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曙光
晨曦的阳光正照耀着东华皇城,百姓们似乎都有所感应,不再像老鼠一样窝在家里,全都探出头来,悄悄观察着这个重获新生的国家。
江柏舟换下了一身蟒袍,但那身明黄色龙袍,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穿上,于是便还是穿着自己的私服,一身暗蓝色袍子,站在太和殿中央,下面是他的大军。
顾子安和皇甫站在他身侧,有些不知所措。
江柏舟低头笑了笑,看了他们俩一眼,“别说你们,就连我也是平生第一次如此手足无措。”
东华有条非常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太子不及弱冠之年,便不可即位,说是年纪小无法很好的执政,还有传闻说这是诅咒,东华也不是没有年轻的帝王,但在二十岁前登基的,多短命而亡,而江柏舟似乎也还没及冠。
顾子安翻了个白眼,“都说了让你早些做好准备,但是话说回来你还没及冠……”
话说到一半,顾子安突然噤声了。
皇甫不解的看了他一眼,喊了他一声,“子安哥?”
又回头看江柏舟,却看见江柏舟正笑吟吟的看着他们两个,皇甫一头雾水,而顾子安则是自顾自笑了起来,“我说你怎么那么执着于等子时,原来是这样。弱冠之年正当时,是个大人了。”
皇甫这才恍然大悟,江柏舟不爱过生日,所以即便是跟着他那么久了,皇甫也不太知晓自家王爷的生辰,原来昨日便是江柏舟二十岁生辰。
雷炎和袁承接连赶来,袁承脸上洋溢着无法言喻的笑容,江柏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郑重异常:“多谢你们。”
袁承非常豪爽,大力拍了拍他肩膀,笑的开怀:“你解决了人生大事,我们当然也为你高兴!只是,你可有想好,这接下来该如何?”
在场的各位都想听听他的想法,毕竟一个国家不能没有领导者。
江柏舟叹气,“问问他吧。这皇位,本也不是我想要的。”
顾子安懂了,命人去请,然后话锋一转,“这个先搁置一边,反正事情已经成定局了,话说回来,沈大小姐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江柏舟这才想起来,他顾不得什么,立马令人牵来了马,雷炎有些无奈,“未来的天子这么随性,倒是让人有些苦恼。”
几个人笑做一团,有什么办法?毕竟人家还是个刚及冠的少年。
一路过去其实看不到什么战争的痕迹,这也许也跟皇帝过分信任江柏舟有关,只有皇宫设了防线,当他冲出宫门的那一刻,百姓们全都围在宫门前,他放慢了速度,缓缓停了下来。
一个老翁颤抖着手,问他:“江山,易主了吗?”
可能因为江柏舟生的一副淡漠的面孔,虽然生的极美,但人们还是不敢靠近他,只有这个老翁,与他搭了话。
江柏舟不知为何,下了马,他尽量让自己的神情变得柔和,环顾四周,无尽的沉默后,他听见了自己的声音:“这天下江山不是我一人的,旧皇已死,诸位今后再也不会过那种苦日子了。”
他始终没有说出自己是新皇这句话,太沉重了,他担待不起。看着他们一个个充满渴望的眼神,他心里蓦然有些难受。
江柏舟说完,又交代了几句什么,随后便调转马头回了太和殿。
袁承在整军队,顾子安在和易笙说着什么,反正是为了重建这个国家在谋划些什么,皇甫在带人清理皇宫,雷炎则是在看财政收入。
见他回来,顾子安深感意外:“咦?怎么回来了?”
江柏舟淡淡的,也没多说什么,瞥了眼雷炎手里的账本,道:“除了有固定收入的臣民们,其余每户发二两银子。”
顾子安有些欲言又止。
江柏舟抬眼看他,好像有些不高兴,“怎么?”
易笙抢答:“殿下,这皇城人口最是密集,每户二两银子,这清寿帝大兴土木,国库早已亏空,恐怕是无法拿出这么多银子。”
江柏舟坐下,随手拿了本账本。
他挑眉看向易笙,“谁说我要动用国库了?”
