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从二门出去直至上马车,秦烈念了一路:

    “莫要和你那个伴读叫什么温…温……”

    “温宓。”

    “啊对,别和人家闹不快,但是也用不着委屈自己。不喜欢和那些大小姐们虚与委蛇就离远些,她们打双陆玩投壶,吟诗作对的,你就找个阴凉场地和那个温…”

    “温宓。”

    “嗯,就和她说些体己话玩就好。若是想骑马射箭的,也别硬拉着人家去,人家到底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秦然叹了口气道:

    “长兄,你快闭嘴吧。”

    秦烈“嘶”一声,气得在秦然头顶敲了一下,问道:

    “你这是跟长兄说话的态度?”

    秦然瘪瘪嘴,不情愿道:

    “长兄,您请回吧。”

    坐上车,秦然掀起帘子,欲言又止道:

    “长兄,你是不是不认得‘宓’字?没事,就算你是个莽夫文盲,你依旧是我长兄,我不会看不起你的!”

    说着催促车夫赶紧走,气得秦烈恨不得让她去跪祠堂。

    ——

    秦然到时只见顾清河与温宓不知在说什么,笑得肩直颤。二人见她来了,温宓忙起身让座,秦然挽住她故作恼道:

    “说什么呢?见我来了倒不说话了?”

    温宓笑道:

    “说话怎么这么呛人呢?”

    秦然坐下,顾清河道:

    “正说呢,你知不知道,祝芷瑶回来了。”

    秦然拈起一块点心,嘴里占得满,用鼻子哼了一声,顾清河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方才林承安也是在的,愣生生叫她拖走了,你都没看见林承安的脸。他那么一个好性子的人都快恼了,哈哈哈哈哈哈……”

    秦然没笑,道:

    “她来了,少不了要来找我的不痛快,我懒得见她。咱们快找个地方躲躲。”

    顾清河一拍桌子,恨铁不成钢道: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她能和你比吗,你躲她做什么?”

    秦然看着顾清河,叹了口气,道:

    “我长兄说我蠢,我不信。今日看见你,想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来,倒觉得我一定是蠢的了。”

    顾清河愣住,一时间不知道她是在骂谁,秦然看他,问道:

    “你说,和她对着来,有什么好?她后头是长公主,长公主无所谓,要命的是太后。长公主是太后的亲女儿,圣上不是亲儿子,所以圣上对这个妹妹多番谦让。我去触这个霉头,太后不悦,皇上也不会护着我。皇上不护着我,我到底也不会被罚的太狠,那总要有个出气的地方。你一个世子地位岌岌可危的人,绾绾一个女儿家,哪一个不是好杀鸡儆猴的?”

    顾清河翻了个白眼,用手里把玩的一串翡翠珠子去打秦然,秦然也不躲,顾清河收了力道无语道:

    “难不成在这儿坐一天?上次的诗没连完,继续啊?”

    秦然摇摇头,又吃了一块点心,温宓笑道:

    “你吃着到好?我只觉得酸的倒牙。”

    秦然砸砸嘴道:

    “有点,可我饿了。”

    说着看向顾清河,顾清河一身骑装打扮,黑色的束袖扎得紧紧的,一身墨绿色金线绣云纹螭首的外袍,墨黑镶翡翠扣的腰封。马靴内别了一把匕首,藏的很好。一头墨发高束,打了几缕辫子,一根细长金丝络束在发带上,隐约在发丝间,直至发尾处坠着一个红玉坠儿。天生贵气,一双丹凤眼半挑,唇红齿白。秦然调笑道:

    “打扮成这样,你是打算找一个相中的?”

    顾清河狠狠地翻了个白眼,秦然倒是来了兴致,从广袖中取出一小盒胭脂,用手沾了点,对顾清河勾勾手。顾清河警惕道:

    “你想干什么?”

    秦然不语,顾清河将信将疑的凑过去,任由秦然在他两侧眼尾点了点又晕开。胭脂不是浓色,一双眼尾殷红,多了几分妩媚多姿雌雄莫辨。秦然满意的点点头,坐了回去,温宓笑道:

    “我不想在这儿了,清河比我们还好看些,我们在这儿有什么意思呢?”

    顾清河接过秦然递来的小镜子,照了照,不屑道:

    “什么手艺?”

