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
宫阙门开,林识月垂首跟在队伍的一侧,亦步亦趋地踏入了紫宸殿之中。
她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进入这大殿之中了。
每次到来,步伐都会比上一次更加沉重一些。
走在最前面的是林正,她垂着头,从这个角度能看见他的脚步。一步一步拖着往前走,似乎也是满不情愿的。
但她记得自己在外面遇到他时,他眼中的光芒隐约带着窃喜。
近些日种种,他怕是也逃不了干系。
林识月用力闭了闭眼。
已经越走越近了,近到林识月已经能感受到来自周围意味不明的目光,或带有敌意,或带着打量地投来。但她依旧垂着头,装作没有感受到的样子。
她能听见自己身后叮当作响的脚镣的声音——那是胡辛——印书局的老板——她后来知道胡大哥的真名就叫做胡辛——脚上镣铐相互碰撞而发出的声响。
前方是林正,后方是胡辛。
林识月用力捏了一下自己的手,莫名觉得现在的情况有些古怪。
这一列漫长的队伍终于停了下来。两侧手持刀剑的禁军跪下行礼,随即训练有序地离开了紫宸殿,位于队伍最前方的岳宿卸甲,将宝剑递给一旁的姜侯保,跪拜一礼:“臣岳宿,见过陛下。”
身后一群人自然也是乌泱泱地跪了下来。林识月定了定神,与众人不同,从队伍的一侧走了出来,顶着众多炽热的目光走到了最前端。
“民女林氏,见过陛下、见过公主殿下、见过诸位大人。”
丹轮公主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皇帝的身后,身旁的小太监殷勤地为她搬来了一把椅子,她懒洋洋地坐了下来,拨弄了一下护甲,随即抬起头扫了一眼面前跪着的众人,轻启朱唇。
“又是你啊......”像是方才在宫外全然没有见过一般,她看着林识月的眼神冷淡而矜贵。
林识月微笑叩首。
“不可能!怎么是你?!”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孙气松,他朝后一眼就愣在了原地,看着后面乌压压一行人,尤其看清了林识月的面容后,险些没从地上跳起来,伸手颤颤巍巍地指着林识月。
“不可能!此女现在应当在大理寺牢狱之中,现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可能!”
“陛下!她,她定是越狱了!”
“冷静些,孙尚书。”皇帝冷淡地看着孙气松。
孙气松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言行有些过激,忙缓和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想着继续开口。
刚一张口,就被坐在一旁的丹轮公主打断了。
“便是你们......找到了禁书案的罪魁祸首?”她不紧不慢地问道。
林识月恭敬应是。
“请准臣复命。”岳宿起身,等听见皇帝的准字后,便言简意赅地讲了些概况。
“陛下,此人乃是京城印书局掌柜胡辛,我们查搜印书局后,在后院发现了这些东西。”岳宿指了指后面双手双脚都带着镣铐,面如死灰跪着的胡辛。
一旁近卫连忙将手中捧着的数十本《无恒》和一套印制模具朝着皇帝呈了上去。
“且此人现在对其所犯罪行皆数承认,故而臣猜测,京城盛行之禁书一案,必与此人息息相关。”
“怎么可能!禁书一案之前早已查明,分明就是那个女人——”
“孙卿,”皇帝平淡地叫了一声,没什么情绪的变化,但孙气松立刻敛了声,“朕还没说什么,这般着急,可不像你。”
他一边说着,一边细细打量着呈上来的模具和书册,翻开了带着些皱褶的书册。
“做得还挺精细。”他说着,甚至嘴角扬起了些微弧度。
丹轮在一旁看着,也同样嘲讽地勾了勾唇,如猫般的眼睛上挑了一个弧度。
“真是胆大包天啊......”她笑,目光下一刻凌厉地射向岳宿,“那么岳统领,敢问这位林姑娘,和这些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岳宿答道:“禀公主,正是她发现了胡辛的事情。”
“哦?”