易笙下巴要吓掉了,难不成这大哥是想自掏腰包?
顾子安已经反应过来了,他初听就觉得不对劲,江柏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想来事出有因,若他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法,恐怕也不会跟他们说。
江柏舟喊了皇甫过来,皇甫从江柏舟手里接过了钥匙,便快马加鞭的取钱去了。
易笙故作镇定摇摇扇子,一脸的高深莫测:“啧啧,你的金库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等大殿安静下来后,众人才赫然发现江柏舟已经坐到了龙椅上。
顾子安轻声喊他,“舟儿?你……”
易笙道:“看来他是想通了。”
他们都比江柏舟年长,但他们都知道这个人的决心是非常恐怖的,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野心,实在是不可轻看他,所以他做的决定也从来无人能反驳。
江柏舟看着手边一堆厚厚的奏折,对顾子安他们道:“孤想好了。比起做个闲散王爷,孤更想做个流芳千古的好皇帝。”
再说了,他不做皇帝,那他干嘛去?继续当闲散王爷?那沈如月怎么办?陪着他一辈子纨绔?这当然不可以,他自己不会允许自己颓废,沈如月也绝对不愿意看到他纨绔的模样。
顾子安几人跪安,便退了下去。
后妃们都得知消息赶来了,刚好碰到出来的几人,皇后失神的抓着易笙不放:“皇上呢,皇上呢!”
易笙有些难绷,抽着嘴角:“娘娘,您先松手。”
顾子安轻描淡写道:“清寿帝的尸首如今在太平殿中,两日后出殡,娘娘可还有什么疑问?”
皇甫笑道:“娘娘与先帝还真是伉俪情深啊。”
太子刚“身死”不久,如今皇帝也没了,这对于皇后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她再也支撑不住,直直倒下,她一眼望见端坐在庙堂之上的江柏舟,挣扎着爬过去,狼狈极了。
“舟儿……舟去……你为何要这样做啊……”
皇后凄厉的哭声回响在大殿上,江柏舟看奏折看得头疼,她又到这哭一通,任谁都烦了。
他冷冰冰道:“孤暂且还称你一声姑母,你为先帝做过什么,你又做过什么孤可是一清二楚。若不想之后的日子无以依靠,孤劝你消停一会。”
皇后深知自己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没什么办法了,宫女来搀扶她下去,江柏舟冷不丁丢下一句:“谢允淳没死。”
皇后的眼睛中突然又有了光,挣扎着问:“果真?!”
江柏舟安安静静的看着她,好心劝告又似警告:“安分些。”
皇后喜笑颜开的点头,她与皇上夫妻多年早已无感情了,最挂念的便是自己儿子,听到儿子没死简直高兴的要命,就算儿子当不成皇帝也行了,同比死了好。
江山易主,后妃们自然不能再待在后宫之中,还有几位未出阁的公主,内务府领人来参拜新皇时问起这个,江柏舟思考了一下,大手一挥:“沈阳行宫离皇城不远,就让她们暂住着。几位公主留在宫中罢,孤改日寻个时间替她们择佳婿。”
内务府总领太监名为张全,是个圆滑的人,他暗示道:“陛下,该改口了。”
清寿帝是真的太懒了,全国各地都是事,他一件也不理,搞的江柏舟刚上任就忙的要死,一连忙了好几日才整理好这些公文,连登基大典都来不及准备。
他不以为然道:“登基大典之后再说吧。”
“嗻。”
张全退下后,皇甫抱着个名册上来了。
“参见陛下,陛下千岁……”
皇甫还没说完就被打断,江柏舟冷眼瞅着他:“怎么连你也这样?起来,快些将东西给孤。”
皇甫笑了,道:“陛下迟早要习惯的。”
江柏舟充耳不闻,打开名册瞅了一眼就问:“这什么?”
