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副厂长的权利比部长要大很多,曾经沈乔思在心中构思的一切,现在能够一点点的拿出来了。
首先就是要重新换棉花供应商,之前的供应商是个关系户,拿了孝敬才愿意签采购合同,厂子白出了好多钱。
之前沈乔思和杨秀芹讨论过一个初步的合作,算下来是两方获利。
只不过之前因为她不负责这块,也没什么话语权,所以没办法做出改变,现在不一样了。
这件事情之后,老同学杨秀芹在乡下过的很快乐,就像她期望的那样,每天都能吃饱。
沈乔思提出合作收购棉花的消息更是让她在村子的威望上去了不少。
没有中间商收购压价,纺织厂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和村民们签订了收购合同,这个价格对于村民来说已经非常高了,而且还不用他们挑担子出去卖。
种棉花的他们也终于穿上了自己种的棉花做成的衣服。
曾经多次被厂长否决的购买生产线的事情,也被落实了。
不过这次,沈乔思不打算只扩充棉布的生产线了,她还想要扩大业务内容,尝试制作成衣。
一笔笔资金压下去,换来的是肉眼可见的销量增长。
踏踏实实的钱落到口袋里以后,所有人对待沈乔思的态度都和善了不少。哪怕是曾经最固执的人,现在和她见了面都会打声照顾了。
厂长对于这样的变化是十分满意的,他的野心也止步于此,只要纺织厂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成绩到他退休就好了。
但是知道九十年代下岗潮的沈乔思不想止步于此,那个时候可谓是遍地是黄金。
她不仅想做厂长,还想让省里的第一大厂变成全国第一大厂,所以只做原材料加工是不行的。
一开始他们做出来的衣服在本地根本没人愿意买,商店也有固定的合作渠道,还有些人趁机把价格压的很低,就等着他们卖不出去捡便宜。
这点困难难不倒沈乔思,本省卖不出去就到外省去,她让销售部的人带着这批衣服到别的省去卖,并且提高了分成。
为了高额的回报,还是有人愿意冒险的。
这样的尝试就像是水滴进了热油里,整个市场沸腾起来,未曾见过的布料被销售员吹上了天,也不出所料的被一抢而空。
总有嗅觉灵敏的人察觉到其中的商机,一开始还需要纺织厂的人不断的往外省跑。
到了后来,全国各地的人都跑来找纺织厂合作进货卖衣服,这个时候衣服在本省卖不卖的出去已经不要紧了。
其他纺织厂也发现了沈乔思她们的行动,但是大多数人都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也有些人看不上她们做生意的行为。
那些个体经营户的体量对她们还构不成威胁,所以目前纺织厂还处于没有竞争对手的阶段。
现在她们有钱有市场没对手,下一步肯定就是招人扩大产量了。
所有纺织厂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或多或少的像自己家里人透露些风声,准备给亲人托关系谋个位置。
这在当时是个常态。
但是沈乔思不同意。
她没有招人,而是先裁员。
那些趴在纺织厂身上吸血的蛀虫,她一个都没有放过,有犯罪行为的直接送进了警察局,没有犯罪行为但是拿着工资不干活的也不好过。
纺织厂不能随便开除混吃等死的员工。
所以沈乔思重新调整了工资构成,除了底薪之外,还有业绩提成,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调整之后的底薪比以前的工资低了很多,但是算上业绩提成比之前拿到手的还多了不少,所以对正常工作的员工并没有影响。
那些工作特别卖力的员工发现自己的工作比原来高出很多,都非常感激沈乔思的改革。
底层员工的支持并不能改变上层领导的想法,他们对于这次改革是反应最强烈的人,甚至连一直支持他的厂长都有点微词。
只是看在沈乔思带来的利益上,他们的不满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却对她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妨碍。
既然不能开除他们,就让他们暂时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闲的没事干了,才有空天天搞小动作。
厂里正是需要人干活的时候,沈乔思大手一挥,把人全派出去谈合作了。
到了这个时候不满还有什么用,沈乔思已经坐上了副厂长的位置,有了信任的下属,小部分人的反抗根本激不起浪花。
退让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
当她把那些拒绝不了的关系户塞到一个养老部门的时候,其他人甚至学会了安慰自己,好歹没有拒绝不是?
