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绕到正面散兵炮兵和列兵侧翼的孟加拉骑兵,很快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当中。
错落配置的方阵,死板的很,因为大顺的军官不相信这些府兵抽丁能玩花活。
但也正因为死板的很,所以等到孟加拉骑兵被前面挡住、不得不从两翼绕过去往里面插的时候,就发现这些死板的方阵配置是如此的恐怖。
每个营队方阵的侧角,都部署着军改后统一规格的火炮。
方阵之间的位置错落, 就像是棱堡一样,只不过是以血肉做成城墙的棱堡。除非军官在战场上大脑高速运算,否则很难迅速找出来交叉射击的盲区。
擅长侧翼包抄战术的孟加拉骑兵,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射来的铅弹。
冲击进来后,军官的指挥已经崩溃,这些孟加拉骑兵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要么去冲进距离自己最近的方阵, 要么扭头就开熘离开这个死亡火狱。
倒毙的马匹、在地上翻滚的伤兵、被铅弹击中后在地上抽搐四肢的战马, 进一步加剧了冲击的难度、降低了冲击的速度,也使得后续冲过来的人都成为了活靶子。
孟加拉骑兵第一波冲击的失败, 也算是印证了刘玉在大顺军改时候的思路:不要相信这个时代士兵的勇气和情操,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冲击骑兵,一定是他形容的那种“疯狂的战马驮着闭着眼睛大声叫喊把脑袋插进马鬃毛里的疯子”的状态,做不到最后三十步像是马驮醉汉一样的冲击,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配叫优秀正规冲击骑兵了。
骑兵军官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控制骑兵队伍的阵型,并且从三百步远开始逐渐加速的时候,控制好从碎步跑到小步跑到快步跑到控缰快跑再到最后疯狂三十步的整个过程,就是合格的冲击骑兵的营连军官。
侧击、直冲、绕后等等这些,那不是营连军官要管的。
从骑兵冲击的角度来讲,孟加拉骑兵的冲击,还是很不错的, 不愧是孟加拉真正的精锐部队。
大顺选择密集冲锋的原因,也是因为大顺花不起钱培养专业的马上武士了, 所以军改之后不得不玩密集冲锋,让那些马上的封建武士、或者可以理解为封建时代的以杀人为业的“工匠”, 没有足够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武艺。
孟加拉骑兵的旗帜、号令、旗语、转弯、阵型等,一应俱全。
和大顺正规骑兵的区别, 就是大顺的正规骑兵基本山是一锤子买卖,三十步完整阵型全速冲锋,密密麻麻。
冲进去就赢。
冲不进去,就会像不久前法国在汉诺威的精锐骑兵所面临的情况一下:第一波没顶进去,密集的阵型下,那些死去的战马和士兵,在地上成了血肉拒马,太过密集的骑兵阵型一旦第一次冲击失败,可能就基本没机会了。
骑兵密集阵型如墙一般发起攻击后,它就不可能绕袭敌军侧翼或执行任何队形变换。
在交战之前也往往无法侦察到行进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各处障碍。
在冲击结束后,又该如何重整一个两翼毫无间隙的骑兵中队?
要是一匹马倒下,它旁边的另一匹就会转向,这不是避免去踩踏死伤后倒在地上的人员马匹的问题,而是那么大的马躺在地上,飞速踩踏自己多半要骨折。
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大顺军改后的正规骑兵所遇到的问题,各种反对的理由,层出不穷,而且其实都很有道理。
问题就在于, 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都比不过密集冲锋的一锤子买卖、三十步的醉汉超速冲击撕开对面防御的几率大这一个优点。
大顺的密集骑兵所忧虑的种种问题,孟加拉骑兵全都没有。
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也冲不开任何一个方阵……
的确,孟加拉骑兵避免了大顺正规骑兵的那种无法绕袭侧翼和冲锋中快速队形转换的缺点。
但代价是,他们遇到密密麻麻的刺刀,和一波霰弹的齐射,直接避开了前面的散兵和骑炮线,往两边开熘了。
的确,孟加拉骑兵很容易自行跨越战场上的未知的障碍,凭借自己的马术,可以避免被那些倒地的马匹牵连。
但代价是,他们会严重失速,和大顺那种疯子醉酒超速一般的三十步冲击给步兵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骑兵一旦失速,一旦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在错落的方阵间隙中乱窜,其本质就是活靶子。