皇甫道:“是子安哥让臣送上来的,他说这是登基大典那天宴请的名单,让您先过个目。还有注意那几位用朱笔圈出来的人物。”
江柏舟点点头,细细看了起来。这些官员他大多都认识,熟悉的也不算少数,但君臣不和向来是大事,他以前行事太过于乖张招摇,惹了不少人,如今怕是要费好大一番功夫了。
他看了眼圈起来的几个人物,分别是丞相常远,南阳侯许延璋,户部尚书张宏,以及内阁的几位大臣。
这些人是出了名的顽固派。
之前清寿帝在任时他们便是对清寿帝非常不满,但还不至于到让他下位的程度,可江柏舟就不同了,以往参他的那几本奏折多数出自与这几人之手。
说他顽劣不堪,不知礼数不成体统,行事乖张,但江柏舟用战功堵死他们的嘴,他脾气虽然差,但能力确实一等一的,此次他推翻旧皇做新皇,这些人不知要闹到怎样。
江柏舟将名册收起,“无事便退下罢。宣内阁首辅来。”
皇甫应了声,正准备退下,江柏舟又道:“再将礼部的人喊来,孤……有事。”
内阁首辅是个头发花白的大胡子,名为欧阳敬,太上皇时期便效忠于朝堂,历经三代江山更迭,虽明事理但迂腐异常。
内阁分两派,一派是以顾先民为首的创新派,一派则是以欧阳敬为首的保守派。
江柏舟十五岁时曾被清寿帝送到内阁与诸位大臣议政,虽然他只是旁听,但多多少少也懂些政见,他认为创新才是保证一个国家永远年轻的资本,对欧阳敬这群人一直避而远之,这也是他与顾子安交好的原因,顾先民也非常赏识他。
门外小太监报:“欧阳大人到——”
江柏舟坐直身体,定定的看着这大胡子老头。
老头非常不服,撩衣摆时都能看出他的不爽,他跪下行礼,“臣叩见……陛下。”
这声“陛下”喊的咬牙切齿的,江柏舟挑了挑眉,明知故问道:“首辅大人可是对孤有何怨言?”
欧阳敬嘴上说着“臣没有”,表情却倔强异常,对江柏舟非常不满。
给脸不要脸,江柏舟晾他是个年迂花甲的老臣才没多为难他,但他这也太目中无人了些。
“欧阳敬,别忘了你的身份。”江柏舟淡淡道。
年轻的帝王手腕并不强劲,但那眼神令人遍体生寒,欧阳敬只看了一眼便心里颤了一下。
“臣不敢。”
江柏舟冷笑,“嘴上说着臣不敢,孤倒是见你骨头硬得很呐。左右算着你也没几年好活了,不如早日辞官归田园罢?还有你那可爱的重孙,恐怕还没长乳牙吧?”
欧阳敬瞳孔猛的一缩,江柏舟消息未免太过于灵通了,欧阳敬开始冒冷汗,他端详着龙椅之上的年轻人,莫名生出一丝恐惧来。他辅佐过两代皇帝,可他从未见过如此……罢了,是他老了,寡不敌众。
他拜了下去,头抵在冰冷的地板上,一字一句道:“陛下想要臣做什么,臣在所不辞。”
江柏舟笑了一下,有些不明意味,他淡淡道:“你知道孤想要的是什么,交出来,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欧阳敬闭了闭眼,终究还是泄了气:“守了三代……终究是没守住……”
江柏舟想要的,是开国玉玺。
开国皇帝因为某些原因,将玉玺设为了一层保障,这层保障之后,是江湖。
拿到开国玉玺之人,方可对江湖众人随意差遣,因为开国皇帝出身于江湖之中,于各方皆有情谊。开国皇帝不忘初心,所以设置了这么一道程序,所以拿到玉玺之人就说明,多了一支可随意差遣的部下,江湖情报手到擒来。
但这玉玺开国皇帝却没流传给后人,而是藏了起来,于是历代皇帝都在找玉玺,他们需要这个玉玺,却始终没人得手。
玉玺不在皇室,流落民间,若不是江柏舟的人在调察云不息时偶然发现了欧阳家的身影,恐怕如今还要被蒙在鼓里。
江柏舟缓缓道:“玉玺在何处?”
