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声叫过,被子里的人儿也醒了。铃鸢餍足的伸个懒腰,揉着惺忪睡眼转身。身侧空空荡荡,枕上尚有余温。
随即,铃鸢重重叹了口气,经昨夜一事,她好不容易生出的,同李珩坦明真相的勇气,现下已然消失殆尽。
屋外有人正说着话,老妇人问李珩妹妹如何了。李珩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不一会,他便进了屋。铃鸢瞧见他,面上略显窘迫。
心里则暗暗祈求,但愿李珩不要同她计较昨夜的事。
李珩在桌边站定,面上波澜不惊,道:“马上会有人来接应,我们先从这里离开。”
“啊,”铃鸢愣了一愣,有些笨手笨脚下了床,“这么快?”
李珩眼神立即变得意味深长,问道:“你不想离开?”
“不,不是。”铃鸢手指捏紧裙摆,懊悔自己方才说错话了。
晌午用饭前,老妇人一早得知两人要离开,尤为隆重地将家里的老母鸡杀了。铃鸢搜寻全身,所幸还有块碎银能赠给二老。
老妇人连连摆手,心疼看着两人:“这东西给老婆子,老婆子也用不着。你们兄妹二人不容易,还是留着自己花销。”
此地偏僻,有钱也没地方花。铃鸢便想着离开前替他们做些什么,看到二老的几件旧衣,发现二老由于人老,视力模糊,缝制的都极为粗糙,便主动提出帮老人缝补衣裳。
李珩在外头教老头儿分辨草药,铃鸢伸颈瞥了眼,回头见老妇人盯着她。铃鸢笑了一笑,一边取线穿针,一边道:“我将线留的长一些,您以后用着也方便。”
老妇人道了谢,委婉提醒道:“出门在外,你同你兄长也要警醒些。”
铃鸢笑眼弯了一弯,认真点点下巴,随即咬断细线。老妇人不舍凝视她,倏尔想到一事,去屋里仅有的木箱子里拿了个布包出来。
她将布包一层层揭开,一本泛黄的残书露出来。老妇人递给她,道:“这是老婆子祖上留下的,不值几个钱。听说是什么让人心情舒畅的书,老婆子不懂。老婆子留着没有用处,不如你拿去,看能不能派些用场。”
书封上写着《内调经》三字,似是本经书。早前大夏尚佛,每家每户都会收藏基本佛经,并不鲜见。
老妇人热情难却,铃鸢推拒不得,只好收下书。
晌午过,东宫的人便找来了。李珩命人将随行带的干粮留给二老,还有被子和衣裳。铃鸢挑着窗帘,依依不舍惜别二老。
上了马车,李珩便开始处理积压的奏疏。铃鸢取出《内调经》,刚看一眼,她便血气上涌,眼睛瞪得圆圆的。
李珩掀眸睨她一眼,两人视线相对,铃鸢立刻耳根子都烧起来,忽地合上书,脸上满是心虚。
“我,我,”她擦了擦额上的虚汗,磕磕巴巴道,“我有些热。”
李珩垂下视线,她如释重负,无意间扫到怀里的书,瞬间觉得这书就是块烫手山芋。
这《内调经》是男子写的,而教的竟然是女子调理之术,头一章便讲的是女子初次承恩时,该如何令男子获得欢愉。
铃鸢心如鼓噪,不明白老婆婆祖上是做什么营生的,怎会有这样的“家传宝物”。
她生不出胆子再看,捂在怀里嘴闭的比河蚌还紧。
一股清凉的风淌进来,铃鸢侧脸去看。就在方才,李珩打开了紧闭的车窗。他挑起眉眼,一派自如:“还热?”
