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菲是丞相家最小的女儿。自小被父母善待,兄姐照拂,活着的这二十年里日日是欢喜的如意的。

    她在十五岁有的字,至今没有嫁出去…只因为她年迈的老父亲俯仰整个大穆王朝,上至皇子皇孙衮衮诸公,下至富贾商户平头百姓,没有一个入的了他的眼。一拖再拖,就拖到了如今年华,但因为能攀上老丞相这样的门第,来求亲的依然络绎不绝,齐菲依然炙手可热。

    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这年岁末,老丞相致仕回了老家…

    说是致仕,老丞相实则是开罪了当今陛下,被罢的官。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确实已经老迈,到该退休的年纪,一家老小也已安排妥当,家中独子在朝里参政机要,侄子年前佩银印系青绶,一门荣光,他再没有什么不放心了,这时候能平安落地成了他最大的梦想。但一生仕途平坦却在晚年落了难。他没想到企请荣归会是这么大的罪过,成帝发了好一顿脾气,连发了三次申斥的明旨诏书。

    大意为自朕登极,你我君臣相伴一日没有分开过,如今水患蝗灾盗寇为乱,你不思为朕分忧,要在这时候抛弃朕,只顾着自己的安稳日子?

    老丞相带着儿子侄子围在火炉边一边烤着红薯,一边唠嗑。

    儿子:前任丞相被砍头,再前任被饿死,老父亲,您一辈子不如前任好名,不如再前任好利,大概能是个勒令自尽的下场。

    侄子:您倒了我们也就这么个下场了,好在叔父还有些门生和家底,咱们在老家庆阳的日子还能过。

    老丞相还想努力一下:我得荣归!

    于是他死在了荣归故里的路上,黄门追上了他的一行马车,奉口喻自尽。

    丧礼在庆阳老家办的,皇帝伤痛欲绝,亲派了太常去的庆阳按照丞相的仪制,也算是留足了齐家在故里的体面与风光。

    老丞相的儿子叫齐清,也不用皇帝对他动手,按照祖制,他开始了为期二十七个月的去职丁忧,再回去也不可能如往昔一般置身权力核心。齐家的官场之路到这里算是到了尽头。

    但她们家家底还算殷实。

    齐菲依然是炙手可热的,只是朝堂上知道些老丞相致仕内情的,明了些朝堂风向的士大夫子弟再没有登过齐家的门。再没有写了好章句堆了华丽辞藻的手绢帕子“不小心”落入她的院子。也再没有“故友”的世家姑娘,送来请帖,邀她过府品茗赏花。

    老丞相故去的的第二年夏,齐清按祖制在老丞相的坟前搭了个茅草屋,守丧。

    齐菲提了个饭盒,去给他送饭。

    齐清如今有些狼狈,昨晚下了场大雨,茅草屋漏雨漏得厉害。身上应当是收拾过了,头发略带了些水汽,梳得却是齐整,一丝碎发都没有散在外面。柜子里的几身麻衣都见了水,如今挂在身上的算是最干净的一身,也湿湿嗒嗒黏糊糊的贴在身上。但整个人看着还是板正的,读书人的模样。

    齐菲布了饭菜,两个馒头一碗薄粥并几样下粥的腌菜,趁齐清吃饭的功夫,打包了柜子里的几件湿了的衣裳,出门交给随行的丫鬟。

    “换些干净的衣裳送过来。”

    又嘱咐地上泥泞湿滑,让车夫慢些驾车才回了屋。在凳上坐定。

    “这里没有个服侍的总是不便,你一个人在此不免是寂寞的,府中有清秀懂事的男仆…虽说守丧期间夫妻不能同房…”

    “闭嘴。”

    齐菲不以为意,另起了个话头。

    “有一状事,我多出了一位兄长,二十五了。”

    齐清想了想这话,才放下手里的筷子,郑重看她。

    听齐菲继续说:“今天早上找上门的。名唤秉络,模样很是不错,芝兰玉树丰神俊逸,往那一站,不像是庶子,倒像清贵人家出来的公子。拿着早年她母亲和父亲往来的书信上门认亲。母亲怕门口闹将起来不好看,把人引进了府里。我看了书信,是父亲的字。他还带了一枚玉佩,我看了看,与你那块一样,但不敢断定,问他一并讨了来给你看看。”

    齐菲取了书信与玉佩出来给齐清看。

    “齐家显贵时不寻来,如今这般了,他倒来了?”

    “他说那时不敢攀附,如今要来共苦。”

    齐清一页页地翻看书信,行文字迹确实不像是有假,言语间也是郎有情妾有意。他并不算凉薄,却也不甚厚道。

    “伪造书信并不困难,见过我那枚玉佩,知道它有一对的人也不是没有。如今父亲故去,无处查证这段是有还是没有,即便是有,也无法证明上门的女子就确实是父亲的儿子。母亲的意思呢?”

    “母亲瞧他可怜,说府里也不缺她一口饭,将人认下了。”

章节目录

我在后院捡夫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曲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商并收藏我在后院捡夫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