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结婚后不久,爸爸带着爷爷奶奶提供的积蓄和妈妈的嫁妆,在后埔一带买了新家,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还完了房贷。
大概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妈妈才放心生了二胎,而我小名甜甜,也是寓意家庭越过越好的意思。
在我10岁以前,偶尔还能见到姑婆来我家做客,可能是我想得比较多吧,有时我会觉得姑婆会不会有意将我养在身边呢?
那时,姑婆已经开了诊所,在亲戚中很有名望地位。
我买了一些葡萄,搭乘地铁到了姑婆的诊所。
可能是下午的缘故,病人并不多,一只护士机器人在张罗客人填写登记表格,柜台里坐着一个穿着制服的年轻女孩子,似乎在记录什么内容。
你好。我想找一下张医生。
有预约吗?她没有抬头,继续忙碌着。
没有哦,我顺路来看看她。
她抬头看了我一样:张医生这几天不在,要不您留个联系方式?
那算了哦。我提着葡萄,有点丧气走进了大街上。为什么偏偏不在呢?
2040年的新城市变革计划,没有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反而造成了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大批量失业。
空轨与地铁的遥相呼应,更兼新能源环保主义的火上浇油,共同推进了公交及客运系统的门可罗雀,爷爷奶奶的社会价值瞬间清零,被迫转行,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加入了社工行列。
作为家族奠基人的爷爷和奶奶,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社科通识读本里,记载他们是在经济步向繁荣初期诞生的一代,他们是首批被贴‘标签’的一代,在互联网泡沫产出的阶段,80后翘楚的人生不可不谓是浓墨重彩。
可惜,爷爷奶奶只是混合在时代洪流中的小小大巴车司机及售票员
飞巴的出现,令他们夫妻双双失业,因此,我们都成为了保守的地铁一族,从不购置创新型汽车,更在小区募集资金,搭建空中停车坪时,很有骨气地拒绝了资金投入。
但我去姑苏求学后,很快沦为家族叛徒,不仅经常乘坐飞巴,还偷偷考取了飞巴执照,和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我喜欢这种沉浸式的乘坐体验。(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说来,飞巴轨道及内部设计,还与我如今的专业搭了一点儿关系,官方用语:元宇宙与新交通前沿。
说白了,元宇宙就是一个杀死血肉之躯的刽子手,它是虚拟现实的究极版本,而人工智能则是它最大的帮凶。
生于2040年的我,正好生于空间构造大变革初期,从我记事起,校车的车保姆就是智能老师,7岁以前,我从不知道人工智能和智能材料的产业变革,正是导致家人失业的导火索。
不过20岁出头的我,却对这种时代性失业司空见惯了。
如今,每一个产业,几乎都有因及时更新而产生的失业群体,政府拨款津贴,提供职业性考试,给予其他就业方向。
我的爷爷奶奶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职业性培训和考核,二次就业成为了社区的全职社工。
爷爷的工作方向侧重社区的环境建设及维护,而奶奶的工作方向则是社区社会心理平台的互帮互助。
科技在不断淡漠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触碰,而社会却不能真正割裂这种血与肉的链接,第三产业的服务区间被不断扩大与细化,这实是一个空前复杂的时代。
*
果乐茶,柠檬茶,美容养颜舒心茶~客官,喝茶嘞!
叮叮叮~请支付!
