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像是无声秋雨一样淅淅沥沥,一点一点浸润进他的心里。
孟枕石的眉眼渐渐舒缓,他看着尉月落,轻轻浅浅地笑了:“好。”
屋子外面渐起风雨声,孟枕石闻声站了起来。
尉月落不解地看向他:“怎么了?”
“我的金菊还在外面。”
尉月落笑起来:“那你快去看吧。”
“马上也快到用膳的时间了。”
“好,那你把花收好了再过来找我吃饭。”
孟枕石离开的身形顿了顿,对尉月落点了点头。
*
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了几场雨,气温就渐渐低了,尉月落来找孟枕石,机缘巧合住下,没有什么衣服,天气一冷只好披着孟枕石的披风御寒。
她的伤口好了很多,这段时间,孟枕石对她的态度改观很大,不过她自己也很清楚,尽管如此,裴韫玉在他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她不能掉以轻心。
差不多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有回家,不知道家里究竟情况如何。
前几天给家里递了信回去,让家里人别担心,不过她现在的状态,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算了算时间,三哥家的安儿马上也该出世了。
三嫂身子弱,生过安儿之后经常小病大痛,好大部分时候安儿都是她过去三哥院子里面帮忙带着的。
安儿从小就亲她,不过他学说话很慢,前世到了被抄家的时候也只会叫爹和娘,她每天都对着他喊小姨,哪怕一个姨字他也吐不出来,只是笨拙地盯着尉月落,努力发声,最后流一身口水。
尉月落还想着前世的事情,孟枕石便进来了。
尉月落回过神,看向他:“你下朝了?”
“嗯。”
“今天好像有些晚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孟枕石走过来,给她递了一个匣子,“回来的时候去取了一个东西。”
尉月落接过孟枕石递过来的匣子,打开看了一眼,是一件狐狸毛皮的披风,款式居然和她及笄礼时弄丢的那一件相差无几。
尉月落把披风拿出来,有些惊诧:“给我的?”
“是啊,天气凉了,你整日披着我的披风也不像话,就去给你定了一件。”
“这个是你专门挑的款式吗?”
孟枕石听到她这么问,只觉得是小女儿家的一些小心思,只是摇摇头:“没有,那件店铺的裁缝给我挑的,他说这样的款式比较时兴,盛京的姑娘们都很喜欢。”
时兴?
尉月落把那件披风拿出来看了看,这件披风是许多年前哥哥就做的,怎么会现下时兴?
她的心里有了些疑虑,回想到及笄礼时那场似梦非梦的梦,她又低头看着披风。
偶然吗?
还是说,在暗示什么?
“怎么了?”孟枕石看她神色不对,问道,“不喜欢吗?”
尉月落收起心思,对着孟枕石笑:“没有,我很喜欢,恰好我也打算给母亲她们也订几件披风,你的这件披风,是在哪家订的?我回去以后也去看看。”
孟枕石回想了一下:“就在南边,好像叫什么桃花,我叫初霁去订的,你要是喜欢,我再叫他订一些送过去。”
尉月落笑:“那当然好了,不过我也想去看看,若是他们家的样式新鲜,那我回家也和嫂嫂说说,以后家里的成衣就在他们家定了。”
“好,那到时候我陪你去。”
尉月落点头,想了想又道:“若是你忙不过来,初霁去的时候带上我也好。”
“好,等他过来我和他说。”
“还有,阿漱。”
“嗯?”
“我伤好的也差不多了,我想回家了。”
孟枕石脸上的表情僵住,看着尉月落,有些不大高兴:“你的伤已经好了么?”
尉月落活动了一下四肢:“确实差不多了,现在动起来也不疼了,前段时间刘大夫给我开的最后一剂方子也用完了,那次他替我检查,也说没什么大碍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呢?”
尉月落诚实道:“今天和你说了之后我便要走了。”
“不再留下来吃个饭了吗?”
尉月落想了想,从他的话里听出了挽留:“你舍不得我吗,阿漱?”
“那我吃完饭再回去吧。”
也是时候回去了,放多了蜂蜜的糖水只会让人觉得发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应该保持一些适度,才能长久。
分开一段时间,也能让他清醒一些,想清楚许多事情。
尉月落吃过饭以后,便和孟枕石坐上马车回去了。
和上次一样,孟枕石还是准备了许多礼物一起带了过去,不过这一次却和上一次心境不大一样。
这次再到尉府,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尉学士是守旧党,和御史台的那几个老顽固一起在朝上对他使了不少绊子。
他倒是不在乎他如何针对,只是想到尉月落,难免顾及几分未来岳丈的心思。
思及此处,孟枕石突然回过神,未来岳丈?
