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晚膳后,冯妙嫦被沉香几个服侍洗漱好,换了家常半旧的茄花色小袖胡服样袍子,下着藏青色散脚裤,松松挽了个头发,发上身上一应饰物全去了,又去了西间的小书房。
也没去案边正坐,而是在叠放了两个引枕的贵妃榻上半靠着,思量着接下来几日要忙的事体。
去口马行挑人的事,并不用全指着柳八。
柳八只擅唱,于舞技,于八音之道只是寻常,让他只管挑好嗓的就可。
另两处她手里有更得用的人,柳八那点可入不了她的眼。
柳八绝不会想到,她手里能歌擅舞通八音的可不止一个。
茯苓有一把绝好的嗓子,歌喉高低曲折婉转,入耳直如天籁。
而忍冬身姿柔软有力,胡旋舞,绿腰舞,柘枝舞什么舞都来得。
沉香和桑枝喜静,歌舞都不行,却一个擅琵琶,一个擅鼓。
若她几个婢女还差着些,那还有她这个主人娘子给撑着呢。
她们会的她都会,她们不会的她也会!
是的,柳八不会知道,她冯六娘才是样样精通的那个。
不这样,她又怎么配做祖母的嫡亲孙女呢。
祖母为她计之深远,到如今冯妙嫦才一点点全部领会。
精心给她挑了同龄的沉香四个,但觉着于她有助益的都要教给她们。
当年她还当谁家的婢女都要懂这些个,直到嫁来荣恩侯府,按理周家也是有些来历的士宦人家,可她却发现,就是徐夫人身边得用的翠薇之流,都是远不如沉香几个的。
倒是崔芸娘和王月娘来自八姓门阀,虽是偏枝,两人身边的婢女却还当用,但也比不上沉香四个能写会算有章法,外面的事体都能管得分明。
正是从这里看出了不寻常,她才更要怀疑裴氏的出身不简单。
当年也是,不过一年,家里家外的事再难不倒沉香几个后,那会儿主仆五个都是八岁上,她嫌一个人读书有些闷,就跟裴氏提出想往后沉香几个闲了也和她读书。
不想万事都依她的裴氏那次却摇了头,跟她说:婢女多读书可不是好事,没得把心气儿养高了,于她们并不是福气。
她当时虽似懂非懂,不过她心里谁都越不过裴氏,这事儿自然没了下文。
却不想,一个月后,裴氏却对她说:“人生事福祸难料,王孙公子都有落魄的时候,更无论寻常人了。
最要紧的就是,落魄了你得有能谋生的手段,有个兜底的才不至于零落如泥。
教坊出身虽教人鄙薄,可走投无路时入教坊于女子而言却是不算坏的。
说不得,从今日开始就学起来吧,总要有备无患才好。”
如此,八岁上,她读书之外,还要跟着沉香四个勤练歌舞丝弦,而裴氏对她尤其严苛,绝不允许她哪一处不如沉香她们。
裴氏的话是:既做了主人,那就要处处压得住,不然都是祸端?
所以,歌舞之外,她擅琴,擅琵琶,擅鼓,还擅箜篌。
等裴氏自觉她已算小成,才渐渐放松对她的管束,平时也会多给时间由着她和沉香四玩了了。
到那会儿裴氏也才不吝夸她:果然嫦娘是我嫡亲的孙女,学什么都类我,再没有学不会的,有如此孙女,祖母这辈子无遗憾了。
想到裴氏,冯妙嫦更想快点把歌舞楼做起来,有大笔的银钱入账了,她才好求太子帮忙查裴氏的出身过往。
这几天她也反复想过了,还是觉着自己没有找错方向,裴氏必是权宦人家出身,只是不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才流落在外的。
中间还可能关着某个大家族的秘辛,这样也就解释了裴氏为什么那样讳莫如深。
若只是这些还好,到时就是查出来她也会继续当不知道。
可从裴氏偶尔外露的复杂情绪,冯妙嫦知道绝不止那样,裴氏很可能受了天大的委屈,所以她才要执着的挖出来,纵是千难万难,她也一定要替裴氏把所受的一丝不少的还回去。
虽觉着不大可能,本着不可错漏的想法,她也曾往八大姓之一,广陵裴家那里想过。
都姓裴,广陵离吴郡又很近,或许呢?