欧阳敬咬牙:“在……在臣祖宅地基之下,以青石板覆盖。”
若他没记错,欧阳敬的祖籍是绍兴,在江南。
江柏舟让他退下,临走前还给了他一张地契和两箱金银,淡淡道:“今后你也不必在官场上拼搏了。这些东西你拿走罢,算是孤对你的‘补偿’。”
欧阳敬这次是真的服了,他恭恭敬敬的朝高台之上拜了一下,弓着腰,迈着蹒跚的步伐,一步步离开了太和殿。
欧阳敬退下后江柏舟立马招来雷炎。
“阿炎,有件要紧事,须得你亲自替孤去办。”
雷炎微微颔首,“陛下尽管说便是,臣竭尽所能。”
“替孤去趟江南绍兴,寻欧阳敬的祖宅,你先启程,暗卫随后会跟着过去。”
雷炎应下后便退下了,皇甫慢悠悠走了上来。
“陛下,礼部侍郎求见。”
江柏舟淡定搁下笔,“宣。”
礼部侍郎许攸是个年轻人,他嘴角边总是挂着得体的笑容。
“参见陛下。”
“起。”
江柏舟淡淡问:“这皇帝娶妻的礼制如何,你说与孤听听。”
许攸娓娓道来:“自然是与常人娶妻更为繁琐,但百变不离其宗,先是亲迎礼,随后是奉迎礼,再随后便是册后大典,然后由命妇将皇后引入洞房。”
江柏舟听罢便算了,又问:“那提亲时要准备什么?”
许攸从怀里掏了个卷轴出来,“不巧,臣正好准备了,陛下可要亲自过目?”
江柏舟兴奋了一下,道:“拿来孤瞧瞧。”
然后许攸脚绊了一下,卷轴散开,一直咕噜噜滚到龙椅下方台阶,最可怕的是,许攸手里的卷轴还没滚完。
江柏舟:“……”
结个婚要准备那么多东西啊!
晨曦的阳光正照耀着东华皇城,百姓们似乎都有所感应,不再像老鼠一样窝在家里,全都探出头来,悄悄观察着这个重获新生的国家。
江柏舟换下了一身蟒袍,但那身明黄色龙袍,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穿上,于是便还是穿着自己的私服,一身暗蓝色袍子,站在太和殿中央,下面是他的大军。
顾子安和皇甫站在他身侧,有些不知所措。
江柏舟低头笑了笑,看了他们俩一眼,“别说你们,就连我也是平生第一次如此手足无措。”
东华有条非常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太子不及弱冠之年,便不可即位,说是年纪小无法很好的执政,还有传闻说这是诅咒,东华也不是没有年轻的帝王,但在二十岁前登基的,多短命而亡,而江柏舟似乎也还没及冠。
顾子安翻了个白眼,“都说了让你早些做好准备,但是话说回来你还没及冠……”
话说到一半,顾子安突然噤声了。
皇甫不解的看了他一眼,喊了他一声,“子安哥?”
又回头看江柏舟,却看见江柏舟正笑吟吟的看着他们两个,皇甫一头雾水,而顾子安则是自顾自笑了起来,“我说你怎么那么执着于等子时,原来是这样。弱冠之年正当时,是个大人了。”
皇甫这才恍然大悟,江柏舟不爱过生日,所以即便是跟着他那么久了,皇甫也不太知晓自家王爷的生辰,原来昨日便是江柏舟二十岁生辰。
雷炎和袁承接连赶来,袁承脸上洋溢着无法言喻的笑容,江柏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郑重异常:“多谢你们。”
袁承非常豪爽,大力拍了拍他肩膀,笑的开怀:“你解决了人生大事,我们当然也为你高兴!只是,你可有想好,这接下来该如何?”