即使已经被赐婚,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和尉月落成亲的事情,如今,竟然已经在考虑这些了吗?
他带着家丁把东西搬进了尉府,又当着尉老大人的面,把这两个月,尉月落在孟府的事情都大致阐述了一遍。
他一个人站在尉家堂前,今天出门没有披外氅,秋风萧瑟,倒是显得他有些单薄。
“小姐在我们家受伤,自然就应该由孟府负责,这件事情,确实是孟府防护不周,还请尉大人责罚。”
尉老大人看着孟枕石态度还算诚恳,也没有在朝中斗辩上奏时那么咄咄逼人。
他确实长得漂亮,当朝这么多年殿试,漂亮的探花郎数不胜数,像孟枕石一样漂亮的,却几乎没有。
若是他少说些不利朝纲的话,或许尉老大人也不至于对他有这么不好的印象。
不过……
尉老大人偷偷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尉月落。
女儿喜欢的人,也是被赐婚的人,如今过分驳了他的脸面,也不好。
但是,作为娘家人,自然也不能瑟瑟缩缩,让对方认为能够轻轻松松拿捏自己,以后女儿嫁过去,受了他的委屈。
尉老大人端着袖子轻咳了两声:“小孟啊,虽说咱们是同僚,不过你也清楚,皇上既然把我女儿赐婚给你,那么在朝我们言同僚,在家我们分辈次。”
“照这样说,我也算是你的未来岳丈。”
孟枕石挑挑眉。
在朝廷上怎么不觉得这个老头那么有趣,如今看来,还是有几分意趣的。
尉老大人看着孟枕石不回他的话,于是又加大了声音:“听见了么,小孟?”
能枕石颔首:“我知道了,我们家长辈离世得早,这些东西我懂得不是很多,还要请尉学士以后多多教导我。”
本来尉老大人还有些神采飞扬,听完孟枕石的话之后突然收起了本来的神情。
想当年,虽然他与孟老大人在朝中没有多少交集,但是孟老大人的为人他却是十分推崇的。
他常常鄙夷孟枕石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没有其祖风骨,却忽视了,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没有长辈教导了。
尉老大人心中五味杂陈,再看向孟枕石的时候,神色也更加温和了些:“是啊,你们孟家人丁单薄。”
“以后咱们也是一家人,你要是不弃,便把尉家当作你的家,我也会尽力继承你父亲和爷爷的遗旨教导你的。”
孟枕石礼貌地点点头“多谢学士垂爱。”
“尉小姐的事情,是我考虑不周,布防不足,错全在我,让你们长辈为她殚精竭虑,也是我的疏忽。”
“我让下人备了几份薄礼,就当是向你们道歉了。”
尉老大人点点头:“难为你费心了。”他如今想着还能让眼前的这个人接续他祖父的风骨,自然也对这个常常与自己政见不一的人多了几分欣赏。
“马上也要到用晚膳的时间了,相爷留着用完家宴再走吧。”
孟枕石没有推辞,点头道:“好。”
这一番会客好不容易结束,尉月落战战兢兢地跑到孟枕石面前。
“对不起啊,你知道的,爹爹和御史台那些兰尊酒一样,说话只看对错,不分是谁,你多担待着些。”
孟枕石倒是坦然:“无妨,尉大人今天已经很给我面子了,从前在朝堂上,他可是经常拿着笏牌指着我的鼻梁骂呢。”
尉月落更是惶恐:“抱歉。”
“没什么。”孟枕石云淡风轻地开口,或许是他感受到了尉月落的压力,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刘海。
“君子和而不同,在朝中办事,意见不合是常有的事,尉学士虽然不赞同我,不过却不是因为我这个人,而且针对我提出的决策,觉得不合时宜。”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家独大的,也没有谁天生说话做事就是天衣无缝,他指出我不对的地方,我改正了,精进了,那么百姓就能多一些安稳和顺了。”
尉月落认认真真地听着他的话,突然发现,面前此人确实不是坊间朝中传言的那般面目可憎。
他的政治理想从来不亚于哥哥和父亲。
原来,从前他们都看轻了他。
孟枕石的眉眼渐渐舒缓,他看着尉月落,轻轻浅浅地笑了:“好。”
屋子外面渐起风雨声,孟枕石闻声站了起来。
尉月落不解地看向他:“怎么了?”