虽然裴家的事确不好打听,可在她大把的银钱开路后,在长安裴家的姻亲那里还是问到了些,也知道自己还是小门小户没见识了,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裴家的小姐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仆妇随扈,外人连近前都不能,就更不要提裴家小姐流落在外了,说出去是要闹笑话的。
虽排除了裴家,裴氏必不是真姓裴,却也定是豪族大户之家出来的。也只有豪族大户才有能力把事掩住外面一点没痕迹,不然她也查了一年多,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能寻到。
可现在却是如此,她探到的就是,裴氏当年就跟凭空出现的一样,谁都不知她的过往。
如此,也只有太子出面查才能找出真相了。
这样她就要再多卖些力,让太子觉着自己得用才行。
明天先让忍冬和沉香跟柳八一起先把人挑出来,等三天后能出门,她再亲自考核给买的人分班学哪一门吧。
“娘子,不早了,该歇着了。”沉香轻唤道。
冯妙嫦才从思绪里回转,看刻漏已经戍正时分了,于是由沉香扶着起身要回后寝。
忽地窗上传来两下轻扣,主婢两个均下了一跳,正怀疑是不是听错时,窗上又是连续轻扣。
若是仆从自然来敲门了,这是什么情况?根本不能想象重重护院守备下,还能有宵小能闯到荣恩府侯后院。
沉香忍着抖就要扶着冯妙嫦走,想着安顿好她再喊人。
“冯娘子,是孤!”窗外一道还算熟识的声音响起。
竟是太子?!冯妙嫦罕有地失态了,原地转着圈,这样深更夜里的跑寡妇这里敲窗户,这人是又发作疯病了吗?
枉她还觉着关于他的传言可能言过其实了。
可人就在窗外,不叫进,院子里还有那些粗使婢女住着呢,被瞧见了她可就说不清了。
且太子要是通情达理的,就没这事了。
咬牙后,还是示意沉香去开门。
好在她穿着胡服样袍子,虽见客有些失礼,可太子都做出大晚上冒昧登门的事了,她还管个屁呢。
窝着一肚子气,她跟在后头迎太子殿下进了待客的厅房。
两个跟着来的倒是讲规矩,看太子进了屋,直接飞身上房顶守着去了。
闪神后,冯妙嫦忽就有些理解了,她手里要是有这样的能耐人,估计也会四处乱蹓跶吧?
主要是夜里真睡不了那么长时候,看书久了又怕坏眼睛,常不知该怎么打发。
太子根本视礼教于无物,在沉香几个不满的眼神瞪视中,仍能跟自个家一样闲适自在。
都不用人让,已老实不客气地坐到榻上几案右首,吩咐道:“上茶来,渴了。”
瞅着冯妙嫦点头了,留桑枝和忍冬守着,沉香才带着茯苓不情不愿地下去备茶点去了。
“殿下来是?”冯妙嫦问道。
“歌舞楼的想法甚好,只是为何不开在东市里?”太子殿下反问。
冯妙嫦忍住叹气,为着这么点事儿,就要翻墙来找,太子殿下不该是以国事为重么?
“我不想叫人把歌舞楼里的优伶和东市那些混为一路,靠技艺谋生路,不该被轻贱。”
想想又道:“我保开在西市不比东市差,殿下只等着收银子吧。”
虽乐籍归属到了工户,在教坊里有不低的俸银可拿,若有了些名头,更会有人捧着银子来请。
可于权贵们眼中,优伶虽不能当妓子看待,却也是供他们取乐之人,狎侮之事常有。
若歌舞楼开在东市里,会引来何种说法自不言而喻。
想到裴氏的来历,太子自然懂她的心思。
“如此,四千两,进了六月后,每月再不能少这些,冯娘子若能做到,余的我一概不管。”
啊?她让他等着收银子,也不是叫他漫天开价啊!!!