在场的各位都想听听他的想法,毕竟一个国家不能没有领导者。
江柏舟叹气,“问问他吧。这皇位,本也不是我想要的。”
顾子安懂了,命人去请,然后话锋一转,“这个先搁置一边,反正事情已经成定局了,话说回来,沈大小姐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江柏舟这才想起来,他顾不得什么,立马令人牵来了马,雷炎有些无奈,“未来的天子这么随性,倒是让人有些苦恼。”
几个人笑做一团,有什么办法?毕竟人家还是个刚及冠的少年。
一路过去其实看不到什么战争的痕迹,这也许也跟皇帝过分信任江柏舟有关,只有皇宫设了防线,当他冲出宫门的那一刻,百姓们全都围在宫门前,他放慢了速度,缓缓停了下来。
一个老翁颤抖着手,问他:“江山,易主了吗?”
可能因为江柏舟生的一副淡漠的面孔,虽然生的极美,但人们还是不敢靠近他,只有这个老翁,与他搭了话。
江柏舟不知为何,下了马,他尽量让自己的神情变得柔和,环顾四周,无尽的沉默后,他听见了自己的声音:“这天下江山不是我一人的,旧皇已死,诸位今后再也不会过那种苦日子了。”
他始终没有说出自己是新皇这句话,太沉重了,他担待不起。看着他们一个个充满渴望的眼神,他心里蓦然有些难受。
江柏舟说完,又交代了几句什么,随后便调转马头回了太和殿。
袁承在整军队,顾子安在和易笙说着什么,反正是为了重建这个国家在谋划些什么,皇甫在带人清理皇宫,雷炎则是在看财政收入。
见他回来,顾子安深感意外:“咦?怎么回来了?”
江柏舟淡淡的,也没多说什么,瞥了眼雷炎手里的账本,道:“除了有固定收入的臣民们,其余每户发二两银子。”
顾子安有些欲言又止。
江柏舟抬眼看他,好像有些不高兴,“怎么?”
易笙抢答:“殿下,这皇城人口最是密集,每户二两银子,这清寿帝大兴土木,国库早已亏空,恐怕是无法拿出这么多银子。”
江柏舟坐下,随手拿了本账本。
他挑眉看向易笙,“谁说我要动用国库了?”
易笙下巴要吓掉了,难不成这大哥是想自掏腰包?
顾子安已经反应过来了,他初听就觉得不对劲,江柏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想来事出有因,若他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法,恐怕也不会跟他们说。
江柏舟喊了皇甫过来,皇甫从江柏舟手里接过了钥匙,便快马加鞭的取钱去了。
易笙故作镇定摇摇扇子,一脸的高深莫测:“啧啧,你的金库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等大殿安静下来后,众人才赫然发现江柏舟已经坐到了龙椅上。
顾子安轻声喊他,“舟儿?你……”
易笙道:“看来他是想通了。”
他们都比江柏舟年长,但他们都知道这个人的决心是非常恐怖的,他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野心,实在是不可轻看他,所以他做的决定也从来无人能反驳。
江柏舟看着手边一堆厚厚的奏折,对顾子安他们道:“孤想好了。比起做个闲散王爷,孤更想做个流芳千古的好皇帝。”
再说了,他不做皇帝,那他干嘛去?继续当闲散王爷?那沈如月怎么办?陪着他一辈子纨绔?这当然不可以,他自己不会允许自己颓废,沈如月也绝对不愿意看到他纨绔的模样。
顾子安几人跪安,便退了下去。
后妃们都得知消息赶来了,刚好碰到出来的几人,皇后失神的抓着易笙不放:“皇上呢,皇上呢!”
易笙有些难绷,抽着嘴角:“娘娘,您先松手。”
顾子安轻描淡写道:“清寿帝的尸首如今在太平殿中,两日后出殡,娘娘可还有什么疑问?”
