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上文】
太后回到慈宁宫.
“祖母,您终于回来了。”百里凌烟坚持等到太后回来,一脸担心的样子。
“怎么这么晚还不歇息?”
“夜里更深露重,长宁担心您。
“正好哀家有事同你交代。”
百里凌烟静静等待太后说出口:“哀家知道,你先前对魏府与裴府结亲一事有怨言,那时哀家无暇顾及个中缘由,可现如今外头流言纷纷,对于皇室更加不利,所以需要…”
百里凌烟听出太后言词中的意思,忍不住质问道:“祖母手眼通天,难不成还需要我出面调和?”
“你是绝佳的人选。”太后十分坚定.
“祖母当日赐婚,可曾想过会有今日,若那时您听我一言,事情又何至于此!” 百里凌烟替裴乐感到不值,也更加生气太后的做法。
“放肆!”
见太后轻声说出,却不见脸上动怒,百里凌烟还是跪下道:“长宁逾越了,请祖母责罚。”
太后居高临下的威严:“你做不做,只需告诉哀家一句话。”
百里凌烟偏不跪了,转身要离开,谁知太后又道:“烟儿,哀家不妨告诉你,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
百里凌烟感到诧异,因为在她看来,皇室都会以最终利益为主,即使出面解决也不过是,摆在明面上让人的东西,可太后此话倒像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您是想帮裴府?”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喜欢风头太盛的人,哀家只帮你。”
百里凌烟思考了一会:“不过…长宁有一个要求。”
“说来听听。”
“不论结果如何,最后希望您能出面为裴乐正名,尽量补偿她失去的一切。”
“可以,此外哀家会派两个人协助你,都是帮得上忙的。”
“祖母想让人盯着我做事,可我需要的是服从,而不是教我做事的头头,万一事情办不好,祖母可别怪罪。”
太后仰天大笑,眼里露出一丝欣慰,当听见百里凌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会知道她已经开始有了心计谋划,而这恰恰是她想让太后看到的一点,最会玩转的便是人心。
就这样,她给裴乐争到了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争了一次机会,那是为裴乐说话的机会,也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静等真相大白的一日。
梅知:“小姐,您要查什么?”
“我要商号与东山刘氏所有的交易记录,还有魏夫人母家金氏贪了多少,再给我查魏夫人自己又吞了多少,且单凭我一人之力,根本不够,要找到其他受害者出面。”
兰泱:“但愿事情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定会!”
兰泱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是是是,奴婢忘了,小姐一般不出手,若是出手便是旁人解决不了的事。”
百里凌烟知道兰泱的性子,就爱恭维:“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争个名头,只是想尽力为她做点什么,你们能明白吗?”
梅知叹了口气说道:“小姐做事果断,唯独落了个心软的坏处。”
百里凌烟又何尝不知道呢,可她改不了这毛病,因为自己受过苦,所以也想为他人撑伞。
“我啊…看惯了世态炎凉,所以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百里凌烟心里已经有了决策,她们去到了济善堂,而这一次同往常不一样,不再是小心翼翼而是大张旗鼓,顶着一品郡主的身份。
“恭喜小姐迈出第一步。”堂主姬平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因为她们都知道百里凌烟,走到一步吃了多少苦,余下所有的回报都是理所应当。
姬平无奈道:“匠洲洪涝灾害,目前已经有少数难民来到京城,他们身无分文只能乞讨,只怕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京城。”
“那从今日起在各洲开设粥棚,我以长宁郡主的身份出资。”
姬平被惊到了:“星河十二洲都要办粥厂,您可知道那要花多大一笔银子吗?”