冯妙嫦虽早设想了歌舞楼开起来后的盛况,也大体盘算好了必会大把赚银子。
可每月给太子进账不少于四千两,再算上她自己的四成,一个月得有六千六百两往上入账才行,万事开局难,她原想着开始能月入千两银已是大好了。
这会儿才觉着,太子的银子不好拿,太子缺的银子数也不是她这样没见过世面的能想象的,怪烧手的。
不过拿都拿了,芙蓉花令都发出去了,再收手,只柳八那里就交代不过去。
心一横,富贵险中求,何况还有裴氏留的那些,只拿出两样,柳八都如获至宝一样,必能成的。
想到裴氏,她心里有了计较,笑道:“若我能给殿下挣到这些银子,还望殿下能允我一事。”
“何事?”姬琰眼里沾了些许凉意。
“于殿下只是吩咐一声的事,也是与殿下无关之事,只关着我一人,如此殿下可放心了?”冯妙嫦可不想被当成别有所图,“如今我还未能给殿下挣出银子,也没脸先提,到时我还是拿银子说话吧。”
见她说话如此掷地有声,比一般男儿都有气概,太子敛目道:“如此,应你就是。”
沉香带着芙苓上了茶点,太子竟颇有兴致,一样一样挨个吃着,随口问着歌舞楼的准备事项,根本没要走的意思。
该说的都说了,已是无可说了,冯妙嫦实在挨不住,想着该找什么由头送客。
“有甚吃的么?”太子搁对面问道。
冯妙嫦愣在那里,不由看向几样点心碟子,他不是一直没停嘴地吃吗?
“孤没用飨食就过来了,点心不顶饥。”太子直直看过来。
虽才第三回见,冯妙嫦却能读懂他眼里的意思,这是嫌她没眼里劲儿呢。
小厨房的仆妇都是有家室的,晚上她都叫回去,从不留人值守,这会儿太子要吃的,只能自己人动手。
可自己的婢女,她小心眼地就不大想劳动。
想着太子必是嘴刁的,道:“厨房晚上没留人,这几个只会下面,手艺也不大好,殿下可用得?”
太子了然道:’“这些点心不是你的婢女做的?倒比宫里的吃得,手艺该差不了,就下碗面罢!”他也是小心眼的,“还是冯娘子连碗面都不想款待?”
被看穿了,冯妙嫦也不觉难为情,只冲桑枝道:“去给殿下下碗银丝面来。”
桑枝微愣后很快反应过来,应声就去了。
剩下沉香三个小心地互睇着眼色,觉着自家娘子这已是客气了。
四个婢女里桑枝的厨艺当属最末,最好的却是忍冬,如此分派,足见冯妙嫦对太子的嫌弃。
桑枝很快端着面和就面的小菜上来,主婢五个却失望了。
太子吃得虽优雅从容,却很捧场,一碗面吃得一口不剩,最后连面汤都喝了。
漱口洗手后,品评道:“面还可吃,小菜更好些。”
小菜是忍冬晚上拌好了,想叫入味了明早配粥喝的,算他识货。
又喝了半注茶消食,太子才不紧不慢地起身,道:“晚上出来逛这么一趟倒比闷在宫里有趣,我也不白叨扰冯娘子,冯娘子哪天不想做寡妇了,说一声就好,到时我给你出头就是。”
冯妙嫦巴巴跟着站起来,只恨不能快点送客关门。
哪成想没头没脑的他又来了这一句,她寡妇做得正好,谁稀罕他做这个主。
吃了自己一碗面,竟连点实惠的都没有。
倒底没忍住,笑吟吟道:“我怎么听说我家五娘子要进宫了,她最是解语温柔,有表妹陪着,殿下不用再怕闷了。”
入黑前才说的事,这才多会儿,皇后就把话传回了周家。
想骂人,却是自己亲娘,骂不得!
还从没人敢当面给他堵心呢,太子眼神不善地看过来,上下打量着她,似笑非笑道:“论解语,孤怎么觉着还是冯娘子更胜一筹,深宫寂寂,若能和冯娘子说说话,岂不妙哉?冯娘子意下如何?”