皇甫笑道:“娘娘与先帝还真是伉俪情深啊。”
太子刚“身死”不久,如今皇帝也没了,这对于皇后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她再也支撑不住,直直倒下,她一眼望见端坐在庙堂之上的江柏舟,挣扎着爬过去,狼狈极了。
“舟儿……舟去……你为何要这样做啊……”
皇后凄厉的哭声回响在大殿上,江柏舟看奏折看得头疼,她又到这哭一通,任谁都烦了。
他冷冰冰道:“孤暂且还称你一声姑母,你为先帝做过什么,你又做过什么孤可是一清二楚。若不想之后的日子无以依靠,孤劝你消停一会。”
皇后深知自己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没什么办法了,宫女来搀扶她下去,江柏舟冷不丁丢下一句:“谢允淳没死。”
皇后的眼睛中突然又有了光,挣扎着问:“果真?!”
江柏舟安安静静的看着她,好心劝告又似警告:“安分些。”
皇后喜笑颜开的点头,她与皇上夫妻多年早已无感情了,最挂念的便是自己儿子,听到儿子没死简直高兴的要命,就算儿子当不成皇帝也行了,同比死了好。
江山易主,后妃们自然不能再待在后宫之中,还有几位未出阁的公主,内务府领人来参拜新皇时问起这个,江柏舟思考了一下,大手一挥:“沈阳行宫离皇城不远,就让她们暂住着。几位公主留在宫中罢,孤改日寻个时间替她们择佳婿。”
内务府总领太监名为张全,是个圆滑的人,他暗示道:“陛下,该改口了。”
清寿帝是真的太懒了,全国各地都是事,他一件也不理,搞的江柏舟刚上任就忙的要死,一连忙了好几日才整理好这些公文,连登基大典都来不及准备。
他不以为然道:“登基大典之后再说吧。”
“嗻。”
张全退下后,皇甫抱着个名册上来了。
“参见陛下,陛下千岁……”
皇甫还没说完就被打断,江柏舟冷眼瞅着他:“怎么连你也这样?起来,快些将东西给孤。”
皇甫笑了,道:“陛下迟早要习惯的。”
江柏舟充耳不闻,打开名册瞅了一眼就问:“这什么?”
皇甫道:“是子安哥让臣送上来的,他说这是登基大典那天宴请的名单,让您先过个目。还有注意那几位用朱笔圈出来的人物。”
江柏舟点点头,细细看了起来。这些官员他大多都认识,熟悉的也不算少数,但君臣不和向来是大事,他以前行事太过于乖张招摇,惹了不少人,如今怕是要费好大一番功夫了。
他看了眼圈起来的几个人物,分别是丞相常远,南阳侯许延璋,户部尚书张宏,以及内阁的几位大臣。
这些人是出了名的顽固派。
之前清寿帝在任时他们便是对清寿帝非常不满,但还不至于到让他下位的程度,可江柏舟就不同了,以往参他的那几本奏折多数出自与这几人之手。
说他顽劣不堪,不知礼数不成体统,行事乖张,但江柏舟用战功堵死他们的嘴,他脾气虽然差,但能力确实一等一的,此次他推翻旧皇做新皇,这些人不知要闹到怎样。
江柏舟将名册收起,“无事便退下罢。宣内阁首辅来。”
皇甫应了声,正准备退下,江柏舟又道:“再将礼部的人喊来,孤……有事。”
内阁首辅是个头发花白的大胡子,名为欧阳敬,太上皇时期便效忠于朝堂,历经三代江山更迭,虽明事理但迂腐异常。
内阁分两派,一派是以顾先民为首的创新派,一派则是以欧阳敬为首的保守派。
江柏舟十五岁时曾被清寿帝送到内阁与诸位大臣议政,虽然他只是旁听,但多多少少也懂些政见,他认为创新才是保证一个国家永远年轻的资本,对欧阳敬这群人一直避而远之,这也是他与顾子安交好的原因,顾先民也非常赏识他。
门外小太监报:“欧阳大人到——”
江柏舟坐直身体,定定的看着这大胡子老头。
老头非常不服,撩衣摆时都能看出他的不爽,他跪下行礼,“臣叩见……陛下。”
这声“陛下”喊的咬牙切齿的,江柏舟挑了挑眉,明知故问道:“首辅大人可是对孤有何怨言?”