皇帝的眼神终于从那一叠书上挪开,带着些审视着看向林识月。
除了皇帝和丹轮公主,还有许多别的视线——如远处含着些忧虑的商止川的视线,以及那一道炽热得难以忽视的孙气松的视线。
“是,”林识月长跪于地,温声开口阐述道,“民女被囚入狱后,日夜不得安眠。后池公子池康——也就是胡辛的同谋,来狱中见民女,并对民女厉声威胁詈骂,且留下《女戒》一书来讥讽民女。但他未曾想到,此书中沾染了些独特的墨迹。”
“陛下或许不知,民女在京城中经营图书馆,对墨迹有些独特认识,这一墨的香气与禁书上的墨的气味,几乎一样。民女便猜测池康或许与禁书一案息息相关。后来遇到来狱中巡视的岳统领,民女便将此事告知于他——好在岳统领为人亲善,并不当民女是胡言乱语,反而是暗自查了池康的行踪,这才锁定了京城印书局。”
她说得恳切,到后面几乎带上了哭腔,全然浸透了委屈。
岳宿:“......林姑娘过誉了。”
高台之上的丹轮公主,以及在队伍最末端的景筠,此时此刻非常默契的翻了一个白眼。
这人......又在睁眼说瞎话了。他们想。
商止川安静地跪着,他清楚林识月的这一番话或许是半真半假的。他虽然不清楚林识月这几日的经历,但是凭借他对于林识月和岳宿的了解......这番话,不能全信。
但即使如此,心中依旧不免升起些担忧。
“不可能!胡言乱语!”
孙气松的声音不算太响,但在紫宸殿中已然足够清晰,皇帝的眉宇已经不耐地皱起。
“孙卿今日怎么了?”他冷淡地敲了敲扶手。
“父皇,孙尚书或许也是怕误会呢,不妨......问一问这位胡辛,看看他自己怎么说的。现在人证物证都在,若是他也承认了,这事情......不就更好说了吗?”
丹轮懒洋洋地开口,再次赶在孙气松解释前插了进来。
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那么你自己怎么说,胡辛?”
众人目光注视之下,胡辛颤颤巍巍地抬起了头,有些无助地在场内扫视了一圈,像是被某一束目光烫到了一般,又迅速缩了回来,哑声道。
“草民......草民,认罪。”
认罪。
林识月听见自己身旁有人发出了倒抽一口凉气的声音,她眼底眸色深沉,在他说出那两个字后,深深地跪拜了下去。
认罪意味着什么呢?
林识月想,在阶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他认罪,便是将九族的命也拱手交了出去。同时也意味着,他自己将罪名揽了下来。
至少,林识月自己不相信,他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印制禁书——就算他敢,又为了什么目的?
按照林识月在记忆中的画面,应当是还有一人的。
她的额头触地,余光瞥见了不远处的孙气松——他似乎在颤抖。
又似乎是看错了,林识月没有机会再看一眼,但心中已然生了疑惑。
就在孙气松一旁跪着的商止川却没有忽略掉孙气松那一刹那的异样。他清清楚楚地看见,孙气松的确是战栗了起来。
即使很快孙气松就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但是商止川看见了。
他的神情在一刹那变了。
听到了胡辛的那句话,高台上的几人神情也有了几分变化。皇帝的眼神中掺杂着几分淡淡的杀意,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胡辛。周阙则是揉了揉眼睛,嘴角缓缓地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来。
“认罪啊,哎哟哟,真叫人麻烦呢,”周阙瞥他一眼,讥讽道,“这么干脆啊,那想必你也是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咯?”
胡辛沉默不语。
“哎......不如这样吧,本宫还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你若是好好地回答了出来,那说不准我父皇大发慈悲,就免了你一族呢?”
皇帝闻言并不作声,像是默许了周阙的说法。
周阙把玩着手心的珠串,漫不经心地发问:“第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筹谋这事的?”
胡辛嘴唇发白,有些颤抖:“......五个月前。”
“五个月前啊......”周阙不可置否地笑了起来,“那好,那我再问你,你是为何要做这种事情呢?是我父皇哪里做得不好吗?让你搞出这般杀头的大罪?”
胡辛这一回沉默了很久:“......是,我吃了熊心豹子胆。”
周阙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如此啊......那林姑娘,你觉得呢?”