没想到太子是如此混不吝的,什么话都敢说,看他眼神,竟是真个能做出来的。
晚膳后,冯妙嫦被沉香几个服侍洗漱好,换了家常半旧的茄花色小袖胡服样袍子,下着藏青色散脚裤,松松挽了个头发,发上身上一应饰物全去了,又去了西间的小书房。
也没去案边正坐,而是在叠放了两个引枕的贵妃榻上半靠着,思量着接下来几日要忙的事体。
去口马行挑人的事,并不用全指着柳八。
柳八只擅唱,于舞技,于八音之道只是寻常,让他只管挑好嗓的就可。
另两处她手里有更得用的人,柳八那点可入不了她的眼。
柳八绝不会想到,她手里能歌擅舞通八音的可不止一个。
茯苓有一把绝好的嗓子,歌喉高低曲折婉转,入耳直如天籁。
而忍冬身姿柔软有力,胡旋舞,绿腰舞,柘枝舞什么舞都来得。
沉香和桑枝喜静,歌舞都不行,却一个擅琵琶,一个擅鼓。
若她几个婢女还差着些,那还有她这个主人娘子给撑着呢。
她们会的她都会,她们不会的她也会!
是的,柳八不会知道,她冯六娘才是样样精通的那个。
不这样,她又怎么配做祖母的嫡亲孙女呢。
祖母为她计之深远,到如今冯妙嫦才一点点全部领会。
精心给她挑了同龄的沉香四个,但觉着于她有助益的都要教给她们。
当年她还当谁家的婢女都要懂这些个,直到嫁来荣恩侯府,按理周家也是有些来历的士宦人家,可她却发现,就是徐夫人身边得用的翠薇之流,都是远不如沉香几个的。
倒是崔芸娘和王月娘来自八姓门阀,虽是偏枝,两人身边的婢女却还当用,但也比不上沉香四个能写会算有章法,外面的事体都能管得分明。
正是从这里看出了不寻常,她才更要怀疑裴氏的出身不简单。
当年也是,不过一年,家里家外的事再难不倒沉香几个后,那会儿主仆五个都是八岁上,她嫌一个人读书有些闷,就跟裴氏提出想往后沉香几个闲了也和她读书。
不想万事都依她的裴氏那次却摇了头,跟她说:婢女多读书可不是好事,没得把心气儿养高了,于她们并不是福气。
她当时虽似懂非懂,不过她心里谁都越不过裴氏,这事儿自然没了下文。
却不想,一个月后,裴氏却对她说:“人生事福祸难料,王孙公子都有落魄的时候,更无论寻常人了。
最要紧的就是,落魄了你得有能谋生的手段,有个兜底的才不至于零落如泥。
教坊出身虽教人鄙薄,可走投无路时入教坊于女子而言却是不算坏的。
说不得,从今日开始就学起来吧,总要有备无患才好。”
如此,八岁上,她读书之外,还要跟着沉香四个勤练歌舞丝弦,而裴氏对她尤其严苛,绝不允许她哪一处不如沉香她们。
裴氏的话是:既做了主人,那就要处处压得住,不然都是祸端?
所以,歌舞之外,她擅琴,擅琵琶,擅鼓,还擅箜篌。
等裴氏自觉她已算小成,才渐渐放松对她的管束,平时也会多给时间由着她和沉香四玩了了。
到那会儿裴氏也才不吝夸她:果然嫦娘是我嫡亲的孙女,学什么都类我,再没有学不会的,有如此孙女,祖母这辈子无遗憾了。
想到裴氏,冯妙嫦更想快点把歌舞楼做起来,有大笔的银钱入账了,她才好求太子帮忙查裴氏的出身过往。
这几天她也反复想过了,还是觉着自己没有找错方向,裴氏必是权宦人家出身,只是不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才流落在外的。
中间还可能关着某个大家族的秘辛,这样也就解释了裴氏为什么那样讳莫如深。
若只是这些还好,到时就是查出来她也会继续当不知道。
可从裴氏偶尔外露的复杂情绪,冯妙嫦知道绝不止那样,裴氏很可能受了天大的委屈,所以她才要执着的挖出来,纵是千难万难,她也一定要替裴氏把所受的一丝不少的还回去。
虽觉着不大可能,本着不可错漏的想法,她也曾往八大姓之一,广陵裴家那里想过。
都姓裴,广陵离吴郡又很近,或许呢?