正如大顺的正规战列舰,有七十多门大炮,但战列舰却不敢和只有几门重炮的炮台对射。
即便孟加拉骑兵还有一些精锐的能玩骑射的武士,绕着燧发枪方阵玩骑射,那可真就是嫌命长了。
砰砰的枪声中,不断有不知所措、或者冲入各个方阵间隙迷向不知方位的孟加拉骑兵被射下来。
更多的骑兵选择了向后退去,或者向两翼跑开。
好在他们是孟加拉最后的精锐,往两翼跑开后,没有立刻溃散,还是扭转马头返回自己的攻击发起地。
在后面的贾法尔,做了他这辈子可能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在这一波冲击失败后,他没有选择直接开熘,跑回拉杰沙希、准备跑路,或者出海躲避。
而是决定再发动一次冲击。
他有些胆寒于在他正面的散兵和骑炮线,决定这一次绕更大的圈子,尝试从侧面冲大顺的营队方阵。
至少,看起来,那些营队方阵比刚才那个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散兵和炮兵线更好冲一些。
刚才交战最勐烈的战场上,密密麻麻地躺着上百匹战马,和被霰弹直接撕碎的骑兵残肢。
那些散兵的超远射程,和十几门炮同时发射霰弹的震撼,让贾法尔根本不敢再去尝试直冲。
虽然一开始他也不是直接冲的。
但一开始他,甚至不只是他,连英国人都没想到,大顺的散兵和骑炮兵能这么搞。
能排出来散兵圆弧阵掩护骑炮对向推进,在骑兵的冲锋方向上对射阻挡、逼迫骑兵往两翼扎进后面方阵间隙的战术。
并且凭借这强大的火力和射程优势,真的顶住了,且真的把贾法尔的骑兵逼着往侧后扎进了方阵陷阱中。
过于震撼,前所未见。
只不过,其实大顺的军队也没有到强的无坚不摧的程度,只是因为大顺情况的特殊性,使得大顺多年前的军改方向,使得大顺这边的战术体系,真的很适合这种作战方式而已。
算是特性强化,实际上真要是拉到欧洲战场上玩七八万人的大会战,这种花活玩不太了。强肯定是略强点,但基本上属于半斤九两的水准。
比如说欧洲此时的情况,论军改方向,拿最简单的大顺特化的攻城超级优秀的战斗工兵来说。这是适合大顺的方向,却不是适合欧洲军改的方向。
对欧洲战场而言,棱堡为啥要打?
能做到全民征兵、或者军营国家,多招三五千兵,把棱堡围住不就完事了?既不妨碍补给线、也不妨碍主力军团前进,多招三五千兵、搞征兵制改革,岂不是比花重金训练特化的战斗工兵性价比更高?
但这个道理,对大顺而言就是“正确但毫无意义”的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大顺用不上。
多招个三五万人,肯定没问题。问题在于多招三五万人去围堡,但凡需要围堡的地方,不是在西域、就是在川西、要么就是在南洋,招兵没问题,把兵送过去是问题。
同样的,大顺军改后的战术体系,从一开始,就有两个很显着的特点。
其一:军改的目的,当初就是断定七年战争的殖民地战争模式,出于各国投送能力的限制,只能打三五千人规模的战争。
故而,大顺军改的要求,必要依托这一条:即,在投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强化旅、营战术能力,确保在三五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保持绝对的优势。且……这种规模的战斗,必然是只有少量骑兵的战斗。
因为不管是大顺,还是英、法、普、西、葡,都没有能力,弄个三五千骑兵保护侧翼,在遥远大洋外的殖民地搞骑兵侧翼保护的会战。
其二:军改之后的试金石,始终是游牧方向。
上千年的农耕与游牧之间的争斗,从秦汉时候就开始的北疆、水患、兼并三大事,军事上军改能否成功,首先要那西北做实验。
蒙古人和欧洲人,在此时的军队组织模式、战术体系、炮兵比例、步兵操典等等上的差异有多大?不言自明。
故而,大顺军改的要求,也必须依托第二条:即,步兵和炮兵的配合,可以在西北、蒙古等游牧区,横着走。
要求大顺的战术体系,必须能做到,一两千人的步兵,能够在面对泛蒙古化的部队袭击的时候,可以迅速展开阵型、并且特化营连之间对抗骑兵的能力。
这两个显着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也就造就了此时特化后的大顺战术体系。
其实,大顺并没有针对印度或者孟加拉进行军改,实在没理由针对印度孟加拉进行军改,哪怕是针对西南改土归流和川西堡垒群的军改,也肯定排在之前几乎没啥存在感的印度前面。
大顺只是针对泛蒙古化战术的西北边疆、和当年预想的可能的殖民地战争的三五千人投送极限规模的战斗而进行的军改。
只不过……孟加拉骑兵,恰好是泛蒙古化的战术。他们和准噶尔人的战术很像,甚至步兵用的都是所谓的“赞巴拉克大鸟枪”,骑兵风格就更别提了。
