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他们拍完了一场很好的戏,骆灵离开时脸上挂着得意的笑。
段英停在原地揉了揉额头,许久才昏昏地离开屋子。
骆灵已经不见踪影,他并非有意地去寻找她,他只是清楚她的踪迹——他走去他的小阳台上,找到她。她站在楼下,在艳阳的阴影里仰着头看他,因此他明白他也要下楼去。
水泥浇铸的楼梯污迹斑驳,像被蛀虫啃噬过的树叶,他最终停在腐烂的楼梯口,无法穿越阳光去往桂花树下。
他在发烧,像秋天时那样,他感觉到他再也不能去阳光下,否则他会燃烧。
他要重复骆灵的话,等下一朵云遮住太阳,他再过去。
骆灵的目光碰到了他,他想,也许她也在等云,但她突然穿进阳光朝他来,最后她牵起他的手,惩罚他走进灼热的空气。一切都被打乱。
“我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她说。
他用另一只属于他自己的手揉了揉眼睛。
“你看了我的日记。”她继续说,像是在审判他。
段英欲言又止。
终于,他们抵达树下,骆灵松开他的手,告诉他:“它就在下面。”
树影像流动的液体,起起伏伏,他向她解释:“我不是故意看的。”
他只是想数数看她有没有写够二十篇日记,那是他们的暑假作业。
骆灵不回应他,他便蹲下身,像玩水那样去拨弄树影。树影就那样轻颤,却不消失。
树根留下了前天暴雨的证据,泥土将他的手弄脏,他再也不能用手抹眼睛。
他讨厌雨天,就像骆灵讨厌海,他错过了前天降临的暴雨,那天他还在晴朗的海边。海边的人像海报上的人,不像他认识的其他人,更不像骆灵。
他在海边找贝壳,找到很多垃圾,还有一张会变换图案的卡片。他在一些同学那里见过这样的卡片,那是他们游戏的筹码,但他自己没有,他不觉得这样的游戏有趣,他们却笑话他。他们总是笑话他,笑话他和骆灵一起玩,叫他“段小怪”和“狗腿”,可小怪是图图的猫,不该有狗腿。
最后他找到了很多贝壳,可是没有一枚贝壳大到能让骆灵躺进去,它们像海的骷髅,甚至没有蜗牛壳闪亮。
他丢掉一枚,拾起一枚,接着他又一次被嘲笑——一个海边的小孩告诉他那些是饭店丢掉的贝壳。它们并不是因他的寻觅而出现,所以他找到的贝壳并不是他找到的,他不能给骆灵带回任何一枚贝壳。
也许他的不快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贝壳。
接着,他在土里挖到像贝壳一样坚硬的东西,用手刨开土块,一个装饼干的马口铁盒露出,他沿着边缘抠开铁盒,找到里面的信封。
雨没有浸入铁盒里,他仰头看向骆灵,似乎有什么声音在告诉他,一旦他拿起这个信封,骆灵就会永久地消失。
尽管他们还是小孩,但他们已经像左眼和右眼那样分开。骆灵会将信封留给他,无动于衷地离开,从此断绝与他的联系,他再也不清楚她的踪迹,再也听不见她的命令,因为他向她说了无法弥补的话。他只剩下这个信封。
但那是他们演戏时才会发生的事,这时骆灵却不再演戏,她轻易扭转了他们之间永恒的决裂,她在他身旁蹲下,拿起曾被掩埋的信封。
信封里装着能够证明段英不是笨蛋的证据,也是这个夏天他们做照片幽灵的证据——几天前城墙上的短发女人将照片寄给了他们,他们在照片里手牵手。
她收到照片的那天将它掩埋,并且写进日记。她写:「可我不喜欢这张照片,它结束了我和段英的游戏。我不想再和段英做朋友了。」
她从信封里抽出照片,递给段英,段英却不愿接过。他们没有在演戏,但他们沉默对峙,直到太阳被云遮住,树影浸进大地,段英才试探着说一声:“我讨厌你。”
骆灵毫不在意,只是将照片装回信封,重新放进马口铁盒中,回答说:“其实你喜欢我。”
“可你讨厌我。”
“我不讨厌你。”她一边说,一边将铁盒再次掩埋。他们的手都脏掉。
“那你为什么不想和我做朋友?”
“我在想象,我想象我们不再是朋友,我想象你不会再回来。”
“那我不喜欢想象。”
“你喜欢想象,但你害怕。”
“我害怕什么?”
