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照旧,我结婚以后就和没有结婚差不多,干娘还是更习惯住在家宅里,这样可以和我的母亲说说话,还能一起做活。
虽然现在他们都已经是老夫人,不用做活了,但总是闲不住,我的父亲也闲不住,经常跑到京城的工坊帮忙干活。左大哥自然是日日去翰林院,我则看着那个顽固的老头抄书和教二毛读书,教二毛读书越来越上心了。
天启十九年夏收以后,发儿上京。当然这次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叫发儿了,该叫一句发儿哥了。发儿比我大两个月左右,我一直觉得不是哥哥,但经过一番磨砺,二十多岁的发儿哥成熟了很多,读过书还是个举人,经常和左大哥、赵大哥通信,并且好多事情都是他亲历亲为去经营过见识过,眼界也宽。
从天启十年中了秀才以后,发儿哥一边备考举人,一边跟着了解经商,天启十三年中举以后,发儿哥就全身心放在经商上了。
他经商除了原来大堂哥的木匠铺以外,则又另辟蹊径去研究粮食,粮食在这个时候是国本,当时也不断有地方各种水旱灾等。他无意听我说了小麦产量低,可改良等,就上心了,虎子哥是种粮的高手,反复实验和研究还真被他搞出来了,总之这几年老家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并且也研究了不同的吃食,扩大了餐桌上的种类,去支持边缘产品的发展。这些年我比较少关心这些事情,知道他在做,没有想到今年确实出现了利好的消息,小麦大丰收,新任青州府原来的陈大人,在其中也积极推广和支持,青州府全面大丰收,陈知府在上报朝廷时自然为发儿哥说了很多的好话。因此发儿哥也算是皇上圣旨召回京城的。
发儿哥进京后第二日便上殿了,皇上知道发儿居然是个举人,见识颇广,也才知道是陶家的人,此次粮食大丰收意义不凡,历代皇帝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无可争辩,因此在见过以后皇上是极为满意的,钦赐皇商招牌,且给了发儿哥一个户部侍郎。接下来几日则是商量水稻是否能改良,这就不是我擅长的了,我未成长于水稻之乡,所以对于特性就不是很了解。
至此我家算是小有起步,赵大哥地方知府、左大哥在京中任职得到皇上器重、发儿哥得到皇商认证,京中镇国公府、六王爷府在一条战线上,而两家也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的,坚定的支持皇上者,当今圣上年轻有为只要不突然暴毙或者什么事情刺激他肯定会保持政治清明的。
虽然家里形势向好,我和左大哥都深知根基单薄,而且名利犹如双刃剑,到此为止,我们吃穿已然是不愁,见识上也有较大增进,下一辈人都已经陆续读书,但也都学习庶务,为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皇商招牌下来以后,京中想要合作的不少,我先和左大哥谈了很多,主要是想梳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家中子弟约束问题。目前赵大哥外放鲁东府、左大哥状元及第、发儿如今又是皇商,虽然在这王爷侯爷遍地的京城不算什么,但对之天下大多数人已经属于很招人眼睛了,走到这一步大概用了十年的时间,也算是时运极好。家中后辈子弟大堂哥的大儿子已经十五中了秀才,虎子的儿子来年预计也会下场考童生,三舅的学生中也有多人中举,淘淘今年秋闱要下场,淘淘说也要学姐夫三元及第;大堂哥的二儿子和女儿也已经进学,发儿哥的女儿也已经牙牙学语;总之一切都欣欣向荣。虽说只有十年,但后辈基本已经不知道当年的艰辛了,而他们的交友已经相对广泛,所以要提早约束。
二是合作事宜。无论是皇商,还是陶记和左记,想要合作分一杯羹的越来越多,所以要明白各商行的经营目的,发儿的农业这条路,是最关键的,涉及到了国本,所以这条路的经营其实是为了皇家和天下,尤其要慎重,任何事情该以大义为重。其他部分仍然正常经营,要注意创新和改进。合作上要注意选择合作人,在商言商,除了皇家尽量少与政治牵扯,要分的清楚。行事上务要以低调为准,只做事少言语。
左大哥明白我的意思,一家人开了一个会,左大哥说明了意思,各自写信回去嘱咐家人。
为了更好了解水稻的特性等,发儿哥不日南下,去实际了解一下情况,并找一些专业的农人进行调研,怕是等不上淘淘秋闱结果了。