    说着拿起帕子沾了点茶水,抬手到眼前时,微不可见的顿了顿,半晌细细的擦了起来。直到最后一点嫣红被蹭回到帕子上,才抬起头。秦然把手里的胭脂盒扔到顾清河怀里,笑道:

    “给你了。给你用过我嫌弃。”

    顾清河听这话也不恼,接过来递给身后的小厮。

    ——

    林承安从远处走过来,一身湖蓝色云水纹的广袖袍,金线绣着云纹的皂靴,风吹过卷起天边云,晕染出一番缱绻温和少年气。骄阳勾勒出颀长的身型,宽肩窄腰,一条打着攒心梅花络子的白玉佩,一只藕荷色绣金丝百福纹的香囊。

    顾清河笑道:

    “这人活着回来了。这下有人陪你玩了,我可是要去看看诗会。绾绾你可来?”

    温宓犹疑了一下,秦然笑道:

    “我这上头不通,你去吧。”

    林承安走近不解道;

    “这怎么我一来都走了呢?”

    秦然努努嘴,林承安看过去笑了:

    “拈阄作诗。不知此次的彩头是什么。”

    话音刚落,祝芷瑶翩翩地走来,雪青色的流仙裙,苏绣的白玉兰,斜簪一只点翠凤头钗,耳朵上是一对缧金丝夜明珠的明月钳。赤金盘丝璎珞圈衬得她玉颈纤纤,既有贵胄之气又有弱柳之风。柳眉弯弯三月春,水眸清清九月秋,顾盼之间眸光流转,眉间微蹙似有愁绪,朱唇半起欲语还休。

    祝芷瑶先是见礼,柔柔起身,莞尔道:

    “然儿妹妹万安,然儿妹妹不拈阄赋诗吗?若得头筹可是有柳大家的真迹孤本呢。”

    秦然笑了笑,不待秦然开口道:

    “然儿妹妹虽不善于此,可到底也给姐姐一个面子。然儿妹妹的诗再差,也不至于辱没了北府门楣。太子哥哥也不会因着此事责怪妹妹不是?”

    秦然收敛了笑意,林承安打圆场笑道:

    “她小呢,好容易出来,何必还拘着她作诗赋词的。旁人家的小姐都去投壶打马了,她偏要被你们抓着作诗,也太气人了些。”

    温宓在那头听不见这边动静,担心的望过去,顾清河却不在意,温宓焦急道:

    “不会出事吧。”

    顾清河奇怪道:

    “出什么事,大庭广众的。哎呀你且放心吧,祝芷瑶不敢真惹了阿然,况且林二在呢。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

    话说,你拈的什么题?”

    温宓缓缓转回来:

    “是首词呢。要以‘絮咏’为题,‘苏慕遮’为词牌。你呢?”

    “也是词。‘春惊’为题,‘菩萨蛮’为词牌。罢罢罢,我词工不好,胡乱写写了。”

    温宓打趣道:

    “‘惊春貌春惊’倒也应乎其景。”

    顾清河笑了,想也不想接道:

    “‘咏絮才絮咏’倒也恰乎其人。”

    ——

    秦然亦步亦趋的跟着林承安走,遇见人了行礼问好,没人便一句话不说,躲在林承安的影子里慢慢走。林承安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四下无人,欠身问:

    “你这是在怄我呢?还是气旁人呢?”

    秦然茫然的抬起头,一对泪痣盈盈动人:

    “我怄你做什么?”

    林承安无奈道:

    “那你一句话不说。”

    秦然踢了踢石子不高兴道:

    “我没意思,我不喜欢这儿,闹的慌。”

    林承安反倒笑了:

    “那你何必来呢?你长兄都躲懒不来,你也躲着不好?”

    秦然拉长了声音道:

    “还不是那两位都说来,谁知一来人俩倒是吟诗作对去了。”

    林承安摇摇头不言语,秦然央道:

    “那边有个湖,离这远些,你陪我去躲躲,人太多了,吵得我头疼。”

    ——

    两人坐在湖边,谁也不说话。水里的云在天上飘,天上的鸟在水中游。云飘出了水变换了姿态,消散不见。鸟飞过了天依旧是展翅的模样,自由不羁。杨花落在水面,引来鱼喋喋不绝。秦然讨厌鱼,金鱼尤甚,最是厌恶一群鱼聚食争抢的模样,她甚至怕的都恶心要吐。她拿起土块,扔入水中,打散了鱼群,林承安瞧见了没说话,只是顺势躺在草坡上,嫩的有些痒人的草芽被压弯,金色的阳光软的像是细绢,描画着少年人青涩却逐渐舒展的面孔。秦然记得她第一次遇见他的模样,仿佛也在身旁。

