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某年某月
地点:自习桌
前情提要:暂无
说来很奇怪,我们学校的文科楼里满奇特的,二楼的某处有一大片空地,为了节约空间,校领导在这块空地摆上了几张桌子,最开始选自习桌的时候,我本着正对面就是落地大窗户的美景,但无奈手速却抢不过,只好选择了三楼。而三楼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原本正对的二楼优越自习区的三楼也本应该如此设计,但是三楼却直接来了一个镂空,也就是复式小阁楼的设计,或者说,就是加长加大版LOFT的设计。
站在三楼的长廊时,可以完美的看见二楼自习区的所有动态。
偶尔的学习累了,就会拿着书,在长廊处走来走去的背书,或者站在固定的一个点,把书平摊的稳在把手上,或者就这把手直接坐下。
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站在长廊处了,因为长廊的边上装着一条暖气管,自习区很大,不像在教室里头,冬天里,站在暖气旁是最暖和的。
和他并没有什么交集。
他在二楼的自习区,而我在三楼。
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的呢?在背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主的发呆,然后看向远处,或者看向二楼,仿佛上帝视角,在偷窥着每一个人的动态。
大部分的考研生应该都选择在图书馆备考,当我站在长廊向下看的时候,唯独他一人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有的人在看小说,有的人在刷四级卷子,有的则在和另一位卿卿日常。
他则是一个人埋头读书。
然后就开始关注着他。每次早上去,总能在经过长廊去到位置上的时候就看见他的书包早早的就挂在那里,人也一直在哪,准备吃饭的时候也看见他还在位置上刷课。下午去,必然准时就看见他,离开也准时看见他。
就好像他一直都在那里,雷打不动的每天坚持。
然后他就成了我读书背书时的精神动力,可以这么说吧。那段时间真的脑子很难受,身体也很难受,有时候总是告诉自己,去自习吧,或者看看那个人还在不在?
然后就会对每日固定的读书产生了兴趣。
那人啊,真的是雷打不动的准时,出勤率满勤!
是怎么知道彼此之间关注的呢?
那天,同样也是在长廊里走走停停,然后停留在某处,把书放下,那天的夕阳很美。在折射进大玻璃的时候,带来的是无线的泛光。陆离的照在二楼的自习桌上,包括每个人的脸上。
他也站着,站在玻璃窗前,看向远方。
我们的视线同样望向远处的夕阳,可能是感受到视线的汇聚,在玻璃的倒影中,视线的交汇,尔后,他回了头,向上看向我这边,并没有多大的波澜,不惊喜也不意外,点头微笑是对彼此的鼓励和问候。
再然后,就是考研前的收拾,考研前大家都需要将东西搬离文科楼,方便布置考场。那天,我搬着我的书在电梯口准备下楼,进了电梯以后,麻木的等待电梯缓缓下楼。
电梯的门打开了,他也抱着一堆书进来。
在电梯下到一楼的时候,他轻声的对我说,“考研加油。”
有些意外,毕竟一直以来,我认为只有我知道他是考研备战,却不曾想他也猜测出来。
有些迟疑,但尔后迅速点头,“你也是,加油。”
然后结伴着一起走出文科楼,在还未走出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你知道我也考研呢?
“去三楼打水的时候一直看见你,包括你每次背书,走路的时候,我对面的镜子都看得见。”
他说着,然后就笑了,“之前一直很烦,因为倒影一直在晃来晃去的,但是后来,备考的路上多一个特别的动力也挺不错的。”
有些抱歉,有些意外,原来大家都彼此关注着。
很纯粹的关注对方。
考完研究生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也没必要有联系方式,很可惜我失败了,转而投入更为痛苦的生活中,至于那位男生,我想他应该考上了吧,以他学习的毅力和态度,我相信他必然是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地点:自习桌
前情提要:暂无
说来很奇怪,我们学校的文科楼里满奇特的,二楼的某处有一大片空地,为了节约空间,校领导在这块空地摆上了几张桌子,最开始选自习桌的时候,我本着正对面就是落地大窗户的美景,但无奈手速却抢不过,只好选择了三楼。而三楼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原本正对的二楼优越自习区的三楼也本应该如此设计,但是三楼却直接来了一个镂空,也就是复式小阁楼的设计,或者说,就是加长加大版LOFT的设计。
站在三楼的长廊时,可以完美的看见二楼自习区的所有动态。
偶尔的学习累了,就会拿着书,在长廊处走来走去的背书,或者站在固定的一个点,把书平摊的稳在把手上,或者就这把手直接坐下。
冬天的时候,我最喜欢站在长廊处了,因为长廊的边上装着一条暖气管,自习区很大,不像在教室里头,冬天里,站在暖气旁是最暖和的。
和他并没有什么交集。
他在二楼的自习区,而我在三楼。
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的呢?在背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主的发呆,然后看向远处,或者看向二楼,仿佛上帝视角,在偷窥着每一个人的动态。
大部分的考研生应该都选择在图书馆备考,当我站在长廊向下看的时候,唯独他一人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有的人在看小说,有的人在刷四级卷子,有的则在和另一位卿卿日常。
他则是一个人埋头读书。
然后就开始关注着他。每次早上去,总能在经过长廊去到位置上的时候就看见他的书包早早的就挂在那里,人也一直在哪,准备吃饭的时候也看见他还在位置上刷课。下午去,必然准时就看见他,离开也准时看见他。
就好像他一直都在那里,雷打不动的每天坚持。
然后他就成了我读书背书时的精神动力,可以这么说吧。那段时间真的脑子很难受,身体也很难受,有时候总是告诉自己,去自习吧,或者看看那个人还在不在?
然后就会对每日固定的读书产生了兴趣。
那人啊,真的是雷打不动的准时,出勤率满勤!
是怎么知道彼此之间关注的呢?
那天,同样也是在长廊里走走停停,然后停留在某处,把书放下,那天的夕阳很美。在折射进大玻璃的时候,带来的是无线的泛光。陆离的照在二楼的自习桌上,包括每个人的脸上。
他也站着,站在玻璃窗前,看向远方。
我们的视线同样望向远处的夕阳,可能是感受到视线的汇聚,在玻璃的倒影中,视线的交汇,尔后,他回了头,向上看向我这边,并没有多大的波澜,不惊喜也不意外,点头微笑是对彼此的鼓励和问候。
再然后,就是考研前的收拾,考研前大家都需要将东西搬离文科楼,方便布置考场。那天,我搬着我的书在电梯口准备下楼,进了电梯以后,麻木的等待电梯缓缓下楼。
电梯的门打开了,他也抱着一堆书进来。
在电梯下到一楼的时候,他轻声的对我说,“考研加油。”
有些意外,毕竟一直以来,我认为只有我知道他是考研备战,却不曾想他也猜测出来。
有些迟疑,但尔后迅速点头,“你也是,加油。”
然后结伴着一起走出文科楼,在还未走出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你知道我也考研呢?
“去三楼打水的时候一直看见你,包括你每次背书,走路的时候,我对面的镜子都看得见。”
他说着,然后就笑了,“之前一直很烦,因为倒影一直在晃来晃去的,但是后来,备考的路上多一个特别的动力也挺不错的。”
有些抱歉,有些意外,原来大家都彼此关注着。
很纯粹的关注对方。
考完研究生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也没必要有联系方式,很可惜我失败了,转而投入更为痛苦的生活中,至于那位男生,我想他应该考上了吧,以他学习的毅力和态度,我相信他必然是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