淘淘也动身回省城参加秋闱,由父亲带人陪同回去,我和母亲在京中等他消息。
虽然现在他们都已经是老夫人,不用做活了,但总是闲不住,我的父亲也闲不住,经常跑到京城的工坊帮忙干活。左大哥自然是日日去翰林院,我则看着那个顽固的老头抄书和教二毛读书,教二毛读书越来越上心了。
天启十九年夏收以后,发儿上京。当然这次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叫发儿了,该叫一句发儿哥了。发儿比我大两个月左右,我一直觉得不是哥哥,但经过一番磨砺,二十多岁的发儿哥成熟了很多,读过书还是个举人,经常和左大哥、赵大哥通信,并且好多事情都是他亲历亲为去经营过见识过,眼界也宽。
从天启十年中了秀才以后,发儿哥一边备考举人,一边跟着了解经商,天启十三年中举以后,发儿哥就全身心放在经商上了。
他经商除了原来大堂哥的木匠铺以外,则又另辟蹊径去研究粮食,粮食在这个时候是国本,当时也不断有地方各种水旱灾等。他无意听我说了小麦产量低,可改良等,就上心了,虎子哥是种粮的高手,反复实验和研究还真被他搞出来了,总之这几年老家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并且也研究了不同的吃食,扩大了餐桌上的种类,去支持边缘产品的发展。这些年我比较少关心这些事情,知道他在做,没有想到今年确实出现了利好的消息,小麦大丰收,新任青州府原来的陈大人,在其中也积极推广和支持,青州府全面大丰收,陈知府在上报朝廷时自然为发儿哥说了很多的好话。因此发儿哥也算是皇上圣旨召回京城的。
发儿哥进京后第二日便上殿了,皇上知道发儿居然是个举人,见识颇广,也才知道是陶家的人,此次粮食大丰收意义不凡,历代皇帝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无可争辩,因此在见过以后皇上是极为满意的,钦赐皇商招牌,且给了发儿哥一个户部侍郎。接下来几日则是商量水稻是否能改良,这就不是我擅长的了,我未成长于水稻之乡,所以对于特性就不是很了解。
至此我家算是小有起步,赵大哥地方知府、左大哥在京中任职得到皇上器重、发儿哥得到皇商认证,京中镇国公府、六王爷府在一条战线上,而两家也不是那种争权夺利的,坚定的支持皇上者,当今圣上年轻有为只要不突然暴毙或者什么事情刺激他肯定会保持政治清明的。
虽然家里形势向好,我和左大哥都深知根基单薄,而且名利犹如双刃剑,到此为止,我们吃穿已然是不愁,见识上也有较大增进,下一辈人都已经陆续读书,但也都学习庶务,为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皇商招牌下来以后,京中想要合作的不少,我先和左大哥谈了很多,主要是想梳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家中子弟约束问题。目前赵大哥外放鲁东府、左大哥状元及第、发儿如今又是皇商,虽然在这王爷侯爷遍地的京城不算什么,但对之天下大多数人已经属于很招人眼睛了,走到这一步大概用了十年的时间,也算是时运极好。家中后辈子弟大堂哥的大儿子已经十五中了秀才,虎子的儿子来年预计也会下场考童生,三舅的学生中也有多人中举,淘淘今年秋闱要下场,淘淘说也要学姐夫三元及第;大堂哥的二儿子和女儿也已经进学,发儿哥的女儿也已经牙牙学语;总之一切都欣欣向荣。虽说只有十年,但后辈基本已经不知道当年的艰辛了,而他们的交友已经相对广泛,所以要提早约束。
二是合作事宜。无论是皇商,还是陶记和左记,想要合作分一杯羹的越来越多,所以要明白各商行的经营目的,发儿的农业这条路,是最关键的,涉及到了国本,所以这条路的经营其实是为了皇家和天下,尤其要慎重,任何事情该以大义为重。其他部分仍然正常经营,要注意创新和改进。合作上要注意选择合作人,在商言商,除了皇家尽量少与政治牵扯,要分的清楚。行事上务要以低调为准,只做事少言语。
左大哥明白我的意思,一家人开了一个会,左大哥说明了意思,各自写信回去嘱咐家人。
为了更好了解水稻的特性等,发儿哥不日南下,去实际了解一下情况,并找一些专业的农人进行调研,怕是等不上淘淘秋闱结果了。
淘淘也动身回省城参加秋闱,由父亲带人陪同回去,我和母亲在京中等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