    那是她第一次入宫,那么多人,没由来的叫她怕。来来往往的宫女,掐着尖细嗓子的太监,衣着华贵却口蜜腹剑的夫人们。长兄在外殿,进不来,阿娘不让她牵着她的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她不叫阿娘了,她叫她母妃。

    她的头发很不舒服,衣服也有点热,她想坐在地上没由来的尖叫和哭闹,可她不敢。她叫阿娘,但是阿娘在和一个带着凤冠的人说话,只是看了她一眼,让她把话咽了回去。她想哭,委屈的瘪着嘴,使劲眨眼,怕一个不小心眼泪就会夺眶而出,那样阿娘会生气,长兄也会不高兴。

    她有点想阿爹,阿爹很久没回来过了,阿爹回来会用胡子扎她,给她买小玩意儿,许她吃好多瓜果,偷偷给她蜜饯。可是阿爹也不敢惹阿娘,但是他敢骂长兄。阿爹…阿爹长什么样子来着……

    就在这个时候,林承安出现了。他走过来,不像旁人那样行礼或是要她行礼,他走过来拉起她的手,捏了捏笑道:

    “你是然儿妹妹吗?你吃不吃点心,我带你去。”

    她很惊奇的看着这个好像比她大一点的小哥哥,大大方方的去告诉她阿娘,他要领她去吃点心,阿娘答应了,竟就让他领着她走了。走了好远,她好像说自己叫幺幺。那个时候,她哪里知道女儿家的小字不能告诉外人呢。吃的是栗子酥吧,栗子酥好好吃,就是会掉渣沫,弄脏了衣服很讨厌。她有尽力小口吃,可还是掉到衣服上了。他说,她还小呢,弄脏衣衫没事的。他叫她大口吃,没有旁人不用怕的。他教她如何在人多时躲开,教她如何偷偷的大口吃糕点。

    但是她记得来了一个姐姐,一个和林承安差不多大的姐姐,那么好看。翩翩纤纤的像是画里的姑娘,和她一点也不一样,她一身的糕点渣,嘴角还沾着栗子酥。那个姐姐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林承安便要跟她一起走,林承安走在前头,她与姐姐走在后头。

    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受到了推力,然后就是冰冷的水淹没了耳朵眼睛,鼻子进水好难受,长兄教过她凫水,只是这池子里的鱼太多了些。凉凉滑滑的令人作呕,她用力的拍打那些鱼,太多了,喋噏着她身上的糕点渣。

    她不记得后面了。只知道醒来时长兄指责她不该马虎大意,走路都能绊倒滑倒池子里去,闹了多大的笑话。她发了好久的烧。再后来,她就自己住进宫里了。她学会了偷偷躲开人多的地方,学会了偷偷的大口吃糕点。也学会了如何恰到好处的行礼,如何拿着帕子掩着嘴笑。可她没学会喜欢那些令她晚上都会做噩梦的鱼。

    回想着,秦然又拿起一个土块扔向水中,彻底打消了水中鱼想再聚集的可能。林承安瞥了一眼道:

    “你可放过它们吧。”

    秦然看了他一眼,林承安翘着腿躺在草坡上,头却撑起来,眉目含笑地瞧着她。林承安见她看过来,坐直了身子道:

    “手拿来我瞧瞧,好了吗?”

    秦然递出去,林承安垂着眼睛看了看,笑道:

    “再抹点祛疤的就好了,指尖上多少有点细疤。”

    秦然不自然的屈起手指,林承安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怎样,带了点不在意:

    “你还小呢,这疤就算留下了,长长也看不出了。”

    秦然手顿了顿,郑重道:

    “林承安,我不喜欢你这么说话。”

    林承安笑得弯起眼睛,几乎是僭越而亲昵的揉了揉秦然的发顶:

    “我就说你是在怄我呢,连一声哥哥都不叫了。”

    秦然对上那双黑得发亮,永远带着赤忱的眼睛。林承安很温柔,却和太子哥哥的温柔不一样。太子哥哥眼睛里的温柔像是月光清影里湖水上氤氲起的薄雾,似幻似纱轻轻的飘在眼眸面上。但林承安不一样,明明一双黑眼睛,却有着太阳一样的炽热,干净的能看见底,能把人的心底灼出一个洞,烫的人无所适从。

    秦然每次被林承安盯着看都有一种暗处的老鼠被抓在阳光下,强迫这习惯暗处的生物坦然的暴露在炙热之下。她每次都会先移开目光,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对方在她躲开目光时黯淡下的神色。

    秦然低下头,碾着指尖一字一句道:

    “承安哥哥,我不喜欢你这么说话。”

    林承安笑道:

    “好,我的不是。再不这样了。”

    “你知道我不喜欢你说什么你就应下了?”

