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快乐的牧童(一)
在李林平两岁的时候,他妈妈生了一个女儿,小名叫玉儿。在他四岁时,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儿子,小名叫龙龙,那时刚好是春天,漫山青草,遍野红花。他的三个哥哥都上小学了。他爷爷也要去生产队干活,他父亲是大队的赤脚医生。为了挣工分养家,他家还给生产队养了四头牛。在那个时代,给生产队养牛跟在生产队干活是一回事,把一头牛养一年,生产队给养牛户算一定的工分,牛粪也算工分。这样,养四头牛的工分就相当一个大人全年全勤所挣的工分了。但是,生产队也要经常考查耕牛的饲养状况。如果哪一户人家没有把牛养好的话,生产队就剥夺那一家人的养牛资格。由于,李林平家里孩子多,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就把生产队的耕牛赶到山上去放养。他爷爷也很勤快,晚上也经常给牛喂草。所以,他家的牛养得不错。他家的牛圈也大,因此生产队就准许他们养四头牛,一头深褐色的老母牛,有十四、五岁;一头紫红色的犍牛(公牛的意思),有七、八岁;一头金黄色的母牛,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还有一头刚长大、也刚学会耕地,有两、三岁大小的紫色母牛。那头犍牛是从外地买来的,那两头小母牛都是那头老母牛生产的。
以前,早上他妈妈放牛。下午,放学后,他的几个哥哥把牛群赶到山上去放养,他妈妈再去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这样他们家就可以多挣一些工分儿了。可是,现在他妈妈生孩子了,他的哥哥又都在上学。如果让他爷爷早上放牛的话,他家就会减少一个挣工分的劳力。他的母亲躺在床上跟他父亲商量这件事情。他父亲认为要不然让他大哥别上学了,回家放牛。因为他大哥学习不是很好,整天也不是那么特别喜欢上学的。他母亲觉得一个孩子如果不到十八岁就回生产队干活的话,有点划不来。一来生产队不让小孩子干活;二来,小孩子在生产队干活算得工分也很低。况且,他大哥才十四岁,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又不用交学费。正当他的父母不知所措的时候,李林平开口了。他说他能放牛,全家人都看着他。他却笑着说:“放牛没有啥。不就是把牛赶到山上,看着牛吃草,天快黑时再把牛赶回来吗?我行!不信你们明天瞧瞧!”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因为大队有急事,可能是谁家人生病了,或者其它什么事情,他父亲就早早地被大队里的高音喇叭叫走了。他大哥就帮着他把牛往山上赶。那时天刚亮,他一边跟在他大哥的身后往山上走,一边欣赏大自然里的美景。他见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晨曦灿烂,微风徐徐,山花烂漫,草木葱茏,百鸟争鸣,蜂蝶飞翔……他和他大哥走在牛群后面,心情无比愉悦。可是,当他们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学校里的铜铃声清越地传到他们的耳朵。他大哥说他要上学了,如果他迟到的话,他就会在全校学生面前做检讨的。他一边说,一边就从山坡上飞也似的跑了下去。学校就座落在山脚下的一块儿平地中。他看着他大哥迅速远去的背影,一边默默地跟在牛群之后走到山头。
由于山路两边都有庄稼,所以,牛的嘴上都带着用竹子编成的、和牛嘴巴大小相当的“笼嘴”。这样一来,牛在来往的路上就不能吃庄稼了。早上放牛之前,人们需要在牛圈里给每一头牛带上笼嘴,到达目的地以后,再给每头牛取掉笼嘴。放完牛后,回家前又得给每头牛带上笼嘴。这样,所有牛都会乖乖地上山或者回家了。要不然,一出门所有牛就会各走各的,纷纷跑到庄稼地里去吃庄稼了。
到达山上之后,所的牛都和蔼可亲地站在他的面前让他给它们卸掉笼嘴。他就一个接一个地取掉带在牛头的笼嘴,取掉笼嘴以后,牛就赶紧在草地上吃起草来。碧绿的、长得像塔一样的荷蓱;一丛丛、蓊郁的斑鸠窝;还有一片片、油嫩的兰花草……草尖上全是晶莹的露珠。
他把四个牛笼嘴挽到一起,提在手上。因为,每个牛笼嘴上都有一段挂绳。