“你怕那是真的,你也怕你讨厌我是真的。”
“那不是真的。”
“但你总在害怕。”
像是为了证明她的话,太阳重新出现,骆灵转而用石块敲击大地的光斑,一下又一下,密密的,像鼓点。
“我不会再害怕。”段英说。
我不会再害怕,他说。
他不再害怕,他起身退出树的阴影,到热烈的阳光下。他不怕燃烧,即使他会住进医院。
骆灵望着他,扬起嘴角。
他们重新回到段荣的屋子里,骆灵再次举起玩具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下扳机。
她忽然明白疼痛是圆圈,一圈又一圈地扩散,好像变得很大时却又不见痕迹,她缓缓地疼,缓缓地好,然后听见一段旋律,旋律由人声终止,他们听见段靖方接通电话,接着他匆忙离开,只嘱咐他们午饭去郭怀知那里吃。
是什么让他急匆匆呢?
也许他们该做侦探,远远地跟上他,在小区外搭一辆出租车,对出租车司机说“跟上前面那辆车”。
“我们来做侦探吧。”
“可我好像已经睡着了。”
“那我现在在你的梦里吗?”
“也有可能是我在你的梦里。”
于是侦探游戏结束,他们开始做梦。
他们躺到小床上,段英说:“我梦见车厢里很吵,很臭。我害怕掉下去,害怕看到坏人的脚。”
“我没有坐过火车。”
“如果你是我,你不会害怕坏人的脚,如果他们不穿鞋,你会丢掉他们的鞋。”
“我不想去车厢里,除非它能浮起来。我一直梦见会飞的车厢,里面有床和餐厅,旋转木梯通往我的床,我在那里驾驶我的床。”
“它有方向盘吗?”
“没有,但我想让它去哪儿它就去哪儿。”
“那它有窗户吗?”
“也没有,但有两扇门,可是只有帘子没有真正的门,我拉开帘子就会发现我在天空里。”
“你会掉下去吗?”
“我装了栏杆。”
“风吹进去你会冷吗?”
“冬天很冷,但我躺在床上裹紧我的被子。”
“你开你的床去哪儿呢?”
“我不知道,它总在空中,有时候我梦见它在学校的走廊外面,我从教室里出来,坐我的车厢离开。所有人都羡慕我。”
“你没有带上我吗?”
“没有,但你有时候会来我的车厢里,我们玩无聊的游戏。”
段英停顿会儿,似乎很困,又好像很忧伤,低声说:“我没有会飞的车厢。”
“你有别的梦。”
“我分不清我什么时候在做梦,我会因为你的话做梦。”段英含含糊糊说,想到他曾经做为气球的尾巴脱落,皱着眉睡了过去。
静谧挡在他们中间,骆灵伸手探向他的额头,像摸到阳光下一只黑毛的猫。
她立即跳下他的床,回到家中,她想在药箱里翻出能让段英退烧的药,但只翻到一半就改变了主意,她又回到段英身旁,从他的脖颈上取下他家的钥匙,之后离开。
她决定扮演一个神医,她要在公园里、在河岸边找到能够治好段英的药,在他的爸爸和外公发现前治好他。
无聊短暂地离开她,她奔跑,寻觅,在阳光下嗅每一株像药的草,她没有能力判断,但她感觉,她感觉这是一株健康的草,感觉它能变成灵丹妙药,然后采下它。
她穿过公园,走到河边,接着便被拦住。
他们说,上游的大暴雨带走了两个下游游泳的少年,骆灵便攀着栏杆望底下漫漫的河,思索那两个少年去往哪里。
她的思绪无法抵达尽头,就像她无法抵达河流的尽头。她只能让思绪转弯,回到眼前。
她不被允许去河边采药,只好拈着从公园采到的药回家。她到厨房里清洗药草,将它们丢进锅里。她站去矮凳上专注地看,看见锅底出现银白的气泡,缓缓上涌,看见它们浮到水面,然后炸开。她搅动她的药草,越来越多的水花让水变成浅黄色。
一片变得软烂的叶片在锅里起伏,在澎湃的水花里颠簸,骆灵用汤勺追赶它,却怎么也追不上,接着她被飞溅的水烫到,缩回手。
药水变成浅褐色,她关掉火,盛一碗药。
而段英似乎真的开始做梦,他模糊地嘟囔,好像仍在害怕。骆灵并不在意他是否害怕,她把钥匙套回他脖子上,摇醒他。
他半醒来,困惑地看她端来他面前的东西,隐约想起刚才梦到一片金色的香蕉林。
他明白,他们又开始演戏,或者说游戏。