百里凌烟看着无数灾民:“人生在世,所求不过问心无愧,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罢了,京城以我的名义办,其余的只需要说是群起效仿,拿密令吩咐她们去做吧。”
“隔壁院已被我买下,明日便能打通,主院会连着济善堂,凡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弱妇孺,皆可进入济善堂,其余的需靠自己的双手换取粮食。”
姬平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安排粥棚。”
百里凌烟创建十二月令,首条规矩便是各个分部不能有丝毫挂钩,因为她从小就认清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姬平办事从不拖沓,济善堂从前经常开粥棚救济百姓,只是没有这次那么大的人流量,不过好在手下人办事利落,进行分工合作,做起事来也是如鱼得水。
百里凌烟私下吩咐梅知,去寻找在京城的六位受害者:“太后在我身边安插了耳目,我不好亲自下场,以免太后疑心,这事还得你去办。”
兰泱:“既是受害者,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大抵是因为害怕吧…所以要帮她们讨回公道,也许过程会很难,可是人都会有软肋。”
梅知得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赶去寻找受害人,回到知语轩后,兰泱也带回了新消息,言道:“沈令主已抵达京城。”
百里凌烟邪魅一笑:“脚步倒挺快。”
沈不逾年纪不大,但很早就开始管理沈氏一族的商队船只,江湖手段拿捏的轻松自在,在整个江南是出了名的有原则底线,只要不触碰到她的利益,万事都好谈,有钱大家一起赚。
沈不逾一早就被皇帝邀请入宫,盛情款待。
“民女沈不逾参见陛下,太后娘娘。”
“免礼,赐座吧。”
沈不逾落座后,一道道美味佳肴被悉数端上桌,直到太后开口:“早就听闻江南一代的事情,想不到沈小姐年纪轻轻,竟也能将偌大的商号打理的井井有条,果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啊。”
沈不逾的长相一看就很有大家小姐的风范,顾盼生姿,相对比较秀气,轻声细语道:“太后谬赞,民女只不过是接手家里生意,并非是我一个人的本事。”
皇帝道:“沈小姐谦虚了,即使是接手家族生意也难收获人心,可你却能平衡的很好,这便是你的本事,不过朕想知道的是…你与东山刘氏是否有合作?”
当百里凌烟传信让沈不逾进京时,她就已经想到了如何应对皇帝的发难:“回禀陛下,东山刘氏掌管着京城船队,所开出的条件我无法拒绝,我想每个商人都会以利益为主,谁合适我就选谁。”
皇帝喝了一杯酒,居高临下的态度:“倘若朕出高价,你可愿将名下商号都归于皇室?不过朕可以答应交给你管理。”
沈不逾笑了笑没说话,只见宫门外迎面走来百里凌烟,高腰襦裙,宛如温玉,眉如柳,眸似水,隐含淡淡忧虑,万千青丝,垂可及腰,一簪绾起,上挂流苏,轻轻摇曳,似天仙下凡,婀娜多姿,气若幽兰。
“长宁给皇祖母,皇叔请安。”
太后喜笑颜开道:“长宁,今日你可是迟到了。”
“长宁有事耽搁了,理当自罚三杯。”
话才说完,百里凌烟刻意走到沈不逾的桌案上倒酒,一杯又一杯,真的自罚三杯,直到沈不逾开口道:“这便是长宁郡主吧?”
“沈小姐识得我?”百里凌烟刻意抛出话题,只见沈不逾毫不掩饰的露出欣赏的眼神,这一切皇帝都尽收眼底。
“一路进京就听百姓们感恩戴德的长宁郡主,又岂会不识,听闻郡主开设粥棚,救济灾民,就连其余州郡都群起效仿施粥济民,如此宅心仁厚,当真是让民女佩服。”
“只是出点银子,换给百姓们吃两口饱饭罢了。”
太后道:“怎么这事没告诉哀家?”
“回禀祖母,本就是小事,不值得挂嘴边夸耀。”
皇帝夸奖道:“此事你做的很好,朕方才与沈小姐在谈论出高价,将商号并入皇室。”
“沈小姐定然没答应,对吧?”
“郡主怎知道我不会答应?”