吃了半个多小时的青草以后,牛都吃饱了。这时,太阳从山外升了起来。露珠也从草尖上慢慢地消失了。四头牛就全部卧在草地上默默地回嚼(即反刍的意思)它们肚子里的食物。
他也坐在牛的跟前,这样他就不害怕了。他母亲对他说豺、狼、虎、豹都害怕牛。只要他始终和牛呆在一起,野兽就不敢靠近他了。那时山上的狼特别多,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狼,也许正是因为他始终和牛群呆在一起的原因吧。
牛在草地上卧了一会儿以后,又都站起来吃草了。他也站了起来,跟着牛群一起在美丽的山间闲逛。有时,从山下的学校里面传来学生朗朗的读书的声音,他就在山上跟着山下的学生一起忘我地读起来。有时,他看见学生在操场上做操,他也在山上做起操来。有时,他听到学生在学校里面唱歌,他就在山上大声地跟他们比赛唱……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中午,当学生放学后从学校往回走的时候,他就给牛带上笼嘴,准备回家。他当时才四岁多,他的个子很小,可是牛都很听话。它们也和早上卸笼嘴时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站在他的面前让他给它们带笼嘴。带上笼嘴以后,它们就一个接一个、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他也快乐地回到家里。
他母亲见到他,流着泪水问他放牛好玩吗。他说挺好玩的,牛都可乖了,他很喜欢他家的那几头牛。他母亲就把他表扬了一下。
从此,他就正式成为一个牧童了。一个四岁多的小孩子!全公社的人都知道,李家庄有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在山上放牛呢!
吃过午饭后,他睡一会儿觉。睡醒后,他就一个人提着一个竹笼子去田地里面寻猪草。竹笼子是用竹子编成的、比较扁窄、两头却是椭圆形的篮子。由于竹笼子是狭长型的,因此,人们就可以用一只胳膊挎着它并把竹笼子贴在腰上,这样就比较省劲儿了。其他比他大一点的孩子都上学去了,比他小的孩子都在家里哭闹。他就一个人从一块儿田地走到另一块儿田地里,他一晌午要寻好几笼猪草呢。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学生放学时,他就把猪草用刀切碎,然后在切碎的草里面搅拌一些麦肤,再把那些搅拌均匀的草料装到竹笼子里面提到猪圈跟前,倒在一个用石头凿成的猪槽里面。喂完猪后,他就和家人一起吃饭了。这在当时的农村叫做午饭。吃过午饭后,他又要放牛了,不过这时要多一些伙伴。生产队里有好多牛,由于有些养牛的人家没有小孩儿或者老人,所以那些人家的大人就一边干活,一边放牛。有的人家把牛关在圈里喂喂草,有的人家把牛拴在他们干活的田地边上。可是下午放学后,村里的小孩子就都把牛赶到山上去放养。这样,他就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起一边放牛,一边玩耍了。那时的孩子很多,有些人家在下午放学后,全家的小孩子都一起上山放牛。他们在山上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讲故事、打扑克、唱歌、抓石子、打纸包等等。
他年龄最小,他却是孩子们中间最活跃的一个。因为此刻,他才不会感到寂寞,他也乐于助人。不管谁家的牛跑远了,别的孩子让他帮他们把牛赶回来时,他就跑过去帮人家把牛赶回来。有时,哪家的牛找不到了,他就满山里跑来跑去的帮着寻找。他们村子里的孩子也都喜欢跟他一起放牛。
可是到了秋、冬季节,由于天短、天冷,山上的草没有春、夏时节茂密,人们往往要在吃过早饭以后才放牛,并一直把牛放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家。也就是说,从早上九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在这些日子里,他就一个人和牛群一起在山间游荡。
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整天在群山之中与牛羊为伴,是不是有点离奇呢?他确实那样生活了四、五个年头。不管刮风下雨、晴天、雪天,他一直那样在山间奔波,可是,又有谁知道他的那些秘密呢?