眼前人的脸,红晕飞霞,如颗滴血的红宝石,似那毒药再次卷土重来。
铃鸢的脑袋立刻摇得如拨浪鼓一般,自以为悄无声息地往李珩相反的方向挪了几寸。
李珩看在眼里,唇上一哂。欲拒还迎的本事,她倒是深暗精髓。昨夜哄他时,分明能将命都掏给他。为了骗他除尽衣裳,化作妖娆的美人蛇,不断在他身上蠕动,绞紧。
小蛇的尾巴踢掉罗袜,用圆润的脚趾尖儿蹭着他的小腿往上,让人无从招架。
思及此,李珩眸底渐渐暗下去。他垂下眼睑,初次觉得奏疏实在碍眼。
回到宫中,铃鸢偷偷把书藏到床褥底下,准备找个机会烧掉。唯恐这书让有心人发现,惹来大祸事。
两人离开这几日,秦嬷嬷料到她会毒发,这回的药浴便加足了药量。她泡完后,昏昏沉沉,在屋里睡了一整日。
醒来后,得知玉蝶被人带进了东宫。甫一见面,玉蝶忍不住哭出声。铃鸢也是个爱哭的,主仆二人哭成一团。一旁的秦嬷嬷,忽然板着脸清了清嗓子,玉蝶看到门外出现的李珩,瞬时噤声伏在地上。铃鸢赶紧低下脑袋,恭敬叫了声太子哥哥。
李珩从两人身上扫过一眼,去了书房。铃鸢见他走远,忙将玉蝶扶起身。玉蝶从怀里掏出帖子,说道:“过几日是初禾公主的生辰宴,这是张贵妃给您送的帖子。”
张贵妃出自名门,看不惯舞姬出身的敏妃,更看不惯唯唯诺诺的铃鸢,从前也很少给母女二人好脸色看。
收到她的帖子,铃鸢第一反应是称病不去。玉蝶凑近铃鸢,悄声告诉她:“前些时候,贵妃派人把娘娘请了过去。”
铃鸢大惊:“她请阿娘过去?”
“对,”玉蝶着急道,“奴婢听说,娘娘为了给贵妃抄祝贺的佛经,好几日都未歇息了。”
“这怎么使的?!”铃鸢急得脸色苍白。
敏妃产女时落下病根,后头没来得及调养,身子骨极为脆弱。禁不起张贵妃这样的磋磨。
“公主,”玉蝶上前,“奴婢听说突厥派来的迎亲队伍,已经在路上了,不日便会抵达京都。这次来的,就是突厥的王子。会不会,是张贵妃怕您因中毒一事免了和亲,故意设局来逼迫咱们?”
铃鸢顿下脚步,玉蝶说的也是她害怕的。
玉蝶劝道:“公主,咱们,去不得啊。”
“不去可以吗?”铃鸢望着远处的天际,从宫墙里看晚霞,和在山中截然不同。这儿只能看到小小的一角,瞧不见更多的美景。铃鸢喃喃道:“那是我阿娘啊。”
宫里不动声色折磨人的手段有很多,何况还是失宠多年的敏妃。铃鸢想到李珩,随即心里冒出些不确定。
她回到房中,在自己去,和请李珩帮忙中互相拉扯。手随意一搭,按到床褥上。她怔愣一下,将书拿了出来。
*
李珩回京都后,大理寺将沉寂多年的旧案翻出来,所有案卷都压到李珩书桌上。李珩命人重新将此案梳理,尽量把多年前的案子和桐庐的失踪案重新比对,找找其中有没有尚未发现的蛛丝马迹。
皇上对他查旧案,而非铃鸢中毒案略显不满:“失踪案凶手既然已自尽,便早些结案。如今要紧的事,是和亲。”
李珩拱手道:“儿臣已查到些线索,不日便会有结论。”
“你是大夏未来的国君,办事怎能如此优柔寡断,”皇上面色浮白,双颊有团不自然的红,不悦时极为明显,“中毒一案明显和突厥使团毫无干系,你早些结案便罢。正好,迎亲队伍也快到京都。你全权负责三公主出嫁一事,务必记住,必须让世人知道我大夏的实力,证明我大夏是何等的安稳盛世。”
李珩表情平静,淡声道:“大夏去往突厥,路途遥远,三妹妹的身体,许撑不了那么久。”
“这有何难,”皇上随意道,“到时,你多加些陪嫁的婢女便是了。”
李珩拱手:“儿臣知道了。”