而克来武指挥的英军,也恰好是大顺军改体系预想的那种“三五千人规模的欧洲军队为假想敌”的殖民地争夺战的规模。
错落配置的方阵,死板的很,因为大顺的军官不相信这些府兵抽丁能玩花活。
但也正因为死板的很,所以等到孟加拉骑兵被前面挡住、不得不从两翼绕过去往里面插的时候,就发现这些死板的方阵配置是如此的恐怖。
每个营队方阵的侧角,都部署着军改后统一规格的火炮。
方阵之间的位置错落, 就像是棱堡一样,只不过是以血肉做成城墙的棱堡。除非军官在战场上大脑高速运算,否则很难迅速找出来交叉射击的盲区。
擅长侧翼包抄战术的孟加拉骑兵,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射来的铅弹。
冲击进来后,军官的指挥已经崩溃,这些孟加拉骑兵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要么去冲进距离自己最近的方阵, 要么扭头就开熘离开这个死亡火狱。
倒毙的马匹、在地上翻滚的伤兵、被铅弹击中后在地上抽搐四肢的战马, 进一步加剧了冲击的难度、降低了冲击的速度,也使得后续冲过来的人都成为了活靶子。
孟加拉骑兵第一波冲击的失败, 也算是印证了刘玉在大顺军改时候的思路:不要相信这个时代士兵的勇气和情操,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冲击骑兵,一定是他形容的那种“疯狂的战马驮着闭着眼睛大声叫喊把脑袋插进马鬃毛里的疯子”的状态,做不到最后三十步像是马驮醉汉一样的冲击,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配叫优秀正规冲击骑兵了。
骑兵军官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控制骑兵队伍的阵型,并且从三百步远开始逐渐加速的时候,控制好从碎步跑到小步跑到快步跑到控缰快跑再到最后疯狂三十步的整个过程,就是合格的冲击骑兵的营连军官。
侧击、直冲、绕后等等这些,那不是营连军官要管的。
从骑兵冲击的角度来讲,孟加拉骑兵的冲击,还是很不错的, 不愧是孟加拉真正的精锐部队。
大顺选择密集冲锋的原因,也是因为大顺花不起钱培养专业的马上武士了, 所以军改之后不得不玩密集冲锋,让那些马上的封建武士、或者可以理解为封建时代的以杀人为业的“工匠”, 没有足够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武艺。
孟加拉骑兵的旗帜、号令、旗语、转弯、阵型等,一应俱全。
和大顺正规骑兵的区别, 就是大顺的正规骑兵基本山是一锤子买卖,三十步完整阵型全速冲锋,密密麻麻。
冲进去就赢。
冲不进去,就会像不久前法国在汉诺威的精锐骑兵所面临的情况一下:第一波没顶进去,密集的阵型下,那些死去的战马和士兵,在地上成了血肉拒马,太过密集的骑兵阵型一旦第一次冲击失败,可能就基本没机会了。
骑兵密集阵型如墙一般发起攻击后,它就不可能绕袭敌军侧翼或执行任何队形变换。
在交战之前也往往无法侦察到行进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各处障碍。
在冲击结束后,又该如何重整一个两翼毫无间隙的骑兵中队?
要是一匹马倒下,它旁边的另一匹就会转向,这不是避免去踩踏死伤后倒在地上的人员马匹的问题,而是那么大的马躺在地上,飞速踩踏自己多半要骨折。
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大顺军改后的正规骑兵所遇到的问题,各种反对的理由,层出不穷,而且其实都很有道理。
问题就在于, 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都比不过密集冲锋的一锤子买卖、三十步的醉汉超速冲击撕开对面防御的几率大这一个优点。
大顺的密集骑兵所忧虑的种种问题,孟加拉骑兵全都没有。
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也冲不开任何一个方阵……
的确,孟加拉骑兵避免了大顺正规骑兵的那种无法绕袭侧翼和冲锋中快速队形转换的缺点。
但代价是,他们遇到密密麻麻的刺刀,和一波霰弹的齐射,直接避开了前面的散兵和骑炮线,往两边开熘了。
的确,孟加拉骑兵很容易自行跨越战场上的未知的障碍,凭借自己的马术,可以避免被那些倒地的马匹牵连。
但代价是,他们会严重失速,和大顺那种疯子醉酒超速一般的三十步冲击给步兵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骑兵一旦失速,一旦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在错落的方阵间隙中乱窜,其本质就是活靶子。