在一个初春的早上,当他家的牛都吃饱以后躺在草地上反刍的时候,他也坐在牛群跟前,听着各种各样的鸟儿鸣唱,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观看山下那令他神往的校园,眺望远处的隐隐青山,也幻想着大山之外的世外桃园……正当他无忧无虑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地想象的时候,突然,他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在李林平两岁的时候,他妈妈生了一个女儿,小名叫玉儿。在他四岁时,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儿子,小名叫龙龙,那时刚好是春天,漫山青草,遍野红花。他的三个哥哥都上小学了。他爷爷也要去生产队干活,他父亲是大队的赤脚医生。为了挣工分养家,他家还给生产队养了四头牛。在那个时代,给生产队养牛跟在生产队干活是一回事,把一头牛养一年,生产队给养牛户算一定的工分,牛粪也算工分。这样,养四头牛的工分就相当一个大人全年全勤所挣的工分了。但是,生产队也要经常考查耕牛的饲养状况。如果哪一户人家没有把牛养好的话,生产队就剥夺那一家人的养牛资格。由于,李林平家里孩子多,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就把生产队的耕牛赶到山上去放养。他爷爷也很勤快,晚上也经常给牛喂草。所以,他家的牛养得不错。他家的牛圈也大,因此生产队就准许他们养四头牛,一头深褐色的老母牛,有十四、五岁;一头紫红色的犍牛(公牛的意思),有七、八岁;一头金黄色的母牛,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还有一头刚长大、也刚学会耕地,有两、三岁大小的紫色母牛。那头犍牛是从外地买来的,那两头小母牛都是那头老母牛生产的。
以前,早上他妈妈放牛。下午,放学后,他的几个哥哥把牛群赶到山上去放养,他妈妈再去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这样他们家就可以多挣一些工分儿了。可是,现在他妈妈生孩子了,他的哥哥又都在上学。如果让他爷爷早上放牛的话,他家就会减少一个挣工分的劳力。他的母亲躺在床上跟他父亲商量这件事情。他父亲认为要不然让他大哥别上学了,回家放牛。因为他大哥学习不是很好,整天也不是那么特别喜欢上学的。他母亲觉得一个孩子如果不到十八岁就回生产队干活的话,有点划不来。一来生产队不让小孩子干活;二来,小孩子在生产队干活算得工分也很低。况且,他大哥才十四岁,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又不用交学费。正当他的父母不知所措的时候,李林平开口了。他说他能放牛,全家人都看着他。他却笑着说:“放牛没有啥。不就是把牛赶到山上,看着牛吃草,天快黑时再把牛赶回来吗?我行!不信你们明天瞧瞧!”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因为大队有急事,可能是谁家人生病了,或者其它什么事情,他父亲就早早地被大队里的高音喇叭叫走了。他大哥就帮着他把牛往山上赶。那时天刚亮,他一边跟在他大哥的身后往山上走,一边欣赏大自然里的美景。他见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晨曦灿烂,微风徐徐,山花烂漫,草木葱茏,百鸟争鸣,蜂蝶飞翔……他和他大哥走在牛群后面,心情无比愉悦。可是,当他们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学校里的铜铃声清越地传到他们的耳朵。他大哥说他要上学了,如果他迟到的话,他就会在全校学生面前做检讨的。他一边说,一边就从山坡上飞也似的跑了下去。学校就座落在山脚下的一块儿平地中。他看着他大哥迅速远去的背影,一边默默地跟在牛群之后走到山头。
由于山路两边都有庄稼,所以,牛的嘴上都带着用竹子编成的、和牛嘴巴大小相当的“笼嘴”。这样一来,牛在来往的路上就不能吃庄稼了。早上放牛之前,人们需要在牛圈里给每一头牛带上笼嘴,到达目的地以后,再给每头牛取掉笼嘴。放完牛后,回家前又得给每头牛带上笼嘴。这样,所有牛都会乖乖地上山或者回家了。要不然,一出门所有牛就会各走各的,纷纷跑到庄稼地里去吃庄稼了。
到达山上之后,所的牛都和蔼可亲地站在他的面前让他给它们卸掉笼嘴。他就一个接一个地取掉带在牛头的笼嘴,取掉笼嘴以后,牛就赶紧在草地上吃起草来。碧绿的、长得像塔一样的荷蓱;一丛丛、蓊郁的斑鸠窝;还有一片片、油嫩的兰花草……草尖上全是晶莹的露珠。
他把四个牛笼嘴挽到一起,提在手上。因为,每个牛笼嘴上都有一段挂绳。
