展昭一脸冷漠。
“不错不错,”小女孩娇弱的声音此刻变成了浑厚的男子声:“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他当即下令众人收拾停当,明日一早就出发,想到夫人亦久未与嫂娘及家人相见,便派王朝马汉前往定远,接上包夫人。
约定两方同进,在途中会合。
众人俱都忙碌起来,带着喜悦与热闹。
展青衣在展昭的宽慰下,心情好了许多,她天性本就开朗,较为容易走出郁闷情绪。
当她得知王朝马汉要去定远接上娘亲,忙向爹爹请求同去。
包拯见展青衣褪去愁容,恢复往日神态,心中欣喜,当然应允。
展青衣几乎是一路蹦跳的骑上了去往定远的马。
欢闹的气氛从不缺欢闹的人,同样的,恼人的忧愁也不会放过心有挂碍的人。
青衣走后,展昭与若便向包拯请辞。
丁月华被清辉掳去之事展昭一直挂怀在心,此刻,大人身边诸事已告一段落,趋于安定。
归乡省亲有王马张赵四人足矣,更何况还有青衣这丫头在,他足可暂时放心离去。
自丁月华被俘后,包拯也十分担心其安危。
展昭不在之时,是丁月华临危受命,置生死于度外,守卫保护自己三年,此中情分,着实深重,于是忙问需不需要其派人帮忙。
“谢过大人好意。”
被展昭拒绝,此事缺的不是人手,而且清辉手段莫名,偏于正道,他身边多一个人就会多一分危险。
包拯见此,不再强求,他虽想尽自己一份力,但这事不是查案,非其所长。
他只能忍不住再三叮嘱:“展护卫,请务必要把丁姑娘平安救回,她是为好女孩,我等欠她许多.....”
“是!”
展昭的那一袭蓝衫在摇摆的烛火下阴暗不定。
翌日,天未亮,城酣睡。
驿馆前停了两辆马车。
包拯婉拒了刘通判派人一路护送的请求,他向来不愿招摇,所行队伍庞大会侵扰百姓,故就连自己定远的本部衙役,也一并交与王朝马汉带回,除起居随仆外,他只带了公孙策、张龙、赵虎三人而已。
刘通判知包拯不喜繁礼,便就此作罢。
他对包拯心怀感激,潭州发生如此大案,他本应受到牵连,遭到问责,但包拯在奏折中据理力争,为其辩护,嘉奖其在办案时的帮助与鼎力配合,因此保住了官帽,这足以让他对包拯的要求无不听从。
原本来查案时浩荡的钦差队伍,结案功成时变作了数人小队。
车轮嘎吱嘎吱转动,在潭州城睡熟的呼吸里渐行渐远.....
路途,马车内。
公孙策轻声问道:
“大人,您可有与展护卫提起清辉之事?”
“并未提起,他的师门过去,我们虽不细知,但亦晓其经历惨痛,故本府实不忍触及,还是等展护卫自己开口罢......”
.....
茫茫人海,展昭一时之间并不知道要去何处才能找到丁月华。
清辉在江湖中就像失踪了一般,即使双侠与五义发动了所有可用的人力,至今也没有消息传出。
展昭知道,这一次丁月华的涉险全因自己,即使最后安全救回,他与丁氏兄弟及白玉堂之间都必然会有所嫌隙。
其实换做自己是他们,恐怕也不会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
然而,即使再来一次,不,无论再来多少次,展昭依然会如此选择。
当时的抉择已是本能,任何理性都无法改变的本能。
展昭的目光飘向身旁的若,她正因连夜赶路在闭眼小憩。
只是,她的睫毛似乎并不完全静止,微微颤动是因为风吗?
展昭第一次发现,原来她的睫毛是那么长、那么翘....
为改变无头苍蝇般的寻找,若进行了推算,卦象显示当往北方寻去。
对此展昭不会质疑,他知道若卜筮之术的渊源。
两人跨过黄河,行到一座小镇。
此刻已是正午,便决定找一家客栈,吃些便餐。
连日来的风餐露宿,若都陪着展昭,为方便行走,她用的乃是向来少言的人姿态。
展昭望着若清丽的脸庞上透着疲乏,颇感不忍。
随意找了一家,点了一荤一素。
小镇少客,虽是饭店,也只有展昭这一桌,饭菜很快送上。
展昭把荤的那一碟靠近了若。
两人未吃上几口,有一位小女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约莫九、十岁年纪,衣着补丁,但还算整洁。
展昭本以为小女孩是找他们要些吃食,可小女孩却摇头道:“有人让其把这张纸条交给你们。”
展昭与若对望一眼,彼此不明所以。
小女孩嘴上这么说着,眼睛却看着桌上的食物。
展昭见状一笑,递了一双筷子与她,邀其同吃。
接过纸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要救丁月华,同若来染坊。”
很明显,对方不仅知道展昭与若在一起,还知道他们在找丁月华,换句话说,对他们的行踪一清二楚,难道他们一直被人跟踪而不觉?
“是他吗?”
若问。
展昭摇头,他不敢确定。
纸上字迹虽不是清辉手笔,但这种方式,倒是他会用的。
于是展昭准备询问小女孩这镇上可有染坊,却见其口中虽嚼着食物,眼睛却不时飘向若,其目光所传似乎口中食物已然无味,而若才是秀色可餐。
展昭见状皱起眉头,这个小动作被若注意到了。
“呆猫。”
若低声道。
她作为貌美女子,对眼光有种天生的敏感性。
其实若早已察觉到这小女孩从见门就不时偷觑自己,甚至与告诉展昭纸条信息时,那一双眼眸的余光都在她身上。
若的那一声娇斥钻进了展昭耳朵,他刚欲解释,却又自顾自摇摇头,转向小乞丐问道。
“小姑娘?”
“......”
“小姑娘!”
“......”
“小姑娘!!”
“啊!”
展昭的声音陡然加高两个度,才让小女孩回过神来。
“这镇上可有染坊?”
“有是有的,只是荒废了许久,就在镇东不远。”
展昭给了小女孩几钱碎银,让其领他们前去。
小女孩对着展昭满口应承,眼睛却依然再次粘上了若。
如此张扬行为,此刻就连若也感到了不舒服。
一路上,展昭盯着小女孩的背影默默不言。
来到镇东,果然见到一处破落的屋宇。
小女孩指着那说:“就是这儿。”
“好,你可以走了。”
展昭说道。
小女孩此刻却是毫不隐藏,恍若无人般一双目光直勾勾盯着若。
“够了!!”
人姿态的若向来清冷寡言,被盯了如此之久,再也忍不住。
这次,若的不满却被展昭拦下,只见其轻声细语,嘴角带笑,低着身子无比温柔的问道:“她好看吗?”
“好看!”
小女孩想也未想,简直是本能。
“你心里想什么?”
展昭的声音更温和,嘴角的笑意更明了。
“娶她....妈的!”
小女孩尖叫一声,忙纵身躲开展昭袭来的无情一脚。
“呵呵,说吧,你到底是谁?”
展昭一脸冷漠。
“不错不错,”小女孩娇弱的声音此刻变成了浑厚的男子声:“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