林识月直起身来,微微颔首:“民女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丹轮公主与陛下或许知道,民女开图书馆所需之书,大多来自印书局,故而对印书局了解颇深。据我所知,五月前到现在,印书局所得新书共三十八本,每一本都几乎需要两百册左右,按照印书局的人数,应当已经颇为吃力了,若是想再印这本书,就需要额外再请人,但是民女并未听到风声。”
“其二,正如公主所述,他与皇室无怨无仇,究竟为何要做这般事情呢?其三,便请公主与陛下想一想,当年此书,还有何处有留存呢?毕竟他一介印书局的掌柜而已,是从何处得来的这本禁书原本呢?”
满场寂静。
沉默良久后,皇帝开口了。
“够了。”他闭上眼,“朕清楚了。”
语气轻轻浅浅,但是众人都知道他是生气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吧,父皇你看噢,现在人证也在,物证也在,这罪人呢自己也承认了,不如就这样吧。”周阙懒洋洋地说,似乎没看出来皇帝的愤怒。
“岳宿,”皇帝深吸了一口气,“你亲自押送此人,切记,朕要活的。”
“是。”
岳宿抱拳应道,下一刻几列禁军便押送着瘫软如同一滩泥的胡辛离开了紫宸殿。
“那么......再说说你吧。”
皇帝目光凌冽,如同刀锋一般割来,下一刻又像是柔软了起来。
“你也算是遭奸人诬陷,朕心中有愧,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林识月动了动:“民女求陛下能够让图书馆在京城顺遂地开下去。”
皇帝朗声大笑。
“自然可以!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朕有何不愿的?还有呢?”他眼含深意地看着林识月。
林识月控制住自己的眼神,不要往商止川那边瞟。
她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救商止川。
她亏欠他良多,自她进入京城以来,商止川帮了她太多太多的忙,这一回也该轮到她回报了。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回答,能够救出他。
半晌,林识月扬起一张笑脸,声音清脆。
“民女还有一愿,就是愿陛下能够身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言辞恳切,她说完再次深深地拜了下去。
皇帝的手动了动。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长跪在地的林识月,缓缓笑了起来。
“好,好,好。”
下一刻,眼神骤变。
“那接下来,就让朕看一看——商侍郎和你那弟弟,林正的事情。”
她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进入这大殿之中了。
每次到来,步伐都会比上一次更加沉重一些。
走在最前面的是林正,她垂着头,从这个角度能看见他的脚步。一步一步拖着往前走,似乎也是满不情愿的。
但她记得自己在外面遇到他时,他眼中的光芒隐约带着窃喜。
近些日种种,他怕是也逃不了干系。
林识月用力闭了闭眼。
已经越走越近了,近到林识月已经能感受到来自周围意味不明的目光,或带有敌意,或带着打量地投来。但她依旧垂着头,装作没有感受到的样子。
她能听见自己身后叮当作响的脚镣的声音——那是胡辛——印书局的老板——她后来知道胡大哥的真名就叫做胡辛——脚上镣铐相互碰撞而发出的声响。
前方是林正,后方是胡辛。
林识月用力捏了一下自己的手,莫名觉得现在的情况有些古怪。
这一列漫长的队伍终于停了下来。两侧手持刀剑的禁军跪下行礼,随即训练有序地离开了紫宸殿,位于队伍最前方的岳宿卸甲,将宝剑递给一旁的姜侯保,跪拜一礼:“臣岳宿,见过陛下。”
身后一群人自然也是乌泱泱地跪了下来。林识月定了定神,与众人不同,从队伍的一侧走了出来,顶着众多炽热的目光走到了最前端。
“民女林氏,见过陛下、见过公主殿下、见过诸位大人。”
丹轮公主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皇帝的身后,身旁的小太监殷勤地为她搬来了一把椅子,她懒洋洋地坐了下来,拨弄了一下护甲,随即抬起头扫了一眼面前跪着的众人,轻启朱唇。
“又是你啊......”像是方才在宫外全然没有见过一般,她看着林识月的眼神冷淡而矜贵。
林识月微笑叩首。
“不可能!怎么是你?!”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孙气松,他朝后一眼就愣在了原地,看着后面乌压压一行人,尤其看清了林识月的面容后,险些没从地上跳起来,伸手颤颤巍巍地指着林识月。
“不可能!此女现在应当在大理寺牢狱之中,现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可能!”