恍恍惚惚胡思乱想中,我居然走进了商业区,我拿出零钱包,投放了10块钱,从自助贩卖的机器人手中接过一杯冰水柠檬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我不去智能服务中心看看呢?学费要九月份缴纳,而我现在手上有近两万块资金,完全可以去本地的智能服务中看看小型商务投资项目。
现在的智能服务中心基本都是与本地的政务服务相关联,直接划分在社区生态的运营范畴,所以各个城市都分片区设立了自己的智能服务中心,四黄属于南安辖区中较为偏远的乡镇经济体了,商务和教育都不算发达,这里居住的群体也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我换乘飞巴,去了相对临近的鲤城片区。
鲤城区不仅商业繁荣,还有千年古刹大开元寺,是个热闹所在,或许那里的智能服务中心会更有特色吧。
一下飞巴,我便径直去了西街辖区的智能服务中心。
抛却那些送往迎来的鲤城智能娃娃不谈,这里的确比后埔的服务中心热闹。
我在一楼大厅的迎宾娃娃处做了登记,鉴于我是本地出生的在读大学生,我挑选了一个针对学生群体的服务套餐,一旦我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智能投资项目,我可以直接进入运营阶段,在前三个月的周期内,我是不需要缴纳租赁服务费的;三个月后,我需要在每个月的20号,登录智能服务云平台缴纳服务金。
这个套餐比较好的是,如果头三个月,我并没有产生盈利收入,我还可以选择使用公益性运营方案来抵扣服务费。
我需要在社区从事公益性服务,包括和独居老人聊天,在特殊教育中心照顾残障儿童,或者在公益性文化机构从事零薪酬讲师工作等,这些工作都会在我到岗后,累计时长,每个月我只需要累计有50小时,即可减免当月的服务费用。
最便利的是,不同于5年前的状态,如今全国的智能服务中心,作为公益性创业项目,在全国都是联网运营状态,所以即使我运营的项目在泉州,我返回苏州求学后,依旧可以选择在姑苏区从事公益性服务来减免服务费用。
登记完信息,挑选好了服务,我的手机智能阅读器很快就接受到了服务中心传送的产品海选手册。
今天我在商业区遇见的果茶贩卖货郎担机器人果然是首页推荐项目。
它的服务费用是每月2000元,这个费用已经很便宜了,因为这种智能货郎担都是24小时营业,很多都采取日间和夜间的双轨运营模式。
早上主推红茶和咖啡,日间推清凉饮品和果茶,而晚间又主打咖啡和养生茶。
点击宣传栏目中的本地运营助手,很快便看到了这一款货郎担在鲤城区的运营规模,居然已经达到了3000+,如果我选中这一款服务,那么我的货郎担编号就是QL2060707-3124,虽然很心动,还是选择放弃。
现实条件并不允许我在本地运营饮食类货郎担啦。
这种小项目虽然是赚钱的,可也很费功夫,我需要每天准备好茶品,在服务中心认可的城市商务服务实验室内,在全监控食品安全室内,将所有产品制作包装入库,如果不按照陈序来严格实施,我所有的产品包装就不会拥有实验室提供的特定商品码,而货郎担绝不会售卖‘□□商品’。
食品安全,重中之重嘛!
只能食品类货郎担的运营群体,最适合的可能就是那些全职主妇吧,或者是真心热爱茶饮的灵活就业人士。
货郎担的头部,有一个A5大小的显示屏,许多关于产品的评价都会流动播放。
难喝的要死!
啊呀,受骗了啦!再也不买了!
这是什么东东,卖茶水不适合你,你适合卖中药养生,大哥!
哈哈哈,我记得我在苏州就遇到过一个满头黑线的货郎担,一星评价累计多了,货郎担的头部区域都会跟着变色,别人一见到这个满脸黑线的机器人,就知道这家伙干不了这行,已经苦苦挣扎在生死之间啦。
所以我这种对果品饮品没有高人指点的家伙,还是放弃幻想,看看其他项目吧…
货郎担类也有许多其他商品可以选择,可这些商品都不及食品类,毕竟食品类虽说有点麻烦,可它是快消品又是刚需品,做这个来钱还是比较快的,其他的产品,要购销铺货,虽然运营陈序简单,可销货可没有那么容易,除非你有特殊商品经营许可证,能够售卖市面上很难取得商品,但一般情况下,有这种资源的人,也没必要单枪匹马来运营货郎担啦。
看了一圈儿产品服务,我发现我唯一能够考虑运营的机器人,居然只能是这一款‘好人卡’机器人。
简单来说,我只能运营提供情绪价值的机器人,每天24小时,走在大街上,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垃圾,牵引流浪阿猫阿狗进集中的救助站…
做这些事,和城市公益服务差不多,我每天通过和机器人的远程协理来给它安排任务,而我做的这些好人好事,会被机器人记录在运营记录仪,每月累计做300件好事,我可以得到政府的1000元补助。
同时我还可以提供商业性服务,如果有情绪不好的人,或者初来乍到得人,可以付费和我聊天,或者向我咨询一些本地的特色小道消息,诸如哪里的沙茶面是老字号,在哪里治疗皮肤病更有口碑,本地人都去哪里下馆子这类的。
简而言之,就是远程贩卖自己。
决定了,就是它了,我点击运营详情,我的个乖乖,鲤城区此类机器人数量5000+!!!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像我这样身无长物,没一技之长,还总怕麻烦,却又老想着捞几个臭钱的人呀…
大概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妈妈才放心生了二胎,而我小名甜甜,也是寓意家庭越过越好的意思。
在我10岁以前,偶尔还能见到姑婆来我家做客,可能是我想得比较多吧,有时我会觉得姑婆会不会有意将我养在身边呢?