吃了半个多小时的青草以后,牛都吃饱了。这时,太阳从山外升了起来。露珠也从草尖上慢慢地消失了。四头牛就全部卧在草地上默默地回嚼(即反刍的意思)它们肚子里的食物。
他也坐在牛的跟前,这样他就不害怕了。他母亲对他说豺、狼、虎、豹都害怕牛。只要他始终和牛呆在一起,野兽就不敢靠近他了。那时山上的狼特别多,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狼,也许正是因为他始终和牛群呆在一起的原因吧。
牛在草地上卧了一会儿以后,又都站起来吃草了。他也站了起来,跟着牛群一起在美丽的山间闲逛。有时,从山下的学校里面传来学生朗朗的读书的声音,他就在山上跟着山下的学生一起忘我地读起来。有时,他看见学生在操场上做操,他也在山上做起操来。有时,他听到学生在学校里面唱歌,他就在山上大声地跟他们比赛唱……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中午,当学生放学后从学校往回走的时候,他就给牛带上笼嘴,准备回家。他当时才四岁多,他的个子很小,可是牛都很听话。它们也和早上卸笼嘴时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站在他的面前让他给它们带笼嘴。带上笼嘴以后,它们就一个接一个、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他也快乐地回到家里。
他母亲见到他,流着泪水问他放牛好玩吗。他说挺好玩的,牛都可乖了,他很喜欢他家的那几头牛。他母亲就把他表扬了一下。
从此,他就正式成为一个牧童了。一个四岁多的小孩子!全公社的人都知道,李家庄有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在山上放牛呢!
吃过午饭后,他睡一会儿觉。睡醒后,他就一个人提着一个竹笼子去田地里面寻猪草。竹笼子是用竹子编成的、比较扁窄、两头却是椭圆形的篮子。由于竹笼子是狭长型的,因此,人们就可以用一只胳膊挎着它并把竹笼子贴在腰上,这样就比较省劲儿了。其他比他大一点的孩子都上学去了,比他小的孩子都在家里哭闹。他就一个人从一块儿田地走到另一块儿田地里,他一晌午要寻好几笼猪草呢。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学生放学时,他就把猪草用刀切碎,然后在切碎的草里面搅拌一些麦肤,再把那些搅拌均匀的草料装到竹笼子里面提到猪圈跟前,倒在一个用石头凿成的猪槽里面。喂完猪后,他就和家人一起吃饭了。这在当时的农村叫做午饭。吃过午饭后,他又要放牛了,不过这时要多一些伙伴。生产队里有好多牛,由于有些养牛的人家没有小孩儿或者老人,所以那些人家的大人就一边干活,一边放牛。有的人家把牛关在圈里喂喂草,有的人家把牛拴在他们干活的田地边上。可是下午放学后,村里的小孩子就都把牛赶到山上去放养。这样,他就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起一边放牛,一边玩耍了。那时的孩子很多,有些人家在下午放学后,全家的小孩子都一起上山放牛。他们在山上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讲故事、打扑克、唱歌、抓石子、打纸包等等。
他年龄最小,他却是孩子们中间最活跃的一个。因为此刻,他才不会感到寂寞,他也乐于助人。不管谁家的牛跑远了,别的孩子让他帮他们把牛赶回来时,他就跑过去帮人家把牛赶回来。有时,哪家的牛找不到了,他就满山里跑来跑去的帮着寻找。他们村子里的孩子也都喜欢跟他一起放牛。
可是到了秋、冬季节,由于天短、天冷,山上的草没有春、夏时节茂密,人们往往要在吃过早饭以后才放牛,并一直把牛放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家。也就是说,从早上九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在这些日子里,他就一个人和牛群一起在山间游荡。
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整天在群山之中与牛羊为伴,是不是有点离奇呢?他确实那样生活了四、五个年头。不管刮风下雨、晴天、雪天,他一直那样在山间奔波,可是,又有谁知道他的那些秘密呢?
在一个初春的早上,当他家的牛都吃饱以后躺在草地上反刍的时候,他也坐在牛群跟前,听着各种各样的鸟儿鸣唱,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观看山下那令他神往的校园,眺望远处的隐隐青山,也幻想着大山之外的世外桃园……正当他无忧无虑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地想象的时候,突然,他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