他退出金殿时,迎面走来位仙风道骨的道君,后头跟着个唇红齿白的药童。那人见到他,只颔首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珩睨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辛苦国师了。”
国师抚着白须:“是臣的本分。”
走到御花园,李珩停下脚步,拐到一旁的假山后。养伤多时的陈九凭空出现,见到李珩,在他耳旁低语几句。
“父皇在查轩辕军?”李珩挑眉。
“是,”陈九谨慎答道,“属下不会看错。”
上古神仙留下的轩辕军,不仅有神出鬼没的神力,还有长生不老的体质。任谁听了都会心生向往。
李珩沉了沉眉眼:“孤知道了。”
到了东宫,书房里烛光微亮,有人已经在里面等了许久了。李珩看到那抹光,不觉奇怪,竟有些习惯。
推开门,一抹娇俏身影便来到他身前。铃鸢捧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笑脸盈盈,嗓音甜糯:“我给哥哥炖了参汤,晾了一会,这会子刚适合入口。”
李珩被她牵着走到榻边,拿眼睨她。铃鸢让他瞧得心里忐忑,道:“参汤是秦嬷嬷亲自教鸢儿炖的,不会难喝。”
她证明似地鼓起脸颊,自己先喝了一口,咽下后,眸光莹亮:“喏,真得不难喝。”
李珩接过参汤,将其一口饮尽。铃鸢忙不迭取了水给他漱口。
她把自己这几日的功课送上来,嘴角翘起,道:“鸢儿这几日都记得哥哥安排的课业,一点都没马虎。”
她现在交的文章不仅比之前,多了些内容,不至于干巴简单。连字迹都好看不少,可谓是进步颇大。
李珩看了看,掀起眼皮:“还算听话。”
铃鸢的手指悄悄爬上他的袖口,小指勾勾他的掌心,低着头羞赧问:“那哥哥,给鸢儿奖赏,可好?”
李珩淡然看她:“你要何奖赏?”
“啵!”柔软的唇很快在男人脸上印了下。
铃鸢亲完,坐在李珩身侧,壮着胆子搂住他的腰,依偎在他怀里,笑靥甜蜜:“只要这样抱着哥哥,鸢儿便觉得满足。”
她听到李珩胸腔闷声一笑,很快便消失。僵硬的嘴角继续翘起,手开始试着往下探去。
李珩小腹一紧,大手钳住她的手腕。女子娇俏的笑靥一瞬不瞬盯着他,柔润的唇轻声道:“鸢儿也想让哥哥快乐。”
随即,铃鸢重重叹了口气,经昨夜一事,她好不容易生出的,同李珩坦明真相的勇气,现下已然消失殆尽。
屋外有人正说着话,老妇人问李珩妹妹如何了。李珩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不一会,他便进了屋。铃鸢瞧见他,面上略显窘迫。
心里则暗暗祈求,但愿李珩不要同她计较昨夜的事。
李珩在桌边站定,面上波澜不惊,道:“马上会有人来接应,我们先从这里离开。”
“啊,”铃鸢愣了一愣,有些笨手笨脚下了床,“这么快?”
李珩眼神立即变得意味深长,问道:“你不想离开?”
“不,不是。”铃鸢手指捏紧裙摆,懊悔自己方才说错话了。
晌午用饭前,老妇人一早得知两人要离开,尤为隆重地将家里的老母鸡杀了。铃鸢搜寻全身,所幸还有块碎银能赠给二老。
老妇人连连摆手,心疼看着两人:“这东西给老婆子,老婆子也用不着。你们兄妹二人不容易,还是留着自己花销。”
此地偏僻,有钱也没地方花。铃鸢便想着离开前替他们做些什么,看到二老的几件旧衣,发现二老由于人老,视力模糊,缝制的都极为粗糙,便主动提出帮老人缝补衣裳。
李珩在外头教老头儿分辨草药,铃鸢伸颈瞥了眼,回头见老妇人盯着她。铃鸢笑了一笑,一边取线穿针,一边道:“我将线留的长一些,您以后用着也方便。”