正如大顺的正规战列舰,有七十多门大炮,但战列舰却不敢和只有几门重炮的炮台对射。
即便孟加拉骑兵还有一些精锐的能玩骑射的武士,绕着燧发枪方阵玩骑射,那可真就是嫌命长了。
砰砰的枪声中,不断有不知所措、或者冲入各个方阵间隙迷向不知方位的孟加拉骑兵被射下来。
更多的骑兵选择了向后退去,或者向两翼跑开。
好在他们是孟加拉最后的精锐,往两翼跑开后,没有立刻溃散,还是扭转马头返回自己的攻击发起地。
在后面的贾法尔,做了他这辈子可能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在这一波冲击失败后,他没有选择直接开熘,跑回拉杰沙希、准备跑路,或者出海躲避。
而是决定再发动一次冲击。
他有些胆寒于在他正面的散兵和骑炮线,决定这一次绕更大的圈子,尝试从侧面冲大顺的营队方阵。
至少,看起来,那些营队方阵比刚才那个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散兵和炮兵线更好冲一些。
刚才交战最勐烈的战场上,密密麻麻地躺着上百匹战马,和被霰弹直接撕碎的骑兵残肢。
那些散兵的超远射程,和十几门炮同时发射霰弹的震撼,让贾法尔根本不敢再去尝试直冲。
虽然一开始他也不是直接冲的。
但一开始他,甚至不只是他,连英国人都没想到,大顺的散兵和骑炮兵能这么搞。
能排出来散兵圆弧阵掩护骑炮对向推进,在骑兵的冲锋方向上对射阻挡、逼迫骑兵往两翼扎进后面方阵间隙的战术。
并且凭借这强大的火力和射程优势,真的顶住了,且真的把贾法尔的骑兵逼着往侧后扎进了方阵陷阱中。
过于震撼,前所未见。
只不过,其实大顺的军队也没有到强的无坚不摧的程度,只是因为大顺情况的特殊性,使得大顺多年前的军改方向,使得大顺这边的战术体系,真的很适合这种作战方式而已。
算是特性强化,实际上真要是拉到欧洲战场上玩七八万人的大会战,这种花活玩不太了。强肯定是略强点,但基本上属于半斤九两的水准。
比如说欧洲此时的情况,论军改方向,拿最简单的大顺特化的攻城超级优秀的战斗工兵来说。这是适合大顺的方向,却不是适合欧洲军改的方向。
对欧洲战场而言,棱堡为啥要打?
能做到全民征兵、或者军营国家,多招三五千兵,把棱堡围住不就完事了?既不妨碍补给线、也不妨碍主力军团前进,多招三五千兵、搞征兵制改革,岂不是比花重金训练特化的战斗工兵性价比更高?
但这个道理,对大顺而言就是“正确但毫无意义”的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大顺用不上。
多招个三五万人,肯定没问题。问题在于多招三五万人去围堡,但凡需要围堡的地方,不是在西域、就是在川西、要么就是在南洋,招兵没问题,把兵送过去是问题。
同样的,大顺军改后的战术体系,从一开始,就有两个很显着的特点。
其一:军改的目的,当初就是断定七年战争的殖民地战争模式,出于各国投送能力的限制,只能打三五千人规模的战争。
故而,大顺军改的要求,必要依托这一条:即,在投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强化旅、营战术能力,确保在三五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保持绝对的优势。且……这种规模的战斗,必然是只有少量骑兵的战斗。
因为不管是大顺,还是英、法、普、西、葡,都没有能力,弄个三五千骑兵保护侧翼,在遥远大洋外的殖民地搞骑兵侧翼保护的会战。
其二:军改之后的试金石,始终是游牧方向。
上千年的农耕与游牧之间的争斗,从秦汉时候就开始的北疆、水患、兼并三大事,军事上军改能否成功,首先要那西北做实验。
蒙古人和欧洲人,在此时的军队组织模式、战术体系、炮兵比例、步兵操典等等上的差异有多大?不言自明。
故而,大顺军改的要求,也必须依托第二条:即,步兵和炮兵的配合,可以在西北、蒙古等游牧区,横着走。
要求大顺的战术体系,必须能做到,一两千人的步兵,能够在面对泛蒙古化的部队袭击的时候,可以迅速展开阵型、并且特化营连之间对抗骑兵的能力。
这两个显着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也就造就了此时特化后的大顺战术体系。
其实,大顺并没有针对印度或者孟加拉进行军改,实在没理由针对印度孟加拉进行军改,哪怕是针对西南改土归流和川西堡垒群的军改,也肯定排在之前几乎没啥存在感的印度前面。
大顺只是针对泛蒙古化战术的西北边疆、和当年预想的可能的殖民地战争的三五千人投送极限规模的战斗而进行的军改。
只不过……孟加拉骑兵,恰好是泛蒙古化的战术。他们和准噶尔人的战术很像,甚至步兵用的都是所谓的“赞巴拉克大鸟枪”,骑兵风格就更别提了。
而克来武指挥的英军,也恰好是大顺军改体系预想的那种“三五千人规模的欧洲军队为假想敌”的殖民地争夺战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