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全国首例广告,究竟花落谁家
看着那扇亮灯的窗,江山停下了脚步,也不知道《浦江日报》刊登广告的事进行到哪一步了?
想了想,江山抬脚走进了办公楼。
“大哥。”
他敲响了江海的办公室大门:“你在里面吗?”
正坐在里面抽闷烟的江海,一听就知道是弟弟江山的声音,:“进来。”
江山推开门,发现里面除了大哥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同志。
两人面对面坐在一张办公桌的两端,看着摊了一桌的材料,一脸无奈。
“来,介绍一下,”江海看见弟弟后,还是笑着站了起来:“这是我弟弟江山,这位是我们副刊部的主编蔡文升。”
“你好,蔡主编。”
“你好,小江同志,我经常听你哥提起你。”
“呵呵。”
一番招呼后,江山也在办公桌边坐了下来,大概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这……都是准备向上级打报告的材料?”
江海点点头:“第一次申请,一个星期前就递上去了。”
江山:“上面怎么说?”
江海摇了摇头:“我分别给市宣传部、文化部、工商局都递交了申请,除了宣传部把材料留下后,其他部门直接就给退回了。”
江山听了后没立刻说话,他仔细盘算了起来。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进入年月,按说“报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政策,差不多就将在月份宣布。
之后,各家亏损报社开始自谋出路。
按照原先的进程,月《天京日报》的编委会,也会像现在的《浦江日报》一样定调刊发广告。
虽然他们也同样困难重重,但最后成功得到了批复,并于年月日在《天京日报》刊登了全国第一条广告。
之后的《天京日报》,不但一路顺风顺水,还成了全国报社学习的对象。
“下个月,”江山的目光明亮清澈,代表他此时思路清晰:
“所有报社都会接到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政策通知,到那时各部门将会重新考虑你们的申请。”
“你肯定?”江海仿佛抓住了什么重点:“江山,你是不是又听见了什么传闻?”
此时,蔡文升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伙子,难道江总编的内幕消息就是他说的?
平时只听过江主编夸他这个弟弟,一会是翻译,一会又是画家,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网。
那天从会议室出来后,蔡文升立刻让市文化部的朋友帮忙打听,结果真的就如江海所说,燕京的八大报社果然集体递交了“企业化经营管理”的申请。
江山拿起大哥桌上的烟点了起来:“其实不止我们一家报社在申请刊登广告。”
“嗯?”
江山压低了声音:“据我了解,《天京日报》也有这个打算,那边报社的总编很有一套。”
江海和蔡文升异口同声:“真的?”
“嗯,”江山很肯定的说:“只不过他们目前和你们一样,也给上级部门拒了。”
“唉~”
“但人家根本不准备放弃,连广告厂家都联系好了。”() ()
江海彻底惊了:“你连这都知道?”
江山一脸淡定:“是一家牙膏厂。”
“哦?”
江海和蔡主编互相看了一眼,同时松了一口气。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但知道有同盟的存在,底气也跟着足了。
这一个星期以来,不是被上级部门批评“犯错误”、就是被说“太激进”……
批了那么多天,眼看就要放弃了,这一会又重新抖擞了精神。
蔡主编想了想刚刚江山的话:“那照你这么说的话,咱们是不是也该找些广告厂家了?”
“有道理,”江海也想到了:“是该找些厂家,等下次递申请时,把厂家也写进去。”
蔡主编连连点头:“对,这样一来申请报告就更完善了。”
“要找赶紧找,”江山直接点拨道:“你们最好去找一些亏损企业,如果刚好压了一批货在厂里,就更好了。”
“没错,”江海觉得合情合理:“我们帮他们广告呼吁,他们付我们宣传费用,多好。”
蔡文升一脸感慨:“明明就是一举两得的事,也不知道那些部门什么时候能想通。”
“放心吧,”江山安慰道:“很快都会想通的。”
一旦想通,便一发不可收拾。
“大哥……”江山仔细想了想,准备再帮老大一把:“伱知道浦江日化厂吧,他们有一款《春雷》洗发乳,库存积压严重,另外还有咱爸厂的喇叭裤。”
说完,两兄弟都笑了起来。
前一秒江海还在疑惑,江山是如何知道浦江日化库存积压的事,后一秒就觉得应该和江爸的喇叭裤一样,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
其实,后一条是江山故意加上的,为的就是不让大哥怀疑。
毕竟他知道当初《天京日报》的同志们,几乎翻遍了整個天京,直到在朋友的说和下,才与“天京牙膏厂”签下了第一条广告业务代理。
它也就是后来“吃嘛嘛香,您瞅准乐”的蓝天六必治。
而那家“浦江日化厂”,此时正焦头烂额的向浦江广播电台递申请,一心想让广播电台帮忙宣传一下他们的新产品。
他们厂今年生产出一款全新洗发乳,质量上乘,尤其新开发了促进毛囊生长的药物作用。
但由于没地方做宣传,难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导致产品积压非常严重。
于是,一次次上门联系浦江广播电台,却总被拒绝。
历史上,浦江日化这条广告,一直拖到《天京日报》的广告出现后,才得以在年月被广播电台同意播放,并一举成为“全国电台首例商业广告”。
而江山此时,就想让《浦江日报》帮它一把,毕竟两方面都迫切需要彼此。
“这个浦江日化厂,隔三差五就会往广播电台跑一趟,”江山的话在继续:“你们如果主动找他们,准成。”
听了江山的一番分析,江海和蔡主编的思路已经无比清晰,甚至连明后天的计划都有了。
看着眼前的江山,江海忽然有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应该就是他。
想了想,江山抬脚走进了办公楼。
“大哥。”
他敲响了江海的办公室大门:“你在里面吗?”