既然如此,那他想扮演一个小偷,在天最黑的时候偷走那个被掩埋两次的信封。
段英停在原地揉了揉额头,许久才昏昏地离开屋子。
骆灵已经不见踪影,他并非有意地去寻找她,他只是清楚她的踪迹——他走去他的小阳台上,找到她。她站在楼下,在艳阳的阴影里仰着头看他,因此他明白他也要下楼去。
水泥浇铸的楼梯污迹斑驳,像被蛀虫啃噬过的树叶,他最终停在腐烂的楼梯口,无法穿越阳光去往桂花树下。
他在发烧,像秋天时那样,他感觉到他再也不能去阳光下,否则他会燃烧。
他要重复骆灵的话,等下一朵云遮住太阳,他再过去。
骆灵的目光碰到了他,他想,也许她也在等云,但她突然穿进阳光朝他来,最后她牵起他的手,惩罚他走进灼热的空气。一切都被打乱。
“我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她说。
他用另一只属于他自己的手揉了揉眼睛。
“你看了我的日记。”她继续说,像是在审判他。
段英欲言又止。
终于,他们抵达树下,骆灵松开他的手,告诉他:“它就在下面。”
树影像流动的液体,起起伏伏,他向她解释:“我不是故意看的。”
他只是想数数看她有没有写够二十篇日记,那是他们的暑假作业。
骆灵不回应他,他便蹲下身,像玩水那样去拨弄树影。树影就那样轻颤,却不消失。
树根留下了前天暴雨的证据,泥土将他的手弄脏,他再也不能用手抹眼睛。
他讨厌雨天,就像骆灵讨厌海,他错过了前天降临的暴雨,那天他还在晴朗的海边。海边的人像海报上的人,不像他认识的其他人,更不像骆灵。
他在海边找贝壳,找到很多垃圾,还有一张会变换图案的卡片。他在一些同学那里见过这样的卡片,那是他们游戏的筹码,但他自己没有,他不觉得这样的游戏有趣,他们却笑话他。他们总是笑话他,笑话他和骆灵一起玩,叫他“段小怪”和“狗腿”,可小怪是图图的猫,不该有狗腿。
最后他找到了很多贝壳,可是没有一枚贝壳大到能让骆灵躺进去,它们像海的骷髅,甚至没有蜗牛壳闪亮。
他丢掉一枚,拾起一枚,接着他又一次被嘲笑——一个海边的小孩告诉他那些是饭店丢掉的贝壳。它们并不是因他的寻觅而出现,所以他找到的贝壳并不是他找到的,他不能给骆灵带回任何一枚贝壳。
也许他的不快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贝壳。
接着,他在土里挖到像贝壳一样坚硬的东西,用手刨开土块,一个装饼干的马口铁盒露出,他沿着边缘抠开铁盒,找到里面的信封。
雨没有浸入铁盒里,他仰头看向骆灵,似乎有什么声音在告诉他,一旦他拿起这个信封,骆灵就会永久地消失。
尽管他们还是小孩,但他们已经像左眼和右眼那样分开。骆灵会将信封留给他,无动于衷地离开,从此断绝与他的联系,他再也不清楚她的踪迹,再也听不见她的命令,因为他向她说了无法弥补的话。他只剩下这个信封。
但那是他们演戏时才会发生的事,这时骆灵却不再演戏,她轻易扭转了他们之间永恒的决裂,她在他身旁蹲下,拿起曾被掩埋的信封。
信封里装着能够证明段英不是笨蛋的证据,也是这个夏天他们做照片幽灵的证据——几天前城墙上的短发女人将照片寄给了他们,他们在照片里手牵手。
她收到照片的那天将它掩埋,并且写进日记。她写:「可我不喜欢这张照片,它结束了我和段英的游戏。我不想再和段英做朋友了。」
她从信封里抽出照片,递给段英,段英却不愿接过。他们没有在演戏,但他们沉默对峙,直到太阳被云遮住,树影浸进大地,段英才试探着说一声:“我讨厌你。”
骆灵毫不在意,只是将照片装回信封,重新放进马口铁盒中,回答说:“其实你喜欢我。”
“可你讨厌我。”
“我不讨厌你。”她一边说,一边将铁盒再次掩埋。他们的手都脏掉。
“那你为什么不想和我做朋友?”
“我在想象,我想象我们不再是朋友,我想象你不会再回来。”
“那我不喜欢想象。”
“你喜欢想象,但你害怕。”
“我害怕什么?”