“陛下!她,她定是越狱了!”
“冷静些,孙尚书。”皇帝冷淡地看着孙气松。
孙气松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言行有些过激,忙缓和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想着继续开口。
刚一张口,就被坐在一旁的丹轮公主打断了。
“便是你们......找到了禁书案的罪魁祸首?”她不紧不慢地问道。
林识月恭敬应是。
“请准臣复命。”岳宿起身,等听见皇帝的准字后,便言简意赅地讲了些概况。
“陛下,此人乃是京城印书局掌柜胡辛,我们查搜印书局后,在后院发现了这些东西。”岳宿指了指后面双手双脚都带着镣铐,面如死灰跪着的胡辛。
一旁近卫连忙将手中捧着的数十本《无恒》和一套印制模具朝着皇帝呈了上去。
“且此人现在对其所犯罪行皆数承认,故而臣猜测,京城盛行之禁书一案,必与此人息息相关。”
“怎么可能!禁书一案之前早已查明,分明就是那个女人——”
“孙卿,”皇帝平淡地叫了一声,没什么情绪的变化,但孙气松立刻敛了声,“朕还没说什么,这般着急,可不像你。”
他一边说着,一边细细打量着呈上来的模具和书册,翻开了带着些皱褶的书册。
“做得还挺精细。”他说着,甚至嘴角扬起了些微弧度。
丹轮在一旁看着,也同样嘲讽地勾了勾唇,如猫般的眼睛上挑了一个弧度。
“真是胆大包天啊......”她笑,目光下一刻凌厉地射向岳宿,“那么岳统领,敢问这位林姑娘,和这些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岳宿答道:“禀公主,正是她发现了胡辛的事情。”
“哦?”
皇帝的眼神终于从那一叠书上挪开,带着些审视着看向林识月。
除了皇帝和丹轮公主,还有许多别的视线——如远处含着些忧虑的商止川的视线,以及那一道炽热得难以忽视的孙气松的视线。
“是,”林识月长跪于地,温声开口阐述道,“民女被囚入狱后,日夜不得安眠。后池公子池康——也就是胡辛的同谋,来狱中见民女,并对民女厉声威胁詈骂,且留下《女戒》一书来讥讽民女。但他未曾想到,此书中沾染了些独特的墨迹。”
“陛下或许不知,民女在京城中经营图书馆,对墨迹有些独特认识,这一墨的香气与禁书上的墨的气味,几乎一样。民女便猜测池康或许与禁书一案息息相关。后来遇到来狱中巡视的岳统领,民女便将此事告知于他——好在岳统领为人亲善,并不当民女是胡言乱语,反而是暗自查了池康的行踪,这才锁定了京城印书局。”
她说得恳切,到后面几乎带上了哭腔,全然浸透了委屈。
岳宿:“......林姑娘过誉了。”
高台之上的丹轮公主,以及在队伍最末端的景筠,此时此刻非常默契的翻了一个白眼。
这人......又在睁眼说瞎话了。他们想。
商止川安静地跪着,他清楚林识月的这一番话或许是半真半假的。他虽然不清楚林识月这几日的经历,但是凭借他对于林识月和岳宿的了解......这番话,不能全信。
但即使如此,心中依旧不免升起些担忧。
“不可能!胡言乱语!”
孙气松的声音不算太响,但在紫宸殿中已然足够清晰,皇帝的眉宇已经不耐地皱起。
“孙卿今日怎么了?”他冷淡地敲了敲扶手。
“父皇,孙尚书或许也是怕误会呢,不妨......问一问这位胡辛,看看他自己怎么说的。现在人证物证都在,若是他也承认了,这事情......不就更好说了吗?”
丹轮懒洋洋地开口,再次赶在孙气松解释前插了进来。
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那么你自己怎么说,胡辛?”
众人目光注视之下,胡辛颤颤巍巍地抬起了头,有些无助地在场内扫视了一圈,像是被某一束目光烫到了一般,又迅速缩了回来,哑声道。
“草民......草民,认罪。”
认罪。
林识月听见自己身旁有人发出了倒抽一口凉气的声音,她眼底眸色深沉,在他说出那两个字后,深深地跪拜了下去。
认罪意味着什么呢?