正坐在里面抽闷烟的江海,一听就知道是弟弟江山的声音,:“进来。”
江山推开门,发现里面除了大哥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同志。
两人面对面坐在一张办公桌的两端,看着摊了一桌的材料,一脸无奈。
“来,介绍一下,”江海看见弟弟后,还是笑着站了起来:“这是我弟弟江山,这位是我们副刊部的主编蔡文升。”
“你好,蔡主编。”
“你好,小江同志,我经常听你哥提起你。”
“呵呵。”
一番招呼后,江山也在办公桌边坐了下来,大概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这……都是准备向上级打报告的材料?”
江海点点头:“第一次申请,一个星期前就递上去了。”
江山:“上面怎么说?”
江海摇了摇头:“我分别给市宣传部、文化部、工商局都递交了申请,除了宣传部把材料留下后,其他部门直接就给退回了。”
江山听了后没立刻说话,他仔细盘算了起来。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进入年月,按说“报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政策,差不多就将在月份宣布。
之后,各家亏损报社开始自谋出路。
按照原先的进程,月《天京日报》的编委会,也会像现在的《浦江日报》一样定调刊发广告。
虽然他们也同样困难重重,但最后成功得到了批复,并于年月日在《天京日报》刊登了全国第一条广告。
之后的《天京日报》,不但一路顺风顺水,还成了全国报社学习的对象。
“下个月,”江山的目光明亮清澈,代表他此时思路清晰:
“所有报社都会接到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政策通知,到那时各部门将会重新考虑你们的申请。”
“你肯定?”江海仿佛抓住了什么重点:“江山,你是不是又听见了什么传闻?”
此时,蔡文升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伙子,难道江总编的内幕消息就是他说的?
平时只听过江主编夸他这个弟弟,一会是翻译,一会又是画家,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网。
那天从会议室出来后,蔡文升立刻让市文化部的朋友帮忙打听,结果真的就如江海所说,燕京的八大报社果然集体递交了“企业化经营管理”的申请。
江山拿起大哥桌上的烟点了起来:“其实不止我们一家报社在申请刊登广告。”
“嗯?”
江山压低了声音:“据我了解,《天京日报》也有这个打算,那边报社的总编很有一套。”
江海和蔡文升异口同声:“真的?”
“嗯,”江山很肯定的说:“只不过他们目前和你们一样,也给上级部门拒了。”
“唉~”
“但人家根本不准备放弃,连广告厂家都联系好了。”() ()
江海彻底惊了:“你连这都知道?”
江山一脸淡定:“是一家牙膏厂。”
“哦?”
江海和蔡主编互相看了一眼,同时松了一口气。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但知道有同盟的存在,底气也跟着足了。
这一个星期以来,不是被上级部门批评“犯错误”、就是被说“太激进”……
批了那么多天,眼看就要放弃了,这一会又重新抖擞了精神。
蔡主编想了想刚刚江山的话:“那照你这么说的话,咱们是不是也该找些广告厂家了?”
“有道理,”江海也想到了:“是该找些厂家,等下次递申请时,把厂家也写进去。”
蔡主编连连点头:“对,这样一来申请报告就更完善了。”
“要找赶紧找,”江山直接点拨道:“你们最好去找一些亏损企业,如果刚好压了一批货在厂里,就更好了。”
“没错,”江海觉得合情合理:“我们帮他们广告呼吁,他们付我们宣传费用,多好。”
蔡文升一脸感慨:“明明就是一举两得的事,也不知道那些部门什么时候能想通。”
“放心吧,”江山安慰道:“很快都会想通的。”
一旦想通,便一发不可收拾。
“大哥……”江山仔细想了想,准备再帮老大一把:“伱知道浦江日化厂吧,他们有一款《春雷》洗发乳,库存积压严重,另外还有咱爸厂的喇叭裤。”
说完,两兄弟都笑了起来。
前一秒江海还在疑惑,江山是如何知道浦江日化库存积压的事,后一秒就觉得应该和江爸的喇叭裤一样,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
其实,后一条是江山故意加上的,为的就是不让大哥怀疑。
毕竟他知道当初《天京日报》的同志们,几乎翻遍了整個天京,直到在朋友的说和下,才与“天京牙膏厂”签下了第一条广告业务代理。
它也就是后来“吃嘛嘛香,您瞅准乐”的蓝天六必治。
而那家“浦江日化厂”,此时正焦头烂额的向浦江广播电台递申请,一心想让广播电台帮忙宣传一下他们的新产品。
他们厂今年生产出一款全新洗发乳,质量上乘,尤其新开发了促进毛囊生长的药物作用。
但由于没地方做宣传,难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导致产品积压非常严重。
于是,一次次上门联系浦江广播电台,却总被拒绝。
历史上,浦江日化这条广告,一直拖到《天京日报》的广告出现后,才得以在年月被广播电台同意播放,并一举成为“全国电台首例商业广告”。
而江山此时,就想让《浦江日报》帮它一把,毕竟两方面都迫切需要彼此。
“这个浦江日化厂,隔三差五就会往广播电台跑一趟,”江山的话在继续:“你们如果主动找他们,准成。”
听了江山的一番分析,江海和蔡主编的思路已经无比清晰,甚至连明后天的计划都有了。
看着眼前的江山,江海忽然有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应该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