老妇人道了谢,委婉提醒道:“出门在外,你同你兄长也要警醒些。”
铃鸢笑眼弯了一弯,认真点点下巴,随即咬断细线。老妇人不舍凝视她,倏尔想到一事,去屋里仅有的木箱子里拿了个布包出来。
她将布包一层层揭开,一本泛黄的残书露出来。老妇人递给她,道:“这是老婆子祖上留下的,不值几个钱。听说是什么让人心情舒畅的书,老婆子不懂。老婆子留着没有用处,不如你拿去,看能不能派些用场。”
书封上写着《内调经》三字,似是本经书。早前大夏尚佛,每家每户都会收藏基本佛经,并不鲜见。
老妇人热情难却,铃鸢推拒不得,只好收下书。
晌午过,东宫的人便找来了。李珩命人将随行带的干粮留给二老,还有被子和衣裳。铃鸢挑着窗帘,依依不舍惜别二老。
上了马车,李珩便开始处理积压的奏疏。铃鸢取出《内调经》,刚看一眼,她便血气上涌,眼睛瞪得圆圆的。
李珩掀眸睨她一眼,两人视线相对,铃鸢立刻耳根子都烧起来,忽地合上书,脸上满是心虚。
“我,我,”她擦了擦额上的虚汗,磕磕巴巴道,“我有些热。”
李珩垂下视线,她如释重负,无意间扫到怀里的书,瞬间觉得这书就是块烫手山芋。
这《内调经》是男子写的,而教的竟然是女子调理之术,头一章便讲的是女子初次承恩时,该如何令男子获得欢愉。
铃鸢心如鼓噪,不明白老婆婆祖上是做什么营生的,怎会有这样的“家传宝物”。
她生不出胆子再看,捂在怀里嘴闭的比河蚌还紧。
一股清凉的风淌进来,铃鸢侧脸去看。就在方才,李珩打开了紧闭的车窗。他挑起眉眼,一派自如:“还热?”
眼前人的脸,红晕飞霞,如颗滴血的红宝石,似那毒药再次卷土重来。
铃鸢的脑袋立刻摇得如拨浪鼓一般,自以为悄无声息地往李珩相反的方向挪了几寸。
李珩看在眼里,唇上一哂。欲拒还迎的本事,她倒是深暗精髓。昨夜哄他时,分明能将命都掏给他。为了骗他除尽衣裳,化作妖娆的美人蛇,不断在他身上蠕动,绞紧。
小蛇的尾巴踢掉罗袜,用圆润的脚趾尖儿蹭着他的小腿往上,让人无从招架。
思及此,李珩眸底渐渐暗下去。他垂下眼睑,初次觉得奏疏实在碍眼。
回到宫中,铃鸢偷偷把书藏到床褥底下,准备找个机会烧掉。唯恐这书让有心人发现,惹来大祸事。
两人离开这几日,秦嬷嬷料到她会毒发,这回的药浴便加足了药量。她泡完后,昏昏沉沉,在屋里睡了一整日。
醒来后,得知玉蝶被人带进了东宫。甫一见面,玉蝶忍不住哭出声。铃鸢也是个爱哭的,主仆二人哭成一团。一旁的秦嬷嬷,忽然板着脸清了清嗓子,玉蝶看到门外出现的李珩,瞬时噤声伏在地上。铃鸢赶紧低下脑袋,恭敬叫了声太子哥哥。
李珩从两人身上扫过一眼,去了书房。铃鸢见他走远,忙将玉蝶扶起身。玉蝶从怀里掏出帖子,说道:“过几日是初禾公主的生辰宴,这是张贵妃给您送的帖子。”
张贵妃出自名门,看不惯舞姬出身的敏妃,更看不惯唯唯诺诺的铃鸢,从前也很少给母女二人好脸色看。
收到她的帖子,铃鸢第一反应是称病不去。玉蝶凑近铃鸢,悄声告诉她:“前些时候,贵妃派人把娘娘请了过去。”
铃鸢大惊:“她请阿娘过去?”
“对,”玉蝶着急道,“奴婢听说,娘娘为了给贵妃抄祝贺的佛经,好几日都未歇息了。”
“这怎么使的?!”铃鸢急得脸色苍白。
敏妃产女时落下病根,后头没来得及调养,身子骨极为脆弱。禁不起张贵妃这样的磋磨。
“公主,”玉蝶上前,“奴婢听说突厥派来的迎亲队伍,已经在路上了,不日便会抵达京都。这次来的,就是突厥的王子。会不会,是张贵妃怕您因中毒一事免了和亲,故意设局来逼迫咱们?”