“我的金菊还在外面。”
尉月落笑起来:“那你快去看吧。”
“马上也快到用膳的时间了。”
“好,那你把花收好了再过来找我吃饭。”
孟枕石离开的身形顿了顿,对尉月落点了点头。
*
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了几场雨,气温就渐渐低了,尉月落来找孟枕石,机缘巧合住下,没有什么衣服,天气一冷只好披着孟枕石的披风御寒。
她的伤口好了很多,这段时间,孟枕石对她的态度改观很大,不过她自己也很清楚,尽管如此,裴韫玉在他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她不能掉以轻心。
差不多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有回家,不知道家里究竟情况如何。
前几天给家里递了信回去,让家里人别担心,不过她现在的状态,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算了算时间,三哥家的安儿马上也该出世了。
三嫂身子弱,生过安儿之后经常小病大痛,好大部分时候安儿都是她过去三哥院子里面帮忙带着的。
安儿从小就亲她,不过他学说话很慢,前世到了被抄家的时候也只会叫爹和娘,她每天都对着他喊小姨,哪怕一个姨字他也吐不出来,只是笨拙地盯着尉月落,努力发声,最后流一身口水。
尉月落还想着前世的事情,孟枕石便进来了。
尉月落回过神,看向他:“你下朝了?”
“嗯。”
“今天好像有些晚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孟枕石走过来,给她递了一个匣子,“回来的时候去取了一个东西。”
尉月落接过孟枕石递过来的匣子,打开看了一眼,是一件狐狸毛皮的披风,款式居然和她及笄礼时弄丢的那一件相差无几。
尉月落把披风拿出来,有些惊诧:“给我的?”
“是啊,天气凉了,你整日披着我的披风也不像话,就去给你定了一件。”
“这个是你专门挑的款式吗?”
孟枕石听到她这么问,只觉得是小女儿家的一些小心思,只是摇摇头:“没有,那件店铺的裁缝给我挑的,他说这样的款式比较时兴,盛京的姑娘们都很喜欢。”
时兴?
尉月落把那件披风拿出来看了看,这件披风是许多年前哥哥就做的,怎么会现下时兴?
她的心里有了些疑虑,回想到及笄礼时那场似梦非梦的梦,她又低头看着披风。
偶然吗?
还是说,在暗示什么?
“怎么了?”孟枕石看她神色不对,问道,“不喜欢吗?”
尉月落收起心思,对着孟枕石笑:“没有,我很喜欢,恰好我也打算给母亲她们也订几件披风,你的这件披风,是在哪家订的?我回去以后也去看看。”
孟枕石回想了一下:“就在南边,好像叫什么桃花,我叫初霁去订的,你要是喜欢,我再叫他订一些送过去。”
尉月落笑:“那当然好了,不过我也想去看看,若是他们家的样式新鲜,那我回家也和嫂嫂说说,以后家里的成衣就在他们家定了。”
“好,那到时候我陪你去。”
尉月落点头,想了想又道:“若是你忙不过来,初霁去的时候带上我也好。”
“好,等他过来我和他说。”
“还有,阿漱。”
“嗯?”
“我伤好的也差不多了,我想回家了。”
孟枕石脸上的表情僵住,看着尉月落,有些不大高兴:“你的伤已经好了么?”
尉月落活动了一下四肢:“确实差不多了,现在动起来也不疼了,前段时间刘大夫给我开的最后一剂方子也用完了,那次他替我检查,也说没什么大碍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呢?”
尉月落诚实道:“今天和你说了之后我便要走了。”
“不再留下来吃个饭了吗?”
尉月落想了想,从他的话里听出了挽留:“你舍不得我吗,阿漱?”
“那我吃完饭再回去吧。”
也是时候回去了,放多了蜂蜜的糖水只会让人觉得发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应该保持一些适度,才能长久。
分开一段时间,也能让他清醒一些,想清楚许多事情。
尉月落吃过饭以后,便和孟枕石坐上马车回去了。
和上次一样,孟枕石还是准备了许多礼物一起带了过去,不过这一次却和上一次心境不大一样。
这次再到尉府,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尉学士是守旧党,和御史台的那几个老顽固一起在朝上对他使了不少绊子。
他倒是不在乎他如何针对,只是想到尉月落,难免顾及几分未来岳丈的心思。
思及此处,孟枕石突然回过神,未来岳丈?