    “你说如何我改便是。”

    “我不喜欢你说‘你还小呢’……”

    林承安失笑,起身作揖道:

    “我错了,秦大妹妹大人有大量……”

    话音未落,秦然突然起身,不着痕迹的向后推了两步,拉开了距离。在不远处和林承安的小厮叫何昌的玩编草蚂蚱的绘烟急急跑近。林承安不解,看向来人,隐隐约约可见带着紫金冠的林承桓向着侧走来。秦然抬步迎上去,林承安心下了然,站直了身子也跟着走了过去。不待秦然开口,林承安从后头跟上来,开口笑道:

    “太子殿下也跑来躲着了,我就说秦大妹妹不必害怕,大家都怕人多呢。”

    林承桓无奈道:

    “你们两个多大了,还惧人啊?叫嚣着要出来玩,来了又嫌人多,多娇气呢?让你兄长知道,少不了要说你。”

    秦然拉着林承桓的衣袖,撒娇道:

    “鹤渊哥哥不说不就是了。我就躲着一次还不行吗?”

    林承桓摇头笑道:

    “一次?多少次叫一次,好不讲理的丫头。”

    说着亲昵的刮了一下秦然的鼻子,秦然恰到好处的皱了皱鼻尖,跺着脚撒娇。林承桓笑着点点头道:

    “好,最后一次。快回去吧,你抓不着人就欺负承安性子好。你们一个个的都仗着他和气,没人玩了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就抓着人家玩。承安眼瞧着也要弱冠了,春日宴万一有相看上的,哪里有心思在这儿陪你一个小丫头子玩。”

    ——

    秦然坐在林承桓身边,像个精致乖巧的瓷娃娃,簪着几朵绒花,不施粉黛。一股小姑娘气,青涩灵动。也许话不该这么说,她就是个小姑娘。林承安低头笑笑,跟小孩一样偏不让别人说她还小,不说不说吧,早晚会长大的。他想不出,这张带着点软肉的小脸,清瘦下来露出尖尖的下颌,一对泪痣像是清晨带着露珠的花。那个时候,她或许会描眉,远山柳叶都好,也许会用胭脂,洛儿殷石榴娇都好。

    他不该想的,总要找点什么事情做。这时吏部尚书的四子过来跟他说下一局投壶的彩头是一本剑谱。他想,每年秦烈离京秦然都要送她长兄点什么,也许她会想要吧。

    ——

    不出乎意料,林承安手里拿着那本得来的剑谱,却见秦然手里拿着两张宣纸,轻声念着什么,林承桓带着淡笑一字一句的听着。他顿了顿步子,没过去。

    秦然拿着收上来的诗词,众人偏要林承桓判一个好坏,林承桓叫她念,最上头一首是温宓的《苏慕遮·絮咏》,秦然展开,看了两眼,抿着嘴笑了,与有荣焉道:

    “不必看了,这首定然夺了魁。”

    林承桓无奈道:

    “你倒是偏心,到底念一念。别叫旁人说你不公。”

    秦然念道:

    “风吹絮,如轻语。似云入凡,娇莺伴杨堤。画桥彩舟盈蜀锦,秋千架近,青梅金簪隐。春水满,谁吹乱。青丝流光,暖得情思懒。京中春光无限好,既然年少,时光随他去。”

    林承桓点点头,笑意深了深:

    “这倒不像李后主的词风了,倒像是柳三变的词工。”

    祝芷瑶坐在下首笑道:

    “温家是书香世家,温家三女都是名满京城的才女,温三小姐当真是才华横溢。只是瑶儿觉得有一点美中不足,这‘青梅金簪隐’一句与‘青丝流光’一句,‘青’字叠了,到底有些……”

    秦然放下手中纸卷,看过去,不解道:

    “杜老有一句‘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照这般说也是不佳了。”

    祝芷瑶红了脸,绞着帕子故作镇静道:

    “然儿妹妹伶牙俐齿,妹妹说的是,是姐姐不精了。”

    林承桓略带责怪的看了秦然一眼,小声道:

    “好端端的,何必这样。”

    秦然瘪瘪嘴,不情愿道:

    “然儿知错了。”

    林承桓知道她不可能说句软话打圆场子,也懒得逼她,只是道:

    “接着念吧。”

    ——

    众人散去,秦然走过去在顾清河对面坐下,顾清河撑着头昏昏欲睡,秦然毫不客气的把人摇醒,问道:

    “你的呢?怎么没瞧见?”