那时,姑婆已经开了诊所,在亲戚中很有名望地位。
我买了一些葡萄,搭乘地铁到了姑婆的诊所。
可能是下午的缘故,病人并不多,一只护士机器人在张罗客人填写登记表格,柜台里坐着一个穿着制服的年轻女孩子,似乎在记录什么内容。
你好。我想找一下张医生。
有预约吗?她没有抬头,继续忙碌着。
没有哦,我顺路来看看她。
她抬头看了我一样:张医生这几天不在,要不您留个联系方式?
那算了哦。我提着葡萄,有点丧气走进了大街上。为什么偏偏不在呢?
2040年的新城市变革计划,没有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反而造成了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大批量失业。
空轨与地铁的遥相呼应,更兼新能源环保主义的火上浇油,共同推进了公交及客运系统的门可罗雀,爷爷奶奶的社会价值瞬间清零,被迫转行,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加入了社工行列。
作为家族奠基人的爷爷和奶奶,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社科通识读本里,记载他们是在经济步向繁荣初期诞生的一代,他们是首批被贴‘标签’的一代,在互联网泡沫产出的阶段,80后翘楚的人生不可不谓是浓墨重彩。
可惜,爷爷奶奶只是混合在时代洪流中的小小大巴车司机及售票员
飞巴的出现,令他们夫妻双双失业,因此,我们都成为了保守的地铁一族,从不购置创新型汽车,更在小区募集资金,搭建空中停车坪时,很有骨气地拒绝了资金投入。
但我去姑苏求学后,很快沦为家族叛徒,不仅经常乘坐飞巴,还偷偷考取了飞巴执照,和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我喜欢这种沉浸式的乘坐体验。(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说来,飞巴轨道及内部设计,还与我如今的专业搭了一点儿关系,官方用语:元宇宙与新交通前沿。
说白了,元宇宙就是一个杀死血肉之躯的刽子手,它是虚拟现实的究极版本,而人工智能则是它最大的帮凶。
生于2040年的我,正好生于空间构造大变革初期,从我记事起,校车的车保姆就是智能老师,7岁以前,我从不知道人工智能和智能材料的产业变革,正是导致家人失业的导火索。
不过20岁出头的我,却对这种时代性失业司空见惯了。
如今,每一个产业,几乎都有因及时更新而产生的失业群体,政府拨款津贴,提供职业性考试,给予其他就业方向。
我的爷爷奶奶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职业性培训和考核,二次就业成为了社区的全职社工。
爷爷的工作方向侧重社区的环境建设及维护,而奶奶的工作方向则是社区社会心理平台的互帮互助。
科技在不断淡漠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触碰,而社会却不能真正割裂这种血与肉的链接,第三产业的服务区间被不断扩大与细化,这实是一个空前复杂的时代。
*
果乐茶,柠檬茶,美容养颜舒心茶~客官,喝茶嘞!
叮叮叮~请支付!