“你怕那是真的,你也怕你讨厌我是真的。”
“那不是真的。”
“但你总在害怕。”
像是为了证明她的话,太阳重新出现,骆灵转而用石块敲击大地的光斑,一下又一下,密密的,像鼓点。
“我不会再害怕。”段英说。
我不会再害怕,他说。
他不再害怕,他起身退出树的阴影,到热烈的阳光下。他不怕燃烧,即使他会住进医院。
骆灵望着他,扬起嘴角。
他们重新回到段荣的屋子里,骆灵再次举起玩具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下扳机。
她忽然明白疼痛是圆圈,一圈又一圈地扩散,好像变得很大时却又不见痕迹,她缓缓地疼,缓缓地好,然后听见一段旋律,旋律由人声终止,他们听见段靖方接通电话,接着他匆忙离开,只嘱咐他们午饭去郭怀知那里吃。
是什么让他急匆匆呢?
也许他们该做侦探,远远地跟上他,在小区外搭一辆出租车,对出租车司机说“跟上前面那辆车”。
“我们来做侦探吧。”
“可我好像已经睡着了。”
“那我现在在你的梦里吗?”
“也有可能是我在你的梦里。”
于是侦探游戏结束,他们开始做梦。
他们躺到小床上,段英说:“我梦见车厢里很吵,很臭。我害怕掉下去,害怕看到坏人的脚。”
“我没有坐过火车。”
“如果你是我,你不会害怕坏人的脚,如果他们不穿鞋,你会丢掉他们的鞋。”
“我不想去车厢里,除非它能浮起来。我一直梦见会飞的车厢,里面有床和餐厅,旋转木梯通往我的床,我在那里驾驶我的床。”
“它有方向盘吗?”
“没有,但我想让它去哪儿它就去哪儿。”
“那它有窗户吗?”
“也没有,但有两扇门,可是只有帘子没有真正的门,我拉开帘子就会发现我在天空里。”
“你会掉下去吗?”
“我装了栏杆。”
“风吹进去你会冷吗?”
“冬天很冷,但我躺在床上裹紧我的被子。”
“你开你的床去哪儿呢?”
“我不知道,它总在空中,有时候我梦见它在学校的走廊外面,我从教室里出来,坐我的车厢离开。所有人都羡慕我。”
“你没有带上我吗?”
“没有,但你有时候会来我的车厢里,我们玩无聊的游戏。”
段英停顿会儿,似乎很困,又好像很忧伤,低声说:“我没有会飞的车厢。”
“你有别的梦。”
“我分不清我什么时候在做梦,我会因为你的话做梦。”段英含含糊糊说,想到他曾经做为气球的尾巴脱落,皱着眉睡了过去。
静谧挡在他们中间,骆灵伸手探向他的额头,像摸到阳光下一只黑毛的猫。
她立即跳下他的床,回到家中,她想在药箱里翻出能让段英退烧的药,但只翻到一半就改变了主意,她又回到段英身旁,从他的脖颈上取下他家的钥匙,之后离开。
她决定扮演一个神医,她要在公园里、在河岸边找到能够治好段英的药,在他的爸爸和外公发现前治好他。
无聊短暂地离开她,她奔跑,寻觅,在阳光下嗅每一株像药的草,她没有能力判断,但她感觉,她感觉这是一株健康的草,感觉它能变成灵丹妙药,然后采下它。
她穿过公园,走到河边,接着便被拦住。
他们说,上游的大暴雨带走了两个下游游泳的少年,骆灵便攀着栏杆望底下漫漫的河,思索那两个少年去往哪里。
她的思绪无法抵达尽头,就像她无法抵达河流的尽头。她只能让思绪转弯,回到眼前。
她不被允许去河边采药,只好拈着从公园采到的药回家。她到厨房里清洗药草,将它们丢进锅里。她站去矮凳上专注地看,看见锅底出现银白的气泡,缓缓上涌,看见它们浮到水面,然后炸开。她搅动她的药草,越来越多的水花让水变成浅黄色。
一片变得软烂的叶片在锅里起伏,在澎湃的水花里颠簸,骆灵用汤勺追赶它,却怎么也追不上,接着她被飞溅的水烫到,缩回手。
药水变成浅褐色,她关掉火,盛一碗药。
而段英似乎真的开始做梦,他模糊地嘟囔,好像仍在害怕。骆灵并不在意他是否害怕,她把钥匙套回他脖子上,摇醒他。
他半醒来,困惑地看她端来他面前的东西,隐约想起刚才梦到一片金色的香蕉林。
他明白,他们又开始演戏,或者说游戏。
既然如此,那他想扮演一个小偷,在天最黑的时候偷走那个被掩埋两次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