    顾清河扔出一张团的皱巴巴的纸,秦然展开看,写的是:

    “风卷残雪冬未眠,春令初至人不觉。雁至携信到,欲书却无言。池浅春水薄,天暮斜日迫。三更漏渐宽,鸡鸣泪尚残。”

    秦然笑着扔回去:

    “虽不如绾绾的好,倒也不至于差。怎的不交呢?”

    顾清河捏捏眉心又要闭眼睡过去,不耐烦道:

    “一想到这词要被祝芷瑶评头论足一番,我就恶心的慌,反正也不好,与其给她看不如扔了干净。”

    秦然不言语,挽着温宓道:

    “你今日去我家住好不好?我去和你母亲说。”

    顾清河从鼻子眼里哼了一声:

    “你们两个玩不带我是吧。”

    秦然瞪大了眼睛:

    “你在说什么鬼话?我敢叫你去?你敢去?再说你两个玩不带我我也没说什么,你到倒打一耙。”

    顾清河翻了个白眼:

    “就你屁放的响,你倒是叫我试试呢?”

    秦然惊道:

    “你粗俗。那好,清河你今日也去我家住吧。”

    “不去。”

    “你这个屁放的不响?”

    温宓愣在一旁,半晌道:

    “小点声,别叫外人听见了,什么粗俗话都敢说。”

    顾清河不赞同道:

    “你可错了,屁乃人身之气,就是皇帝他也有。既然都有又有什么粗俗可言。”

    秦然怕让别人捡了话柄,忙道:

    “你快闭嘴吧。别喘多了气,又多出那些粗俗话来。”

    ——

    晚间,秦然趴在里头摇晃着小腿,玩着温宓的发梢,小声道:

    “绾绾,你快议亲了吧。你喜欢什么样儿的男儿郎?这京中的人谁家什么样我都背熟了。你说说我给你选一选。”

    温宓羞红了脸恼道:

    “什么话啊。”

    秦然不管她,自顾自说道:

    “你脾气好,定要也找一个脾气好的才会敬你重你。你不知道,嫁了人,母家再厉害有些气也是会受的。我想想,盛国公的嫡长子是个好脾气的,只是好像长得差了点。不行。嗯,还有,吏部尚书的二公子,是今年新登科的进士,人也温雅只是他母亲颇为厉害,不行。我记得大理寺卿的长公子好像是从军了,我长兄提过一句,说是有儒将之风。罢了罢了,这个也不成,常年在外,你一个人不行不行。算了,要不你就从了太子哥哥,我照应你。”

    温宓翻身把秦然摁在身下咯吱,又羞又怒道:

    “叫你胡说,再乱说!”

    秦然笑得打滚,半晌笑道:

    “哈哈哈…哈…我错了……你别嫁人,当个老姑娘也行……”

    闹了一会儿,温宓也累了,两个人各靠一头,歪着喘气。突然外头窗框被敲了敲,挽月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姑娘,爷叫我来看看姑娘歇下没有,爷嘱咐姑娘别玩太疯了,早些睡吧,温三娘子天天能见,玩闹的日子来日方长呢。”

    秦然吐吐舌头,温宓隔空点点她,秦然笑道:

    “你快回吧,就睡了。他怎么管这么多。明日我吃几两米他是不是都要称一称。”

    只听外头挽月偷笑,秦烈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你再混说别怪我现在不顾礼节给你薅出来打一顿。”

    秦然没曾想秦烈竟在外头,吓得立刻猫进了被子里,捂得严严实实,连声叫:

    “回雪!快把灯吹了!”

    温宓掩着嘴笑,秦然从被子里露出一双眼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温宓配合的躺下,忍不住又笑了,秦然伸出一只手去捂她的嘴。听外头没有声音了,两个人又笑作一团。

章节目录

若有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暮岁十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岁十三并收藏若有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