等到所有问题解决以后,纺织厂才开始扩招,不止局限于城市户口的条件,让报名的人数翻了一倍。
随着新职工的入职,整个厂进入了一种飞速工作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忙碌自己手上的事情。
忙完一份还有一份。
高额的工资很好的抚慰了她们疲惫的神经。
就在这种飞速扩张的环境下,厂里的员工突然发现外头的环境变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房子不分配了,厂里开始裁员了,街上开始出现了很多无所事事的人。
很多人家里就靠着纺织厂的高工资撑过去,这个时候他们才隐约意识到,铁饭碗也是会没有的。
他们这些身处在时代变革中的人,并没有察觉到大风向的改变,只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事物的变化让他们开始变得不安。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最近厂里主动加班的员工变多了,产量又提升了。
外边在疯狂裁员,反观她们厂开始疯狂扩招,沈乔思还趁机招揽了不少人才。
疯狂的裁员其实对他们厂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内有一部分顾客更倾向于存款而不是消费。
蛋糕变小了,那就再去找一块新的蛋糕。
国内的市场发掘的差不多了,那就转外贸。
正好那群被她派出去的人因为谈成了几个合作又开始狂了起来,在厂里又开始搞些小动作了。
那就全给她到国外去谈生意去吧。
首先就是要重新换棉花供应商,之前的供应商是个关系户,拿了孝敬才愿意签采购合同,厂子白出了好多钱。
之前沈乔思和杨秀芹讨论过一个初步的合作,算下来是两方获利。
只不过之前因为她不负责这块,也没什么话语权,所以没办法做出改变,现在不一样了。
这件事情之后,老同学杨秀芹在乡下过的很快乐,就像她期望的那样,每天都能吃饱。
沈乔思提出合作收购棉花的消息更是让她在村子的威望上去了不少。
没有中间商收购压价,纺织厂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和村民们签订了收购合同,这个价格对于村民来说已经非常高了,而且还不用他们挑担子出去卖。
种棉花的他们也终于穿上了自己种的棉花做成的衣服。
曾经多次被厂长否决的购买生产线的事情,也被落实了。
不过这次,沈乔思不打算只扩充棉布的生产线了,她还想要扩大业务内容,尝试制作成衣。
一笔笔资金压下去,换来的是肉眼可见的销量增长。
踏踏实实的钱落到口袋里以后,所有人对待沈乔思的态度都和善了不少。哪怕是曾经最固执的人,现在和她见了面都会打声照顾了。
厂长对于这样的变化是十分满意的,他的野心也止步于此,只要纺织厂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成绩到他退休就好了。
但是知道九十年代下岗潮的沈乔思不想止步于此,那个时候可谓是遍地是黄金。
她不仅想做厂长,还想让省里的第一大厂变成全国第一大厂,所以只做原材料加工是不行的。
一开始他们做出来的衣服在本地根本没人愿意买,商店也有固定的合作渠道,还有些人趁机把价格压的很低,就等着他们卖不出去捡便宜。
这点困难难不倒沈乔思,本省卖不出去就到外省去,她让销售部的人带着这批衣服到别的省去卖,并且提高了分成。
为了高额的回报,还是有人愿意冒险的。
这样的尝试就像是水滴进了热油里,整个市场沸腾起来,未曾见过的布料被销售员吹上了天,也不出所料的被一抢而空。
总有嗅觉灵敏的人察觉到其中的商机,一开始还需要纺织厂的人不断的往外省跑。
到了后来,全国各地的人都跑来找纺织厂合作进货卖衣服,这个时候衣服在本省卖不卖的出去已经不要紧了。
其他纺织厂也发现了沈乔思她们的行动,但是大多数人都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也有些人看不上她们做生意的行为。
那些个体经营户的体量对她们还构不成威胁,所以目前纺织厂还处于没有竞争对手的阶段。
现在她们有钱有市场没对手,下一步肯定就是招人扩大产量了。
所有纺织厂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或多或少的像自己家里人透露些风声,准备给亲人托关系谋个位置。
这在当时是个常态。
但是沈乔思不同意。
她没有招人,而是先裁员。
那些趴在纺织厂身上吸血的蛀虫,她一个都没有放过,有犯罪行为的直接送进了警察局,没有犯罪行为但是拿着工资不干活的也不好过。
纺织厂不能随便开除混吃等死的员工。
所以沈乔思重新调整了工资构成,除了底薪之外,还有业绩提成,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调整之后的底薪比以前的工资低了很多,但是算上业绩提成比之前拿到手的还多了不少,所以对正常工作的员工并没有影响。
那些工作特别卖力的员工发现自己的工作比原来高出很多,都非常感激沈乔思的改革。
底层员工的支持并不能改变上层领导的想法,他们对于这次改革是反应最强烈的人,甚至连一直支持他的厂长都有点微词。
只是看在沈乔思带来的利益上,他们的不满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却对她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妨碍。
既然不能开除他们,就让他们暂时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闲的没事干了,才有空天天搞小动作。
厂里正是需要人干活的时候,沈乔思大手一挥,把人全派出去谈合作了。
到了这个时候不满还有什么用,沈乔思已经坐上了副厂长的位置,有了信任的下属,小部分人的反抗根本激不起浪花。
退让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
当她把那些拒绝不了的关系户塞到一个养老部门的时候,其他人甚至学会了安慰自己,好歹没有拒绝不是?
等到所有问题解决以后,纺织厂才开始扩招,不止局限于城市户口的条件,让报名的人数翻了一倍。
随着新职工的入职,整个厂进入了一种飞速工作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忙碌自己手上的事情。
忙完一份还有一份。
高额的工资很好的抚慰了她们疲惫的神经。
就在这种飞速扩张的环境下,厂里的员工突然发现外头的环境变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房子不分配了,厂里开始裁员了,街上开始出现了很多无所事事的人。
很多人家里就靠着纺织厂的高工资撑过去,这个时候他们才隐约意识到,铁饭碗也是会没有的。
他们这些身处在时代变革中的人,并没有察觉到大风向的改变,只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事物的变化让他们开始变得不安。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最近厂里主动加班的员工变多了,产量又提升了。
外边在疯狂裁员,反观她们厂开始疯狂扩招,沈乔思还趁机招揽了不少人才。
疯狂的裁员其实对他们厂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内有一部分顾客更倾向于存款而不是消费。
蛋糕变小了,那就再去找一块新的蛋糕。
国内的市场发掘的差不多了,那就转外贸。
正好那群被她派出去的人因为谈成了几个合作又开始狂了起来,在厂里又开始搞些小动作了。
那就全给她到国外去谈生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