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格纹之色调,有些法兰西风了。”

    “是呀。英伦格纹多为学院风。还是法兰西格纹有海洋之气息呀。”

    “喜欢俄罗斯格纹麽?”

    “你是说俄罗斯细格纹?那个较温暖罢。”

    “条纹总予人和风之感,你觉何如?”

    “你说条纹使人以为日系和风?不是罢。吾华夏早有条纹了。

    吾华夏出土陶瓷器上,不单条纹。就是水波纹,海浪纹,于吾华夏亦早见之了。并非日系和风呀。”

    “竟是如此的麽?”

    “是的。”

    “就要醉了呀。”

    “且醉一回,也无甚不好嘛。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要这样,才算真醉呀。”

    “那吾还算清醒咯。”

    “当然了。你非伤心客,如何能言醉呢?只有伤心之人,才有资格言醉呀。”

    “那吾万万年,也不能言醉了呀。因为吾不知道甚麽才叫伤心。

    ——吾只知道快活呀。”

    “所以咯。饮酒就好了嘛。不要说醉不醉的话。”

    “不知为何,就觉得今晚月亮看来似乎不同。”

    “有甚麽不同啊?”

    “不知道。就是看来似乎有泪痕哪。”

    “月怎麽会有泪痕呢?看来你是真醉了呀。

    算了。吾要小息一会儿了。”

    “怎麽作了篇青花瓷之白兰花之歌篇呢?”

    “吾有一青花瓷茶罐,青花罐上纹样乃白兰花。所以称青花瓷之白兰花咯。”

    “烧制得如何?”

    “还算不错。”

    “为甚麽写天青色之瓶底,暗镌刻谁印迹?天青色好像汝瓷耶。没有弄错罢?”

    “没有弄错呀。天之青色,有雨后天之淡青也,此汝瓷天青之色。亦有秋风清朗之湛湛天青也,斯青花瓷之天青之色。”

    “这麽说起来好像也对耶。”

    那为甚麽说,道心事,皆在你眉底,仲夏月花影琉璃,生宣纸书姓字,皆关于你,蝉鬓浓绿,一树花间未飞意,都是你,绿檀扇轻记取,谁眉目间浓色玉,谁在说谁结局,是谁之淡色笔,呢?”

    “仲夏月花影琉璃,是天然透明琉璃水晶也。

    蝉鬓浓绿,一树花间未飞意,绿檀扇轻记取。绿檀扇、浓蝉鬓,就是吾以前写的小周后、李师师呀。”

    “所以后来就说,要琉璃扇轻记取,你眉目间笑意,青花瓷般美丽,镌刻我心底,看江岸侧飞芦荻,之清絮,宫廷牡丹紫檀桌上静谧,白墙灰瓦之乌衣燕子,依旧乌衣巷里,谁在等你,书前世之淡色笔,风雨镌印迹,皆是你。

    是这样麽?”

    “是的。”

    “莲蓬可折数枝来,倒悬风干了。室内挂着,是个意趣儿。”

    “枯槁了些个罢。”

    “是那般样说。不过还清雅。且去折来。”

    “那般样倒悬风干了。置室内时,些近禅意。忌讳罢。”

    “可是忌讳。者般样,风干了,置于茶室,就好了。”

    “就便置于茶室,也太静些。”

    “你倒喜欢闹热。

    那,依你说,作了,置于何处安生?”

    “哪里都不好。又非尼寺来。”

    “那算了罢。作了荷叶粥。莲蓬剥了莲子,就了。”

    “作荷叶茶不好?”

    “吾素来不喜荷叶茶。你若喜时,自作了用,吾不管。”

    “小狸奴倦了,

    回廊檐下芍药花裀香味,

    往小狸奴身上来——”

    “嗯。这会子芍药花落的多些。

    猫狸真累了,

    花瓣落猫狸儿脸上滋味,

    来年这时待想来——

    想来时可作得词章,有意思的。”

    “嗯。写这个倒好玩。吾原来写过个别的,也有意思——

    探春杏花之一(作者:江西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笔名穆梅/穆問)

    粉蝶儿闰春三候

    琴声于梅早开绝匡庐的松竹堂里

    杏花之颜色当然可胜雪

    是以  于闰春三候之杏腮粉颊界

    是以  于闰之仲春不可欺之松竹香

    春阳下或可惘然之情

    山涧清泉石间  春瀑涨起了呀

    雾深云渺尧龙潜象

    竹上蝉音高鸣是去载孟夏间之旧事

    草书于仲春三候

    无须遣怀道莫奈何天

    于闰之复春吧

    于闰之复春吧

    松针寅卯刻落下青石阶原无音

    翠枝可以待百花皆落尽

    靡丽之姿容洗尽靡丽

    穆之清不过碧枝叶

    不为开撷所限

    无所谓因风吹落

    杏花一如上林百花锦绣之像

    于闰之再仲春时了

    章文待夏间葳蕤枝杏梅初生

    探春杏花之二(作者:江西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笔名穆梅/穆問)

    众芳靡庑小炉候

    你来或不来众芳皆已靡庑白山里

    杏花得花开二度当如雪

    或以  你来之白中单之斯天人界

    或以  你来不来之众芳靡庑梦魂香

    前汉时鹰隼留仙之情

    风荡起兰舟间  十二破红裙呀

    留仙时褶皱痕之象

    赵飞燕未央宫宜主过两千载旧历事

    如开二度小炉候

    最清绝莫过云淡淡天

    你来于斯天吧

    你来于斯天吧

    梅花琴催花枝于众芳靡世间音

    梧桐不至暮冬绝不凋尽

    迤丽之初还未始迤丽

    待你如待早春初叶

    线香愿违香限

    得开二度愿无落

    杏花小阳春于众芳靡庑之像

    你来如斯时芳枝了

    如三初日梅花枝吐蕊阳初生

    探春(杏花)之三(作者:江西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笔名穆梅/穆問)

    匡庐焉可不过

    桃杏天时草木之境焉可不待花开落

    紫气生来  香炉山瀑云霞飞

    非为杜甫草堂屋之锦官城

    牯岭杏花筵终于恁晚

    大音希响  香炉山日出霞揭

    非为杜家草堂屋天下无掩

    匡山踏破长安之杏花筵探春

    匡俗之前人  之毋藏客

    探春(杏花)之四(作者:江西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笔名穆梅/穆問)

    白狐绥绥而过

    候人乎猗于翠竹境无意得日沉月落

    汝当自来  来时桃李杏花飞

    黑水之忧、吾之居处汝心城

    汝来之路、靡路皆靡晚

    来时天响  来时桃杏探花揭

    黑水之颂、吾之居勿遮勿掩

    白衣中单之春日锦帐曰探春

    白裳曰歌人  曰之折客

章节目录

菊月萧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石红梅亦名石淇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红梅亦名石淇文并收藏菊月萧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