两人一唱一和,唱双簧。
“我也听过沈小姐的事纪,你做事有自己的规矩章法,也十分坚守底线,只要于商号有益便会答应,那咱们换个说法,如若皇室将船只合作的扬州,也开放至江南,两地互通有无,你可愿意?”
“那自然是上上策,郡主的性子单刀直入,是我喜欢的。”
皇帝的思维完全没想到这一层,一个双赢的法子,两地都可以互相赚钱,各取所需。
皇帝立马下旨道:“那此事就交给长宁去做了。”
百里凌烟客气推脱道:“皇叔,我不过是胡说几句,做不得数。”
“既是你提出来的,理应交给你去落实,你缺历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皇叔都这样说了,长宁也不好再推诿了。”百里凌烟跪拜谢恩。
百里凌烟立马上去拉住沈不逾的手,笑脸相迎道:“沈小姐短时间内,怕是离不开京城了,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随我住在知语轩?皇祖母觉得如何?”
太后自然点头答应,沈不逾也顺势答应:“郡主盛情邀请,那民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百里凌烟和沈不逾一同出宫,二人同乘马车。
“小姐近来可好?”
“我很好,你呢?”
“一切都好,商号也都正常。”
“那就好,每月划到岳洲的银子,可有按时送到云慈姐姐那?”
“你的吩咐我怎么会忘记,不过这么突然入京,小姐打算做什么?”
“东山刘氏全权掌管着京城船队,如今即将倒台,咱们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既然陛下同意了开放扬州,你此前想做的事,也可以大胆去做了。”
沈不逾欣喜若狂,因为她一直以来都心愿,都是为了帮助扬州瘦马,也许是跟她曾经的经历有关,如今终于可以慢慢完成心愿了。
沈不逾热泪盈眶,哽咽道:“没想到小姐…还一直将我的事记在心上。”
“当日誓言我说到做到,你们相信我才加入十二令,答应你们兑现只是时间问题,我不能辜负你们啊。”
“小姐,你自己活的够苦了……”
“有舍才有得,世间万物阻我,不死便不屈!”
太后回到慈宁宫.
“祖母,您终于回来了。”百里凌烟坚持等到太后回来,一脸担心的样子。
“怎么这么晚还不歇息?”
“夜里更深露重,长宁担心您。
“正好哀家有事同你交代。”
百里凌烟静静等待太后说出口:“哀家知道,你先前对魏府与裴府结亲一事有怨言,那时哀家无暇顾及个中缘由,可现如今外头流言纷纷,对于皇室更加不利,所以需要…”
百里凌烟听出太后言词中的意思,忍不住质问道:“祖母手眼通天,难不成还需要我出面调和?”
“你是绝佳的人选。”太后十分坚定.
“祖母当日赐婚,可曾想过会有今日,若那时您听我一言,事情又何至于此!” 百里凌烟替裴乐感到不值,也更加生气太后的做法。
“放肆!”
见太后轻声说出,却不见脸上动怒,百里凌烟还是跪下道:“长宁逾越了,请祖母责罚。”
太后居高临下的威严:“你做不做,只需告诉哀家一句话。”
百里凌烟偏不跪了,转身要离开,谁知太后又道:“烟儿,哀家不妨告诉你,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
百里凌烟感到诧异,因为在她看来,皇室都会以最终利益为主,即使出面解决也不过是,摆在明面上让人的东西,可太后此话倒像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您是想帮裴府?”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喜欢风头太盛的人,哀家只帮你。”
百里凌烟思考了一会:“不过…长宁有一个要求。”
“说来听听。”
“不论结果如何,最后希望您能出面为裴乐正名,尽量补偿她失去的一切。”
“可以,此外哀家会派两个人协助你,都是帮得上忙的。”
“祖母想让人盯着我做事,可我需要的是服从,而不是教我做事的头头,万一事情办不好,祖母可别怪罪。”
太后仰天大笑,眼里露出一丝欣慰,当听见百里凌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会知道她已经开始有了心计谋划,而这恰恰是她想让太后看到的一点,最会玩转的便是人心。
就这样,她给裴乐争到了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争了一次机会,那是为裴乐说话的机会,也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静等真相大白的一日。
梅知:“小姐,您要查什么?”