虽然裴家的事确不好打听,可在她大把的银钱开路后,在长安裴家的姻亲那里还是问到了些,也知道自己还是小门小户没见识了,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裴家的小姐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仆妇随扈,外人连近前都不能,就更不要提裴家小姐流落在外了,说出去是要闹笑话的。
虽排除了裴家,裴氏必不是真姓裴,却也定是豪族大户之家出来的。也只有豪族大户才有能力把事掩住外面一点没痕迹,不然她也查了一年多,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能寻到。
可现在却是如此,她探到的就是,裴氏当年就跟凭空出现的一样,谁都不知她的过往。
如此,也只有太子出面查才能找出真相了。
这样她就要再多卖些力,让太子觉着自己得用才行。
明天先让忍冬和沉香跟柳八一起先把人挑出来,等三天后能出门,她再亲自考核给买的人分班学哪一门吧。
“娘子,不早了,该歇着了。”沉香轻唤道。
冯妙嫦才从思绪里回转,看刻漏已经戍正时分了,于是由沉香扶着起身要回后寝。
忽地窗上传来两下轻扣,主婢两个均下了一跳,正怀疑是不是听错时,窗上又是连续轻扣。
若是仆从自然来敲门了,这是什么情况?根本不能想象重重护院守备下,还能有宵小能闯到荣恩府侯后院。
沉香忍着抖就要扶着冯妙嫦走,想着安顿好她再喊人。
“冯娘子,是孤!”窗外一道还算熟识的声音响起。
竟是太子?!冯妙嫦罕有地失态了,原地转着圈,这样深更夜里的跑寡妇这里敲窗户,这人是又发作疯病了吗?
枉她还觉着关于他的传言可能言过其实了。
可人就在窗外,不叫进,院子里还有那些粗使婢女住着呢,被瞧见了她可就说不清了。
且太子要是通情达理的,就没这事了。
咬牙后,还是示意沉香去开门。
好在她穿着胡服样袍子,虽见客有些失礼,可太子都做出大晚上冒昧登门的事了,她还管个屁呢。
窝着一肚子气,她跟在后头迎太子殿下进了待客的厅房。
两个跟着来的倒是讲规矩,看太子进了屋,直接飞身上房顶守着去了。
闪神后,冯妙嫦忽就有些理解了,她手里要是有这样的能耐人,估计也会四处乱蹓跶吧?
主要是夜里真睡不了那么长时候,看书久了又怕坏眼睛,常不知该怎么打发。
太子根本视礼教于无物,在沉香几个不满的眼神瞪视中,仍能跟自个家一样闲适自在。
都不用人让,已老实不客气地坐到榻上几案右首,吩咐道:“上茶来,渴了。”
瞅着冯妙嫦点头了,留桑枝和忍冬守着,沉香才带着茯苓不情不愿地下去备茶点去了。
“殿下来是?”冯妙嫦问道。
“歌舞楼的想法甚好,只是为何不开在东市里?”太子殿下反问。
冯妙嫦忍住叹气,为着这么点事儿,就要翻墙来找,太子殿下不该是以国事为重么?
“我不想叫人把歌舞楼里的优伶和东市那些混为一路,靠技艺谋生路,不该被轻贱。”
想想又道:“我保开在西市不比东市差,殿下只等着收银子吧。”
虽乐籍归属到了工户,在教坊里有不低的俸银可拿,若有了些名头,更会有人捧着银子来请。
可于权贵们眼中,优伶虽不能当妓子看待,却也是供他们取乐之人,狎侮之事常有。
若歌舞楼开在东市里,会引来何种说法自不言而喻。
想到裴氏的来历,太子自然懂她的心思。
“如此,四千两,进了六月后,每月再不能少这些,冯娘子若能做到,余的我一概不管。”
啊?她让他等着收银子,也不是叫他漫天开价啊!!!