即使已经被赐婚,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和尉月落成亲的事情,如今,竟然已经在考虑这些了吗?
他带着家丁把东西搬进了尉府,又当着尉老大人的面,把这两个月,尉月落在孟府的事情都大致阐述了一遍。
他一个人站在尉家堂前,今天出门没有披外氅,秋风萧瑟,倒是显得他有些单薄。
“小姐在我们家受伤,自然就应该由孟府负责,这件事情,确实是孟府防护不周,还请尉大人责罚。”
尉老大人看着孟枕石态度还算诚恳,也没有在朝中斗辩上奏时那么咄咄逼人。
他确实长得漂亮,当朝这么多年殿试,漂亮的探花郎数不胜数,像孟枕石一样漂亮的,却几乎没有。
若是他少说些不利朝纲的话,或许尉老大人也不至于对他有这么不好的印象。
不过……
尉老大人偷偷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尉月落。
女儿喜欢的人,也是被赐婚的人,如今过分驳了他的脸面,也不好。
但是,作为娘家人,自然也不能瑟瑟缩缩,让对方认为能够轻轻松松拿捏自己,以后女儿嫁过去,受了他的委屈。
尉老大人端着袖子轻咳了两声:“小孟啊,虽说咱们是同僚,不过你也清楚,皇上既然把我女儿赐婚给你,那么在朝我们言同僚,在家我们分辈次。”
“照这样说,我也算是你的未来岳丈。”
孟枕石挑挑眉。
在朝廷上怎么不觉得这个老头那么有趣,如今看来,还是有几分意趣的。
尉老大人看着孟枕石不回他的话,于是又加大了声音:“听见了么,小孟?”
能枕石颔首:“我知道了,我们家长辈离世得早,这些东西我懂得不是很多,还要请尉学士以后多多教导我。”
本来尉老大人还有些神采飞扬,听完孟枕石的话之后突然收起了本来的神情。
想当年,虽然他与孟老大人在朝中没有多少交集,但是孟老大人的为人他却是十分推崇的。
他常常鄙夷孟枕石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没有其祖风骨,却忽视了,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没有长辈教导了。
尉老大人心中五味杂陈,再看向孟枕石的时候,神色也更加温和了些:“是啊,你们孟家人丁单薄。”
“以后咱们也是一家人,你要是不弃,便把尉家当作你的家,我也会尽力继承你父亲和爷爷的遗旨教导你的。”
孟枕石礼貌地点点头“多谢学士垂爱。”
“尉小姐的事情,是我考虑不周,布防不足,错全在我,让你们长辈为她殚精竭虑,也是我的疏忽。”
“我让下人备了几份薄礼,就当是向你们道歉了。”
尉老大人点点头:“难为你费心了。”他如今想着还能让眼前的这个人接续他祖父的风骨,自然也对这个常常与自己政见不一的人多了几分欣赏。
“马上也要到用晚膳的时间了,相爷留着用完家宴再走吧。”
孟枕石没有推辞,点头道:“好。”
这一番会客好不容易结束,尉月落战战兢兢地跑到孟枕石面前。
“对不起啊,你知道的,爹爹和御史台那些兰尊酒一样,说话只看对错,不分是谁,你多担待着些。”
孟枕石倒是坦然:“无妨,尉大人今天已经很给我面子了,从前在朝堂上,他可是经常拿着笏牌指着我的鼻梁骂呢。”
尉月落更是惶恐:“抱歉。”
“没什么。”孟枕石云淡风轻地开口,或许是他感受到了尉月落的压力,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刘海。
“君子和而不同,在朝中办事,意见不合是常有的事,尉学士虽然不赞同我,不过却不是因为我这个人,而且针对我提出的决策,觉得不合时宜。”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家独大的,也没有谁天生说话做事就是天衣无缝,他指出我不对的地方,我改正了,精进了,那么百姓就能多一些安稳和顺了。”
尉月落认认真真地听着他的话,突然发现,面前此人确实不是坊间朝中传言的那般面目可憎。
他的政治理想从来不亚于哥哥和父亲。
原来,从前他们都看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