铃鸢顿下脚步,玉蝶说的也是她害怕的。
玉蝶劝道:“公主,咱们,去不得啊。”
“不去可以吗?”铃鸢望着远处的天际,从宫墙里看晚霞,和在山中截然不同。这儿只能看到小小的一角,瞧不见更多的美景。铃鸢喃喃道:“那是我阿娘啊。”
宫里不动声色折磨人的手段有很多,何况还是失宠多年的敏妃。铃鸢想到李珩,随即心里冒出些不确定。
她回到房中,在自己去,和请李珩帮忙中互相拉扯。手随意一搭,按到床褥上。她怔愣一下,将书拿了出来。
*
李珩回京都后,大理寺将沉寂多年的旧案翻出来,所有案卷都压到李珩书桌上。李珩命人重新将此案梳理,尽量把多年前的案子和桐庐的失踪案重新比对,找找其中有没有尚未发现的蛛丝马迹。
皇上对他查旧案,而非铃鸢中毒案略显不满:“失踪案凶手既然已自尽,便早些结案。如今要紧的事,是和亲。”
李珩拱手道:“儿臣已查到些线索,不日便会有结论。”
“你是大夏未来的国君,办事怎能如此优柔寡断,”皇上面色浮白,双颊有团不自然的红,不悦时极为明显,“中毒一案明显和突厥使团毫无干系,你早些结案便罢。正好,迎亲队伍也快到京都。你全权负责三公主出嫁一事,务必记住,必须让世人知道我大夏的实力,证明我大夏是何等的安稳盛世。”
李珩表情平静,淡声道:“大夏去往突厥,路途遥远,三妹妹的身体,许撑不了那么久。”
“这有何难,”皇上随意道,“到时,你多加些陪嫁的婢女便是了。”
李珩拱手:“儿臣知道了。”
他退出金殿时,迎面走来位仙风道骨的道君,后头跟着个唇红齿白的药童。那人见到他,只颔首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珩睨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辛苦国师了。”
国师抚着白须:“是臣的本分。”
走到御花园,李珩停下脚步,拐到一旁的假山后。养伤多时的陈九凭空出现,见到李珩,在他耳旁低语几句。
“父皇在查轩辕军?”李珩挑眉。
“是,”陈九谨慎答道,“属下不会看错。”
上古神仙留下的轩辕军,不仅有神出鬼没的神力,还有长生不老的体质。任谁听了都会心生向往。
李珩沉了沉眉眼:“孤知道了。”
到了东宫,书房里烛光微亮,有人已经在里面等了许久了。李珩看到那抹光,不觉奇怪,竟有些习惯。
推开门,一抹娇俏身影便来到他身前。铃鸢捧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笑脸盈盈,嗓音甜糯:“我给哥哥炖了参汤,晾了一会,这会子刚适合入口。”
李珩被她牵着走到榻边,拿眼睨她。铃鸢让他瞧得心里忐忑,道:“参汤是秦嬷嬷亲自教鸢儿炖的,不会难喝。”
她证明似地鼓起脸颊,自己先喝了一口,咽下后,眸光莹亮:“喏,真得不难喝。”
李珩接过参汤,将其一口饮尽。铃鸢忙不迭取了水给他漱口。
她把自己这几日的功课送上来,嘴角翘起,道:“鸢儿这几日都记得哥哥安排的课业,一点都没马虎。”
她现在交的文章不仅比之前,多了些内容,不至于干巴简单。连字迹都好看不少,可谓是进步颇大。
李珩看了看,掀起眼皮:“还算听话。”
铃鸢的手指悄悄爬上他的袖口,小指勾勾他的掌心,低着头羞赧问:“那哥哥,给鸢儿奖赏,可好?”
李珩淡然看她:“你要何奖赏?”
“啵!”柔软的唇很快在男人脸上印了下。
铃鸢亲完,坐在李珩身侧,壮着胆子搂住他的腰,依偎在他怀里,笑靥甜蜜:“只要这样抱着哥哥,鸢儿便觉得满足。”
她听到李珩胸腔闷声一笑,很快便消失。僵硬的嘴角继续翘起,手开始试着往下探去。
李珩小腹一紧,大手钳住她的手腕。女子娇俏的笑靥一瞬不瞬盯着他,柔润的唇轻声道:“鸢儿也想让哥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