“我要商号与东山刘氏所有的交易记录,还有魏夫人母家金氏贪了多少,再给我查魏夫人自己又吞了多少,且单凭我一人之力,根本不够,要找到其他受害者出面。”
兰泱:“但愿事情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定会!”
兰泱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是是是,奴婢忘了,小姐一般不出手,若是出手便是旁人解决不了的事。”
百里凌烟知道兰泱的性子,就爱恭维:“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争个名头,只是想尽力为她做点什么,你们能明白吗?”
梅知叹了口气说道:“小姐做事果断,唯独落了个心软的坏处。”
百里凌烟又何尝不知道呢,可她改不了这毛病,因为自己受过苦,所以也想为他人撑伞。
“我啊…看惯了世态炎凉,所以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百里凌烟心里已经有了决策,她们去到了济善堂,而这一次同往常不一样,不再是小心翼翼而是大张旗鼓,顶着一品郡主的身份。
“恭喜小姐迈出第一步。”堂主姬平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因为她们都知道百里凌烟,走到一步吃了多少苦,余下所有的回报都是理所应当。
姬平无奈道:“匠洲洪涝灾害,目前已经有少数难民来到京城,他们身无分文只能乞讨,只怕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京城。”
“那从今日起在各洲开设粥棚,我以长宁郡主的身份出资。”
姬平被惊到了:“星河十二洲都要办粥厂,您可知道那要花多大一笔银子吗?”
百里凌烟看着无数灾民:“人生在世,所求不过问心无愧,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罢了,京城以我的名义办,其余的只需要说是群起效仿,拿密令吩咐她们去做吧。”
“隔壁院已被我买下,明日便能打通,主院会连着济善堂,凡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弱妇孺,皆可进入济善堂,其余的需靠自己的双手换取粮食。”
姬平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安排粥棚。”
百里凌烟创建十二月令,首条规矩便是各个分部不能有丝毫挂钩,因为她从小就认清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姬平办事从不拖沓,济善堂从前经常开粥棚救济百姓,只是没有这次那么大的人流量,不过好在手下人办事利落,进行分工合作,做起事来也是如鱼得水。
百里凌烟私下吩咐梅知,去寻找在京城的六位受害者:“太后在我身边安插了耳目,我不好亲自下场,以免太后疑心,这事还得你去办。”
兰泱:“既是受害者,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大抵是因为害怕吧…所以要帮她们讨回公道,也许过程会很难,可是人都会有软肋。”
梅知得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赶去寻找受害人,回到知语轩后,兰泱也带回了新消息,言道:“沈令主已抵达京城。”
百里凌烟邪魅一笑:“脚步倒挺快。”
沈不逾年纪不大,但很早就开始管理沈氏一族的商队船只,江湖手段拿捏的轻松自在,在整个江南是出了名的有原则底线,只要不触碰到她的利益,万事都好谈,有钱大家一起赚。
沈不逾一早就被皇帝邀请入宫,盛情款待。
“民女沈不逾参见陛下,太后娘娘。”
“免礼,赐座吧。”
沈不逾落座后,一道道美味佳肴被悉数端上桌,直到太后开口:“早就听闻江南一代的事情,想不到沈小姐年纪轻轻,竟也能将偌大的商号打理的井井有条,果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啊。”
沈不逾的长相一看就很有大家小姐的风范,顾盼生姿,相对比较秀气,轻声细语道:“太后谬赞,民女只不过是接手家里生意,并非是我一个人的本事。”
皇帝道:“沈小姐谦虚了,即使是接手家族生意也难收获人心,可你却能平衡的很好,这便是你的本事,不过朕想知道的是…你与东山刘氏是否有合作?”