恍恍惚惚胡思乱想中,我居然走进了商业区,我拿出零钱包,投放了10块钱,从自助贩卖的机器人手中接过一杯冰水柠檬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我不去智能服务中心看看呢?学费要九月份缴纳,而我现在手上有近两万块资金,完全可以去本地的智能服务中看看小型商务投资项目。
现在的智能服务中心基本都是与本地的政务服务相关联,直接划分在社区生态的运营范畴,所以各个城市都分片区设立了自己的智能服务中心,四黄属于南安辖区中较为偏远的乡镇经济体了,商务和教育都不算发达,这里居住的群体也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我换乘飞巴,去了相对临近的鲤城片区。
鲤城区不仅商业繁荣,还有千年古刹大开元寺,是个热闹所在,或许那里的智能服务中心会更有特色吧。
一下飞巴,我便径直去了西街辖区的智能服务中心。
抛却那些送往迎来的鲤城智能娃娃不谈,这里的确比后埔的服务中心热闹。
我在一楼大厅的迎宾娃娃处做了登记,鉴于我是本地出生的在读大学生,我挑选了一个针对学生群体的服务套餐,一旦我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智能投资项目,我可以直接进入运营阶段,在前三个月的周期内,我是不需要缴纳租赁服务费的;三个月后,我需要在每个月的20号,登录智能服务云平台缴纳服务金。
这个套餐比较好的是,如果头三个月,我并没有产生盈利收入,我还可以选择使用公益性运营方案来抵扣服务费。
我需要在社区从事公益性服务,包括和独居老人聊天,在特殊教育中心照顾残障儿童,或者在公益性文化机构从事零薪酬讲师工作等,这些工作都会在我到岗后,累计时长,每个月我只需要累计有50小时,即可减免当月的服务费用。
最便利的是,不同于5年前的状态,如今全国的智能服务中心,作为公益性创业项目,在全国都是联网运营状态,所以即使我运营的项目在泉州,我返回苏州求学后,依旧可以选择在姑苏区从事公益性服务来减免服务费用。
登记完信息,挑选好了服务,我的手机智能阅读器很快就接受到了服务中心传送的产品海选手册。
今天我在商业区遇见的果茶贩卖货郎担机器人果然是首页推荐项目。
它的服务费用是每月2000元,这个费用已经很便宜了,因为这种智能货郎担都是24小时营业,很多都采取日间和夜间的双轨运营模式。
早上主推红茶和咖啡,日间推清凉饮品和果茶,而晚间又主打咖啡和养生茶。
点击宣传栏目中的本地运营助手,很快便看到了这一款货郎担在鲤城区的运营规模,居然已经达到了3000+,如果我选中这一款服务,那么我的货郎担编号就是QL2060707-3124,虽然很心动,还是选择放弃。
现实条件并不允许我在本地运营饮食类货郎担啦。
这种小项目虽然是赚钱的,可也很费功夫,我需要每天准备好茶品,在服务中心认可的城市商务服务实验室内,在全监控食品安全室内,将所有产品制作包装入库,如果不按照陈序来严格实施,我所有的产品包装就不会拥有实验室提供的特定商品码,而货郎担绝不会售卖‘□□商品’。
食品安全,重中之重嘛!
只能食品类货郎担的运营群体,最适合的可能就是那些全职主妇吧,或者是真心热爱茶饮的灵活就业人士。
货郎担的头部,有一个A5大小的显示屏,许多关于产品的评价都会流动播放。
难喝的要死!
啊呀,受骗了啦!再也不买了!
这是什么东东,卖茶水不适合你,你适合卖中药养生,大哥!
哈哈哈,我记得我在苏州就遇到过一个满头黑线的货郎担,一星评价累计多了,货郎担的头部区域都会跟着变色,别人一见到这个满脸黑线的机器人,就知道这家伙干不了这行,已经苦苦挣扎在生死之间啦。
所以我这种对果品饮品没有高人指点的家伙,还是放弃幻想,看看其他项目吧…
货郎担类也有许多其他商品可以选择,可这些商品都不及食品类,毕竟食品类虽说有点麻烦,可它是快消品又是刚需品,做这个来钱还是比较快的,其他的产品,要购销铺货,虽然运营陈序简单,可销货可没有那么容易,除非你有特殊商品经营许可证,能够售卖市面上很难取得商品,但一般情况下,有这种资源的人,也没必要单枪匹马来运营货郎担啦。
看了一圈儿产品服务,我发现我唯一能够考虑运营的机器人,居然只能是这一款‘好人卡’机器人。
简单来说,我只能运营提供情绪价值的机器人,每天24小时,走在大街上,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垃圾,牵引流浪阿猫阿狗进集中的救助站…
做这些事,和城市公益服务差不多,我每天通过和机器人的远程协理来给它安排任务,而我做的这些好人好事,会被机器人记录在运营记录仪,每月累计做300件好事,我可以得到政府的1000元补助。
同时我还可以提供商业性服务,如果有情绪不好的人,或者初来乍到得人,可以付费和我聊天,或者向我咨询一些本地的特色小道消息,诸如哪里的沙茶面是老字号,在哪里治疗皮肤病更有口碑,本地人都去哪里下馆子这类的。
简而言之,就是远程贩卖自己。
决定了,就是它了,我点击运营详情,我的个乖乖,鲤城区此类机器人数量5000+!!!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像我这样身无长物,没一技之长,还总怕麻烦,却又老想着捞几个臭钱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