林识月想,在阶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他认罪,便是将九族的命也拱手交了出去。同时也意味着,他自己将罪名揽了下来。
至少,林识月自己不相信,他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印制禁书——就算他敢,又为了什么目的?
按照林识月在记忆中的画面,应当是还有一人的。
她的额头触地,余光瞥见了不远处的孙气松——他似乎在颤抖。
又似乎是看错了,林识月没有机会再看一眼,但心中已然生了疑惑。
就在孙气松一旁跪着的商止川却没有忽略掉孙气松那一刹那的异样。他清清楚楚地看见,孙气松的确是战栗了起来。
即使很快孙气松就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但是商止川看见了。
他的神情在一刹那变了。
听到了胡辛的那句话,高台上的几人神情也有了几分变化。皇帝的眼神中掺杂着几分淡淡的杀意,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胡辛。周阙则是揉了揉眼睛,嘴角缓缓地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来。
“认罪啊,哎哟哟,真叫人麻烦呢,”周阙瞥他一眼,讥讽道,“这么干脆啊,那想必你也是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咯?”
胡辛沉默不语。
“哎......不如这样吧,本宫还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你若是好好地回答了出来,那说不准我父皇大发慈悲,就免了你一族呢?”
皇帝闻言并不作声,像是默许了周阙的说法。
周阙把玩着手心的珠串,漫不经心地发问:“第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筹谋这事的?”
胡辛嘴唇发白,有些颤抖:“......五个月前。”
“五个月前啊......”周阙不可置否地笑了起来,“那好,那我再问你,你是为何要做这种事情呢?是我父皇哪里做得不好吗?让你搞出这般杀头的大罪?”
胡辛这一回沉默了很久:“......是,我吃了熊心豹子胆。”
周阙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如此啊......那林姑娘,你觉得呢?”
林识月直起身来,微微颔首:“民女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丹轮公主与陛下或许知道,民女开图书馆所需之书,大多来自印书局,故而对印书局了解颇深。据我所知,五月前到现在,印书局所得新书共三十八本,每一本都几乎需要两百册左右,按照印书局的人数,应当已经颇为吃力了,若是想再印这本书,就需要额外再请人,但是民女并未听到风声。”
“其二,正如公主所述,他与皇室无怨无仇,究竟为何要做这般事情呢?其三,便请公主与陛下想一想,当年此书,还有何处有留存呢?毕竟他一介印书局的掌柜而已,是从何处得来的这本禁书原本呢?”
满场寂静。
沉默良久后,皇帝开口了。
“够了。”他闭上眼,“朕清楚了。”
语气轻轻浅浅,但是众人都知道他是生气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吧,父皇你看噢,现在人证也在,物证也在,这罪人呢自己也承认了,不如就这样吧。”周阙懒洋洋地说,似乎没看出来皇帝的愤怒。
“岳宿,”皇帝深吸了一口气,“你亲自押送此人,切记,朕要活的。”
“是。”
岳宿抱拳应道,下一刻几列禁军便押送着瘫软如同一滩泥的胡辛离开了紫宸殿。
“那么......再说说你吧。”
皇帝目光凌冽,如同刀锋一般割来,下一刻又像是柔软了起来。
“你也算是遭奸人诬陷,朕心中有愧,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林识月动了动:“民女求陛下能够让图书馆在京城顺遂地开下去。”
皇帝朗声大笑。
“自然可以!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朕有何不愿的?还有呢?”他眼含深意地看着林识月。
林识月控制住自己的眼神,不要往商止川那边瞟。
她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救商止川。
她亏欠他良多,自她进入京城以来,商止川帮了她太多太多的忙,这一回也该轮到她回报了。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回答,能够救出他。
半晌,林识月扬起一张笑脸,声音清脆。
“民女还有一愿,就是愿陛下能够身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言辞恳切,她说完再次深深地拜了下去。
皇帝的手动了动。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长跪在地的林识月,缓缓笑了起来。
“好,好,好。”
下一刻,眼神骤变。
“那接下来,就让朕看一看——商侍郎和你那弟弟,林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