当百里凌烟传信让沈不逾进京时,她就已经想到了如何应对皇帝的发难:“回禀陛下,东山刘氏掌管着京城船队,所开出的条件我无法拒绝,我想每个商人都会以利益为主,谁合适我就选谁。”
皇帝喝了一杯酒,居高临下的态度:“倘若朕出高价,你可愿将名下商号都归于皇室?不过朕可以答应交给你管理。”
沈不逾笑了笑没说话,只见宫门外迎面走来百里凌烟,高腰襦裙,宛如温玉,眉如柳,眸似水,隐含淡淡忧虑,万千青丝,垂可及腰,一簪绾起,上挂流苏,轻轻摇曳,似天仙下凡,婀娜多姿,气若幽兰。
“长宁给皇祖母,皇叔请安。”
太后喜笑颜开道:“长宁,今日你可是迟到了。”
“长宁有事耽搁了,理当自罚三杯。”
话才说完,百里凌烟刻意走到沈不逾的桌案上倒酒,一杯又一杯,真的自罚三杯,直到沈不逾开口道:“这便是长宁郡主吧?”
“沈小姐识得我?”百里凌烟刻意抛出话题,只见沈不逾毫不掩饰的露出欣赏的眼神,这一切皇帝都尽收眼底。
“一路进京就听百姓们感恩戴德的长宁郡主,又岂会不识,听闻郡主开设粥棚,救济灾民,就连其余州郡都群起效仿施粥济民,如此宅心仁厚,当真是让民女佩服。”
“只是出点银子,换给百姓们吃两口饱饭罢了。”
太后道:“怎么这事没告诉哀家?”
“回禀祖母,本就是小事,不值得挂嘴边夸耀。”
皇帝夸奖道:“此事你做的很好,朕方才与沈小姐在谈论出高价,将商号并入皇室。”
“沈小姐定然没答应,对吧?”
“郡主怎知道我不会答应?”
两人一唱一和,唱双簧。
“我也听过沈小姐的事纪,你做事有自己的规矩章法,也十分坚守底线,只要于商号有益便会答应,那咱们换个说法,如若皇室将船只合作的扬州,也开放至江南,两地互通有无,你可愿意?”
“那自然是上上策,郡主的性子单刀直入,是我喜欢的。”
皇帝的思维完全没想到这一层,一个双赢的法子,两地都可以互相赚钱,各取所需。
皇帝立马下旨道:“那此事就交给长宁去做了。”
百里凌烟客气推脱道:“皇叔,我不过是胡说几句,做不得数。”
“既是你提出来的,理应交给你去落实,你缺历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皇叔都这样说了,长宁也不好再推诿了。”百里凌烟跪拜谢恩。
百里凌烟立马上去拉住沈不逾的手,笑脸相迎道:“沈小姐短时间内,怕是离不开京城了,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随我住在知语轩?皇祖母觉得如何?”
太后自然点头答应,沈不逾也顺势答应:“郡主盛情邀请,那民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百里凌烟和沈不逾一同出宫,二人同乘马车。
“小姐近来可好?”
“我很好,你呢?”
“一切都好,商号也都正常。”
“那就好,每月划到岳洲的银子,可有按时送到云慈姐姐那?”
“你的吩咐我怎么会忘记,不过这么突然入京,小姐打算做什么?”
“东山刘氏全权掌管着京城船队,如今即将倒台,咱们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既然陛下同意了开放扬州,你此前想做的事,也可以大胆去做了。”
沈不逾欣喜若狂,因为她一直以来都心愿,都是为了帮助扬州瘦马,也许是跟她曾经的经历有关,如今终于可以慢慢完成心愿了。
沈不逾热泪盈眶,哽咽道:“没想到小姐…还一直将我的事记在心上。”
“当日誓言我说到做到,你们相信我才加入十二令,答应你们兑现只是时间问题,我不能辜负你们啊。”
“小姐,你自己活的够苦了……”
“有舍才有得,世间万物阻我,不死便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