欧阳敬嘴上说着“臣没有”,表情却倔强异常,对江柏舟非常不满。
给脸不要脸,江柏舟晾他是个年迂花甲的老臣才没多为难他,但他这也太目中无人了些。
“欧阳敬,别忘了你的身份。”江柏舟淡淡道。
年轻的帝王手腕并不强劲,但那眼神令人遍体生寒,欧阳敬只看了一眼便心里颤了一下。
“臣不敢。”
江柏舟冷笑,“嘴上说着臣不敢,孤倒是见你骨头硬得很呐。左右算着你也没几年好活了,不如早日辞官归田园罢?还有你那可爱的重孙,恐怕还没长乳牙吧?”
欧阳敬瞳孔猛的一缩,江柏舟消息未免太过于灵通了,欧阳敬开始冒冷汗,他端详着龙椅之上的年轻人,莫名生出一丝恐惧来。他辅佐过两代皇帝,可他从未见过如此……罢了,是他老了,寡不敌众。
他拜了下去,头抵在冰冷的地板上,一字一句道:“陛下想要臣做什么,臣在所不辞。”
江柏舟笑了一下,有些不明意味,他淡淡道:“你知道孤想要的是什么,交出来,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欧阳敬闭了闭眼,终究还是泄了气:“守了三代……终究是没守住……”
江柏舟想要的,是开国玉玺。
开国皇帝因为某些原因,将玉玺设为了一层保障,这层保障之后,是江湖。
拿到开国玉玺之人,方可对江湖众人随意差遣,因为开国皇帝出身于江湖之中,于各方皆有情谊。开国皇帝不忘初心,所以设置了这么一道程序,所以拿到玉玺之人就说明,多了一支可随意差遣的部下,江湖情报手到擒来。
但这玉玺开国皇帝却没流传给后人,而是藏了起来,于是历代皇帝都在找玉玺,他们需要这个玉玺,却始终没人得手。
玉玺不在皇室,流落民间,若不是江柏舟的人在调察云不息时偶然发现了欧阳家的身影,恐怕如今还要被蒙在鼓里。
江柏舟缓缓道:“玉玺在何处?”
欧阳敬咬牙:“在……在臣祖宅地基之下,以青石板覆盖。”
若他没记错,欧阳敬的祖籍是绍兴,在江南。
江柏舟让他退下,临走前还给了他一张地契和两箱金银,淡淡道:“今后你也不必在官场上拼搏了。这些东西你拿走罢,算是孤对你的‘补偿’。”
欧阳敬这次是真的服了,他恭恭敬敬的朝高台之上拜了一下,弓着腰,迈着蹒跚的步伐,一步步离开了太和殿。
欧阳敬退下后江柏舟立马招来雷炎。
“阿炎,有件要紧事,须得你亲自替孤去办。”
雷炎微微颔首,“陛下尽管说便是,臣竭尽所能。”
“替孤去趟江南绍兴,寻欧阳敬的祖宅,你先启程,暗卫随后会跟着过去。”
雷炎应下后便退下了,皇甫慢悠悠走了上来。
“陛下,礼部侍郎求见。”
江柏舟淡定搁下笔,“宣。”
礼部侍郎许攸是个年轻人,他嘴角边总是挂着得体的笑容。
“参见陛下。”
“起。”
江柏舟淡淡问:“这皇帝娶妻的礼制如何,你说与孤听听。”
许攸娓娓道来:“自然是与常人娶妻更为繁琐,但百变不离其宗,先是亲迎礼,随后是奉迎礼,再随后便是册后大典,然后由命妇将皇后引入洞房。”
江柏舟听罢便算了,又问:“那提亲时要准备什么?”
许攸从怀里掏了个卷轴出来,“不巧,臣正好准备了,陛下可要亲自过目?”
江柏舟兴奋了一下,道:“拿来孤瞧瞧。”
然后许攸脚绊了一下,卷轴散开,一直咕噜噜滚到龙椅下方台阶,最可怕的是,许攸手里的卷轴还没滚完。
江柏舟:“……”
结个婚要准备那么多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