冯妙嫦虽早设想了歌舞楼开起来后的盛况,也大体盘算好了必会大把赚银子。
可每月给太子进账不少于四千两,再算上她自己的四成,一个月得有六千六百两往上入账才行,万事开局难,她原想着开始能月入千两银已是大好了。
这会儿才觉着,太子的银子不好拿,太子缺的银子数也不是她这样没见过世面的能想象的,怪烧手的。
不过拿都拿了,芙蓉花令都发出去了,再收手,只柳八那里就交代不过去。
心一横,富贵险中求,何况还有裴氏留的那些,只拿出两样,柳八都如获至宝一样,必能成的。
想到裴氏,她心里有了计较,笑道:“若我能给殿下挣到这些银子,还望殿下能允我一事。”
“何事?”姬琰眼里沾了些许凉意。
“于殿下只是吩咐一声的事,也是与殿下无关之事,只关着我一人,如此殿下可放心了?”冯妙嫦可不想被当成别有所图,“如今我还未能给殿下挣出银子,也没脸先提,到时我还是拿银子说话吧。”
见她说话如此掷地有声,比一般男儿都有气概,太子敛目道:“如此,应你就是。”
沉香带着芙苓上了茶点,太子竟颇有兴致,一样一样挨个吃着,随口问着歌舞楼的准备事项,根本没要走的意思。
该说的都说了,已是无可说了,冯妙嫦实在挨不住,想着该找什么由头送客。
“有甚吃的么?”太子搁对面问道。
冯妙嫦愣在那里,不由看向几样点心碟子,他不是一直没停嘴地吃吗?
“孤没用飨食就过来了,点心不顶饥。”太子直直看过来。
虽才第三回见,冯妙嫦却能读懂他眼里的意思,这是嫌她没眼里劲儿呢。
小厨房的仆妇都是有家室的,晚上她都叫回去,从不留人值守,这会儿太子要吃的,只能自己人动手。
可自己的婢女,她小心眼地就不大想劳动。
想着太子必是嘴刁的,道:“厨房晚上没留人,这几个只会下面,手艺也不大好,殿下可用得?”
太子了然道:’“这些点心不是你的婢女做的?倒比宫里的吃得,手艺该差不了,就下碗面罢!”他也是小心眼的,“还是冯娘子连碗面都不想款待?”
被看穿了,冯妙嫦也不觉难为情,只冲桑枝道:“去给殿下下碗银丝面来。”
桑枝微愣后很快反应过来,应声就去了。
剩下沉香三个小心地互睇着眼色,觉着自家娘子这已是客气了。
四个婢女里桑枝的厨艺当属最末,最好的却是忍冬,如此分派,足见冯妙嫦对太子的嫌弃。
桑枝很快端着面和就面的小菜上来,主婢五个却失望了。
太子吃得虽优雅从容,却很捧场,一碗面吃得一口不剩,最后连面汤都喝了。
漱口洗手后,品评道:“面还可吃,小菜更好些。”
小菜是忍冬晚上拌好了,想叫入味了明早配粥喝的,算他识货。
又喝了半注茶消食,太子才不紧不慢地起身,道:“晚上出来逛这么一趟倒比闷在宫里有趣,我也不白叨扰冯娘子,冯娘子哪天不想做寡妇了,说一声就好,到时我给你出头就是。”
冯妙嫦巴巴跟着站起来,只恨不能快点送客关门。
哪成想没头没脑的他又来了这一句,她寡妇做得正好,谁稀罕他做这个主。
吃了自己一碗面,竟连点实惠的都没有。
倒底没忍住,笑吟吟道:“我怎么听说我家五娘子要进宫了,她最是解语温柔,有表妹陪着,殿下不用再怕闷了。”
入黑前才说的事,这才多会儿,皇后就把话传回了周家。
想骂人,却是自己亲娘,骂不得!
还从没人敢当面给他堵心呢,太子眼神不善地看过来,上下打量着她,似笑非笑道:“论解语,孤怎么觉着还是冯娘子更胜一筹,深宫寂寂,若能和冯娘子说说话,岂不妙哉?冯娘子意下如何?”
没想到太子是如此混不吝的,什么话都敢说,看他眼神,竟是真个能做出来的。